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课件6:1.1.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测定

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
(填“增
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
所求中和热数值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 。
答案:(1)减少热量散失 (2)不能 铜棒传导热的能力较强,使热量散失较多 (3)偏低 (4)增加 反应消耗的酸、碱增多,放出热量增加 不变 中和 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l)的反应热,与 酸碱的用量无关
当堂检测
1.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 H2O 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钡和硫酸溶液 B.氢氧化钾和稀硝酸 C.纯碱溶液和稀盐酸 D.醋酸溶液和烧碱溶液
解析:选项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A 项为 Ba2++2OH-+2H++SO42- BaSO4↓+2H2O;
B 项为 H++OH- H2O; C 项为 CO32-+2H+ H2O+CO2↑;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
(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铜棒。
其原因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如果改用 60 mL 1.0 mol·L-1 盐酸跟 50 mL 1.1 mol·L-1 氢氧化
答案:为了保证 50 mL、0.50 mol·L-1 的盐酸完全被 NaOH 中和, 采用 50 mL、0.55 mol·L-1 NaOH 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 也能达到目的。
迁移与应用
50 mL 1.0 mol·L-1 盐酸跟 50 mL 1.1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 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 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1.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探究)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任务三:方案优化
①反应物温度的测量 a. 用量简量取50mL0.50 mol/L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
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用水把温度计上的 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b. 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0.55 moI/L NaOH溶液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 录NaOH溶液的温度。 • ②反应后体系温度的测量
如何根据测
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
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Δ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任务一:原理分析
【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近似地认为实验所用酸、碱稀溶液的密度、比热容与水 的相同,并忽略量热计的比热容,则: ①50 mL0.50 mol/L盐酸的质量m1=50 g, 50 mL0.55 mol/L NaOH溶液的质量 m2=50 g ②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 J/(kg ·℃)。
减少热量散失, 降低实验误差。
任务三:方案预设
(5)设计测量方案 ①反应物温度的测量 a. 用量简量取50mL0.50 mol/L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
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 b. 用量筒量取50 mL0.55 moI/L NaOH溶液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NaOH
仪器:小烧杯,大烧杯,塑料杯, 盖子,温度计,玻璃搅拌棒,铜搅 拌棒
任务二:设计装置
【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3)设计展示:
任务二:设计装置
【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4)测量工具(量热计): 测量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
反应容器
减少热量散失, 降低实验误差。
尽量减少热量散失度均匀。
溶液的温度。 ②反应后体系温度的测量
课件9: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解析】(1)表示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生成水 的物质的量是 1 mol。(2)先计算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 0.025 mol;第2次实验(T2-T1)值较其他实验误差较大, 舍去,用其他三组实组数据计算(T2-T1)的平均值为 4.0 ℃,计算得 ΔH=-53.5 kJ·mol-1 。(3)分析偏差原因 即分析“偏低”的原因,a、c直接造成了热量损失,符合 要求;b的结果是量取的 NaOH 溶液偏多,是造成“偏高” 的原因,不符合要求,d 使 T1 偏高,则(T2-T1)偏低,符 合要求。
【答案】
1
1
(1) 2 H2SO4(aq)+NaOH(aq)=== 2 Na2SO4(aq)+
H2O(l) ΔH=-57.3 kJ·mol-1
(2)①4.0 ②-53.5 kJ·mol-1 ③a、c、d
学习小结
随堂检测
1.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10 L 0.1 mol·L-1 NaOH 溶液与 10 L 0.1 mol·L-1 盐酸
(2)又因 50 mL 0.50 mol·L-1盐酸中含有 0.025 mol 的
H+,所以跟 0.025 mol 的 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0.025
mol
的水,放出热量为
0.418t2-t1
Q
kJ,所以:中和热=
Q 0.025
kJ·mol-1=_____0._0_2_5___ kJ·mol-1。
(4)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 ①量取溶液的体积有误差(测量结果是按 50 mL 的酸、碱 进行计算,若实际量取时,多于 50 mL 或小于 50 mL 都 会造成误差)。 ②温度计的读数有误。 ③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洒在外面。 ④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导致实验误差。 ⑤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而导致误差。 ⑥测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致使 热量损失而引起误差。
课时作业20: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第2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1.在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下列仪器有()①量筒②托盘天平③烧杯④容量瓶⑤冷凝管⑥温度计⑦酒精灯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②③⑥D.全部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s)+O2(g)CO2(g)ΔH=+393.5 kJ/molB.2SO2+O22SO3ΔH=-196.6 kJ/molC.H2(g)+O2(g)H2O(l)ΔH=-285.8 kJ/molD.2H2(g)+O2(g)2H2O(l)ΔH=-571.6 kJ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酸跟强碱的反应热一定是中和热B.1 mol C完全燃烧放热383.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2CO2ΔH=-383.3 kJ/molC.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D.表示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4. 关于中和热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包括大、小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及泡沫塑料板,碎泡沫塑料(或硬纸板、碎纸条)等B.盐酸与某强碱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用量的改变而改变,但中和热不变C.NaOH稍过量的目的是保证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D.测定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是尽量减小热量损失及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等5.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HCl(aq)+NaOH(aq)NaCl(aq)+H2O(l)ΔH=-57.3 kJ/mol,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的热量B.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总能量比H2O(g)的总能量高C.2C(s)+2O2(g)2CO2(g)ΔH=a2C(s)+O2(g)2CO(g)ΔH=b,则a>bD.已知P(白磷,s)P(红磷,s)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6.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以下4个化学方程式中,①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②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③NH3·H2O(aq)+HCl(aq)NH4Cl(aq)+H2O(l)④NH3·H2O(aq)+CH3COOH(aq)CH3COONH4(aq)+H2O(l)其中反应热为-57.3 kJ/mol的是()A.①②B.③C.④D.均不符合7.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8.在常温常压时,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C4H10)气体,放出热量Q kJ(Q>0),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O2+2NaOH Na2CO3+H2O,共消耗了4 mol·L-1的NaOH溶液200 mL。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1)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组别[基础知识]中和反应: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放热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 +和碱电离产生的OH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H 2O 。
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多数为H ++OH -=H 2O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任何中和反应的中和热都相同。
但是不同的中和反应,其反应热可能不同。
有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时的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因为弱酸弱碱电离时吸收热量。
一、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热效应) 二、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L 盐酸、0.55mol/LNaOH 溶液。
三、实验原理1、0.50mol ·L -1盐酸和0.55mol ·L -1NaOH 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g ·cm -3,所以50mL 0.50mol ·L -1盐酸的质量m 1=50g ,50mL 0.55mol ·L -1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 ·℃)-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 ·L -1盐酸与0.55mol ·L -1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 1+m 2)·c ·(t 2-t 1)=0.418(t 2-t 1)kJ 又因50mL 0.50mol ·L -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 ,0.025molHCl 与0.025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0.025molH 2O ,放出的热量是0.418(t 2-t 1)kJ ,所以生成1molH 2O 时放出的热量即中和热为△H=-025.0)(418.012t t kJ/mol 四、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学案6: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第2课时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基础落实1.中和反应反应热(简称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水所放出的热量。
(2)表示方法:H +(aq)+OH -(aq)===H 2O(l) ΔH = 。
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实验用品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 试剂 0.50 mol/L 盐酸、 mol/L NaOH 溶液 (2)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3)测定步骤(4)数据处理ΔH =-(m 1+m 2)·c ·(t 2-t 1)×10-3n (H 2O )kJ/mol 其中(m 1+m 2)表示 ,c 为比热容,c =4.8J·(g·℃)-1。
(5)注意事项①实验中要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0.1~0.5 mol/L)。
②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使用绝热装置,避免热量散发到反应体系外。
③测量盐酸的温度后,要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后,再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避免酸、碱在温度计的表面反应放热而影响测量结果。
④读取中和反应的温度(t2)是反应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⑤测定中和热不能用弱酸或弱碱,因弱酸、弱碱电离时吸收热量而使测量数值偏低。
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 kJ/mol,测定时与强酸、强碱的用量无关。
典型例题1.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5 mol/L NaOH溶液分别与0.50 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2.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反应热测定

中和反应热测定
中和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的酸碱中和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测定中和反应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热力学性质、计算反应焓变以及评估反应的热稳定性等。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热量计测量中和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反应物:准确称取酸和碱的量,使它们符合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2) 混合反应物:将酸和碱混合在热量计容器中。
重要的是要保持实验条件恒定,例如保持温度和压力稳定。
3) 记录温度变化:开始测量前,记录热量计容器内的初始温度。
随后,观察并记录反应发生时温度的变化。
4) 计算反应热量:根据温度变化以及热量计容器中的热容量,可以计算出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通常在热量计系统中使用双层壁的器皿,并保持封闭状态。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可以用于许多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实验中,以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性质。
它对于研究热力学性质、反应速率和反应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课时作业1:1.1.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基础过关]一、中和反应反应热1.已知H ++OH -===H 2O 生成1 mol H 2O 放出热量57.3 kJ ,下列反应中能放出57.3 kJ 热量的是( )A .1 mol 稀H 2SO 4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B .稀盐酸与氨水反应生成1 mol H 2OC .稀盐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D .稀NaOH 与95%浓硫酸反应生成1 mol 水 答案 C解析 A 放出热量应为2 mol ×57.3 kJ·mol -1;B 放出热量应略小于57.3 kJ ,因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故多数强酸与弱碱、弱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热数值小于57.3 kJ ;酸与碱的浓度不能太大,否则中和热数值会偏大,故D 错。
2.含有11.2 g KOH 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 -1的H 2SO 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11.46 kJ·mol -1B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 kJ·mol -1C .2KOH(aq)+H 2SO 4(aq)===K 2SO 4(aq)+2H 2O(l) ΔH =-114.6 kJ·mol -1D .KOH(aq)+12H 2SO 4(aq)===12K 2SO 4(aq)+H 2O(l) ΔH =-57.3 kJ·mol -1答案 D解析 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 2O(l)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故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 mol H 2O(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故答案为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和热的概念,关键是记清楚有关中和热的问题。
中和热是指稀酸、稀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故C项正确。
H2SO4和Ba(OH)2反应时,除生成水外,还有BaSO4生成,所以其反应热不是中和热,D项错误。
答案:C
2.测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和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的仪器有:①大、小烧杯;②容量瓶;③量筒;④环形玻璃搅拌棒;⑤试管;⑥温度计;⑦蒸发皿;⑧托盘天平中的()
A.①②⑥⑦
B.②⑤⑦⑧
C.②③⑦⑧
D.③④⑤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仪器的使用问题,该实验中用到大、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没有用到容量瓶、试管、蒸发皿和托盘天平,故B项正确。
答案:B
3.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又知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其焓变ΔH1、ΔH2、ΔH3的关系是()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1=ΔH3>ΔH2
D.ΔH1>ΔH3>ΔH2
解析: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时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故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Q(浓硫酸)>Q(稀硝酸)>Q(稀醋酸),又因放热反应中,ΔH为负值,即ΔH=-Q,故ΔH2<ΔH3<ΔH1,因而选D。
答案:D
4.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水的Δ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生成1 mol水的ΔH=-57.3 kJ·mol-1。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69.4 kJ·mol-1
B.-45.2 kJ·mol-1
C.+45.2 kJ·mol-1
D.+69.4 kJ·mol-1
解析:由题意可知①HCN(aq)+OH-(aq)H2O(l)+CN-(aq)ΔH=-12.1 kJ·mol-1;②H+(aq)+OH-(aq)
H2O(l)ΔH=-57.3 kJ·mol-1。
对比①②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比反应②放热少的原因是HCN 是弱酸,电离过程吸热。
1 mol HCN与NaOH反应比1 molHCl与NaOH反应时少放出45.2 kJ的热量,故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45.2 kJ·mol-1,所以选C。
答案:C
5.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 ℃,终止温度为23.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热()
A.55.2 kJ
B.391 kJ
C.336 kJ
D.1.38 kJ
解析:代入公式ΔH =-0.418(t 2-t 1)0.025kJ ·mol -1=-55.2 kJ ·mol -1。
答案:A
6.将V 1 mL 1.00 mol·L -1HCl 溶液和V 2 mL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 1+V 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 -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解析: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为22 ℃时,V 1为5 mL,则V 2为45 mL,此时已经开始发生反应,所以22 ℃一定不是做该实验时环境的温度,A 错;从曲线随V 1增多而升高,随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正确;当V 1=30 mL 时温度最高,说明此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
c (NaOH)=30mL×1.00mol ·L -120mL
=1.50 mol ·L -1,C 错。
该实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的其他反应也是放热的,D 错。
答案:B
7.已知盐酸与硫酸跟烧碱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aq)+OH -(aq)
H 2O(l) ΔH =Q 1 kJ·mol -1,又知:H 2SO 4(aq)+2KOH(aq)K 2SO 4(aq)+2H 2O(l)
ΔH =Q 2 kJ·mol -1。
则Q 1和Q 2的关系是( )
A.Q 1=Q 2
B.2Q 1=Q 2
C.Q 1<Q 2
D.无法判断
解析:两个反应都是强酸、强碱稀溶液的反应,第二个反应生成2 mol H 2O,是第一个反应生成水的2
倍,故Q 2=2Q 1。
答案:B
8.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 )
A.用滴定管取所用药品
B.NaOH 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
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
D.测量HCl 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 溶液的温度 解析:NaOH 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实验中生成水的量减少,放出的热量减小,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不准。
答案:B
9.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20 g NaOH 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 kJ 的热量。
(2)用含2 mol H 2SO 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 反应,此反应的中和热为 。
(3)如果将(1)反应中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1)放出的热量。
解析:(1)
20g 40g ·mol -1=0.5 mol,所以0.5molNaOH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 mol×57.3 kJ ·mol -1=28.65 kJ 。
(2)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中和热与强酸、强碱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中和热为57.3 kJ·mol-1。
(3)因醋酸为弱酸,用NaOH中和时,需不断地电离出H+,而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
答案:(1)28.65(2)57.3 kJ·mol-1(3)小于
10.11.2 g KOH的稀溶液与1 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则KOH与H2SO4的中和热为。
解析:n(KOH)=11.2g
=0.2 mol,n(H2SO4)=0.1 mol,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 mol水,放出11.46 kJ 56g·mol-1
的热量,由中和热的定义可知,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11.46 kJ×5=57.3 kJ。
答案:KOH(aq)+1
H2SO4(aq)K2SO4(aq)+H2O(l)ΔH=-57.3 kJ·mol-157.3 kJ·mol-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