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国家公祭日观后感范文大全3篇

合集下载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精选15篇)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精选15篇)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篇1今天,20__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1周年。

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__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倡议,明确列入法规当中。

20_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列宁告诫过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侵华战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

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入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

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一味地退让不会带来和平,祖国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勿忘国耻、牢记使命。

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

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

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

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

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23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3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3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三篇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1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京参加南京_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77年前南京_惨案中30万死难者的亡灵,唤起13亿人民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整个公祭过程庄严肃穆,引领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回顾,振奋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憧憬。

看了公祭过程之后,心不由己地想起身边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太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了,今天这样的大型活动,他们是不会自觉观看的,甚至说,既是看了对他们触动也不会太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胡说,但我还是想说说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基本上是生下来就与父母分离,靠爷爷奶奶抚养长大;这些隔代抚养的孩子,大都任性,自私,缺乏家庭观念,无集体意识,一切唯我独尊,根本谈不上爱家爱国。

等到入学之后,学生从一年级就被灌输分数观念,学校引导着学生围绕着分数转,什么思想品德、音乐、美术课根本没有教师教;一些学校干脆把思想品德课本扔在后勤处,过一段当做废品卖掉。

学生们从来没有唱过国歌,参加过升旗仪式,你看到的五星红旗是校长随便叫个学生拉起来的。

不少学生上初中了,还不会左右转,不会唱国歌,更不懂什么历史、国情。

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

使他们从小就知道社会主义祖国的来历,就能唱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学校应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当做第一要事抓,培养学生的家庭、集体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处处想祖国,祖国的利益高一切的理念。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范文2作为一名__大学的学生,作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满四个月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去参观了南京_纪念馆,去祭奠那些在烽烟战火中永恒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待中的阴霾天不大一样,这是一个大晴天。

从看到初中历史课本上关于南京_的描写以来,我就一直在想着:有机会的话,应是在那样的一个阴霾天,用滚烫的心去触摸南京_纪念馆那灰黑冰凉的记忆。

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感悟(3篇)

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感悟(3篇)

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感悟(3篇)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感悟(通用3篇)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感悟篇1看完《南京大屠杀》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听到那一个个悲惨的故事,看到那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画面时,我全身都被怒火点燃了,而心在哽咽。

一想到我的同胞所受的非人的苦难与丑恶的日本鬼子,就恨不得上前去抽敌人的筋,饮敌人的血。

二战期间,日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是永远都不能愈合的。

作为一名中国人,更是永远都不会原谅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大罪。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已经非常熟悉了。

从小时候听人讲述,到中学历史课本中学习,再到现在的看电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愤恨是油然而生。

而事实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它的“三光政策”几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庄。

死亡,恐惧几乎成代中。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靖国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

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

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国家公祭日学生心得感悟篇2作业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理解、应用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怎样脱离题海战术、让作业不再重复低效、枯燥乏味,真正让作业发挥应有的效果,释放学生的学习激情呢?也是“双减”政策下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一线教师最苦恼的事情。

今天有幸听到陈特讲座对“双减“政策下的有效作业设计,又一次让我经历了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领略到名师的精彩,欣赏到名师的独到的见解,让我豁然开朗,发现了数学教学的新天地。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篇1国家公祭日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全国性公祭日,旨在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和烈士,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

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应该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缅怀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们,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责任,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和幸福是建立在国家和民族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在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

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国家公祭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们应该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缅怀那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们,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更加努力地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

国家公祭日悼念心得篇2国家公祭日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国家遭遇的灾难和缅怀逝去的同胞,每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

在这一天,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表达我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国家遭遇的灾难和缅怀逝去的同胞,每年的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

在这一天,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表达我们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之情。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设立国家公祭日,让远去的硝烟重新浮现,让人民遭受的苦难再度重温,举国公祭,为的是在不断坚守和平发展、向往和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5篇,希望大家喜欢。

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感想1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里面学过“南京_”,接着又在很多社会活动,书刊媒体中反复提起,虽书本内容真实惨烈,但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想象。

近日有机会同即将援外的医疗队友们一同参观这所为世人所“震惊”的南京_纪念馆,这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所以我怀着警世而鉴证的心缓缓而来。

南京_,这个让所有中国人都忘不掉的事情,从一进入广场就让我感到沉重,走到南屠馆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这个巨大的让人很压抑的雕塑,仔细看下面的文字介绍可以知道这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家人全部惨死于日军魔掌下,而自己却被侮辱而屈辱的活着,也许死很容易。

可是活着确实很难。

进入馆内就可以看到很壮观的很高的书架,那个书架,那里面每个看似书籍的文件里面是当年南屠遇难的人的个人资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

在向里面走便是对历史的介绍与回顾,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_。

致使我中华儿女300000人死于刀下,这是何等的耻辱与无奈。

再看到墙上的惨烈图片与文字: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_、_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

许多妇女在被_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字字刺入我心,作为东北人的我可能更能体会那种亡国之哀,亡国之怒,亡国之奋悲愤与不能难于言表。

在馆中还有让我印象深的就是这个叫做12秒的地方,我刚开始还不知道那是干嘛的,可是看过介绍才知道水滴了12滴就是过了12秒,就会有一个南屠逝去的人的遗像之灯被点亮,依次下去,每隔12秒就会出现一盏亮的灯,看看当时我们的国人是何等的悲凉与惨烈啊,这是何等的警世啊。

2023年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范文大全(精选13篇)

2023年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范文大全(精选13篇)

2023年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范文大全(精选13篇)2023年国家公祭日_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范文大全篇1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

习近平说过,“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要守护和平,是唯有爱国之心才能实现的。

守护和平,常存爱国之心。

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

守护和平,常行爱国之事。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

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心怀善念,与人为善,将守护祖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己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

守护和平,永立爱国之志。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

我们要树立爱国之志,祖国是生而哺养的伟大母亲,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要努力奋斗,把护卫祖国、守护和平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

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黩武的道路走不通。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三篇范文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三篇范文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三篇范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和平年代,我们虽然远离了战火与硝烟,不需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却时刻面临着信仰与理想的考验,面临着时代与变革的考验。

国家公祭日心得感想篇112月13日是第8个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民而设立的,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饮水思,不忘来路。

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不忘历史、铭记英烈的价值坐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经过沉淀的历史符号。

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他们理应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需要仪式,也需要载体。

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日等纪念日的设立,就搭建了这样的载体,以一个国家的名义缅怀遇难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后来者的缅怀和敬仰。

每一个纪念日的背后,都是铭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光辉历史,挺立在民族身躯里的不屈脊梁,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动力。

每一个纪念日的到来,都是一次圣洁的悼念,一次记忆的唤醒,更是一次国民意志的激励。

设立纪念日,并不意味着仅仅把纪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为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却纪念,就像春节团聚、清明祭祖一样,一代代人的传承,积淀下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接续使命。

铭记英烈,同样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却的历史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念日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每一个人心中,时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纪念日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扬,对英烈遗志最好的继承,对英烈遗愿最好的反馈。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

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观后感心得我对2024央视国家公祭日仪式的观后感心得202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它是中国举国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年份里,央视举办了一场庄严肃穆的国家公祭日仪式,用最高规格的仪式表达对英勇烈士的崇敬,同时也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历史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在电视前静静地观看了这场仪式。

整个仪式以庄严肃穆的方式开始,歌曲《黄河颂》响起,瞬间让人们沉浸在对烈士的崇敬之中。

接着,火炬缓缓点燃,火焰高高冲起,象征着对烈士们永不熄灭的纪念。

随后,全体观众默默地站立,默哀三分钟。

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人们不发一言,仿佛时间也停止了。

我几乎能感受到全国各地的观众,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震撼和敬意。

这三分钟的默哀,不仅仅是对烈士们的默哀,更是对历史的默哀,对战争的默哀,对和平的祈愿。

仪式的高潮是国旗护卫队的出场。

他们庄重而威武的身姿,打击仪式分外响亮的步伐,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勇烈士的无限敬意。

同时,仪仗队员的神态庄重,严谨的礼仪动作,更加凸显了他们对国家公祭日的认真和尊重。

全国人民共同唱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歌》,这一首劲歌催人奋进,让观众们不禁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而自豪。

而在唱歌声中,仪式以壮丽的阅兵式收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高举武器,行进方阵,向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整个仪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了对英勇烈士的崇敬和敬意,也呼吁了人们要珍惜和平、追求和平。

仪式的庄严肃穆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通过观看这场仪式,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感受到了对英勇烈士的敬意和崇敬,也感受到了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要为和平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为我们国家能够举办这样一场庄严肃穆的公祭仪式感到自豪。

这不仅是对烈士的敬意,更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坚定态度。

通过这样的仪式,我相信国际社会可以看到中国以和平发展为己任,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_国家公祭日观后感范
文大全3篇
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一)
国家公祭日,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让一个国家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

我们的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祭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

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沦陷后,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中国南京发生了一件让人心痛的事件,侵华日军对南京及附近地区中国同胞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时间持续四十多天,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

面对惨不忍睹的历史,我们要警觉,也要释然,警觉落后就挨打的经历,增强国力,振兴我中华;释然心里的那些伤疤,以此为戒,取得更加辉煌的发展。

20xx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确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
作出贡献。

大图模式
如此沉重的日子,我们为所有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同胞默哀,对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战士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历史不会被遗忘,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里面的一块展板上,记载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这样一段话。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这样的话语,跟和平钟一样回荡在南京上空,值得我们警醒!
大图模式
国家公祭日,我们以沉重的心情聚集在一起,缅怀逝者,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是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表达默哀,不是在宣泄情绪,也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要自我警醒,铭记历史,避免悲剧重演,承担起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血脉相连的中国同胞,我们超越了小个体和小圈子,超越了血缘。

我们共同享受5020xx年的中华文明,在祖国的孕育下不断成长。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到国家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体会到民族精神提升的强大动力,让我们更爱我们的国家,更信赖这个民族。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二)
"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
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

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

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

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

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

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

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共同灾难,"不是我们'愿意'记住什么,而是我们'有道德责任'记住什么"。

30万死难者,不是一个冰冷无情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有名字、有家庭、有梦想的鲜活生命,而这一切美好都在
屠杀中瞬间陨灭。

这是逝者之哀、国家之痛,更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法西斯屠杀的人们一起,理应被全人类永远铭记。

正是他们的死难,让世人认清了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恶本质,看到了侵略战争带给受害国的巨大灾难。

唯有时刻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获得镜鉴和指引,更加坚定地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

"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

然而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捍卫真相就是捍卫正义。

搜集并珍藏这些沉甸甸的历史记忆,是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情告慰,亦是对妄图否认暴行、亵渎历史者的严正警告。

好战者必亡,自强者自立。

在实现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风雨历程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经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伤痛,终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奋斗赢得民族的尊严与荣光。

抚今追昔,默哀致敬,历史的创伤仍在隐隐作痛,提醒我们曾经饱受的深重苦难;放眼神州,沧桑巨变,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地迈向奋斗目标。

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已经并将继续在13亿多人民的砥砺奋进中深刻改变。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三)
77多年过去了,南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勃勃,和平繁荣。

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了,经济加速了空前未有的发展,生活也渐渐好了。

可曾经日军对人们精神的践踏却永远遗留幸存者的内心。

77多年过去了,南京城以和平繁荣发展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让世界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77多年过去了,今天,我学习了温书林作者所写的《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当年这篇课文也有力的回击过日本右翼分子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之史料,今天,我面对昔日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面对日军,不,不是!面对的是日本鬼子是人兽。

学习南京大屠杀,说实话,给了我对日本,日本全国有了一种更深的仇恨。

解析这篇课文,面对的是作者一个又一个铁证如山的史事例子,面对那一长串令人发指的数字说明,被人兽不如的践踏过的幸存者,特莉萨英格尔小姐的真实记载英文日记,有良知的日本二战战犯的自己的真实述说和日本随军记者的真实存在的报道与不可否认的照片,险逃恶魔屠杀的国民党战俘的真实回忆。

面对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课铃响了,老师去了,教室又开始热闹了,而我却依旧在回忆回想那一段停流于岁月当中的历史,那种愤怒,那种感受,那种心情,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更非别人所能感觉的,正如作者所说"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
那一段短短的下课,我回顾了很多存放在自己脑海之中对日本所了解的历史。

回想到了最初,据说,秦朝时期,秦国20xx多人乘船横渡来到生活生存。

回想到,唐朝时期,唐朝当时世界超级帝国也并没有嫌弃当时日本这一小国,帮忙他们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帮忙他们改善国内生活水平。

回想到,南京大屠杀,历史性转折,日本人既恩
将仇报,养狗咬主人,看着中国渐渐走向落后居一次又一次的往下脱落水。

回想到现在,日本依旧不正确面对历史,企图歪曲历史否定历史,更还企图偷窃中国的钓鱼岛。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学习历史,学习《南京大屠杀》是为了警醒世人以史为鉴,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同时,中国人反对战争暴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百姓生命的非正义行为。

中国人现在不是打不起战争,更不想去制造什么东京大屠杀。

中国向往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做为21世纪的青少年们,就让我们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为和平奉献自己小小的力量吧!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别在意自己力量之渺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