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苹果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五力模型经典案例分析

五力模型经典案例分析五力模型是由波特提出的一种产业竞争分析模型,它主要包括了对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或服务、供应商和顾客的分析。
通过对这五种力量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所处产业的竞争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来深入分析五力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苹果公司。
在苹果公司所处的智能手机产业中,竞争对手是非常激烈的,主要有三星、华为等大型手机厂商。
这些对手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竞争压力较大。
同时,智能手机市场的潜在进入者也很多,因为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吸引了很多新的厂商进入。
此外,智能手机的替代品也比较多,比如传统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也对苹果公司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而供应商方面,苹果公司与多家供应商合作,因此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
最后,顾客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苹果公司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阿里巴巴。
在电子商务行业中,阿里巴巴面临着来自京东、亚马逊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压力。
这些竞争对手在商品种类、价格、物流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阿里巴巴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而在潜在进入者方面,电子商务市场吸引了很多新的创业者进入,因此竞争激烈。
此外,电子商务的替代品也比较多,比如线下零售、社交电商等,这也对阿里巴巴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而供应商方面,阿里巴巴与众多供应商合作,因此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强。
最后,顾客对于电子商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阿里巴巴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五力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对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或服务、供应商和顾客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所处产业的竞争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五力模型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于智能手机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关于智能手机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5力模型”,他认为: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比这5种力量的作用,来分析一下世界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状态。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智能的供应商可以理解为包括手机的代工商、设计公司和操作系统厂商、芯片和处理器供应商、手机行业外壳、按键电声产品供应商等等a)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度:智能手机的各个部件在市场上有着众多的供应商,而且供应商规模都比较大,难以联手操控市场,集中程度低于购买者。
b)本行业对于供应商的重要性:智能手机行业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性很强,但是对代工商的重要性一般。
c)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成熟的代工商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一般(如:富士康),但是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总体而言较弱。
d)供应商的产品对于本行业的重要性:智能手机的关键零部件如CPU芯片等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至关重要。
总结: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一般。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buyer bargaining power)a)顾客的集中程度: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级购买者是手机经销商,分布在全世界的有众多经销商,大部分的单体经销商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其进货量很小。
b)顾客选择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就智能手机行业而言,经销商向后一体化的可能性很低,从来没有成功例子。
c)顾客从供方购买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转换成本:智能手机的标准化程度很低,产品差异性明显。
d)顾客信息的掌握程度:顾客对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需求了解较多,但对于生产成本了解不够。
总结: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3.新进入者的威胁(potential new entrants)a)规模经济:智能手机行业的各规模很大。
b)产品差异优势:大多数品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在质量、功能等等方面更有侧重,购买者具有相当的品牌支持度。
关于智能手机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关于智能手机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5力模型”,他认为: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对比这5种力量的作用,来分析一下世界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状态。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智能的供应商可以理解为包括手机的代工商、设计公司和操作系统厂商、芯片和处理器供应商、手机行业外壳、按键电声产品供应商等等a)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度:智能手机的各个部件在市场上有着众多的供应商,而且供应商规模都比较大,难以联手操控市场,集中程度低于购买者。
b)本行业对于供应商的重要性:智能手机行业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性很强,但是对代工商的重要性一般。
c)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成熟的代工商前向一体化的可能性一般(如:富士康),但是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总体而言较弱。
d)供应商的产品对于本行业的重要性:智能手机的关键零部件如CPU芯片等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至关重要。
总结: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一般。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buyer bargaining power)a)顾客的集中程度: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级购买者是手机经销商,分布在全世界的有众多经销商,大部分的单体经销商对于智能手机行业而言其进货量很小。
b)顾客选择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就智能手机行业而言,经销商向后一体化的可能性很低,从来没有成功例子。
c)顾客从供方购买的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转换成本:智能手机的标准化程度很低,产品差异性明显。
d)顾客信息的掌握程度:顾客对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需求了解较多,但对于生产成本了解不够。
总结: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3.新进入者的威胁(potential new entrants)a)规模经济:智能手机行业的各规模很大。
b)产品差异优势:大多数品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在质量、功能等等方面更有侧重,购买者具有相当的品牌支持度。
关于苹果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关于苹果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09级工商管理一班李晓晨200910410042公司简介: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
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
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
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
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公司名称:苹果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Apple,Inc总部地点: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成立时间:1976年4月1日公司口号:Switch(改变)年营业额:652.25亿美元(2010年季报)员工数量:49400(2010年)公司LOGO:一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传言为纪念伟大的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爱兰图灵)公司市值:3372亿美元(2011年)公司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公司CEO:Timothy D. Cook 蒂姆·库克(首席执行官CEO)产品历史: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2年,推出Apple Lisa电脑。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1997年,推出彩色的iMac电脑。
2001年,推出iPod数码音乐随身听。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称为“Touch wheel”的触摸式感应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乐播放器,可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并取消Firewire连接埠的设计。
苹果公司外部环境分析教学提纲

劣势
1、操作系统封闭,可用其他软件少 2、与PC机不兼容 3、消费者少(没得到大企业使用)
优势
手机
1、忠实的苹果拥护者 2、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 3、软件扩展性好 4、人性化操作 5、战略措施(与联通强强联手)
劣势
1、价格昂贵 2、维修费用很高
掌上娱乐终端
优势
1、引领时尚潮流 2、设计优美 3、售后服务好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及移 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推动电 脑、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的需求 的快速增长,手持便携移动设 备是未来个人计算机发展的趋 势。
在我国这个以使用外国产品为 高档次的国家里,苹果公司不 用担心其产品在中国的推广。
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的GDP在逐年的稳步上升, 货币供应量也在稳定的上升, 收入提高,收入中的支出比例 上升,这对于苹果公司来说是 一件好事,总的来说苹果电脑 在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较好。
苹果公司SWOT分析
优势
最成功最健康的品牌形象 有多款明星产品 顾客品牌忠实度高 现金流稳定 创新能力强
机会
在竞争对手萎靡是取得市场突破 不断推出的新产品 战略联盟优势 Itunes与音乐播放器的结合形成手机 的形式提供了新机会 PC市场格局的变动,联想收购IBM等
劣势
Ipod nano产品质量 ITunes音乐下载的垄断失败 公司ceo乔布斯的离开
五、来自新加入企业的威胁
由于目前的市场格局和技术的先进性, 进入壁垒很高。资本的需求也很大。新的 进入者对苹果的影响也不至于很大。但政 府部门鼓励IT行业的发展,将有更多的电 子厂商出现,来瓜分苹果的产品市场,所 以,苹果的及时跟进,显得尤为重要。
苹果公司PEST分析
美国政府一向重视对高科 技产业的投资,支持高科 技企业的发展
iphone五力模型分析·

三星 SGH-i900
三星 SGH-i900
112×56×12.5mm的机身 三围和127克左右的重量把 持手感相当不错。三星 i900装载了一块3.2英寸分 辨率为240×400像素的 TFT屏幕,分辨率高达 400x240像素,显示效果 非常细腻。同时该屏幕还 融入了自家独创的 TouchWiz触摸操作技术, 支持图标的拖放和界面平 滑切换,可以实现比 iPhone更炫的动态效果 三星i908的CPU采用了 ARM920T PXA312这一型 号,运行速度高达624Mhz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1.手机行业增长空间: o IDC的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手机出货大约 11.27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占比15.4%,约1.74 亿部。不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 手机出货同比下降了5.2%,但智能手机却逆势 增长了15.1%。因此,就只能手机市场来说, 它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替代品的威胁(小) 替代品的威胁(小)
o o o o 上网本 MP4 照相机 电子阅读器
பைடு நூலகம்
iPhone
iPhone是手机领域的高端产品,她融合了多种 功能,使的没有那种产品能够取代她的地位。移动通 话、邮箱、facetime、地图、游戏、音乐、上网、读 书、相机等多项功能。 iPhone同很多数码产品在功能上有交叉,例如笔 记本、音乐播放器、照相机、电纸书、收音机等。我 们可以说iPhone在集合了各种数码产品功能,成为他 们的替代品。而现今为止却没有什么可以成为iPhone 的替代品。
如何降低竞争者威胁?
o 1,创新速度快,研发力度大 o 2,品牌形象优质(外观、功能性强大、带给消费 者个性化的精神享受) o 3,人性化用户体验( “多重触摸操控技术” ) o 4,科技含量高(关键技术) o 5,引领业界潮流(独特吸引力) o 6,ipod+itunes的客户基础群
关于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

关于苹果公司的SWOT分析苹果公司(Apple Inc.)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2007年由苹果电脑公司(AppleComputer,Inc.)更名而来,核心业务为电子科技产品,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苹果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Wayn 在1976年4月1日创立,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知名的产品有AppleII、Macintosh电脑、Macbook笔记本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
2012年8月21日,苹果成为世界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一.竞争环境因素分析1.企业外部环境机会因素(O)A.消费类电子市场巨大:美国消费类电子协会(CEA)曾经预测,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收入将持续稳定的增长。
只要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竞争策略优于竞争对手,这将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市场。
B.众多专业电子代工服务(EMS)企业涌现易于苹果将制造业外包并降低成本:亚洲尤其是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许多跨国企业在亚洲采购配套元件或者将制造业务由亚洲企业代工,利用各自擅长的优势来优化产品价值链,降低成本,实现双赢。
同时,中国高速成长的内需市场也为苹果全球销售业务的成长提供机会。
C.大型元器件制造商涌现:世界范围内大批元器件制造商的涌现,使得苹果在寻找合格供应商上有许多选择,这样就增加了苹果的谈判筹码。
供应商之间在价格、品质和服务方面的激烈竞争使得苹果可以很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毛利润率。
2.企业外部环境威胁因素(T)A.美国经济下滑,消费信心受挫:次贷危机继续向实体经济扩散,欧美房地产业低迷不振,世界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全球经济已经出现明显降温。
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国家政策重点转向控制通货膨胀,紧缩性宏观政策将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这将进一步导致消费者在消费时有所顾忌,会影响消费信心。
苹果公司的五力竞争力量的运用

苹果公司的五力竞争力量的运用一.同行竞争1. 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有戴尔、联想、宏基、微软、谷歌、索尼,联想,三星以及诺基亚等公司。
2. 苹果公司面临的压力目前面临着PC面临Linux桌面压力、Mac OS X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三星的崛起、类似央视315的信任危机、一系列的法律纠纷等众多的压力。
其中最严峻的是三星的崛起。
3. 竞争激烈程度(阶段,产品,规模)竞争存在于各个领域,各个地区,各个消费群体,三星与苹果的竞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凭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的热销,三星与苹果的竞争已经到达了白热化阶段。
三星成为了全球唯一能与苹果公司抗衡的厂商。
据IDC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显示,三星在当季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高达5630万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1.3%;而排名第二的苹果公司在同期的手机销量为2690万部,市场份额为15%,不足三星的一半。
另据国外媒体援引相关机构统计数据的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三星共售出2.15亿部智能机,而苹果公司则售出1.35亿部,远低于前者的销量。
从全球市场份额来看,三星也已领先于苹果公司。
根据IDC的相关统计数据,三星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为21.8%,而苹果iPhone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15.1%。
这些数据意味着,尽管iPhone系列手机的销量一直处于高位,但在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的冲击下,iPhone的美誉度和竞争力都在减弱。
苹果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减少。
4. 苹果公司采取的手段面对三星的强势,苹果采取主动出击 1. 着手调换零部件并加速推动核心部件的“去三星化”,来减弱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三星的局面继将部分DRAM与NAND Flash订单转向东芝、海力士和尔必达后,从iPhone4开始已经不再采购三星液晶面板,苹果新一代iPhone 的面板采购依然将三星排除在外,而是采用了韩国LGD,以及日本的Japan Display与夏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苹果公司的五力模型分析
09级工商管理一班
李晓晨
200910410042
公司简介: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
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
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
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
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公司名称:苹果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Apple,Inc
总部地点: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
成立时间:1976年4月1日
公司口号:Switch(改变)
年营业额:652.25亿美元(2010年季报)
员工数量:49400(2010年)
公司LOGO:一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传言为纪念伟大的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爱兰图灵)
公司市值:3372亿美元(2011年)
公司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简称沃兹)
公司CEO:Timothy D. Cook 蒂姆·库克(首席执行官CEO)
产品历史:
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电脑Apple II。
1982年,推出Apple Lisa电脑。
1984年,推出革命性的Macintosh电脑。
1997年,推出彩色的iMac电脑。
2001年,推出iPod数码音乐随身听。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称为“Touch wheel”的触摸式感应操控方式。
2003年,推出最早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乐播放器,可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并取消Firewire连接埠的设计。
2004年,推出第四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沿用了原本在iPod mini上的“Click Wheel”操控设计。
此后还推出搭载彩色显示屏的iPod Video。
2004年,推出迷你版iPod mini数码音乐播放器;其金属外壳与其他机种歧异性极大
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宣布下一年度将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5年,推出第五代iPod播放器。
2005年,推出第二代iPod mini 迷你数码音乐播放器与iPod shuffle,其无显示屏设计引起部分使用者不满。
2005年九月,推出iPod nano 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采用彩色显示器。
2006年,史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MacBook Pro。
2006年,推出第六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称为“iPod classic”。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nano 数码音乐播放器,采用和iPod mini相同之铝壳设计。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shuffle数码音乐播放器,其外型变为类似一个夹子,体积更加小巧。
2007年,推出第三代iPod nano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外型由细长转为宽扁。
2007年,史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hone与iPod touch。
2008年,史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从信封中取出)了MacBook Air,这是当时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2008年,史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od nano 第四代和iPod touch第二代。
2008年,史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新设计的MacBook和MacBook Pro,以及全新的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
2008年7月11日,苹果公司推出3G iPhone。
8GB版售价为199美元,16GB版售价为299美元。
ios2x版正式提供全球语言。
2009年,苹果负责全球营销的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席勒在Mac World2009
大会上发布了重新设计的17英寸屏幕的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
2009年,3月3日推出升级版的iMac,但外形并未改变,其使用了NVIDIA公司新款显卡,并小幅度降低了iMac价格,同时升级更新的包括Mac mini和Mac Pro。
2009年,3月11日推出新款iPod shuffle,这是第一款可以语音发音的数码音乐播放器,体积更加小巧几乎是上代的一半大小,由于部分操作键转至耳机线缆上,所以暂时不支持第三方耳机,而且必须配合8.1版本或更新版本的iTunes使用。
2009年,6月25日推出新款iPhone,命名为iPhone 3GS,S代表speed,iPhone 3GS是历代iPhone中性能最好的一款,其运行速度是前两代iPhone的两倍多,并且加入了指南针、摄像等功能
2009年,9月10日更新全线iPod产品(itouch、classic和nano),其中第五代nano支持摄像和收音机功能,推出iTunes 9,正式推出Snow Lepard系统2010年,4月3日推出iPad系列产品(3G、wi-fi+3G)
2011年,3月2日推出iPad2系列产品(3G、wi-fi+3G)
2011年,6月7日介绍ios5,mac os x 10.7 lion,icloud
2011年,10月5日推出iphone4s,ios5,icloud
明星产品:
Iphone:起初,苹果公司在将Iphone推向国际是采用独家经销。
作为独家经销的条件,苹果可以获得运营商从Iphone业务中获得收入的一部分,这是其它手机厂商很难享受到的待遇。
苹果从来没有披露过协议的详细条款,但估计苹果分成的比例最高可达40%。
之后,为了让拓展Iphone的销售市场,苹果公司开始在同一国与一家以上的运营商合作,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和销售额。
Ipad:
下面,对苹果公司进行五力模型分析(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一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竞争
电脑硬件:戴尔,联想,宏基等PC生产厂商
电脑软件:微软,谷歌
手机: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HTC等智能机
掌上娱乐终端:索尼walkman等
平板电脑:索尼,联想,三星等
另外,苹果公司与三星,诺基亚等公司均有专利权诉讼案件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PC市场:由于市场格局和技术的先进性,进入壁垒高,资本需求大。
PC市场已形成规模,潜在进入者少。
掌上娱乐终端:MP3播放器市场正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闪存式音乐播放器市场。
该市场对投入的资本要求较少,容易获得技术和专业诀窍,存在公开的分销渠道,将有更多的电子厂商出现来瓜分产品市场,潜在进入者竞争力较强。
三替代品的威胁
首先分析苹果公司产品特点:1,苹果的品牌效应;2,竞争产品跟不上步伐,(乔布斯:我们的产品至少领先市场5-10年);3,设计是关键(设计师:Jonathan Ive,IMac,ipad均出自他手);4,优秀的营销(饥饿式营销)
Imac个人计算机的替代品: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和Intel芯片的PC机,如:戴尔,惠普,联想等品牌的个人计算机。
这些生产商制造出来的PC机兼容性好,性价比高,购买者转移成本低,对IMac的竞争力较强。
掌上娱乐终端:Ipad的替代品包括三星,索尼,联想等公司相继推出的平板电脑,Ipod的替代品包括索尼的walkman,三星的YP-Z5等。
但由于Ipod,Ipad设计前卫,简单易用的软件以及大量的周边产品,其市场地位不可动摇。
四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给苹果供货的老供应商包括:PortalPlayer和欧胜电子,好几代IPod都采用了它们的芯片。
而在2006年4月,三星电子接替PortalPlayer为苹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提供解码芯片
苹果电脑的硬盘有两个来源:东芝和日立环球存储技术公司。
据isuppli的消息来源,苹果电脑公司的显示屏只有一个货源。
相比之下,苹果电脑的nano显示屏由三家供应商,这些显示屏存在一些广为人知的质量问题。
而由于要整合到iMac里的面板需要较高的技术规格,也较难找到替代品。
这种货源单一的情况,加上LED背光器件的供应可能受到限制,将会导致交货的延迟。
从上可以看出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还是较强的。
但是看Iphone在中国的供应商包括:苏州联建科技有限公司(触屏生产)和富士康公司(组装)。
其特点是:技术含量低和廉价的劳动力,使得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低。
这是由于苹果公司自行研发,实现了创意设计等一体化的过程,自己的手机应用系统和文件下载。
另外,手机生产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不构成影响销售利润的主要成本,所以供应商议价能力低。
五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产品的购买者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群体以及高收入阶层。
由于苹果对其品牌的成功塑造,使苹果代表了一种追求创新张扬个性的精神。
购买者的品牌忠诚度高,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