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梳理,中考物理平面镜成像典型例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3课时 平面镜成像(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3课时 平面镜成像(解析版)

第4.3课时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__相等__;(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直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虚__像.对称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而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原理:__光的反射__.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考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2.主要实验器材:玻璃板、刻度尺、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等;3. 等效替代法的应用: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让相同的蜡烛(未点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找到像的位置、比较物和像大小关系;4.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5.实验中尽量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通过玻璃板能看见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个的原因是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通过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各形成一个像,产生重影;6.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通过肉眼看见“近大远小”,这与视角有关;7.实验中无论平面镜多小,都能使物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体等大的像(物体上反射的光线总有射向平面镜的);8.玻璃板的放置要求: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确保物像重合,若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若玻璃板向未点燃蜡烛的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偏低处;9.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10.观察像时眼睛的位置:与物同侧;11. 验证平面镜成虚像:用光屏代替未点燃的蜡烛,看在光屏上是否能承接蜡烛成的像;12.多次测量的目的:多次改变蜡烛和玻璃板之间的间距,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13.物体移动时,像移动方向、距离、速度的判断;【交流与反思】14.得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①蜡烛没有垂直放置;②后支蜡烛与前支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没有完全重合;③玻璃板太厚;15.用灯泡代替蜡烛好处的评估:不会由于蜡烛的燃烧而导致另一支蜡烛和像之间的高度不等、灯泡比蜡烛亮,实验效果更明显、灯泡可反复使用;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八年级上册物理 平面镜成像(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  平面镜成像(解析版)

【课程标准】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学习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4.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及平面镜成像的应用;5.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学习难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知识点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知识点2. 平面镜成虚像1.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像,不是真正的物体,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2.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

注意: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难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跟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平面镜成的像一定要画成虚线。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 例如:(1)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 (2)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3)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1)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 (2)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知识点4.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问题 1.注意“箭头”方向;2.平面镜成像一定要画成“虚线”;3.作图的依据是平面镜成像特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

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初二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详解及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

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通过上面对平面镜成像知识的总结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哦。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考点梳理】(1)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薄玻璃板还是厚玻璃板? 薄玻璃板,避免看到两个较清晰的像。

(3)玻璃板如何放置? 竖直(与水平面垂直)(4)较暗环境还是较亮的环境? 较暗的环境,使像更清晰。

(5)外形相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6)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7)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点燃的目的:使像更清晰,后面的不点燃。

(8)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9)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10)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典例引领】(2023年包头中考题)2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

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解析:(1)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由于物体与像始终大小相等,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仍与A相等,则像的大小将不变。

(4)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根据图中,③符合题意。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8年级上册第15课平面镜成像(教师版含解析)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8年级上册第15课平面镜成像(教师版含解析)

第15课 平面镜成像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2.会通过实验验证平面镜成像;3.认识“虚像”;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释现象;5.了解生活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例子。

1.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通过光的反射作图解答平面镜成像规律;3.初步建立“虚像”的概念;4.会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解答实际问题。

知识点01 平面镜成像1. 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实像、虚像)。

具体总结就是十个字:等大、等距、垂直、对称、虚像。

如图。

2.虚像是指射入眼睛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的集合点形成的像,如上图所示;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接收;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

3.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反射面为平面的叫平面镜,反射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叫球面镜。

4.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作汽车观后镜来扩大视野。

5.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做凹面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常用作太阳灶、探照灯等。

【知识解析】平面镜成像原理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

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

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

2.解释: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

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

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1. 平面镜的作用:① 改变光路; ② 成像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3.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 凹面镜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注意】 ● 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 刻度尺的作用:验证像与物距离的关系● 两根蜡烛大小必须完全相同的原因:验证像与物大小关系● 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的方法:用光屏放在像的位置,看是否在光屏上承接到像 ● 在选择玻璃板时,要选择 较薄的。

目的: 防止成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 45° 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 “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A .B .C .D .2、 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SS' 图2-5B .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3、如图,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A.不能成像了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4、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A.轿车上中兴B.轿车上兴中C.公交车上中兴D.公交车上兴中5、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6、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 AB 的虚像C.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 AB 完整的虚像7、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8、如图所示,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2 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A.应后退到距镜2 m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1 m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m远处D.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块平面镜,若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45°时,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匀速直线水平向右向平面镜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10、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A.不变,2m B.不变,1m C.变小,1m D.变小,2m11、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11点20分 B.2点35分C.3点55分 D.12点40分12、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A. B. C. D.13、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造型美观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14、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15、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附答案)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____________线会聚成的像,_______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

(4)像是_______。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b)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c)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d)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知识点二:平面镜成像作图要画_______、标清_______,平面镜的背面画上_______。

实际光线画_______,虚像、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画_______。

知识点三:平面镜的利用(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附答案: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表面平滑且能够反光的镜子2.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 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是虚像。

请回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答: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 为什么不用厚玻璃板?答:会出现重影,不利于测量物距与像距c) 如何确定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答: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或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确定像的位置,把完全相同的物体一个放在平面镜前,通过平面镜看镜前物体的像,把另一物体放在镜后像的位置。

d) 玻璃板未竖直放置时可能会有什么现象?答:未点燃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因为虚像钻进桌子里面或在空气中。

e) 如何证明像是虚像?答:将光屏放在虚像后面,然后眼睛要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像是否能呈在光屏上。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含解析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专题实验0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含解析

实验0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考点聚焦探究课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探究方法等效替代法,归纳法探究过程1.验证玻璃杯是否代替平面镜成像: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是否有蜡烛的像.2。

验证像的虚实: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验证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将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物体是否完全重回。

4。

验证像与蜡烛到玻璃板距离关系: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体和像,每次成像的位置,并标出不同序号(A、A1,B、B1),方便识别;4。

多次改变蜡烛位置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5.物体与像的对应关系:物体与像是对称的,左右对称;6.字母“F”相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经典例题(2019•滨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1所示:(1)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2)为了得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要将镜前蜡烛放在位置进行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3)将蜡烛远离平面镜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将一光屏放在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4)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2甲所示,这是为了在纸板ENF上同时呈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2乙所示。

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不同;(3)不变;虚;(4)竖直;不能。

【解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