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民间故事
汀州失落的“状元”文化

汀州失落的“状元”文化汀州有没有状元涂明谦老家的人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分不清传说和事实之间的区别,所以有些时候所做的东西会有一些偏差,为了某种“良好”的目的,中途可以按照自已的想法对历史和真相进行各种修改,本身可能并无恶意,或者是无意的恶意。
但在外乡人看来,可能会认为是有一定恶意的“吹牛”,是一种“放卫星”,是必然的为恶。
比较典型的“无意之恶”可能是状元文化的严重缺失,但“状元”现象遍地开花。
长汀比较有趣的是指认今天长汀县河田镇的潘屋出生的宋代读书人潘仝为状元,潘仝的祖墓和坟墓被指为状元家山,这让人很无奈。
因为历史史志没有一本说过他是状元,他那一榜的状元是留梦炎。
《嘉靖汀州府志》:“淳祐四年甲辰留梦炎榜长汀潘仝宁化张廷辅。
”潘仝是进士,在封建王朝考中进士,无异于万千人中拔尖之精英。
长汀县的老人会和城墙保护协会在重修汀州状元峰状元亭的时候,很多乡人传说是纪念潘仝潘状元,这其实是误会。
这个状元峰不是因为汀州曾经有人中过状元,而是鼓励大家去考中状元。
这在古代很常见,状元峰状元塔这些名字也都是故老相传的传统名字,唯一错误是把八角亭和白沤亭混为一谈,这实在是缺乏对史志考证,但可以理解。
二亭之别可参看拙文《状元亭与白沤亭》。
很多人会说长汀没有状元不代表汀州没有状元,的确是这样的。
旧汀州宁化民间就传闻明代的张显宗是状元,而且不止民间传,很多明代的笔记也传,以至于明清两代的方志里对这个事情也是困扰不已。
明代皇甫錄《明紀略》中记载:“《水東日記》謂:臨汀張顯宗狀元及第。
前一夕,高皇夢檐下有一釘掛兩絲墮地。
撫汀志皆載顯宗進士及第,按顯宗當為汀之宁化人,及按地誌,作丁顯,日記誤也。
”《明纪略》在明代第一次版时当然是叫《皇明纪略》,清代和民国再版就省去了“皇”字。
皇甫录,是长洲人,也就是今天苏州人,字世庸,号近峰,弘治年间的进士,官至顺天知府。
他做官到达的位置很高,所做的这本《明纪略》记的是正德朝之前的明史中的一些补遗,对史实和闾巷传闻进行了很多的考证,该书有天一阁藏本。
福建长汀妈福信仰探析

福建长汀妈福信仰探析福建长汀妈福信仰探析福建长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县城,除了自然风光优美之外,还有一项很特殊的信仰——妈福信仰。
妈福信仰在长汀是一种特殊的信仰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至今依然保留,并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
在长汀县的各大乡村,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出一些与妈福信仰有关的故事。
那么,什么是妈福信仰?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下面将通过5个例子,深入探析这一信仰。
1.什么是妈福信仰?妈福信仰主要是一种信仰活动,长期以来是闽南民间在妇女丧葬时遵循的风俗和礼仪。
普遍认为,"妈"即指已故的女性长辈或祖先,或或所以是女性亲属,"福"指福德,代表着祭拜过程中所祈求的人气旺盛,家庭安宁的福德。
妈福信仰的传承方式有点类似于家族祭祀,主要通过长辈传给子孙,孩子从小就要随着父母亲戚参加祭扫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种种传统风俗渗透到他们的生命中。
2.祭拜妈福有哪些习俗?每逢农历的七月十五,长汀各地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举行妈福祭。
当天,家人都要穿上整齐的衣服,准备祭拜妈祖和其他先祖。
首先,要向妈祖和祖先供上鲜花、香烛,然后要向长辈磕头,表达内心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此外,在祭拜过程中,家人还要准备各种美食和点心,如豆芽卤、花生米、糖果等,表示对祖先们的感谢和报答。
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妈福庙也会借此机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着众多虔诚的信徒前来参加。
3.妈福信仰有哪些历史渊源?妈福信仰在长汀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它起源于地方民间的宗族婚姻及习俗信仰中。
据传说,先民为寻求婚配的协调,讲究祖先互通有无,因而建立了“妈祖”宗教信仰,以祈求祖宗们庇佑,获得好姻缘。
后来,随着地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妈福信仰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宗族信仰,它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范围内的被广泛传颂和尊崇的经典信仰。
4.妈福信仰对当地人的影响妈福信仰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信仰,但它对当地人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它使得当地的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和弘扬,激励着年轻和老年的人们持之以恒地继承和发扬文化的火炬。
长汀母亲雕像故事

客家母亲河 -- 汀江,发源于长汀与宁化两县交界处的上坪山,汇众山之水于一溪,南流至涵前,穿龙门峡而下。
按八卦所示,南方属丁,故名“丁水”,后丁水合“汀”字,所以叫作“汀江”。
汀江,全长328公里,在福建境内285.5公里,是福建西部最大河流,与闽江、晋江和九龙江同为福建四大水系之一。
秀丽的汀江发源于庵杰乡的上坪山,在崇山峻岭中曲折迂回,容纳了千百条的山泉小溪,唱着欢歌向涵前潇洒奔来,突然一座大山挡住去路,此山即帽盒山。
说来也怪,帽盒山脚下天然一石洞,如仙斧劈两峡成门,上端似桥穹形,洞深数十丈,洞顶岩石壁立,不见天日,悬崖上镌刻“龙门”两字。
江水则呼啸着穿洞而过,就像火车穿过隧道一样不能不令人惊叹大自然之神奇,有诗云:“天生一个龙门洞,千里汀江一线穿。
”从远处看,大山真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其峭壁酷似一龙头,两眼暴突,崖壁石缝间藤蔓丛生,似龙触须,口吐赤涎。
洞两旁怪石嶙峋,或如龙爪,或如龙心,或如龙胆,或如龙肺……形状各异,气势磅礴,十分雄伟。
洞下,波涛汹涌,水凉沁人,即使炎炎盛暑也觉得凉气透骨。
如乘竹筏顺流入洞,凉风习习,十分舒服爽身,耳边还传来空空之声,似琴奏鸟鸣,让人心往神驰。
每至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洞内江水奔腾澎湃,声如巨雷。
若从洞的出口看,江水喷涌而出,犹如巨龙吐水,浊浪排空,真的非常壮观。
从洞正门右侧的小路拾级而上,穿越“一线天”,可达山顶。
半山处有石林一片,举目四望,石钟石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
山顶上建有寺庙,名曰“龙门帽盒山寺”,原为“龙神庙”,现为五谷神庙,庇佑五谷丰登。
相传寺庙建于北宋年间,公元1003年农历五月,连日大雨滂沱,汀江河水暴涨。
一天清晨,正在虎神洞打扫卫生的小和尚忽然看见汀江上漂来一座大山,他甚感奇怪,立即报告师傅。
师傅叫德道和尚,修炼已久,他一看,此山神奇秀丽,心想,这是一座风水宝山,不能让它漂走,应让它在此造福一方百姓,于是忙夺过小和尚手里的扫帚,向迎面漂来的大山一指,口念佛号,振振有词,顿时天昏地暗,一声霹雳,大山化成火海,两只巨龙腾空飞去。
九连环

汀州民间歌舞——九连环易知正九连环作为一种益智玩具,发明于战国时代。
它以金属丝制成9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
游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而为一。
宋朝年间,九连环就开始在我国广为流传。
明清时期,上至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都很喜欢它。
许多著名文学作品都有提到九连环的玩法,《红楼梦》中就有林黛玉巧解九连环的故事。
客家人利用这一玩具,结合歌曲与舞蹈,改成表演道具,载歌载舞十分惹人喜爱。
他们为了便于表演,把原来繁琐的玩具,简化成用竹竿空心套上九个铜环,外表用画布彩纸装饰。
表演者舞起它发出清脆的声音,随着曲调节拍响起,抑扬顿挫,节奏有致,或平缓如滑或高潮跌宕,既美观又便于表演。
汀州客家人用这种道具表演,称之为九连环。
其他客家地区,说法各不相同,有称“霸王鞭”,也有称“打莲湘”,但在表演的方式上,大同小异。
它的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之间爱情。
如被广大群众喜欢的传统歌词:“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
”九连环的“九”与“久”谐音,是汀州人喜欢的吉祥数字。
表演者演唱歌词,每句都离不开“九”字,而且每个动作也是拿着九连环往身上敲打九下,以表达对美好爱情、美满婚姻的追求,象征婚姻爱情长长久久。
汀州人每逢喜庆日子,主人邀请表演者助兴,九连环是不可缺少的节目。
汀州地区的九连环,一般由男女古装演员单打,也可以双打、三打。
也有边打边走各种队形或排出各种画面的集体舞,还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道具者同舞。
九连环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和最为擅长的“捧逗”说唱,表演者相互“打情骂俏”,深受城乡群众的喜爱。
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秉着古为今用,传承古代舞曲元素,赋予古韵汀州新内涵,把九连环重新设计成九个的舞蹈动作,用顺口溜形式编排,语言诙谐,且好记忆。
它们分别为:1,推开窗看月光风吹竹响叮当;2,出西门,上牛岭,过古城,转个弯;3,逛大街,上城墙,跳石桥,走龙潭;4,撑竹排,游汀江,看布娘,洗被褥;5,彩船灯,到汀州,店头街,看牌楼;6,开担草,入城门,换铜钱,做新衫;7,入年假,贴对联,挂灯笼,好欢喜;8,爬北山,跳龙门,下码头,去三洲,9,做米果,打糍粑,炰炰饧,请大家。
长汀民俗风情

长汀民俗风情长汀民风淳朴。
客家人勤劳善良,崇尚道德,讲究礼仪,特别尊师敬老,热情好客。
不论城市或乡村,教师和老人都在人们心目中得到敬重;不论何方来客,都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和长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及客家人追求知识、好善乐施、向往未来有直接的关系。
长汀客家的民俗风情,不论衣食住行、婚丧喜庆都在祖祖辈辈的传承中兼容中原遗风和土著称习俗,而丰富多彩,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
【岁时风俗】春节春节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
长汀客家人认为,春节才算是真正的过年。
百节年为首,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春节大约分3个阶段:从入年界至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至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至元宵节为余兴阶段。
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为入年界。
入年界后积极筹备年料,送年礼、大扫除、洗晒被褥衣物、理发沐浴、添置新衣等。
蒸岁饭:除夕前一天蒸岁饭,岁饭要供数日,取“岁有余粮”之意。
初三早晨重蒸食用。
年初五才能放生米下锅。
过年:除夕(年三十晡)晚上合家团聚饮酒,称“食年酒”,即“过年”。
除夕在门前、厅堂贴对联,家庭用具上贴红纸,叫做“封岁”、“上红”。
守岁:吃完年夜饭,全屋到处灯火通明直至天亮,叫“点岁火”,家中亲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通宵达旦,谓之“守岁”;长辈用红纸做红包给孩子,叫“压岁线”;将红包放在供桌上,称“压岁”。
开大门:正月初一凌晨,以“通书”为准择吉时,打开大门,口颁“开门大吉,万事如意,脚踏四方,方方得利”,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打开大门,择吉利方向,以示“出天方”迎喜神。
同时前往亲朋好友家互相拜年,互祝新年好。
游乐:春节期间传统游乐活动颇为丰富。
民间踩船灯、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迎花灯、打花鼓、演戏、提傀儡等活动遍布城乡,热闹非凡。
立春立春,长汀客家人“交春”。
因它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颇为重视。
届时,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
长汀——精选推荐

长汀县隶属汀州古城墙长汀历史悠久。
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至新石器时代,古闽族人在此繁衍生息。
历史上为州、郡、路、府所在地,八闽客家首府,“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曾是闽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
据《读史方舆纪要》,唐置长汀县。
“天下之水皆东,惟汀水独向南,南,丁位也。
”县名得自长汀村,因县治迁此,故名。
长汀村以境内有长汀溪为名。
[3]公元282年(西晋太康三年)为新罗县境。
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福建经略使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于九龙水源长汀村置长汀县,属汀州。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汀州为临汀郡,公元7 58年(乾元元年),复名汀州,时县治已附于州郭,后随州治迁至东方口(宋名县基岭)县治仍附州郭。
公元769年(大历四年)。
又随州治迁白石村,即今县治所在。
公元893年(景福二年),王潮克福州,称留后,长汀县属王潮。
公元909年(后梁开平三年),潮弟审之为闽王,公元933年(后唐长兴四年),闽王王延钩称帝,改元龙启,长汀县仍属闽。
公元943年(闽永隆五年),闽富沙王王延政于建州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公元944年(天德二年),长汀县属殷,公元945年(天德三年),殷亡,长汀县属南唐。
公元975年(宋开宝八年),南唐亡。
县人宋版图。
公元985年(雍熙二年),长汀县属福建路。
公元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改汀州为汀州路,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
公元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为囊加真公主赐地。
公元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福建、江西二行中书省合并,置福建宣慰使司,长汀县属福建宣慰使司。
公元1398年(明洪武元年),改汀州路为汀州府,公元1399年(明洪武二年),置福建行中书省,长汀县属福建行中书省。
公元1407年(明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长汀县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清代沿用明代制度。
长汀县始终为汀州、郡、路、府属县。
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废府建置,长汀县属汀漳道,隶福建省。
中国民间故事-状元郎断案

中国民间故事-状元郎断案道光三十年,江苏太仓人陆增祥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被任命为福建龙岩知府。
在陆增祥到任前的一个冬日,龙岩长汀县东山村锣鼓喧天,唢呐齐鸣,一户山民家中正在操办喜事。
新郎宋茂恩迎娶南庄姑娘朱玥瑛,宋茂恩时近三旬才娶得一房妻室,因此虽家境清贫,但也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
宋茂恩的新房位于山麓北端,终年难见阳光,平常门可罗雀,但自从朱玥瑛上门后,村里的一些大姑娘小媳妇经常上门来找她唠嗑。
一天上午,日上三竿,小媳妇慧姑闲来无事,又来找朱玥瑛,一到宋家却见大门紧闭,慧姑心中暗笑,两人新婚燕尔,缠绕到现在还不起床,想罢就只管敲起门来,但良久都无人应答。
慧姑感到奇怪,舌舔手指捅穿窗户纸往里一看,床上帐内影影绰绰似有两人,当下感到不妙,急忙叫来别处另住的宋茂恩父母。
几个人踹开门进入卧室,发现宋茂恩浑身发青,呼吸心跳皆无,而朱玥瑛却似乎睡得正香。
两个老人顿时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慧姑则使劲推搡着朱玥瑛。
过了许久,朱玥瑛才醒过来,发现丈夫暴亡,惊得目瞪口呆。
两个老人一把揪住朱玥瑛,哭道:“你、你这个恶妇,竟然谋杀亲夫!走,我们见官去!”长汀县令闻讯,迅速赶至现场,勘察半天未发现任何端倪。
这时,地保悄悄对县令说道:“大人,小人和村民都怀疑是朱玥瑛毒杀亲夫!”县令问:“此话怎讲?”地保道:“朱玥瑛是宋家用一头肥猪换过来的,当时她死活不肯出嫁,还扬言要是被逼嫁来,就杀了宋茂恩。
你说好端端的,屋子里也没人进来过,还有谁能下手呢?”地保话音一落,村民们纷纷附和,尤其是宋茂恩父母,更是直指朱玥瑛就是凶手。
县令随后审讯朱玥瑛,朱玥瑛对此竟然供认不讳,愿意受死。
案子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结了,只待朝廷复奏批下,秋后问斩。
不久,陆增祥到龙岩任职,一日翻阅案卷,发现了这起谋杀亲夫案。
令他奇怪的是,罪犯在口供单的“十”字押下面,画了三个圈。
他深感蹊跷,百思不解。
最后,陆增祥决定亲自过堂复审此案。
这时,师爷凑过来耳语道:“前任知府已将此案申报刑部,大人还是不必干预此事!”陆增祥道:“人命关天,岂可不问?”师爷道:“大人,前任知府已晋升抚台,您若坚持复审,必会得罪抚台,还是不审为好啊!”陆增祥正色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持要复审此案。
长汀饮食风俗

长汀饮食文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又被誉为“中国客家菜之乡”,历经千余年的发展,长汀客家菜形成了古今结合、南北结合、兼收并蓄、自成一格的风味体系,形成了多彩的长汀饮食文化。
长汀饮食文化具有历史性、独特性、多样性等特点,针对当前发展问题提出了加大长汀饮食文化研究力度、加强饮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饮食产品开发等意见和建议,以期长汀饮食文化能够更好地走向全国,促进长汀县旅游经济的发展。
自古“民以食为天”。
学者高鸿先生曾称:“饮食文化是人类的一切文化之本。
”饮食之道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通过历史长河所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遗产,可以深刻地感觉到人类文明的根基所在。
被誉为“中国客家菜之乡”的长汀,从唐至清,均为州、郡、路、府所在地,曾是闽、粤、赣“客家金三角”的经济文化中心,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如何弘扬长汀饮食文化,使长汀饮食文化能更好地走向全国,值得我们认真再思考。
一、饮食文化及中华饮食文化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饮食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要,不断丰富着自身内涵,饮食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饮食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的器具、环境、礼仪和风俗等。
饮食文化包含了食源、饮食加工技艺、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等文化内涵,它已成为历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这两种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尺之一。
简而言之,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
因而它便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形成了自己的特定领域。
(引自王学泰)而中华饮食文化从内涵上看,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方面,深厚广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汀最精彩的民间传说之
蔡坊杨说谎
福建省长汀县河田中心小学刘中华作
悠悠的汀江水在河田蔡坊村前转了一个大弯,又平静地向远方迂回而去。
古代的蔡坊出过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就是杨说谎。
杨说谎的真实名字及所处朝代、生卒年月由于年代久远,早已经无人知晓,他只因有超常的“说谎骗人”之才,又嫉恶如仇、喜欢捉弄地主老财,四方乡邻都尊称他为“杨说谎”。
下面就是关于他骗人的著名传说……
一次,杨说谎手拿鱼篓急匆匆地走在街上,迎面遇上本村的胖地主,地主早就听人说杨说谎“骗功”了得,但一直没有亲眼见识,今日巧遇,哪肯放过,于是把胖手一伸就拦住了杨说谎,说:“人人都说你杨说谎很会骗人,今天你就说个谎给我听听,你如果能骗得到我,我就赏你纹银五两!”说完,伸出五个胖手指在杨说谎面前晃了晃,杨说谎对心肠极坏、唯利是图的胖地主瞟了一眼,挥了一挥手中的鱼篓,却贴近地主的耳边说:“我今天可没工夫给你说谎,前面深渡(注:地名)河段正在闹溪(注:是把一种麻药倒入河中使鱼麻醉翻肚,当地的一种捕鱼方法),我正要去捡鱼呢!”说完,往深渡方向小跑而去。
那地主一听有鱼可捡,忙急匆匆地回家对儿子、老婆说:“快,快,深渡在闹溪,我们快点去捡鱼!”他老婆和儿子见他认真的样子,自然毫不怀疑,都拿篓担桶地离家往深渡方向急急而行。
话说那杨说谎别了地主后来到离深渡还有百米的地方,便爬上了路边山上浓密的灌木丛中。
不一会儿,便见地主一家提篓挑桶气喘吁吁地赶来了,又往前百米来到深渡的汀江河边,只见哗哗的江水静静而流,无一捡鱼的人影,河中也无翻肚鱼儿,方知上当。
原来,杨说谎手拿鱼篓是向村人借的,刚才正要送还原主,不巧遇上地主索“骗”,正好派上用场。
再说杨说谎在灌木丛中远见地主一家赶到了深渡,就站到小山顶上大声叫嚷:“啊呀!不好啦!蔡坊火烧房子啦!就要烧到地主家中了!”遗憾中正往回走的地主一家忽然听到有人喊叫蔡坊火烧房子,而且就要烧到自己家中,惊慌失措地跑起来,可是担桶提篓又跑不动,地主婆忙说:“救火要紧,快把这些扔了!”于
是一家人忍痛割爱扔了装鱼工具,急匆匆往家跑去,当他们上气接不上下气地跑到家门外时,见屋顶并无烟火冒起,一阵纳闷,问及家佣也并无起火之事,细细一想,幡然大悟:定是那杨说谎使诈。
第二天,地主来到街边杨说谎家把他拖出街上,当着围观的人群对杨说谎说:“你昨天为什么骗我?”杨说谎答道:“我可没想要骗你,是你叫我骗你的,不是吗?”地主一想昨日之事,哑口无言,转身正要溜走,杨说谎一把拦住他说:“你昨天说骗到了你,你就给我五两银子,银子呢?”围观的人中刚好有人昨天听到他们对话,于是作证说:“是呀,你是说过的,说话算数,快给人银子!”其他人也齐声附和:“快,快,快给银子!”地主见寡不胜众,只好无奈地掏出五两碎银给了杨说谎,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悻悻而去……
回家后的地主越想越气,终于咬咬牙,狠下心来要报仇,于是派人到汀州城县衙状告杨说谎骗人之事。
县官也早有耳闻杨说谎骗人之事。
此次见有人告发,便想见识一下这个怪才,于是派出衙役到蔡坊把杨说谎抓来县衙。
县官却并不升堂审问,只把杨说谎押到一厅堂中询问:“杨说谎,很多人都说你很会骗人,可有此事?你将骗人之事如实招来。
”杨说谎忙跪下对县官说:“老爷,你可要明鉴啊,那都是别人瞎说的!”县官说:“不管是真是假,本官今天倒想见识一下你骗人的才能。
”只见他指着面前的天井对杨说谎道:“你要是能把本官骗下天井去,我就无罪释放你,你要是没这本事,就把你关了判刑。
”杨说谎一听此言,心中有底,便说:“你是青天大老爷,我可不敢骗你!”县官厉声喝道:“叫你骗你就骗,少啰嗦!”杨说谎又说:“老爷啊,你叫我骗你到天井里,我可没这么大的本事,我叫你下去你偏不下去,我有什么法子。
不过,老爷啊,如果你在天井里,我可真能把你骗上厅来!”县官一想:“真是做梦!我在天井里就不上来你又咋地?”于是一边说“行!”一边迈腿就跨进天井,杨说谎一见县官下了天井,起身就走,县官见他要走,大嚷:“杨说谎,你咋不骗就走呢?”只见杨说谎边往外走边说:“这天井是你自己下去的,我可没有拉你下去哦,更不敢骗你上来,你从此就在天井里吃喝拉撒睡吧!”那傻县官一听他此言,急了,一脚迈上大厅离了天井,一边往外追一边叫衙役拦住那快走得没影了的杨说谎。
那杨说谎猛一回头,瞧见县官已从天井上来,也不再跑了,只见他慢条斯理地向县官作揖而说:“久闻青天大老爷向来守信仁慈,我本不敢骗你,可老爷之令又不敢不从。
刚才
你是在我的几句话中既下了天井,又从天井上来了,你该言而有信,放了我吧!”县官听他一席话,顿时如梦方醒,心中不服想要反悔,又怕自己背上个“弃信失仁”之恶名,只好把杨说谎无罪释放回家。
杨说谎在三言两语中巧骗地主、智斗县官,其机智应变的鲜活形象在家乡人民的口中代代相传,永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