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是近年来医学界发展迅猛的一个领域,它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与专业知识来帮助人们更快地康复。
本文将介绍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加快患者康复的外科学科。
它主要针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通过使用精确的手术技术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和重新融入社会。
在加速康复外科中,医生会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首先,手术技术方面,医生会使用微创手术技术进行手术。
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切口较小,减少了组织损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和功能,加速术后康复。
其次,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这包括康复训练、营养补充、疼痛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手段来恢复患者的功能。
营养补充则是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营养补充剂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疼痛管理则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康复的效果。
此外,加速康复外科还借助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如智能康复设备和生物材料的应用。
智能康复设备可以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和康复进展,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生物材料则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提高手术效果和康复速度。
加速康复外科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于各种手术的康复,包括关节置换手术、脊椎手术、肿瘤切除手术等。
通过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和技术,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减轻康复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更快地恢复功能和重返社会。
总之,加速康复外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康复体验和效果。
通过精确的手术技术、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加速康复外科为康复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快、更安全、更有效的康复解决方案。
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方案

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方案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新兴的外科手段,其基本原则是减少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增加手术后康复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以及减轻患者负担,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本文提出了十条实施方案,包括对患者的评估,手术前的准备,术中外科护理,术后的病患早期照料,营养和康复训练,以及与多个疾病的术后护理。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实施方案,可以更有效地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增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改善患者康复生活质量。
1. 对患者的评估
要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必须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术后康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患者评估时,除了手术本身的情况以外,还应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以及术后康复需要的资源,确定是否可以实施加速康复外科。
2. 手术前的准备
在实施加速康复外科之前,必须充分准备手术,以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
具体来说,包括为患者安排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确定手术方法及术中所需的器械,还要为患者安排康复计划,保证术中及术后的稳定。
3. 术中外科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是一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帮助患者加速康复的外科学科。
它基于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手术及相关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升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注重整体治疗,将手术治疗与康复训练相结合,以最短的康复时间和最佳的康复效果,实现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
加速康复外科的诞生离不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疾病康复为主要目标的医学学科,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促进患者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康复。
康复医学的基本理念是患者中心和综合治疗,强调医、药、康、护等资源的协调运用。
加速康复外科正是立足于这一理念,将手术治疗与康复训练紧密结合,用科学的手段帮助患者加速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是手术和康复的整合。
传统的手术治疗通常是将患者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操作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期,才能逐渐恢复功能。
而加速康复外科则打破了这种模式。
它通过准确的手术技术和精细的康复计划,将手术和康复过程连接在一起,使患者能够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提前恢复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的手术过程需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完成。
比如,在关节置换手术中,通过使用深部肌肉注射技术,将局部麻醉直接作用于手术切口附近的深部肌肉,减少术后疼痛、肌肉松弛和局部肿胀。
术中使用镜头放大手术视野,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通过微创手术技术,达到减少术后切口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手术后,医生会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和康复保养指导,帮助其尽早恢复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的康复过程强调早期动起来、早期垂直起立。
患者在术后即刻进行主动、被动肢体功能锻炼,促进术后的早期康复。
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感觉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肌力和关节功能。
同时,康复团队还会提供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专业服务,帮助患者应对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患者在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治疗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康复过程加速,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加速康复外科eras读法

加速康复外科eras读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简称ERAS)是一种旨在帮助手术患者更快康复的方法。
ERAS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流程,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手术结果的质量。
ERAS的关键是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和康复师等。
他们共同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前后得到最佳的护理。
在术前,患者会接受一系列的准备措施,包括健康评估、营养咨询和心理支持等。
这些准备工作旨在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减少手术风险。
此外,患者还会接受术前教育,了解手术的过程和术后的护理措施,以便在术后能更好地配合康复计划。
术中的关键措施包括使用尽可能小的手术切口和减少组织损伤,以降低手术后的疼痛和并发症风险。
麻醉师会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和镇痛需求。
此外,术中还会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液体管理等措施,以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
术后的护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点。
患者会尽早地开始活动和进食,以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管理也是术后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局部麻醉和静脉镇痛等。
此外,术后康复师会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疗法和营养计划等,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优势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和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ERAS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活动能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手术结果的满意度。
总之,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通过优化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的方法,旨在帮助手术患者更快康复。
它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采取标准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措施和术后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的目标是提高手术结果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的名词解释

加速康复外科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医学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逐渐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解释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等方面,探讨这一先进医疗理念的背后。
一、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疗法,旨在通过优化外科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俗地说,就是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尽量减少手术后的不适和并发症。
二、加速康复外科的原理1. 多学科团队合作:加速康复外科强调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营养师、社工等。
他们联合制定完整的术前计划、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方案。
2. 规范化手术技术:加速康复外科要求医生使用尽可能少的创伤性手术技术,减少术中出血和组织损伤,并保护病人的免疫功能。
3. 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准确的麻醉评估,以降低手术风险。
4. 多模式镇痛:在手术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通过联合应用镇痛药物、神经阻滞和物理疗法等多种方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
5. 早期营养支持:加速康复外科强调术后早期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补充患者术后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6. 早期活动与康复:加速康复外科鼓励患者在手术后尽早进行主动的身体活动。
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增加肺功能和肠道蠕动,加快康复过程。
三、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领域1. 腹部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在腹部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胃癌切除术、结直肠癌切除术等。
通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2. 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也在骨科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关节置换手术和骨折修复术。
通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行走和进行康复训练。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应用舒适护理理念和技术,如手术体 位调整、减少手术器械噪音等,提高 患者术中舒适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
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及效果评价
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 训练,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效果评价
采用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定期评估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效果,及时调 整训练计划,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等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
物理疗法
运用冷敷、热敷、电刺激等物理手段,缓解局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药物镇痛方案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 术类型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药物
剂量和给药途径。
预防性镇痛
在术前或术中使用镇痛药物,预 防术后疼痛的发生。
按时给药
根据药物半衰期和镇痛效果,制 定合理的给药间隔,确保持续镇
配合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个体化镇痛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和手术类型,制 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以提高 镇痛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多学科协作
加强外科、麻醉科、康复科等 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患者的 疼痛管理,提高镇痛效果。
持续改进
定期总结和分析疼痛管理经验 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镇痛 策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
06 总结与展望
挑战案例剖析及改进措施
案例一
脊柱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不佳,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改进措施:优化镇痛药 物组合,降低药物副作用,加强患者教育。
案例二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持续,影响康复训练。改进措施:引入物理治疗和中 医康复手段,辅助药物治疗,提高镇痛效果。
经验总结与启示
重视患者教育
加速康复外科(ERAS)

加速康复外科(ERAS)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核心是减少围术期创伤应激,促进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
围术期创伤应激反应对胃肠功能影响最早,但持续时间最长。
围术期各项处理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处理不当将导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
现在,我们来聊聊ERAS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1、术后补液术后补液目的主要在于维持组织灌注压,保护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
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液体正平衡,若正平衡量大者则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高,预后不良。
国内学者姚波等发现液体负平衡提示病情逆转,预后良好,而液体负平衡推迟提示预后不良。
限制补液与常规补液相比,限制补液可减轻组织水肿,提高白蛋白水平,促进胃肠蠕动恢复。
术后补液原则:宁少勿多2、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是ERAS的核心内容。
术后有效的镇痛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呼吸功能锻炼、早期经口进食的前提条件。
ERAS提倡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及手术创伤情况,主张围术期采用多模式、预防性、按时的全程疼痛管理,即术前预防性镇痛和术后多模式镇痛,包括术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或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持续伤口浸润阻滞镇痛、鞘内注射、神经组织等,提高镇痛效果,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其带来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肠蠕动抑制),减轻胃肠道反应,促进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进而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术后康复。
硬膜外镇痛中加入少量局麻药可阻断术后有害刺激向中枢传导,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同时交感神经阻滞使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加,导致胃肠血流量增加和胃肠蠕动功能恢复。
Shi等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采取胸段硬膜外镇痛与全身镇痛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硬膜外镇痛组患者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较全身镇痛组短,且两组患者在术后发生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上并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胸段硬膜外镇痛与全身镇痛相比,能加快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胃肠道并发症发生风险。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PPT

麻醉管理
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尽量减少麻醉 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促进患者术后 快速恢复。
微创手术
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减小手术创伤, 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
术中保温
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预防低体温 引起的并发症。
液体管理
合理控制术中输液量,避免过量输液 引起的肺水肿等并发症。
术后管理
疼痛控制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外科围手 术期的管理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引言 • 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实施步骤 • ERAS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定义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新型的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理念, 旨在通过一系列多学科协作的优化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加 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患者满意度。
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合作是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实施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医生 、护士、康复医生等多个学科的密切配合。
跨学科合作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流程,确保各个学科之间的信息 能够及时传递和共享。
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提高 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 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
减轻患者疼痛。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 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
营养支持
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给予合 适的营养支持,促进术后恢复 。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7-25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理念 以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围手术 期处理的措施,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 心理应激与创伤,使之获得更快速的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现状
门诊或一日手术
椎间盘手术 疝气手术
住院2—3天:
ERAS建议术前“预防镇痛”
ERAS建议术前“预防镇痛”来积极控制患者的疼痛
Surgery 2011;149:830-40.
术中保温
手术超过2小时者易发生
原因:
麻醉剂影响体温调节中枢 血管扩张 室温低 输液和输血等
低温危害:
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
全身应激反应
影响凝血,心律失常
腔镜结肠手术
胃部手术 肾切除
甲状腺手术
胆囊手术 肾上腺手术
肺叶切除
经腹子宫切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关节置换 腹腔镜胰腺切除
输卵管手术
宫腔镜手术 尿道中段悬吊术
可以缩短住院日、减少并发症、降低再住院率,而 不影响安全性。 与传统方法相比:快速康复计划对器官功能有保 护及促进作用。 快速康复计划还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 治疗费用。
JAMA Dec 17 2008:2798-2799
营养支持的目的
1990前 1990后
营养支持
维持氮平衡 保存瘦肉体
维护细胞、组织 器官的功能,促 进病人的康复
营养与加速康复外科
使用5 -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司琼类)、达哌啶醇、 地塞米松等是有效的方法。
持续硬膜外止痛是最有效的措施,它除了提供很 好的止痛效果外,而且可以帮助控制肠麻痹。
在止痛方案中去除或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有利 于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及时处理各种引流管
一般情况下,结肠切除术后24h不建议再使用
导尿管,除非是直肠低位前切除。
各类导管应选择性地使用,而不应作为常规 使用。
ERAS推荐术后尽早活动
择期结肠手 术
尽管现有的RCT不支持术后尽早活动 直接带来获益。但是,长时间不动 会增加肺炎。胰岛素抵抗、肌无力 的风险。因此,患者应尽早活动。 患者在调养中就应鼓励独立活动。
不常规放置各种导管
权衡留置各种导管对术后恢复弊利
• 加重心理负担
留置导尿管
妨碍活动,逆行尿路感染 如确实需要,放置时间<24h 低位直肠手术,可能放置3-4d
• 并发症
• 行动不便
• 意外脱落
气管插管
时间延长增加ICU和医院住院日
肺部并发症
争取手术结束时及早拔管或 入ICU半小时内拔管
ERAS — 术后应用
1、镇痛 2、能量平衡-肠内营养 3、腹胀管理 4、提早活动 5、主动康复意识 6、康复评估
充分镇痛
——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开放性手术推荐胸段硬膜外镇痛(使用小剂量局麻 药和阿片类药物)。 对于爆发性疼痛,使用阿片滴定以尽量减少剂量。 在腹腔镜手术中,可采用低剂量长效阿片类药物脊 髓镇痛代替胸段硬膜外镇痛。 胸段硬膜外镇痛停用后,应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扑 热息痛。
直肠、盆 腔择期手 术
营养有治疗作用
营养支持 “营养治疗” nutrition support nutrition therapy
nurition support therapy A.S.P.E.N guideline, 2009
营养有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 与结构、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生存率等作用
ERAS —— 一个崭新的理念
ERAS stands f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应用基础研究理论,改变观念,优化围手术期处理并形成流程, 术后快速康复 以达到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促进快速康复
营养
镇痛
功 能 状 态
手术
运动
禁食、卧床 休息
ERAS
术前皮肤准备
产生新的创面,破坏皮肤完整的防 御机制,实践证明可能增加感染机会 皮肤准备 ——在很多情况下被取消或 简化了
接生 人工流产 部分妇科手术
关于肠道准备——不主张常规行肠道准备
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病人,3L聚乙二醇口服
病例数 肠道准备组 78 腹腔并发症 % 22 吻合口瘘% 5 腹腔外并发 症% 24 住院 时间 14.9
目标导向输液:
以下情况考虑流量监测:病人有高风险的共患病、 失血>7ml/kg、手术延长、低血压时使用血管加 压素
限制性输液
(术中每小时输液量4-6ml/kg)平衡盐液优于生理 盐水,晶胶体比 1:2-1)
术后尽可能停止静脉补液,尽早经肠道补液
液体进入血管后是否一定为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一部分?
加速康复外科重点强调:
患者积极参与 减少应激反应和微创观念贯穿整个围手术 期 更新术前准备的意义与内容 促进术后康复
习惯的术前准备意义与内容
心理准备 ——手术必要性、风险 皮肤准备—— 减少感染 肠道准备——减少干扰、损伤、感染 尿道、阴道⋯⋯ 预防性用药——心血管、神经、感染
无肠道准备 组
75
153
8
p<0.05
1
p<0.05
11
p<0.05
9.9
p<0.05
结论:择期左半结肠切除不行肠道准备是安全的
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P. Bucher,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2005; 92: 409–414
为什么会这样?
术前谈话 泻药、灌肠 导尿 剃毛 抗生素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监测常规(讨论稿)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外研究所
术前晚不禁饮水 手术前2小时进葡萄糖液 测体重 术前、手术日晨与术后1、2、3 8:00A.M 体质分析 术前术后1、2、3、 准确记录输入、排出量 尿量 0.5ml.kg-1.h-1 红血球压积>25% 血常规血色素<9g 查原因━利尿、输红血球 血压<80mmHg 无血容量不足征 用血管活性药物 体重增加 1kg 用利尿剂
培训与术前咨询 减少术前不良刺激 缓解疼痛与应急 肠内营养 增加运动与锻炼 积极康复
康复训 练 营养平 衡 缓解疼 痛 减轻应激
ERAS — 术前应用
1、宣教,身体评估 2、肠道准备 3、饮食配置 4、预防性用药 5、腔道准备?置管? 6、抗凝?
7、基础疾病用药
以无严重合并症的腹部手术为例
减少输血与输液
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 易水钠潴留,组 织水肿 过多补液加剧组织水肿延缓胃肠道功能 恢复,并发症 减轻应激,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轻 水钠潴留,有利于术后恢复
Lobo DN et al: Lancet 2002, 359(9320):1812-8
液体治疗方法
开放性输液依据静态平衡理论
直肠、盆腔 择期手术
建议制定出便于患者下床活动(时 间安排上:手术当天2小时,随后6 小时)的护理计划
ERAS 的实施离不开多学科有效协作
1.
2.
2.
3.
4.
饮食和营养管理 麻醉方法的改进 液体治疗 围术期疼痛治疗 其他措施
ERAS发展历程
2014年 第二届ERAS年会在Valencia举行 2012年 第一届ERAS年会在法国召开
营养
早期恢复口服饮食可以减少腹部手术后的 感染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并不增加吻合口瘘 的发生率。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以降低高分解代谢。 通过有效地处理术后恶心、呕吐及肠麻痹, 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ERAS对术后营养支持的推 荐
早期经口摄食(24h内): 推荐直肠术后4小时随意口 饮食 口服营养补充剂: 除正常的食物摄入外, 患者应提供口服营养补充剂以 保持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的摄 入
手术过程的微创观念
切口选择
自然腔道、腔镜手术 精细解剖 减少出血和无血手术,保证有效止血 现代高效器械和材料的应用 观念创新与技术改进
ERAS不鼓励腹腔引流
直肠、盆腔择期手 不鼓励常规引流,因为可能会影响 术后患者的早期活动 术
在腹部择期手术时不必常规使用引流管,除非 可能发生术后积血。
麻醉:静脉复合的气管内麻醉 硬膜外麻醉 手术:经腹腔镜 经阴道 手术时间:2小时
ERAS关于术前禁食的要求
手术
术前2小时
禁食透明液体
术前6小时
禁食固体食物
便秘的患者,酌情术前日灌肠
ERAS对麻醉前抗焦虑用药的推 荐
不推荐使用苯二氮卓类
手术 胰十二 指肠切 除术 择期结 肠手术 推荐
使用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
•解释手术过程,鼓励病人完成一些任务,可 改善围手术期的进食、术后早期活动、控制疼 痛、呼吸锻炼,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对确定进行改道或持续漏口的患者应该在术 前进行肠道漏口治疗的护理培训,为手术做准 备并减少术后住院时间
直肠、盆腔择期手术
Clinical Nutrition 31 (2012) 817-830
ERAS建议术前抗血栓治疗
择期结肠手术
患者应穿好合适的弹力袜,并
接受低分子量肝素药物预防。
大肠癌或其他静脉血栓风险增
直肠、盆腔择期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