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北岸中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丹江口水库的综合防洪及其生态环境

丹江口水库的综合防洪及其生态环境

丹江口水库的综合防洪及其生态环境关光明,吴泽宇,戴长军,谢明,饶光辉长江研究所调查、规划、设计和研究,湖北武汉,430010中国,guangm1964@摘要:在中线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完成后,丹江口水库的防洪、供水、发电和航运总体效益有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丹江口水库下游洪水的控制,使得95亿立方米水转移到了中国北部。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未来需水量也该同时受到重视,它很可能是水库运行原理的一部分,而且,它与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中线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解决这个问题,引水发电优先、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和防洪优先的洪水控制原理得以提出,把水利的各种需求考虑在内的综合防洪原理已经经过了试验研究。

原理如下:(1)防洪控制。

洪水控制原理是通过预测、补偿调节、分类控制和预安排下游防洪对象的防洪能力来决定水排放的,这意味着水库在高水位时排放得多低水位时较少,基于对洪水的安全管理,洪水资源的利用才能得以实现。

(2)北方水服务区域的水供应。

中线南水北调工程的第一阶段的供水对象是城市,对于绝大多数在干燥年的可转让水量已在水库运行图表里绘出,北方水服务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得到了补充。

(3)汉江流域供水。

考虑到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未来需水量,将其从流入水库的各支流中扣除,从水库最高水位150米降至145 米的区域定义为生态环境安全供水区,从145米到140米的区域定义为战略存储区域,丹江口水库下游应用补偿调节,基于此补偿调节,每条河段的水需求,航运最小流量和生态环境安全需水量可以计算出来。

(4)发电。

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为满足汉江中下游水需求而补偿排放的水才用于发电,在洪水期,多余的排水量也可用于发电。

关键词:生态环境,中线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防洪调度研究1 介绍建国以来,我国开始广泛投资水利工程,兴建大量水库,取得了很高的总体效益,但是之前的防洪水库,主要考虑兴利除害,多注重于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运输等,而较少注重下游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的控水方法的升级,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点应放在根据水库任务的改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综合型防洪水库,从而维持河流的健康,2进人与水之间的和谐关系。

丹江口库区生态林调查与研究

丹江口库区生态林调查与研究

丹江口库区生态林调查与研究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京、津和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事关21世纪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丹江口水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部,库区跨越河南和湖北两省,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水库,始建于1958年,建成于1974年。

水域面积126万亩,水库库容达到174.5亿m关键词:南水北调水库生态研究1 库区流域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中游支流汉江的上游,伏牛山南麓,豫、鄂、陕三省交界处。

丹江口水库水源地库区流域地理位置是北纬32°36′-33°48′,东经110°59′-111°49′之间。

库区流域涉及南阳市的有淅川、西峡、内乡、邓州的36个乡镇,其中包括淅川的全部乡镇,有荆紫关、西簧、毛堂、寺湾、盛湾、仓房、城关镇、上集、马蹬、香花、厚坡、九重、金河、老城、大石桥、滔河等16个乡镇,西峡的桑坪、石界河、米坪、军马河、双龙、二郎坪、太平镇、寨根、陈阳坪、西坪、重阳、丁河、五里桥、回车、城关等15个乡镇,内乡的西庙岗、瓦亭及�銮�、师岗的一部分,邓州的彭桥镇的杏山小流城。

1.1.2地形地貌丹江口水库库区流域位于南阳盆地中西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地形复杂,地貌多姿。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北部被伏牛山所环绕,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垄岗、平原、南部开敞与江汉平原相连。

丹江两岸为红色狭长盆地,属白垩及第三纪,主要是红色泥沙岩、页岩、砾石。

北部山区,为元古界及下震旦统变岩系,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石灰岩,并有花岗岩和基性岩脉分布。

海拔分布范围121-212.5米之间,构成地形起伏多变、交差悬殊、气候明显的地貌特征。

1.1.3气候水文丹江口水库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较热,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分析研究_尹炜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分析研究_尹炜

摘要:为了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变化情况,依据多年的水质实测资料,对丹江口库
区各地的水污染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按国家标准,丹江口水库水体水质总体良好,符合国家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 但由于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库区水体水质存在恶化趋势,点源污染依然严
重,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库湾出现富营养化趋势,且存在一些潜在污染风险源。目前,需要加强丹江口水
近年来,丹江口库区公路、水上运输发展迅速,水 陆交通事故引发的水环境突发性污染时有发生,尤其 是装载化学危险品的车辆、船只的意外失事,极易造成 重大的污染事故。仅 2006 年库区就发生了几起负面 影响很大的陆源污染事故: 2 月 15 日,湖北郧县与陕 西省阳县交界处,一辆载有 9 t 盐酸的货车翻覆,其中 4 t 盐酸泄漏后流入河沟中,造成水质局部污染,对 3 km 外的汉江支流郧西县金钱河两岸数万群众直接构 成严重威胁; 4 月 30 日,陕西省镇安县黄金矿业有限 责任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含有大量有毒氰化物 的尾矿浆奔涌而下,造成米粮河污染,米粮河通过滑水 河、金钱河,最终汇入汉江,进入丹江口水库。这些突 发性水污染事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给了我们许多严峻 的警示,首先这些事故本身就是潜在风险源,其次有毒 有害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成为另外一个潜在风险源。
图 2 库区面源污染 TP 负荷分布示意( 单位:kg / ( km2 ·a) )
图 1 库区面源污染 TN 负荷分布示意( 单位:kg / ( km2 ·a) )
库区面源污染分县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 淅川县 对丹江口库区的 TN、TP 贡献率最大,1990 分别占总负 荷的 26% 和 23% ,2000 年分别占 29% 和 25% ,2007 年分别占总负荷的 28% 和 24% 。十堰城区 TN、TP 单 位面积负荷比较大,总量贡献最少,只有 5% 和 9%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收稿日期:2004-05-05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五0规划)资助项目([2005]096)作者简介:梁雄兵,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评价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1001-4179(2005)04-0053-0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梁雄兵1张中旺2谢海燕1,3宋立军1(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评价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2.襄樊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3.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出版社,湖北武汉430010)摘要: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通过分析水源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较科学、合理的对策:借鉴三峡移民的成功经验,走开发式安置移民之路;设立水源保护区,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综合治理和建设重点;增强法制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能力;实施工程全面合作,统一协调工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兼顾各地利益;国家适当的扶持,确保水源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水源地;环境影响;环境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1 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问题1.1 局部水域水污染较重,治理措施急待加强据多年水质监测资料,丹江口水库现状总体水质良好,库区水质没有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丰水期水质较平、枯水期略差。

水源区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丹江口水库库湾和小支流水域污染源汇入及面源污染。

库湾神定河、远河、浪河和老灌河等入库支流,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水的排入,入库水质较差,一般为Ô类,有的为Õ类水。

其他支流水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般为Ó~Ô类水。

据近两年对老灌河入库水质的监测结果,老灌河水质污染严重。

丹江口水库现为中营养状态,局部库湾氮、磷等营养元素富集程度较高,相关资料预测今后水库仍为中营养状态,但氮、磷浓度已达中营养化标准的上限,局部库湾的水体有富营养化的可能。

重金属污染不容忽视。

据长江流域省界水体环境监测结果,汉江干流上游支流夹河、任河、天水河水体中重金属污染严重。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研究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研究

生态水利学结业论文指导老师:宋林旭姓名:黄辉学号:2012101204网选班级:2班院系:水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2015年6月14日丹江口水库水生态环境分析摘要: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从丹江口水库的自然状况出发,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水环境现状与变化趋势。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良好,但由于流域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着水质恶化的潜在风险。

因此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强流域内水环境保护与管理等相关措施。

关键词:水环境问题;保护措施;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是20世纪初我国水资源调整的一项伟大战略性基础工程,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它不仅仅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而且还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环境工程。

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跨越鄂、豫、陕3省,总干渠将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向北引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这将大大改善用水区水环境和投资条件,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输水水质安全保障极为重要,对水源供水质量的要求既要有相对的高标准,又要有长期的稳定。

1.水库概况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口下游800 m处,坝顶高程162m( 吴淞高程,下同) ,正常蓄水位157 m,相应库容174.5 亿m3,水面面积745 km2。

大坝加高后,坝顶高程176.6 m,正常蓄水位170 m,相应库容290. 5 亿m3,水面面积1 050 km2。

丹江口水库具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

丹江口水库自河源至丹江口为汉江上游河段,河谷狭长,长925 km。

丹江是汉江的主要支流,全长378.6 km,是丹江口水库的重要集水区。

汉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582 亿m3,丹江口以上为388亿m3,占全流域的66.7%。

汉江两岸支流密布,其中较大者自上而下有:褒河、子午河、任河、旬河、甲河、堵河、丹江等。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与管理现状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与管理现状

摘要: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关键工程,其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则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水质和工程的效益,因此,丹江口水库水源地生态环境管理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环境并不乐观,水土流失现象还比较严重,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农业面源十分普遍。

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库区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水源地库区生态敏感区环境状况的监测和科学、信息化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南水北调水库生态研究丹江口库区水源区,包括汉江和丹江口两大水系,涉及豫、鄂、陕、甘、渝、川6省(市)48个县(市、区),其中河南省7815.34平方千米,涉及南阳市境内面积6361.94平方千米,其中,西峡3131.57平方公里,淅川2821.46平方千米,内乡37637平方公里,邓州市32.21平方公里。

1 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丹江口水库是我国水质最好的大型水库之一。

2004年2月,南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测人员在丹江口水库随机取出样品水进行了监测。

结果表明,25项指标除了总氮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外,其他24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

其中,铜、锌、镉、硒、砷、铬(六价)等14项指标在国家规定监测方法内未检出(也就是说完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PH值8、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溶解氧、氨粪大肠菌群,完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

总体上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

但是,随着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库区生态环境正在恶化,影响水质的潜在因素正在凸现,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需要艰苦的努力。

1.1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为因素。

根据2000年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资料,南阳市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强度流失面积446.8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中度流失面积1369.7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1.5%,轻度流失面积1552.4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4.5%,三者合计3369.0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3%,年平均土壤侵蚀量990万吨,平均土壤侵蚀模数2938吨/平方千米,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分析研究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分析研究

丹 江 口水 库 水 环 境 问 题 分 析 研 究
尹 炜 史 志 华 , 阿 林 , 雷
( . 江水 利 委 员会 长 江水 资 源 保 护 科 学研 究所 , 1长 湖北 武 汉 40 5 ; 2 华 中农 业 大 学 资 源 与环 境 学 院 , 3 0 1 . 湖北 武 汉 4 0 7 ) 30 0
19 ) 9 5 三级标 准 的 7 1倍 和 3 7倍 , 边 植物 的汞含 量 8 的钒矿 位 于淅 O~ 0
川 县九重 镇 , 距离 南水北 调 中线 工程渠 首仅有6 8k . m,
钒 矿采掘 现 已造 成受 纳 水 体 和 采 掘 区 土 壤 中铜 、 、 铬
镉、 砷等不 同程度 的超标 。库 区及 上游氮 肥企业较 多 ,
主要集 中在南 阳邓 州 、 内乡 和陕 西 汉 中市 ( ) 地 , 县 等
相 关企业 均符合 国家相 关 产 业政 策 , 于地 方支 柱 企 属
业 。然而 废水处理 设 施落 后 , 业大 多 无法 做 到废 水 企
摘 要 : 了掌握 南水 北调 中线 工 程 水 源 地 丹 江 口水 库 的 水质 变化 情 况 , 据 多年 的 水 质 实测 资料 , 丹江 口库 为 依 对 区各 地 的 水 污 染 情 况进 行 了全 面 分析 。分 析 结 果表 明 : 国 家标 准 , 江 口水 库 水 体 水 质 总体 良好 , 合 国家 按 丹 符
地 面水 环 境 质 量标 准 Ⅱ类水 标 准 ; 由于 库 区 经济 的 快 速发 展 , 区 水体 水 质 存 在 恶化 趋 势 , 源 污 染依 然 严 但 库 点
重 , 源 污 染 日趋 严 重 , 分 库 湾 出现 富营 养 化 趋 势 , 存 在 一 些 潜 在 污 染风 险 源 。 目前 , 面 部 且 需要 加 强 丹 江 口水

南水北调的生态观察

南水北调的生态观察

通水前,丹江口水库部分地区污染严重,水面上漂浮着垃圾,河底淤积着黑色的淤泥。

丹江口市一名官员曾表达对南水北调的担忧。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来自汉江上游,水质安全问题、上游水土流失和电站林立,都使得“一泓清水”成未知数。

发源于陕西省的汉江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长约925公里。

2000年以来,汉江干流上的水电站迅速增加。

陕西省规划建设7个梯级电站,安康市、汉中市已建成大小水电站近900座。

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堵河是汉江的最大支流,水电开发也是如火如荼。

有水利专家担忧:丹江口水库库区内,汉江目前的在建项目和规划项目基本上都是全流域无节制地梯级开发,是超负荷开发。

如此多的水库大量蓄水将引发汉江两岸的山体滑坡,同时,层层拦蓄上游来水,进入丹江口水库的水量就会锐减。

水电开发是一种低风险、高回报的诱人投资。

然而,有谁又能为子孙后代着想呢?电站建起来了,发电的目标实现了,河流的防洪、灌溉,老百姓的人畜饮水等却被撂在一边。

原有生态环境被破坏,河床干涸,河道坍塌,甚至引发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陕西省本身也是缺水大省。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推进的同时,陕西省也在力推引汉(江)济渭(河)工程。

工程总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

计划在今年正式调水。

我们不可想象,在汉江的源头建水库拦截水后,丹江口水库还能蓄多少水?水土严重流失,丹江口水库淤塞有多厚?若干年后,丹江口水库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水库(“万里黄河第一坝”,由于泥沙沉积等原因备受诟病)?2012年从6月开始至10月底,丹江口水库发电下泄的基本上都是浑水。

八九月间的大水之后,汉江水面上堆积几十厘米厚的漂浮物,人可以在上面行走。

2005年8月,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与国家环保总局(即现在的环保部) 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丹江口库区采访后写出的调查报告中称:“据2000年统计数据,丹江口水库每年流失地表土至少1200万吨,流入库区的泥沙量达880万吨。

丹江口水库1968建成发电至今,泥沙淤积已达12亿立方米,占水库总库容的5.78%,坝前淤积深度达15米,已对库容量与水源调节能力构成一定影响,照此速度发展60年后,丹江口水库将有可能成为三门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及 以丹 江 口水 库 为背景 的周 边旅 游 资源 结构 体 系是
淅 川水 上旅 游 的最 大优 势 。它也 因此 吸引着 众 多的
密林地 ; 4号 样 方位 于农 业 用地 ; 5号样 方位 于 稀疏 林地上, 每个样 方 面积 均为 1 0×1 0 m 。 通 过 以上 现 场 样 方群 落 调 查 进行 生 物 量估 算 。
第 4卷 第 1期
2 O 1 3年 4月
江 汉 大 学 文 理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C o l l e g e o f A r t s& S c i e n c e o f J i a n g h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优势。
目前 , 淅川 县 围绕 建设 “ 全 国生 态 示 范 县 、 中原 旅 游名 县 、 区 域 经 济 强 县 ”目标 , 树 立大旅游 观念 , 以丹 江为 龙头 , 整 合 县域 旅 游 资 源 , 打响“ 渠 首 生 态
游” 这 一特 色 旅 游 牌 , 加 速 从 旅 游 资 源 大 县 向旅 游 经 济强 县 的跨 越 , 为县域 经 济 的振兴 , 为 淅川 县旅 游 业 的发 展 创造 了得 天 独 厚 的条 件 , 进 而 实 现 经 济 效
背 景 的 周 边 旅 游 资 源 结构 体 系是 淅 川 水 上 旅 游 的 最 大优 势 。 通 过 对 生 态环 境 现 状 的 分 析 研 究 , 可 为 该 地 区旅 游 建
设 项 目对 生 态环 境 可 能造 成 的 影 响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关键词 : 丹江 I : /;生 态环 境 现 状 ; 生 态旅 游 中图分类号 : X 1 7 1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7 6 / WH( 2 0 1 3 ) 0 1 - 0 6 5 — 0 4
5 0 % ~6 0 %; 灌 木 主要有 胡枝 子 、 酸枣 、 野 山楂 、 山合 欢、 荆条 、 映 山红 、 珍珠 梅、 白牡 丹 、 白芍 药 、 白花 石
榴、 山茶 、 杜 鹃等 , 灌木 高度约 8 0~1 0 0 c m, 盖 度 达 1 5 % ~3 0 %; 草本 植 物 主 要 有 狗 尾 草 、 猪毛篙 、 野 菊 花、 羊 胡 子草 、 百合 、 苍术 、 金 银花 、 连翘、 白草 、 芒草 、 白天 翁等 , 盖度 达 5 0 % ~6 0 %, 层 外 植 物 有 五 味子 、
况 。在研 究范 围 内共 设 置 了 5个样 方 : 其 中 1号 样 方位 于裸 地 ; 2号 样 方 位 于 荒 草地 ; 3号 样方 位 于茂
为南水 北 调 中线工 程 的渠 首 所 在 地 , 旅 游 资 源 类 型
丰富 , 科学 、 文 化 和美 学 价 值 较 高 , 中 国独 有 的水 景
要存在 矮生 苔草 、 白茅 、 砂 引草 等群落 , 覆 盖 度 为
2 0% ~3 0% 。
为 了更 好地 保 护 和开发 淅川 县丹 江 口水库 周 边 的旅
游 资源 , 笔 者选 择 了丹 江 口水 库 北 岸 小 三 峡 景 区 中 的植被 相对 较好 、 自然 景 观 最 丰 富 的 区域 对 其 生 态 环 境着 手进 行研 究 。
2号 荒草 地 , 群落 生物 量约 为 2 1 . 7 t / h a , 草 地盖
度为 7 8 %。
1 生态 环 境 状 况
1 . 1 植 被 现状
3号 茂 密 林 地 , 维管植物物种数 2 5种/ 1 0 0 m ,
乔 木 高度 在 6 . 5— 9 m, 胸径 7~ 2 5 c m, 盖度 达 5 0 %~ 6 0 %, 灌 木 高度 约 8 0~1 0 0 c m, 盖度 达 1 5 %~ 3 0 %。
项 目区域 乔木 主要 有栓 皮栎 、 侧柏、 马尾松 、 油松、 杉 木、 多毛 檀 子 树 、 洋槐 、 玉兰、 天 花女 、 银芽柳 、 乌桕 、 桂花 等 , 乔木 高度 在 6~ 8 m, 胸 径 7~ 2 5 c m, 盖度 达
游客 纷 至 沓 来 , 具 有 极 强 的 市 场 开 发 潜 力 和 竞 争
淅 川 县地 处 河 南省 西 南 部 , 豫、 鄂、 陕 三 省 结 合
部, 周 边 与三省 七 县相 接壤 , 具有 较 好 的旅游 区位 优 势 。尤 其 是淅 川横 跨 丹 江 口水 库 两 岸 , 被 国家 确 定
处 暖温带 和亚 热带 过 渡 区 , 具有 过渡 型气候 特 征 , 造 就 了多样 的植 被类 型 和丰 富 的植 物资 源 。 本 次 研 究 重 点 调 查 区 域 内陆 生 植 物 生 物 量 情
Vo 1 . 4 No. 1
Ap r . , 201 3
丹江 口水库北岸 中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耿 洁
( 江 汉 大 学 文理 学 院 商 学 部 , 武汉 4 3 0 0 5 6 )
摘 要 : 河 南 省 淅 川 县 丹 江 口水 库 是 是 丹 江 小 三 峡 生 态 旅 游 区 的 一 部 分 , 中 国 独 有 的 水 景 及 以 丹 江 口水 库 为
益、 社 会效 益 和生 态效 益 的全 面和谐 发展 。据 此 , 淅
川 县委 、 县政府在 《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快 旅 游 产 业 发 展 的意见 》 中明确提出 , 鼓励 和支持有实力 的企业 以 集 中规 划 、 成 片开发 的形 式 取得 旅游洛石 、 藤本 月季 、 爬 山虎 、 地石 榴 、 紫藤 、 凌霄 等, 盖度为 2 0 %一 3 0 %。 1 号 样方 裸地 , 维 管植 物 物种 数 5种/ 1 0 0 m , 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