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丝分裂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有丝分裂

高三一轮复习有丝分裂

答案:ABA
7、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DNA含量加倍和染色体数目的暂时 加倍分别发生在( )
A、间期和末期
B、后期和末期
C、间期和中期
D、间期和后期
8、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体内某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有 丝分裂后,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A 23条 B 46条 C 92条 D 23条
9、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的DNA数目确 切的说()
细胞膜从中内陷,细胞质 缢裂成两部分,结果分 裂成两个子细胞。
无丝分裂
过程:
核仁拉长,横裂为二; 细胞核和细胞质也相继拉 长,最后自中间缢缩成两 个细胞。
特点: 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
出现。
如;蛙的红细胞
4、在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是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5、人类的局部肿瘤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在病毒、致癌
物、有害射线影响下,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这种
变化发生在()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间期
C减数分裂前期
D减数分裂末期
6、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变化,其中染色体复 制的结果是( )
A、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不变 B、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增加了一倍 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增加了一倍 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不变,蛋白质增加
A 大于46条 B 等于92条 C 等于46条 D 大于92条
答案:DBD
考点四: 观察根尖组织有丝分裂 实验材料:
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染色剂:
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末期
后期
分裂间期 分裂前期 分裂中期

高考生物复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知识详解

高考生物复习—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知识详解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一)过程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①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核仁消失,③出现纺锤体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②核膜、核仁重现,③纺锤体消失,④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新壁现。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不同点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减数分裂(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二)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过程为例)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种类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姐妹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分裂结果形成四个精子细胞细胞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2个极体滋长(2N)(N)3个极体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2N)复制(2N)1个次级母细胞(N)1个卵细胞(N)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染色体2N 2N N 2N N NDNA 2C 4C 4C 2C 2C C C比较精子卵细胞不同点形成部位动物精巢,植物花药动物卵巢,植物胚囊形成特点均等分裂,有变形期不均等分裂,无变形期三、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1、减数分裂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n n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高中生物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点

高中生物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点

细胞的增殖(有丝分裂)知识点一、细胞有丝分裂过程1.细胞周期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即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指: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此时期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得到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其意义是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研究方便,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即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分裂末期[概念注意点]:①连续分裂的细胞②起点是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终点是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③特点: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观察细胞分裂时应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期占整个细胞周期比例较小的细胞更好。

【及时训练】:只要能分裂的细胞就一定具有细胞周期。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干细胞、癌细胞、植物根尖分生区(茎尖生长点)细胞等。

只分裂一次便不再分裂的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都不具有细胞周期。

高度分化的细胞也不具有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的两种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G 1期(DNA 合成前期):合成RNA 和有关蛋白质,为DNA 合成作准备S 期(DNA 合成期):合成DNA G2期(DNA 合成后期):合成 RNA 和蛋白质,为分裂期作 准备3.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a间期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前期两失两现一散乱(膜仁消失两体现)即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高考总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考纲要求】1.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

2.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掌握判断某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的方法。

4.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

5.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6.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结果及意义。

【考点梳理】要点一、细胞的生命历程(多细胞生物)亲代减数分裂精子受精卵有丝分裂各种组织、器官衰老死细胞卵细胞细胞分化凋亡说明:亲代的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进行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各种组织和器官中的细胞会衰老、凋亡。

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从而引起可遗传变异。

要点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分裂间期类似,均为物质准备阶段,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可细分为G(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注意:动物细胞分裂间期中心粒的变化。

细胞的体积不能无限长大:生物的细胞受核质关系及表面积与体积关系的影响,体积不能无限长大,细胞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开始进行分裂。

细胞周期: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S—DNA复制、G2)和分裂期(M)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占了大部分时间,约为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特点(如下表):膜仁消失两体现细胞核解体,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注意:动植物细胞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注意: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染色体数目已减半,色体。

高考有丝分裂知识点

高考有丝分裂知识点

高考有丝分裂知识点高考是每位学生都期待的重要考试,对于生物科学这一科目来说,有丝分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形式,它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以及修复组织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关键步骤。

一、有丝分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结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核质内先后经历缩短、凝缩、对分、分离和聚集等关键步骤。

有丝分裂的最终结果是两个与母细胞基本相同的子细胞形成。

二、有丝分裂的详细步骤1. 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前期是有丝分裂的起始阶段,包括早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有丝分裂前期和晚期有丝分裂前期。

其中,早期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是染色体开始凝缩,核膜和核仁逐渐解体;中期有丝分裂前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进一步凝缩,有丝分裂纺锤体开始形成;晚期有丝分裂前期的关键特点是核质内的纺锤体完全形成。

2. 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染色体被纺锤体均匀地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点与纺锤体相连,同时纺锤体的收缩与伸长使得姐妹染色单体开始分离。

3. 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是染色体分离和细胞分裂的关键阶段。

在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进一步收缩,染色体逐渐分离成两组,并向细胞两极运动。

此时,细胞质开始分裂,最终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4. 有丝分裂结束有丝分裂结束意味着细胞的分裂过程已经完成,两个新的细胞形成并进入细胞间期。

新细胞将正式进入新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修复组织损伤的基础过程。

通过有丝分裂,生物体可以保持有序的细胞增殖过程,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同时在发育过程中起到细胞特化和组织分化的作用。

四、高考考点和应试技巧在高考中,对于有丝分裂的考察主要包括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和关键步骤的掌握。

备考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1. 理解有丝分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明确其在细胞分裂中的重要性;2. 熟记有丝分裂的详细步骤,以及每个阶段的关键特点和变化;3. 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包括生物体发育、组织修复等方面;4. 针对性掌握高考中的经典考点和题型,提前做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5. 充分利用教材、试题和参考书等资源,加深对有丝分裂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1. 分裂间期——复制与合成该时期时间最长,为分裂期准备了条件,主要完成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由三个阶段组成: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合成后期)。

2. 前期——两消失、两出现、一散乱两消失: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

两出现: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这是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分裂方式叫有丝分裂,没有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分裂方式叫无丝分裂。

一散乱:每条染色体具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3. 中期——一平面、最清晰一平面:与着丝点相连的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赤道板)。

最清晰: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清晰可见,是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4. 后期——一分为二染加倍、两极移、两相同一分为二染加倍:后期最大的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条子染色体,因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两极移、两相同:加倍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完全相同的,每一极的染色体与分裂之前的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是完全相同的。

5. 末期——两消失、两出现、一重建两消失:染色体逐渐变成细丝状的染色质而消失,纺锤丝逐渐消失。

两出现: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

可见,末期的“两消失两出现”与前期的“两消失两出现”正好相反。

一重建: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新的细胞壁把原来的一个细胞分隔成了两个子细胞。

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一轮复习 有丝分裂知识点

一轮复习 有丝分裂知识点

一轮复习细胞分裂一、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1、影响细胞分裂的主要因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核是细胞的,核质比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1)原理:用琼脂块的大小代表,NaOH扩散的深度代表物质扩散的速度。

而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代表物质运输的效率。

(2)结论: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_ 。

2)NaOH的扩散速度(深度)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

3)NaOH的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

二、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开始,到为止。

2)两个阶段:和。

2、过程分裂间期:完成的复制和的合成,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另外动物:还完成的复制。

分裂期:(1)前期:(两出现两消失) ①解体,消失。

②出现(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

③形成。

(2)中期:①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排列在细胞的上。

②染色体稳定,最清晰。

(3)后期:①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②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③染色体在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4)末期:(两出现两消失)①解旋,成为状态。

②消失,重新出现。

③植物细胞赤道板位置出现,逐渐形成新的;动物细胞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及曲线图5.意义:(1)将亲代细胞的 经过复制(实质为DNA 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 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 ,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 的稳定性。

6问题:(1)DNA 加倍时期是 ,染色体加倍时期是 。

染色单体消失时期是 ,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2)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 、 。

(3)染色体的变化形态变化:染色质(时期 、 )→染色体(时期 、 、 )行为变化:复制(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 )→移向两级( )→解体消失( ) (4)纺锤体的变化:形成( )→消失( )(5)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消失( )→重建( )(6)中心粒的变化(动物):中心粒在间期复制,在分裂期移向两级。

高中生物试题精选的资源库——有丝分裂(127题)

高中生物试题精选的资源库——有丝分裂(127题)

高中生物试题精选的资源库——有丝分裂〔127题〕A组一、单项选择1.用化学物质强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会停留在细胞周期中的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2.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首先发生的是A细胞质分裂B纺锤体的形成C细胞极的形成D染色体的形成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A出现纺锤体B出现染色体C染色体复制一次及精确地平均分配D染色体数目不变5.细胞有丝分裂中DNA的复制发生在AG1期BS期CG2期DM期6.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出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A间期和分裂前期B间期和分裂中期C间期和分裂前期及中期D分裂前期和分裂中期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相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B前期与后期C间期和前期D后期与末期8.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瞧不到核膜和核仁的时期是A间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前期、中期、后期D中期、末期、后期9.依据生理特点,鉴不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依旧动物细胞,最可靠的判定依据是ADNA分子是否复制B自身蛋白质是否合成C细胞质分裂成两局部的方式D是否具有中心体10.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在细胞分裂的机制上的不同点是①着丝点分裂②细胞质分裂③纺锤丝的功能④中心粒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1.以下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细胞板的是A人的受精卵B马蛔虫的受精卵C变形虫D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1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①前期②中期③后期④末期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13.以下细胞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产生星射线的是A动物二倍体细胞B植物细胞C精母细胞D卵母细胞14.形成并显现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染色单体,是细胞周期中的A细胞分裂间期B细胞分裂前期C细胞分裂中期D细胞分裂后期15.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以下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16.以如下面图的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图1表示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中心粒之间的平均距离,那么能正确表示此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染色体之间距离的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是图2中的A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aB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bC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cD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d17.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作用是A使染色质变成染色体B形成细胞板C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1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相同,但染色体数不同的时期是A间期和前期B前期和中期C前期和后期D间期和中期19.以下哪项表达能够讲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B线粒体大量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A TPC中心体四面发出星射线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20.以下人体细胞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的一组是A成骨细胞和白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C肝细胞和生发层细胞D神经元细胞和红细胞21.下面是细胞有丝分裂几个时期的示意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乙期和丙期细胞内染色体含量相等B丁期的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C甲期的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D丙期是瞧瞧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正确时期22.有人要确定S期的长度,他在处于分裂期后细胞间质中参加了以氚标记的R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专题
复习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
一、有丝分裂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DNA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多,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变化
★2、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区别:
.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
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
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3、细胞周期: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
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③间期长,分裂期短;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
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
排列。

4、有丝分裂分裂期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
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
末期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
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
★6、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7、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二、细胞分化
1、概念: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2、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或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没有改变)。

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同
3、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区别: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
★4、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
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生长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物
三、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细胞衰老特征细胞内色素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四、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能够无限增殖
★五、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着变化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1、癌变的原因:外因:(致癌因子)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病毒因素
内因:(根本原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
2、癌症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也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