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 小器官
超声诊断学—第17章-小器官(2005.4)

超声诊断学—第17章-小器官(2005.4)第十七章小器官赣南医学院超声医学教研室叶军第一节眼[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眼部的超声解剖;2、正常眼部声像图;3、常见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二)、熟悉眼超声探测方法。
(三)、了解1、玻璃体内猪囊尾蚴;2、眼眶肿瘤声像图表现;3、视神经疾患声像图表现。
眼和眼眶位于人体的表浅部位,各种结构形状规则,界面清楚,声学性质差异较大,眼内容物除晶状体之外含水量达99%以上,声衰减少,是十分适于超声探测的器官。
眼球病多波及声学性质一致的玻璃体,在暗区背景下出现回声光点;眼眶病位于高回声的脂肪体内,在白亮光团中显示为灰暗区,反差较大。
因而,眼部病变显示率高,显影清楚,诊断明确,对于许多病变,甚至可能作出组织学判断。
一、眼球和眼眶的超声解剖眼是人体的感光器官,由眼球、视神经和附属器构成,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眶筋膜和脂肪体这些结构通过高分辨力的眼科超声仪均可测知。
(一)眼球眼球位于眼眶前面的中央部,近似球形,正常成人前后径24mm,垂直径和横径23mm。
眼球筋膜与眼眶壁联系,前有眼睑保护,四周及后面有眼球筋膜及脂肪围绕,超声显示为高回声光点形成的圆形少回声区。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眼球壁是由纤维膜、色素膜和视网膜构成的。
纤维膜前l/6透明部分为角膜,厚约0.5~0.8mm。
间接探测可显示。
后5/6瓷白色部分不透明,为巩膜,厚0.3~1.0mm 高分辨A型超声仪可显示波峰,B型超声很难与其它膜性组织分出界限。
色素膜的后部为脉络膜,厚0.l ~0.25mm,由大小不等的血管和色素细胞构成。
此膜虽薄,甚至超声很难单独显示,但它是眼内病的好发部位,是超声探测的重点。
眼球壁的内层为视网膜,衬附于脉络膜的内面,由色素上皮细胞,锥、杆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四层细胞构成。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集中于眼球后极部,为视神经乳头和视神经。
视网膜是儿童时期恶性肿瘤好发部位,色素上皮与锥、杆体细胞层之间粘连松弛,常因裂孔或血管渗漏积聚液体形成视网膜层间分离,分离0.1mm即可被超声测知,这是光学仪所难以发现的。
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

浅表、小器官超声诊断规范第一节甲状腺甲状腺位于颈前区,呈蝴蝶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部分有椎叶。
甲状腺的动脉有甲状腺上动脉和下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甲状腺下动脉发自手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从下级的背侧进入。
甲状腺动脉的血流频谱,最大流速15-45cm/s,甲状腺的动脉是低阻力动脉,阻力指数在0.5到0.6。
甲状腺主要产生甲状腺激素T3和T4甲状腺激素(T3,、T4)。
T3、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胶体中;经蛋白水解酶作用释放入血,血液中T3占10%,T4占90%,T3生理作用较T4高4〜5倍.甲状腺激素影响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增高时表现为甲亢:代谢增强,消瘦、多汗、心率快;减低时表现为甲低:代谢降低,水积蓄,粘液水肿。
一、适应证1、甲状腺肿大或萎缩。
2、鉴别甲状腺囊性或实性结节。
3、鉴别单发或多发结节。
4、协作临床鉴别良性与恶性结节二、检查方法1、仪器选用7.5〜10MHz的高频线阵探头,直接进行检查2、患者准备一般采用仰卧位,肩下垫枕,头部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
个别病例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仰卧位不能得到满意的声象图时,可采用颈部侧向健侧探查。
或采用侧卧位,躯体侧向健侧,可分别探测左、右甲状腺组织及其病变部位。
如检查颈侧方淋巴结时,头可偏向对侧,也可采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3、操作方法颈部两侧纵向扫查:显示甲状腺完整的上、下极,为最大长径,横向扫查:应从上至下逐渐移行,在甲状腺外侧缘显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横断面水平内侧为气管处测量甲状腺的左右径和前后径。
于正中横扫探查峡部。
正常参考值上下径40-55mm,横径20-25mm,前后径10-15mm,峡部的前后径<4mm。
4、扫查切面与测量1右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2右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右叶横径。
3峡部横切面(包括左、右叶)测量峡部前后径。
4左叶矢状切面(纵切面)测量上下径及前后径。
5左叶横切面(峡部水平)测量左叶横径。
胆、胰及小器官超声诊断(本科)ppt【119页】

后方回声条状或短棒状血流信号,较正常甲 状腺组织血供丰富。 可取得高速动脉血流,但动脉的RI<0.7。
甲状腺滤泡状腺瘤囊性变
左侧甲状腺滤泡型腺瘤
腺瘤合并囊性变出血
2、甲状腺癌
四、胰腺检查前的准备
(Preparations before Examination)
在X线钡剂(barium meal)检查和胃 镜(gastroscopy)检查前进行,或上 述检查3d后进行。
检查前一晚进食流食,检查前禁食 (fasting) 8h~12h。
五、常见病病理、临床 表现及超声表现
三、常见甲状腺疾病超声表现
1、甲状腺腺瘤
病理及临床 为甲状腺的良性肿瘤,主要分滤
泡状及乳头状,有包膜,占甲状腺肿 瘤的70%~80%,青年女性多见,10%可 发生癌变,可液化或囊性变,20%属高 功能性,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超声表现
甲状腺内异常回声,边界清楚,可见低回 声晕或包膜回声,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粗大点状或团状
恶性肿块
不清 不光滑 多不均质
衰减
针尖样,密集
血流信号 无或少许、低阻 多丰富、高速高阻
淋巴结转移
无
可有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解剖
二、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甲状腺 气管
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
甲状腺正常值
上下径3~5cm 左右径2~3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厚度<=0. 4cm
针尖样强回声
团状强回声
弧形强回声
粗大的点状强回声
淋巴结转移
声像图为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活检为乳头 状腺癌
小器官超声诊断20101122 ppt课件

30
眼部疾病-晶状体脱位
晶体脱位的原因有外伤性和先天性两类,据脱位 的位置不同可分全脱位和半脱位。
晶体可完全脱位至玻璃体腔内,此时前房变深, 虹膜失去支撑而在眼球转动时出现虹膜震颤,
如晶体脱位至前房,则不易被察觉,因会阻塞瞳 孔,故可致眼压升高,形成青光眼,应及时摘除 晶体。
超声表现: 早期少量出血或渗出时玻璃体内见大小不等、强弱不均散 在点状回声 点状回声的运动性是出血的特征;大片出血或出血进入厚 的玻璃体内则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点片状或云团样回声, 陈旧性出血可为散在的小条束状强回声,强回声往往粗细 不一。 后运动活跃。
23
24
眼部疾病-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以视网膜内颗粒层,偶或节细 胞层和外颗粒层为起源的胚胎性恶性肿瘤,绝大 多数见于3岁以下儿童,偶也见于成人,是儿童最 多见的恶性肿瘤。
小器官超声诊断20101122 ppt课件
小器官超声诊断学
1眼 2 乳腺 3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
4 涎腺
2
眼
3
眼部超声解剖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所组成。 眼球壁可分为三层,
1. 外层为纤维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2. 中层为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
膜三部分), 3. 内层为视网膜(分为两层,内层为感光层,外层为色素层。二层之
于视神经乳头,两前端连于锯齿缘,额面水平扫查时,呈圆形或卵 圆形改变。CDFI可见来源于视乳头的血流信号。
13
14
15
16
1718眼Fra bibliotek疾病-脉络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是由于周边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渗漏, 液体积聚在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而引起的睫状体 脉络膜与巩膜之间出现脱离
超声诊断学-14-小器官-葛贻珑

第十七章小器官葛贻珑第一节眼正常眼部的超声表现眼轴位扫查,由前向后同时显示眼睑、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球后组织和视神经。
1、角膜呈光滑的略向前的弧形稍高回声,其后方为中间缺损的弧形带状回声,即虹膜。
缺损处是瞳孔,虹膜与角膜之间为无回声的前房水。
2、晶状体虹膜后方紧贴着向前略膨隆的扁圆形晶状体,前后缘薄,光滑,回声高,分别为晶状体前囊和后囊,内呈无回声。
3、玻璃体晶状体后方近圆形一致性无回声为玻璃体,三层球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形成一条清晰、光滑的球壁高回声。
4、球后眶内脂肪组织呈稍高回声区,眼眶壁为“W”形强回声,在眼球后稍高回声内见略呈“S”走行的弱回声或无回声为眶内段的视神经。
5、眼动脉呈红色搏动血流信号频谱,收缩期高速陡峰,呈三峰或二峰型,持续到舒张末期。
视网膜中央动脉与视网膜中央静脉同时显示,前者呈红色血流信号,后者呈蓝色血流信号,走行在视神经中央,血流频谱宽,收缩期波峰稍陡,部分下降支可有1~2个小切迹,持续到舒张末期。
视网膜中央静脉呈连续有波动的血流频谱。
6、眼的超声测值(1)眼轴:2.3~2.4cm,3岁约2.06±0.08cm,6岁约 2.14±0.08cm,10岁约2.26±0.08cm,14岁约 2.28±0.06cm。
(2)角膜厚度:0.05~0.1cm。
(3)前房深度:0.2~0.3cm,15岁以后约0.21cm。
(4)晶状体厚度:0.35~0.50cm,3~15岁晶状体厚度约 0.31~0.39cm。
(5)玻璃体长度:0.16~0.17cm 小儿约0.13cm。
(6)球壁厚度:0.20~0.22cm。
(7)视神经眶内段内径:0.4±0.023cm。
(8)眼动脉内径:0.1~0.2cm,血流峰值速度30~43cm/s,小儿约为30~40cm/s。
(9)视网膜中央动脉峰值速度:10.3~13.89cm/s,小儿为10~14cm/s。
小器官超声

眼部疾病超声诊断第一节解剖概要一、眼球眼球壁:纤维膜(角、巩膜)、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眼球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二、视神经:长2.5-3.0cm,宽0.3-0.4cm,无回声。
三、眼外肌:有六条,四条直肌可在超声图像上显示。
肌圆锥。
四、眼内脂肪:五、泪腺窝:六、眼球血液循环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动脉。
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涡静脉、睫状前静脉。
第二节仪器和探测方法一、仪器: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频率5.0-13.0MHz。
二、探测方法:多采用直接探测法;动态检查法:观察后运动;磁性试验。
第三节正常眼和眼眶声像图、探测方法及正常值正常眼由前至后结构依次为:眼睑—角膜—前房—晶体—玻璃体—球后壁—球后间隙(视神经、眼外肌、脂肪)。
球轴径:从角膜前表面中心至球后壁外侧视神经颞侧缘,正常值23-24mm。
前房深度:从角膜后缘至晶体前囊中央表面的距离,正常2-3mm。
晶体厚度:从晶体前囊中央表面回声至晶体后囊内侧面的垂直距离,正常3.5-5.0mm。
玻璃体腔长度:正常16-17mm球壁厚度:正常2.0-2.2mm眼直肌厚度:内直肌﹤4mm,余﹤3mm视神经宽度:3-5mm球后间隙:男16-27mm,女14-24mm多普勒测量:眼动脉:位视神经颞侧,内径1-2mm,呈二峰二谷型,峰值10±2cm/s睫状后动脉:位视神经两侧,距球后极10-12mm处,峰值流速12±4cm/s视网膜中央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呈抛物线样,峰值流速8±2cm/s第四节晶体疾病一、白内障任何原因引起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
根据病因分:外伤性、并发性、代谢性、药物及中毒性、发育性、后发性。
声像图:1、环型:晶体皮质混浊而未混浊时,形成中心为无回声区,周边部呈中等或高回声区,呈现为高回声圆环。
2、光团型:晶体完全混浊而回声增高,呈类圆形的高回声光团。
二、晶体脱位:于睫状体韧带断裂或松弛无力而引起。
西京医院小器官 超声 PPT

小器官超声诊断的不足
1、图像不如CT及MRI清晰 2、检查方位及手法尚不规范 3、技法和识别异常声像图能力差 异大
4、同病不同声像表现及不同病相 同声像表现更显著
小器官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1、不同探头的灵活运用
2、选择正确的检查体位 3、熟悉局部解剖及血液供应 4、熟悉正常值参数及灵活运用 5、正确看待目前超声仪器的彩色 血流敏感性 6、充分重视术后随访的重要性
声像图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甲
结节性甲状腺肿
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 Graves病 多见于年青人 多器官受累和高代谢状态 甲状腺、新陈代谢、神经精神、循环系 统、眼部、皮肤方面症状和体征
超声表现
1、THY对称性、均匀 性肿大,包膜规则。 2、回声受病程和治疗 影响。内部呈中低回 声区,分布均匀。有 时欠均,一般无结节。
四、单纯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性甲状腺肿
病理 缺碘T3T4 TSH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滤泡 上皮增生,滤泡数目增多,滤泡体积扩大,腺体血运 增加和淋巴细胞浸润现象。 临床表现 女性发病率略高。 早期弥漫性肿大,久之结节。肿块随吞咽动作活 动,质软,表面光滑,局部无血管杂音及震颤。 压迫周围器官组织,出现:呼吸困难,刺激性咳 嗽;吞咽困难;颈静脉、上腔静脉受压;神经受压。
4、FILTER
5、 PERSISTENCE
6、 SMOOTH
1、如何提高彩色血流的敏感性; COLOR GAIN↑ SCALE↓ TGC ↓
priority↑
2、如何减少彩色血流伪像;
超声医师必备11小器官疾病超声诊断参考模板

十一、小器官疾病超声诊断337.眼球及球周的正常解剖结构是什么?(1)眼球:眼球近似圆形,成年人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mm,水平径平均为23.5mm,垂直径平均为23mm。
眼球由眼球壁和球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由三层组成。
外层为纤维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层为血管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为视网膜,可分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视部三部分。
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分别附着于虹膜与睫状体内面,无感光作用,叫视网膜盲部。
视部贴附在脉络膜内面,具有感光作用。
视部与盲部交接处叫锯齿缘。
视网膜视部由两层组成,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神经细胞层,该两层之间粘连松弛,视网膜脱离就是这两层的分离。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位于角膜与晶状体间被虹膜分隔开的前后房内,为无回声液体。
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镜状,最厚处4-5mm。
正常晶状体缺乏回声,超声可显示后界面的短弧线状强回声。
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为胶状物质,因无声学界面,显示为无回声暗区。
(2)视神经:由视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集而成,前方与眼底部视乳头相连,后方经视神经孔人颅,交叉后止于外侧膝状体。
视神经的眶内段长25-30mm,宽3-4mm。
超声显示为S状无回声带。
(3)眼外肌:眼外肌共有六条,即内直肌、下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各直肌起于眶尖部总腱环,止于眼球壁前部,均可被超声所显示。
(4)眶内脂肪:为充填在球后的脂肪体,分中央部与周缘部,分界线为四条直肌。
(5)泪器:由分泌部分的泪腺和排泄部分的泪道组成。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囊窝内,正常情况下超声可以显示。
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338.眼科超声诊断方法有哪些?随着超声诊断仪器的不断更新,目前用于眼科的超声诊断仪器种类繁多。
根据临床用途,大致可分为眼科专用超声仪和多用途超声诊断仪;按显示方式,又可分为A、B、C、D、M型、Doppler型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CDP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常显示为“V”字形 光带,继发性者视网膜下液内常有异常回声,如继 发于炎症的有弱回声光点;肿瘤引起的脱离,视网 膜下可见实性光团。
多普勒超声:脱离的视网膜上有点状、条带状血流 信号,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连。频谱与视网膜中央 动静脉完全相同
20:06:01
30
20:06:01
31
20:06:01
•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位于肌椎内,呈圆形
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滑,一般不与 眶内正常结构相连。肿瘤包膜完整,表 现为清晰的占位病变,内回声较多,分 部均匀。肿瘤有一定弹性。
• CDFI:血流信号不丰富,部分病例肿瘤
内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
20:06:02
73
超声活体显微镜眼部检查
眼部常规检查使用B型超声诊断仪,换能器频
20:06:02
58
二维:
形状:蘑菇状,在半圆形基底上有一细颈及圆 形头部
边界:清晰,边缘光滑、锐利,由于声人射角 度及声衰减,接近于眼球壁边界消失。
内回声:以中低回声为主。 肿瘤周围部血管呈 窦状扩张,在声像图上,前部回声较高,光点密 集,又由于声衰减明显,向后光点逐渐减少,接 近于眼球壁呈无回声暗区,称之谓“挖空现象”。
20:06:02
65
超声检查
二维超声:
小量的、分散的出血表现为局部点状弱回声。 多量积血凝集成块, 超声可发现玻璃体暗 区内点状、线状和块状回声,其特点是回 声弱。有明显的后运动,随意运动。
多普勒超声:无异常血流信号。
20:06:02
66
20:06:02
67
20:06:02
68
20:06:02
19
20:06:01
20
眼外伤、眼异物
眼球位于体表,结构精细脆弱,易招致外部 损伤。眼外伤分眼球伤、眼眶伤和异物存留,其 中眼球破裂伤,眼眶血肿的眼内异物较为多见, 且适于超声探测。如有伤口存在,探测时应用消 毒接触剂,操作轻巧,以免引起感染或眼内容脱 出。
20:06:01
21
【超声检查】
二维:异物形态不规则
20:06:01
7
20:06:01
8
眼球壁: 纤维膜:角膜和巩膜 色素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视网膜 眼内容物: 晶状体、玻璃体、房水
20:06:01
9
附属器: 泪器:泪腺位于眼眶的外上方额骨和眼球之
间的泪腺窝内。
眼外肌共6条,即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 下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20:06:01
连,向后至颅内。
20:06:01
16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在视神经周围或其
前端分别显示闪烁的红色血流自后向前分
别为眼动脉、睫状后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 脉,各自的收缩期峰值分别为30-40cm/s, 20~30cm/s和 10-20cm/s。
20:06:01
17
20:06:01
18
20:06:01
62
20:06:02
63
玻璃体疾病
玻璃体是一种透明的胶液状物质,缺乏神经、血 管,原发病变单纯,仅限于变性、液化和收缩,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是玻璃体继发改变,如积血、 混浊等。
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后脱离
20:06:02
64
玻璃体积血 病理:
视网膜、脉络膜的炎症、外伤、肿瘤以及血管 性病变,均可引起眼内出血,积存在玻璃体内。 临床表现: 视力下降,眼底改变
20:06:02
52
20:06:02
53
20:06:02
54
20:06:02
55
20:06:02
56
【鉴别诊断】 与视网膜脱离形态相似的常见疾病有玻璃体内机 化膜、玻璃体后脱离、脉络膜脱离等。主要鉴别 见下表。
20:06:02
57
脉络膜黑色素瘤
病理: 由恶性黑色素性瘤细胞组成。可以通过巩膜导水 管或者血行转移。 临床表现: 与肿瘤位置及大小密切相关。
第十八章 浅 表 器 官
20:06:01
1
目录
• 眼睛 • 乳腺 •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 • 涎腺 • 淋巴系统
20:06:01
2
• [掌握] • 1、超声解剖; • 2、正常声像图; • 3、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 [熟悉] • 1、超声检查方法; • 2、超声进展及新技术; • [了解] • 超声诊断对器官检查的临床价值;
2.压迫试验 用于观察眼眶内病变硬度。显示病 变后,握把压迫眼球,使压力传递至病变区,观察 病变回声形状,眶内囊肿压迫变形,异常血管压迫 闭锁。
20:06:01
13
3.磁性试验 眼内异物显示后,用一磁铁自远而近 移向眼球的睫状体区,如异物摆动或消失,表示具有 磁性,此种异物自睫状体扁平部切口均可取出。
69
20:06:02
70
• 视神经疾病:视神经胶质瘤等
• 眼眶疾病:海绵状血管瘤、良性泪腺混合
瘤等
20:06:02
71
海绵状血管瘤 成年时期最常见的眼眶原发性良性肿瘤, 主要见于成年人,主要表现为轴位眼球突 出,无自发性疼痛。晚期可引起视力下降 及眼球运动障碍。
20:06:02
72
• 声像图表现
32
20:06:01
33
20:06:01
34
20:06:01
35
20:06:01
36
20:06:01
37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眼内恶 性肿瘤,11800-30000名儿童约有 1人发病,发 生于3岁以前者占 70%,偶见于成年人。本病恶 性程度较高,发病后1-2年死亡。
1.先天性白内障为双眼晶状体混浊,眼的其它 部位正常,声像图多为正常所见,或晶状体内弱回 声光点。
2.玻璃体脓肿继发于全身感染,脓毒性栓子迁
徙眼内,引起眼内炎,脓性渗出物积存于玻璃体内。
声像图可见玻璃体暗区内散在的弱回声光点或光斑,
有明显后运动,眼球外常有透声间隙,表示眼球筋
膜积液。
20:06:01
10
二、超声探测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用于眼科探测的超声仪特点是探头小,频率高 (≥10MHz),聚焦探头,焦距短。近年以来彩色多普 勒超声和配有超高频换能器(50和l00MHz)的超 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liomi- croscopy)应用 于眼科临床,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20:06:01
分辨力大为提高,轴向分辨力相当于常规B型超声
仪的10倍,可以显示10-60μm的正常结构和病变。
但超声频率与穿透力成反比,换能器频率愈高,
组织穿透力愈低,50MHz频率,只能穿过5rnm深
度的眼组织,因而超声活体显微镜只适于眼前段
检查。 20:06:02
74
20:06:02
20:06:01
47
5.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发生于早产儿,有 吸氧史,双侧眼。声像图显示双侧眼轴较短,玻 璃体暗区前部杂乱的中高光点,偶见视网膜脱离 光带。
【临床价值】
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正确诊断率达94% 以上,如发现钙斑可符合率更高,已被列为本病 的常规检查方法。如声像图表现不典型,CT扫描 发现钙斑有助于诊断。
20:06:01
50
• 超声表现:
二维:至少两个带状回声,一般在眼球的 周边部,凸面相对,其下为无回声区。带 状回声凸面向玻璃体,凹面向眼球壁,后 端起自赤道部,前缘至睫状体前端。360度 的脱离可发现多个半环状光带。 多普勒超声:较丰富的血流信号。与睫状 后动脉相同,低速动脉型
20:06:02
51
20:06:01
3
• 二维(位置,大小,边界,回声,与
周围组织关系,特殊表现)
• 彩色多普勒 • 频谱多普勒
20:06:01
4
第一节 眼
20:06:01
5
眼和眼眶位于人体的表浅部位,声学性质 差异较大,声衰减少,是十分适于超声探测的器 官。
20:06:01
6
一、眼球和眼眶的超声解剖
眼是人体的感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附属器 构成。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两部分。 眼附属器包括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眶 筋膜和脂肪体。 这些通过高分辨力的眼科超声仪均可测知。
11
(一)常规探测法
患者仰卧,轻闭双眼,涂耦合剂,垂直接触 于上睑中央部,探头上下摆动。纵切,横切。 发现病变后,可从多个位置和角度探测,了解 病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
20:06:01
12
(二)特殊探测法
1.后运动检查 要了解病变与眼球壁的关系,可 观察后运动。B型超声显示病变后,嘱患者转动眼 球,而后停动。玻璃体出血、混浊及大范围视网膜 脱离等与眼球壁粘连不密切的病变,于眼球起动时 病理回声突然跳动,眼球停动后动荡不止。
内回声一般均匀,眼内的最强回声
异物后可见声影
异物周围均匀点状回声,运动度小
严重者可伴有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
多普勒超声:没有异常血流信号,部分可见快闪
伪像
20:06:01
22
20:06:01
23
20:06:01
24
20:06:01
25
20:06:01
26
20:06:01
27
视网膜疾病
• 视网膜脱离 • 视网膜母细胞瘤
20:06:01
38
• 病理:遗传性和非遗传性
• 临床表现:视力障碍和眼底改变。“猫眼”
为早期症状。
20:06:01
39
二维超声表现: 形态多样 可位于眼球的任何部位,以后极部居多 边界清楚 内部回声不均匀 70%一80%病例可发现钙斑,声像图表现为强
回声光斑及其后的声影,钙斑的发现对于诊断有重 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