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欧姆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精品ppt课件

欧姆定律精品ppt课 件
目录
• 欧姆定律概述 • 欧姆定律公式及其解读 •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 • 欧姆定律实验及演示 • 欧姆定律与电路设计优化 • 欧姆定律经典案例解析
01
CATALOGUE
欧姆定律概述
欧姆定律的定义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 路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表述
考虑电路的效率
03
优化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效率,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路的
效率,并尽量提高效率。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优化选择
电阻的选择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是电流、电 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以优化电路设计。
电容的选择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其值会 直接影响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因
实验设备准备
01
02
03
电源
一个可调电压的直流电源,能 够提供0-10V的电压范围。
电阻器
一个可变电阻,通常在1k欧 姆到10k欧姆之间。
导线
用于连接电源和电阻器。
04
电流表和电压表
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将电源、电阻器、电流表和电 压表按照正确的极性连接起来
。
THANKS
感谢观看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在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没有直接的 关系,但是当电流一定时,电压和 电阻成正比,即电压越大,电阻也 越大
03
CATALOGUE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
电路设计中的欧姆定律应用
欧姆定律在电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 的关系,欧姆定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录
• 欧姆定律概述 • 欧姆定律公式及其解读 •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 • 欧姆定律实验及演示 • 欧姆定律与电路设计优化 • 欧姆定律经典案例解析
01
CATALOGUE
欧姆定律概述
欧姆定律的定义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 路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表述
考虑电路的效率
03
优化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效率,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路的
效率,并尽量提高效率。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优化选择
电阻的选择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是电流、电 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值,
以优化电路设计。
电容的选择
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其值会 直接影响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因
实验设备准备
01
02
03
电源
一个可调电压的直流电源,能 够提供0-10V的电压范围。
电阻器
一个可变电阻,通常在1k欧 姆到10k欧姆之间。
导线
用于连接电源和电阻器。
04
电流表和电压表
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将电源、电阻器、电流表和电 压表按照正确的极性连接起来
。
THANKS
感谢观看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在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没有直接的 关系,但是当电流一定时,电压和 电阻成正比,即电压越大,电阻也 越大
03
CATALOGUE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
电路设计中的欧姆定律应用
欧姆定律在电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电路设计需要考虑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 的关系,欧姆定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欧姆定律》ppt课件

实验器材和步骤
实验器材:电源、可调电阻器、电流表、电压 表、导线、待测电阻器。
01
1. 将电源、待测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和导线按照正确的顺序连接起来。
03
02
实验步骤
04
2. 调整电源电压,观察并记录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读数。
3.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步骤2,至少进行五 组实验。
05
06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欧姆定律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理解和设计电路 的基础。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通过应用欧姆 定律,工程师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预测电路的性能,优化电路设计。此外,欧姆 定律还用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的测试、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04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01
02
03
计算电流
通过已知的电压和电阻,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 的大小。
分析电路
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的 串并联关系,判断电压和 电流的分配情况。
优化电路设计
根据欧姆定律,合理选择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优化电路性能。
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电子设备中的电源管理
利用欧姆定律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解释焦耳定律。
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
05
欧姆定律的拓展知识
电阻的分类和特性
线性电阻
电阻值与电压和电流成正 比,满足欧姆定律。
非线性电阻
电阻值随电压和电流的变 值随环境因素(如温 度、光照、压力等)变化 而变化。
欧姆定律-ppt课件

项目
测量定值电阻
测小灯泡电阻
原理
电路图
_
_
项目
测量定值电阻
测小灯泡电阻
步骤
①按上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 ,分别填入设计表格中
①按上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的位置。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 ,分别填入设计表格中
物理量
符号
单位
公式
关系
电流
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
电源提供电压,电压产生电流
电阻
电阻阻碍电流,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正
反
德
欧姆
3.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__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______。(1)同体性:定律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个量是对同一个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不可乱套公式。(2)同时性:定律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个量必须是在同一时刻的数值,若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的电压或电阻发生了变化,则电流也相应变化。
续表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_
_
图1
图2
1.串联电路中,如图1:I总=I1=I2, ____________,得 _________。注: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所以总电阻______每个分电阻。2.并联电路中,如图2:U总=U1=U2, ________,得:_______, ______。注: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测量定值电阻
测小灯泡电阻
原理
电路图
_
_
项目
测量定值电阻
测小灯泡电阻
步骤
①按上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 ,分别填入设计表格中
①按上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的位置。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 ,分别填入设计表格中
物理量
符号
单位
公式
关系
电流
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
电源提供电压,电压产生电流
电阻
电阻阻碍电流,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正
反
德
欧姆
3.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__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______。(1)同体性:定律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个量是对同一个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不可乱套公式。(2)同时性:定律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个量必须是在同一时刻的数值,若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的电压或电阻发生了变化,则电流也相应变化。
续表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_
_
图1
图2
1.串联电路中,如图1:I总=I1=I2, ____________,得 _________。注: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所以总电阻______每个分电阻。2.并联电路中,如图2:U总=U1=U2, ________,得:_______, ______。注: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欧姆定律ppt课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当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 阻的增大而减小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当电流不变时,电压随电 阻的增大而增大
03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
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电路设计过程中,欧姆定律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电路中电压、电流 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
选择和使用电子元件。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 不同电阻值的电压和电流大小, 进而对电路进行优化,提高效率
总结: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核心概念包括电阻、电流和电压。
欧姆定律表述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其中,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 荷数,电压是电势差,即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路移动的距离。
欧姆定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总结
总结:欧姆定律在电子工程、物理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结果分析与解读
分析
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 况;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电阻值。
解读
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 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符合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同时,实 验结果也表明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而电流的大小 又与电压和电阻有关。
02
欧姆定律公式及其解读
欧姆定律公式的表述
欧姆定律公式
I=V/R
公式解读
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
电阻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电阻定义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符号R表示
电阻计算
电阻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 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解读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当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 压增大而增大;当电压不 变时,电流随电阻增大而 减小
欧姆定律ppt课件

步骤三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曲线, 观察曲线的趋势。
步骤二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 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步骤四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如果数据符合欧姆定 律,则说明实验成功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如果数据不符合欧姆定律,则可能存在误差或电 路连接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
总结词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详细描述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一种量度,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可以用公式R=ρL/S计算, 其中ρ是电阻率,L是导体长度,S是导体横截面积。
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
总结词
实验与数学推导相结合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和数学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电流 与电压成正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量度。数学推导则将这两个实验结果结 合起来,形成了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其中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信号处理
在信号处理中,欧姆定律 用于分析信号的传输和变 化。
电子测量
在电子测量中,欧姆定律 用于测量电子元件的参数 。
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验证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 正确性,加深对定律的理 解。
研究电阻的变化
利用欧姆定律研究不同条 件下的电阻变化,如温度 、压力等对电阻的影响。
设计实验电路
利用欧姆定律设计实验电 路,以实现特定的实验目 的。
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金属导线和电子器件,也适用于电解液 和某些气体导体。
02
欧姆定律的推导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总结词:线性关系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曲线, 观察曲线的趋势。
步骤二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 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步骤四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如果数据符合欧姆定 律,则说明实验成功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如果数据不符合欧姆定律,则可能存在误差或电 路连接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
总结词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详细描述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一种量度,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可以用公式R=ρL/S计算, 其中ρ是电阻率,L是导体长度,S是导体横截面积。
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
总结词
实验与数学推导相结合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和数学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电流 与电压成正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量度。数学推导则将这两个实验结果结 合起来,形成了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其中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信号处理
在信号处理中,欧姆定律 用于分析信号的传输和变 化。
电子测量
在电子测量中,欧姆定律 用于测量电子元件的参数 。
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验证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 正确性,加深对定律的理 解。
研究电阻的变化
利用欧姆定律研究不同条 件下的电阻变化,如温度 、压力等对电阻的影响。
设计实验电路
利用欧姆定律设计实验电 路,以实现特定的实验目 的。
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金属导线和电子器件,也适用于电解液 和某些气体导体。
02
欧姆定律的推导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总结词:线性关系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课件

三个物理量刻;
“统一性”:I、U、R三个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均为国际制单位;
“同体性”:I、U、R三个物理量对于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下标相同)。
对公式的深入理解——图像
I-U图像是指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之间的
关系图像。导体电阻是定值时,图像是一条直线。
A . R1的阻值是8Ω
B.图中a点应标的电压值是5V
C.电源电压是8V
D. R0的阻值是2Ω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雾霾浓度测试仪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雾霾浓度检测仪,其
检测原理如图乙所示,R0是定值电阻,
传感器 R1的电阻随雾霾浓度的增大而减
小。当雾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
大,电流表示数变大。通过电表示数的
如图,把甲乙串联在一个电路里面,电流
是一致的,“横着看”此时可以的求出电源
电压。
如图,把甲乙并联在一个电路里面,电压
是一致的,“竖着看”此时可以的求出干路
电流。
【例题】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 D )
A.若电阻A、B两端的电压为0V,则A、B的电阻为0
B.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如图是甲、乙两个导体的I—U图像。根据欧姆定律的变
形公式 :R
U
I
再由图可知:图像与电压U轴夹角越大,其电阻越大。
U/V
如果导体的电阻不是定值电阻(比如灯泡),其图像是
一条曲线,如图。但对每一点对应的电阻值,仍可用欧
姆定律计算。(特别说明下,灯泡也可当作定值电阻)
I/A
对公式的深入理解——图像
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箱内油量
减少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将增大,油量表示数减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01课时)(高中物理教学课件)完整版

I 2R I 2(R
r)
100%
R R
r
100%
92%
例2.如图所示,R1=8.0Ω,R2=5.0Ω,当单刀双掷开关S扳 到位置1时,测得的电流I1=0.2A;当S扳到位置2时,测 得电流I2=0.3A。求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
解:E I1(R1 E I2 (R2 r)
r)
E 1.8V r 1
E
IR
Ir或I
E R
r
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 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表达式:I E 或E IR I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Rr
规定U外=IR,它是外电路总的电势降落,叫外电 压也叫路端电压U端。 规定U内=Ir,它是内电路的电势降落,叫内电压。 则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也可以写为:
C.0.30V
D.0.40V
例5.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向可变电阻R供电, 关于路端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因为电源电动势不变,所以路端电压不变 B.因为U=IR,所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C.因为U=E-Ir,所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减小 D.若外电路端开,则路端电压为零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注意:电源内阻一般很小,短路时电路中电流很大,很
容易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所以绝对不允许将电源两 端用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使用
例4.一块太阳能电池,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mV,
短路电流为40mA,若将该电池与一阻值为20Ω的
电阻器构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D )
A.0.10V
B.0.20V
解:(1)I E 1.5 A 1A R r 1.38 0.12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课时

(1)电压表测得是哪段电压?
路端电压:电路接通时,电源两端的电压,也就是外电压
(2)电路接通时,路端电压大小与电源电动势大小有何关系?
路端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 U路 IR外 E Ir
(3)那么要如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呢?
外电路断路时: R ,I 0,U端 E 电源电动势:电路断开(或未接入电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 电池两极所得到的数值,近似等于电源电动势的大小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3、路端电压U 随电流I 变化的图象(U-I图像)
(1)图象的函数表达式 U E Ir
(2)图象的物理意义
①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 电源的电动势E。
EU
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 电源的短路电流 I短 r
E
③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
电源的内阻,内阻越大,图线倾斜得越厉害。
O
断路
短路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2、路端电压与外阻关系:
U路 IR外
当外电路短路时, R外=0, U外=0, I短
I短
E r
很大,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电路短路。
当R外增大时, U外 也随之增大
E
U路 1
r
R外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例5.将一电源电动势恒定为E,内阻恒定为r的电池,与阻值可变的纯 电阻R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I表示电路的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A.由U=E-Ir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减小 B.由U内=Ir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 C.由U外=Ir可知,外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 D.由P=IU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增大
干
干电池中,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它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 在发电机中,非静电力是电磁作用,它使机械能转化为电势能。 不同的电源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使单位正电荷所增加的电势能不同。
路端电压:电路接通时,电源两端的电压,也就是外电压
(2)电路接通时,路端电压大小与电源电动势大小有何关系?
路端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的关系: U路 IR外 E Ir
(3)那么要如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呢?
外电路断路时: R ,I 0,U端 E 电源电动势:电路断开(或未接入电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量 电池两极所得到的数值,近似等于电源电动势的大小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3、路端电压U 随电流I 变化的图象(U-I图像)
(1)图象的函数表达式 U E Ir
(2)图象的物理意义
①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 电源的电动势E。
EU
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 电源的短路电流 I短 r
E
③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
电源的内阻,内阻越大,图线倾斜得越厉害。
O
断路
短路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2、路端电压与外阻关系:
U路 IR外
当外电路短路时, R外=0, U外=0, I短
I短
E r
很大,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电路短路。
当R外增大时, U外 也随之增大
E
U路 1
r
R外
三、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例5.将一电源电动势恒定为E,内阻恒定为r的电池,与阻值可变的纯 电阻R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I表示电路的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A.由U=E-Ir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减小 B.由U内=Ir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 C.由U外=Ir可知,外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 D.由P=IU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增大
干
干电池中,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它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 在发电机中,非静电力是电磁作用,它使机械能转化为电势能。 不同的电源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使单位正电荷所增加的电势能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1)× (2)× (3)√ (4)× (5)√
01课前自主学习02课堂探究源自价03课后课时作业提示
02课堂探究评价
提升训练
对点训练
课堂任务 欧姆定律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U/V 0 2.0 4.0 6.0 8.0
I/A 导体A 0 0.20 0.42 0.60 0.78 导体B 0 0.13 0.28 0.40 0.54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电阻越大。( ) (2)导体的电阻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3)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日光灯管。( ) (4)凡导电的物体,伏安特性曲线一定是直线。( ) (5)若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说明该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变化而 变化。( )
体元件不适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概念:用纵坐标表示 □01 电流I ,横坐标表示 □02 电压U 的 I-U 图
象。
2.形状:过原点的直线,对应元件叫 □03 线性 元件;过原点的曲线, 对应元件叫 □04 非线性 元件。
3.意义: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导体□05 电阻 的变化规律。
提示:对导体A或导体B,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A或导体B 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即R=UI ,但两者的比值不相等。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3:由上述活动结论知,存在一个只跟导体本身有关,与外加电 压、电流无关的物理量,它有什么物理意义?
提示:由R=
U I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1)I=UR表明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提示:成正比。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2)公式R=UI 说明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吗?
提示:可以用公式R=
U I
计算电阻,但导体的电阻不随导体两端电压的
变化而变化。
体。
②同时性:三个物理量U、I、R对应于同一时刻。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4)三个电流表达式的比较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例1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3 5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
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大?
知,电压U相同时,R越大,电流越小,说明R反映导体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4: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1)电阻:由上述活动知,可定义一个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
量——电阻R。公式R=UI 是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阻的计算,公式给 出了量度电阻大小的一种方法。而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
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2)欧姆定律:根据R=
U I
,可以把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写成I=
U R
,
称为欧姆定律。它给出了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由哪些量决定,以及如何决定。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3)欧姆定律的两性
①同体性:表达式I=
U R
中的三个物理量U、I、R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导
A.由关系式U=IR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U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的电
阻R共同决定
B.由关系式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C.由关系式I= UR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D.由关系式R=
U I
可知,对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通过
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
答案 CD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U=IR和I=
U R
的意义不同,可以说I由U和R共同决定,但不能说
U由I和R共同决定,因为(导体中)电流产生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A错误,C正确;可以利用R=
答案
比较项目
意义 前后物理 量的关系 适用条件
公式I=UR和R=UI 的比较
I=UR
R=UI
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
电阻的定义式
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
R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不随U、I的改变而改变
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等 适用于纯电阻元件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变式训练1] (多选)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活动1:在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分别将导 体A和导体B的数据在下图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U-I图线。
提示:U-I图线如图所示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2:导体A或导体B中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如何?试写出其关 系式。
欧姆定律
1.理解电阻的定义式及电阻意义。 2.理解欧姆定律。 3.理解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01课前自主学习
一、欧姆定律
1.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 □01 电压与 □02 通过导体电流 的比值叫做电阻,即R
=
□03 U
I
。
(2)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04 阻碍作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3U0
[规范解答]
由欧姆定律得:R=
U0 I0
,电压变化后有:R=
5 I0-0.4
A
,
解得I0=1.0 A。电压加倍后同理可得R=UI00=2IU2 0,所以I2=2I0=2.0 A。
[完美答案] 2.0 A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U I
计算导体的电阻,但R与U和I无关,B错
误,D正确。
01课前自主学习
(3)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 Ω;1 MΩ= □05 106 Ω。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 □06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07 反比。
(2)公式:I=UR。
(3)适用条件:适用于□08 金属导体和 □09 电解质溶液 。对气态导体和半导
01课前自主学习02课堂探究源自价03课后课时作业提示
02课堂探究评价
提升训练
对点训练
课堂任务 欧姆定律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U/V 0 2.0 4.0 6.0 8.0
I/A 导体A 0 0.20 0.42 0.60 0.78 导体B 0 0.13 0.28 0.40 0.54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电阻越大。( ) (2)导体的电阻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3)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日光灯管。( ) (4)凡导电的物体,伏安特性曲线一定是直线。( ) (5)若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说明该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变化而 变化。( )
体元件不适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概念:用纵坐标表示 □01 电流I ,横坐标表示 □02 电压U 的 I-U 图
象。
2.形状:过原点的直线,对应元件叫 □03 线性 元件;过原点的曲线, 对应元件叫 □04 非线性 元件。
3.意义: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导体□05 电阻 的变化规律。
提示:对导体A或导体B,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A或导体B 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即R=UI ,但两者的比值不相等。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3:由上述活动结论知,存在一个只跟导体本身有关,与外加电 压、电流无关的物理量,它有什么物理意义?
提示:由R=
U I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1)I=UR表明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提示:成正比。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2)公式R=UI 说明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吗?
提示:可以用公式R=
U I
计算电阻,但导体的电阻不随导体两端电压的
变化而变化。
体。
②同时性:三个物理量U、I、R对应于同一时刻。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4)三个电流表达式的比较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例1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
3 5
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
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大?
知,电压U相同时,R越大,电流越小,说明R反映导体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4: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1)电阻:由上述活动知,可定义一个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
量——电阻R。公式R=UI 是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阻的计算,公式给 出了量度电阻大小的一种方法。而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
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2)欧姆定律:根据R=
U I
,可以把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写成I=
U R
,
称为欧姆定律。它给出了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由哪些量决定,以及如何决定。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3)欧姆定律的两性
①同体性:表达式I=
U R
中的三个物理量U、I、R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导
A.由关系式U=IR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U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的电
阻R共同决定
B.由关系式R=
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C.由关系式I= UR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D.由关系式R=
U I
可知,对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通过
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
答案 CD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答案
解析
U=IR和I=
U R
的意义不同,可以说I由U和R共同决定,但不能说
U由I和R共同决定,因为(导体中)电流产生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A错误,C正确;可以利用R=
答案
比较项目
意义 前后物理 量的关系 适用条件
公式I=UR和R=UI 的比较
I=UR
R=UI
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
电阻的定义式
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
R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不随U、I的改变而改变
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等 适用于纯电阻元件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变式训练1] (多选)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活动1:在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分别将导 体A和导体B的数据在下图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U-I图线。
提示:U-I图线如图所示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活动2:导体A或导体B中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如何?试写出其关 系式。
欧姆定律
1.理解电阻的定义式及电阻意义。 2.理解欧姆定律。 3.理解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01课前自主学习
一、欧姆定律
1.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 □01 电压与 □02 通过导体电流 的比值叫做电阻,即R
=
□03 U
I
。
(2)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04 阻碍作用。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提示
3U0
[规范解答]
由欧姆定律得:R=
U0 I0
,电压变化后有:R=
5 I0-0.4
A
,
解得I0=1.0 A。电压加倍后同理可得R=UI00=2IU2 0,所以I2=2I0=2.0 A。
[完美答案] 2.0 A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U I
计算导体的电阻,但R与U和I无关,B错
误,D正确。
01课前自主学习
(3)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 Ω;1 MΩ= □05 106 Ω。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探究评价
03课后课时作业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 □06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 成□07 反比。
(2)公式:I=UR。
(3)适用条件:适用于□08 金属导体和 □09 电解质溶液 。对气态导体和半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