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茎叶 喷雾
硝基 苯类
氟乐灵
48%乳油
一年生 杂草
杂 环
三氮吡氧乙酸 (盖灌能绿草
定)
24%乳油 61.6乳油
阔叶草本 与木本

百草枯
20%水剂
杂草地上 部分
脂肪 族类
茅草枯 (达拉朋)
87%可湿性 粉剂、60%.
65%钠盐
多年生深 根禾本科
杂草
幼林、杨柳 插条
造林整地、 幼林
幼林、苗圃
针叶树、杨 柳
*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1.3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土 壤 处 理 法
播前土壤处理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苗后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法
播前茎叶处理 生育期茎叶处理
*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1.4 除草剂的药害
造成植物药害的原因
植 物 药 害 的 表 现
药剂用量过大 药剂挥发和飘移药害 施药机具不标准 土壤残留药害 淋溶药害
磺酰 脲类
二苯 醚类
甲嘧磺隆 (森草洋)
乙氧氟 草 醚(果尔、
割地草)
10%水剂 24%乳油
草本与 木本
一年生 草本
三 氮
环嗪酮 (林草净、威尔
柏)
25%可溶性液剂、 灭生性、多种
50%颗粒剂
杂草


莠去津 (阿特拉津)
50%可湿性粉剂
一年生 杂草
*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
幼林 造林整地 针叶林苗圃 幼林、苗圃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化学除草原理与方法
1.1 化学除草剂的分类
根据对植物的选择性分类:
选择性除草剂 非选择性除草剂或灭生性除草剂
根 据 在 植 物 体 内 的 传 导 方 式 分类:

除草剂的分类和作用

除草剂的分类和作用

除草剂的分类和作用近日以来,有很多苗农朋友表示除草剂种类太多,自己不知道如何分辨,也不知道具体的作用在哪,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学习除草剂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一、按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分类1.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具有选择性,即能毒害或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甚至只毒杀某种杂草,而不损害作物和其他杂草,凡具有这种选择性作用的除草剂称为选择性除草剂。

通俗地讲就是能用于某种作物、杀死其中的一部分杂草的除草剂。

2.灭生性除草剂这种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草苗不分,“见绿就杀”。

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所有植物,如草甘膦见绿就杀,既不区分作物和杂草,也不区分杂草所属种类。

二、按使用方法分类1.土壤处理剂土壤处理剂也叫做苗前封闭剂,施用于土壤中,通过杂草的根、芽鞘或下胚轴等部位吸收而发挥除草作用,可防除未出土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效果差一些,一般在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或移栽前施用。

2.茎叶处理剂指用于杂草苗后,施用在杂草茎叶上而起作用的除草剂,如精喹、烟嘧磺隆。

很多除草剂既可作为土壤处理剂也可作为茎叶处理剂,被称为土壤处理剂是因为它在土壤中的药效更强些,如氰草津,以根吸收为主,也可由茎叶吸收。

三、按传导性能分类按药剂在杂草体内传导性的差异,将其分为触杀型和传导型,触杀型造成的是外伤,药效表现迅速,但是当喷雾不匀时杂草会死而复生;传导型造成的是内伤,药效表现相对慢一些,但杂草所受的伤害不易恢复。

1.触杀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与杂草接触后,只对接触部位起作用,而不能或很少在植物体内传导。

这类除草剂在施用时要求尽量均匀。

如百草枯,如果只覆盖了少量杂草叶面,其余的大量叶面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杂草会表现出受害症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后又慢慢恢复生长能力。

2.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在被杂草吸收后,能够在其体内传导,药剂能到达未着药部位,甚至传遍全株。

如草甘膦,可以由杂草茎叶吸收,经传导到达其余的部位,甚至到达根部,而使杂草彻底死亡。

除草剂的分类

除草剂的分类

种植天地ZHONGZHITIANDI编辑:商蓉(shangrong@)
枝、衰弱枝、病虫枝。

(2)抑强扶弱。

适用于发育不均衡的苗冠。

冬季适当疏去生长旺盛和直立性枝条,加大侧枝的开张角度,利用背后枝换头,短截时剪口留弱芽或弱枝,以削弱过于强壮的侧枝长势。

对生长弱的侧枝,应促进其生长,减小侧枝的开张角度,一般采取中度短截,剪口留饱满芽,以促进新梢长势。

(3)控制大侧枝的长势。

不论苗冠发育均衡与否,都应控制强壮侧枝的长势,如果强壮侧枝基部直径超过所着生部位苗干直径的1/3,应对其进行重剪,以抑制长势。

4.切根 为提高樱花大苗移栽成活率,须在定植前l~2年进行切根处理,促使切根伤口处多生有效须根。

切根应在春季发叶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将茁木基径5倍以外的根系切断,挖切深度为基径的2倍,宽度为基径的1~2倍,挖后覆紧土壤。

四、病虫害防治
1.叶枯病 一般在夏季发病。

起初在叶片上出现黄绿色圆形斑点,随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病叶枯死但不脱落。

防治方法为摘除并焚烧病叶,出叶前喷8∶8的波尔多液防治,出叶后喷45%代森
铵水剂40倍液防治。

2.红蜘蛛、蚜虫 6月中旬进行蚜虫防治,可用10%吡虫啉800~1000倍液喷雾。

红蜘蛛在7月中旬防治,药剂可用1%哒螨灵悬浮剂1500倍液,或白红螨杀1500~2000倍液。

樱花不能使用乐果药剂,易产生药害,造成落叶。

(全文完)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24014)
戚永奎 葛兆建 陈 涛
342019.24绿色植保新理念,庄稼安全有保障。

果园施用除草剂的类型与注意事项

果园施用除草剂的类型与注意事项

果园施用除草剂的类型与注意事项
1、注意药剂类型及用药时间:不同类型的除草剂有不同的施药时间。

通过植物枝叶输导或触杀而导致杂草枯死的除草剂,最好在杂草幼叶大面积形成但尚未老化时喷洒。

如使用百草枯,宜在杂草处于3-4片叶时喷洒。

2、注意用药方法:不少灭生性除草剂一旦接触果树枝叶就会发生药害,喷洒时应使喷头向下,定向喷雾,避免喷洒到果树或间作物上。

3、严格掌握用药量:尽量做到即可有效铲除杂草又不造成浪费。

如使用41%达利农,一般每亩用药180-250毫升,对水40-50公斤。

为提高药效可加0.2%的洗衣粉。

4、注意用水质量:配药用水要清洁无污染,不用泥浆水、混浊水,不要与碱性农药、化肥混喷。

5、注意安全用药:多数药剂对人体有伤害,应尽量避免触及皮肤和眼睛,一旦接触即可能引起刺激。

若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及时求医。

6、注意器械的清洗与保管:喷雾器应清洗干净,否则易引起零件锈蚀。

喷雾器最好专用,尽可能不要用来喷施其他农药和叶面肥,以免产生药害。

7、注意交替用药:连续多次喷施同一种药剂会降低除草效果,一种药剂一般不宜连续使用3年以上。

- 1 -。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PPT课件.ppt

除草剂分类和使用方法PPT课件.ppt

例2: 西玛津用于玉米田除草。
Cl NN
玉米酮
C2H5NH N NHC2H5
OH NN C2H5NH N NHC2H5
玉米酮[(2,4-二羟基)- 甲氧基-1,4-苯并亚嗪-3-酮]
玉米根系能在吸收西玛津后迅速地 将其变成羟基化合物,从而解毒。解毒 反应必须有玉米酮[(2,4-二羟基)- 甲 氧基-1,4-苯并亚嗪-3-酮]的参予。
此外,在果园可用茎叶处理(喷雾)法 防除果树行间杂草以及在农作物生育期采 用定向喷雾或防护喷雾法防除行间杂草, 也是利用了位差选择的原理。
利用土壤位差除草剂杀死浅 根性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物
2. 空间位差选择
生育期行间处理法
保护性喷雾
定向喷雾
一些行距较宽且作物与杂草有一定高度比的作物 田或果园、树木、橡胶园等可采用定向喷雾或保 护性喷雾措施。
而作物种子位于毒土层下面,因而能正常萌发 ;作物萌发后穿过毒土层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阶 段作物幼芽已有一定抵抗能力。
药土层 土层
种子层
要求:
(1)除草剂具有很弱的淋溶性; (2)作物种子易于适当深播; (3)土壤应为非沙质土壤。
(2) 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
即在作物生长期内施药处理土壤,生长 在毒土层的浅根性杂草被杀死,而作物根 系远离毒土层,因而安全。
三、 根据使用方法
主要是 茎叶处理剂:适宜在作物生育期使用,可 将除草剂直接喷洒与植株叶面或全株。例 如敌稗。 土壤处理剂:一般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 出苗前,将药剂施于土壤或土壤表面,消 灭杂草幼芽或幼苗。
(一) 土壤处理法
1. 播前土壤处理
(1)播前土表处理:主要在稻田,旱地 少用,如插秧前;
1974年发现草甘膦(glyphosate,roundup), 促进了有机磷除草剂的发展,为除草剂新品种的 筛选和合成开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微生物制剂 的研究,开发出了有机磷除草剂双丙氨膦 (bialaphos)。

除草剂的类型有哪些?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

除草剂的类型有哪些?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

除草剂的类型有哪些?主要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导语: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少不了杂草侵害,除草剂的使用也十分普遍,这些年来我国对除草剂的需求量一直在上升,除草剂可以应用于果园、农田、苗圃等各个地方,那么,你知道除草剂有哪些种类么?下面本人为您介绍除草剂的种类与分类,还有它的特点。

除草剂又称除莠剂,是指可使杂草彻底地或选择地发生枯死的药剂。

可广泛用于防治农田、果园、花卉苗圃、草原及非耕地、铁路线、河道、水库、仓库等地杂草、杂灌、杂树等有害植物。

除草剂有哪些种类?除草剂可按作用方式、施药部位、化合物来源等多方面分类。

1、根据作用性质分类,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

2、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分类,可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除草剂。

3、根据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无机化合物除草剂和有机化合物除草剂。

4、按使用方法分类,可分为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茎叶土壤处理剂5、按施药时间分类,可分为播前处理剂、播后苗前处理剂、苗后处理剂。

除草剂特点:1、除草剂具有超强渗透力,能使除草剂有效成份迅速渗透土层彻底清除各种杂草;2、除草剂和小麦田除草剂混合使用后能有效清除各种杂草,如;播娘蒿,藜,荠菜,麦家公,麦瓶草,阿拉伯婆婆纳,刺儿菜,猪殃殃,繁缕,大巢菜,看麦娘,野燕麦,节节麦,雀麦,菵草等等;3、除草剂和玉米田除草剂混合使用后能有效清除;马塘草,狗尾草,马齿笕,笕菜,莎草科杂草有很好效果;4、除草剂和豆田除草剂混合使用后能有效铲除阔叶类杂草;5、叶面肥混合使用能大大提高肥效,并防止雨刷;好了,关于除草剂的种类及其使用本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除草剂进行使用。

玉米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玉米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玉米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一、前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稳定提高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杂草的生长也会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使用玉米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的生长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二、玉米除草剂的分类根据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非选择性除草剂:对所有植物都有杀伤作用。

2. 选择性除草剂:只对某些植物有杀伤作用。

3. 吸收性除草剂:通过叶片或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起到杀伤作用。

4. 触杀性除草剂:直接接触到植物体表面即可起到杀伤作用。

三、玉米除草剂的使用方法1. 确定使用时间:在玉米生长初期,应尽早进行除草处理。

通常在3-5叶期进行第一次喷洒,之后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但是,具体使用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作物生长状况和杂草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

2. 确定使用剂量:使用剂量应根据玉米品种、生长阶段、杂草种类和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通常每公顷用药量为300-600克,但是具体用药量应根据产品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进行调整。

3. 喷洒方式:喷洒方式有手持式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和机动式喷雾器等多种方式。

其中,机动式喷雾器效率较高,适用于大面积玉米田的除草作业。

4. 喷洒技巧:在进行玉米除草剂的喷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均匀喷洒:要保证玉米田内每个角落都能够被覆盖到,并且要保证每一片叶子都被均匀地覆盖到。

(2)避免风口:在进行喷洒时,要避免选择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以免玉米除草剂被吹散或者误伤其他作物。

(3)避免高温天气:在高温天气下进行喷洒容易造成玉米叶片的灼伤,应尽量避免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进行喷洒。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玉米除草剂的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穿戴防护服:使用除草剂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避免误食:使用除草剂时应将其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并且要遵循正确的存储方式。

油菜田除草用什么除草剂

油菜田除草用什么除草剂

油菜田除草用什么除草剂一、油菜田除草用什么除草剂油菜地除草剂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种类1、专杀单子叶杂草类的油菜田除草剂,按其分类又可分为四小类。

(1)精喹禾灵类精禾草克、金盖、精恶唑禾草灵、奇除等。

(2)吡氟禾草灵类精稳杀得、稳杀得等。

(3)吡氟乙草灵类高效盖草能、盖草能等。

(4)精口恶唑禾草灵类威霸、骠马等。

2、专杀双子叶杂草类的油菜田除草剂该类药剂主要是草除灵类,比如如高特克、好实多、草除灵、油草迈等,一定要注意这些除草剂仅限于甘蓝型油菜田使用。

3、单、双子叶杂草兼杀类型油菜田除草剂由于单双子叶杂草对药剂所需的浓度有差异,所以主要是由草除灵和精喹禾灵混和所配出的药剂,比如块刀、黄金盖、双草克星、油草双克、拢除等。

二、油菜地除草剂的使用方法1、精恶唑禾草灵(1)该药剂主要是针对双子叶农作物的单子叶杂草,比如大豆、花生、油菜、棉花、亚麻、甜菜、马铃薯、蔬菜田及桑果园等。

(2)这种植物在不同的阶段使用的含量和兑水程度也不同,比如油菜生长的3-6叶期,单子叶杂草3叶期这个阶段施药。

(3)冬油菜所需药剂的用量为41.4-51.75克/公顷,春油菜用药剂用量在51.75-62.1克/公顷,两者在用的时候都要兑水300L,否则浓度过高就会对油菜有相对应的影响。

2、草除灵(1)双子叶的杂草由于根系比较发达,所以它是一种专效性芽后传导性除草剂,可以通过植物叶片吸收疏导到整个植物体内,但它的药效相较于其他除草剂比较缓慢。

(2)如果主要生长的杂草以雀舌草、生繁缕为主,使用草除灵除草剂的用量为每公顷有效含量200-225克,以猪殃殃这种杂草为主时,用药的用量可为每公顷有效含量225-300克,两种杂草所需药剂浓度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间接:
主要指助长病、虫的发生与蔓延等方面 所造成的损失。田间、地边、路旁等处的杂 草,是病、虫栖息的场所,可诱发某些病、 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野燕麦:赤霉病;
芥菜:甘蓝菌核病和棉蚜、萝卜蚜寄主;
紫花地丁:棉蚜的交替寄主。
3. 其他影响
在小麦的机械收获作业中, 常因杂草量大而影响机械收获的 速度和质量,加大作业成本,减 少经济效益。
1932年,选择性除草剂二硝酚与地乐酚 的出现,开始进入了有机合成化合物领域;
OH NO2 CH3 NO2 OH CHCH2CH3 CH3 NO2 二硝基邻甲酚 NO2 二硝基-邻仲丁基-苯酚
DNOC 1932年,法国
地乐消Dinoseb
1942年,2,4-D问世,开创了除草剂 发展的新纪元。
OCH2COOH Cl
第三节 除草剂选择性作用原理
要求: 具备特殊的选择性或是适当的使 用方式而获得。
一、 位差选择与时差选择(人为选择) (一)位差选择
利用作物和杂草现在土壤中或空间位 置的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

1. 土壤位差选择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
壤中分布的深度不同而获得的选择性。 为达到此目的,有以下施药方法。
(一) 土壤处理法
1. 播前土壤处理
(1)播前土表处理:主要在稻田,旱地 少用,如插秧前; (2)播前混土处理:避免挥发和光解, 达到提高药效、延长持效期目的。
2.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利用利谷隆、敌草隆防除大 豆田(播种深)杂草(土壤表 层)。
3. 苗后土壤处理 如水 稻插秧后使用丁草 胺 、杀草丹。主要对萌发期杂草 有效,对已经长出的杂草则效 果很差,需进行茎叶处理。
该类除草剂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 择性小,因此使用时不能将它们直接喷 到生育期的作物田内,否则草、苗均受 到伤害或死亡。如百草枯、草甘磷、五 氯酚钠。 可用于休闲地、田边与路边、机场 等,也可利用“时差”或“位差”来选 择性除草。
2. 选择性除草剂: 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有些除 草剂能杀死某些杂草,而对另一些 杂草无效;对一些作物安全,但对 另一种作物有害。 可以简单点来说,就是只杀杂 草而不伤作物,甚至只杀某一类杂 草,如2,4-D、苯磺隆
Cl N C2H5NH N N NHC2H5 玉米酮 C2H5NH N N OH N NHC2H5
玉米酮[(2,4-二羟基)- 甲氧基-1,4-苯并亚嗪-3-酮]
玉米根系能在吸收西玛津后迅速地 将其变成羟基化合物,从而解毒。解毒 反应必须有玉米酮[(2,4-二羟基)- 甲 氧基-1,4-苯并亚嗪-3-酮]的参予。
(三) 利用位差遇事要方法等的综合选择性
插秧缓苗后可 安全有效地使用丁 草胺、禾草丹。 1. 杂草敏感; 2. 撒施,药剂不粘 附在秧苗上 3. 药剂固着在杂草 萌动的表土层,秧 苗根系和生长点接 触不到。
二、形态选择
利用杂草和作物外部形态结构的差 异而获得的选择性。 如用 2,4-D 丁酯在小麦(单子叶作 物)田采用喷雾方法防除多种阔叶杂草 (双子叶植物)
可乐津
草达津
西玛津
植物吸收可乐津后,经N-脱烷基酶系(MFO酶)的作 用而脱烷基成草达津和西玛津。 而棉花、茄科植物、胡萝卜等体内这种脱烷基的能力 很低,很少可将可乐津转变成西玛津,因而比较安全,而 大多数杂草迅速地完成这种改变,因而被杀死。
植物吸收可乐津后,经N-脱烷基酶 系(MFO酶)的作用而脱烷基成草达津 和西玛津。 而棉花、茄科植物、胡萝卜等体内 这种脱烷基的能力很低,很少可将可乐 津转变成西玛津,因而比较安全,而大 多数杂草迅速地完成这种改变,因而被 杀死。
(1) 生长在田间的杂草:夺取水 分、养料、日光的能力>作物,强烈抑 制作物的生长发育;
(2) 寄生杂草:直接吸收作物体 内的营养物质,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 品质。
FAO统计:全世界因草害,作物减产达 200亿美元。 美国:病、虫、草害的损失减产达120 亿美元,其中虫害28%、病害27%、线虫 3%、草害42%。 中国:15亿亩耕地中,草害面积达3亿 亩以上,仅陕西野燕麦危害导致减产1亿多 亩以上,减产粮食150亿斤。
如何控制和消灭草害,是当 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 题。
二、Development of weeds chemical control
除草剂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9 世纪末期: M.L.Bonnet 发现硫酸铜 能防治麦田十字花科一些杂草,开始了人们 对化学除草的探索。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使用的除草剂都 是无机金属盐和酸(硫酸亚铁、氯酸钠、硫 酸及砷化物),它们的除草作用主要是依靠 其腐蚀性,因此,用量大、选择性差、杀草 谱窄、成本高、使用不便。
(1) 播后苗前处理
利用除草剂被吸附固着在表土层( 1 ~ 2cm 深 度)而不向深层渗透的特点(形成一层毒土层), 抑制表土层内杂草的萌发或杀死刚萌发的杂草。 而作物种子位于毒土层下面,因而能正常萌 发;作物萌发后穿过毒土层需要一段时间,在这一 阶段作物幼芽已有一定抵抗能力。
要求:
(1)除草剂具有很弱的淋溶性; (2)作物种子易于适当深播;
目前状况:
美国以除草剂为主,占45%; 欧洲占26.3%; 远东14.9%; 中国占8.9%。
化学除草剂的优点: 高效 省工 增产 机械化作业。
第二节
除草剂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分类方式很多,主要以作用方 式、作物体内的传导性、使用方法 和化学结构等进行分类。
一、 根据作用方式
1. 非选择性除草剂:
不同植物形态差异造成的选择 性比较局限,安全幅度较差
1. 叶片特性:双子叶或单子叶
2. 生长点位臵:单子叶位于植物茎部 并被叶片包被,不容易伤害;阔叶 杂草生长点位于顶部或叶腋处,易 直接受伤害。
3. 生育习性(往往产生位差选择)
三、生理选择
植物的茎、
叶或根系对除 草剂的吸收和 传导性差异。
四、生化选择
(3)土壤应为非沙质土壤。
(2) 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
即在作物生长期内施药处理土壤,生 长在毒土层的浅根性杂草被杀死,而作物 根系远离毒土层,因而安全。 此外,在果园可用茎叶处理(喷雾)法 防除果树行间杂草以及在农作物生育期采 用定向喷雾或防护喷雾法防除行间杂草, 也是利用了位差选择的原理。
利用土壤位差除草剂杀死浅 根性杂草而无害于深根作物
2. 空间位差选择
生育期行间处理法
一些行距较宽且作物与杂草有一定高度比的作 物田或果园、树木、橡胶园等可采用定向喷雾 或保护性喷雾措施。 利用作物与杂草的高度不同也可获得选择性。 如应用草甘磷涂抹法防除高于作物的农田杂草。
(二) 时差选择
利用作物和杂草生长的时间差异而获 得的选择性。 例如:用百草枯或草甘磷在作物播种 或插秧前处理,可杀死已萌发的杂草,而 由于它们在土壤中可迅速被钝化,因而可 安全插秧或播种。目前应用这一技术面积 最大的作物是免耕油菜田。
第五章
除草剂( herbicide)
第一节


一、What is the weeds?
杂草的危害性:
1. 直接:
主要指田间杂草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方 面所造成的损失。 ①有些杂草,全株或一部分有毒,混入 粮食或饲料中,能引起人畜中毒; ②有特殊气味的杂草,混入饲草中饲养 乳畜,能使乳品变质改味,降低使用价值。 ③由刺芒的杂草,往往影响家畜的健康 和皮毛质量。
1965 年 ICI 公 司发现 了联吡 啶类除 草剂百 草枯 ( paraquat )和敌草快( biquat )的除草活性, 促进了吡啶酮类除草剂发展。 20 世 纪 70 年 代 中 期 发 现 禾 草 灵 (disclofopmethyl)的除草活性后,通过结构改造及衍生合成, 很快开发出芳氧苯氧丙酸及环己烯二酮类除草剂。 1974 年发现草甘膦( glyphosate , roundup ), 促进了有机磷除草剂的发展,为除草剂新品种的 筛选和合成开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微生物制剂 的研究,开发出了有机磷除草剂双丙氨膦 (bialaphos)。
五、 可利用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安全剂的机理:主要是促进作 物对除草剂的解毒代谢。 例如 R25788 加入茵达灭可提高 玉米根系中谷胱甘肽 -S- 转移酶的活 性,加速解毒的速率。
必须注意两个基本点: 1. 各种选择原理都是建立在一定剂 量基础上,而剂量大小本身就是一 种选择性; 2. 任何一种除草剂的有效合理使用 都是基于多种选择作用共同的结果 ,其选择原理应具体分析。
杂草或其它作物很少含有玉米酮, 因而敏感。
2. 利用除草剂在作物和杂草体内所经 历的活化反应差异而得到的选择性
有些除草剂本身对植物无毒或毒 性很低,但在体内经过酶系的催化可能 变成有毒物质。这种活化的能力和速度 差异造成了作物和杂草上对除草剂的选 择性。
如:可乐津,本身无杀草活性。
Cl N (C2H5)2N N N N-脱烷基酶系 N(C2H5)2 C2H5NH N N Cl N N-脱烷基酶系 N(C2H5)2 C2H5NH N N Cl N NHC2H5
选择性是相对的,这与用药量及 植物发育阶段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典型的选择性除草剂2,4-D,当其 用量过大或过早时,就可能成为灭生性 除草剂。 相反,五氯酚钠属于非选择性除草 剂,但当其使用得当,也可成为选择性 除草剂。
二、根据植物体内的传导性
1. 传导型除草(内吸性)
接触到植物后,可渗入到植物体 内,通过植物的输导组织,由局部传遍 全株,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而造成 死亡。 例如燕麦灵等,可被根、茎、叶 、芽鞘吸收。
Cl 2,4-D
1951 年发现灭草隆 (monuron) 后,促使迅速合成 与试验了许多个脲类化合物,因为脲分子易被多 种取代基取代。 1952年发现了均三氮苯的活性,1958年开发的莠 去津( atrazine )在除草剂的杀草谱上得到突破, 其杀草谱明显扩大,使均三氮苯类得到了很大的 发展,所有均三氮苯类都是在三氮苯环 2 , 4 位有 取代基,导致迅速开发出一系列新品种 1960年发现敌稗(propanil)是除草剂选择性的 重要突破,从植物不同科间选择性发展到属间选 择性,促进了一系列防除单一杂草的除草剂燕麦 灵(barban),新燕灵( carbyne)等品种的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