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磺草酮

合集下载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除草问题一直是水稻生产中的难题,传统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除草剂,其中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成为了广泛关注的对象。

本文将对这两种新型除草剂的应用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硝磺草酮是一种杂环酮类除草剂,其特点是具有高效、广谱的除草活性,对水稻的除草效果显著,且对其他杂草种类也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硝磺草酮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施药时间、剂量和方法等方面。

施药时间是影响硝磺草酮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稻拔节期是施药的最佳时间,此时水稻生长迅速,草酮类除草剂能够迅速被水稻吸收并传导至地下部位,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

硝磺草酮对水稻的杀伤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施药前保证水稻已经拔节,能够降低草酮对水稻的伤害。

剂量是影响除草效果的关键因素。

硝磺草酮的推荐用量为1.0-1.5kg/ha。

一般情况下,草酮类除草剂的用量越大,除草效果越好,但过量使用也可能对水稻造成损伤,因此在使用硝磺草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施用适量的剂量,确保除草效果的不对水稻造成伤害。

施药方法是硝磺草酮应用技术的重要一环。

目前,常见的施药方法有冲施、撒施和淋洗三种。

冲施是指将硝磺草酮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水中,通过冲施喷雾的方式施药;撒施是将硝磺草酮均匀撒在稻田中,然后通过灌水或降雨使其溶解并吸收;淋洗是用少量的水将硝磺草酮微型包进行淋洗,使其迅速溶解并渗透到土壤中。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除草效果。

剂量的选择也是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双环磺草酮的推荐用量为0.5-0.75kg/ha。

同样,用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的剂量施用。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水稻新型除草剂中的重要代表,其具有高效、广谱的除草活性,对水稻和杂草有较好的杀伤效果。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杂草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防止杂草对水稻的侵害,农民们经常需要使用除草剂来进行除草处理。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水稻新型除草剂,在水稻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应用技术进行介绍。

硝磺草酮是一种杂草酮盐类除草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安全可靠等特点。

它可以对水稻生长期的一年生杂草和水稻苗进行有效的防除,主要通过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来达到除草的效果。

硝磺草酮对多年生杂草效果较差。

硝磺草酮的使用方法主要有溶液喷雾和土壤翻耕两种。

溶液喷雾是硝磺草酮的主要应用方法,一般在水稻拔节期至分蘖期的杂草生长旺盛阶段进行喷雾。

喷药浓度一般为1000-1500倍,药液用量为150-200升/公顷。

药液可均匀喷洒在水稻田的整个范围内,尽量避免漏喷和重喷。

喷药前应进行充分的草场调查和确定,以确定药剂的浓度和用量,并注意草甘膦与其他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

土壤翻耕是硝磺草酮的另一种应用方法。

一般在水稻田进行秧田翻耕或中耕时使用。

将硝磺草酮均匀撒在水稻田地表上,然后用翻耕机或犁进行翻耕,使草甘膦均匀混入土壤中。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接触土壤表面的草甘膦颗粒来实现对杂草的防除。

土壤翻耕方法适合于杂草生长蔓延较快的区域,如沿水田边沟、沟壑和田埂等区域。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杂草酮盐类除草剂,与硝磺草酮相比,它对水稻的耐受性更强,除草效果更持久。

双环磺草酮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代谢过程来实现对杂草的防除。

它可以阻碍杂草的叶片生长和根系发育,在杂草上形成一层密集的气孔膜,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应用技术包括溶液喷雾和土壤翻耕两种方法。

农民们在使用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时,应该选择适当的使用时间和方法,注意剂量的控制,以及与其他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以确保除草剂的效果和安全性。

也需要注意对水稻和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水稻生长和农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水稻田除草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传统的除草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开发一种新型的水稻除草剂显得尤为重要。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作为新型的水稻除草剂,由于其高效、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应用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水稻田的除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简介1. 硝磺草酮硝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水稻除草剂,其化学名称为N-(2-羟基-4,6-二甲基吡啶-5-基)硝基苯磺酰胺。

硝磺草酮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而起到除草的作用,对水稻有良好的选择性,对于辣椒等其他作物的伤害小。

硝磺草酮的药效广、速效快、持效期长等特点使其成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水稻除草剂。

1. 施药时间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施药时间需根据具体的作物生长期和田间管理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水稻田的除草来说,最佳的施药时间是在水稻幼苗生长的初期,也就是水稻一、二叶期。

这个时候主要是杂草还处于幼嫩生长期,对于水稻的竞争力较弱,施药效果会更好。

2. 施药浓度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施药浓度也是影响其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水稻田的施药浓度建议在25%左右,即每公顷50~75克硝磺草酮或60~100克双环磺草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当年的气温、湿度、降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施药浓度。

3. 施药方法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施药方法有喷洒和撒播两种方式。

对于水稻田来说,一般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药。

在施药的应注意避开水稻苗期,避免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喷洒时应注意尽量均匀覆盖整个水稻田,确保杂草得到有效的除草效果。

4. 安全间隔期在施药之后,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需要有一个安全间隔期,使其充分发挥除草效果。

一般来说,施药后的7~10天内,不要在水稻田进行机耕、灌溉等操作,以免对施药效果产生影响。

硝磺草酮悬浮剂标准

硝磺草酮悬浮剂标准

硝磺草酮(Nitarsone)是一种农药,化学名称为2-(4-硝基苯基)-3-(4-磺酸苯基)-5-(1,3,5-三嗪-2-基)-1,3,4-噻二唑,它是一种除草剂,主要用于农业上控制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硝磺草酮可以以悬浮剂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便于使用和储存,因为它将活性成分悬浮在载体液体中,通常是水。

关于硝磺草酮悬浮剂的标准,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质量标准:这包括硝磺草酮悬浮剂的活性成分含量、悬浮率、稳定性、粒径分布、pH值、载体类型和浓度等。

2. 安全性标准:这涉及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对操作人员的防护要求等。

3. 使用标准:包括推荐的施用方法、施用时机、施用剂量、施用频率和施用时的注意事项等。

4. 包装和储存标准:这涉及到产品的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储存条件等,以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5. 标签和说明书标准: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如产品名称、活性成分名称和含量、生产商信息、用途、使用方法、安全警告、环境保护提示等。

具体的硝磺草酮悬浮剂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而异,遵守当地农业部门或食品安全机构的规定至关重要。

在中国,例如,硝磺草酮悬浮剂的生产和销售需要遵守国家农药登记标准和相关法规,这些标准通常由农业农村部颁布。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的主食作物之一,是农村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是,与此同时,水稻的除草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中国农民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水稻除草方法以手工除草为主,但劳动力成本高,人工效率低,不适用于大规模农田的种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科技不断研发出新型除草剂,我们今天将介绍两种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技术。

一、硝磺草酮的应用技术硝磺草酮是一种由硝酮和芳香基硫磺酰氯反应得到的新型除草剂。

硝磺草酮在杂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够干扰其黑色素的生成,使其叶片颜色逐渐变浅,直至叶片枯黄而死。

硝磺草酮的成分具有极强的杀伤效果,对大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都有很好的杀伤作用。

但对谷子等广谱敏感作物,一定要注意防慎使用。

具体应用技术如下:1、使用时间:在水稻生长期间,一般以水稻四叶期或六叶期为最佳使用期,此时的杂草发育初期,使用效果最佳。

2、使用方法:将硝磺草酮加入适量的水中均匀搅拌,浓度一般为120-150g/亩,药液需均匀喷施在水稻田间,注意避免出现漏施或重叠施药的现象。

一般每年不超过2次。

3、使用量:硝磺草酮的使用量不可过高,一般不超过1.5公斤/公顷,过多的使用会对水稻产生毒害。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新型苯并噻二嗪离子类除草剂,具有广谱、低毒、易降解等特点。

它主要是通过影响杂草中的植物色素合成,使杂草物质代谢障碍,进而导致杂草死亡。

双环磺草酮对水稻有着极高的药效,可以满足农民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需求。

1、使用时间:双环磺草酮在水稻的生长期内,适用于水稻拔节期。

因为水稻此时进入稳定生长期,杂草已经快速发育,使用效果最佳。

但注意不能在水稻分蘖期、抽雄始期与成熟期使用,否则会对水稻造成伤害。

2、使用方法:将双环磺草酮加入适量的水中均匀搅拌,药液浓度一般为4.8%—6%。

一般喷洒时要避免使药液落在水稻叶片和穗上,避免对水稻造成毒害。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杂草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除草剂的应用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两种新型的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水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硝磺草酮是一种种子处理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从而减少对水稻的竞争。

硝磺草酮在水稻的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常见的杂草如稗草、一枝黄花、水稻红陇、稻草黍等的萌发。

硝磺草酮的应用方法简单,只需将药剂均匀涂覆在水稻的种子上,然后晾晒至干燥即可。

硝磺草酮的使用量一般为每公斤水稻种子使用10克药剂,剂量过高可能会对水稻产生负面影响。

双环磺草酮属于一种新型的吸收性触杀除草剂,具有广谱、高效且长效的特点。

双环磺草酮通过叶片和根部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对杂草进行触杀作用,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双环磺草酮对于多种水田杂草如藻类、庭草、莎草等都具有很好的除草效果。

双环磺草酮的使用方法是在水稻幼苗期喷雾,一般每公顷使用100克药剂。

在使用双环磺草酮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施药期和施药量,避免造成对水稻的伤害。

1. 选择合适的药剂使用时间和剂量:硝磺草酮的种子处理应在水稻播种前进行,双环磺草酮的喷雾应选择在水稻幼苗期进行。

需要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程度来确定合适的药剂使用量,避免对水稻的伤害。

2. 注意药剂的保存和使用: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都是一种化学药剂,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接触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3. 结合其他农艺措施:除草剂只是水稻杂草控制的一种手段,结合其他农艺措施,如合理的田间管理、适时的中耕施肥等,可以提高除草效果,减少除草剂使用量。

4.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为了确保药剂的安全和有效性,在使用药剂时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硝磺草酮合成工艺

硝磺草酮合成工艺

硝磺草酮合成工艺硝磺草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硝磺草酮的合成工艺。

硝磺草酮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取得合成原料、酮化反应、硝化反应、脱硝反应、结晶和分离。

取得合成硝磺草酮的原料。

硝磺草酮的合成原料主要包括苯酚、硝酸、硫酸等。

苯酚是合成硝磺草酮的主要原料,而硝酸和硫酸则是用于催化反应的辅助原料。

进行酮化反应。

酮化反应是将苯酚转化为酮的过程。

在酮化反应中,苯酚与酸性催化剂反应生成酮化合物。

常用的酸性催化剂有硫酸和磷酸等。

该反应一般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

然后,进行硝化反应。

硝化反应是将酮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替换为硝基的过程。

硝化反应可以通过硝酸作为硝化剂进行。

在硝化反应中,酮化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硝基酮。

硝化反应需要在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进行。

接着,进行脱硝反应。

脱硝反应是将硝基酮中的硝基转化为氨基的过程。

脱硝反应一般使用亚硫酸氢钠或亚硫酸钠等还原剂进行。

在脱硝反应中,硝基酮与还原剂反应生成氨基酮。

然后,进行结晶和分离。

在脱硝反应后,产生的氨基酮需要经过结晶和分离过程,得到纯度较高的硝磺草酮。

结晶和分离过程一般采用溶剂结晶和过滤分离等技术。

通过干燥和包装等工艺,得到最终的硝磺草酮产品。

干燥可以去除硝磺草酮中的水分,提高其稳定性。

包装则是将硝磺草酮产品装入适当的容器中,以便储存和运输。

硝磺草酮的合成工艺包括取得合成原料、酮化反应、硝化反应、脱硝反应、结晶和分离等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条件下进行。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高效、可控地合成硝磺草酮,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优质的原料。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近年来研发的两种新型除草剂,对水稻除草效果显著。

以下将介绍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应用技术。

首先是硝磺草酮的应用技术。

硝磺草酮是一种高效低残留的草甘膦类除草剂,广谱杂草草害防治的新担纲者。

硝磺草酮防效稳定,且对水稻相对安全,不会对田间苗期催秧和幼苗生长产生影响。

其主要应用于水稻苗期和分蘖生长期。

硝磺草酮的喷雾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年夜种植区,可选用高壮苗期集束浓度0.02%的硝磺草酮喷雾除草,一般一次施药即可,防治效果好。

二是多次喷雾,适用于小农户或水稻面积较小的地区。

喷雾时间主要选择在水稻苗期和中后期,需注意掌握药剂的标准配置和喷雾量。

三是喷雾药剂在苗期和分蘖期交替使用,以增强除草效果,提高防效。

硝磺草酮的施药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每公顷用药量为80-120克有效成分。

在草害严重的田间,可适当增加施药量,但要注意草酮对水稻的耐受程度,避免超量使用。

其次是双环磺草酮的应用技术。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独特的禾谷类除草剂,广谱杂草草害防治的新选择。

双环磺草酮对多种禾本科和其他一些宽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水稻耐受性较差,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控制用量和喷药时间,避免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双环磺草酮的喷雾方法与硝磺草酮相似,也分为年夜种植区一次施药、多次喷雾和交替使用三种情况。

喷药时间主要在水稻苗期和分蘖期,根据草害程度和田间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喷药时间。

在使用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水稻生育期和草害情况合理选择草酮的使用时间。

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和药剂浓度,确保施药效果。

仔细阅读草酮使用说明书,了解安全使用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目前水稻杂草防治中的新型除草剂,应用技术较为成熟。

合理使用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使用量,对水稻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磺草酮(mesotrione)
硝磺草酮又名“甲基磺草酮”,分子式C14H13NO7S 分子量339.32 CAS no 104206-82-8
硝磺草酮是一种能够抑制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的芽前和苗后广谱选择性除草剂,可有效防治主要的阔叶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硝磺草酮容易在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具有触杀作用和特效性,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如苘麻、苋菜、藜、蓼、稗草、马唐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对铁苋菜和一些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较差。

理化性质:硝磺草酮为三酮类化合物。

纯品外观为浅黄色固体;熔点:165.3cc (伴随着分解);蒸气压(20℃):<5.7x10-6pa;水中溶解度(20℃):0.16mg/mL;原药质量分数≥94%.其外观为淡茶色至沙色不透明固体;熔点:148.7~152.5℃,同时开始分解;溶解度(g/L):二甲苯中1.4.甲苯中2.7。

甲醇中3.6,丙酮中76.4.二氯甲烷中82.7,乙腈中96.1;热贮稳定性:该原药在54℃贮存14d性质稳定。

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外观为淡褐色至黄褐色不透明液体:悬浮率≥70% ;常温贮存稳定2年。

化学名称:2一(4一甲磺酰基)一2一硝基苯甲酰)环己烷一1.3一二酮。

毒性:硝磺草酮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弼>5 000mg/kg。

急性经皮LD50>2 000mg/kg;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兔眼睛有轻度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为不具致敏性;
大鼠90d亚慢性喂养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为5.0mg/kg,雌性为7.5mg/kg(饲料);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等5项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

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大鼠急性经口、急性经皮LD 卯均>2000mg/kg;对兔皮肤轻度刺激性。

兔眼睛中度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为不具有致敏性。

硝磺草酮原药和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均属低毒除草剂。

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对虹鳟鱼
LC50(96h)75mg/L;鹌鹑急性经口LD50>2 000mg/kg;蜜蜂接触毒性
LD50(48h)363 gaLi/蜂;家蚕食下毒叶法LCx~l 0 O00mg/koe。

该制剂对鱼、鸟、蜜蜂、家蚕等环境生物均为低毒。

应用:硝磺草酮是一种能够抑制羟基苯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的芽前和苗后广谱选择性除草剂.可有效防治主要的阔叶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硝磺草酮容易在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

具有触杀作用和持效性。

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如苘麻、苋菜、藜、蓼、稗草、马唐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而对铁苋菜和一些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较差。

用药量为105~150g(有效成分)/hm(折成100克/升硝磺草酮悬浮剂商品量为70~100mL/667m 。

一般喷液量为15~30L/667m )。

使用方法为茎叶喷雾。

一季玉米使用1次。

在推荐剂量下对玉米安全。

烟嘧磺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