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音乐赏析
《和你在一起》音乐赏析

感情—音乐的灵魂所在——电影《和你在一起》音乐赏析第一次看电影《和你在一起》,它带给我的只有两个字——感动,感动于连绵不断的父子情深,感动于音乐的无穷魅力。
尽管这部电影所涉及的音乐片段并不是特别多,但它却完美地阐释了音乐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甚至可以称之为音乐的灵魂。
正如导演陈凯歌在剧中的台词所说的那样,“你拉的没有一丁点儿的错误,但却没有一丁点儿感情”。
从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而言,作为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和你在一起》拥有着扣人心悬的故事情节,是一部小情感电影。
电影以父亲刘成帮儿子刘小春找音乐老师学音乐为主线展开,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却如同悠扬的音乐一般,细腻的感情一丝一丝融进心里,撩拨心弦。
同时电影以细腻的手法造就了剧中人物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都市靓女莉莉,不修边幅特立独行的音乐老师江老师,为了能参加比赛而不惜动用一切手段的林雨,最后则是为了是音乐富有感情而残忍地假设刘小春悲惨命运的余教授。
以各种情感将他们贯穿起来,刘小春和父亲的情感,刘小春和小提琴之间的情感,刘小春和莉莉之间的感情,刘小春和江老师的交流,甚至是刘小春和余教授之间的情感碰撞,同时导演很巧妙的将这些所有的感情用音乐迸发出来。
构成了完整而又令人潸然泪下的电影《和你在一起》。
所以,单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来讲,这无疑是一部十分正能量的优秀电影。
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打动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正如电影结尾描述的那样,小春在火车站尽情的拉着属于他的音乐,属于他和父亲的音乐,尽管他没能参加最终的小提琴比赛,但他已获奖。
因为他把感情留在了音乐里。
从音乐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整部电影是在用音乐描绘着各种复杂的人物心理特征。
影片开始便用笛子、鼓和琵琶这样一些极富民间特色的乐器,悠扬清越的笛声,加上几声间或想起的沉闷的鼓点,配以清幽的琵琶声,营造出了一个清淡闲适的江南小镇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静谧、优雅的气氛也从画面中扑面而来。
整个画面干净透彻,声音闲淡,乐曲悠扬,仿佛一切是那么美好,这一切都是留在老家的回忆,转折也是从这儿开始。
和你在一起古典音乐赏析

《和你在一起》中古典音乐的赏析影片开篇便是由琵琶、竹笛和鼓组成的灵性十足、别具一格的江南民乐。
琵琶使江南水乡特有柔美气质跃然眼前,铺垫于其中的鼓点,音响不大但弹性十足,就像生命的律动,强健有力。
小春将要去背景参加小提琴比赛,当父子两人提着行李过桥时,音乐也轻快起来,尤其是鼓点,似乎跟着他们的脚步,于是父子二人轻松又颇感得意的心情被音乐化。
电影开始,小镇上第一富豪的媳妇生孩子,找刘小春“拉段带劲的”催产,小春来了段《吉普赛之歌》华彩部分,为小春的琴艺、水平定了个位,也使电影有了一个独特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开端。
小春在车站遇到莉莉、后来又在胡同里重逢,在心中产生暗恋,先后配上马斯奈《瞑想曲》一类比较柔美的小提琴独奏,表现少年心中萌发的初恋。
陈凯歌在电影的另一个场景中,通过余教授之口,对这样的音乐有意无意的作了注解。
在那个场景里,莉莉混进音乐学院余教授的课堂,想找机会为小春卖琴作解释。
余教授正在讲解维瓦尔蒂的《四季》,他讲到他十三、四岁时,在大雨中偷偷听《四季》,“心中有一个秘密,要和音乐倾诉”。
电影结构处理的非常细腻。
父亲刘成毫不吝啬地把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为了孩子成材,他带着小春和仅有的积蓄上京拜师求学,他四处打工,为了刘春他不怕吃苦受累,刘成天真地认为只要找到名师就能帮助儿子走向成功,然而他不知道只有他的爱才是儿子拉好小提琴的力量源泉。
在表现刘成奔波忙碌时,影片背景音乐选用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拉诺的《西班牙交响曲》回旋曲快板乐章,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萨拉萨蒂《吉普赛之歌》的急板,以及圣桑的《哈瓦乃兹》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刘成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做工时以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的音乐为背景。
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音乐是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的小提琴改编曲。
莉莉精心准备给男朋友过生日却发现是自作多情时、还有小春和江老师的最后一课上两人合奏,采用的都是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每一次都是音乐来安抚需要慰藉的心灵。
解析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影视听音乐艺术

解析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影视听音乐艺术作者:李锋张海燕李惠超王炜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06期[摘要]电影音乐的抒情是故事情节和画面所赋予的,电影音乐的抒情和电影情节的抒情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交互感染审美主体。
它具有抒情、渲染和描绘三种功能。
画面和音乐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来增强影片的抒情效果,这是电影视听结合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影视听音乐功能艺术表现原则审美主体电影音乐具有抒情、渲染和描绘三种功能,它能够准确地抒发剧中人物的感情,强化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
音乐只有与故事情节和画面紧密结合,遵循电影的结构原则和艺术表现原则时,才能更好地展现电影视听艺术的独特魅力。
影片《和你在一起》,以13岁的天才琴童刘小春为线索,以流溢彩的影像风格,在一个严整有机的声画时空系统中,用缓而又不失激情的叙事节奏,将父子情、师徒情、男女情、俗与理想等种种复杂寓意,都纳入其中融为一个完整体,我们娓娓讲述一个世俗化的人间故事儿子小春是一个敏而沉默的少年,从小就学习拉小提琴,一把琴牵系了孩子一颗纯真而美丽的心灵,是孩子对生活的朴素情感之源,同也是与他未曾谋面的母亲的深层联系:而父亲刘成是一个厨师,心地善良又幽默乐观,对不是亲生儿子的刘小付出了所有的心血。
父子情深,为了儿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提琴教育,父子匆匆北上。
经过一番艰辛的奔波之后,儿终于获得了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而刘小春却因为对父亲深厚感情毅然放弃了比赛,回到了养父的身边。
面对都市活中五彩纷呈、眼花缭乱的灯红酒绿和车水马龙,一个孩用简单质朴的选择默默说服了整个成人世界。
该影片主要设置了两个音乐主题:一个是由笛声和琵琶组成的清新质朴的水乡主题,它代表了古朴乡情和融融亲情;另一个是以小提琴为主旋律、和之以钢琴或弦乐的协奏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协奏曲让刘小春唱出了心底的声音“我爱你,我要和你在一起”。
该片镜头运动灵活自如,剪接手法纯熟洗练,动静有致,简相宜。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喜欢和你在一起》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喜欢和你在一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的情感。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合作和互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学会分享、合作和互助。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喜欢和你在一起》2.游戏材料:小动物头饰、圈圈、绳子等3.音乐:《好朋友》歌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小动物头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2.教师邀请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叫声。
(二)基本环节1.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故事《喜欢和你在一起》,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感受故事中小动物们之间的友谊。
2.故事讨论(1)教师提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一起做了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们在一起时的快乐和友谊。
3.游戏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一起的乐趣。
游戏方法: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名小组长。
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找到自己的朋友,然后一起做游戏。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拔河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学会合作和互助。
游戏方法:幼儿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
比赛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歌曲欣赏教师播放《好朋友》歌曲,让幼儿在歌曲中感受友谊的美好。
(三)结束环节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1.故事讲述环节,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但在讲述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调整。
2.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但在拔河比赛中,部分幼儿合作意识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3.歌曲欣赏环节,幼儿在歌曲中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好。
但部分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
4.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到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和你在一起》剧情介绍

《和你在一起》剧情介绍
这是一个琴童的故事。
刘小春从小和父亲相依为命,三岁开始练琴。
他的父亲刘成是一个普通的厨师,为了儿子能好好练琴,能在音乐方面取得成功,刘成带着小春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性的小提琴比赛。
在北京,他们遇到了一个性情孤傲怪异,经常与邻居发生矛盾的江老师,但他音乐才华横溢。
小春的朴实和敏感打动了江老师,他成为了小春的老师和朋友。
刘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课学费。
单身的江老师,不易相处,完全不采传统教学法。
这其间,小春发现车站的陌生女人莉莉,就住在临近的小楼。
年轻漂亮的莉莉吸引住小春。
由于她,小春接触到了城市里的另一种世界。
刘成在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听到了一位年轻演奏家的演奏。
他登门拜访年轻演奏家的恩师,高雅的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听儿子拉小提琴并且收他做学生。
小春很不愿意离开江老师。
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绷。
这位新老师余教授苛求严格,摆布控管,特意将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凑在一起,让两人竞争看谁可以参加选拔赛。
比赛的前夕,余教授终于指定小春参加比赛,而不是林雨。
他把小春的身世告诉了他,让小春知道他的父亲其实不是他的生父。
小春在比赛当晚,感悟到真情的可贵和父爱的伟大,他选择了放弃比赛,拿着琴赶到火车站去找父亲。
刘小春:
刘成:
音乐老师江老师:
音乐教授余教授:
余太太:
余教授学生小提琴演奏家汤融:
余教授的另外一个学生林雨: 莉莉:
莉莉男友:。
和你在一起

《和你在一起》音乐分析《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在2002年的作品,电影讲述了一个小提琴天才刘小春成才的过程。
他和父亲刘成来自农村,小春从三岁开始练琴,参加各种比赛,父亲为了小春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带他来到北京求学。
先是拜在江老师门下,江老师是一个独自生活而且不修边幅的人,他热爱音乐,十分肯定小春的才华,也被父亲刘成的爱子心切感动。
刘成为了让小春获得鲜花和掌声,给小春换了一个余老师,因为余老师有人脉能让小春获得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最终小春在余老师的教导下,琴技大增,也打败了对手获得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却因为得知刘成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而深深触发了他对自己父亲的爱,一路狂奔到车站给父亲拉琴送别。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整部中充满了小提琴曲,这也正好符合故事情节。
影片一开头,就向观众展示了主题曲,该主题曲多次在影片中出现。
选用的是充满中国特色的民乐,由笛子开场,曲调悠扬,还有模仿鸟叫的声音,接着是琵琶弹拨出旋律,声音明亮,是典型的江南丝竹音乐,配合着画面中江南水乡摇曳着的小船、潮湿的弄堂、翘角的屋檐,起到了交代主人公刘小春生长环境的作用,仅仅通过画面来表现是不够的,这段江南民乐渲染了一种安详和睦的气氛,为后续人物性格的展示奠定了环境基础。
这部影片的写实音响运用的十分到位,在讲述刘成带刘小春来到北京,到求江老师收下小春做学生,再到莉莉的第二次出场等,环境音响里时常出现小提琴的声音,这是为了要更好的刻画环境,因为他们生活在北京青少年宫附近,而小提琴的环境音乐一方面是和电影主题高度融合,体现故事是围绕小提琴而展开;另一方面,给人以逼真的现场感,使观众能更好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仅是小提琴的声音,空中鸽子飞行的鸽哨声、电话接通前的嘟嘟声,都充分再现了电影画面。
江老师给小春上了一堂擦谱子的课,老师给小春讲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故事,小春翻看着谱子,被乐谱深深地吸引住,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此时背景音乐是一首激昂的小提琴曲《红军哥哥回来了》,快速的节奏,激进的曲调,小春和江老师闭着眼陶醉,江老师让小春不要拿琴,而是用心去体会,这就是音乐的力量,他们都是极其富有音乐细胞的人,能在心中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用音乐和心灵谱写爱的乐章——评陈凯歌影片《和你在一起》

用音乐和心灵谱写爱的乐章——评陈凯歌影片《和你在一起》董敏;周建永;石兴慧
【期刊名称】《唐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0)005
【摘要】《和你在一起》这部陈凯歌的都市小题材之作,把音乐和真情这两个超越
地域、不分种族、不分语言的人类精神结合在一起,以爱震撼着现代人的心灵.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董敏;周建永;石兴慧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文法系,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学院,文法系,河北,唐
山,063000;唐山学院,文法系,河北,唐山,0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51
【相关文献】
1.陈凯歌:电影<和你在一起>与音乐 [J], 张煦阳
2.解析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影视昕音乐艺术 [J], 李锋;张海燕;李惠超;王炜
3.用心谱写爱的乐章——记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中心学校音乐教师温惠惠 [J], 蒋
海兰
4.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读解 [J], 李道新
5.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评影片《和你在一起》 [J], 曾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片分析《和你在一起》拉片课件

主角分析
小春
莉莉
配角分析
老宋 阿杰
人物关系
01
小春与莉莉
02 小春与老宋
03 小春与阿杰
摄影技巧
镜头运用
运动镜头
景深与构图
音乐与音效
音乐风格
音效处理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
色彩与光 线
色彩设计
影片中的色彩设计非常精致,通 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角色的情感
和场景的氛围。
光线运用
影片中的光线运用非常自然,通 过光线的明暗和角度来表现角色
剧情发展
小春和小狗的相处过程中,他们逐渐 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小春也因此结识 了一些新朋友。
小春在寻找医疗资源的过程中,逐渐 发现了小狗背后隐藏的秘密,这个秘 密不仅关乎小狗的命运,也关乎小春 自己的命运。
小春为了给小狗治病,开始四处寻找 医疗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 很多困难和挑战。
高潮与结局
的情感和场景的氛围。
色彩与光线的配合
影片中的色彩与光线配合得非常 默契,通过色彩和光线的变化来 表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场景的氛
围转变。
影片主 题
01
影片主题
02
主题阐述
03
主题深化
深层含义
家庭的力量 友情的力量 梦想与坚持
对社会的启示
关注弱势群体 家庭价值观 梦想与努力
专业评 价
剧情紧凑
1
• 影片概述 • 剧情分析 • 角色分析 • 视听细节分析 • 主题与意义 • 影片评价与影响
简介
故事背景
影片《和你在一起》以现代都市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感 人故事。
剧情简介
主人公小春是一个孤儿,从小被一个叫刘成的人收养。刘成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 他深爱着小春,把他抚养长大。随着小春长大成人,他开始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 并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心仪的女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情—音乐的灵魂所在
——电影《和你在一起》音乐赏析
第一次看电影《和你在一起》,它带给我的只有两个字——感动,感动于连绵不断的父子情深,感动于音乐的无穷魅力。
尽管这部电影所涉及的音乐片段并不是特别多,但它却完美地阐释了音乐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甚至可以称之为音乐的灵魂。
正如导演陈凯歌在剧中的台词所说的那样,“你拉的没有一丁点儿的错误,但却没有一丁点儿感情”。
从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而言,作为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和你在一起》拥有着扣人心悬的故事情节,是一部小情感电影。
电影以父亲刘成帮儿子刘小春找音乐老师学音乐为主线展开,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却如同悠扬的音乐一般,细腻的感情一丝一丝融进心里,撩拨心弦。
同时电影以细腻的手法造就了剧中人物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都市靓女莉莉,不修边幅特立独行的音乐老师江老师,为了能参加比赛而不惜动用一切手段的林雨,最后则是为了是音乐富有感情而残忍地假设刘小春悲惨命运的余教授。
以各种情感将他们贯穿起来,刘小春和父亲的情感,刘小春和小提琴之间的情感,刘小春和莉莉之间的感情,刘小春和江老师的交流,甚至是刘小春和余教授之间的情感碰撞,同时导演很巧妙的将这些所有的感情用音乐迸发出来。
构成了完整而又令人潸然泪下的电影《和你在一起》。
所以,单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来讲,这无疑是一部十分正能量的优秀电影。
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打动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正如电影结尾描述的那样,小春在火车站尽情的拉着属于他的音乐,属于他和父亲的音乐,尽管他没能参加最终的小提琴比赛,但他已获奖。
因为他把感情留在了音乐里。
从音乐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整部电影是在用音乐描绘着各种复杂的人物心理特征。
影片开始便用笛子、鼓和琵琶这样一些极富民间特色的乐器,悠扬清越的笛声,加上几声间或想起的沉闷的鼓点,配以清幽的琵琶声,营造出了一个清淡闲适的江南小镇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静谧、优雅的气氛也从画面中扑面而来。
整个画面干净透彻,声音闲淡,乐曲悠扬,仿佛一切是那么美好,这一切都是留在老家的回忆,转折也是从这儿开始。
当刘小春和父亲在火车站下车的瞬间,音响音乐风格遽转,整个背景音嘈杂沉闷仿佛在控诉一种压抑,在小镇时的通透感没有了,一切变得不可预知。
甚至包括在江老师那儿学习的时候,整个声
音都是被禁锢着的,继而在江老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声音仿佛有了一个小小的转折,声音和画面都开始清透起来,江南水乡的琵琶声,在此刻撩拨起,暖暖的画面,这种清透却是反衬和转折在一种冷冷的色调后继之下的,之后在于老师家的声音也是清冷的没有感情的,和整个画面主题相互映衬的,仿佛希望和光明就在眼前,却有着让人不敢去触碰的冰冷。
感情激荡的迸发也是在着沉寂之后,一切昭然的时候,火车站里并着和音乐会厅离得音乐交织,声音的并行、对比,情感的碰撞、升华,主题伴随着音乐的高潮迸发到极致,情感在此刻升华到最高点。
正所谓“此片非为音乐作,音乐处处绕此片”。
在以音乐为背景的故事情节发展的前提下,这部影片选取了柴可夫斯基的《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为整部影片的主题音乐十分恰当地烘托出了整部影片的感情基调。
作为一首经典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分为三个章节。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g小调,3/4拍,三段体。
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小抒情曲”“如歌的行板”。
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
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
特别是第三乐章,在整部影片中多次出现,而每次的出现可以说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激流涌动。
尤其是在最后的电影结尾中,小春在众人的注目下当着父亲以及江老师和莉莉的面,富有激情的演绎了这首扣人心悬的曲目,最终感动了所有人。
与此同时,电影同步展现了林雨在金碧辉煌的演出大厅参加比赛的场景,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把感情注入了音乐,一个把技巧演绎到极致,但带给观众的却是音乐中流露出来的的那份可贵而又炙热的情感表达。
所以说,尽管剧中余教授的做法有些反派或者说残忍,但他的那句话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因为音乐的出现就是为了用来抒发内心情感的,只有音乐有了感情,那么听众才能产生感动与共鸣,才能打动人,也只有这样的音乐,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音乐。
因为感情才是音乐的灵魂所在。
最后除了对影片故事情节和所用音乐的几点感触之外,影片中这样一个细节也让我很有感触,那就是在刘成提出要给小春换一个音乐老师的时候,江老师再给小春上的最后一节课上说:“当初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说你成不了,不
是因为你的琴艺,而是我担心命运可能不会眷顾像你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一个乡下孩子......我可以教你拉琴,但是给不了你成功。
”没有煽情的词语,却饱含着用心良苦,饱含着这个社会的艰难和辛酸,让我们为有才之人却无出路而扼腕叹息。
这段细节描述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便再有才能没有名声和地位也很难获得成功,相反,有名望有地位即使没有实力也可以爬的很高,就从余教授对他的一个学生(小提琴演奏家)说“观众给你鼓掌,而且很热烈,但那不是因为你的音乐,而是因为你的名声,我也成为你的演员了。
”可以看出社会的这个阴暗面。
在当今社会,也不难见到这种现象,因为是农村人,所以有时在工作上即便再厉害,可还是会受到他人的排挤。
就因为所谓的身份地位和人际关系的缺乏,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所以说我们的国家发展到现在,尽管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需要更多的努力,正如李克强总理和前任国务院总理所说的那样“让老百姓有尊严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