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环境质量评价
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可修改

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可修改引言:一、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的可修改性评价方法的可修改性:评价方法是进行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修改。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测量法、模拟法和评估法。
对于不同的校园噪声问题,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的可修改性:评价指标是衡量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的依据,常用的指标包括噪声水平、频率分布、持续时间等。
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对于不同的噪声源和噪声接受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入新的指标,如生态保护指标、人体健康指标等。
评价标准的可修改性:评价标准是对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进行判断和评价的依据,一般采用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相关标准。
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修改。
对于有特殊噪声敏感区域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更加严格的评价标准,以保障噪声环境的质量。
二、修改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的具体方法针对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的可修改性,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方法进行修改:1.改进评价方法:选择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法,可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和应用实践来确定最合适的评价方法。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对方法进行调整和修正,以获取更准确和可靠的评价结果。
2.修订评价指标:根据校园噪声问题的特点和需求,对评价指标进行修订和调整。
可以引入新的指标,如环境适应性指标、舒适度指标等,以更全面和准确地评价校园噪声环境的质量。
3.更新评价标准: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法规、标准的变化,对现有的评价标准进行更新和修订。
可以参考其他地区或学校制定的标准,并结合校园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噪声环境管理需求。
4.数据监测与研究:定期进行噪声环境质量评价,实时监测噪声水平和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研究,以了解校园噪声环境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评价方法、指标和标准。
总结:校园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的可修改性是保证评价结果准确和可靠的重要保证。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
A 10lg Adiv:衰减值,dB
div
2rl 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垂直距离,m
l:线声源的长度,m
当r/l<1/10时,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此时,在距离线声源r1~r2处的衰减值为:
Adiv
10lg
r1 r2
式中,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垂直距离,m
当r2=2r1时,Adiv=-3dB,即线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1倍时,衰减3dB。 当r/l>1时,可视为点声源。
8100 .1(Ln1)0
24Biblioteka Ld——白天的平均等效声级;Ln——夜间的平均等效升级。
Ldn 1l0g 2 1 4i1 16 100 .1Li i 811(0 0 .1Lj1)0
Li为昼间16h中第i小时的等效声级; Lj为夜间8h中第j小时的等效声级。
2.3 噪声的衰减 噪声随传播距离增加而引起的衰减值 (1) 点声源——声音向外发声遵循球面分布规律
3.5 声环境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3.5.1 工业企业噪声源的评价 1)现状监测 对于工业企业噪声测量,测声计应固定于工厂围墙上方1m处,测点间距一般为10~20m,如相邻两点
间差值大于5dB,应补充测点,直到满足小于5dB为止。 厂界噪声测点间距,中小项目取50-100m;大型项目取100-300m。 最好对工厂休息日(停工情况)的环境作本底对比测量。
需的养料和氧气。 ✓ 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嘈杂的环境里,人的心情烦躁,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下降,工伤事故
增多。由于噪声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很多国家都作了相应的规定。我国也制订并公布了《工业企业噪 声卫生标准》,对生产车间等工作地点噪声作了明确规定。
✓ 对动物的影响:包括听觉器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改变的损伤。120~130分贝能 引起动物听觉器官的病理性变化,130~150分贝能引起动物听觉器官的损伤和其他器官的病理性 变化,150分贝以上能造成动物内脏器官发生损伤,甚至死亡。
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

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划分你有没有注意过,走在街上时,那些噪声是不是让你有时候想把耳朵捂上,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待一待?或者在家里,看电视的声音被邻居家的吵闹声盖过去,心情一下子就糟糕了。
这种情况跟我们身边的“声环境”有很大关系。
声环境,也就是我们所处的周围的声音质量,它直接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我们的健康。
说得简单点,就是你每天听到的那些声音,分得清是好是坏吗?有的声音让你心情愉悦,像是小鸟在窗外欢唱;而有的声音可能让你瞬间抓狂,像是汽车喇叭声和工地上的打桩声。
要是你早上刚醒来就听到这些噪音,那可不是什么好心情啊!大家都知道,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安静”这一种声音。
城市里,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声音的种类简直是五花八门:一会儿是地铁的轰隆声,一会儿是街角小吃摊的叫卖声。
于是,声音就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像是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声环境的好坏,究竟是怎么评判的呢?其实啊,声环境的质量也是有等级划分的,就像学校里考试的分数一样,分得很细致。
你想知道你的城市是“声环境优”还是“差”,那就得看看具体的标准了。
要是你身处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早上醒来听到的只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传来几声小鸟的啼鸣,整个世界仿佛都在对你说:“早安!”那就可以算作是高质量的声环境了。
这个等级嘛,咱可以把它叫做“优”。
但是,如果你生活在那种声音杂乱无章、喇叭声、狗叫声、孩子哭闹声轮番轰炸的地方,哎,那就只能算是“差”了。
这种环境,不光让人烦躁,有时候还能让人觉得心神不宁,焦虑感一波接一波。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问了,咱们怎么知道一个地方的声环境到底好不好呢?这就得看噪声的大小了。
一般来说,噪音越大,声环境质量就越差。
比如说,噪声值超过65分贝的环境,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不舒服了。
要是超过了70分贝,那就真的很吵了,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甚至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搞不好还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心脏病啥的,听起来就挺可怕对吧?但是,不是所有的噪声都属于“坏”噪声。
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评定标准

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评定标准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评定标准起制定依据于《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2015)以及《城市环境噪声评价与测量技术规范》(HJ 2.4-2017)。
为了评估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必须综合考虑不同噪声源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对人群的影响。
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噪声源种类及强度:根据不同噪声源的特点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
一般将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纳入评估范围。
对于不同种类的噪声污染源,设定相应的强度限制值,如在居住区内的交通噪声限制值为50 dB(A)白天和45 dB(A)夜晚。
2.频率特性:不同频率的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
低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较大,而高频噪声则对人体的影响较小。
因此,对于不同频率范围的噪声,设置不同的限制值。
比如限制低频噪声为50 dB(A)白天和45 dB(A)夜晚,限制高频噪声为55 dB(A)白天和50 dB(A)夜晚。
3.噪声时段:不同时间段内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需要设定不同的限制值。
一般将白天、夜晚和特殊时段(如深夜)作为评估的时间范围。
白天指6:00-22:00,夜晚指22:00-6:00,特殊时段指夜晚22:00-次日6:00。
为使评估结果更准确反映人群的实际噪声暴露水平,需增加特殊时段的限制值。
4.评价指标:一般采用等效连续声级(Leq)作为评价指标。
等效声级是在一定时间内,按平方根的方法换算为等效的连续声级。
以Leq 为评价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噪声暴露状况。
一般设置的评价时间为24小时,得出的结果即为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
5.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
例如,可以选择代表性点位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然后结合现场调查和人口分布情况,综合分析评估结果。
另外,还可以采用噪声模型进行预测评估,通过各种因素的模拟来评估区域噪声环境质量的总体水平。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噪声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各行各业中,环境噪声的评价工作成为了必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从环境噪声的定义和特点、环境噪声评价的目的和方法、环境噪声评价报告的编写等方面,详细介绍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
环境噪声是指在环境中存在的超出正常水平的声音。
环境噪声的特点是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来源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等。
环境噪声的评价工作旨在了解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噪声评价的目的是对特定区域内的噪声水平进行测量和分析,以评估其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噪声源的种类和数量、噪声的频谱特性、噪声的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等。
评价工作通常采用噪声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
环境噪声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
客观评价是通过测量和分析噪声的物理参数,如声级、频率等,来评价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
主观评价则是通过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人们对噪声的感知和不适程度,以评估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影响程度。
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噪声的影响。
环境噪声评价的结果通常会编写成评价报告,以便有关部门和决策者进行参考。
评价报告应包括噪声测量数据的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评估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噪声控制建议和管理措施。
评价报告的编写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环境噪声评价工作时,还需要考虑到评价的时机和周期性。
由于噪声水平受到环境和活动的影响,评价工作应在相对稳定的时期进行,并定期进行周期性评价,以监测噪声水平的变化和效果的持续性。
环境噪声评价工作是评估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影响的重要工作。
评价的内容包括噪声源的种类和数量、噪声的频谱特性、噪声的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等。
武汉市雄楚大道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评价

目录1总论 (3)1.1 项目由来 (3)1.2 编制依据 (2)1.3编制目的 (4)1.4 编制原则 (4)1.5 编制技术路线 (4)1.6评价指标与评价工作重点 (6)1.6.1 评价指标 (6)1.6.2 评价工作重点 (7)1.7评价标准 (7)1.7.1 噪声评价标准 (7)1.7.2噪声排放标准 (8)1.8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9)1.8.1 评价等级 (9)1.8.2 评价范围 (9)2 项目概况 (9)2.1噪声概况 (9)2.1.1交通噪声的概念及来源 (9)2.1.2 交通噪声的特点 (10)2.1.3交通噪声的危害 (10)2.2评价区域概况 (11)2.2.1武汉市概况 (11)2.2.2武汉市交通概况 (11)2.2.3武汉市交通噪声概况. (11)2.2.4武汉市雄楚大道概况 (13)3 雄楚大道交通噪声现状监测 (14)3.1监测仪器 (14)3.1.1声级计类型 (14)3.1.2声级计原理 (15)3.1.3实验中所使用的声级计 (15)3.2影响监测的环境因素 (16)3.3监测方法 (17)3.3.1车辆分类 (17)3.3.2测点的选取 (17)3.3.3交通噪声测量 (18)3.3.4车流量的记录 (18)4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8)4.1主监测点 (18)4.2辅测点一 (21)4.3辅测点二 (24)4.4分析总结 (27)5雄楚大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27)5.1噪声污染源分析 (28)5.2噪声污染评价 (28)5.3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的技术与方法 (29)6 结论 (30)参考文献 (33)致谢 (34)武汉市雄楚大道交通噪声环境质量评价1总论1.1项目由来鉴于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 而雄楚大道作为武汉市洪山区的一条的主要规划道路, 干线两侧功能区类型丰富, 人口密度大, 车流量大, 故本次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选取雄楚大道的交通噪声作为评价对象。
医院噪音环境测评环保法则解读

医院噪音环境测评环保法则解读1.噪音源分类与管理:根据不同的噪音源特点,将其分为机械设备噪音、人声噪音、交通噪音等不同类型,并按照噪声产生源头进行管理与控制。
例如,对机械设备噪音可以采取隔音设施和降噪措施,对人声噪音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减少噪音传播,对交通噪音可以通过交通限制措施进行管理。
2.噪音测量标准与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噪音环境质量,需要制定噪音测量标准与方法。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测量参数、噪声评价指标和测量仪器,并进行科学精确的测量分析。
在医院噪音环境测评中,通常采用A声音加权等级(dB(A))作为评价指标,以反映人类听觉感受噪音的强度。
3.噪音环境标准与限制: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确定医院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噪音限制标准。
例如,医院内部的噪音限制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设置相应的阈值,如病房、手术室、门诊等区域的噪音限制标准可以有差异;医院周围环境的噪音限制标准可以依据周边居民区域的规定来确定。
4.噪音源控制措施与技术:根据噪音源的特点和噪音环境测评结果,制定相应的噪音源控制措施和应用适当的噪音减少技术。
例如,对机械设备噪音可以采用隔音防振措施、合理的设备维护和更新等来降低噪音;对人声噪音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设置分隔性墙体和门窗等来减少噪音传播。
5.噪音治理与改善:通过定期的噪音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噪音问题,改善医院噪音环境质量。
治理措施可以包括加强噪音源管理,加装隔声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和流线,提高人员素质和意识等方面。
总之,医院噪音环境测评的环保法则主要是通过对噪音源进行分类与管理,制定噪音测量标准与方法,确定噪音环境标准与限制,采取噪音源控制措施与技术,以及进行噪音治理与改善等方面的措施,达到保护医院噪音环境,提高患者、医护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同时,医院在噪音环境测评过程中也应注重科学、公平、可操作性的原则,确保噪音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环境噪声质量评价

三.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P190)
(一)噪声衰减计算式
1. 计算倍频带衰减(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
(1)计算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L L (A A A A ) oct(r)
octref (r0 )
octdiv
octbar
octatm
octexc
式中Loct(r):距声源r处的倍频声压级; Loctref(r0):参考位置r0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Aoct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量; Aoctbar: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 Aoctatm: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量; Aoctexc:附加衰减量。
当r2=2r1时,Adiv=-6dB,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是6dB
23
2. 线声源
(1)线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其衰减值
Adiv
10lg
1
2rl
式中Adiv:距离衰减值,dB; 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垂直距离,m; l:线声源的长度,m。
(2)当r/l<1/10时,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此时在距离线声源r1
A声级是模拟人耳对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 而设计的,与人耳对噪声强度和频率的感觉最相近,因此 A声级是应用最广的评价量。
14
(二)等效连续A声级
考虑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 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 小的评价量。
Leq
10
lg
1 T
T 10 0.1Lt dt
0
式中Leq:在T段时间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dB; L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 T:连续取样的总时间。
15
对于A声级的测量,实际上是采取间隔取样的,所以 等效连续A声级表示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课程名称环境监测与评价计划学时 2 授课章节第二十课噪声评价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声环境评价相关概念、方法、程序和标准。
教学基本内容:(1)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依据、方法(2)声环境质量预测评价方法、程序教学重点和难点:分贝的加法计算方法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提问等方法相结合作业与思考题:如何开展声环境质量评价?如何开展声环境质量预测评价?说明:1.教案首页中各栏目内上下尺寸可自行调整。
2.教案首页后续页用河南科技大学教案专用纸书写,或使用A4纸打印。
第二十课 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一、环境噪声和噪声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声音叫噪声。
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源大体可分为四类: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第二节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噪声的衰减:主要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障等影响,而使其衰减。
噪声影响预测:根据声源附近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来计算远处预测点的声级。
在预测中,需要考虑由声波几何发散、声屏障、空气吸收及其他附加衰减量。
一、噪声衰减计算式采用不同的噪声评价量,其噪声衰减计算采用不同的公式。
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倍频带衰减和A 声级衰减。
现场监测常用 63~8000Hz 间8个倍频带,所取得的倍频带数据以Loct 表示,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可采用下式计算:计算分两步:(1)计算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0div bar atm exc ref oct oct oct oct oct r oct r L L A A A A =-+++(2) 根据各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 声级:设各个倍频带声压级为Lpi ,Lpi =Loct(r);则A 声级为()0.1110lg 10pi i n L L A i L -∆=⎡⎤=⎢⎥⎣⎦∑式中:ΔLi ——第i 个倍频带的A 计权网络修正值,dB ;n ——总倍频带数。
63Hz ~16000Hz 范围内的A 计权网络修正值如表。
对稳态的机械噪声,原则上使用倍频带计算式。
2.计算A 声级衰减本法常用于各种噪声的预测计算:()0()()ref A r A r diV bar atm exc L L A A A A =-+++式中:LA(r)——距声源r 处的A 声级;——参考位置r0处的A 声级;AdiV ——声波几何发散引起A 声级衰减量;Abar ——声屏障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Aatm ——空气吸收引起的A 声级衰减量;Aexc ——附加衰减量。
二、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而引起的几何发散衰减与噪声固有的频率无关。
1.点声源(1)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值:2110lg 4diV A r π=式中:AdiV ——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r ——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2)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1210lg diV r A r =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是6 dB 。
2. 线状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的几何发散衰减线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值为110g 2A l rl π=式中:AdiV ——距离衰减值,dB ;r ——线声源至受声点的垂直距离,m ;l ——线声源的长度,m 。
对于无限长线源(如一条延伸很长的公路)和有限长线源(如一个路段)应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3.面声源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引起的衰减值与面源形状有关例如,一个许多建筑机械的施工场地:设面声源短边是a,长边是b,随着距离的增加,引起其衰减值与距离r的关系为:当r<a/π,在r处Adiv=0dB;当b/π>r> a/π,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Adiv=-(0~3)dB;当b>r> b/π,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Adiv=-(3~6)dB;当r>b,在r处,距离r每增加一倍,Adiv=-6dB。
第三节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噪声影响评价是确定拟议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发出的噪声对人群和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评价影响的重大性,提出避免、消除和减少其影响的措施,为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方案的优化选择提供依据。
一、技术工作程序技术工作程序见后图。
噪声影响的主要对象是人群;但是,在邻近野生动物栖息地(包括飞禽和水生生物)应考虑噪声对野生动物生长繁殖以及候鸟迁徙的影响。
第一阶段:开展现场踏勘、了解环境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定评价级别与评价范围和编制环境噪声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是开展工程分析、收集资料、现场监测调查噪声的基线水平及噪声源的数量,各声源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空间位置等;第三阶段:是预测噪声对敏感点人群的影响,对影响的意义和重大性作出评价,并提出削减影响的相应对策;第四阶段:是编写环境噪声影响的专题报告。
二、评价等级的划分和工作要求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1)按投资额划分拟建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4)受拟建项目噪声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属于大、中型建设项目,位于规划区内的技术工程,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5—10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的要求开展工作:对处在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国家环境噪声标准规定的1、2类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者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高量在3 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
对于处在非敏感区的小型建设项目不必做噪声影响专题评价,只需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相关的内容。
二级评价要求介于一级和三级之间。
不同评价等级的项目有不同的评价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此有详细规定。
三、评价工作范围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一般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点声源(如港口、施工工地、铁路的站场等) :一级评价:评价范围为项目边界往外200 m内;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若拟建项目周围较为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域,则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线声源:(如铁路线路、公路):一级评价:线状声源两侧各200m内;二、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缩小。
若拟建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则评价范围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
第四节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一、预测工作的准备1.工程分析和噪声现状调查(1)分析拟建项目的声源资料:确定声源的种类(包括设备型号)与数量及其声学性能参数、源的布局及其空间位置、各声源的噪声级(声压级、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感觉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的作用时间段。
(2)获取声源资料的途径:①声源种类与数量、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及空间位置的获得:由设计单位提供或从工程设计书中获得。
②噪声源数据的获得:优先考虑采用类比测量法(即测定类似项目的对应数据作为依据),其次引用已有的数据,包括国外的资料。
评价等级为一级,必须采用类比测量法。
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对于工矿企业的改扩建项目可监测现有车间和厂区的噪声现状;新建项目则只调查厂界及评价区的噪声水平。
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评价范围: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等。
(2)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参照或参考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准、测量时段、读数方法等。
(3)评价内容: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主要噪声源分析等。
(4)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边界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5)其他: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4.预测范围和预测点布置(1)噪声预测范围:一般与所确定的噪声评价等级所规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
(2)预测点布置原则:①所有的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都应作为预测点,以便进行对照。
②为了便于绘制等声级线图,可以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
对线状声源,平行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可大些(如100 —300m),垂直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应小些(如20 —60m);对点声源,网格一般为20×20m2~100×l00m2。
③评价范围内需要特别考虑的预测点,如一些敏感点。
二、预测点噪声级计算和等声级图1.预测点噪声级的计算①选择坐标系,确定出各噪声源位置和预测点位置的坐标;并根据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为点声源或线状声源。
②根据已获得的噪声源声级数据和声波从各声源到预测点的传播条件,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声衰减量,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时在预测点产生的A 声级。
③确定计算的时段,并确定各声源发声持续时间。
④计算预测点在计算时段内的等效连续声级,公式如下:0.111010lg ij n L i i eq t L T =⎡⎤⎛⎫⎢⎥ ⎪⎝⎭⎢⎥=⎢⎥⎢⎥⎣⎦∑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由于声源较多,预测点数量也大,故应运用计算机完成预测。
现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成熟、定型的预测模型软件可资应用。
2. 绘制等声级图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后,采用数学方法(如双三次拟合法、按距离加权平均法、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并绘制出等声级线。
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大于5 dB。
对于Leq,最低可画到35 dB、最高可画到75dB 的等声级线。
等声级图直观地表明了项目的噪声级分布,对分析功能区噪声超标状况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了依据。
第五节噪声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一、噪声影响评价的内容噪声影响评价就是解释和评估拟建项目造成的周围声环境预期变化的重大性,据此提出消减其影响的措施。
1.基本内容(1)根据拟建项目多个方案的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标准,评述拟建项目各个方案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对项目建设前和预测得到的建设后的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影响的重大性,依据各个方案噪声影响大小提出推荐方案。
(2)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3)分析拟建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
(4)分析拟建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应性和防治效果。
(5)为了使拟建项目的噪声达标,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该项目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