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配血处理
疑难血型检测及混合配血处理流程

疑难血型检测及混合配血处理流程1. 背景疑难血型检测及混合配血是在某些疑难血型识别或配血过程中的特殊情况下才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法通过标准血型测试方法得出明确结果的情况。
2. 疑难血型检测流程以下是疑难血型检测的一般流程:1. 收集样本: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并确保样本质量良好,避免污染或血浆过早凝固。
2. 准备试剂:准备用于血型测试的试剂,并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3. 进行血型测试:使用适当的实验室技术(如凝集试验、抗体试验等)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型测试。
4. 结果判断:根据试验结果和已知的血型特性进行判断,确定血型类型。
如果结果无法明确确定,则进行下一步的混合配血处理。
3. 混合配血处理流程以下是混合配血处理的一般流程:1. 确认混合配血需求:确定需要进行混合配血处理的具体情况,并了解患者的血型背景和特殊需求。
2. 寻找合适的供血者:根据患者的血型要求和供血者的血型特性,寻找适合的供血者进行混合配血。
3. 进行混合配血试验:将患者的血液样本与供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混合,进行混合配血试验。
这些试验可能包括凝集试验、交叉试验等。
4. 结果评估:根据混合配血试验的结果,评估血液样本的兼容性和相容性。
确定最佳的供血者和血液产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5. 安全执行:根据混合配血结果,安全地执行配血程序,并确保血液产品的准确性和质量。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疑难血型检测及混合配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注意样本的质量和储存条件,避免污染或血浆凝固。
- 确保试剂和设备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判和错误结果。
- 按照医疗机构的血液管理政策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5. 结论疑难血型检测及混合配血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血型测试和配血方法。
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评估,可以获得准确和安全的血型结果以及满足患者需求的血液产品。
为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在医疗机构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
46例疑难配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46例疑难配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作者:毛小尹邵峰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送检疑难配血原因及输血处理方法,以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
方法:对2017.9-2019.12临床输血科送到中心疑难配血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归纳处理方法。
结果:在46例送检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中,不规则抗体阳性占16例,自身抗体阳性占10例,直抗陽性4例,ABO亚型3例,ABO血型抗原减弱6例,ABO血型抗体减弱7例。
结论:通过对疑难配血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临床应根据上述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保证输血安全性,有效性。
【关键词】:疑难配血;原因;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输血是临床救治疾病的重要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输血医学的不断提升,疑难交叉配血试验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输血前相容性实验受血者抗体筛选、血型鉴定以及供血者与受血者的交叉配血试验是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的有效方法。
临床实践显示: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不同疾病患者病情、用药等其他因素,导致疑难交叉配血不合,则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站采用多种血清学方法分析,并制定合理预防及处理措施,确保临床用血更加安全、有效。
本研究选取我中心疑难交叉配血不符患者46例,分析其原因及提出相应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于我中心做疑难配血4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
其年龄均在18-80岁之间,平均(41.7+3.5)岁。
1.2 方法1.2.1 仪器血型血清学离心机(SL-3616型),电热恒温水浴箱(DKZ-450A)(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戴安娜血型分析仪,戴安娜卡式离心机。
1.2.2 试剂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单克隆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盒,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试剂盒,RhD血型定型试剂,抗-E、抗-e、抗-c、抗-C,抗体鉴定谱细胞。
ABO疑难血型的血清学检测及配血处理

论 著
A BO疑 难 血 型 的血 清 学 检 测及 配血 处理
段 莉, 王远 杰 , 梁春 艳 , 邓冬梅
( 遂宁市 中心 医院输 血科 , 四川 遂 宁 6 2 9 0 0 0 )
【 摘要】 目的
对我院 2 0 1 3年至 2 0 1 5年 2 0例 AB O血 型正 反定 型不 一致病 例进 行血 型血 清学分析 , 以正确 鉴定
a l 。 S u i n i n g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 S u i n i n g, S i c h u a n 6 2 9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T h r o u g h t h e b l o o d g r o u p s e r o l o g y a n a l y s i s o f 2 0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c o n s i s t e n t p o s i t i v e a n d
四川 医学 2 0 1 7年 5月第 3 8卷 ( 第 5期 ) S i c h u a n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 2 0 1 7 , V o 1 . 3 8 , N o . 5
・48 9-
●基金论 文 ● d o i : 1 0 . 1 6 2 5 2 / j . c n k i . i s s n l 0 0 4 - 0 5 0 1 - 2 0 1 7 . 0 5 . 0 0 1
采 用全 自动血 型及 交 叉 配 血 分 析 仪 及 试 管 法 进 行 A B O 血 型鉴 定 , 通 过
疑难配血处置管理流程

疑难配血处置治理流程1 目标规范交叉配血实验进程中产生配血不相合情形的根本处理程序,进步值班人员处理疑难配血问题的才能,确保临床用血安然.2 实用规模实用于值班人员对于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处理进程.1 目标规范交叉配血实验进程中产生配血不相合情形的根本处理程序,进步值班人员处理疑难配血问题的才能,确保临床用血安然.2 实用规模实用于值班人员对于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处理进程.2.1交叉配血的基起源基础则:2.1.1全血输注时选择同型血液,做主.次侧交叉配血实验,主.次侧均相合方可输注.2.1.2红细胞成分输注一般情形下同型血液,做主.次侧交叉配血实验,主.次侧均相合方可输注.特别情形下可以选择相合血液(一般指O型洗涤红细胞),做主侧交叉配血实验,确保主侧相合即可输注.2.2罕有交叉配血成果不相合原因剖析:2.2.1主侧配血不相合:2.2.1.1患者或供血者ABO血型判定不精确.2.2.1.2病人血清中消失同种免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响.2.2.1.3病人血清中消失自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响.2.2.1.4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主侧抗球蛋白实验阳性.2.2.1.5病人血清中蛋白含量平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本周氏蛋白等引起缗钱状假凝聚.2.2.1.6血清中消失高分子聚合物.血浆扩容剂如右旋糖苷等引起假凝聚.2.2.1.7试剂.耗材过时,实验体系被污染等.2.2.2 次侧配血不相合:2.2.2.1供血者血浆中消失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2.2.2.2病人与供血者ABO血型不相合.2.2.2.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球蛋白实验阳性.2.2.3主.次侧均不相合:2.2.3.1病人血清中消失自身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响,造成主侧不合.自身抗体还包被在自身红细胞上,造成次侧凝聚.2.2.3.2病人血清中同时消失自身抗体和同种异体抗体,同种异体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响,造成主侧不合.自身抗体即可能与供血者红细胞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响,同时还包被在自身红细胞上,造成次侧凝聚.3 职责“首诊负责制”的原则,遵守本处置流程,完成疑难配血实验,尽可能为患者找到相合血液.对于无法完整解决的问题或不肯定的实验成果,值班人员应实时向科室主任报告请示.3.2技巧负责人负责疑难配血实验的具体指点工作,按期组织相干培训.3.3科室主任负责疑难配血实验完成情形的监视.检讨.4 工作程序4.1值班人员采取实验室同一指定的办法学和实验仪器,严厉按照功课指点书进行实验操纵,发明配血成果不相应时,细心不雅察实验成果,消除蛋白干扰.仪器误判等身分造成的假阳性成果,根据不相合类型决议进一步的处理流程.4.2主侧配血不相合的处理:4.2.1从新查对患者.供血者ABO血型是否精确.标本是否精确,须要时应从新进行血型判定或重抽标本.4.2.2从新检讨配血卡.各类试剂.标本.加样进程是否消失问题,若有问题应改换及格的试剂.标本重做实验.4.2.3查询患者标本不规矩抗体筛查成果,假如抗筛阳性,查询抗体特异性判定成果,是否具有特异性.查询以往配血记载,获得须要的参考信息.4.2.4根据申请量,酌情进行大样本交叉配血筛查,查找可能相合的血液,假如找到相合的血液且不规矩抗体是Rh体系抗体,最好对患者及相合标本进行Rh血型分型判定,选择完整相合的血液.4.2.5假如库存血找不到相合的血液,应通知经治大夫,解释患者配血艰苦的特别情形,收罗临床大夫看法,决议是否持续进行筛选,假如须要持续筛选,患者应当重抽标本,大夫重开申请单,患者家眷携标本和申请单去吉林省血液中间进行配血筛查,值班人员应提前德律风告诉血站值班人员该患者的具体情形.4.2.6假如在血站也找不到相合血液,应实时告诉经治大夫,解释情形并请临床大夫分解斟酌患者病情,尽量不输血.假如患者必须输血治疗,不然消失性命安全,此时临床大夫应当开会诊申请单请求输血科大夫会诊,输血科应当供给相干会诊看法,解释不相容输血的利弊关系,请经治大夫根据病情决议是否进行不相容输血.此种情形下经治大夫必须充分告诉家眷不相容输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并签定填补告诉书,请家眷.科室主任签字后入病历存档.一般选择同型或O型洗涤红细胞进行输注.4.3次侧不相合处理:4.3.1从新查对患者或供血者ABO血型是否精确.标本是否精确,是否消失不合型配血(非O患者输注O型红细胞),须要时应从新进行血型判定.4.3.2从新检讨配血卡.各类试剂.标本.加样进程是否消失问题,若有问题应改换及格的试剂.标本重做实验.4.3.3消除标本.仪器.试剂影响身分后,假如是多个供者标本均消失主侧相合.次侧不相合,可能是患者红细胞已被致敏所致,可以经由过程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加以证实.直抗成果阳性,配血成果可以填写为相合.假如为单个样本消失或多个样本中个体样本消失主侧相合.次侧不相合现象,须要消除供者血清消失不规矩抗体的可能(供者标本进行抗筛实验或查阅以前配血记载)4.4主侧.次侧均不相合处理:4.4.1消除ABO血型错误.标本.试剂及仪器身分.4.4.2主侧.次侧均不相合情形相对少见,多半是因为自身免疫功效杂乱产生自身抗体,与自身红细胞和异体红细胞均产生凝聚反响,抗筛成果多为3系或10系同时为阳性.罕有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4.3对于多样本主侧配血成果不相合应当不雅察凝聚强度,假如强度邻近,标明标本抗体无显著特异性,很难找到相合血液.假如凝聚强度有强有弱,标明抗体有必定的特异性,经由过程大量样本筛查可能找到相合血液.4.4.4大量筛查后仍找不到相合血液,患者病情确切须要输血的情形,参照4.2.6主侧不相合做进一步处理.4.5值班人员碰到疑难配血.本身无法自力处理的时刻,必须实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请示,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给出指点性处理看法并酌情上报科室主任.4.6值班人员应将全部处理进程具体登记在疑难血型.配血登记本上,将患者信息在《特别血型血清学标本登记表》(危机值登记本)登记,同时做好接班工作.5 相干文件5.1 《血站实验室质量治理规范》5.2 《交叉配血治理程序》6 相干记载《特别血型血清学标本登记表》(危机值登记本)。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

患者为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需要进行换血治疗。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发现与父母血型不符,常 规血型鉴定无法确定。经过特殊血型抗体检测及基因分型等辅助检测,最终确定该患者为Kidd阴性和 Duffy阴性等稀有血型。
疑难配血的案例
案例一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消化道出血需要输血。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发现与常规交叉配血不符,无法进行输血。经过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筛检抗体,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经过特殊处理和配血尝试,最终成功完成输 血。
技术和设备限制
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一些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可能无法开展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配血工作。这给这些地区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05
CATALOGUE
相关文献推荐
经典文献推荐
Alpern, R.J., & Mollison, J.G. (1977). Prevalence of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mother
Li, M., Li, Y., Zhang, Q., et al. (2019). Evaluation of a novel blood group genotyping assay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4(5), 307-314.
法等。
临床考虑
在解决疑难配血问题时,临床医 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病情、失血量、输血需求等,以
决定最合适的输血方案。
疑难配血的应用
交叉配血的应用
交叉配血是确认患者与供体血 液是否相容的重要步骤,对于 疑难配血患者,交叉配血的难 度会增大,但仍需尽可能进行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

型的血液。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对常规的血液成敏治疗。
04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的 展望
提高疑难血型鉴定和配血的准确性和效率
开发新型检测系统
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开发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检测系统,用 于准确鉴定疑难血型。
优化现有检测方法
改进和优化现有的血型检测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减少人为误差。
详细描述采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 项和标本的处理方法。
血型鉴定
介绍在疑难配血中进行血型鉴定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
交叉配血
阐述交叉配血试验的目的、方法和 注意事项,包括盐水介质交叉配血 和非盐水介质交叉配血。
特殊情况处理
介绍在配血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的 处理方法,如抗体减弱或缺乏、交 叉配血不合等情况。
配血的注意事项
亲子鉴定
03
在亲子鉴定中,血型鉴定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辅助判断
亲子关系。
02
疑难配血
配血的基础知识
血型的分类
介绍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 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配血的目的
阐述输血前需要进行配血试验 的原因和目的。
配血的基本流程
简要介绍配血试验的基本流程 和注意事项。
疑难配血的方法和步骤
标本采集与处理
案例一
患者为Rh阴性血,但在交叉配血时发现存在抗-D抗体,导致无法进行交叉配血。经过进 一步检测,发现患者存在变异型D抗原,常规的Rh血型检测方法无法识别,需要采用特殊 的检测方法才能确认。
案例二
患者为B型血,但经过血型血清学检测发现存在抗-B抗体,导致无法进行交叉配血。经过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存在B型亚型(B3或Bx),常规的B型血型检测方法无法识别,需 要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才能确认。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

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处理流程一、正反定型不一致1、重复试验(严格正规操作)。
2、重新取血(以纠正污染或弄错标本造成的不符),溶血标本不能用于合血。
3、洗涤红细胞后进行以下试验(正反定型凝集低于2+的,应首先怀疑是由于亚型或抗原抗体活降低引起。
)1)、用自身血清、红细胞做定型对照,检验自身有无完全抗体。
2)、用O型红细胞做反定型对照,确认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完全抗体。
3)、用抗A、抗AB、抗A1和抗H进行正定型:①A亚型细胞与抗A、抗AB的凝集强度低于A1细胞,但与抗H的凝集强度高于A1细胞(3+以上);②A亚型(特别是A2中约有1-8%会产生抗A1),与抗A1基本不发生凝集。
③用抗AB(O型血清或血浆)是因为它的抗A效价较高,与弱A和弱B抗原亲和力强。
4)、分别用A1型和A2型红细胞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有无抗A1存在(A亚型中有部份会产生抗A1,能与A1发生凝集,但不与A2凝集。
)5)、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是由于病人抗体缺失或减弱引起反定型错误,可延长反应时间,或用灵敏度更高的血型卡做反定型。
6)、被检红细胞做直抗(观察有无被抗体致敏的情况),若为阳性,应将细胞放散至阴性后再定血型。
4、若还不能确定血型,应增加血型物质的检测(如唾液等)。
二、交叉配血不合(一)主侧端不相合1、血型鉴定不正确,重新鉴定血型。
2、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种抗体,与供血者红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反应。
3、供血者红细胞上已经包被了抗体,导致抗球蛋白试验阳性。
4、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缗钱状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浆扩容剂引起假阳性。
5、试验系统被污染。
(二)次侧端不相合1、供血者血浆中存在针对病人红细胞抗原的抗体。
2、病人与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3、病人的红细胞已经包被了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4、抗筛阴性,而次侧不合多由自身抗体引起(此是抗人球配血不合,而聚凝胺配血通过可输血)。
(三)配血不合的主要因素1、血型是否正确。
疑难配血

输血前疑难工作体会与总结出现疑难血型时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准备输血申请单:必须含有病人姓名、身份号、住院号、床号及负责医师的签名。
还应包含申请日期、用血原因及时间、用血种类及数量;病人详细信息。
受血者血样:①认真核对后,方可采集;②血液标本必须收集到有正确标记的带塞子的试管里,且标明病人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及采集者;③血液标本应是不抗凝血,以避免纤维蛋白、抗凝剂成分对血清学试验的干扰;④溶血或混入静脉输注液体而致标本稀释的血液标本不得使用;⑤须用输血前3天以内采集的血液标本;⑥输血后,病人的血液标本须在1~4℃至少保存7天,以备重复试验。
献血员血样:①从血袋上附着的血样获得献血员血液标本;②在标本收集管上粘贴血袋上有关血液制品号的条形码标签;③准确核对血袋上及标本管上的号码。
受血者试验血型鉴定:ABO血型鉴定:①正定型:用抗-A、抗-B试剂检测受血者红细胞;②反定型:用A和B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人和ABO血型是由红细胞的抗原和血浆/血清中的抗体所决定,因此正反定型的结果应该一致。
如果正反定型不一致,则需进一步鉴定。
可在正定型试验中增加抗-A1、抗-AB及抗-H,反定型试验中增加A2、O及自身红细胞。
正定型试验中的抗-AB是用来确认弱A和弱B抗原,抗-A1用于鉴定A亚型,抗-H用于鉴定亚型及孟买型。
反定型试验中的A2细胞是用于鉴定A2亚型。
O细胞用于鉴定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的同种抗体影响定型,自身对照用于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影响定型,如果与O细胞或自身对照为阳性,则定型结果不可靠,必须进一步进行血型鉴定。
如果无法找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则只能给病人输注O型洗涤红细胞,病人血型可请血站血型参比试验室协助鉴定。
Rh(D)血型鉴定。
Rh(D)抗原检测原则:①对受血者常规一般只测Rh(D)抗原,而对献血者员不仅要检查Rh(D)抗原,并在其为阴性的前提下必须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弱Rh(D)(即DU);②Rh(D)阴性及弱D的受血者只能提供Rh(D)阴性血,不得使用D阳性及弱D的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准备
1. 输血申请单:必须含有病人姓名、身份号、住院号、 床号及负责医师的签名。还应包含申请日期、用血原 因及时间、用血种类及数量;病人出生年月、性别、 种族、疾病诊断、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反应史、有 无不规则抗体及血型等。
2020/11/14
2
2. 受血者血样:
① 认真核对后,方可采集;
表2 疑难ABO正反定型试验
正定型
反定型
自身对照
抗-A 抗-B 抗-AB A B A2 O 抗-A1 抗-H
2020/11/14
7
正定型试验中的抗-AB是用来确认弱A和弱B 抗原,抗-A1用于鉴定A1亚型,抗-H用于 鉴定亚型及孟买型。
反定型试验中的A2细胞是用于鉴定A2亚型。 O细胞用于鉴定是否存在ABO系统以外的同 种抗体影响定型;自身对照用于是否存在自 身抗体影响定型;如果与O细胞或自身对照为 阳性,则定型结果不可靠,必须进一步进行 血型鉴定。
② 血液标本必须收集到有正确标记的带塞子的试管里,且标明病人姓名、 住院号、采集日期及采集者;
③ 血液标本应是不抗凝血,以避免纤维蛋白、抗凝剂成分对血清学试验 的干扰;
④ 溶血或混入静脉输注液体而致标本稀释的血液标本不得使用;
⑤ 须用输血前3天以内采集的血液标本;
⑥ 输血后,病人的血液标本须在1~4℃至少保存7天,以备重复试验。
2020/11/14
10
Ⅱ、弱反应或缺失抗原:
A亚型、B亚型或AB亚型;
白血病导致A或B抗原减弱,何杰金病有时会抑制抗 原表达,与白血病类似;
某种疾病(如腹腔癌、胰腺癌)导致血浆中存在大 量的型物质,中和抗-A或抗-B抗体,引起正定型 为假阴性或弱阳性;洗涤红细胞可解决此问题;
2020/11/14
2020/11/14
15
③ 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Rh(D)阴性红细 胞进行Rh(D)定型时,易引起假阳性反应,因此必 须按照试剂生产商的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增加 对照试验。
2020/11/14
16
(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和鉴定:
1. 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必须对有输血史、妊娠史 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及交叉配血不合者进行 抗体筛选试验。
11
Ⅲ、蛋白或血浆不正常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 某些疾病导致球蛋白水平增高引起缗钱状凝集;
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也会引起缗钱状凝集,导致 假阳性凝集; 血浆增溶剂(葡聚糖、PVP)也会引起缗钱状凝集。
2020பைடு நூலகம்11/14
12
Ⅳ、其他原因引起的正反定型不符: 多凝集:当病人感染细菌或病毒后,病毒或细
菌产生的酶使红细胞上掩蔽的T抗原暴露激活,由 于正常人血清中都含有抗-T抗体,因此可与正常 人血清产生凝集反应,正定型试验假阳性; 冷自身抗体引起的自家凝集反应,正反定型均可 出现假阳性;
⑴ 抗体筛选的重要性:有利于早期发现和确认具有临 床意义的抗体,并可以在配血前鉴定此意外抗体,获 得充足的时间来选择缺少相应抗原的相配合的血,避 免由于寻找不到相合的血液而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
2020/11/14
17
⑵ 抗体筛选用试剂红细胞: ① 试剂红细胞必须含有下列抗原:
D,C,E,c,e,M,N,S,s,P1,Lea,Leb,K,k,Fya,Fyb,Jk a,和Jkb ② 目前已商品化的试剂红细胞有两种,分别为双人 份细胞和三人份细胞组。 ③ 试剂红细胞是保存在保存液中,一旦用生理盐水 或Liss液洗涤后则应该在24小时内使用,否则会 因污染、抗原丢失导致试验错误。
2020/11/14
14
2. Rh(D)血型鉴定:
Rh(D)抗原检测原则: ① 对受血者常规一般只测Rh(D)抗原,而对献血 员不仅要检查Rh(D)抗原,并在其为阴性的前提下 必须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弱Rh(D)(即D U)。
② Rh(D)阴性及弱D的受血者只能提供Rh(D)阴性 血,不得使用D阳性及弱D的血。即弱D针对受血者 而言为D阴性,而对于供血者而言则为D阳性。
人ABO血型是由红细胞的抗原和血浆/血清中的抗体 所决定,因此正反定型的结果应该一致。
2020/11/14
5
表1 常规ABO正反定型试验
正定型
反定型
血型
抗A
抗B
A
B
0
0
+
+
O
+
0
0
+
A
0
+
+
0
B
+
+
0
0
AB
2020/11/14
6
⑵ 如果正反定型不一致,则需进一步鉴定。可在正定型 试验中增加抗-A1、抗-AB及抗-H,反定型试验中增加A2、 O及自身红细胞。
2020/11/14
3
3. 献血员血样: ① 从血袋上附着的血样小辫获得献血员血液标本; ② 在标本收集管上粘贴血袋上有关血液制品号的条形码标签; ③ 准确核对血袋上及标本管上的号码。
2020/11/14
4
血清学试验
一、受血者试验 (一)血型鉴定
1.ABO血型鉴定: ⑴ 常规鉴定: ① 正定型:用抗-A抗-B试剂检测受血者红细胞。 ② 反定型:用A和B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2020/11/14
8
⑶ 如果无法找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则 只能给病人输注O型红细胞,病人血型可请血 液中心血型参比试验室协助鉴定。
2020/11/14
9
⑷ ABO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Ⅰ、反定型试验出现弱反应或缺失抗体: 新生儿; 老人; 低球蛋白症的白血病人或淋巴瘤病人(恶性); 使用免疫抑制剂而致低球蛋白的病人; 先天丙球缺乏的病人; 免疫缺陷者; 骨髓移植病人; 双胞胎嵌合体。
2020/11/14
18
⑶ 抗体筛选技术:
①技术要求: 尽可能多的检测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尽可能少的检测出无临床意义的抗体。 尽可能快的完成抗体检测。
②方法选择: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适应于不 同范围及情况。
2020/11/14
19
⑷ 自身对照:即使用病人自己的血清和自己红细胞 进行抗体检测,有助于确定抗体筛选阳性结果是同种 抗体还是自身抗体、或是缗钱引起 。
存在ABO系统的意外抗体,如A2或A2B个体血清 中可能存在天然抗-A1,导致反定型试验多出抗 体;
2020/11/14
13
被检者血清中存在ABO系统以外的同种抗体,反定型 时出现假阳性反应;
非抗-A及抗-B的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复合体吸附 在红细胞表面,引起正定型非特异性凝集,如抗-B的 染料吖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