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的人工栽培历史
中宁枸杞详细介绍综述

枸杞基本情况介绍产地:宁夏中宁目录一、中宁枸杞甲天下 (1)二、中宁枸杞的化学成分 (2)三、中宁枸杞的药理作用 (3)四、中宁枸杞的用途 (5)五、中宁枸杞的优秀品质形成 (6)六、中宁枸杞的基本食用方法 (8)七、中宁枸杞的识别方法 (10)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枸杞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三十六卷枸杞篇中记载:“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论述了枸杞全身是宝,并列出了数十种以枸杞为主的中药配方。
在明代萧如薰的《秋经》诗中也有“杞树珊瑚果,兰山翡翠峰”的佳句。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王泽辰的《银川小志》称:“枸杞宁安堡(现中宁县)产者极佳,粒大肉厚,家家种植。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卫知县黄恩锡在《中卫县志》的枸杞项下写道:“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
”短短的19个字,道出了当时中宁的枸杞产区、种植方式和市场规模。
在《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发早丰”,描述了中宁枸杞的生产、市场、售价和种植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宁枸杞作为宁夏为数不多的创汇产品,为国家外贸出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宁县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产地,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近年来,中宁县、政府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加工、集团化销售”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推动、政策驱动、科技撬动、社会联动、市场拉动等有效措施,做优做强枸杞产业,使枸杞种植规模稳步扩大,营销网络日益健全,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目前,全县枸杞生产基地已发展至18万亩,预计生产枸杞干果3万吨,枸杞干果总产值达9亿元;中宁县建成了全国最大、功能最全、设施一流的中国枸杞商城,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52个“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年交易枸杞干果达5万吨以上,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吞吐港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
宁夏省中宁县枸杞产业经营模式的探讨

宁夏省中宁县枸杞产业经营模式的探讨农林经济管理杨帆前言:宁夏省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具有600多年的枸杞人工栽培历史。
中宁作为全国最大的枸杞产品中心,其枸杞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当地经济的发展。
近十年来,中宁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枸杞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全力实施枸杞特色经济带动战略,使其逐步发展成为振兴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特色经济产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是枸杞产业产——供——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通过对宁夏省中宁县枸杞产业现有的主要四种经营模式进行比较,在总结其经营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合作社构想。
并且联系当地实际,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企业走访等多种调查手段,对适合当地枸杞产业发展的股份合作制经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枸杞产业经营模式的比较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中宁县枸杞产业基本情况第一,生产方面。
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
枸杞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基地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已形成了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有机食品枸杞标准化生产为突破的新的枸杞标准化基地生产格局。
第二,供应及销售方面。
自去年中国枸杞商城改造工程的竣工投产以来,中宁作为全国最大的枸杞产品中心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2006年我县已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建设“中宁枸杞专卖店”15l家,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枸杞销售渠道和网点,枸杞干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2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4500余吨、创汇1400余万美元。
预计今年中宁枸杞专卖店总数将达到180家,出口国家和地区将突破30个,出口枸杞及其深加工产品的总量将突破6000吨,创汇总额将突破2000万美元。
县内己形成了8000余人的枸杞营销队伍和以市场为依托、营销大户为龙头、小户为补充、外销网点及专卖店建设为重点的枸杞营销体系。
枸杞二次烘干设施及机械拣选设备在营销企业中得到全面推广,枸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能力明显提高。
一粒枸杞的价值提炼——宁夏枸杞加工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调查

一粒枸杞的价值提炼——宁夏枸杞加工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调查作者:莫志超张国凤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35期枸杞因其富含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多种营养物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据统计, 枸杞中的营养元素多达30 种, 经常食用枸杞,可以起到养肝护肝、明目、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也正因如此, 枸杞不仅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 更是一味宝贵的药材。
宁夏作为中国枸杞的原产地,拥有近600 年的枸杞人工种植历史。
如今, 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 宁夏枸杞已经占据了中国乃至世界枸杞市场的绝大多数。
近年来, 宁夏相继涌现了一大批枸杞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工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 产品也从单一的枸杞干果向多元化的枸杞制品迈进, 枸杞药食同源的功效被进一步发挥。
效果好不好原材料品质说了算“食用枸杞制品固然能够吸收营养元素, 但效果好不好, 还是枸杞鲜果的品质说了算。
”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龙表示。
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天景山山脚的国家级枸杞良种苗木繁育中心, 笔者看到, 一行行枸杞有序地排列,“离架栽培模式”和“反季节种植”等新技术为枸杞保驾护航。
每年都会有近1000 万株优质种苗从这里走向市场。
近年来, 宁夏不断针对枸杞形态、营养元素含量等指标进行品种选育, 先后涌现了以“宁杞7号”“宁农杞2 号”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质新品种。
以“宁农杞2 号”为例, 其枸杞多糖含量就比传统品种“宁杞1 号”高出30%, 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更为突出。
有了优质品种作为支撑, 不断有企业开始谋划“第一车间”概念, 把加工环节向前延伸至田间地头。
“我们先后建设了3 处万亩有机枸杞示范基地, 从高标准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生物防控等方面确保原材料的高品质。
”在“宁农杞2 号”品种经营企业负责人、宁夏百瑞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万亮看来, 种植基地始终是生产加工线的重要一环。
与百瑞源采取相同发展策略的还有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枸杞出口近20 年的企业, 沃福百瑞在其生产基地全部使用自行配比的5种生物制剂作为枸杞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料, 保障枸杞的有机属性。
宁夏枸杞标准化种植精品PPT课件

▪ (3)短果形 果色较黄,果身短,果形多 种,先端钝尖或平或微凹,果长为果经的 1-1.5倍。
宁夏枸杞品种
宁杞1号
(一)形态特征 1、结果枝:粗壮,刺少,当
年生枝青绿色,多年生枝褐 白色,枝长40-70cm,节间 长1.3-2.5厘米,结果枝开始 结果的距离为6-15厘米,节 间1.2厘米。 2、叶深绿色,质地较厚,老
▪ 在群体选优工作开展的同时,在钟鉎元的 主持下还开展了杂交育种与倍性育种工作, 借鉴他的倍性育种思路,安巍等人选育出 了首个菜用枸杞品种“宁杞菜1号”,借鉴 他的群体选优思路,胡忠庆等人选育出了 “宁杞4号”。
▪ 由于群体选优育种方法产生的变异过于狭 窄,沿用这一育种方法培育新品种越来越 难,近年来,杂交育种、航天诱变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逐渐成为枸杞育种的主要手 段,2003年以来安巍等通过杂交育种、航 天诱变育种等手段获得了大量的杂交及诱 变变异群体,并从中选出了5个平均单果重 超过或接近1克优异单株,
▪ 1987年73001通过审定并被定名为“宁杞1 号”,1992年“宁杞1号”作为优良品种, 以无性繁殖技术为核心的一整套配套栽培 技术为支撑,在宁夏林业厅、国家林业局 支持下和推动下,在宁夏乃至全国进行推 广,由于其丰产、优质、高抗、广适等综 合的优异特性,宁杞1号成为宁夏枸杞在全 国范围内的主栽品种。
枸杞种类
▪ 1. L. barbarum L.(寧夏枸杞) 2. L. chinense Mill(枸杞) 3. L. dasystemum Pojark .(新疆枸杞) 4. L. eylindricum Kuang et A.M.Lu .(柱筒枸杞) 5. L. ruthenicum Murr. (黑果枸杞)
宁夏特产:中宁枸杞

宁夏特产:中宁枸杞
“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也是中国枸杞主产区和新品种选育、新科技研究推广开发区,有600余年的枸杞栽种历史,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
中宁枸杞本名宁安枸杞,位居宁夏五宝之首,以原产地在中宁县城宁安堡而得名。
中宁枸杞,果实椭圆形,长6~18mm,直径6~8mm。
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皱纹,略有光泽,顶端有花柱痕,另端有果梗痕。
质柔润,果肉厚,有粘性,内含种子25~50粒。
种子扁肾形,长至2.5mm,宽至2mm,土黄色。
气微、味甜、微酸。
中宁枸杞是家种名优农产
品,是继承我国长期利用野生枸杞的传统经验,在宁安堡一带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贵重中药材。
中宁已在全国40个大中城市建立“中宁枸杞专卖店”181家,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固的枸杞销售渠道和网点,枸杞干果及其加工产品远销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中宁枸杞”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近30亿元人民币,列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9位。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将宁夏枸杞列为本经上品,称“全国入药杞子,皆宁产也”。
“一带一路”倡议下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58·
投资与创业
第4期
的枸杞干果产品,不喜欢枸杞略苦的口感等。上述问题都 导致了宁夏枸杞在境外发展遇阻。
(四)国外贸易壁垒的阻碍 近几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宁夏枸杞的对外贸易受到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使得枸杞出口所受 到的检测越发严苛,给宁夏枸杞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2006 年,“肯定列表制度”在日本实施,针对进口产品设置的检 测项目显著增加,导致宁夏枸杞对日出口量减少。2007 年,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农产品采取了严格的检验措施,其中针对 枸杞检测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 6 种农药残留检测。 从 2007 年 1 月至 11 月,共有 11 批枸杞及其相关产品因为 农药残留问题被拒绝入境,企业纷纷终止了出口美国的订 单。目前仅有 11 家枸杞相关企业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的认证,宁夏枸杞出口美国的正常贸易还未能恢复。 (五)枸杞品牌建设有缺陷 1. 品牌多但价值低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农经总站的统计,在宁 夏,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枸杞企业,曾经获得中国驰名商 标的有“中宁枸杞”“百瑞源”等。品牌众多,但品牌价值 不高,资源不能得到有效转化。2015 年由农产品区域公用 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统计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 排行榜中,宁夏仅有“灵武长枣”以 4.8 亿元的品牌价值排 在全国的第 279 位,其他品牌都未能上榜。 2. 精品枸杞品牌少 目前,大多数宁夏枸杞企业还是“量大取胜、低价竞 争”的发展思想,未能意识到精品枸杞品牌未来的发展优 势。但优质枸杞的培育,由于不能使用农药、化肥,所以枸 杞植株生长缓慢,易感染病虫害,产量较低,产品成本相较 普通产品高出很多,而且前期品牌宣传成本高,回报周期 长,因此,经济实力低的企业无法承担。这样的情况不利 于精品枸杞品牌的有效发展。 三、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实现加工技术的转变 尽管在国内,宁夏枸杞的深加工相比于其他地区具有 领先优势,研发了一系列的枸杞深加工产品,但实际上枸 杞的加工转化率并不高。宁夏枸杞产业想要长足发展,获 得较高的利润,应该以已经具备一定深加工规模的龙头企 业为主导,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同时,企业还可以与相关 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开发枸杞的食用、药物价值。实 现枸杞加工技术由粗加工过度到精加工,有效提高枸杞及 其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拓宽枸杞市场领域。 (二)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网络 1. 制定统一的枸杞生产标准 相关政府部门虽然一直在宣传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但一 直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宁夏自治区政府应该就枸杞的农药 化肥使用、加工、生产方面制定行业相关标准,提高宁夏枸杞 的生产质量,确保市场上流通的枸杞产品是健康、无害的,并
枸杞

枸杞叶有着神奇而 广泛的保健功效,而枸 杞叶茶是发挥枸杞叶功 效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枸杞叶茶具有减轻性冷 感,健胃,护肝补肾, 抑制肺结核,消除便秘, 缓解失眠,调理低血压, 贫血,治疗各种眼疾与 口腔炎症,并且可以护 肤养颜。长期饮用,还 可以治疗体质虚寒,增 强抵抗力,改善体质。
枸杞芽菜
枸杞芽又名枸杞头,枸芽子,甜菜头,即枸杞的 嫩梢、嫩叶。初春枸杞长出嫩苗,嫩苗又称枸杞头或 枸杞芽,略带苦味,但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间常 用来治疗阴虚内热、咽干喉痛、肝火上扬、头晕目糊、 低热等。供食用,凉拌、炒食均可,还可做汤或火锅菜 料.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药用价值,适口性好。
枸杞蜜因为数量极少而显珍贵, 含枸杞之精华,具有补气、滋肾、润 肺、壮阳之功效。同时还可以: 六合五四善三疾二欲一 、。、、睡、病、,、 美 杀保眠改有清防调 容 菌护。善相肺止节 、 消肝 神当作便肠 护 炎脏 经效用秘胃 肤 ,。 系果,。功 统。对 能 作 促 疾 呼 , 用 进 病 吸 增 。 伤 , 系 强 口 改 统 食 愈
五 、 枸 杞 蜂 蜜
四 、 枸 杞 汁
三 、 枸 杞 果 酒
二 、 枸 杞 芽 菜
一 、 枸 杞 叶 茶
枸杞叶茶
枸杞叶茶精选 宁夏茶用枸杞树上 老缘枝萌发的簇生 叶,新发七寸枝上 3cm以内的鲜嫩叶 及芽尖为原料,采 用专利技术结合传 统的制茶工艺加工 而成,从而完好的 保留了枸杞叶的有 效成份和功能。枸 杞叶茶汤色翠绿、 清香、微甜。
2014年,宁夏红历经13年的精心研发酿制,重 磅推出了酒水新品类——“枸杞干红”。枸杞干红 的问世,是酒水行业一个技术型、革命性的突破, 也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酒行业的一个产品空白。
枸杞果酒在口感上加以区分,干型、干红型、 半干型、半甜型。
国内外枸杞栽培现状

国内外枸杞栽培现状枸杞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同时作为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的先锋树种,具备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显著效益。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通过广泛引种栽培,逐步形成了宁夏、内蒙、新疆、河北、湖北、青海、西藏等枸杞种植区,同时也辐射到东北三省、华中、华南等地区。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枸杞的道地产区范围有所扩大:由原来传统的宁夏中宁产区扩展到“以宁夏为道地产区的核心区,内蒙、陕(陕西)甘(甘肃)青(青海)新(新疆)为两翼的大枸杞产区。
并起草和制定了《枸杞(枸杞子)》(GB/T 18672-2002)、《枸杞栽培技术规程》(GB/T 19116-2003)、《地理标志产品宁夏枸杞》(GB/T 19742-2008)三个国家标准以及1宁夏宁夏作为枸杞的道地产区,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
所产枸杞史称“西枸杞”。
原产地中宁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被国务院命名“中国枸杞之乡”。
宁夏拥有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目前已形成了“以卫宁平原老产区为主体,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54万亩种植布局。
经过近50年的总结、研究与开发,获得了各类科技成果64项、专利122项,开发加工产品6类50余种,从事枸杞加工企业80多个。
宁夏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枸杞生产、研究、开发、经营的中心。
2内蒙古内蒙古种植枸杞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杭锦后旗,随后逐渐拓展到托县、伊盟、乌拉特前旗、达拉特旗等地区。
截至2008年,全自治区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种植品种多样,种质类型较为丰富,其中宁杞1号、大麻叶、小麻叶和当地自然选优的蒙杞1号、蒙杞2号居多。
3新疆新疆种植枸杞始于20世纪60年代,。
该地区枸杞种质资源类型较多,种植品种以宁杞1号和当地自然选优的精杞1号、精杞2号为主。
受地理、气候因子的影响,果实多呈球形或椭球形。
新疆的枸杞种植面积约30万亩,主要种植区集中在博尔塔拉洲精河县,该县种植面积达7.5万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枸杞的人工栽培历史
宁夏宁夏枸杞具有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早在公元1501年(明弘治十四年),宁夏枸杞就被列为贡品上贡朝廷。
公元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宁夏银川小志》在药材类中记载“枸杞,宁安堡(宁夏县)产者极佳,红大肉厚,家家种植”。
当时的《中卫县志》也有“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的记载,时任中卫知县黄恩锡在“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
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的佳句描述了当时宁夏枸杞的生产、市场、售价、种植规模等。
新中国成立后,宁夏枸杞作为宁夏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产品,为国家农产品出口创汇做出了突出贡献。
1961年宁夏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枸杞生产基地县。
1994年宁夏枸杞获全国林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宁夏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0年宁夏县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2001年“宁夏枸杞”证明商标正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证并注册,成为全国唯一的以原产地命名的枸杞产品证明商标。
2002年宁夏枸杞在全国农产品展览会上,获“优质产品”称号。
2003在全国首届沙产业博览会上,宁夏枸杞获得“名牌产品”称号。
2004年在首届中国国际林产业博览会暨科技经贸洽谈会上宁夏枸杞荣获“林博会名特优新奖”。
同年5月宁夏枸杞种植正式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2005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
员长吴邦国同志在宁夏视察期间,品尝了宁夏枸杞,对宁夏枸杞口感和品质赞不绝口,欣然题词“中国枸杞之乡”。
200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视察宁夏,对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同年宁夏县成功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
同年宁夏枸杞获“全国十佳区域品牌”光荣称号。
2007年宁夏枸杞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地理标志大会,获得参会各国的一致好评。
麦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