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及测定实验
测定中和反应热(实验报告)

测定中和反应热【实验目的】1.理解中和热的概念2.能以中和热的测定为例掌握反应热的测定方法3.能进行误差分析,采取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实验探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根据中和热的概念,通过简单实验测量一定量的强酸、强碱溶液在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依据Q=cm△t计算Q(反应放出的热量),从而测定反应热(中和热)计算公式:即通过测定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此求得反应热。
①c:比热容,近似认为4.18J/(g·℃);②m: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总质量(密度近似为1g/cm3);③Δt:前后两次的温度差Δt=t2-t1。
(2)实验用品(3)实验装置:①装置名称:(简易)量热计。
②各部分仪器的作用ⅰ.玻璃搅拌器的作用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接触。
ⅱ.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热量的散失。
ⅲ.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4)实验步骤①反应物温度(t1)的测量: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 mol·L-1盐酸,打开杯盖,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
用水把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 mol·L-1 NaOH溶液,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NaOH溶液的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②反应后体系温度(t2)的测量打开杯盖,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的内筒,立即盖上杯盖,插入温度计,用搅拌器匀速搅拌。
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并记录为t2。
③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5)实验数据处理:①计算实验中盐酸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 。
Q=cmΔt=100g×4.18 J·g-1·℃-1×(t2—t1) ℃=0.418(t2—t1) kJ≈ 1.42kJ;②计算生成1 mol H2O时的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采集者:
实验日期:
实验科目:化学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α-淀粉和棉籽油发生中和热,比较两种物质的中和热的大小。
二、实验原理
中和反应是两种游离能高的离子类物质,通过构成新的化合物而发生反应,形成新物质,从溶质中释放出某种能量或热量,这种释放出的能量或热量称之为中和热。
三、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实验管、烧杯、恒温水浴、表针、放大器、凝固法温度计、移液管、搅拌管、冰水。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α-淀粉、棉籽油、石蕊油、硼酸和硫酸钠溶液。
2、在恒温水浴里,将实验管中的液体加热至37℃,在定温下搅拌均匀。
3、从定温器中取出备用的α-淀粉和棉籽油,用移液管将α-淀粉和棉籽油分别放入
两个实验管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
4、用移液管将石蕊油混合硼酸和硫酸钠放入于另一组实验管中,硼酸比硫酸钠少量,搅拌均匀。
5、将α-淀粉和棉籽油放入恒温水浴中加热,将石蕊油混合硼酸和硫酸钠放入另一组实验管中,在37℃加热,同时放入冰水,测试中和热温升。
六、实验结果
α-淀粉和棉籽油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的温度升高得到25.79℃,而石蕊油混合硼酸和硫酸钠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的温度升高得到23.81℃。
七、分析总结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α-淀粉和棉籽油发生中和反应时所产生的中和热比石蕊油混
合硼酸和硫酸钠反应所产生的中和热要大,这说明α-淀粉的中和热较大。
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报告

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报告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报告引言:中和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它涉及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热变化来研究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一系列酸碱溶液的中和热,了解中和反应的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来推断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本实验所需的仪器有:热量计、量筒、酸碱溶液、温度计等。
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钾溶液。
2. 实验步骤:(1)将热量计放在稳定的支架上,并将其与温度计连接。
(2)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3)将稀硫酸缓慢地加入热量计中,记录下初始温度。
(4)将稀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地加入热量计中,记录下反应后的最高温度。
(5)重复以上步骤,分别使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中和反应的热变化。
根据热力学原理,中和反应的热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H = q/n其中,ΔH代表中和反应的热变化,q表示测得的热量,n表示摩尔数。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热量计测得的热量来计算热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不同酸碱溶液的中和热不同,这是由于不同酸碱的反应热力学性质不同所导致的。
例如,稀硫酸和稀盐酸的中和热较大,而稀氢氧化钠和稀氢氧化钾的中和热较小。
2. 中和反应的热变化与摩尔数成正比,这是由于热变化是一个宏观性质,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当反应物的摩尔数增加时,热变化也相应增加。
3. 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这是由于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会释放出能量。
因此,中和反应的热变化为负值。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反应焓变(ΔH)和反应熵变(ΔS)。
通过计算反应焓变,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放热性质;而通过计算反应熵变,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混乱程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一系列酸碱溶液的中和热,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计算弱酸的离解热。
二、实验原理一摩尔的一元强酸溶液与一摩尔的一元强碱溶液混合时,所产生的热效应是不随着酸或碱的种类而改变的,因为这里所研究的体系中各组分是全部电离的。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OH==H20 ΔH中和=一57.36kJ·mol-1上式可作为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通式。
由此还可以看出,这一类中和反应与酸的阴离子或碱的阳离子并无关系。
若以强碱(NaOH)中和弱酸(CH3COOH)时,则与上述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不同。
因为在中和反应之前,首先是弱酸进行解离,其反应为:CH3COOH = H++CH3COO—ΔH解离H++OH==H20 ΔH中和总反应:CH3COOH+OH—=H20+CH3COO—ΔH由此可见,ΔH是弱酸与强碱中和反应总的热效应,它包括中和热和解离热两部分。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测得这一反应中的热效应ΔH以及ΔH中和,就可以通过计算求出弱酸的解离热ΔH解离。
三、仪器和试剂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 杜瓦瓶; 量筒; 秒表;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浓度各为1.0mol的NaOH、HCI和CH3COOH溶液。
四、操作步骤1、实验准备清洗仪器。
打开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预热5分钟。
调节基温选择按钮至20~C,按下温度/温差按键,使表盘显示温差读数(精确至0.001℃)。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调节电压10.0V。
连接稳压直流电源与量热计。
2.量热计常数的测定用量筒量取500ml蒸馏水注入用净布或滤纸擦净的杜瓦瓶中,轻轻塞紧瓶塞。
接通电源,调节旋钮记下10.0V时电流读数。
均匀搅拌4分钟。
然后,切断电源,每分钟记录一次贝克曼温度计的读数,记录10分钟。
读第10个数的同时,接通电源,并连续记录温度。
在通电过程中,电流、电压必须保持恒定(随时观察电流表与电压表,若有变化必须马上调节到原来指定值)。
记录电流、电压值。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1 引言许多化学变化过程都伴随着热效应,即有热量的释放或吸收,中和反应也一样。
这些热效应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且与物质的状态、所参加反应的量有关,但与反应经历的途径无关。
其中,中和热的概念包括两点:(1)中和热是由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2)对于强酸强碱稀溶液,由于可以看作全部电离,其中和热可以看作是一定值,与参与反应的强酸强碱的种类无关。
本文将燃烧热测定仪[1]用于中和热的测定,选用了合适的量热计(反应器)。
先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中和热数据来确定量热计的热容,随后测定了典型的弱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的反应热,并与文献值作了比较。
本文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亦可用于其他热效应如溶解热、稀释热等的快速、准确测定。
2 实验2.1实验原理一定温度、压力和浓度下,1mol强酸和1mol强碱中和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在固定温度和浓度足够稀的情况下,1mol强酸和1mol强碱中和放出来的热几乎是相等的。
在不同温度下中和热的经验公式为[2]:△H/J= -57111.6 + 209.2(T/℃-25) (1)式中T为反应温度。
当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仅部分电离时,其与强碱(或强酸)反应所产生的热效应当是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和电离热的代数和。
例如,有:HAc = H++ Ac- △H电离H++ OH-= H2O △H中和+)HAc + OH-= H2O + Ac- △H/中和=△H中和+△H电离实验时,采用化学反应标定量热计的热容量,即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置于量热计中进行反应,利用其已知的反应热、测得反应前后量热计的温差来计算体系的热容。
在相同条件下,待测反应在量热计中进行,利用已得到体系的热容量和测得的反应体系的温差来求出待测反应的反应热。
2.2化学试剂HCl、NaOH、CH3COOH、KOH 均为分析纯试剂;配置溶液所用的水为去离子水。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报告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时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中和热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酸碱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探究酸碱反应的热力学特性。
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 酸和碱的溶液,如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热量计;- 量热器;- 温度计;- 火柴;- 搅拌棒;- 塑料容器。
2. 实验步骤:a. 将量热器放在塑料容器中,并将其固定;b. 在量热器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溶液,并记录初始温度;c. 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碱溶液,并记录初始温度;d. 将碱溶液缓慢地倒入量热器中的酸溶液中,同时用搅拌棒搅拌;e. 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最终温度;f. 根据温度变化计算出反应的中和热。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得了酸和碱反应的初始温度、最终温度以及反应的中和热。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在反应开始时,酸和碱溶液混合,反应初期会伴随一定的温度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直到达到最终温度。
这一温度变化的过程反映了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2. 反应的中和热:反应的中和热通过温度变化计算得出。
根据热量计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来计算反应的中和热。
中和热的单位通常是焦耳/摩尔或千焦/摩尔。
3. 实验误差的影响:在实际实验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热量的散失、温度计的误差等,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在实验过程中加盖量热器,使用精确的温度计等。
实验应用:中和热的测定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以下是一些中和热测定的应用领域:1. 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中和热的测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酸碱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如反应的放热或吸热特性。
这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过程、探究反应机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一中和热的测定——恒压量热法一、目的:测定醋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热,计算醋酸的电离热。
二、原理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浓度下,1摩尔酸和1摩尔碱中和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强酸和强碱在水溶液中几乎完全电离,在足够稀释的情况下中和热几乎是相同的,在25℃时:H+ + OH-→H2O △中和H=-57.3 kJ/mol若所用溶液相当浓,则所测得的中和热值较高。
这是由于溶液相当浓时,离子间相互作用力及其他因素影响的结果。
若所用的酸只部分离解,放出的热量则大大小于57.3千焦。
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当其和强碱(或强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其热效应是中和热和电离热的代数和。
例如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根据盖斯定律,有△中和H=△电离H+△中和H所以△电离H=△中和H-△中和H本实验,系采用化学反应标定法,标定量热计的热容量,即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在量热计中反应利用其已知的中和反应热和测得反应前后量热计的温差△T,计算量热计的热容量。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待测反应在量热计中进行,利用它的热容量和反应测得的温差,求出反应热。
四、仪器和药品杜瓦瓶量热计(包括杜瓦瓶、内管、橡皮塞、夹子、木盒)250 mL容量瓶2只50 mL移液管3只400 mL烧杯1只洗耳球1只洗瓶1只1.5 mol/L NaOH 溶液 1.0 mol/L HCl 标准溶液 1.0 mol/L HAc 标准溶液五、操作说明1. 调节贝克曼温度计到合适的位置。
2. 50 mL移液管移取1.0 mol/L HCl入250 mL 容量瓶,定容。
250 mL 溶液全部加入杜瓦瓶中,内管加入1.5 mol/L NaOH 溶液50 mL。
3. 调节好的温度计插入杜瓦瓶中,稳定后读数,用洗耳球将内管中的NaOH 溶液吹入杜瓦瓶中(可以有剩余),摇匀杜瓦瓶中的溶液,观察温度上升。
直到温度不变,记下读数。
重复两次,取平均值ΔT。
4. HAc溶液按同样的操作两次,记下平均值ΔT’。
中和反应热测定

中和反应热测定
中和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的酸碱中和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测定中和反应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热力学性质、计算反应焓变以及评估反应的热稳定性等。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热量计测量中和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反应物:准确称取酸和碱的量,使它们符合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2) 混合反应物:将酸和碱混合在热量计容器中。
重要的是要保持实验条件恒定,例如保持温度和压力稳定。
3) 记录温度变化:开始测量前,记录热量计容器内的初始温度。
随后,观察并记录反应发生时温度的变化。
4) 计算反应热量:根据温度变化以及热量计容器中的热容量,可以计算出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通常在热量计系统中使用双层壁的器皿,并保持封闭状态。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可以用于许多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实验中,以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性质。
它对于研究热力学性质、反应速率和反应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2-4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课题: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4课时 中和热) 制作人:周英姿
【学习目标】理解中和热的含义,会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重 点】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原理 【难 点】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原理 【预备知识】
1、中和热定义: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所释放的热。
2、在稀溶液中,2molHCl 与2molNaOH 反应,放出114.6KJ 的热量,写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 方程式。
【基础知识】阅读教材P4——P6 1、实验目的?
2、实验药品?
3、实验装置如图
4、实验原理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Q=m ·c ·△t
注:1、△t :温度差 2、c=0.418 kJ ·K -1·g -1
3、△H= —Q/n(H 2O)
4、m 为溶液的总质量
5、数据处理
【思考】①确定初始温度、计算△t 及△t 的平均值。
填入上表。
②若把所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则反应混合液的质量m=? ③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④△H =
6、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什么?
(2)量取盐酸后为什么要将温度计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3)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是一次性倒入盐酸溶液中,而不是缓缓加入?
(4)实验所用的酸碱的体积均为50ml ,但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略大于盐酸浓度,目的是什么?
(5)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的目的?
【思考】①若将实验中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对测得的中和热数值有何影响?
②若将实验中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稀氨水,对测得的中和热数值有何影响?
③若将实验中的稀盐酸换成浓硫酸,对测得的中和热数值有何影响?
④若用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钡溶液做实验,对测得的中和热数值有何影响?
【归纳小结】
在 溶液中, 酸与 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中和热为“57.3kJ/mol ” 或“△H= —57.3 kJ/mol ”
【课堂练习】
已知H (aq)+OH (aq) = H 2O(1) △H = — 57. 3kJ/mol,计算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用20gNaOH 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 kJ 的热量.
【疑点反馈】通过本节的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知识不懂?请记录下来。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 1/℃ 终止温度 t 2/℃ 温度差(t 2-t 1)/℃
温度差平均值△t /℃ HCl NaOH 平均值 1 20.2 20.3 23.7
2 20.
3 20.5 23.8 3
21.5
21.6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