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磺草酮的使用经验和应用前景、未来玉米除草剂开发思路_百度文(精)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然而除草问题一直是水稻生产中的难题,传统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除草剂,其中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成为了广泛关注的对象。
本文将对这两种新型除草剂的应用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硝磺草酮是一种杂环酮类除草剂,其特点是具有高效、广谱的除草活性,对水稻的除草效果显著,且对其他杂草种类也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硝磺草酮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施药时间、剂量和方法等方面。
施药时间是影响硝磺草酮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稻拔节期是施药的最佳时间,此时水稻生长迅速,草酮类除草剂能够迅速被水稻吸收并传导至地下部位,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
硝磺草酮对水稻的杀伤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施药前保证水稻已经拔节,能够降低草酮对水稻的伤害。
剂量是影响除草效果的关键因素。
硝磺草酮的推荐用量为1.0-1.5kg/ha。
一般情况下,草酮类除草剂的用量越大,除草效果越好,但过量使用也可能对水稻造成损伤,因此在使用硝磺草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施用适量的剂量,确保除草效果的不对水稻造成伤害。
施药方法是硝磺草酮应用技术的重要一环。
目前,常见的施药方法有冲施、撒施和淋洗三种。
冲施是指将硝磺草酮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水中,通过冲施喷雾的方式施药;撒施是将硝磺草酮均匀撒在稻田中,然后通过灌水或降雨使其溶解并吸收;淋洗是用少量的水将硝磺草酮微型包进行淋洗,使其迅速溶解并渗透到土壤中。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除草效果。
剂量的选择也是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双环磺草酮的推荐用量为0.5-0.75kg/ha。
同样,用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对水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的剂量施用。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水稻新型除草剂中的重要代表,其具有高效、广谱的除草活性,对水稻和杂草有较好的杀伤效果。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作为全球粮食生产的重要作物,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除草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传统的除草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劳动,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因此,新型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目前水稻生产领域的热点问题。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作为新型除草剂,具有很高的除草效果和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本文将从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基本特征、应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两种新型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一、硝磺草酮硝磺草酮是一种杀草剂,其化学结构中含有硫酰基和硝基官能团,具有针对灭草作用的化学键。
硝磺草酮较强的选择性作用,针对多种靶标植物进行草杀作用的同时不会对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产生影响。
应用方法:1、硝磺草酮适用于水田,可以在水稻各生育期喷洒,但是以草前使用为宜,草后使用效果不佳。
2、硝磺草酮的使用方法为悬浮液,一般的用量为每公顷16克到24克。
3、药剂使用前需要进行均匀搅拌,确保杀草剂均匀分布。
4、药剂的使用时间需要注意,在水稻分蘖期、灌浆至成熟期以及高温和多雨时期不宜使用,容易造成枯死和凋萎。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大范围草杀剂,常用于稻田除草。
其分子内含有硫酰基和磺酰基,可以针对靶标植物实现草杀作用。
1、双环磺草酮的使用时期为水稻拔节期到灌浆期,在杂草生长阶段喷洒药物可以获得最佳的杀草效果。
2、使用双环磺草酮前需要进行混合,将其掺入水中,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药剂充分溶解,均匀分布。
3、双环磺草酮的使用量较为重要,药效显著,但若使用不当会对水稻产生危害。
一般来说,使用量为每公顷50克到80克。
4、使用时需要合理配合输入水,避免灌溉不均造成药剂的不均匀分布。
5、双环磺草酮的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降低药剂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影响,合理保护环境资源。
总之,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有效的水稻新型除草剂,它们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间需要严格遵守,以保证除草效果的最大化,同时保护农田环境和水资源,从而提高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水稻田除草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传统的除草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对于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开发一种新型的水稻除草剂显得尤为重要。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作为新型的水稻除草剂,由于其高效、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应用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水稻田的除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简介1. 硝磺草酮硝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水稻除草剂,其化学名称为N-(2-羟基-4,6-二甲基吡啶-5-基)硝基苯磺酰胺。
硝磺草酮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而起到除草的作用,对水稻有良好的选择性,对于辣椒等其他作物的伤害小。
硝磺草酮的药效广、速效快、持效期长等特点使其成为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水稻除草剂。
1. 施药时间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施药时间需根据具体的作物生长期和田间管理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水稻田的除草来说,最佳的施药时间是在水稻幼苗生长的初期,也就是水稻一、二叶期。
这个时候主要是杂草还处于幼嫩生长期,对于水稻的竞争力较弱,施药效果会更好。
2. 施药浓度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施药浓度也是影响其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水稻田的施药浓度建议在25%左右,即每公顷50~75克硝磺草酮或60~100克双环磺草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当年的气温、湿度、降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施药浓度。
3. 施药方法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施药方法有喷洒和撒播两种方式。
对于水稻田来说,一般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药。
在施药的应注意避开水稻苗期,避免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喷洒时应注意尽量均匀覆盖整个水稻田,确保杂草得到有效的除草效果。
4. 安全间隔期在施药之后,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需要有一个安全间隔期,使其充分发挥除草效果。
一般来说,施药后的7~10天内,不要在水稻田进行机耕、灌溉等操作,以免对施药效果产生影响。
10%硝磺草酮悬浮剂及其复配制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初探

10%硝磺草酮悬浮剂及其复配制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初探李金栋【摘要】[目的]筛选出既能防除玉米田多种杂草,又能对玉米田广泛发生的鸭跖草有较高防效的除草剂.[方法]采用10%硝磺草酮悬浮剂100倍液,32%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90、110、130、220倍液,40 g/L烟嘧磺隆悬浮剂75倍液、38%莠去津悬浮剂320倍液,共计4种药剂7个处理,于玉米3~4片叶、杂草2~4片叶时喷药1次,调查防治效果.[结果]10%硝磺草酮悬浮剂及其复配制剂32%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既能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又对鸭趾草有较高的防效,对玉米及环境安全,在玉米杂草种群变化中,对鸭趾草的快速上升具有控制作用.[结论]10%硝磺草酮悬浮剂及其复配制剂32%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推荐用药量为1 650~1 950 mL/hm2(有效成分528~624 g/hm2).【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玉米田杂草种群;鸭跖草;10%硝磺草酮及其复配制剂;防除效果【作者】李金栋【作者单位】辽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辽阳11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4近年来,玉米田杂草种群逐渐发生了变化,2000年以前,玉米田杂草以稗草、苘麻、铁苋菜、马唐和黎等为主要杂草,原来玉米田中很少出现的鸭跖草,现在所有的玉米田都有发生,发生程度之严重,是历年玉米田发生的杂草所没有的,因此,鸭跖草被称为恶性玉米田杂草。
随着农用除草剂品种的增多,玉米田除草技术的多样化,以及玉米田杂草种群的新特点,筛选一种既能防除玉米田多种杂草,又能对玉米田广泛发生的鸭跖草有较高防效的除草剂,引进10%硝磺草酮及其复配制剂32%硝磺·烟嘧·莠分散油悬浮剂技术,是解决玉米田除草工作中,防除鸭跖草等突出问题的重要工作。
玉米田除草剂磺草酮和硝磺草酮

浅议玉米田除草剂磺草酮和硝磺草酮作者:华乃震更新时间:2016-01-25玉米田除草剂磺草酮和硝磺草酮属于三酮类除草剂,也是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HPPD抑制剂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烯禾定(sethoxydim),它是一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属于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用于多种阔叶作物上(如大豆、棉花、油菜、水果和甜菜等)防除单子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1982年捷利康(现先正达)公司在进行三酮类除草剂研究时,首先发现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4-hydroxyphenylpyruvate dioxygenase,简称HPPD)是这类除草剂的靶标。
HPPD抑制剂广泛存在于各种有机体内,并催化质体醌与生育酚生物合成的起始反应。
HPPD可将氨基酸、酪氨酸转化为质体醌,质体醌是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的辅助因子,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当HPPD 受抑制时,会造成植物分生组织中酪氨酸积累和质体醌的衰竭,3~5天内植物分生组织会出现黄化症状,随之引起枯斑,1~2周后遍及整株,最终植物白化而逐渐死亡。
随着此类除草剂品种的不断开发与上市,将具有此类功能的除草剂划为专门一类,即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
对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靶标的研究,最终导致了在欧洲玉米田苗后防除阔叶杂草的磺草酮(sulcotrione)商品出现,同时在美国也开发出一种苗前、苗后防除玉米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ZA1296)并进行销售。
这之后不断有新品种问世,但当时这些品种的用量极高(通常有效成分在1 kg/hm2以上),而且对它们的作用机制也不十分清楚。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捷利康(现先正达)公司开发了三酮类除草剂以后,对这类抑制剂除草剂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后来硝磺草酮(mesotrione)的问世,它的用量较以前的此类抑制剂除草剂降低了1个数量级,并在玉米田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才引起大家重视。
1 磺草酮(sulcotrione)上世纪70年代中,从澳大利亚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桃金娘科红千层植物中分离出一种挥发性油类植物毒素,纤精酮(Leptospermone)。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两种水稻新型除草剂,它们的应用技术对水稻的除草效果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施药时间是关键。
在水稻的拔节期和孕穗期是水稻最敏感的时期,也是除草的最佳时机。
在这两个关键时期,应选择适合的天气条件,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进行施药。
在施药前,应对水田进行充分的灌溉,保证水稻的生长状态。
施药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一般以草状剂的形式使用。
施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浓度,并加入适量的稀释剂,然后均匀喷洒在水稻的叶片上。
要避免施药过程中吸入或接触到草剂,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施药后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施药后的24小时内水稻叶片上的草剂会逐渐消失,同时也会分解为无害物质。
在施药后的一段时间内,应禁止食用水稻,并保持水田水质的清洁。
施药后还应及时清理喷洒设备,并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使用量要严格控制。
使用过量会对水稻产生伤害,并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在施药前要仔细计算所需剂量,并遵循使用说明中的推荐剂量。
如果出现施药后水稻叶片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并调整施药方法和剂量。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水稻新型除草剂,在合理的应用技术下,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田中的杂草,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施药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试验,并按照当地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除草剂是控制水稻田杂草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农药环境安全的日益重视,新型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中。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水稻新型除草剂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在水稻田中具有广谱杂草防除效果,同时对水稻的安全性高,对环境和生态没有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的应用技术。
硝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杂草除草剂,它能有效地控制水稻田中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硝磺草酮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一般采用草甘膦在稻田中的秧苗期和拔节期喷雾硝磺草酮的方式进行防除。
在稻田秧苗期,将草甘膦按照每亩1500克的剂量喷洒在水稻田中,待水稻秧苗长到3-4片叶时,再以250克/亩的剂量喷洒硝磺草酮。
这种使用方法可以防除水稻田中的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稻草和红莎草等。
而在水稻的拔节期,将草甘膦剂量调整至每亩2000克,再以500克/亩的剂量喷洒硝磺草酮,可以防除水稻田中的阔叶杂草,如蔓络藤、旱金莲和水蕹草等。
双环磺草酮是另一种常用的水稻新型除草剂,其具有广谱杂草防除效果,并且对水稻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较高。
双环磺草酮的使用方法相对较为复杂,一般采用水稻一次全草应用技术进行防除。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水稻冠层关闭前约5-7天,将双环磺草酮按照每亩100克的剂量均匀地撒在水田上,然后立即浸水淹田。
在水田中,双环磺草酮会通过水体迅速被水稻根系吸收,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水稻的吸收转化作用,双环磺草酮会在水稻体内形成高浓度的草酮代谢产物,从而达到防除杂草的效果。
这种使用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田中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并且对库尔勒草、稗草、茅膏菜和水稻平茬类杂草防除效果较好。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水稻新型除草剂中的优秀代表,它们在水稻田中使用方便,防除效果显著,并且对水稻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较高,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防除手段。
对于种植水稻的农民朋友来说,掌握并正确使用这些新型除草剂的技术方法,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

水稻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应用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杂草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除草剂的应用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是两种新型的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水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硝磺草酮是一种种子处理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从而减少对水稻的竞争。
硝磺草酮在水稻的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常见的杂草如稗草、一枝黄花、水稻红陇、稻草黍等的萌发。
硝磺草酮的应用方法简单,只需将药剂均匀涂覆在水稻的种子上,然后晾晒至干燥即可。
硝磺草酮的使用量一般为每公斤水稻种子使用10克药剂,剂量过高可能会对水稻产生负面影响。
双环磺草酮属于一种新型的吸收性触杀除草剂,具有广谱、高效且长效的特点。
双环磺草酮通过叶片和根部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对杂草进行触杀作用,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双环磺草酮对于多种水田杂草如藻类、庭草、莎草等都具有很好的除草效果。
双环磺草酮的使用方法是在水稻幼苗期喷雾,一般每公顷使用100克药剂。
在使用双环磺草酮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施药期和施药量,避免造成对水稻的伤害。
1. 选择合适的药剂使用时间和剂量:硝磺草酮的种子处理应在水稻播种前进行,双环磺草酮的喷雾应选择在水稻幼苗期进行。
需要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程度来确定合适的药剂使用量,避免对水稻的伤害。
2. 注意药剂的保存和使用:硝磺草酮和双环磺草酮都是一种化学药剂,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接触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3. 结合其他农艺措施:除草剂只是水稻杂草控制的一种手段,结合其他农艺措施,如合理的田间管理、适时的中耕施肥等,可以提高除草效果,减少除草剂使用量。
4.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为了确保药剂的安全和有效性,在使用药剂时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问题,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磺草酮的使用经验和应用前景 一、硝磺草酮在玉米田除草剂上的使用经验 在含有硝磺草酮的玉米田除草剂的推广过程中发现很多零售商除草剂知识比较欠缺,不能很好的了解烟嘧类和硝磺类的区别、定位和推广思路。往往认为硝磺草酮类价格高,应该推广在中后期或是作为烟嘧类化除效果不理想的补充。所以很多零售商反映硝磺类效果不好,返青。这是硝磺类除草剂推广的一个误区。还有零售商反映硝磺打不死草,经询问得知:此块地中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其狗尾草数量也不少,施药时杂草已经比较大且茂盛。问题有种种。
本人总结一下硝磺草酮在玉米田除草剂推广和使用中的技术要点: 1、施药时间的把握
最好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用药。由于硝磺草酮对大部分玉米安全,可以在玉米3-8叶期全田喷雾,所以经销商习惯用在玉米5叶以后推广。但是杂草对除草剂的耐药性随草龄在成倍的增长,导致防除成本增加,防除效果表现一般。
2、对施药地块草向的把握 硝磺草酮虽然杀草谱很广,但是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要差于阔叶杂草,同时狗尾草对硝磺草酮具有天然的耐受性(耐受性:大狗尾草>绿狗尾草>巨大狗尾草>金狗尾草)。干旱情况下对稗草效果差,对4叶期以上马唐、牛筋草很难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在推广的时候需要关注当地田间的主要草相,有针对性的用药,对
于田间马唐、牛筋草、狗尾草较多的田块,尽量在3叶期前使用,3叶期后及时选择其他除草剂。或是在禾本科杂草拔节后加大硝磺草酮用量喷湿,喷透。
3、对客观环境的把握
尽量不要在山区、土壤墒情差、降雨量小、气温低的地区推广。药后3天内下雨及连续温度低于20℃将影响硝磺草酮药效的发挥,易返青。例如:四川地区在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不含西昌、攀枝花地区,因为该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且有大面积甜玉米种植,农户用药水平较高)及重庆地区的山区农户以使用烟嘧磺隆为主,因为烟嘧磺隆受气温、降雨、土壤墒情的影响比硝磺草酮要小,而四川盆地的平原地带由于土壤墒情好,水源较好,硝磺草酮的使用要普遍一些。又如吉林东部 相对于吉林西部地区,降水充足,土壤墒情好,阔叶杂草相对较多,故硝磺草酮销量大于烟嘧磺隆。而吉林西部正好相反,以烟嘧磺隆为主。
4、对农户用药习惯的把握 例如对于广西百色地区农户一般都在玉米5叶期以后用药,杂草普遍草龄较大。同时玉米品种比较单一,对烟嘧类不敏感,加之山区恶性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较多,气候条件、土壤墒情较差所以在当地推广烟嘧磺隆类比较合适,如果硬是要推广硝磺草酮类将可能适得其反。
5、对后茬作物影响的把握 很多零售商经常会问使用硝磺草酮+莠去津的玉米田除草剂对下茬蔬菜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我想即使是专家也很难回答,因为硝磺草酮的剂量限制不严格,硝磺草酮在苗后除草的亩有效量7~12克,甚至有些厂家更高。加之莠去津的残效期较长,可达半年,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是严格按照每个厂家要求的用量,毕竟每个厂家的配比、有效量都不同,只有厂家最清楚自己产品的用量。
归根到底还是要掌握硝磺草酮的理化性质,这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用硝磺草酮的好处在于速效性、安全性,但是打药要早,同时根据草相,如田地主要杂草为马唐、牛筋草、狗尾草果断选择烟嘧磺隆类产品,提高防治效果。硝磺草酮在国际上销量5.35亿美元,远远超过烟嘧磺隆(2.8亿美元),只有正确认识该品种、正确推广,才能让硝磺草酮走的更远。诚然,推广硝磺草酮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一味的为了追求利润而盲目推广,必将对自己的品牌和信誉造成影响,得不偿失。
二、硝磺草酮在其他作物上的应用前景 1、在甘蔗田 由于甲•灭•敌草隆WP甘蔗除草剂在甘蔗田主产区(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南部)多年的使用,导致该类除草剂价格竞争激烈,经销商利润微薄。同时恶性抗性杂草不断涌现,亟待新配方产品的上市。据走访了解:近年广西甘蔗田出现的抗性恶性杂草主要有:香附子、胜红蓟(臭草)、抗性马唐、狗牙根(铁苋草)、香泽兰(飞机草)、酢浆草、五爪金龙(乌蔹莓)、阔叶丰花草(日本草)、麻风草、接骨草等。
山东中禾化学有限公司开创性的把硝磺草酮应用在甘蔗田除草剂领域,并申请登记,2014年4月已下证件(38%硝磺草酮•氰草津•莠灭净WP),经过三年多科研所生测、田间试验及大面积示范试验得到了宝贵的应用数据,拓宽了硝磺草酮的应用范围。在试验剂量范围内此配方可防治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禾本科杂草,苘麻、苍耳、反枝苋、红花酢浆草等阔叶杂草及抑制多年生恶性杂草香附子。田间使用应在甘蔗3-5叶期,杂草长至2-4叶期用药,复配制剂扩大了杀草谱,达到一次 性施药可完全防除甘蔗地杂草效果,且对甘蔗生长安全,对产量无影响。经过试验数据验证:其对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苘麻、苍耳、反枝苋、酢浆草、小龄的日本草、小飞蓬、胜红蓟等防效在90%以上,同时能够抑制香附子、抗性马唐、狗牙根、麻风草、空心莲子草、狗牙根等在田间的发生基数。此配方产品的上市有望打破甲•灭•敌草隆类除草剂一统天下的局面。
2、在水稻田 先正达公司开创性的把硝磺草酮应用在了移栽水稻田,2013年12月先正达已经下证件5%硝磺草酮•丙草胺(0.6:4.4)颗粒剂,商品名为“达将特”,防除稗草、部分一年生阔叶草及莎草,登记用量675-825克/公顷,药土法。硝磺草酮是内吸除草剂,既有茎叶处理活性,也具有土壤活性。先正达的硝磺草酮+丙草胺颗粒剂作为水稻土壤封闭处理用,在移栽稻移栽后5-10天撒施,不得喷雾。东北水稻田由于多年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导致阔叶杂草抗药性起来很快,尤其是水稻田里的东北三菜,目前高效除草剂成分主要有噁草酮、丙炔噁草酮、唑草酮等与磺酰脲类无交互抗性的化合物,另外,旱地除草剂转登水田也是一个很好地解决途径:硝磺草酮•丙草胺颗粒剂将更好地解决东北移栽水稻田抗性阔叶杂草问题。
3、在草坪上 先正达把40%硝磺草酮悬浮剂登记在草坪领域,用于早熟禾草坪防除其他杂草,登记用药量144-240克/公顷,茎叶喷雾。草坪除草剂除草的效果、对草坪鲜重的影响以及对草坪观赏品质的影响均是草坪除草剂使用应考虑的因素,据试验验证:40%硝磺草酮SC在适用剂量范围内对早熟禾、狗牙根草坪安全,对早熟禾的生物量及观赏品质无影响,对反枝苋、藜等防效可达90%,除草活性顺序为反枝苋>藜>马唐。
未来玉米田除草剂的开发思路(上 玉米是我国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总产量排在第二的粮食作物,玉米是病虫害发生较少而杂草危害较重的作物,防除玉米杂草的化学除草剂成了各个农药除草剂生产厂家的工作重点。
一直以来,国内外在研究玉米田除草剂的思路上就存在分歧,国外玉米田除草剂注重安全性如:耕杰(硝磺草酮:莠去津=5:50、丰杰(硝磺草酮:莠去津=2.3:22.7)、苞卫(推荐30%苯唑草酮+90%莠去津70克/亩)等,本剂(如:硝磺草酮、苯唑草酮)登记的有效量都比较低,莠去津的复配比例却比较高,复配莠去津的目的是用它来辅助本剂防除禾本科杂草。而国内一般研制玉米田除草剂的思路是注重产品的效果:通过不断的加大本剂(如:烟嘧磺隆、硝磺草 酮)的有效量,用本剂来防除禾本科杂草。莠去津的复配比例不高,用莠去津来防除阔叶杂草。这个思路虽然在前几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使国产玉米田除草剂取得了比较好的销售成绩,但是使得杂草对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的抗性增加迅速,恶性抗性杂草层出不穷。
未来玉米田除草剂的开发思路主要有: 一、紧盯国外专利产品,加紧登记专利过期产品。 我国在新农药创制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比较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数不多。此外,国内许多农药品种产能过剩严重,加上国外新颖的专利产品不断抢占国内市场,使得很多大宗产品市场较为低迷。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专利即将到期的农药品种上。既然国内公司没有能力研发新化合物,我们就应该紧跟国际农化公司步伐,了解对手的即将到期的专利产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抓紧登记,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1、苯唑草酮(巴斯夫-苞卫): 三酮类HPPD抑制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可以被植物的叶、根和茎吸收。其比磺酰脲类杀草谱更宽,还能有效稳定地防治已经对三嗪类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的阔叶杂草。对禾草的防效稍好于硝磺草酮,特别是能有效防除硝磺草酮防效不佳的狗尾草、马唐、牛筋草。在玉米6叶前,对反枝苋、苘麻、藜、牛筋草、谷莠子防效80%左右。对马唐、马齿苋等防效60-70%。对铁苋菜防效差。其致死速度快,药后2-5天就能见效,且持效期较长。
苯唑草酮最大的优点是对玉米安全性好,可用于所有类型的玉米(大田玉米、饲料玉米和繁殖种子玉米),对爆裂玉米和甜玉米表现很好的选择性,但在自交系玉米上应先试验。
苯唑草酮和莠去津有很好的配伍活性,加入莠去津可提高对大草和鸭跖草等的活性,并提高作用速度。但是有资料报道,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对莠去津的耐药性有差异,在玉米自交系、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田及玉米制种田不能使用莠去津。甜玉米田最好不要施用莠去津,以免产生药害。
杂交玉米除草每亩5毫升苯唑草酮+70克 90%莠去津+专用助剂,甜、糯玉米除草每亩10ml苯唑草酮+专用助剂。 其致命缺点是对香附子基本无效,大草有返青现象。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或玉米受到逆境胁迫下苗后施用,玉米偶尔会出现暂时的白化反应,但通常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长。
2、爱玉优(拜耳):
2014年拜耳公司推出含有异噁唑草酮成分的全新玉米田除草剂:爱玉优,315g/L异噁唑草酮•噻酮磺隆悬浮剂(含玉米安全剂cyprosulfamide对异丙基甲苯磺酰胺)
2.1、爱玉优的特点: 在玉米播后苗前或苗后早期(3叶期前),每亩使用有效成分7.9-9.5克,兑水均匀喷雾施药,对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稗草、野黍、反枝苋、马齿苋、苘麻、苍耳、藜等防效在95%左右,对铁苋菜防效在80%左右。致死速度快,异噁唑草酮具有“再充电作用”:施用后,它可以被雨水再次激活,二次杀草,持效期较长。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玉米及下茬小麦、大麦、大豆、马铃薯、油菜、菠菜、大蒜等安全。
其对马齿形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均安全。但是对大龄杂草防效略差。 爱玉优使用剂量(东北地区): (1)爱玉优单用50-60毫升/亩(2)爱玉优30毫升+莠去津100-150毫升/亩(推荐)
表1:爱玉优使用技术要点
爱玉优最大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