声母教案

合集下载

声母教学教案模板及反思

声母教学教案模板及反思

####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二、教学内容:1. 声母b, p, d, t, g, k的发音、书写和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拼读。

2. 声母发音技巧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和书写六个声母b, p, d, t, g, k。

2. 学生能够正确拼读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并能正确朗读声调。

3. 培养学生的语音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重点:1. 声母b, p, d, t, g, k的发音和书写。

2. 声母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拼读。

六、教学难点:1. 区分送气与不送气声母。

2. 正确掌握唇齿音的发音方法。

七、教学方法:1. 模仿法:通过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学习。

2. 演示法:通过板书演示发音器官的位置和运动。

3.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巩固发音和拼读。

八、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入声母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声母学习- 每个声母的学习包括:发音示范、发音器官位置演示、学生模仿练习。

- 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拼读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拼读声母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练习- 通过听音辨音、跟读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 九、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发音和书写六个声母,并能正确拼读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二、教学亮点: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注重发音技巧的讲解,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3. 通过游戏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教学不足:1. 部分学生发音不够准确,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教学过程中,对声母与韵母拼读的讲解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改进。

四、改进措施:1. 针对发音不准确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纠正发音。

2. 在讲解声母与韵母拼读时,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声母教案模板(5篇

声母教案模板(5篇

声母教案模板(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四章,详细内容包括声母的概念、分类及发音方法。

重点掌握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并学会在词语中正确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声母在汉语拼音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21个声母的能力,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3. 使学生能够在词语中正确运用声母,增强汉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和正确运用。

难点: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如b与p、d与t、z与zh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声母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景:小华在学习拼音时,遇到了声母的难题,不知道如何区分b与p。

请同学们帮助小华解决这个问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声母的概念、分类和发音方法。

概念: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音节,位于韵母之前,用来区分不同的音节。

分类: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将声母分为清音、浊音、清浊音、擦音、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等。

发音方法:详细介绍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通过示范和模仿,让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容易混淆的声母。

例题1:区分b与p的发音,并正确读出下列词语:把、爬、爸、怕。

例题2:区分d与t的发音,并正确读出下列词语:打、他、大、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声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1:读出下列词语,注意声母的正确发音:妈妈、爸爸、哥哥、姐姐。

练习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声母,并分类:跑、跳、唱、写、吃、喝。

六、板书设计1. 声母的定义、分类和发音方法。

2. 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

3. 例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含有声母的词语,并分类。

答案: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跑、跳、唱、写、吃、喝等。

2. 作业题目:编写一段话,要求包含至少10个声母。

汉语拼音声母优质教案

汉语拼音声母优质教案

汉语拼音声母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汉语拼音》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声母的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声母的概念、分类及发音要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声母的分类及发音方法,能正确书写声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准确发音、辨识声母的能力,提高汉语拼音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母的分类及发音要领,尤其是相似声母的区分。

2. 教学重点:声母的正确发音及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录音机等。

2. 学具:汉语拼音练习册、写字板、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一段含有本节课声母的儿歌,让学生感受声母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1)让学生听儿歌,注意歌词中的声母。

(2)教师提问: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声母?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讲解声母的概念、分类及发音要领。

(2)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

(3)学生自主练习发音,教师指导。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如b、p、m、f的辨识。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示范解题过程。

(3)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如声母填空、声母连线等。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反馈。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声母的概念、分类、发音要领。

2. 例题及解题思路。

3. 课堂练习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书写本节课所学的声母。

(2)辨识下列词语中的声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3)用所学的声母组成词语,并写在作业本上。

2. 答案:(1)b、p、m、f。

(2)b、m、g、j。

(3)示例: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课后搜集含有本节课声母的词语,进行分类整理。

汉语拼音声母优质教案

汉语拼音声母优质教案

汉语拼音声母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重点学习汉语拼音中的声母。

详细内容包括:1. 声母的概念及重要性。

2. 23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及书写。

3. 声母与韵母、声调的拼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的概念,了解其在汉语拼音中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发音和书写23个声母。

3. 能够将声母与韵母、声调进行拼读,提高拼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母的正确发音及与韵母的拼读。

2. 教学重点:23个声母的书写和认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拼音卡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拼音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用拼音进行描述,让学生感受拼音的实用性。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声母的概念及重要性。

2)出示拼音卡片,引导学生认识23个声母。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声母,进行发音示范,讲解发音方法。

2)指导学生书写23个声母,并强调书写规范。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自主练习发音,教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2)进行声母与韵母、声调的拼读练习,提高学生的拼音能力。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声母概念及重要性。

2. 23个声母的书写和发音方法。

3. 声母与韵母、声调的拼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23个声母,每个5遍。

2)用拼音写一段话,尽量使用本节课学习的声母。

2. 答案:1)略。

2)示例:我有一个(měi yī gè)小(xiǎo)狗(gǒu),它的名字是(bǐng bīng)。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声母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与纠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多进行拼音练习,提高拼音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用拼音记录生活点滴,增强拼音学习的兴趣。

23个声母的教案

23个声母的教案

难点二
难点三
j、q、x的发音不准确。解决方法:通 过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引导学 生正确发音,并进行大量的模仿和练 习,同时加强听辨训练。
r的发音不准确。解决方法:通过讲解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引导学生正确 发音,并进行大量的模仿和练习。
发音练习与指导
单音节练习
针对每个声母,设计相应的单音节词 语进行练习,如“爸爸”、“妈妈” 等。
等。
其他声母如“m”、“f”、 “d”、“t”等也有各自常见的
组合形式。
组合练习与指导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如音节拼 读、词语接龙等,帮助学生熟 练掌握声母与韵母的组合规律。
指导学生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 声调的规范性。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实践,如 朗读课文、背诵诗歌等,提高 语言运用能力。
06
声母教学方法探讨
错误二
声母d、t、n、l的书写不规范,容易出现笔画不直或连接 错误的情况。
纠正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声母的笔画走向和连接方式,强调 笔画的直线性和连接的准确性。通过临摹和默写等方式 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规范性。
错误三
声母g、k、h的书写容易与拼音字母混淆,如将g写成拼 音字母的g或k。
纠正方法
对比展示声母g、k、h与拼音字母的书写差异,让学生明 确它们的区别。通过专项练习和听写等方式,帮助学生 熟练掌握这三个声母的书写方法。
游戏化教学法在声母教学中的应用
设计声母卡片游戏
制作声母卡片,通过卡片 配对、排序等游戏形式,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
握声母。
声母接龙游戏
教师先说出一个声母,学 生依次接龙,说出以该声 母开头的词语,增加课堂
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声母拼图游戏

声母韵母的教案声母韵母教案内容(5篇)

声母韵母的教案声母韵母教案内容(5篇)

声母韵母的教案声母韵母教案内容(5篇) 声母韵母的教案声母韵母教案内容篇一(一)复习音节,看图学习音节词,培育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能按肯定挨次观看图并说出图意,读句子,熟悉“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字。

(三)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读儿歌。

复习汉语拼音,熟悉8个汉字。

能按挨次观看图、说图意。

嬉戏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投影、挂图、课件。

(一)复习旧知1、出示复韵母卡片an、en、in、un、ün。

2、出示两拼音,三拼音卡片。

开火车读;(小兔小兔快开门,谁来开?)指名读、齐读。

(二)导学新知师:同学们,这节课教师想和大家做一个“击鼓传花”的嬉戏。

1、看图学音节词。

方法:找一人敲鼓,鼓停时,拿花环的同学上台抽一张音节词卡片,读两遍。

(1)做嬉戏“传花环”。

(2)师出示音节词卡片。

(3)出示实物图、铅笔盒、字典、转笔刀。

大家读一读,用一两个词说话。

学生上台抽卡片贴图。

(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绽开想像的翅膀。

)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快!为了放松一下,让我们大家坐上氢气球一起到郊外玩一玩吧!2、看图按挨次说图意,学句子,识字。

(1)逐步演示山、田、树、果园消失的课件,问:“谁情愿当个小导游,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郊外漂亮的风景?生说:远处、近处、左边、右边各有什么?(训练学生观看图说话的力量。

)用“郁郁葱葱”“宽阔”“又大又红的苹果像红灯笼一样”等词句,按挨次介绍一下漂亮的大草原。

(丰富学生的想像,培育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

)①先给小伙伴介绍。

②上台指图说一说。

(2)教师贴小动物图(小鱼、老鹰、小兔等)。

师:(预备图)漂亮的大草原预备开个盛大的宴会。

看!大草原来了哪些小动物?(3)想当导游的同学赶快把这个喧闹的场面介绍给各位教师和你的小伙伴吧!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按肯定的挨次给教师和小伙伴说一说。

然后让想说的学生上台看图说说。

(让学生主动学习,熬炼学生的说话力量、观看力量。

汉语拼音声母教学教案

汉语拼音声母教学教案

汉语拼音声母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重点学习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声母的定义及重要性;掌握21个常用声母的发音方法及其书写;通过例题和练习,学会声母在词语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声母的概念,掌握21个常用声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声母拼读词语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教学重点:掌握21个常用声母,并能应用于词语拼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了解声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声母的定义、分类,引导学生认识21个常用声母。

3. 发音方法及书写(15分钟):详细讲解每个声母的发音方法,示范书写,让学生跟随练习。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用典型例题,分析声母在词语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汉语拼音声母教学2. 内容:声母定义及分类21个常用声母声母发音方法及书写声母在词语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2)选择正确的声母填空:b____、d____、f____、t____。

2. 答案:(1)b、m、g、j(2)b、d、f、t(3)班长:bān zhǎng;故事:gù shì;电视:diàn shì;手机:shǒu jī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声母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

拼音声母的教案优秀6篇

拼音声母的教案优秀6篇

拼音声母的教案优秀6篇拼音声母的教案篇一一、教材简说本次复习包括六项内容。

一是按声母的排列顺序读记声母。

二是用小棒、毛线、手势摆字母。

三是找出有相关声母的姓。

四是读音节区别形近、音近的声母。

五是拼读音节词,把同类的词连起来。

六是认读学过的字。

二、教学建议(一)复习指导1第一题,先用卡片认读23个声母,再让学生读一读书上的声母。

并鼓励学生记住声母的排列顺序,为“复习四”设计的“按声母顺序连图形”做准备。

2第二题摆字母,先让学生读课本上摆成的字母,再由他们用自己带来的东西、手势摆一摆,看看还能摆出什么字母,也可以同桌互相商量交流。

较后全班交流,按木棒──毛线──手势的顺序,一项一项地让学生上台边讲边演示。

如,小棒可摆成z、l,毛线可摆成n、w、r、l,手势可摆成o、e、u、b、d、k。

3第三题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复习声母。

可按以下几步进行:(1)说出自己的姓,姓里有什么声母。

教师先示例说,再请一些学生说。

如果个别姓如“安、欧”无声母就说第一个字母。

(2)出示题中9个声母的卡片,请学生认“朋友”。

即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谁就是它的朋友。

可以自己说,也可帮别人说。

教师将这些姓写在字母的下面。

不一定按字母顺序,说到哪个字母就把姓写上。

(3)按字母顺序读一读姓,可由教师领读也可让该姓的学生站起来领读。

(4)比一比哪个字母的“朋友”多。

4第四题读音节。

要让学生自己先读,教师提醒学生要看清声母,带调拼读。

再同桌两人互读,听听平舌、翘舌,鼻音、边音读准了没有。

较后老师检查,进一步分辨读音。

5第五题“读读连连”,目的是巩固拼音,学习认识事物,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

可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

(1)拼读音节,再连成词读一读,想想指的是什么东西。

教师提醒学生读好三拼音和轻声。

(2)想想说说qì chē和huǒ chē为什么连起来。

回答可能有两种:一是两个词的颜色相同;二是它们都是车(交通工具)。

教师要表扬后一种说法脑筋动得好,从词所表示的东西上去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普通话声母教学目标:1、"掌握普通话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2、念准每个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3、了解本地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中声母的对应关系。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声母及其作用(一)声母声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辅音。

普通话的21个声母有两套读音。

一套是本音,即声母的本来音值,是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发出的音;因普通话声母发音时大多声带不颤动,因此声母本音大多不响亮;当声母和韵母相拼时要用本音。

另一套是呼读音,是为了便于呼读和教学,在辅音的本音后面拼上某一个元音构成。

(二)声母的作用1、区分词。

声母的主要作用是区分词。

如lánlíng-nánníng,shāngyè-sāngyè,shīrén-sīrén。

在这三组词中两音节的韵母与声调相同,由于声母不同而意思不一样。

不同方言区的人如果发不准普通话声母,就有可能造成词的混淆或误解而影响口语交际。

2、区别音节的清晰度。

声母发音部位比较紧张,发音短促、有力,并且在音节的开头,发声干脆利落,在汉语语流中就能使音节界限区别明显,字字清晰可辩。

3、"增强音节的力度和亮度。

声母发音时蓄气充足,弹射有力,并与韵头迅速结合,能使整个音节的力度和亮度增强。

(三)声母的发音训练辅音的主要特征,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

由于阻碍气流的位置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声母。

声母的分类就是依据气流受阻的位置(发音部位)和阻碍气流的方式(发音方法)这两大因素决定的。

1、掌握发音部位: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阻碍的部位。

上下两个部位接触或接近,就会形成阻碍。

上位以上腭为主,是形成阻碍的被动或不动部分;下位以舌头为主,是形成阻碍的主动即活动部分。

根据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可将声母分为7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前音等。

训练目标:找准发音部位,纠正部位不准的发音习惯;熟记部位名称及相应的上下成阻部位。

训练要领:①双唇音,上下唇接触。

②唇齿音f,上齿与下唇内缘(不是外缘)接近并形成间隙。

③舌尖前、中、后这三类音,并不是指把舌尖分为三部分,而是指成阻的上位不同,就是把舌尖分别对准上齿背(前)、上齿龈(中)、硬腭前部(后)这样三个不同部位形成阻碍。

④舌根音,是指与软腭自然的舌尖后部(通常叫舌根)上抬,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⑤舌面音,是指与硬腭前部自然相对的舌面前部上抬,形成阻碍而发出的音。

训练方法:①按顺序教师范读声母本音、呼读音及例词;学生跟读。

②部分声母正误部位比较,分辨声母发音部位的正误,请老师和同学帮你听辨并纠正发音部位不准的声母。

例如:j、q、x正:舌面前上抬成阻,舌尖抵下齿龈。

误:舌面前与舌尖同时上抬,发成“尖音”。

zh、ch、sh正:舌身略后缩,舌尖上翘,抵硬腭前。

误:舌身未后缩,舌尖翘得不到位,抵上齿龈。

误:舌身后缩过多,舌尖卷起,发成“大舌头”、“卷舌音”。

r正:与sh同位,舌尖上翘,与硬腭前接近成阻。

误:与s同部位,舌尖平伸,抵下齿背。

2、掌握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发音时构成阻碍(成阻)和消除阻碍(除阻)的方式、声带是否振动、除阻后气流的强弱如何。

(1)阻碍的方式:根据成阻和除阻的不同方式,可以将21个声母分成5类。

①塞音:发音时,上下发音部位完全闭塞,使气流受阻;然后突然分开,气流迸裂而出,爆破成音。

如:b、p、d、t、g、k。

②擦音:发音时,上下发音部位接近,形成窄缝;然后气流从窄缝中透出,摩擦成音。

如:f、h、x、sh、r、s。

③塞擦音:发音时,上下发音部位开始完全闭塞,气流把阻碍部位冲开窄缝,然后从窄缝中透出,摩擦成音。

如:j、q、zh、ch、z、c。

④鼻音:发音时,口腔中形成阻碍的上下部位完全闭合,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而发出声音。

如:m、n。

⑤边音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头两边留有空隙,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

(2)声带是否振动: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呼出的气流是否带乐音,可将21个声母分为清音、浊音两类。

①浊音:气流振动的同时振动声带,发出的较响亮声音,有m、n、l、r4个。

②清音:气流受阻时声带不颤动,发出的不响亮声音,除上述4个浊音外,其余17个声母是清音。

(3)气流的强弱:根据除阻后呼出气流的强弱,可以把塞音、塞擦音这两类12个声母再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种。

①送气音:除阻后有较强的气流喷吐而出的音。

p、t、k、q、ch、c。

②不送气音:除阻后有呼出气流短促而微弱的音。

b、d、g、j、zh、z。

第二课时:声母辨正(平翘舌音)(一)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普通话里,平舌声母和翘舌音是分得很清楚的,如“诗”读shī,“丝”读sī;“睡”读shuì,“岁”读suì;“商”读shāng,“桑”读sāng;“主”读zhǔ,“组”读zǔ;“摘”读zhāi,“栽”读zāi;“出”读chū,“粗”读cū;“春”读chūn,“村”读cūn等。

但有些方言区,如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以及属北方方言的武汉话却没有翘舌音;北方方言区还有些地方,如天津、银川、西安等地,常把普通话里属翘舌音的一部分字念成了平舌音。

在普通话里,平、翘舌音的常用字约九百个,其中平舌音约占百分之三十,翘舌音约占百分之七十。

"下面介绍几种辨正平舌音和翘舌音的方法。

1、利用形声字偏旁类推:分别记住常用的平舌音或翘舌音的简单字,这些字加上偏旁的其他字,大多数也念平舌音或翘舌音(极少数例外),这样可以带出一批平舌音或翘舌音的字。

如用“子zǐ”带“孜zī、仔zǐ、籽zǐ”;“叟sōu”带“嫂sǎo、溲sōu、搜sōu、嗖sōu、馊sōu、艘sōu”等(“瘦”例外,念shòu)2、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类推(1)平舌声母z、c、s决不与韵母uɑ、uɑi、uɑng相拼,所以“抓、爪、拽,妆、装、庄、桩、撞、幢、僮、状、壮;揣、踹,窗、疮,床、闯、怆、、创;刷、耍、衰、摔、甩、帅、蟀,霜、孀、双、爽”等字都念翘舌音。

(2)翘舌声母sh决不与韵母ong相拼,所以“松、淞、忪、嵩,竦、悚、怂、耸,宋、讼、颂、送、诵”等字都念平舌音。

3、"记少不记多(记单边):方言里的某一类音,在普通话里分为两类音,这两类音经常出现一边字数较少,一边字数较多的情况。

如韵母ɑ、e、ou、en、eng、ɑng与平舌声母z、c、s相拼的字很少,而与翘舌声母zh、ch、sh相拼的字较多。

我们只记少的一边,其余的自然属于另一边了。

4、用d、t检示法测定翘舌音:(1)形声字中,声旁用字的声母是d或t的,大都念翘舌音。

(2)声母是d或t的形声字的声旁构成的另一些形声字,大都念翘舌音。

5、编口诀(1)根据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编口诀:“uɑng、uɑi、uɑ,翘舌不用怕;sōng(松)、sǒng(耸)、sòng(宋),翘不动”。

(2)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翘舌音字编口诀,以例类推(记少不记多)。

“少者周中尚,壮者朱召昌,长者章主丈。

”训练方法:1、"常用字正音练习:(略)2、词语正音练习:(略)3、绕口令练习:(略)4、综合练习:(略)课后练习:读准21个声母;2、"练习3条辨别平翘的绕口令;3、"读熟朗读作品1号。

第三课时:鼻音和边音普通话里,鼻音n和边音l分得很清楚,如“男”读nán,“蓝”读lán;“内”读nèi,“类”读lèi;“牛”读niú,“流”读liú;“脑”读nǎo,“老”读lǎo;“泥”读ní,“梨”读lí。

但在许多方言里,n和l是不分的(如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厦门等地)。

有的只会念其中一个,有的两个不加区别,随意使用。

像南京就只有l,没有n,“男”、“内”、“牛”、“脑”、“泥”等鼻音字,都念成了边音字。

方言区的人,要想分辨鼻音和边音,首先要学会n和l的正确发音,其次是分清普通话里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字声母是l。

下面介绍几种辨正鼻音和边音的方法:1、"利用n、l对照例字表,帮助了解方言区n、l的分合情况;(对照例字表略)2、利用形声字偏旁类推:分别记住常用的声母是n或l的简单字,这些字加上偏旁的其他字,大多数也念n或l(极少数例外)。

这样,可以带出一批声母是n或l的字。

如:用“内nèi”带“讷、呐、纳、衲、钠”等字,用“良liáng”带“狼、郎、廊、榔、朗、浪”等字(“娘、酿”例外,声母是n)。

3、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类推(1)n不与韵母iɑ相拼,“俩”是边音;(2)l不与韵母en相拼,“嫩”是鼻音;(3)n不与韵母ou相拼,“搂、楼、篓、漏、瘘、露、陋”等字都念边音;(4)n不与韵母un相拼因此“抡、仑、囵、山仑、沦、轮、伦、论”等字都念边音。

4、记少不记多(记单边):韵母e、ü、ei、ɑng、eng、in、iɑng、üɑn与鼻音n相拼的字极少,而与边音l相拼的字校多,所以我们只要记住字少的一边,其余的字就可以放心地念边音了。

1、利用形声字声旁读音类推:(略)。

训练方法:1、常用字正音练习:(略)2、词语正音练习:(略)3、绕口令练习:(略)4、综合练习:(略)课后练习:1、"练习3条辨别鼻边的绕口令;2、"读熟朗读作品2号。

第四课时:唇齿音f和舌根音h普通话里,唇齿音f和舌根音h分得很清楚,如:“发”读fā,“花”读huā;“费”读fèi,“会”读huì。

但有些方言却有f、h相混的情况,例如:闽方言多数把f读成b、p或h;湘方言有些地区把f读hu;粤方言则是读f的字较多。

有些普通话读h的字(大都是和u领头的韵母相拼的字),在广州话里都读成了f;四川、山西等省的某些地区,也有f、h不分的现象。

这些方言区的人,除了要学会f、h的正确发音外,还要花一些气力辨别记忆普通话里哪些是f声母字,哪些是h声母字。

这里介绍几种辨别记忆的方法:1、"利用形声字偏旁类推:从两组韵母相同的汉字中,分别记住简单的常用字,作为形声字类推的依据。

如用“非”带“菲、啡、绯、扉、霏、诽、匪、斐、蜚、翡、痱”等;用“胡”带“湖、葫、胡、瑚、糊、蝴”等。

2、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类推(1)f决不跟ɑi韵相拼,方言中念“fɑi”音的字,都应念成huɑi音,如“怀、踝、槐、淮、徊、坏”等。

(2)声母f和单韵母o相拼的字,只有一个“佛”字,方言中念成“fo”音的其他字,都应念成huo音,如“豁、活、和(和泥),火、伙、夥、豁(豁亮)、祸、霍、获、惑、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