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合集下载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目前有着激烈的经济竞争。


文就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经济实力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3万
亿美元,预计2024年GDP将达到20万亿美元。

美国在2024年拥有
GDP18.57万亿美元,但美国的GDP增速却不如中国,而且美国的财政赤
字也比中国大得多,财政赤字为中国的3.9倍。

二、劳动力
中国有13亿多的劳动力,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支撑力。

美国在2024年劳动力总量为2500万,相对于中国来说,劳动力量较少,只占中国的20%。

三、技术实力
中国的科技水平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若干领域已经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尤其是与美国相比,从智能手机到航天技术都有了很大的
发展,中国的科技研究对抗美国各领域技术的优势也渐渐发挥出来。

目前
美国仍是世界科技领导者,但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投资者。

四、军事实力
根据全球军事强国排名,中国的军事实力仍然位居第三,紧跟美国和
俄罗斯。

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之处在哪里

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之处在哪里

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之处在哪里中国人和美国人,一个生存在亚洲的人,另一个是生存在欧洲的人,从地理上到文化上,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区别从身体吨位上讲,中国人更“秀美”(美籍华人和中籍美人除外);美国人更“勇武”;从寿命上讲,中国人更懂得“浓缩精华”;美国佬更“留恋尘世”从科学上讲,中国人更多的是“吕秀才”,美国人更多的是“爱迪生”;从文化上讲,中国人更“和谐”,美国人更“刺头”;从思考方式上讲,中国人更“博大”,美国人更“深彻”;从现实上讲,你这个问题放在百度上一百万个中国人看过了,可能就几十个甚至几个还能像鄙人一样胡扯一通——不过毕竟是回帖了,如果在美国用英语也发一个这样的帖子,估计很多山姆大叔会写出洋洋洒洒几万字的东西——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外貌区别中国人脸面比较平,虽说较清秀,但表情不丰富,比较木讷,眼镜小鼻子塌下颚短小,个头普遍矮小且多数发育不均衡倾向,形象嫌俗气局部甚至猥琐。

美国人脸面很有立体感,表情丰富,眼镜大额头高鼻梁高,身材高大壮实、且均匀,形象有气质,谈话举止表现各具各的风度。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唱K美国人,一般都在家里娱乐。

所谓之,正宗的自娱自乐。

中国人,喜欢唱K(唐人街才有的玩意,不跟国内似的满大街能捡到个卡拉永远OK),关于唱K,中、日、韩都爱玩,也因此,唐人街的卡拉永远那么火爆。

算小时,还不带送茶水。

这么一比较,还是国内划算,既送小吃碟还送水果拼盘。

真是连买带送,取个媳妇送堆娃娃。

国人总说:美国真开放,美国人真开放。

其实不然。

结了婚的美国人,还是很顾家的。

老婆是老婆,孩子是孩子,手上绝对戴着结婚戒指。

不会出去应酬摘了放口袋里,进家门前再环复原位。

美国人,其实家庭责任感很强,疼老婆,疼孩子,虽然他们,在经济上,彼此都很独立。

中美生活差异

中美生活差异

中美生活差异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和美国生活的人们,常常会发现两国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中国和美国在饮食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喜欢吃米饭和面食,而在美国,人们更倾向于吃面包和土豆。

此外,中国人喜欢喝茶,而美国人更喜欢喝咖啡。

在饮食习惯上,两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两国在家庭观念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家庭观念非常重要,人们
常常会和父母一起生活,尊重长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独立和自由,很多人在成年后就会独立生活,家庭观念相对较弱。

再者,教育制度也是两国生活差异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教育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学生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

而在美国,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外活动和社交。

最后,两国的生活节奏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
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相对较少。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和假期。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在饮食、家庭观念、教育制度和生活节奏等方面都有着明
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

希望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中美两国的生活差异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美国和中国在教育系统中的差异是什么?

美国和中国在教育系统中的差异是什么?

美国和中国在教育系统中的差异是什么?一、教育理念的不同在美国,教育系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和社区服务项目,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

而中国的教育系统则注重在课堂里传授大量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的竞争力和应试能力,同时也强调道德和纪律的教育。

二、教育体制的不同在美国,教育体制相对分散,并且各州有权利独立地决定教育政策,每一个学校拥有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学科课程设置。

相反地,在中国,教育体制比较集中,国家有权利决定课程设置与教学重点,同时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和标准化。

三、教师角色与职责的不同在美国,教师通常被视为学生学习路径上的合伙人和指导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经历,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借助教师成为自主学习者。

而在中国,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他们主要承担知识的传授,强调纪律和规范,同时也是学生在学校的指导者和榜样。

四、测评体系的不同在美国,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作业在成绩上的表现,同时也包括其他领域的表现,比如社区服务程度和参与度等。

而中国的教育体系更侧重于考试成绩,测试文凭在晋升和就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使用在美国,发达的社会与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公正的分配与使用,在教育方面,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小,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教育方式。

相反地,在中国,社会和教育资源的差距不是很公平,有钱人的子女拥有学习优越的条件,而贫穷的学生则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使得他们在教育上的投资有局限。

结论总的来说,美国和中国在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它们的教育发展过程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差异,但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它们的优点和缺陷中去互相借鉴和融合改进我们的教育制度,更好地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拥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目前中美军事实力相差有多大?

目前中美军事实力相差有多大?

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两国都十分自觉的避免这两个区域出现重合,总体上处于“中攻美守”的态势,但是冲突形式非常温和。

双方军事实力可以说是各有千秋,美国是存量大,中国是增量猛。

美国的主要优势是兵员素质还有优势在,武器装备还有存量优势,部队管理水平相对高一些;中国的主要优势是兵员数量多,武器装备有后发优势,部队组织度更高。

具体到作战规模层面,全面核战争方面中国具有全方位优势;全面常规战争方面中国具有绝对优势;中等规模局部战争中美势均力敌,在各自控制范围内有优势;代理人战争方面中国处于劣势;军事威慑能力方面中国处于绝对劣势,是受到威慑一方。

总之,目前双方军事实力还处在缠斗状态。

这里只详细说一下中国军事实力方面最明显的一个劣势:现代化思维不足。

你比较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就像比较两支球队一样,光比较场上现役球员其实是不够的,还得看“板凳深度”、教练实力、球队财力和各方面保障水平。

总而言之,解放军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军地倒挂”。

按理说军队应该是一个国家精华中的精华,军队不管是人员素质还是管理水平,以及装备武器,都应该是一个国家最好的、毫无疑问最精锐的一部分。

然而实际上解放军很多方面现在是比不上全国顶尖水平的,一句话就是不够精英。

人民子弟兵人民子弟兵,那当然是一家人里面最精壮的那个,不然怎么让一家人放心?这种倒挂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各方面的进步简直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军队一时半会儿出现跟不上也是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就是军队的封闭性。

军队相对于地方有着很强的封闭性,老是自己跟自己比,怎么比都是可以的,军队特殊性导致很多管理经验和科技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到军队的作战体系中间去,这就导致军队发展滞后于国家发展。

这一方面美军做得比我们好,他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军队比我们快,军队的封闭性没有那么厉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国内、军内认识还不足。

比如说军事心理学在军队中的运用,这个在美军中已经纳入了军队医疗体系中去,美军军人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合适的、专业的处理;而我军的心理学干预主要还是纳入到政治工作体系中,解放军军人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还是在“思想工作”中解决,不够专业化。

中美差异对比研究报告

中美差异对比研究报告

中美差异对比研究报告中美差异对比研究报告一、社会制度的差异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的特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大的权力。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强调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

美国政府的权力相对较小,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二、政治制度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也存在差异。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实行一党制。

美国是一个宪政民主的国家,政权分散,实行两党制。

美国政府的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部门,相互制衡。

三、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观差异较大。

中国强调集体主义、家庭观念和孝道文化,注重社会和谐。

美国强调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我实现。

四、教育体制的差异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制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美国的教育体制强调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出口导向和制造业为主导,注重规模化和效率。

美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注重创新和高附加值。

六、环境保护意识的差异中美两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存在差异。

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而美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注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包括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教育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国的发展路径和社会运行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差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参考。

在战略外交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有多大?

在战略外交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有多大?

在战略外交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战略外交是各国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大世界大国,其在战略外交方面的差异备受关注。

一、战略目标不同中国实行的是“周边外交优先”和“一带一路”战略。

对于中国而言,稳定周边,建设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首要目标。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向外展示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好机会。

相比之下,美国则宣称自己的战略目标是“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并将反恐和遏制伊朗核等议题作为其核心战略目标。

二、战略手段不同中国在战略外交方面强调“和平外交”和“互利合作”。

中国特有的“特别友好”外交手段被中国倡导者认为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体现。

此外,中国在发展经济和吸引投资等方面,采取了“软实力”和“经济外交”的方式。

而美国在战略外交方面则主张运用“硬实力”,如军事力量和经济制裁等,以保证其国家安全和利益。

美国在反恐等问题上,采取军事干涉的方式,在国际上引发了争议。

三、国际影响不同中国和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也不同。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目前虽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认可,但仍面临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未能得到全面承认的现状,需要在国际上不断扩大自身实力。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为庞大的国家之一,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可忽视,但其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在近些年来经历了许多挑战,国际社会对其持续深入的质疑也不断增加。

在战略外交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异显著,两国各自实施不同的战略,采取不同的手段,其影响力和地位也相差甚远。

但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美关系的演变还有许多未知数,需要以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合作,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稳定。

中国人和美国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国人和美国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中国人和美国人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身体吨位上讲,中国人更“秀美”(美籍华人和中籍美人除外);美国人更“勇武”;从寿命上讲,中国人更懂得“浓缩精华”;美国佬更“留恋尘世”从科学上讲,中国人更多的是“吕秀才”,美国人更多的是“爱迪生”;从文化上讲,中国人更“和谐”,美国人更“刺头”;从思考方式上讲,中国人更“博大”,美国人更“深彻”;从现实上讲,这个问题放在百度上一百万个中国人看过了,可能就几十个甚至几个还能像鄙人一样胡扯一通——不过毕竟是回帖了,如果在美国用英语也发一个这样的帖子,估计很多山姆大叔会写出洋洋洒洒几万字的东西——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人怎样跟美国人沟通要有猜测能力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

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

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

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

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

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儿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

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

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

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

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

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发布此结果的是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该所高级研究员阿文德·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声称,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新搜集的经济数据,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

萨勃拉曼尼亚的计算方法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方法。

他的计算结果是: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6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估算结果,也同样超出许多人的预料。

IMF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宣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10.1万亿美元,美国则为14.6万亿美元,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70%。

最离奇的是:最新美国佩尤民调(Pew poll)结果显示:竟然有47%的美国人相信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只有31%的人认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美国民众到底是因为读了那些研究机构的报告产生了错觉?还是因为失业的压力和痛苦产生了幻觉?还是因为美国商店充斥着“中国制造”感到了迷惑?是非常有趣的问题,答案我却不知道。

然而,有一点我倒是非常清楚,象彼得森那样的智库如此极端高估中国经济规模,其实是“别有用心”。

既然你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老大”了,你就应该承担更大甚至主要的国际责任,你就应该让人民币大幅度快速升值和浮动,你就应该马上宣布人民币资本账户完全自由兑换,你就应该承认是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应该为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承担责任,你就应该率先履行碳排放的诸多义务。

是的,那所谓的国际责任清单可以无限制开列下去。

与此同时,既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那么美国就应该更加高度重视“中国的军事威胁”,美国大规模扩张军力,更深入介入亚太地区就是理所当然了。

譬如,依照彼得森研究所的购买力平价方法,中国GDP已经是14.8万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均衡汇率就应该是1美元:2.67人民币。

如果接受如此均衡汇率,那么人民币升值就远远没有到位,快速大幅度升值也就顺利成章。

为什么美国政客们高调要求人民币升值显得那样“理直气壮”?部分理由就是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

那么所谓的购买力评价计算方法,究竟有没有一点儿道理呢?多年前笔者曾经撰文《购买力评价理论:真理和谬误》,深入剖析该理论之荒唐无稽,此处无法细说。

要而言之,以所谓购买力评价来评估和比较各国经济规模,基本是武断和误导,可以借鉴的真理成分少得可怜。

诗人歌德说得好,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任何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和学说,如果和生活常识相距十万八千里,那一定错得离谱,一定是怪论。

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美国或达到了美国的70%,我想没有多少中国老百姓会赞同。

假若中国GDP真的已经达到14.8万亿美元,那么人均GDP就已经突破一万美元了。

即使考虑到GDP和可支配收入有很大差距,即使考虑到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那么,人均一万美元的GDP,意味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着也是大几千美元了。

然而,随便的观察和各种官方统计数据,都难以证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也不过1000美元左右啊。

货币化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绝对无法准确量度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享受。

比较好的指标是扣除物价水平后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水平。

最佳指标当然还要包括生活环境之优美、安全和自由;个人发展机会之均等;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障、文化艺术享受之丰富等等许多层面。

先说说扣除物价因素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吧,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简直不可以道里计。

就算依照目前的市场汇率,我国2010年GDP达到了6万亿美元,我国人均GDP也不过4638美元,美国人均GDP则是48666美元,是中国10倍多。

然而,我国数以亿计打工者的工作时间至少是美国个人的1.5倍(许多打工者并不能按时休息周末,且每天工作时间接近和超过10小时)。

如果折算为单位时间人均GDP,美国至少是中国的16倍。

物价水平就更是让人崩溃!凡是有中美两国生活经验的人或者稍微做过一点儿市场调查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物价,美国皆比中国便宜!美国最繁华、最中心城市和地区的公寓和别墅,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相对价格,都比中国要便宜得多。

不要忘记,美国公寓和别墅的周边环境,是中国那许多所谓豪华别墅完全无法比拟的。

举凡汽车、服装、食品、教育、医疗,绝大多数相对价格甚至连绝对价格都比中国低很多很多。

譬如最好的耐克运动鞋,美国市场最多卖60-70美元,中国则至少需要900--1000元人民币(150美元);最好的宝马和奔驰汽车,美国市场卖10-12万美元,中国则至少需要150万元(22万美元);顶级服装和奢侈品的价格,中国价格至少是美国的2—4倍;美国五星级酒店价格,一般城市不过200美元左右,热闹地区也不过500—600美元,只不过是普通民众人均月收入的十几分之一而已,中国五星级酒店全国均价也至少是600—700人民币,起码是普通百姓人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难怪那些经常往返中美两国的人士,都是在美国市场选购一切。

因此,若是把物价因素考虑进去,美国的人均真实收入和生活享受水平,起码是中国人的数十倍!侈谈什么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美国,外国人“别有用心”地说说也就算了。

假若中国竟然有决策者和学者相信这一套,那就真的成为“全球第一傻佬”了!是时候认真研究中美两国的真正差距了。

夜郎自大、夸夸其谈、虚骄浮躁,是一个民族最危险的敌人。

最重要的是,GDP只是一国当年的最终产出规模,与该国国民拥有的真正财富不是一个概念。

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该国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之总和。

有形财富包括天赋土地、矿产、自然环境、人为创造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工厂企业、教育医疗设施(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各种学术研究机构、医疗卫生设施等等)、文化艺术设施(包括公园、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纪念馆等等)。

需要详细编写中美两国的资产负债表,我们才能知道两国财富差距究竟有多大。

此处,我只想指出一些最基本的事实:(1)中美两国国土总面积差距不大。

然而,美国的可居住国土面积和可耕地面积至少是我国的3—4倍,人均可居住面积和可耕地面积则是我国的15—20倍。

譬如我国新疆和西藏分别占国土面积的1/6和1/7,却只居住了2000多万和400多万人。

美国可耕地面积不仅庞大,而且土地肥沃,亩产量非常高。

所以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对农产品价格具有最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胡锦涛主席此次造访的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地区,就以盛产玉米和大豆著称。

(2)石油、有色金属、天然气、水资源等许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美国的储量皆位居全球前三名,有些则高居世界第一。

相反,中国许多资源都相当贫乏。

2010年,当国人和全球欢呼我国GDP成为世界第二、并大胆预测何时超越美国之时,一些冷静客观的美国学者就撰文指出:中国超越美国的可能性极小,原因是中国严重缺乏战略性资源,尤其是石油和水资源。

(3)美国不仅国内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且凭借强大的全球军事实力,掌控了全球绝大多数战略性资源。

伊拉克战争,许多国人以为美国“输”了。

其实,凭借伊拉克一战,美国完成了多年的战略夙愿,那就是从根本上掌控中东政治局势,借此牢固掌握全球石油资源。

据国外战略思想库的分析,美国直接和间接掌握了全球石油资源的70%。

相反,我国则几乎没有对国际资源的控制权。

即使向非洲寻求能源合作的努力,也多方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掣肘和刁难(4)美国的自然环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毁坏。

美国绝大多数国土依然保留着原生状态。

笔者多次去参观美国建国之父华盛顿和杰斐逊的故居,那原生态环境之非凡美丽,给我留下无限美好回忆的同时,也给我留下无限惆怅!反观我国国土,可以说是“满目疮痍”。

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也因为“经济增长和开发”之需要,被肢解得“鲜血横流”!我国为追求GDP 增长所付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毁灭代价,何时才能够复原呢?或许,毁灭掉的“自然”财富并不少于因此创造的“人为”财富。

(5)美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均比我国完善得多。

现在我国以高铁技术自豪,应该自豪。

然而,客观地说,我国所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地铁和公共交通系统),与美国差距很远。

你只要离开北京市内几十公里,就能够深刻感受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之巨大落差!(6)企业资产的差距就更大。

美国在军事科技、军事工业、航天航空、互联网、芯片设计、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几乎所有前沿科技领域,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财富》世界500强里,美国至少占有160家。

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美国依然拥有绝对优势。

相反,我国企业几乎没有多少原创性技术创新。

没有人否认我国企业过去三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然而,以研发投入为例,美国、欧洲、日本企业的研发开支(R&D)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4-6%,是中国的2-3倍!客观地说,我国今天还没有一家真正能够引领全球科技方向的跨国企业。

(7)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差距简直有十万八千里!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教育支出始终没有超过GDP的2.0-2.5%,即使按GDP40万亿人民币计算,也只有8000亿人民币,相当于1212亿美元。

相反,美国教育支出始终占GDP6%以上。

以目前14.6万亿美元的GDP计算,教育投入超过8500亿美元,是中国的7.1倍,人均教育投入则是中国的30倍!这当然是天文数字般的差距!(8)全球20所最好大学里,美国有17所,前50名大学里,美国占39所。

中国最好的三所大学(北大、清华、复旦)最好的排名也在50名之后。

(9 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大学造就了全球90%的诺贝尔奖金得主!连印度和日本本土都造就了诺贝尔奖得主,中国建国60年一个也没有造就出来。

不是说诺贝尔奖就说明一切,中国自己也创造了“两弹一星”和神舟飞船那样极其伟大的成就。

不过,中美教育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差距巨大,却是不容怀疑、不容轻视的!(10)凭借数百年的金融创新和强大的实体经济,美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全球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

国人其实至今也没有深刻认识“美元本位制”或“美元霸权体系”之本质,没有真正认识到美元霸权体系给美国带来了怎样巨大的利益。

事实上,美元本位制给美国带来近乎无限的利益。

恰如法国戴高乐将军1965年对美元霸权的批评那样:“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s)和不流眼泪的赤字。

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