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松中心2014年度)

合集下载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咱先来说说这实验室啊,那可是个充满神秘和探索的地方,但您可别光看到它有趣的一面,这里头的风险也不少呢!就拿我前段时间在实验室的经历来说吧。

当时我正在进行一个化学实验,一切看起来都挺顺利。

可谁知道,就在我专注于操作的时候,旁边的一位同学不小心碰倒了一瓶试剂,那试剂“哗啦”一下洒在了实验台上。

好在这试剂没啥大危害,只是虚惊一场。

但这事儿让我深刻意识到,在实验室里,哪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问题。

咱先从实验室的设备说起。

那些个精密仪器,要是使用不当或者维护不善,很容易出故障。

比如说显微镜,要是没调好焦距,啥都看不清楚,影响实验结果不说,还可能耽误整个研究进程。

还有像恒温箱,如果温度控制不准确,实验样本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再说说实验材料。

各种化学试剂、生物样本,有的具有腐蚀性,有的可能有毒性。

就像那次做化学实验用的强酸,要是不小心溅到皮肤上,那可不得了。

还有生物实验室里的细菌培养皿,如果操作不当导致细菌泄漏,那后果不堪设想。

人员操作也是个大问题。

有些同学做实验的时候粗心大意,不按照规定步骤来,那风险就大大增加了。

比如说在使用酒精灯的时候,不注意熄灭的方法,很容易引起火灾。

还有在处理实验废弃物的时候,如果随意丢弃,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实验室的环境也不能忽视。

通风不好的话,一些有害气体排不出去,长时间在里面呆着,身体能吃得消吗?还有地面湿滑,容易摔倒受伤。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咱得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对实验室设备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它们都能正常工作。

对于实验材料,要严格管理,做好分类和标识,使用的时候小心谨慎。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让大家都清楚实验流程和注意事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还要改善实验室的环境,保持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整洁。

总之,实验室是个能让我们探索未知的好地方,但风险也如影随形。

只有我们重视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让实验室成为我们安心探索的乐园,而不是危险的“雷区”。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在科学领域,实验室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然而,实验室的安全性比任何时候都更受关注,因为实验室是一个高度危险的环境,需要小心谨慎地管理。

因此,实验室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实验室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和避免这些风险。

实验室风险评估总体流程和步骤实验室风险评估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任务。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危险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实验室环境评估在首次进行实验室风险评估之前,必须对实验室本身进行评估。

这包括评估实验室的结构和设备,以及它们是否安全可靠。

2. 风险因素分析对一般实验室风险因素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这包括识别特定实验室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实验装置和物质等,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a. 物理安全因素:指实验室的物理安全环境,包括室温、湿度、安全通道、通风管道等等。

b. 化学安全因素:包括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添加剂、试剂和化学药品等等。

c. 生物安全因素:涉及实验室中进行生物实验的设备和物质,如生物试剂、生物制品等。

3. 风险评估和结果分析一旦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因素,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可以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会根据实验室本身的实际情况,结合风险控制策略,综合分析初始风险、制定实施控制措施后的风险等情况,得出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实验室,实验室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其重要性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

实验室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实验室确定并纠正可能因员工意外受伤或疾病而导致的问题,保护员工自身健康,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同时符合勘探开发行业的应用规定和国家安全规定。

一旦实验室测评被证明是有用的,并采用实验室测评中获得的方法和结果,也有可能大大影响行业和国家的声誉。

需要注意的事项1. 实验室风险评估应在安排工作计划后及时开展,以便及时掌握实验室的危险状况。

化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化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化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化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1、风险预想:
化验室着火、有毒或腐蚀性药品泄漏
2、风险危害:
造成人员伤害,损坏仪器设备,导致化学药品报废和环境污染。

3、原因分析:
(1)电器线路老化、短路、插头虚接等原因导致失火。

(2)使用电炉、电热板等加热易燃试剂、氧化剂或有毒试剂;通风
柜未开或通风不好,造成挥发,导致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达到一定浓度。

(3)化学药品未按规定分开存放,药品库房通风不好引起火灾。

(4)化学药品管理不规范,使用取放随意。

(5)搬运易燃试剂时摔破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试剂;易燃试剂密
封不好发生泄漏引起爆炸;有毒或有腐蚀性试剂泄漏伤害人、仪器或环境。

4、预防措施:
(1)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按规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发现线路老化、破损或插头虚接的情况,
及时更换和处理,绝不留隐患。

(3)化学药品按规定分开存放,并保持药品库房通风良好。

(4)建立严格的药品室制度,特别是有毒和有腐蚀性的药品由专人
负责保管,药品进库出库要登记,绝不允许私自随意取用药品。

(5)搬运和使用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试剂时,轻拿轻放并经常检查试剂瓶是否有破损和泄露。

5、应急措施:
(1)发现人员受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2)发生火灾要及时扑救、报火警。

(3)发现有毒或有腐蚀性药品泄漏,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如破坏不可避免,在采取措施的同时要及时上报。

上一页下一页。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引言概述:实验室风险评估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实验室风险评估的概念、方法、流程、评估指标和风险管理措施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实验室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正文内容:1.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概念1.1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定义实验室风险评估是指对实验室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wei)险和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保障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实验室风险评估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危(wei)险和风险因素,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它可以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维护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2.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方法2.1 实地考察法通过对实验室的实地考察,了解实验室的布局、设备、操作流程等,识别潜在的危(wei)险和风险因素。

2.2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实验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wei)险和风险因素,并获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管理经验。

2.3 专家咨询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根据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评估实验室的风险等级,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

3.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流程3.1 信息采集采集实验室的相关信息,包括实验室的布局、设备、操作流程、化学品等。

3.2 风险识别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识别实验室中存在的潜在危(wei)险和风险因素。

3.3 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识别的结果,对实验室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可能的影响。

3.4 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事故预防、应急响应和员工培训等,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 实验室风险评估的评估指标4.1 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性评估实验室的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潜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4.2 化学品的管理评估实验室化学品的存储、使用和处理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是否存在泄漏和污染的风险。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签名:日期: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3、风险发生频度与程度评判标准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5、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评判标准二、实验室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1、生物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2、化学品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3、用电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4、消防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5、自然灾害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6、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7、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8、检验质量(前、中、后)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三、综合评估与结论四、风险识别依据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由实验室负责人策划组织各领域部门负责人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深入实验室工作流程中每个环节,根据目前的运行状况,针对检验前、中、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化学危险品、用电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实验室检验前、中、后质量安全、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识别出存在风险的工作环节,同时对其所涉及到的质量和技术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明确所要采取的适当措施。

最后汇总整理成本次风险评估报告。

所有评估工作均遵循下述评判标准及原则。

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危害程度后果描述不重要不造成人员伤害;轻微经济损失;不影响检测质量,略影响TAT;无实验室信息外泄。

低度对人员造成轻微伤害,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无远期后遗症;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影响检测质量及TAT,但未造成投诉;无实验室信息外泄。

中度对人员造成伤害,需一段时期的治疗,但无远期后遗症;经济损失大;影响检测质量及TAT,投诉至实验室管理层;实验室信息有外泄。

高度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即使治疗后也留有后遗症;经济损失严重;严重影响检测质量及TAT,影响临床诊治工作,投诉至医院甚至上级管理部门;有重要实验室信息外泄;危害物扩散至实验室外,但未造成本实验室外部门受害。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旨在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识别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报告将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化学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实验室概况实验室位于某大学的科研楼内,主要用于生物实验和化学实验。

实验室总面积为200平方米,分为生物实验区和化学实验区。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并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管理。

三、风险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与相关安全标准进行对比。

然后,通过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实验室安全的认识和实施情况。

最后,对实验室的化学品管理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四、风险评估结果1. 实验室设施评估:实验室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但存在部分通风管道老化的问题,需要及时更换。

实验室的电路系统符合相关标准,但需要增加漏电保护装置。

实验室的紧急出口标识清晰可见,但在紧急出口附近存在杂物堆放的情况,需要进行整理。

2. 实验设备评估: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运行良好,但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部分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未能及时更新,需要及时补充。

3. 操作流程评估:实验室的操作流程符合相关安全规范,但存在操作人员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需要加强培训和监督。

实验室的实验记录和数据管理规范,但需要完善数据备份和存储措施。

4. 化学品管理评估:实验室的化学品管理规范,但存在部分化学品标签不完整或模糊的情况,需要进行更新和标识。

化学品存放区域整齐,但需要加强对易燃、易爆和有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分区管理。

五、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 更换老化的通风管道,确保实验室的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2. 增加漏电保护装置,提高实验室的电路安全性。

3. 清理紧急出口附近的杂物,确保紧急出口畅通无阻。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实验室运行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防止生物危害物质泄漏对环境和社会造成损害,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相当必要。

本报告针对XX实验室生物安全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对实验室现有设施和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

其次,根据评估的结果,我们进行风险识别,找出实验室生物安全可能产生的风险。

在识别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后,我们继续对这些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对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估计,并分析其危害性和紧急性。

最后,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探寻可能的管控措施,为实验室安全提出建议。

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结果1、设备与操作风险:在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中,我们首先了解到设备使用并不规范,操作操作存在隐患,虽然设备辅助作用很大,但如果使用不当,设备也会成为生物安全问题隐患。

建议:1)进行规范的设备使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了解,并严格按照使用规程操作。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正常运行。

2、实验操作风险:由于实验操作涉及到许多实验室内的生物危害物质,如果操作不规范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危机,因此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到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较低,技术操作不当,可能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建议:1)加强操作规程的制订和培训工作,规范操作流程。

2)提高实验操作技术水平,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3、危险物质管理风险:在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危险物品管理存在较大风险,可能会导致生物危害物质泄漏或丢失,甚至影响实验室公共安全。

建议:1)建立完整的危险物品管理系统,定期对危险物品库存进行盘点并记录。

2)设置危险物品安全通道,定期维护检查,确保通道暂时封闭。

通过以上对实验室内部风险汇总评估,我们提出了建议:1、加强设备和操作规范,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技能水平。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风险评估是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的关键步骤。

本报告旨在对某实验室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实验室概况该实验室位于某大学的科研楼内,主要用于生物科学研究。

实验室面积约300平方米,设有实验台、仪器设备、化学品储存区等功能区域。

实验室人员包括教师、研究生和实验助理,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

三、风险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实验室人员,了解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和潜在风险源。

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矩阵,对各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并分配相应的风险等级。

最后,对高风险等级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计算出风险值。

四、风险评估结果1. 生物安全风险根据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和使用的生物材料,生物安全风险被评定为中等风险。

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病原体泄漏、生物废弃物管理不当等。

为降低风险,建议加强生物安全培训,定期检查和维护生物安全柜,建立生物废弃物分类处理制度。

2. 化学安全风险实验室使用了多种化学品,化学安全风险较高。

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

为降低风险,建议加强化学品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系统,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制定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3. 仪器设备安全风险实验室使用了多种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安全风险较低。

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设备故障、电气安全等。

为降低风险,建议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加强电气安全培训,设立电气安全警示标识。

4. 火灾安全风险实验室存在火灾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

为降低风险,建议建立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灭火器和灭火器的使用指南,定期进行火灾演练。

五、风险控制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了以下风险控制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和化学安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中心医院
实验室风险评估报告
2014年度
评估小组成员:
侯彦强、彭敬红、韦薇、刘军、顾英、袁博、陈洪卫、周庆丰、张冬青、唐亮、孙文化、彭亮、刘军、陆彬、曹辉
实验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签名:
日期:
目录
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
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
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
3、风险发生频度与程度评判标准
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
5、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评判标准
二、实验室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1、生物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2、化学品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3、用电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4、消防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5、自然灾害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6、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7、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8、检验质量(前、中、后)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三、综合评估与结论
四、风险识别依据
一、实验室风险评估内容概述
1、实验室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管理
由实验室负责人策划组织各领域部门负责人及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深入实验室工作流程中每个环节,根据目前的运行状况,针对检验前、中、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化学危险品、用电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实验室检验前、中、后质量安全、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和信息系统安全,识别出存在风险的工作环节,同时对其所涉及到的质量和技术风险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明确所要采取的适当措施。

最后汇总整理成本次风险评估报告。

所有评估工作均遵循下述评判标准及原则。

2、风险后果严重性评判标准与描述
危害程度后果描述
不重要不造成人员伤害;轻微经济损失;不影响检测质量,略影响TAT;
无实验室信息外泄。

低度对人员造成轻微伤害,能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无远期后遗症;一定
程度的经济损失;影响检测质量及TAT,但未造成投诉;无实验室
信息外泄。

中度对人员造成伤害,需一段时期的治疗,但无远期后遗症;经济损失
大;影响检测质量及TAT,投诉至实验室管理层;实验室信息有外
泄。

高度对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即使治疗后也留有后遗症;经济损失严重;
严重影响检测质量及TAT,影响临床诊治工作,投诉至医院甚至上
级管理部门;有重要实验室信息外泄;危害物扩散至实验室外,但
未造成本实验室外部门受害。

灾难性人员死亡;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极度影响检测质量及TAT,投诉造
成不良社会影响,或病人因相应的错误诊治死亡;重要实验室信息
外泄并被盗用;危害物扩散至实验室外,并危害本实验室外部门。

3、风险发生频度与程度评判标准
后果的严重性
发生的可能性
不重要低度中度高度灾难性几乎确定发生中度中度高度高度高度
很可能发生中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
可能发生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大可能发生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少发生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
4、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的原则
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如果可行),然后再考虑降低风险,包括降低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降低危害严重的程度,最后考虑采用个体防护。

5、风险控制措施效果评判标准
评级控制措施
很好控制措施符合最佳操作规范,采用明确的标准,能够切实得到落实。

高度强调:对风险清除、采用替代方式或工程控制手段。

合理有控制措施,但未能时刻得到遵循,可能有不符合最佳操作规范之
处。

高度强调:管理、防护性设备。

不足有部分控制措施或没有,未明确采用相应标准,控制措施中没有强
调分等级控制的原则。

二、实验室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1、生物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本实验室涉及的病人标本类型有血液、尿液、粪便、浆膜腔积液、脑脊液、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关节腔积液及穿刺液等。

潜在的病原体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螺旋体及其它传染性致病菌。

在标本的采集、标本实验室外的运输及实验室内部的转运、标本离心、标本检测、标
本保存及废弃标本的处理等环节中均可能会造成危害。

本次评估具体识别的风险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见附表1。

2、化学品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本实验室所用化学品包括腐蚀性化学品(盐酸)和易燃试剂(乙醇、甲醇、乙醚、冰醋酸)。

在化学品的保存、转运、使用及废弃化学品的处理等环节中均可能会造成危害。

本次评估具体识别的风险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见附表2。

3、用电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电气使用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风险项:触电和停电。

触电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其后果可能是高度甚至灾难性的,因此风险程度为中度至高度。

控制措施为:1.所有大型仪器均三相接地,标识明确。

2.确保仪器故障维修时禁止带电操作或熟悉电路情况。

3.每日下班后工作人员确保关闭所有仪器电源(24小时开机的仪器除外)。

4.实验室安全管理小组及医院电工组相关人员对用电安全做年检,检查结果记录在案,存档保存。

本实验室用电安全相关风险控制效果很好,无残余风险。

停电主要影响检测质量,因此具体评估详见附表3。

4、消防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因本实验室有使用易燃试剂,有大量电器设备,因此火灾是可能发生的,其后果可以从低度到灾难性,因此风险程度为中度至高度。

控制措施为:1.实验室配备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栓、防火卷帘、烟雾报警器、应急灯和逃生指示
牌,每年由医院保卫科统一负责检查和更换。

2.实验室安全管理小组及医院消防负责人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安排一次消防培训和演练。

3.制定易燃试剂的保存管理制度和用电安全的管理制度。

4.火灾应急预案:小火及时灭火,无法扑灭时由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所有人员的安全撤离,并按程序执行火灾上报工作。

本实验室消防安全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很好,残余风险低度。

5、自然灾害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包括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因上海地理位置相对良好,自然灾害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风险程度仍为中度至高度。

控制措施为:1.对于有预报的灾害性天气,实验室首先遵从市级行政部门制定的防灾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灾害,并在可以的情况下(气象部门预测危害性不高时)保证日常工作的进行。

2.对于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由实验室安全小组负责危险程度的估计,若危险程度高,则由安全小组负责实验室所有人员的及时安全撤离,并按程序执行灾害上报工作。

本实验室自然灾害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合理,残余风险低度。

6、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风险项主要为工作人员的突然发病及实验室外的意外事故伤害,有可能发生,后果严重性依疾病伤害的严重程度不同和不同人员在实验室中承担工作的重要性不同而异,因此风险程度轻至中度不等。

控制措施为:1.每年进行职工体检、必要时进行过敏史调查、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2.培养能胜任多个常规工作岗位的多面手,对于重要职位的人员做好人员备份和关键岗位人员代理。

3、每位员工熟悉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工作中谨小慎微。

4、实验室安装玻璃窗、使用门禁系统、安装监控设备、医院配备安保力量,同时管理层不断强化工作人
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注重服务态度,尽量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目前本实验室人员健康与人身安全相关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很好,无残余风险。

7、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实验室信息系统应用于标本信息的管理、检测结果的接收与管理、检验结果的报告、发送与查询等。

本次评估具体识别的风险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见附表4。

附表4:实验室信息系统相关风险项识别与分析
8、检验质量(前、中、后)相关风险项识别及分析
检验前、中、后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检验的质量,主要包括标本的质量与管理、检测仪器性能、试剂和耗材、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环境、人员培训与考核、结果报告和复核、委托检验、外部服务和供应等。

实验室本次针对检验前、中、后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详见附表5。

三、综合评估与结论
本次实验室风险评估共识别风险项67项,均已有控制措施,受控后无残余风险或残余风险轻度,各工作环节和质量安全风险为实验室所能承受。

因此,本实验室所有工作的正常运行不受威胁,能够为临床和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风险识别依据
1.《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WS/T251-2005)》
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3.《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4.《医学实验室安全认可准则(CNAS-CL36:2007)》
5.《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
附表5:实验室质量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
评估报告撰写人:
撰写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