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法半夏的功效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法半夏,又称江夏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的干燥块根。
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
法半夏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首先,法半夏具有止吐作用。
中医认为,法半夏入心、肾经,具有敛肺气、止咳平喘的功效。
它能够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从而有效缓解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其次,法半夏具有化痰作用。
法半夏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特别是半夏碱和半夏酯,具有祛痰、化痰的药理作用。
它可通过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分泌水分,增加呼吸道的湿润度,缓解痰液粘稠,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湿痰、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此外,法半夏还具有舒肝安神的作用。
中医认为,法半夏味苦、辛,性温,有助于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的功效。
它能够平稳心神、缓解情绪紧张、易怒等症状,对于改善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另外,法半夏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法半夏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降压作用。
它能够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等机制,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
因此,法半夏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此外,法半夏还具有抗菌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法半夏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抑制部分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之,法半夏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它能够止吐、化痰、舒肝安神、降低血压和抗菌等,对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法半夏具有一定毒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慎用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法夏的现代应用和药材考证中药材半夏

法夏的现代应用和药材考证中药材半夏法夏是法半夏的别称,具有治疗燥湿化痰、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的功效。
法夏在现代有什么应用呢?下面和你一起了解法夏的现代应用和药材考证。
1.子宫颈癌以掌叶半夏提取物(水溶性部分)制成片剂口服,并以其栓剂贴敷宫颈,棒剂塞入宫颈管,治疗各期子宫颈癌247例,疗程均在2个月以上。
结果近期治愈63例,显效84例,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77.3%。
其中I期有效率96.7%。
李超荆等报道,用β谷甾醇栓片和棒剂,采用同样方法,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56例。
每天1次,3个月为1疗程。
结果近期治愈11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5%,无副作用。
用半夏中的另一种成分葫芦巴碱制成栓剂治疗宫颈癌,用药1个月后,宫颈光滑,刮片无癌细胞。
2.食管贲门癌用鲜半夏剥去外皮,捣成糊状制丸,每日服3~4次,每次2g,置于舌根部咽下。
治疗食管贲门癌梗阻30例。
其中25例食管癌梗阻者,有效12例,显效9例,无效4例; 5例贲门癌梗阻者,有效3例,显效2例。
用药一般不超过30天。
对食管癌溃疡型不宜使用,缩窄型用之无效。
3.甲状腺肿瘤用生半夏为主治疗甲状腺肿瘤91例,经扫描检查,冷结节60例,凉结节31例;肿块最大者5cmX5cm,最小1cmX1cm。
治疗方法,以生半夏10g,水煎15分钟以上。
随证加味,肝郁气滞痰结者加柴胡、郁金、香附等;肝郁气滞化热痰结者加山栀,川连、木通等;脾虚湿痰中阻加茯苓、白术、扁豆等。
上述汤药隔日服1剂,少数隔2一3日服1剂。
连服20剂以上考核疗效。
结果,48例痊愈(超声波检查及局部检查肿物消失);15例有效(肿物缩小1/3以上); 28例无效(治疗后肿物无改变或加大)。
总有效率69.2%,治愈者服药最少25剂,最多135剂,平均71剂。
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
①《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
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
法半夏功效与作用

法半夏功效与作用
法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1. 化痰止咳:法半夏具有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多咳嗽、痰湿阻滞等症状。
其含有的化学成分,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使痰液分离,减少咳嗽。
2. 消肿散结:法半夏中含有辣味化学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消散肿块。
适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肿瘤等症状。
3. 降逆平肝:法半夏具有平肝熄风、抑制神经兴奋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癫痫等症状。
此外,法半夏还可用于治疗恶心、呕吐、食积不下等胃肠道疾病。
4. 利水消肿:法半夏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适用于治疗水肿、浮肿等症状。
5. 抗癌作用:研究发现,法半夏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癌作用。
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可以达到抗癌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法半夏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但使用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不可滥用。
另外,由于法半夏具有辣味性质,对于咳嗽等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法半夏的功能主治副作用

法半夏的功能、主治与副作用功能法半夏(Pinellia ternata,又名黑半夏、细辛)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主要功能包括:1.止咳化痰:法半夏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对于咳嗽、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祛湿化痰:法半夏能够促进湿气排除,对于湿气困扰引起的病症如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有一定的疗效。
3.利水消肿:法半夏具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和浮肿等症状。
4.抗癌作用:研究表明,法半夏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对乳腺癌、肺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主治法半夏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的临床应用领域包括:1.咳嗽痰多:法半夏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对于慢性咳嗽、痰多、气滞等症状常常用于治疗。
2.脘腹胀满:由于法半夏能够祛湿化痰,对于脘腹胀满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水肿浮肿:法半夏具有利水消肿作用,对于水肿、浮肿等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4.癌症辅助治疗:法半夏含有一系列抗肿瘤活性成分,对于乳腺癌、肺癌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副作用尽管法半夏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包括:1.胃肠不适:部分患者在使用法半夏后可能会出现胃肠不适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2.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法半夏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3.孕妇慎用:由于法半夏有较强的药效,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慎重使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传统禁忌:根据中医药理论,法半夏在性寒凉、阳气不足者慎用;同时和半夏、白附子等药物搭配使用也需谨慎。
综上所述,法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功能包括止咳化痰、祛湿化痰、利水消肿和抗癌作用。
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脘腹胀满、水肿浮肿等症状。
然而,使用法半夏时也需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禁忌事项,如胃肠不适、过敏反应、孕妇慎用和传统禁忌等。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半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它有以下功效和作用:
1. 止呕:半夏能够减少呕吐反应,对于晕车、孕妇晨吐等有很好的疗效。
2. 利水化痰:半夏可以促进尿液排出,减少痰湿的积聚。
因此,它对于水肿、咳嗽、哮喘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3. 化痰止咳:半夏可以化痰,减轻咳嗽症状。
它尤其适用于痰多黏稠、难咳出的情况。
4. 平喘开郁:半夏还能够舒缓哮喘引起的气喘症状,并能缓解郁闷感。
5. 保护胃黏膜:半夏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以减轻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半夏属于中药材,使用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用量和用法。
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法半夏的功效和用法

法半夏的功效和用法
法半夏,是一种中草药材,也被称为“法半夏性平、味辛、温”。
它具有以下功效和用法:
1. 清热化痰:法半夏以其辛温之性,可清热解毒,对于痰热咳嗽、胸闷痰多等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2. 安神止咳:法半夏可镇静安神,因此对于咳嗽伴有焦虑、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利水消肿:法半夏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水肿、浮肿等症状的治疗。
4. 舒肝理气:法半夏有平肝理气的作用,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烦躁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使用时,一般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 煎剂:一般用5-10克法半夏,加水煎服。
2. 中药配方:法半夏常用于一些方剂中,如川贝枇杷膏、逍遥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法半夏需遵医嘱,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避免超量使用或
者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有哪些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有哪些法半夏一般指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主要产地是在四川、湖北、江苏和安徽。
一般在夏季和秋季时节进行挖采,去掉外皮,进行晒制就可以了。
法半夏一般是黄白色或者棕黄色,有治疗燥湿化痰、咳嗽痰多的症状。
那么,如何利用法半夏进行治疗?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半夏性味归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半夏主治:用于湿痰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半夏的作用:1、抗肿瘤作用2、改善心血管功能3、止咳作用4、抗生育作用5、中药半夏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
半夏加工后的品名与功效: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
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
毒性低,化痰作用强。
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
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
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
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
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
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
仙半夏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
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
青盐半夏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
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结之功。
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
竹沥半夏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
宜用于胃热呕吐,或肺热咳痰、黄稠而黏,或痰热内闭、中风不语等证。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

中药法半夏得功效【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
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
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
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
每嚼一、二粒,姜汤送化下。
红半夏,消风热,清痰涎,降气利咽。
大半夏汤浸焙制如上法。
每一两入龙脑五分,朱砂为衣染之。
先铺灯草一重,约一指厚,排半夏于上,再以灯草盖一指厚,以炒豆焙之【拼音名】 Bàn Xi à【英文名】Pinellia Tuber, Tuber of Pinellia【别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半夏得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ellia ternata (Thu nb、) Breit、[Arumternatum Thunb、]采收和储藏:种子繁殖培育3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2年,块茎繁殖春栽当年9月下旬至11月收获。
挖取块茎,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开,放筐内,于流水下用棍棒捣脱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半夏,多年生草本,高15-30cm。
块茎球形,直径0、5-1、5cm。
叶2-5,幼时单叶,2-3年后为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0cm,近基部内侧和复叶基部生有珠芽;叶片卵圆形至窄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cm,两侧小叶轮小,光端锐尖,两面光滑,全线。
花序辆与叶辆近等K或更K;佛焰苞卷合成弧曲形管状,绿色,上部内面常为深紫红色;肉德花序顶生;其雌花序轴与佛焰苞贴上,绿色,长6-7cm ;雄花序长2-6cm;附属器长鞭状。
浆果卵圆形,绿白色。
花期5-7月,果期8月。
南方1年出苗2-3次,故9-10月间仍可见到花果。
生于山地、农田、溪边或林下。
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法半夏的功效【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
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
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
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
每嚼一、二粒,姜汤送化下。
红半夏,消风热,清痰涎,降气利咽。
大半夏汤浸焙制如上法。
每一两入龙脑五分,朱砂为衣染之。
先铺灯草一重,约一指厚,排半夏于上,再以灯草盖一指厚,以炒豆焙之【拼音名】B àn Xià【英文名】Pinellia Tuber, Tuber of Pinellia【别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半夏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Arumternatum Thunb.]采收和储藏:种子繁殖培育3年;珠芽繁殖培育在第2年,块茎繁殖春栽当年9月下旬至11月收获。
挖取块茎,筛去泥土,按大、中、小分开,放筐内,于流水下用棍棒捣脱皮,也可用半夏脱皮机去皮,洗净,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半夏,多年生草本,高15-30cm。
块茎球形,直径0.5-1.5cm。
叶2-5,幼时单叶,2-3年后为三出复叶;叶柄长达20cm,近基部内侧和复叶基部生有珠芽;叶片卵圆形至窄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cm,两侧小叶轮小,光端锐尖,两面光滑,全线。
花序辆与叶辆近等K 或更K;佛焰苞卷合成弧曲形管状,绿色,上部内面常为深紫红色;肉德花序顶生;其雌花序轴与佛焰苞贴上,绿色,长6-7cm ;雄花序长2-6cm;附属器长鞭状。
浆果卵圆形,绿白色。
花期5-7月,果期8月。
南方1年出苗2-3次,故9-10月间仍可见到花果。
生于山地、农田、溪边或林下。
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野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草丛中或林下。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和湿润气候和荫蔽的环境,伯高温、干旱及强光照射,耐寒。
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土壤粘重不宜种植。
忌连作,可与果树、农作物问、套作。
栽培技术半夏有四个品系:小技针叶型、大披针叶型。
五出叶型和椭圆型。
用快蔓、种片和珠芽繁殖。
块茎繁殖:块茎繁殖培更快,当年就叶收获,一般多用此法。
9月下旬将地下茎挖出,选横径0.5-11cm的块茎作种,栽种量1hm22250kg左右。
秋栽或春栽,行株距为20cm×3cm。
珠芽繁殖:在5-6月,选叶柄下成熟的珠穿进行繁殖,计为栽种,行林距为15cm×3cm。
种子繁殖: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随来随播,也可贮藏于湿沙中翌年春播。
条播,行距15cm,开2cm深的沟,将种子撒于沟内,覆土。
田间管理半夏植株矮小,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
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及时进行追肥培土,5月下旬或6月上旬,将圈肥与尿素拌匀,沟施结合培土。
如不留种,应摘去半夏的花序,可提高块茎产量。
干旱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以防烂根。
在无荫蔽的地方栽培,最好与其他作物间作,以防夏季烈日照射为害。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叶斑病,叮喷1:1:15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
块茎腐烂病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射。
虫害有红天峨,为害叶,可人工捕杀或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
还有金针虫、蛴螬等为害。
【性状】性状鉴别块茎呈类球形,有的销偏斜,直径0.8-1.5cm。
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的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
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辛辣、麻香而刺喉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定者为佳。
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沙州社仁薄壁细胞会淀粉拉较少,渐次向内含淀粉植渐多,薄杜州沙小散有椭圆形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20-144μm。
维管束纵横散列。
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半圆形或钝多角形,直径4-30μm,脐点裂颖状、点状或星状;复粒以2-4粒为多见,偶有至8分粒的。
粉末特征:类白色。
①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脐点短缝状、点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陷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随处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长20-144μm。
③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10-38μm。
【化学成份】块茎含挥发油,内含主成分为3-乙酰氨基-5-甲基异唑(3-acetoamino-5-methylisooxazole),丁基乙烯基醚(butyl-ethylene ether),3-甲基二十烷(3-methyleicosane),十六碳烯二酸(hexadecylendioic acid),还有2-氯丙烯酸甲酯(methyl-2-chloropropenoate),茴香脑(anethole),苯甲醛(benzaldehyde),1,5-戊二醇(1,5-pentadiol),2-甲基吡嗪(2-methylpyrazine),柠檬醛(ciTCMLIBal),1-辛烯(1-octene),β榄香烯(β-elemene),2-十一烷酮(2-undecanone),9-十七烷醇(9-heptadecanol),棕榈酸乙酯(ethylpalmitate),戊醛肟(pentaldehyde oxime)等60多种成分。
还含左旋麻黄碱(ephedrine),胆碱(choline),β-谷甾醇(β-s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姜辣烯酮(shogaol),黄芩甙(baicaline),黄芩甙元(baicalein),姜辣醇(gingerol),1,2,3,4,6-五-O-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penta- Ogalloylglucose),12,13-环氧-9-羟基十九碳-7,10-二烯酸(12,13-epoxy-9- hydroxynonadeca-7,10-dienoic acid)及基衍生物等。
又含以α-及β-氨基丁酸(aminobutyr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为主成分的氨基酸和以钙、铁、铝、镁、锰、铊、磷等为主的无机元素。
另含多糖,直链淀粉,半夏蛋白(系1种植物凝集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0.6-1g/kgig或iv,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小时以上。
0.6g/kg的镇咳作用接近于可待因lmg/kg的作用。
2.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半夏制剂ip,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亦有报道煎剂po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
3.镇吐和催吐作用: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
上述3种催吐剂的作用机制不同,而半夏都可显示镇吐作用,推测其镇吐作用机制是对呕吐中枢的抑制。
4.抗生育作用:半夏蛋白1.25mg/ml(在0.9%NaCl中)sc0.2ml对早孕小鼠的抑孕率为50%。
结晶半夏蛋白经6M盐酸胍变性后,用分步透析法(即用缓冲液等体积递减稀释变性剂),最终恢复半夏蛋白在生理盐水中平衡,去除变性剂后可以重新天然化,并恢复其原有活力。
不同逆转条件的恢复半夏蛋白,对小鼠抗早孕的抑孕率在69-88%之间,仅一种逆转条件为5-8℃者,抑孕率仅36%。
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定位术显示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以及胚胎外胚盘锥体上某些部分细胞团和半夏蛋白有专一性的结合。
这些部位很可能就是外源蛋白质一半夏蛋白的抗孕作用部位。
如直接将半夏蛋白注入小鼠子宫腔内也表明有抗早孕作用。
如果上述结合部位确实是半夏蛋白影响小鼠已着床的子宫内膜和胚胎,产生抗早孕作用,则上述部位也可能起着床识别的作用,因为半夏蛋白不仅能终止小鼠早期妊娠,还有制止兔胚泡着床的效应。
半夏蛋白还有很强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子宫内注射500ug,抗着床率达100%。
经半夏蛋白作用后的子宫内膜能使被移植的正常胚泡不着床。
在子宫内经半夏蛋白孵育的胚泡移植到同步的假孕子宫,着床率随孵育时间延长而降低。
5.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只抑制胰蛋白酶对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水解,不能抑制胰凝乳蛋白酶、舒缓激肽释枚酶、枯草杆菌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各自底物的水解。
抑制剂对猪胰蛋白酶水解酰胺、酯、血红蛋白和酪蛋白的重量抑制比值分别为1:0.71、1:O.88、1:0.71和1:0.71。
从化学分子大小的范围看,半夏胰蛋白酶抑制剂应属大分子抑制剂。
6.炮制品的药理作用:清半夏(按中国药典85年版制法)水煎液200%浓度26.5ml/kg 预防给药时,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0.05)。
小鼠ip60g/kg对自发活动有明显的影响(P<0.05)。
Ip15g/kg或30g/kg可显着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睡眠率(P<0.05)。
并有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大剂量对电惊厥有轻微的对抗趋势。
30ml/kg剂量ig,可明显抑制(P<0.05)硝酸毛果芸香碱5mg/kg对唾液的分泌作用。
7.其它作用:7.1. 降压作用:半夏浸膏对离体哇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
Iv对犬、猫和兔有短暂降压作用,具有快速耐受性。
煎剂ig时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作用。
若持续给药,能引起功能抑制。
7.2.凝血作用:半夏蛋白也是一种植物凝集素,它与兔红血球有专一的血凝活力,浓度低至每1ml2μg仍有凝集作用。
除免红细胞外,对羊、狗、猫、豚鼠、大鼠、小鼠和鸽的红细胞亦有凝集作用。
但不凝集人、猴、猪和鸡、鸭、鹅、龟、蟾蜍、鳝的红细胞。
半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只与甘露糖而不与葡萄糖结合的一种具有凝集素作用的蛋白质。
除红细胞外半夏蛋白亦凝集其它细胞,对小鼠脾细胞、人肝癌细胞(QGY7703-3和7402)、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均能被半夏蛋白凝集,但它不凝集大鼠附睾和猪大网膜脂肪细胞,虽然它能和这两种细胞结合。
提示半夏蛋白的细胞凝集作用不仅具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并存在细胞类别专一性。
7.3.促细胞分裂作用:半夏蛋白的促细胞分裂作用亦有动物种属专一性,它促使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但不促使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
【毒性】 1.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3.142g/kg。
家兔灌服0.5g/只/日,连服40日,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剂量加倍,多数兔有腹泻,半数兔于20日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