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电化学基础》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度高考化学《电化学》知识复习教学设计(Word版)

度高考化学《电化学》知识复习教学设计(Word版)一、教材及高考剖析在课程规范中,关于电化学知识的要求如下:一、看法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践意义及其重要运用〔10年5考〕;二、了解原电池及罕见化学电源的任务原理〔10年11考〕;三、了解电解池的任务原理〔10年11考〕。
这些内容是全国卷必考点,基本上在选择题和二卷答题都有表达。
而其考察中心是教材基本内容及其衍生的一些思绪和方法。
同时,在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进程及高考的标题设置中,对实际知识的实践运用价值的考察,也是一个重点。
二、课题设计动身点本节课设计的目的在于从教材的基础内容动身,培育先生对教材基础内容的熟习水平及答题的规范性。
同时在基础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讨论如何从实际知识进入实践运用,培育先生的迷信探求与创新看法,并得出处置这类效果的一个模型。
三、教学目的1、先生经过练习进一步熟习铜锌原电池的任务原理;2、先生经过推理探求掌握铜锌原电池的运用化战略;3、先生经过铅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掌握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关系;4、先生经过对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进一步思索掌握其运用化战略;5、经过火析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任务原理掌握一类高考题的解题模型。
四、教学重点铜锌原电池的任务原理铅蓄电池的任务原理氯碱工业五、教学方法探求知识迁移六、设备多媒体七、教学进程汇报展现引导先生汇报展现,适当的时分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经过对比得出更优的方案。
先生汇报并讨论完善培育先生的思想才干归结总结整个装置中存在的正负电荷单向环线倾听思索提出解题模型活动元二请同窗们完成活动二中铅蓄电池放电的电极反响式先生完成活动二〔1〕基础知识的书写过手过渡铅蓄电池放电后转化成了下面这个样子,作为二次电池,充电时,该如何与外电路相连,其电极反响式呢?先生完成活动二〔2〕基础知识的书写过手归结总结整个装置中存在的正负电荷单向环线倾听思索提出解题模型过渡铅蓄电池的充电实质上就是电解。
让我们再回到氯碱工业活动元三〔1〕请同窗们完成活动三〔1〕先生完成活动三〔1〕基础知识的书写过手活动元三〔2〕请同窗们思索假设要运用于工业化消费,该装置存在怎样的弊端?该如何改良?先生思索完成活动三〔2〕培营养析效果和处置〔解答〕化学效果的才干汇报展现引导先生汇报展现,适当的时分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先生汇报并讨论完善培育先生的思想才干活动元四例1:制备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下图,其中SO2碱吸收液中含有NaHSO3和Na2SO3。
《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第一篇:《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电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张浩栋一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1).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3)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4)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2 过程与方法(1)适当时间里学生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2)能根据电化学的原理解决有关设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问题.二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判断。
四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景——复习讨论——归纳总结——教师评价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 多媒体示屏(2007年宁夏高考试题化学26题)问题1:是否做过此题?问题2:此题考查了那些知识点。
[引课]由于电化学知识跟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以及国防建设密切相关,所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有关电化学的问题。
[板书]:电化学专题复习[学生活动]:观看07年考试说明 [板书] 一.装置和电极的名称判断 [学生活动]:判断解答问题:(2006年全国高考题)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问题:锌、溴蓄电池的充、放电的电池总反应为: Zn+Br2Zn2++2Br-,下列各反应:①Zn-2e-=Zn2+②Br2+2e-=2Br-③2Br--2e-=Br2④Zn2++2e-=Zn,其中充电时的阳极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分别是 A.①②B.③①C.④②D.③②问题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HNO3中,另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Al片、Cu片B.Cu片、Al片C.Al片、Al片D.Cu片、Cu片[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原电池、电解池的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电极的判断 [示屏总结]: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总结①外接电源一般来说: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为原电池②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③电镀池、铜的精炼判断:阳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正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还原反应,得电子负极:相对活泼的金属,氧化反应,失电子电解池电极的判断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氧化反应,失电子…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还原反应,得电子… [板书]:二.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示屏]:[学生活动]:练习 [师生共同评析] [过度] 燃料电池的电极以及电极反应式例题3: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溶液。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单元归纳与整理 教学设计(一)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

(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教学设计归纳与整理(一)课题:第四章归纳与整理(一)课时1授课年级高二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内容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应式电子及离子的移动方向的异同,并能正确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
2.通过重点知识深入探究,准确把握电化学基础知识的重、难点,会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一步理解半电池、双液电池、多室电解等概念,会正确书写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3.通过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的进一步分析探究,进一步认识金属的腐蚀的危害及放护方法,利用宏微结合的思想,进一步理解电解的规律及其应用等,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的书写、电解规律及应用难点:二次电池原理分析、多室电解及应用学情分析学完了电化学基础知识后,已经对本章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可能还缺乏对相关知识系统性、规律性的认识,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一些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上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磨炼,这就是对本章要进行归纳与整理的价值所在。
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方法提炼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导入:下图所示装置,当K1关闭,K2打开时是什么装置?铁电极的名称是什么?发生什么反应?当K2关闭,K1打开时是什么装置?铁电极的名称是什么?发生什么反应?【知识网络1】电化学基础知识建构网络,形成知识系统。
【知识网络2】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典例1】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6mol/L KOH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K+移向碳电极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H+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2H2O+e-===Ni(OH)2+OH-D.放电时镍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答案】C【解析】A. 放电时,该电池为原电池,由图知镍电极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K+移向镍电极,A项错误;B. 已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碳电极作负极,H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 - 2e- + 2OH-===2H2O,B项错误;C. 由图分析可知,放电时,镍电极为正极,NiO(O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有OH-生成,C项正确;D. 镍电极为正极,NiO (O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OH-,有OH-生成,pH变大,D项错误;故选C。
高三《电化学基础》复习单元教学设计

高三《电化学基础》复习单元教学设计一、考纲和考情分析《电化学基础》位于高中化学必修2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选修4教材第四章,是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概念原理内容,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根据平时练习和考试情况,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原电池与电解池混淆不清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规范、不正确3、新情景信息的提取能力欠缺三、单元教学目标根据高考考纲要求,本单元教学是通过复习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基本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的综合应用,构建电化学试题的解题模型。
四、课时划分与教学内容安排该内容教学安排为3课时,内容为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的综合应用。
第1课时电化学基本工作原理复习(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装置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分析,构建电化学基本原理的解题模型。
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
(2)通过利用已知二次电池的装置设计试题,会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新情境中的电池工作原理,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装置的对比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装置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基本原理的对比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基本原理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已知二次电池装置设计的试题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二)教与学方式(1)从高考真题中的电化学装置入手对比分析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解决问题。
高三二轮复习教案电化学基础

电化学基础【考纲展示】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原电池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构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合适的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反应原理氧化反应Zn —2e —=Zn2+不断溶解 还原反应2H ++2e —=H 2金属腐蚀类型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保护方法:(1)改变金属内部结构(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3)电化学保护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发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解池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构成条件(1)与电源相连的两电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反应原理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应用:氯碱工业、电解精炼、电镀电解电化学 要点扫描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确定的方法电化学中电极的确定是电池反应式正确书写的前提,判断的方法有:1.根据反应本质速判电极不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阳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若能找出电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则可迅速确定电极。
2.根据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极不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总是从阳极(负极)流向外电路;电解液中总是阳离子移向阴极(正极),阴离子移向阳极(负极)。
3.根据溶液pH 变化或电极现象判断电极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只要是有H 2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溶液的pH 就增大,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极为正极;只要是有O 2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pH 就减小,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极为负极(阳极)。
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判断电极反应产物,找出得失电子总数H+应让其结合—生成水。
高中化学《电化学复习专题》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电化学复习专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适当时间里学生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能根据电化学的原理解决有关设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判断。
四、教学方法知识体系勾画——知识点习题分析——复习讨论——归纳总结——教师评价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入】原电池基本概念一、原电池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①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相同)。
③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装置的变化:简易装置——盐桥装置——交换膜装置2、原电池原理:3、导电粒子的流向问题: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离子流向(内电路):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考点:装置的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判断:正负极和阴阳极例题: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考点:(例题)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正负极发生的反应,电子、阴阳离子的移动4、电解池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2)用于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3)用于金属的防护4)设计原电池例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两个半反应,选择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选择电解质溶液,设计简易原电池,设计盐桥原电池例题: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综合应用二、化学电源一次电池常见类型、二次电池主要类型1、二次电池的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负极:Pb+SO42--2e- ==== PbSO4;负极:Pb+SO42--2e- ==== PbSO4;正极:PbO2+4H++SO42-+2e- ==== PbSO4+2H2O;正极:PbO2+4H++SO42-+2e- ==== PbSO4+2H2O;总反应:Pb+PbO2+2H2SO4 ==== 2PbSO4+2H2O。
总反应:Pb+PbO2+2H2SO4 ==== 2PbSO4+2H2O。
《电化学》主题单元复习学习教学实施实施方案

.主题单元授课推行方案主题单元名称电化学作者姓名庄辛秘学科化学学生年级、班级高二、24班学生人数54专题 1:原电池——怎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来考据一个反响是自觉的氧化复原反响?授课环境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1.翻开电子白板实授课资源2.每小组需要:烧杯、两个碳棒、铜片、锌片、铁片、铝片、导线、盐桥、电流计、硫酸铜溶液、施硫酸锌溶液、稀硫酸溶液前 3.学生准备好记录取的笔、本。
落实前需技1.认识常有的自觉的氧化复原反响2.认识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看法和实质能2.根本实验操作技术授课导入阶经过格林太太的图片,病症,引出原电池课题。
段1.部署实验任务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要求2.指导各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实验研究阶3.段教师巡视各组实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实⑴将一锌片、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施⑵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用一根导线将铜片和锌片连接起来中⑶ 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在导线中接入一电流计小组代表报告实验现象、结论、猜想实验 1:观察到什么现象?说了然什么问题?交流、商议阶实验 2:我们又观察到什么现象?铜片上的气泡可能是什么气体?H 元素原来是以什么形式存段在的?从氢离子到氢气,氢离子是获取电子还是失去电子?获取的电子是谁失去的?锌失去的电子是怎样转移到铜片上去的?怎么考据你的猜想?实验 3:观察电流计指针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问题?1.课件显现三个实验总结阶段2.观察三幅图片,比较三组实验,得出原电池的三个形成条件反响阶段完成课堂追踪训练成就谈论量规谈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谈论等多元化谈论方式实施后提出下一专预习下一专题题要求专题 2:电解池——怎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来考据一个反响时非自觉的氧化复原反响?授课环有电子交互白板的实验室实境施准备教每个学习小组:直流电源、石墨电极、铁电极、氯化铜溶液、饱和食盐水溶液、粗通、精铜、硫酸前学资源铜溶液、导线假设干1.熟悉自主学习的步骤和程序落实前 2.认识常有的非自觉的氧化复原反响需技术 3.会使用直流电源3.明确实验根本操作要求1.多媒体显现各种常用电池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直流电源的使用方法;复习各种电池的原理都是利授课导用自觉的氧化复原反响产生电能,那么能否利用电能惹起非自觉的氧化复原反响呢?入阶段2.显现家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
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

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
2、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教学重点】:1、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2、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提示:书写电极反应式应注意的问题。
(2) 介质(如H+、OH-)是否参加反应(3) 是否满足质量守衡、电荷守衡练习1 投影:练习1 完成练习1进一步巩固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方法规律例题3 投影:例题3 分析、讨论、回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4投影:例题4:提示解题思路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由pH从6.0变为3.0,可知生成了n(H+)=(10-3-10-6)mol/L×1L=10-3mol由电极反应式可得关系式:OH-~H+~Ag所以生成Ag的质量为:10-3mol×108g/mol =0.108g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能力练习2 投影:练习2思考回答进一步加深巩固小结布置作业整理好学案、完成课后练习电化学知识专题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回顾【问题】下图所示装置,属于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写出有关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1) (2) (3) (4) (5)二、典型例题【例1】(20XX年高考北京卷)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NaCl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1)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则:① C(Ⅰ)电极名称极,电极反应式是。
②写出C(Ⅱ)极的电极产物应用于化工生产上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③该装置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此时:C(I)的电极名称是;其电极反应式。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
(2)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电化学基础》复习单元教学设计一、考纲和考情分析《电化学基础》位于高中化学必修2教材第二章第二节、选修4教材第四章,是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概念原理内容,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以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二、学情分析根据平时练习和考试情况,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原电池与电解池混淆不清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规范、不正确3、新情景信息的提取能力欠缺三、单元教学目标根据高考考纲要求,本单元教学是通过复习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基本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的综合应用,构建电化学试题的解题模型。
四、课时划分与教学内容安排该内容教学安排为3课时,内容为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的综合应用。
第1课时电化学基本工作原理复习(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装置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分析,构建电化学基本原理的解题模型。
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
(2)通过利用已知二次电池的装置设计试题,会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新情境中的电池工作原理,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装置的对比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装置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原电池、电解池基本原理的对比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基本原理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对已知二次电池装置设计的试题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二)教与学方式(1)从高考真题中的电化学装置入手对比分析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解决问题。
(2)开展让学生参与电化学高考模拟题的编制和讨论,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将学与考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
(3)平板实时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使课堂评价更及时、直观。
(三)教·学·评过程【学习任务1】认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装置【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装置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学习任务2】构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模型【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化学基本原理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分析高考真题中的两个电化学装置图 判断电池属于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归纳总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分析另外两个高考真题中的电化学 1、标出电极名称 2、分别标出上述电池装置中e -、I 和阴阳离子的 构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模型 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电解液为NaClO 4)学习任务2教学流程图【学习任务3】设计一道电化学基本工作原理的试题【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给出一个电化学装置图,从电化学基本工作原理的角度设计一道选择题。
小组展示、组间交流、评价 将设计试题与[2018全国卷Ⅲ-11]比较,总结电化学原理考查形式。
平板展示平板展示交流评价第2课时电极反应式书写复习(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对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导图的展示与讨论,复习教材中重要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熟悉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2)通过书写铅蓄电池工作时充放电过程的电极反应式,构建依据总反应进行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方法。
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3)通过对新情景下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分析,构建新情境下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发展获取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2.评价目标(1)通过对绘制的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导图的展示与评价,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
(2)通过对铅蓄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依据总反应进行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3)通过探究新情景下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新情景下电极反应式书写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二)教与学方式(1)从电极反应式书写的思维导图入手,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
(2)分析教材中熟悉的铅蓄电池,分析依据总反应进行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让学生熟悉基础知识,逐步深入解决问题。
(3)分析新型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例题,同时小组间互评,增强生生之间的交流。
(4)平板实时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使课堂评价更及时、直观。
(三)教·学·评过程【学习任务1】思维导图的展示、评价与电极反应书写基础知识梳理【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
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学习任务2】依据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方法建模【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对依据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的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练习1】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 −Zn )可以高 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 下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 2O(l)−−−→←−−−放电充电ZnO(s)+2Ni(OH)2(s) (1)书写放电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正极: 。
负极: 。
(2)书写充电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阳极: ; 阴极: 。
学习任务2教学流程图【学习任务3】新情景下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建模【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新情景下电极反应式书写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完成练习1讨论铅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交流、评价讨论依据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分析思路,分析二次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极反应式的关系,总结二次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一般方法巩固应用交流、评价教师引导完成例题2,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例题3结合例题2和例题3的分析,讨论新情境下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分析思路: 1、从题干和装置图中判断电池类型;根据练习2和练习3,分享心得交流 评价平板展示【例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1)阅读题干与装置图,勾画关键信息。
从题干与装置图中,判断电池类型为:。
(2)从题干与装置图中,判断电极名称,找出电极反应物与产物:。
(3)书写电极反应:正极:;正极区后续反应:;负极:;负极区后续反应:;【例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
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的反应为:①EDTA-Fe2+ - e—= EDTA-Fe3+②2 EDTA-Fe3++H2S= 2H++S+2 EDTA-Fe2+(1)阅读题干与装置图,勾画关键信息。
从题干与装置图中,判断电池类型为:。
(2)从题干与装置图中,判断电极名称,找出电极反应物与产物:。
(3)书写电极反应:阴极:。
【练习2】(2015年全国I 卷)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
【练习3】[2019全国卷Ⅲ-28-(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下图所示: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
学习任务3教学流程图第三课时电化学的综合利用(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感知金属腐蚀的巨大破坏力,结合思维导图归纳总结金属腐蚀的种类和防护方法。
发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2)通过观看环境污染及治理视频,感知电化学在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电化学在水体治理和大气净化中试题的分析方法。
发展获取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氯碱工业原理,明确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构建膜在产品制备过程中作用的分析方法。
发展“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
2.评价目标(1)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分析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金属腐蚀的种类和防护方法的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探究电化学在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将电化学应用到环境治理的能力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探究家用消毒器的制备,分析氯碱工业中离子交换膜的作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应用电解原理制备化工产品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二)教与学方式(1)从电化学原理应用的思维导图入手,对本专题知识进行小结。
(2)利用实际生活小资料和视频,让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更紧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平板实时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使课堂评价更及时、直观。
(三)教·学·评过程【学习任务1】保护资源,人人有责【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对金属腐蚀的种类和防护方法的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练习1】[2019江苏]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C .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D .以水代替NaCl 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练习2】[2017全国卷Ⅰ-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学习任务1教学流程图 【学习任务2】保护环境,我来护航【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将电化学应用到环境治理的能力水平(视角水平、内涵水平)。
【例1】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观看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结合例题1和例题2小组讨论应用电化学原理治理污水、废气等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完成练习3交流、总结平板展示 结合资料卡片与思维导图思考: (1)金属腐蚀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金属有哪些电化学防护方法?1、练习1[2019江苏]高考题2、练习2[2017全国卷Ⅰ-11]交流评价平板展示A.电流方向从A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B极B.B极为电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 8e−+4H2O= 2HCO3−+9H+C.当外电路中有0.2 mol 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的个数为0.2N AD.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H++2e−= Cl−+【例2】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来提供O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如图装置,反应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