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生产流程

合集下载

动力电池生产流程及工艺装备

动力电池生产流程及工艺装备

动力电池生产流程及工艺装备一、动力电池生产流程1. 材料准备:动力电池的制造需要使用多种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好,确保供应充足。

2. 材料处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包括混合、粉碎、成型等。

这些处理工艺旨在提高材料的活性和电化学性能。

3. 电极制备: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经过处理后,将分别涂覆在导电铜箔和导电铝箔上,形成电极片。

电极片的制备需要采用涂布、烘干等工艺。

4. 组装电池:将正负极电极片和隔膜层叠在一起,形成电池的层叠结构。

在层叠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电极片和隔膜的对称性和紧密度,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5. 注液封装: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中,完成电池的封装。

注液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液体的质量和量,避免电解液泄漏或浓度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6. 电池激活:封装完成后的电池需要进行激活处理,通常是通过充放电循环来激活电池的性能。

激活过程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7. 电池测试:生产完成后的电池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包括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循环寿命测试等。

测试过程可以筛选出不合格品,确保产品质量。

8. 包装出货:合格的电池产品经过测试后,进行包装和出货。

包装过程需要保护电池产品,避免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二、工艺装备1. 材料处理设备:包括材料混合机、粉碎机、成型机等。

这些设备用于对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

2. 电极制备设备:包括涂布机、烘干机等。

这些设备用于将正负极材料涂覆在导电铜箔和导电铝箔上,形成电极片。

3. 组装设备:包括层叠机、压力机等。

这些设备用于将正负极电极片和隔膜层叠在一起,形成电池的层叠结构。

4. 注液封装设备:包括注液机、封口机等。

这些设备用于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中,并完成电池的封装。

5. 激活设备:包括充放电设备等。

这些设备用于对封装完成的电池进行激活处理,提高其性能和循环寿命。

6. 测试设备:包括容量测试仪、内阻测试仪、循环寿命测试仪等。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分析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电池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存储装置,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然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

本文将介绍电池生产的几个关键工艺环节,包括原料准备、电池制备、装配和测试等流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1. 原料准备电池的主要原料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

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原料需要严格控制质量,以确保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正负极材料一般是由金属氧化物、碳等材料制成,而电解液则是由有机溶剂和盐等混合物组成。

此外,为了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还需要对原料进行表面处理和结构优化。

2. 电池制备电池的制备包括电极制备、隔膜涂布、电池组装等过程。

首先,需要将正负极材料分别制备成片状或粉末状,并添加导电剂和粘结剂。

然后,将正负极材料和隔膜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成电池结构。

随后,通过涂布、辊压等工艺将电解液均匀涂布在正负极材料之间,形成电池的双极结构。

最后,将隔膜切割成适当大小并与电极层堆叠在一起,完成电池的组装。

3. 装配与测试装配是将制备好的电池组件按照特定的工艺进行连结和密封。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和电解液包裹在密封容器中,并确保密封性能和电池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电池的充放电测试和性能评估,以保证电池满足产品标准和客户需求。

测试指标包括容量、内阻、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电池生产工艺中存在一些关键技术和挑战。

首先,原料准备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和比例,以确保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其次,电极制备和隔膜涂布等工艺需要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生产效率。

另外,装配和测试过程中的失误和测量误差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测。

综上所述,电池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原料准备、电池制备、装配和测试等过程。

其中,每个环节都具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挑战,需要生产厂商进行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电池生产工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电池是一种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常见的电池类型有锂电池、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

下面将以锂电池为例,介绍电池生产的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锂电池的主要材料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材料等。

首先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要求,并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储存和配料。

2.正极材料的制备:正极材料一般由锰酸锂、钴酸锂、镍酸锂等混合而成。

制备正极材料需要在严密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粉末的纯度和颗粒大小符合要求。

3.负极材料的制备:负极材料一般使用石墨。

石墨经过高温烘烤和化学处理,获得纯度高、导电性好的石墨粉末。

4.电解液的配制:电解液是电池中负责离子传递的介质。

电解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机溶剂和锂盐。

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和工艺要求,配制出符合要求的电解液。

5.隔膜材料的制备:隔膜材料一般使用聚丙烯膜。

通过特殊工艺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离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6.正负极材料的涂布: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涂布到金属箔上。

涂布过程需要控制涂布厚度和均匀性,同时确保材料与金属箔的粘附性。

7.叠层和卷绕:将涂布好的正负极材料叠层堆叠,并通过卷绕工艺固定。

叠层和卷绕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正负极材料的相对位置和压实度。

8.封装和封胶:将叠层好的电池芯片封装到金属壳体中,并通过封胶工艺固定。

封装和封胶过程要保证密封性和结构稳定。

9.充电和充电测试:对封装好的电池进行充电,检测充电性能和电能储存能力。

充电测试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容量等参数的测试。

10.组装和封装:将充电测试合格的电池芯片组装到电池壳体中,并进行电池封装。

组装和封装需要保证电池芯片的引线连接和固定。

11.成品检验和包装:对封装好的电池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容量、内阻等参数的检测。

合格的电池进行包装,并标注生产日期、型号等信息。

12.成品入库:成品电池经过检验和包装后,入库备用。

入库时要按规定的方式进行分类、摆放和记录,以方便后续的管理和使用。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电池生产工艺流程是指生产电池所需的一系列工艺步骤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第一步:原料准备电池生产的原料主要包括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等。

在生产开始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检验和准备工作,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

第二步:材料处理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工艺,以提高其电池性能。

例如,对阳极材料进行钝化处理,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循环寿命;对阴极材料进行活化处理,可以提高其放电容量和充电速率。

第三步:电极制备电池电极是由阳极、阴极和隔膜组成的。

制备电极的过程主要包括料浆制备、涂覆、压制和烘干等步骤。

在料浆制备过程中,需要将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与粘合剂、导电剂等混合,形成电极料浆。

然后将电极料浆涂覆在铝箔或铜箔基片上,并通过压制和烘干等工艺步骤,形成电池电极。

第四步:装配电池的装配主要包括将阳极、阴极和隔膜层按照一定顺序叠放在一起,并通过热封或压合等方式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电极和隔膜之间的一定距离,以避免短路和内部损坏。

第五步:注电解液在装配完成后,需要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中。

电解液主要是由溶剂、盐类和添加剂等组成,可以提供电池所需的离子传导和反应媒介。

注液过程需要控制液体的容量和浓度,以确保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正常进行。

第六步:密封和成型注液完成后,需要对电池进行密封和成型。

通过热封或机械密封等方式,将电池的上下壳体封闭,并保护电极和电解液不受外界环境的污染和侵蚀。

第七步:检测和测试生产完成后,需要对电池进行检测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检测和测试项目包括电压、容量、内阻、循环寿命、安全性等。

第八步:包装和出厂通过包装工艺,将电池放入适当的包装盒中,并贴上标签和说明书等。

然后,将成品电池进行仓储和运输准备,最终出厂销售。

总结起来,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材料处理、电极制备、装配、注电解液、密封和成型、检测和测试、包装和出厂等一系列步骤。

电池的生产流程

电池的生产流程

电池的生产流程电池的生产流程电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能量存储装置,具有移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能源存储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电池的生产流程。

电池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配制、电芯制造、封装组装和质检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配制环节。

电池的组成主要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

正极一般由金属氧化物、导电剂和粘结剂等混合物组成,负极则主要由碳材料和导电剂组成。

电解液是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有机溶剂和电解质组成。

原料进厂后,需要进行分析和检测,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和混合。

这是保障电池性能和质量的关键一步。

其次是电芯制造环节。

电芯是电池的核心部分,通过将正负极材料层层叠加,最后卷成一个卷曲形状的电芯。

这个过程是电芯制造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具技术要求的部分。

电芯制造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设备和工艺,如材料层压机、电芯成型机等。

首先,将正负极材料分别进行层压,然后再通过电芯成型机将正负极分别成型。

最后将正负极卷曲成形成电芯。

这在技术上要求非常高,需要高度的自动化和控制技术。

然后是封装组装环节。

电芯制造完成后,需要将其封装成电池。

封装主要包括盖封、焊接、装壳等步骤。

首先将电芯与防护板盖封在一起,然后通过焊接将电芯与连接片固定在一起。

最后将电芯与连接片放入电池壳体中,并将壳体密封好。

整个过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和工艺,如盖封机、焊接机和装箱机等。

这个过程需要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最后是质检环节。

电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它的性能和寿命,因此质检是电池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质检包括外观检查、电性能测试、容量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电池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和缺陷等。

电性能测试主要是测试电池的电压、电阻、内阻等参数。

容量测试主要是测试电池的容量,即电池能存储的能量大小。

可靠性测试主要是测试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

这些测试需要进行全面、严格和准确,以确保电池的质量和性能。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电池生产工艺流程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交通工具以及能源存储系统中。

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介绍电池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首先,电池生产的第一步是原材料的准备。

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配比,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符合生产要求。

接下来是正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

正极材料通常是由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而成,经过浆料制备、涂布、压延、切割等工艺步骤制成正极片。

而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类似,主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的混合、浆料制备、涂布、压延、切割等工艺步骤。

随后是电解液的制备。

电解液是电池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包括溶剂、盐类和添加剂。

电解液的制备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成分的比例和质量,以确保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原材料准备和制备工艺完成后,接下来是电池的组装工艺。

组装工艺包括正负极片的叠层、隔膜的加入、电解液的注入、密封和成型等工序。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工序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确保电池的内部结构和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是电池的测试和包装工艺。

经过组装的电池需要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包括容量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合格的电池将进行包装,包括外壳的组装、标识和包装。

总的来说,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正负极材料的制备、电解液的制备、电池的组装、测试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电池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池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手机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电池生产工艺流程手机电池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工艺流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手机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

手机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锂、镍、锰、钴等金属元素,以及聚丙烯、聚乙烯等聚合物材料。

在生产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2. 正极材料制备。

手机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由锂、镍、锰、钴等金属氧化物混合而成。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这些金属氧化物与聚合物材料进行混合,并在高温下进行烧结,最终形成正极材料。

3. 负极材料制备。

手机电池的负极材料通常由石墨和聚合物材料混合而成。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石墨和聚合物材料进行混合,并在高温下进行烧结,最终形成负极材料。

4. 电解液制备。

手机电池的电解液通常由锂盐和有机溶剂混合而成。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锂盐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并进行严格的过滤和纯化处理,确保电解液的纯度和稳定性。

5. 电池壳体制备。

手机电池的壳体通常由铝合金或者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铝合金或者聚合物材料进行压铸或注塑成型,最终形成电池壳体。

6. 组装。

在手机电池的组装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注入电池壳体中,并进行密封处理。

然后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确保其性能稳定。

7. 测试。

在手机电池生产的最后阶段,需要对电池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包括容量测试、循环寿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等,确保电池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手机电池最终可以完成生产,并投入到手机的组装生产中。

手机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非常复杂,需要多道工序的精密操作和严格控制,以确保电池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也将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手机电池性能的不断提升的需求。

生产电池的工艺流程

生产电池的工艺流程

生产电池的工艺流程生产电池的工艺流程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

正极材料一般是金属氧化物如锌、锰等,负极材料一般是碳或金属如锌、锰等,电解液一般是酸碱溶液,隔膜则用于隔离正负极之间的直接接触。

2. 搅拌和混合: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与电解液进行搅拌和混合,以确保各种材料均匀分布并形成稳定的电化学反应。

3. 配制浆料:将搅拌和混合后的材料加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细致的混合,形成浆料。

4. 过滤和脱泡:将浆料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以保证电池的纯度和稳定性。

之后,用震动器将浆料中的气泡排除掉。

5. 涂布和干燥:将过滤后的浆料涂布在导电膜上,导电膜一般是用金属网或碳纤维制成的。

然后将涂布后的导电膜经过烘干机进行干燥,以去除浆料中的溶剂。

6. 压制和成型:将经过干燥的导电膜通过冲压机进行压制和成型,以确保电池片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7. 组装和封装:将正极片和负极片通过机械臂进行组装,并加入隔膜和电解液。

然后将组装好的电池放入密封容器中,通过封口机进行封装,以确保电池内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8. 充电和检测:将封装好的电池连接到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通过电压和电流传感器对电池进行检测和监控,以确保电池的正常运行。

9. 包装和质检:充电完成后,将电池进行清洁和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对电池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电性能和容量等方面的检测。

10. 成品入库:将经过质检合格的电池入库,并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待进一步的销售和使用。

以上就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池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48mm 高度
宽度30mm
厚度4.0mm 厚度
LIS043048
27
锂离子电池用保护线路板
多节电池组保护板
手机电池保护板
28
29
24
12. 真空干燥箱: 真空干燥箱:
全自动真空烤箱 高温烤箱
25
锂离子电池的命名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命名也分圆柱形和方形、扣式几种: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命名也分圆柱形和方形、扣式几种:
圆柱形的命名用三个字母和5位数字来 圆柱形的命名用三个字母和 位数字来 表示,前两个字母表示锂离子电池(LI), 表示,前两个字母表示锂离子电池 , 后一个字母表示圆柱形(R), 后一个字母表示圆柱形 ,前两位数 字表示以mm为单位的最大直径,后三 为单位的最大直径, 字表示以 为单位的最大直径 位数字表示以0.lmm为单位的最大高度, 为单位的最大高度, 位数字表示以 为单位的最大高度 即表示直径为18mm,高 如LIR18500即表示直径为 即表示直径为 , 50mm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高度 50mm
Ø 18mm
LIR18500
26
方形的命名
用三个字母和6位数字来表 用三个字母和 位数字来表 示,前两个字母表示锂离 子电池(LI),后一个字母表 子电池 , 示方形(S), 示方形 ,前两位数字表 示以mm为单位的最大厚度, 为单位的最大厚度, 示以 为单位的最大厚度 中间两位数字表示以mm为 中间两位数字表示以 为 单位的宽度, 单位的宽度,后两位数字 为单位的最大高度, 以mm为单位的最大高度, 为单位的最大高度 如LIS043048即表示厚度为 即表示厚度为 4mm,宽30mm,高48mm , , 的方形锂离子电池。 的方形锂离子电池。
7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正极极耳
密封圈 隔膜 限流开关
上绝缘板
负极极耳
下绝缘垫
8
锂离子电池结构——正极 正极 锂离子电池结构
电池放电时从外电路获得电子的电极,此时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通常是 电位高的电极。锂离子电池中的钴酸锂、锰酸锂电极等。
正极集流体:铝带(约0.1mm厚) 高温胶带(约0.05mm厚)
4
什么叫锂离子电池? 什么叫锂离子电池? LiLi-Ion battery
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指 +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 正极采用锂化合物 XCoO2、LiXNiO2 、LiXMnO2 、LiFePO4和三元复 合材料。 合材料。 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 负极采用锂 碳层间化合物LiXC6。 碳层间化合物 在充放电过程中,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被形象的称为 “摇椅电池”。 摇椅电池” 充电池时, 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 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 放电时则相反。 放电时则相反。
正极基体:铝箔(约0.016mm厚)
正极物质:LiFePO4+碳黑+PVDF
9
锂离子电池结构——负极 负极 锂离子电池结构
电池放电时向外电路输送电子的电极,此时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常是 电位低的电极,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电极。
负极集流体:镍带(约0.07mm厚)
负极基体:铜箔(约0.010mm厚)
负极物质:石墨+CMC+SBR
自动转盘真空注液机 日本方形全自动注液机
20
锂离子电池结构——电解液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结构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吸湿性。
应用:
主要用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只能 在干燥环境下使用操作(如环境水分小于20ppm 的手套箱内)。
规格:
溶剂组成 DMC:EMC:EC =1:1:1 (重量比) LiPF6浓度 1mol/l
13
3. 辊压机 辊压机:涂布后的极片进一步压实, 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14
4. 极片分切设备
15
5. 全自动超声焊接导电柄设备
16
6. 卷绕机 卷绕机:将制造好的极片卷绕成电池
17
全自动卷绕机
18
7. 手套箱:保证在低湿度环境下将电 手套箱: 解液与卷芯封装在一起
19
8. 注液机:保证高精度的流水化将电解液真空 注液机: 注入电池包装材料内
5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
正极配料 来料检验 负极配料 负极涂布 负极制片 正极涂布 正极制片 短路检验 隔 烘 膜 烤 卷 绕 入 壳


外包装










出厂检验
密封性检验
湿度控制
6
锂离子电池结构
正极 活性物质 导电剂、溶剂、粘合剂、 导电剂、溶剂、粘合剂、基体 负极 活性物质(石墨、MCMB、CMS) 石墨、 、 粘合剂、溶剂、 粘合剂、溶剂、基体 隔膜 电解液 外壳五金件(钢壳、铝壳、盖板、极耳、绝缘片、绝缘胶带) 外壳五金件(钢壳、铝壳、盖板、极耳、绝缘片、绝缘胶带)
材质:单层PE(聚乙烯)或者 三层复合PP(聚丙烯) +PE+PP 厚度:单层一般为0.016~0.020mm 三层一般为0.020~0备
1. 真空行星搅拌机
用途:将各种电池材 料均匀的搅拌成浆状。
12
2. 电极涂布机: 电极涂布机:
用途:搅拌后的浆料均匀涂膜在金属箔片 上。对浆料的涂布厚度精确到3微米以下 。
质量指标:
密度(25℃)g/cm3 水分(卡尔费休法) 游离酸(以HF计) 电导率(25℃) 1.23±0.03 ≤20ppm ≤50ppm 10.4±0.5 ms/cm
21
9. 焊接设备
激光电池封焊机 微电脑高频逆变点焊机 超声波金属点焊机
22
10. 滚槽、封装设备: 滚槽、封装设备:
23
11. 化成测试设备 化成测试设备:将做好的电池充电活化, 产生电压,同时测试电池的容量。
培训教程
锂离子电池生产流程
微宏动力系统
1
教程大纲
锂离子电池配料 锂离子电池 涂布 锂离子电池之流程及设备
2
3
电池( 电池(battery) )
电池是指通过正负极之间的电化反应将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 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行储存。 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 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作为电 源供用电器。 源供用电器。 活性物质:电池充放电时, 活性物质:电池充放电时,能进行氧化或还 原反应而产生电能和储存化学能的电极材料。 原反应而产生电能和储存化学能的电极材料。
10
锂离子电池结构——隔膜 隔膜 锂离子电池结构
隔膜﹝ 隔膜﹝separation film﹞——是放置于两极之间,作为隔 ﹞ 离电极的装置,藉以避免两极上的活性物质直接接触 而造成电池内部的短路。但隔膜仍需能让带电离子通 过,以形成通路。 隔膜要求: ①离子透过度大 ②机械性强度适当 ③本身为绝缘体 ④不与电解液及电极发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