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一)
教材知识解读 必修第三册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vi.& n.行进;前进;示威游行 n.典礼;仪式 n.一系列;范围、界限 vi.包括;(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n.人物;数字;身材 vt.认为;认定 n.收获季节;收获;收成 vi.& vt.收割(庄稼);捕猎(动物、鱼)
6.crop 7.gather
8.feature
9.church 10.fade 11.typical 12.firecracker
25.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26.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内蒙古自治区
27.Mongolian
adj.蒙古人的;蒙古的;蒙古
语的
n.蒙古语;蒙古人
Ⅱ.记重点单词
1.march 2.ceremony 3.range
4.figure
5.harvest
11.go off
爆炸;走火;离开
12.except for
除……之外
13.set off
出发;动身;启程
词汇句型 [增加词汇来助力]
1.clumsy 2.coincidence 3.colleague mitment panion petence plex promise
6.gratitude n.感激之情;感谢 →grateful adj.感激的;表示感谢的
7.agricultural adj.农业(劳动/生产) →agriculture n.农业;农艺
8.decorate vt.装饰;装潢 →decoration n.装饰;装潢
9.significant adj.有重大意义的;显著的 →significance n.重要性,意义;意思,含义
Hale Waihona Puke n.帐篷 n.树枝;分支;支流 n.婚礼;结婚庆典 vt.鼓掌;拍手;击掌 n.鼓掌;拍手;掌声
高中生物学选修1课件 单元排查强化4

8.[海南卷]非特异性免疫Hale Waihona Puke 多种病原体起作用,且是能够遗传的。
(√) 9.[海南卷]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 ) 10.[全国卷]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T 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 ) 11. [江苏卷]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 T 细胞。( × ) 12.[北京卷]生物体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病毒感染→人体 T 细胞
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感染。( × ) 13. [重庆卷]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 14. [重庆卷]初次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
产生效应 T 细胞和抗体。( √ )
15. [广东卷]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 ) 16.[江苏卷]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 ) 17. [江苏卷]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5 . 唯 一 能 产 生 抗 体 的 细 胞 是 _浆__(_效__应__B__) 细 胞 , 且 一 个 __浆__(_效__应__B_)_细__胞___只能分泌___一_____种抗体。
6.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___浆_____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
细胞是___巨__噬___细胞。 7.记忆细胞寿命___长_____,能“记住”入侵抗原;二次免疫反应
___快_____,产生抗体___多_____。
8.胞内寄生生物,__体__液____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 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 __细__胞____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
__体__液____免疫清除。
9.免疫功能异常会出现:__自__身__免__疫__病__、过敏反应或免疫缺陷病。
安全隐患排查基础知识(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效、快速的发展。
然而,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安全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各类安全事故频发。
为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安全隐患排查的基本知识,包括排查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隐患类型等,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实用的安全知识。
二、安全隐患排查的意义1.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安全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隐患排查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企业通过安全隐患排查,可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4. 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安全隐患排查有助于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三、安全隐患排查的方法1. 日常巡查法:通过定期对生产、生活场所进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专业检测法:利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3. 专项检查法:针对特定领域或环节,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
4. 自我排查法:企业、单位或个人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整改。
5. 举报投诉法:鼓励群众举报投诉安全隐患,共同维护安全生产。
四、安全隐患排查的注意事项1. 全面性:排查时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确保不留隐患。
2. 严肃性:对待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严肃认真,不得敷衍了事。
3. 及时性:发现安全隐患后,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4. 持续性: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长期坚持,形成长效机制。
5. 保密性:在排查过程中,要妥善保管相关信息,确保不泄露企业秘密。
五、常见隐患类型1. 物理性隐患:如设备老化、磨损、变形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人员伤害。
2. 化学性隐患: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质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
3. 生物性隐患:如细菌、病毒等,可能导致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2017版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练习单元基础知识排查doc

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七)第一关:测基础判正误1不同基因突变的概率是相同的(X )2.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X )3. —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V )4. 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X )5. 一般来说,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才能通过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V )6. 基因突变不仅是可逆的,而且大多数突变都是有害的( V )7.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DNA 复制过程中( V )8.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控制直毛的基因可以突变为控制长毛的基因( X )9. 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X )10.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X )11.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V )12. 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X )13.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V )1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V )15. 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 X )16. 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 V )17. 作物育种中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X )18. 采用克隆的方法培育作物品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V )19.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作物品种都是经花药离体培养得来的( X )20.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V )21.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X )22. 基因型为aaaBBBCcc 的植株一定不是单倍体( X )23. 基因型为Abcd 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V )24. 四倍体水稻与二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X )25. 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新品种( X )26.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X )27. 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V )28.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V )29. 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X )30. 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 X )3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X )32. 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V )33.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X )34. 由二倍体加倍后产生的四倍体,与原来的二倍体是同一个物种( X )35.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X )36. 杂交育种一定需要较长时间( X )37. 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X )38. 让高秆抗病(DDTT)与矮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 i, F i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秆抗病品种。
云南省昭通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云南省昭通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生物与其栖息环境连接错误的是()A.仙人掌------沙漠B.大熊猫------高山竹林C.企鹅-------南极冰原D.鲨鱼-------淡水湖泊2.我们观察校园中的生物时,观察到的蚂蚁属于()A.动物B.植物C.细菌D.真菌3.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萌还催众笋长”的诗句。
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清明前后,种瓜点豆C.大树底下好乘凉D.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的名句,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之间的生物关系是()A.合作关系B.竞争关系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5.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沙漠中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蚯蚓使板结的土壤变疏松D.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6.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溶洞中长天的钟乳石B.饰品店的珊瑚C.电脑里的木马病毒D.农田里的菜青虫7.桑基鱼塘系统被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关于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B.形成种桑→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链C.该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是:桑树→蚕→鱼→粪便等排泄物D.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生态能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污染8.下列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与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水分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光照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9.诗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描写了杏花凋谢结出果实的现象,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能繁殖后代B.能产生变异C.生活需要营养D.能进行呼吸10.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蛇海B.落叶C.人体蜡像D.流感病毒11.各生态系统的关系是()A.各自独立B.彼此互不相干C.相互关联D.某些生态系统有关联12.某生态系统中有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牧民在草上喷洒了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来防止鼠对草的侵害。
基础知识考前排查专题练习(力学)

基础知识考前排查专题练习(力学)一、需要识记的数值:1、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以 m做单位来量度。
1m= nm。
银河系用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
2、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80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600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300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5 ;成人一个鞋底的面积大约是200 。
3、ρ水= kg/m3= g/cm3。
物理意义是:,1m/s= km/h。
4、1标准大气压= mmHg= Pa。
二、必记的基础知识1、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2、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要,但水结成冰时体积;液态的蜡在凝固时中间凹陷下去,说明了;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的结构跟的结构十分相似。
3、物体中所含的多少叫做质量,用符号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4、托盘天平上可调节的两个部件是和,在称量前在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不能调节,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时,不能调节,读游码的数值时,应以它端所对的刻度线为准。
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盘,然后向盘加砝码并移动;如果错将物体放在右盘中,向左盘加的砝码为48g,同时将游码移到0.4g处,天平平衡,此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6、相同体积的铁和铝,的质量大;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的体积大;一个实心立方体质量是1.08×103kg,体积为4×105cm3,该物体的密度是 kg/m3;若将该物体切去一半,则剩下一半的密度是。
7、甲乙两块体积相同的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若将甲截去2/3,把乙截去1/3,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是;8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某钢瓶内装的氧气的密度是8 kg/m3,一次气焊用去其中质量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解析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 实际上是指任人唯才,与宗法制无
关,故选D。
A项是分封制, B项涉及家谱, C项涉及嫡长子继承制,都与宗法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皆排除。
解析答案
高考题组
1
2
3
3.(2014· 广东高考)“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解析 ”象宫室屋宇之形,“ B.皇帝宝座 ”可能表示( A ) C.青铜兵器 A.祖先牌位 骨文中,“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2) 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
间的横向联系。
答案
3.归纳总结——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
陈等。
(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
解析答案
)
1
2
3
4
5
6
7
8
7.《史记》载:“ 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 „„朱弦洞越,大羹玄酒,
所以防其淫侈,救其雕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
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材料现象反映出
( )
A.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念
B.节用尚贤的墨家思想
C.贵贱有序的礼乐制度
D.尊卑有别的宗法观念
依据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
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可知政治与家族血缘相结合,故A项正确;
依据材料“先秦盛行”可知此时并非是封建等级森严,故B项错误;
必修第二册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新人教

9
loss
→lose →lost
10
contribution
→contribute
1
n.丧失;损失 vt.丢失 adj.迷路的;失去的 n.捐款;贡献;捐赠 vi.& vt.捐献;捐助 vi.& vt.调查;研究 n.调查;研究
12
donate
1 mount
2 former 3 preserve 4 likely
n.山峰 vt.爬上;骑上 vi.爬;登上 adj.以前的;(两者中)前者的 vt.保存;保护;维持 n.保护区 adj.可能的 adv.可能地
5 department 6 within 7 issue
8 conduct
9 attempt 10 worthwhile
6 protest
7 committee 8 fund 9 document
10 republic 11 archaeologist 12 pyramid
n.抗议 vi.& vt.(公开)反对;抗议 n.委员会 n.基金;专款 n.文件;公文;(计算机)文档 vt.记录;记载(详情) n.共和国 n.考古学家 n.(古埃及的)金字塔;棱锥体
5 As they learn more about where they come from,they will hopefully be proud to tell others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culture.(where引导宾 语从句) 当他们更多地了解他们从哪里来,他们将有希望自豪地向别人介绍 他们的国家和文化。
[词汇助力] 高频词汇
1 attendance 2 awful 3 bacterium(复bacteria) 4 baggage 5 banquet 6 ba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基础知识排查(一)
第一关:测基础判正误
1.病毒是一种生物,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
2.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原核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4.蓝藻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5.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是恒定不变的(×)
6.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7.糖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
8.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9.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1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约有20种,有些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 11.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做二肽(×)
1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3.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14.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1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16.蛋白质、多糖、核酸和脂肪都是多聚体(×)
17.糖类的作用是在细胞内作为能源物质(×)
18.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有脂质、糖类、蛋白质(√)
19.蔗糖和乳糖水解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单糖(√)
20.脂质与糖类都只含有C、H、O这三种元素(×)
21.细胞中的化合物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六类(×)
22.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是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
23.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的能运输物质,有的能起催化作用,有的能与激素结合,有的能与神经递质结合(√)
24.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类囊体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25.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6.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其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也可能进入细胞(√)
27.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的有氧呼吸就是在线粒体内完成的(×) 28.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的不同部位分布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
29.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30.有中心体的一定是动物细胞(×)
31.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大液泡和叶绿体(√)
32.溶酶体内的酶由核糖体合成,高尔基体运入(×)
3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34.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多少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
35.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通过核孔能进入细胞核,mRNA通过核孔能出细胞核(√) 36.红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会因吸水而涨破,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因失水而皱缩(√) 37.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相当于半透膜(×)
38.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就会发生质壁分离(×)
39.不同植物对同一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说明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40.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 41.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42.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43.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因素相同(×)
44.分泌蛋白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细胞外(×)
45.已知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则葡萄糖进
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46.糖醋蒜在腌制中慢慢具有糖醋味,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的结果(×)第二关:练规范强素质
1.苹果含有Zn,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
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植物在冬季来临时,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
如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据图完成以下推断:
(1)冬季气温下降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越大,植物抗寒性越强。
(3)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导致组织中的含水量下降。
(4)随温度的缓慢降低,致使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3.写出氨基酸形成多肽的反应式:。
4
(1)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2)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分解时,脂肪产生的能量多。
(3)脂肪、糖类在体内代谢的共同终产物是CO2和H2O。
5.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B、G、E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及相互关系图。
据图回答:
(1)E→G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
(2)B的功能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取决于:它结构的多样性,除与氨基酸(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外,还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3)e的顺序性与b的顺序性之间的关系是:DNA分子上的脱氧核苷酸(e)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它决定着蛋白质上氨基酸(b)的排列顺序。
6.细胞膜功能及功能特性的鉴定
(1)实验:将大量同种生物和亲缘关系较远的精子和卵细胞混合在一起,发现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结合,则说明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2)实验:利用红墨水处理正常玉米种子和煮熟的玉米种子,对比观察处理后的两种种子的胚细胞的颜色变化。
该实验可用于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7.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
图示模型主要表明细胞膜的功能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8.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分别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据图回答:
(1)该生物膜很可能是细胞膜,因为有糖蛋白D。
(2)a~d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b和c。
(3)若该生物膜是肝细胞膜,进食6小时后,C代表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会增加。
9
表中数据可说明:
(1)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2)膜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3)线粒体内膜与外膜相比,蛋白质含量高的原因是内膜的功能复杂。
10.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其中,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