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人物画创作ppt
合集下载
齐白石人物画作介绍课件PPT

从社会意义上说,齐白石的作品风格, 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对于在全国 甚至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画作出了贡 献。
节俭的齐白石
• 其入室弟子娄师白,在访谈中提及的老师的节俭技术让人瞠目,老头腰间挂着 一斤多重的一大串钥匙,值钱的东西当然锁得死死,就是油和米也锁起来,每 做饭,亲自开锁用香烟筒计量取米。如果不是时间问题甚至想一粒一粒数,生 怕佣人偷吃。
• 家里吃不好,出门吃更是妄想。娄师白幼年时与齐家小孩同校,齐家小孩上学 时,车站小贩总在那儿叫卖。孩子就吵着要老头买零食,老头生气,就对小贩 说:“你们老围着我这儿转,我孩子吃了东西我可不给钱。
• 对内节约,来了客人还是要讲究礼数的。这就不得不引出齐家那 块震撼了整个中国文化圈的“白石糕”。廖静文写的《徐悲鸿一 生》说她和徐悲鸿拜访齐白石,十七年未见,齐白石很高兴,从 腰带上取下著名的一斤钥匙打开柜子。这个柜子有点像俄罗斯套 娃,打开一层门,还有一层门,再打开一层门,还有一层门,三 重门过后,老头小心翼翼地端出一个碟子,上面放着著名的白石 糕,请他俩吃。
衰年变法
1919年,57岁齐璜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动荡,举家 迁往北京,在那里卖画治印为生,他自己曾这样叙 述当时的卖画生涯:“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 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此时他 结识了一生之中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位友人——陈师 曾。这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 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 对 白石翁进行了多次鼓励和指引,在这种精神支持下, 齐白石毅然以十年功夫进行衰年变法。
进酒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898年作
释文:进酒图。戊戌 又三月,寄园山人。印 鉴:寄老、另一印残
《进酒图》作于齐白石 36岁(1898年,戊戌)。 画一仙女双手托一酒坛, 在空中飘飞。“进酒” 这一题材的仕女,在白 石作品中不多见。
中国画优秀ppt课件

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勇于创新和突破。
注重细节与品质
在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注重画面的细节处 理和品质提升。
感悟艺术与生活
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用艺术表现生活。
创作未来展望
拓展创作题材
尝试将更多元化的题材融入中国画创作中,丰富 画面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融合中西艺术
范曾《钟馗嫁妹图》
以传统题材创作,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线条流畅有力,体现了范曾 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何家英《秋冥》
以工笔技法描绘女性形象,细腻入微、形神兼备,展现了当代工笔 画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05
CATALOGUE
中国画创作实践与感悟
创作实践分享
选题与构思
笔墨运用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选取具有代表性 和吸引力的题材进行创作。
淡墨
墨色清淡,常用于描绘远景或渲染气 氛。
破墨
在已经画好的墨色上,趁其未干时再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进行点、破、皴、 擦等,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
积墨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层层叠加,使画面 厚重、有立体感。
设色技巧
01
02
03
04
随类赋彩
根据物象的类别赋予不同的色 彩,使画面色彩和谐统一。
色彩对比
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 等对比关系,增强画面的视觉
中国画基本技法
笔法
中锋
笔锋在纸面上保持中间 位置,画出的线条圆润
、厚重。
侧锋
笔锋偏向一侧,画出的 线条扁平、宽阔,具有
飞白效果。
逆锋
笔锋逆向而行,画出的 线条毛糙、苍劲,常用 于描绘山石、树干等。
拖笔
笔锋在纸面上拖动而行 ,画出的线条流畅、自 然,常用于描绘云水、
注重细节与品质
在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注重画面的细节处 理和品质提升。
感悟艺术与生活
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用艺术表现生活。
创作未来展望
拓展创作题材
尝试将更多元化的题材融入中国画创作中,丰富 画面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融合中西艺术
范曾《钟馗嫁妹图》
以传统题材创作,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线条流畅有力,体现了范曾 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何家英《秋冥》
以工笔技法描绘女性形象,细腻入微、形神兼备,展现了当代工笔 画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05
CATALOGUE
中国画创作实践与感悟
创作实践分享
选题与构思
笔墨运用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选取具有代表性 和吸引力的题材进行创作。
淡墨
墨色清淡,常用于描绘远景或渲染气 氛。
破墨
在已经画好的墨色上,趁其未干时再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进行点、破、皴、 擦等,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变。
积墨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层层叠加,使画面 厚重、有立体感。
设色技巧
01
02
03
04
随类赋彩
根据物象的类别赋予不同的色 彩,使画面色彩和谐统一。
色彩对比
利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 等对比关系,增强画面的视觉
中国画基本技法
笔法
中锋
笔锋在纸面上保持中间 位置,画出的线条圆润
、厚重。
侧锋
笔锋偏向一侧,画出的 线条扁平、宽阔,具有
飞白效果。
逆锋
笔锋逆向而行,画出的 线条毛糙、苍劲,常用 于描绘山石、树干等。
拖笔
笔锋在纸面上拖动而行 ,画出的线条流畅、自 然,常用于描绘云水、
中国绘画艺术PPT课件

❖ 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 里它特有的 “ 雅 ”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所区别,独树一 帜。
2021/3/7
CHENLI
47
❖ 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
❖ 在宋代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偶然有字,也只是在 不显眼的角落里,写着作者小小的姓名;那时虽然也有 题画诗,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
❖ 在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 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 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 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 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在杭州市),一 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
2021/3/7
CHENLI
8
国画的形式:
❖ 中国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 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以下 是常见的几种:
❖ 中堂、条幅、长卷、屏风、册页、斗方、 扇面。
2021/3/7
CHENLI
9
2021/3/7
CHENLI
10
再规划
构 图 空 间
2021/3/7
高远
高
深远
CHENLI
❖ 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 作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 结合起来,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也开始了萌 芽。
❖ 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继续发展,印也加入了诗、书、 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个孪生姐妹一样, 形影不离地完善地结合起来了,这一艺术形式一旦出现, 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
2021/3/7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2021/3/7
CHENLI
47
❖ 诗、书、画、印结合,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
❖ 在宋代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偶然有字,也只是在 不显眼的角落里,写着作者小小的姓名;那时虽然也有 题画诗,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
❖ 在2010年3月14日上午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 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 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 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 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在杭州市),一 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
2021/3/7
CHENLI
8
国画的形式:
❖ 中国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 圆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以下 是常见的几种:
❖ 中堂、条幅、长卷、屏风、册页、斗方、 扇面。
2021/3/7
CHENLI
9
2021/3/7
CHENLI
10
再规划
构 图 空 间
2021/3/7
高远
高
深远
CHENLI
❖ 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 作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 结合起来,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也开始了萌 芽。
❖ 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继续发展,印也加入了诗、书、 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个孪生姐妹一样, 形影不离地完善地结合起来了,这一艺术形式一旦出现, 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
2021/3/7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 PPT

《群马图》
《愚公移山》
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 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 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 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泰戈尔像
《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
完成于1930年,取材于《史记》。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四方响应。田横所部也 是抗秦的队伍之一。汉高祖刘邦歼灭群雄之后,田横同他的战友500人在一个岛上, 刘邦下诏书说:“田横来,封王或侯,不来,便把你们统统消灭掉。”田横为保全岛 上500人的性命,便同两个部下前往洛阳。他在离洛阳30里的地方拔剑自刎,以表示 自己不受屈辱。500人闻田横死,亦皆自刎而死。作品表现了田横与众人悲壮别离时 的情景。
南湘潭,57岁后定居北京。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 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齐白石
(1864─1957)
《虾》
黄宾虹(1865 ——1955 ),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 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
融合型
漫画 年画
素描 油画
版画
王式廓《血衣》
罗中立《父亲》董希文《开国大典》吴作人《齐白石》陈丹青 《进城—西藏组画之一》 胡一川《到前线去》李桦《怒吼吧,中国》古元《一湾解冻的 湖水》彦涵《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林风眠《白衣女》《樱花小鸟》《油灯花果》吴冠中《根扎南 新形式绘画(彩墨画) 国》《春雪》
李 可 染
《杏花春雨江南》
林风眠(1900--1991),画家、艺术
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 白 衣 女 》
中国人物画ppt解读

•創作上:
–廣濶學生藝術視野
•中學西用
–掌握本身優勢,融合中西文化
•西學中用
顧愷之〈女史箴圖〉
顧愷之〈洛神賦圖〉(一)
顧愷之〈洛神賦圖〉 (二)
隋唐時期
• 人物畫特點 • 著名畫家: 閻立本、吳道子、 周日方 、張萱等 • 閻立本及其作品〈步輦圖〉 • 吳道子及其作品〈送王天子圖〉
閻立本〈步輦圖〉
吳道子〈送王天子圖〉
五代兩宋時期
• 人物畫特點 • 著名畫家: 顧閎中、周文矩、李公麟 、 梁楷等 • 顧閎中及其作品〈韓熙載夜宴圖〉 • 李公麟及其作品〈五馬圖〉 • 梁楷及其作品 〈潑墨仙人圖〉 〈布袋和尚圖〉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李公麟〈五馬圖〉
梁楷〈潑墨仙人圖〉
梁楷 〈布袋和尚〉
元朝的中國人物畫
元代繪畫背景
•隨著蒙古人統一中國,元代繪畫藝術起 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前代藝術家集中創作的場所──「皇家畫院」 不復存在,失去前朝的活躍 –民族歧視政策──士大夫的文人畫家成為繪 畫的主流
元代繪畫特色
中國人物畫
譚華亨 張華龍 © 2003
• • • • • • • •
簡介 魏晉南北朝時期 隋唐時期 五代兩宋時期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簡介
• 歷史源遠流長 • 發展 • 著重神韻
魏晉南北朝時期
• 人物畫特點 • 著名畫家: 顧愷之、劉祖胤 、 陸探微 、陶弘景、 張僧繇等 • 顧愷之及其作品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傳統繪畫藝術衰落之期 •盛行宮廷畫 •正統派、創新派 •海上畫派
清代人物畫
•題材多樣化
–神仙佛道、民間風俗、閨閣任女、歷史人物
•表達手法廣
–寫意、工筆、潑墨、白描、設色古雅、重色 渲染、指頭畫
中国国画课件ppt

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勇于尝试新的创 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交流学习
与其他国画爱好者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共 同进步。
THANKS
与其他东方绘画的区别
虽然国画与日本浮世绘、印度泰姬陵 等东方绘画有共同之处,但在风格、 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 异。
02
国画技法
笔法
笔法概述
笔法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是指用 笔的方式和动作。
笔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笔法可以分为多 种类型,如按执笔方式可分为指法、腕 法和肘法等。
笔法运用
墨法与气韵
墨法的运用不仅是为了表现物象, 更是为了营造画面的气韵和氛围。
色彩运用
01
色彩概述
色彩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段 之一,是指画面中物象的颜色
和色调。
02
色彩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色彩可 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原色、间
色、复色等。
03
色彩运用技巧
色彩的运用要根据画面的需要 和个人习惯来选择,不同的色 彩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国画的分类与特点
国画的分类
国画主要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三大类,每一类又有许多不同的 分支和流派。
国画的特点
国画注重笔墨、气韵、意境等, 强调画家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追 求画面整体和谐与美感。
国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区别
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国画与西方绘画在绘画材料、构图、 色彩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国画使用 宣纸、毛笔、墨汁等传统工具,构图 讲究留白和意境,色彩相对单一。
三角形构图等。
构图与意境营造
构图不仅是为了表现物象,更 是为了营造画面的意境和氛围
。
03
国画题材
山水画
总结词
交流学习
与其他国画爱好者交流学习,互相借鉴,共 同进步。
THANKS
与其他东方绘画的区别
虽然国画与日本浮世绘、印度泰姬陵 等东方绘画有共同之处,但在风格、 主题、表现手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 异。
02
国画技法
笔法
笔法概述
笔法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是指用 笔的方式和动作。
笔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笔法可以分为多 种类型,如按执笔方式可分为指法、腕 法和肘法等。
笔法运用
墨法与气韵
墨法的运用不仅是为了表现物象, 更是为了营造画面的气韵和氛围。
色彩运用
01
色彩概述
色彩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段 之一,是指画面中物象的颜色
和色调。
02
色彩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色彩可 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原色、间
色、复色等。
03
色彩运用技巧
色彩的运用要根据画面的需要 和个人习惯来选择,不同的色 彩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国画的分类与特点
国画的分类
国画主要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三大类,每一类又有许多不同的 分支和流派。
国画的特点
国画注重笔墨、气韵、意境等, 强调画家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追 求画面整体和谐与美感。
国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区别
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国画与西方绘画在绘画材料、构图、 色彩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国画使用 宣纸、毛笔、墨汁等传统工具,构图 讲究留白和意境,色彩相对单一。
三角形构图等。
构图与意境营造
构图不仅是为了表现物象,更 是为了营造画面的意境和氛围
。
03
国画题材
山水画
总结词
五官绘画-完整版课件

鼻子的绘画步骤
确定鼻子的位置和比例
根据人物面部的比例关系,确定鼻子的位置和大小,通常鼻子位 于脸部中央线略偏下的位置。
勾勒鼻子的轮廓
根据鼻子的结构和特点,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鼻子的轮廓,注意线 条的流畅和自然。
添加阴影和细节
根据光源方向和鼻子形态,适当添加阴影和细节,以增强鼻子的立 体感和质感。
不同角度与形态的鼻子画法
根据嘴巴的结构,画出上唇和下唇的形状 ,注意唇珠和唇沟的形状和位置。
3. 添加细节和阴影
4. 调整和完善
在上唇和下唇的轮廓内添加细节,如唇纹 、嘴角等,并适当添加阴影,增强嘴巴的 立体感。
根据整体效果,调整和完善嘴巴的形状、 大小、颜色等,使其与整体画面协调一致 。
不同表情与形态的嘴巴画法
大笑
嘴角大幅度上扬, 露出牙齿,呈现开 心、快乐的表情。
的作用。
耳道是声音传入的通道,通向中 耳。
耳朵的绘画步骤
01
1. 确定耳朵的位置和大 小,通常位于头部高度 的1/2处,宽度与眼睛的 宽度相近。
02
2. 画出耳廓的轮廓,注 意其凹凸不平的曲线形 状。
03
3. 在耳廓内部画出耳道 ,注意其与耳廓的角度 和长度。
04
4. 根据需要添加细节, 如耳轮、耳屏等。
适当缩短鼻头部分。
04
嘴巴的绘画技巧
嘴巴的结构与特点
嘴巴由上唇和下唇组 成,上唇有唇珠,下 唇有唇沟。
嘴巴是表达情感的重 要器官,不同的表情 和形态可以传达不同 的情绪。
嘴巴的形状和大小因 人的种族、年龄、性 别等因素而异。
嘴巴的绘画步骤
1. 确定嘴巴的位置和大小
2. 画出上唇和下唇的形状
根据人物的脸型和表情,用轻笔触勾勒出 嘴巴的基本轮廓。
中国绘画欣赏PPT课件

动。
近现代山水画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 画技法,注重光影和色彩表现,呈 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特点
以自然为蓝本,运用笔墨、色彩、 构图等手法,表现山水的形貌和神 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 值。
名家名作欣赏与评析
古代名家
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他们的作品构图严谨,笔墨精湛, 意境深远。
中国绘画作品在国际艺术市 场上的流通与交易,推动了 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08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程知识点回顾
中国绘画历史发展概述
从古代到近现代的绘画风格演变。
著名画家及其作品赏析
了解历代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绘画技法与材料介绍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和材料使用方法。
中国绘画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
中国绘画欣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国绘画概述 • 绘画技法与材料 • 山水画欣赏与解读 • 花鸟画欣赏与解读 • 人物画欣赏与解读 • 现代中国绘画发展趋势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高学生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元化艺术风格呈现
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的自由 组合和运用,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 情感意念。
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和装饰效果,追 求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画面效 果。
写实主义
抽象主义
表现主义
装饰性风格
以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生活和自然 物象为主要追求,强调绘画的逼真程 度和细节刻画。
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通 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对象的内在 精神和本质特征。
近现代山水画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 画技法,注重光影和色彩表现,呈 现出多样化的风格。
特点
以自然为蓝本,运用笔墨、色彩、 构图等手法,表现山水的形貌和神 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 值。
名家名作欣赏与评析
古代名家
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他们的作品构图严谨,笔墨精湛, 意境深远。
中国绘画作品在国际艺术市 场上的流通与交易,推动了 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08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程知识点回顾
中国绘画历史发展概述
从古代到近现代的绘画风格演变。
著名画家及其作品赏析
了解历代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绘画技法与材料介绍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和材料使用方法。
中国绘画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
中国绘画欣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国绘画概述 • 绘画技法与材料 • 山水画欣赏与解读 • 花鸟画欣赏与解读 • 人物画欣赏与解读 • 现代中国绘画发展趋势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高学生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元化艺术风格呈现
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的自由 组合和运用,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和 情感意念。
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和装饰效果,追 求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的画面效 果。
写实主义
抽象主义
表现主义
装饰性风格
以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生活和自然 物象为主要追求,强调绘画的逼真程 度和细节刻画。
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通 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对象的内在 精神和本质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特色:我国从古至今,把伯乐和九方皋比作善于认识人 才的人。此幅《九方皋》图是七易其稿所作,画面着力于九 方皋这一人物的刻画,表现了这位气度非凡、善辨识广的精 明长者,作者通过九方皋识别千里马的主题,倾诉了人才被 压抑、埋没的叹息,寄托了发现人才、挖掘人才的美好意愿。
徐悲鸿 国画《愚公移山》
徐悲鸿 油画《奚我后》
基本信息 创作背景 画面内容 绘画特色
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
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 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 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 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 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 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 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 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年的作品,高139厘米,宽351厘米, 现 藏徐悲鸿纪念馆。
创作背景:此画取材于《列子》中的故事,作者通过九方皋识别千里马的 主题,来表达对当时社会不识人才的讽刺。
用笔用墨:该画章法严谨,布局合理,气韵生动,笔墨流畅,融会了中西 技法之长,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画面内容:画中,九方皋面向马与马夫,叉腰而立,庄重质朴的 神态与身后两位说风凉话的小丑形成鲜明对比。马夫的额头宽大 ,胡须满腮,体格粗壮,但低垂的眼神却略显平庸之态,烘托出 九方皋敏锐、专注的目光。画中左前方的马群,通过疏放的用笔 ,即衬托出千里驹的独特之处又丰富了画面。千里驹刻画的动感 强烈,棕毛飞舞,扬起前蹄,好象在欢快嘶鸣,这种马逢知音的 嘶鸣,深化了主题。
《开国大典》曾历经三 次劫难:第一次抹去高岗, 第二次改掉刘少奇,第三 次在临摹复制的《开国大 典》上册去了林泊渠。每 一次改动都能听见艺术在 政治的重压下沉重的喘息 声。
政治与绘画
《开国大典》 历经风风雨雨的 磨难,在不同的 政治气候下显现 出不同的面貌, 它是特殊时期被 扭曲的艺术和政 治关系的最有力 的证明,是共和 国历史的见证。
狼牙山五壮士
作业:收集罗工柳作品《地道战》。
基本信息 创作背景 画面内容 绘画特色
3.造型: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 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抒情性 。 4. 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国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画卷; 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新的起点——是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 结合的杰作。
政治与绘画
作为一幅反映重大历史 事件主题的政治绘画作品, 《开国大典》这幅画随着政 治风向的变化被迫数次修改, 这在绘画史上是少见的。其 作者董希文因这幅作品而声 名鹊起、名扬全国,也因这 幅作品而在“文革”中遭到 打击迫害,饱受政治磨难。
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 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 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开国大典》, 董希文,1953年, 230×402CM,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开国大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作者抓住了五壮士跳崖的 瞬间,运用象征性的处理手法, 象征性地运用粗大笔触把人物 和太行山的造型加以结合,互 相衬托,具有纪念碑的效果。 这样的构图,使壮士们坚强、 威严的伟大气概更加突出。这 种创作手法是当时我国现实主 义美术处于发展初期的阶段, 是比较新潮的,一些老专家看 得不习惯,提出过质疑,但是 年轻的油画家詹建俊先生坚持 了这种新手法,一幅标志着新 中国油画艺术新进程的带着崭 新思考和新颖面貌的成功油画 杰作出炉了。
徐悲鸿
徐悲鸿留学回国后(1927),陆续创作出取材 于历史或古代寓言的大幅绘画,这些画作借古喻今, 观者从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画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 真挚之情。1931年日军侵华加剧,民族危亡之际, 徐悲鸿创作了希望国家重视和招纳人才的国画《九 方皋》;1933年创作了油画《奚我后》,表达苦 难民众对贤君的渴望之情;1940年完成了国画《愚 公移山》,赞誉中国民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夺取抗 日最后胜利的顽强意志。
徐悲鸿《九方皋》
《九方皋》取材于《列子·论符篇》的一个故事。春秋时 代有一个相马的名士伯乐,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九方皋,其 辨认好马的能力不在伯乐之下。有一次秦穆公想求一匹好 马,伯乐就介绍九方皋给秦穆公。于是九方皋在外面寻求 了3个月,终于找到一匹黑色的雄马。可当秦穆公询问他马 的雌雄和颜色时,却令秦穆公大失所望。秦穆公对伯乐说: “九方皋连马的雌雄和颜色都不能辨认,如何能认识马的 好坏呢?”伯乐说:“九方皋观察马的时候是见其精而忘其 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意思 是说九方皋不重视马的表皮外相,只重视它的内在精神品 质,他对于马的真正知识是无人可比的。秦穆公仔细检验 了这匹马,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1. 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灯穗等 的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2. 红色大柱排列在左部,右边的柱子被画家大胆去 掉,抬高了灯笼的位置,扩大了画面的空间,使城 楼上的领袖与广场上的群众、红旗遥相呼应,烘托 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3. 典礼当天是阴天,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 朗天气。主席台上菊花表现出金秋丰收季节。
毛主席去安源
在世界绘画史上,从未有过一幅油画创 造过这样的奇迹:它一经画出,在短短的 几年中,便被印刷了9亿张,遍布全国、全 世界。也从未有一幅油画曾经享受过这样 广泛的社会殊荣:千千万万人敲锣打鼓地 迎送它,并把它作为一个时期民族的革命 精神象征。
作业:收集詹建俊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或 罗工柳作品《地道战》。
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
1. 内容:主体以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为视觉中心。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伟大事件。
2. 色彩:画面的喜庆气氛是由地毯、红柱、灯笼和广场上的红旗的红色基调 所形成的,同时红色也有一种庄严与隆重的感觉,有力地烘手托了开国大典 的主题。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如蓝天与红地毯、灯笼、红柱子与远 处的红旗形成对比。
苏少版美术14册美术第一课
外国语学校 汪涛
中国现代人物画
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时间界定为20世纪 上半叶,指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期间,中国 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恰恰在这段动 荡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现代美术也处 在发展阶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 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产生了许多优 秀作品。
基本信息:油画,刘春 华,1967年,高220 厘米,宽180厘米,现 藏中国建设银行。
创作背景: 1967年夏 ,北京筹办“毛泽东思 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 革命运动”展览,当时 只有24岁的中央美院学 生刘春华,接受任务, 经过安源矿区体验生活 后完成《毛主席去安源 》的油画。
毛主席去安源
画面内容:为了突出主题, 作者在构图上把毛泽东的 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 动态处理上,让毛泽东的 每一个微小动作都有一定 的含义:稍稍扬起的头和 稍稍扭转的颈部,表现毛 泽东不畏艰险、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 无畏精神;紧握的左手, 表现毛泽东争取解放全国 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 念;右手挟一把雨伞,说 明毛泽东风里来,雨里去, 为革命不辞辛苦的工作作 风。
毛主席去安源
油画《毛主席去安 源》在文革中曾与样板 戏、语录歌并列三大红 色经典;并以招贴画、 邮票等印刷品发行九亿 余份,成为家喻户晓的 名画;1995年10月以 605万元竞拍收藏,创 下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 纪录;是建国以来创作 的作品中唯一一件定为 “国家一级文物”的美 术作品。
毛主席去安源
徐悲鸿 油画《田横五百壮士》
开国大典
回顾开国大典
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 回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让我们一起 去感受开国大典那令人难忘的瞬 间!
《开国大典》视频
开国大典场景
开国大典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宣读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