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合集下载

新生儿病区危重病人转运制度

新生儿病区危重病人转运制度

新生儿病区危重病人转运制度1 目的为规范危重新生儿转运程序,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新生儿科各医护人员。

3 职责本制度由新生儿科制定,护理部审核通过,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配合执行。

4 定义需转科、转院的危重新生儿:NRDS、新生儿重症肺炎、新生儿重度窒息、重度HIE、胆红素脑病、重度低血糖及生命体征不稳定患儿。

5 具体内容5.1 院内转运5.1.1 由责班负责与配送人员共同核对检查单、表带、胸牌5.1.2 根据不同气温选择不同的包裹外套,外套上佩戴胸牌。

5.1.3 外出检查之前由配送人员提前预约送检时间及医疗电梯等候,减少外出时间。

5.1.4 开奶患儿根据医嘱携带不同奶量,禁食患儿携带安慰奶嘴,必要时遵医嘱于水合氯醛等镇静。

5.1.5 由配送人员护送检查,检查过程注意观察面色、哭声。

5.1.6 整个过程中送检人员目光不得离开患儿,途中不得转抱、借抱病人,一次外出检查只能护送一名患儿。

5.1.7 重症患儿必须外出检查时由医生和(或)护士与配送人员一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携带氧气、呼吸囊、脉搏血氧仪和必要的抢救药物。

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反应、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5.1.8 检查完毕由送检人员与责任护士共同核对患儿信息后由责任护士妥善安置病人。

并做好患儿进出检查的记录。

5.2 院际转运:5.2.1 转运前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病情允许转运的情况下考虑转运。

5.2.2 将患儿目前病情及需转上级医院的目的、路途风险告知家长,征得家长同意。

(由医生告知)5.2.3 白天通知医务科(夜间通知总值班),并联系上级医院,落实床单位。

5.2.4 联系救护车,并通知救护车备好相关急救设备。

5.2.5 驾驶班联系临床科室,确定出车地点、时间及收费标准。

5.2.6 做好患儿转院前准备(病历书写、物品准备、更衣、结算费用等)5.2.7 由医生写明本次住院期间患儿病情、治疗过程、现患儿情况等。

5.2.8 由医务人员护送至上级医院,并与上级医院医护人员详细交接患儿病情、用药、各导管及皮肤情况。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转运流程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转运流程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转运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危新生儿救治中心转运流程危新生儿救治中心(NICU)是一个专门的医疗机构,为危重病情的新生儿提供高度专业化的治疗。

危重新生儿转运会诊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会诊制度

危重新生儿会诊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是儿科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转运至市一总院及将患儿由产房转到新生儿室或将病儿送到其他科室(放射科、CT室、外科等)诊断或治疗。

儿科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如下会诊转运制度。

1、凡院内因病情急骤、危重,需紧急会诊的病人,我科接到紧急会诊电话,应
10分钟内前往参加会诊或抢救,不得延误,会诊后要补写会诊单及会诊意见。

2、参加会诊的人员为主治医生职称以上人员担当,日班由总住院医师负责,节
假日由值班二线医生负责,如二线医生正在负责抢救或外出转运,则由三线医生负责,紧急情况下,当班医生需服从主任调配。

3、如参加院外急会诊,应立即向司机班联系出车,如在节假日或夜班应立即向
总值班汇报,由其调配二线出车。

一般在接电话后20分钟内完成出车前准备工作。

4、转运小组至少需要2人,一般由医生和护士各一名组成,护士必需具有ICU
工作经验。

5、转运工作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平时已完备,包括转运车的维护,AC换能器的检
修,蓄电池满负荷状态,有可供呼吸机应用3至4小时的压缩氧和压缩空气瓶,呼吸机、吸引器、新生儿转运车可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转运箱中包括急救药品和各种复苏器械,每日由护士长或指派的专职护士检查,包括药品的保质期,各种用品的数量和工作状态。

以备随时使用,过期或使用完要及时更换和补充。

6、转运人员院外转运需携带无线通电设备,随时与申请会诊单位及本单位领导
联系,以备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

7、会诊医师要详细检查病人,并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如院外转诊,必须认真填写
转诊单。

8、科室定期回顾转运情况,通过总结分析。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新生儿转运指征根据《实用新生儿学》,我国新生儿转运标准如下:1.早产儿:出生体重<2000g或胎龄<34周;2.呼吸窘迫:不论何种呼吸道疾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FiO2>0.4仍缺氧者;需机械呼吸者;呼吸道有梗阻症状者;反复呼吸暂停者。

3.循环衰竭:血压低,少尿,皮肤充盈不佳者。

4.窒息后:神经系统异常(肌张力低、抽搐、抑制状态);酸中毒难以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

5.外科疾患:膈疝,气管食管瘘,胃肠道畸形等。

6.产伤。

7.先天性心脏病。

8.其他:母糖尿病;新生儿溶血病;宫内发育迟缓;出血性疾病;严重感染等。

还有其他需要监护治疗的高危儿。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小时以上不能缓解者。

5.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

6.体温≤30℃或>41℃。

7.硬肿面积≥70%。

8.血糖<1.1mmol/L(20mg/dl)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10.出生体重≤1000克。

转运前的处理及判断在转运前,需要做出以下判断和处理:1.选择一个就近、技术力量雄厚的上级医院,及时通知上级医院进行转运。

2.转运前应积极治疗、密切监护和稳定患儿的体内环境,不能认为患儿马上要被转运而不闻不问。

3.转运前应对患儿的心血管功能、肺部情况、体温及环境温度、生化/代谢状态作出判断。

具体而言:1)心血管功能:有无心力衰竭,什么原因引起?如有心衰则限制入液量,选用利尿剂及地高辛。

皮肤灌注不好者,分析原因:失血?严重感染?心功能不全?酸碱紊乱?采取相应的措施,用多巴胺、碳酸氢钠或机械呼吸等措施。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转运制度及实施细则一、为适应新形式下对危重新生儿转运要求,提高危重新生儿转运安全性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我院新生儿专业辐射力及影响力,参考XX 儿童医院120急救转运管理制度,结合新生儿转运特点,制定新生儿内科/NICU 新生儿转运制度。

二、成立新生儿病区“新生儿转运”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医疗组:护理组:三、出诊医生接到转运电话后,详细询问患儿一般情况(姓名、性别、日龄、孕周)、转诊原因及目前患儿病情情况,并评估、解释、记录,告知对方转运风险及相关费用。

四、通知护士、司机,启动转运程序,药、物、设备检查齐全;根据病情确定出诊时应配备的特殊抢救器械及药物,3分钟内出发。

120转运电话要求保持24小时畅通,保障与对方电话联系;五、到达目的医院首先听取当地医生病情介绍;检查患儿情况,再次评估患儿病情,是否适合转运;将患儿病情及评估结果告知家长,说明风险,签订转运同意书,1-2名家长随车。

六、不适合转运的患儿向家人仔细解释,家人理解后签署拒绝转运;特殊病人,如转运风险较大,或与当地医院有潜在医疗纠纷者,应及时上报李振光科主任或院总值班。

七、转运途中根据病情积极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转入NICU患儿需提前半小时电话通知NICU病区值班医护人员,告知患儿病情,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材;如需外科会诊,提前联系相应科室做好会诊工作;如需辅助科室检查,提前与相应辅助科室电话联系。

八、抵达我院后,转运医护人员护送患儿直接入NICU,向接诊医师交代病情,认真填写相关医疗文件,并签字确认。

九、转运护士带领患儿家人办理相关入院手续;请家长保持电话畅通,如有特殊情况会及时联系。

十、吴宏伟副主任医师、郝祥梅护士长作为新生儿转运直接责任人,执行日常转运运转及培训工作,每季度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一次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并有相应的考核记录,院前急救质量标准为100分,合格为90分,合格率要求为100%;十一、120车由专人(王妍妍)负责监管,每两周对120车进行专项检查1次,护士长每月对120车跟踪检查1次。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一、目的依据
为了保障我院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的医疗质量,确保各项诊疗流程的顺畅,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结合本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新生儿抢救中心。

三、具体内容
1.接获转诊电话后,充分了解患儿病情并评估患者转运的可能性。

告知转诊医院方向,向家属交代病情及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征得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履行签字手续,负责转诊的医护人员出发。

2.转运前,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提前通知我院NICU病房准备各种抢救设备及药物。

整理患者资料,核对并携带患者的药品,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

3.转运前护士应协同医生稳定患者病情,妥善固定留置针和各种导管,清晰标记药物,清空各引流瓶,确保患者各项指标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方可转运。

4.离开病区前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详细记录神志、生命体征、各种引流管的名称、位置、刻度、气道情况等。

通告电梯等候,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转运。

5.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携带监护仪、呼吸
机、保温箱、微量输液泵、吸引器、药物等。

6.转运中至少需要2名医护人员,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应具有执业资格及一定的临床经验。

转运途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关注各种仪器运行是否良好。

7.转运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物进行就地抢救,并在抢救后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8.转运后应向接诊人员详细交接患者病情、病历资料和药品。

危重患儿转运应急预案

危重患儿转运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对危重患儿的转运能力,确保转运过程中患儿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外、妇、儿等科室需要转运的危重患儿。

三、组织机构1.成立危重患儿转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本预案。

2.领导小组下设转运小组,负责转运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工作。

四、转运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2.迅速高效,缩短转运时间。

3.科学合理,遵循医疗规范。

4.密切协作,确保各部门配合。

五、转运流程1.接诊评估(1)接到转运请求后,立即评估患儿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转运。

(2)如需转运,立即启动转运预案,通知转运小组。

2.转运准备(1)根据患儿病情,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2)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

3.转运实施(1)医护人员按照转运流程,携带医疗设备和药品,将患儿护送至转运车辆。

(2)途中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

4.转运交接(1)到达接收科室后,将患儿及医疗资料移交给接收科室。

(2)双方确认患儿病情及医疗资料无误后,完成交接。

六、应急响应1.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转运流程,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3.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政府部门、救援队伍的沟通与协作。

七、培训与演练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转运培训,提高转运技能。

2.组织转运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3.根据演练结果,不断完善预案。

八、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

九、附则本预案由危重患儿转运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一)住院新生儿院内检查、治疗转运制度1、转运前评估:住院新生儿在院内需出科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时,医师及护士应正确评估其病情,选择恰当的检查时机及安全的运送方式,避免转运途中发生不应有的意外。

2、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要做好详细的计划,与患儿要去的科室预约,必要时与电梯、护工等后勤人员做好沟通与合作,保证患儿道路通畅以及到达相关科室后能尽快进行检查或治疗。

3、转运人员安排:在危重新生儿院内的转运过程中,一般至少安排一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携带抢救箱(包括急救设备、药品等)陪同,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必要时增加陪同人员。

出科检查时,管床医生应事先通知家长陪同并认真核对身份,医护认真进行查对,并做好外出检查、治疗登记,防范错失。

4、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婴转运前应采取必要措施稳定病情,必须外出检查者,由医生先与患儿家属(监护人)沟通,告知转运风险,由家长签署外出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后再做出科检查转运安排。

出科检查前,应按需备氧气、急救箱及相关急救药品,必要时开通静脉输液通路。

5、转运途中应有效维持患儿体温,选择恰当体位、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保护病婴,防止碰伤或坠地,返回病房后,转运医护人员要及时、迅速与病房接诊医护人员口头或书面详细交接,包括患儿在转运途中的病情变化、采取的急救措施、所用药物与剂量、时间,相关科室的检查、治疗结果以及患儿目前情况,并做好物品清点,必要时书写转运(抢救)记录。

6、新生儿不能随意交给他人看管,防止意外的发生。

(二)新生儿院外转入转运制度1、建立与县市区内上下转诊单位的网络联系,有明确、通畅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建立转诊登记本。

公布“中心”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应设有醒目的急救通道和抢救地点标识。

转运设备包括:(1)专用救护车。

(2)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3)吸引器,(4)呼吸复苏器,(5)气管插管用物,(6)输液泵,(7)急救药物,(8)移动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1
一、我国新生儿转运标准指征《实用新生儿学》
2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或胎龄<36周;3
2、呼吸窘迫:不论何种呼吸道疾患,有下列情况之一者:FiO
2>0.4仍缺氧
4
者;需机械呼吸者;呼吸道有梗阻症状者;反复呼吸暂停者。

5
3、循环衰竭:血压低,少尿,皮肤充盈不佳者。

6
4、窒息后:神经系统异常(肌张力低、抽搐、抑制状态);酸中毒难以纠正;7
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

8
5、外科疾患:膈疝,气管食管瘘,胃肠道畸形等。

9
6、产伤。

10
7、先天性心脏病。

11
8、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h以上不能缓解者。

12
9、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

13
10、体温≤30℃或>41℃
14
11、其他:母糖尿病;新生儿溶血病;宫内发育迟缓;出血性疾病;严重感15
染等。

还有其他需要监护治疗的高危儿。

16
二、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
17
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
18
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19
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20
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21
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

22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23
4、硬肿面积≥70%。

24
5、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

25
26
6、出生体重≤800克。

27
三、转运前的处理及判断
1、选择一个就近、技术力量雄厚的上级医院,及时通知上级医院进行转运。

28
29
2、转运前应积极治疗、密切监护和稳定患儿的体内环境,不能认为患儿马上30
要被转运而不闻不问。

31
3、转运前应对患儿的下列状态作出判断
32
(1)心血管功能:有无心力衰竭,什么原因引起?如有心衰则限制入液量,33
选用利尿剂及地高辛。

皮肤灌注不好者,分析原因:失血?严重感染?心功能不34
全?酸碱紊乱?采取相应的措施,用多巴胺、碳酸氢钠或机械呼吸等措施。

若有35
严重心律失常,予相应药物治疗。

36
(2)肺部情况:呼吸功能如何(结合体格检查及血气分析),需否气管插管?
37
如存在缺氧,青紫应调整FiO2,做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吸,若已做机械通气38
则调整呼吸器参数,并应了解有无气胸存在,作相应处理。

39
(3)了解体温及环境温度。

40
(4)了解生化/代谢状态:如低血糖、酸中毒、低钠血症。

低血糖,应迅速41
纠正,酸中毒者纠正至pH≥7.2低钠血症应逐渐纠正。

42
(5)有无重度细菌感染:根据病史、体检、血白细胞计数及等检查分析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若考虑有细菌感染即应抽血培养,并开始抗生素治疗。

43
44
(6)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情况:是否过度兴奋或抑制,有无颅内出血?如有惊厥注射苯巴比妥。

45
46
(7)有无外科疾患。

47
四、制定规范转诊同意书及转运情况介绍
48
1、转诊前要填写转诊记录单:包括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进行详细49
登记,有助于减少转运风险及后续处理。

50
2、向家长解释患儿病情、转院的原因、预后的估计和转运风险等问题,取得
51
家长的理解与合作是成功转运的基础。

52
3、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医院间资料的一致是减少医疗纠纷或在医疗纠
53
纷中取得主动的关键。

54
4、家长在转运同意书签字后才能转运,对那些确属无法挽救的患儿则不必转
运。

55
56
5、转运小组在返回时应带患儿的X线片或CT片及病历复印件。

同族免疫性
57
溶血,血小板减少等疾患时,应取母血10ml备检验之需。

6、将患儿接回后填写转运记录并小结本例转运工作
58
59
五、转运设备、药品及人员
60
新生儿转运救护车内应设有:电源、氧气、压缩空气、转运暖箱、监护仪(血
61
压监测仪、体温检测仪、经皮氧分压仪、二氧化碳分压仪)、呼吸器等。

62
1、转运暖箱:暖箱是转运必不可少的设备,它应能很好地固定在抢救车内,
63
并有安置呼吸器、心率、呼吸监护仪、输液泵等医疗器械的支架。

转运暖箱应有
64
蓄电池,以便在无外接电源的条件下继续工作。

暖箱应预热,超低出生体重儿的
65
箱温调节到35℃,箱温应根据不同出生体重来设置。

66
2、监护仪:①具声、光报警功能的心率、氧饱和度与呼吸监护仪;②微量血
67
糖监测仪;③、血压监测仪;④体温检测仪;⑤经皮氧分压仪;⑥二氧化碳分压
68
仪等。

69
3、呼吸器:有持续气流、压力限制,具有IPPV,IMV,PEEP/CPAP的通气方
70
式,有湿化装置,空氧混合仪的呼吸器。

71
4、药品包括:5%葡萄糖、10%葡萄糖、2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用水、
72
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苯巴比妥、地高辛、地西泮、维生素K1、氨茶碱、
73
肺表面活性物质、白蛋白、泮库溴铵(潘夫龙)、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肾上
腺素、异丙肾上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利多卡因、酚妥拉明、速尿、氢化可74
75
的松、肝素。

5、人员:一般派新生儿科专业医师或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的儿科医师一名与
76
77
合格的护士一名前往转诊医院接运。

78
六、转运中病情的观察和处理
1、要保持所有转运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79
80
2、持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意识、肌张力及末梢循81
环情况;
3、置暖箱保暖,根据患儿体重设定不同的温度:
82
83
<1000g 为 36~35℃
84
1000~1500g 为 35~34℃
85
1501~2500g 为 34~33℃
86
>2500g 为 32~33℃
87
4、注意患儿体位,予侧卧位,防止呕吐,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气道88
通畅,以安全带缚好患儿身体,头肩部保持同一水平线,尽量减少途中震荡。

89
5、将转运暖箱与救护车呈垂直方向放置,锁定箱轮,以减少途中颠簸对患儿90
脑部血流的影响。

91
6、如途中患儿病情恶化,应将救护车暂停路边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继续92
转运。

93
7、途中注意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落及移位。

94
8、需要氧疗的患儿可选择头罩吸氧、气囊面罩加压给氧、人工辅助通气及持
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等方式,但要进行氧疗监测。

95
96
9、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方便急救用药及补液。

97
10、及时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纠正酸中毒、低血糖,维持途中患儿的内98
平衡。

99
11、转运外科疾患的病儿时要注意体位:(1)脑脊膜膨出、骶尾部畸胎瘤取100
俯卧位;(2)后鼻孔闭锁、小下颌畸形等引起呼吸道梗阻亦取俯卧位;(3)食101
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取半卧位;(4)膈疝取侧卧位,正常侧在上,并抬高头部。

102
胃肠道梗阻及膈疝患儿应放鼻胃管以减压,隔15分钟抽取内容物一次;食管闭锁者放引流管至食管盲端,应经常抽取内容物,口咽部亦要经常吸引,以避免吸入。

103
104
105
106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07
2018年02月12日108
生效日期:2018年02月12日109
修订日期:2018年02月12日110
111
112
113
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