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合集下载

新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新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新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在化学反应中降低活化能、促进反应进行的物质。

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化学生产、环保、新能源、医药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催化剂的制备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新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一、新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 微波辅助合成法微波辅助合成法是目前制备新型催化剂的主要方法之一。

这种制备方法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减少催化剂的制备时间和能耗。

微波辅助合成法的原理是利用微波辐射加热样品,通过与材料内分子相互作用,使反应发生并加速。

例如,在氮化硅/碳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采用微波加热可以使纳米级氮化硅晶体的形貌更加均匀,提高了催化活性。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固相化学制备方法。

其过程是将化学物质的溶液转变成凝胶状固体,并在一定条件下枯燥、焙烧制成催化剂。

这种方法具有化学成分均匀、纳米级合成和成本较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制备。

例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O-ZnO-Al2O3催化剂,具有结构均匀、孔道结构良好、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等优点。

3. 其他制备方法除了微波辅助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还有诸如水滴干燥法、气相沉积法、高温合成法、电化学沉积法等多种催化剂制备方法。

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要求。

二、新型催化剂的应用表现1. 光催化光催化是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下产生和传递电子或孔对,使催化剂表面发生光化学反应的一种技术。

在新型催化剂中,TiO2、ZnO、CdS等光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

例如,在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中,采用TiO2催化剂,通过光催化反应将有害物质降解,实现了废水的净化。

2. 转化反应转化反应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新型催化剂中,Pt、Pd、Ru、Rh等贵金属催化剂在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等领域中表现出色。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应用进展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应用进展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应用进展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金属单原子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丰富的活性位点、优异的稳定性等特点,在电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电催化应用进展的角度展开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1. 离子吸附法通过选择性吸附和固定金属离子,利用合适的载体将金属离子固定成单原子状态,从而制备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但对载体的稳定性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

2. 纳米团簇法将金属原子聚集成纳米尺寸的团簇,再通过适当的方法实现单原子化。

这种方法在保持金属原子活性的有效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金属。

3. 表面原子沉积法利用表面动力学效应和相互作用力在载体表面形成单原子分散的金属原子。

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和提高催化性能。

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电催化应用进展1.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氢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氢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反应,在石油加工、化工原料制备和清洁能源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氢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能够高效催化氢气和有机物的反应,因此在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进展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中的关键反应,影响着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能够有效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改善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和电化学性能,因此被认为是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剂的理想选择。

3.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氧气还原和析氢反应中的应用进展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氧气还原和析氢反应中同样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

高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高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高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催化剂是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而纳米催化剂是指其粒径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催化剂。

由于纳米结构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纳米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

因此,制备高效纳米催化剂并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已成为当今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 溶液法制备: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纳米催化剂制备方法。

该方法将金属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并通过还原、沉淀、水热合成等过程生成纳米尺度的催化剂。

溶液法具有制备简便、可控性好的优点,可以制备出各种金属和金属合金的纳米催化剂。

2. 气相沉积法制备: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相状态下的化学反应来合成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卤素化物作为前驱体,通过热解反应将金属沉积在载体上。

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纳米催化剂粒径分布窄,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3. 等离子体法制备:等离子体法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在气相或液相中形成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激发等离子体产生高能物种,将金属前驱体转化为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法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分散性能。

二、纳米催化剂的应用方法1. 催化剂载体的选取:催化剂载体是纳米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载体可以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包括氧化物、硅胶、活性炭、纳米碳管等。

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和催化剂特性,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并进行表面修饰可以提高催化效果。

2. 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对于纳米催化剂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条件,可以优化催化反应过程,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同时,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催化反应进行动态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变化,为催化反应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3. 表面修饰的方法:纳米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表面吸附和反应物转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或者结合其他助剂、共催化剂等,可以改变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稀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稀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稀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稀土元素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也是重要的催化剂材料。

它们在催化剂领域中应用很广泛,有着非常优异的催化性能,被广泛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

本文将从稀土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稀土元素在催化剂领域的作用。

一、稀土催化剂的制备(一)物理制备法物理制备法是将稀土化合物直接制备成为催化剂,通过物理方法将稀土化合物搅拌、烧结或磨粉制成均匀的催化剂。

此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缺点是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低、纯度较低、稳定性差。

(二)化学制备法化学制备法则主要利用稀土元素同其他物质反应,制备出具有催化作用的稀土催化剂。

以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等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来制备催化剂。

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高、纯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但制备过程较复杂、稀土资源消耗较大。

二、稀土催化剂的应用(一)稀土催化剂在炼化工业中的应用稀土催化剂在炼化工业中应用广泛,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稀土催化剂可用于裂解原油、煤油、柴油等烃类物质,提高炼化原料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同时,稀土催化剂还可用于清除燃料中的有害物质,如SOx、NOx等。

此外,稀土催化剂还可用于氧化、酯化、醇化等反应中。

(二)稀土催化剂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稀土催化剂在环保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稀土催化剂可用于处理排放废气中的VOCs、CO、NOx等有害物质,此方法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

同时,稀土催化剂还可用于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环保领域中,可有效降解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三)稀土催化剂在生物质能领域中的应用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稀土催化剂也可以用于生物质的转化反应中。

例如,稀土催化剂可用于生物质制氢反应中,将生物质转化为高纯度的氢气。

此方法具有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对于生物质的高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稀土元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催化剂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稀土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说明了稀土催化剂在炼化工业、环保领域和生物质能领域中的作用。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是指能够极大地提高化学反应速度的物质,是许多化学反应工业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催化剂制备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等。

物理法催化剂制备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来制备催化剂。

首先要获得纯净的金属材料,然后将其加工成处理器件,最后在特定的温度和气压下进行处理,形成催化剂。

化学法催化剂制备主要是把化学反应过程作为催化剂制备的过程。

例如有机合成中使用的氧化钒催化剂,就是将钒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制备而成。

生物法催化剂制备主要是利用生物学的技术和知识制备催化剂。

例如酶制造,就是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特定的酵素,然后将其用作催化剂。

同时,生物法还包括利用生物体内的酵素或细胞作为催化剂的方法。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进度,改善反应条件,提高反应产率和化学反应的选择性等。

催化剂在大量的化学反应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主要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

1. 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是乙烯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环氧乙烷的反应。

在反应中,过氧化氢水解为氧气和水,同时氧原子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氧乙烷。

在该反应中,以钒、钼等过渡金属或酸性凝胶催化剂为固定的催化剂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使环氧乙烷的收率大大提高。

2.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将有机化合物中含有的碳、氢等元素氧化为更氧化状态的的反应。

氧化反应在很多有机合成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制备甲醇、丙烯酸、吲哚等。

在这些反应中,空心球化铁酸催化剂的使用能够使化学反应效果得到优化,在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3. 加氢反应加氢反应是将烯烃或芳香烃中的π键和氢气加成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加氢反应是许多化学反应中的关键步骤,也是制备化学品的一项重要工艺。

在加氢反应中,钯、铱、铂、镍等催化剂经常用来催化反应,以使效果达到最优。

总的来说,催化剂的制备和利用已经成为现代化学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化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在化学反应中降低能量损耗和速率的物质。

催化剂的应用不仅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也涉及到环境保护,纳米技术以及生物工艺和医学领域等,因此,研制和制备更加高效、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催化剂已经成为了化学工程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一、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制备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一般需要从纳米级别开始,通常的方法是先选择合适的载体,然后将羟基或氨基含量丰富的化合物分散到载体材料中。

目前主流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有:物理法、生物法、化学合成法、模板法和纳米法等。

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是通过熔融、蒸发、小分子交换等方式制备出具有特殊形状和结构的纳米材料。

常见的物理法制备催化剂的方法有:热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蒸发冷凝法、纳米微晶合成法、电弧放电法等。

2.生物法生物法指的是利用生物体制造、分离、提取具有特殊催化性质的物质的过程。

一般可以通过糖类、蛋白质和DNA等高分子材料来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群的催化剂,这些催化剂不仅具有很好的活性,而且其生产过程通常比普通催化剂生产过程更环保可持续。

3.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一种将原子和分子按照特定的化学配方进行组装的过程,常用的化学合成法制备催化剂有:溶浸、共沉淀、沉淀、交换、均质化学合成等。

4.模板法模板法是指在局部区域延伸至整个材料表面的结构中,使用有序分子间作为模板,利用有机化学合成法合成出高级有序结构的新型催化材料。

常用的模板法包括:硅胶模板合成法、胶体晶体模板合成法、介孔材料模板合成法等。

5.纳米法纳米法制备催化剂的常用方法是利用纳米化技术将已经存在的催化剂“压缩”成纳米尺度,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分子之间的数目减少,提高了化学反应的主动力。

同时,纳米化后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选择性和耐久性。

二、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催化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使得许多关键的化学过程变得更加高效、经济,同时也减少了化学污染排放。

化学化学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化学化学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化学化学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化学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化学催化剂是一类能促进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催化剂的制备有多种方法,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

下面分别介绍不同制备方法的原理以及催化剂的应用。

物理法物理法是指利用某些物理手段,如磨碎、压缩、筛分等使原料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制备方法。

这种方法不涉及化学反应,因此其制备过程较为简单,制备出的催化剂较纯净,但其反应活性却不高。

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使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物化变化,进而得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与物理法相比,化学法所得的催化剂反应活性更高,但制备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并对反应物质进行详细的表征和分析。

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低成本高效地制备催化剂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利用纯化的酶或细胞表面的酶来催化化学反应,具有高效、环保、可控性强的特点。

但该方法的可行性较低,需要考虑生物反应的选择性、耐受性和维护等问题。

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等领域。

下面分别介绍催化剂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情况。

化学工业在化学工业中,催化剂常常用于有机合成、烷化、氧化等各项反应中,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剂如铝氯化物、氟化铝、磺酸等;氧化反应中的催化剂如氧化铝、氧化镍、氧化铬等。

环境保护催化剂在环保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清除空气和水中的各种污染物,促进环境保护和治理。

例如,催化剂可以用于汽车尾气控制,将有毒有害的废气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还可以应用于水处理,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离子,提高水的清洁度。

新能源开发催化剂在新能源开发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促进化学反应,提高新能源的转化效率,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在生物质转化中,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质的裂解和降解,生成可燃性气体或燃料油,比直接热解更具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催化剂是一种可以促进化学反应发生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生物制药等领域。

其中,工业催化剂是指被用于生产中的催化剂,通过调节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使得反应能够在更加温和和高效的条件下进行,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

一、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工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主要通过物理改变催化剂的结构来提高其催化性能,如改变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孔隙度等等。

而化学法则是通过在催化剂表面上引入活性部位,使得其表面变得更加活性,从而提高其催化性能。

下面我们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两种工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通过结构调控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其中,晶体结构调控可以通过控制晶体生长的条件,如温度、溶剂、pH等等来实现。

而孔隙度调控则是通过控制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孔隙大小和结构来实现。

例如,在催化剂表面引入碳纳米管等碳材料可以形成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在催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2、化学法化学法则是通过在催化剂表面引入活性部位来提高其催化性能。

催化剂表面的活性部位指的是具有活性氧、氮、硫、金属等原子的部位,这些部位在催化反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在催化剂表面引入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在催化反应中提高催化效率和选择性。

而对于复杂催化剂的制备,常常需要使用多种原料和多步反应进行。

二、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工业催化剂应用广泛,可见于石化、煤化工、化学肥料、冶金、化学纤维、橡胶等多个领域。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些领域中工业催化剂的应用。

1、石化石化领域中,工业催化剂主要是用于催化氢解、选择性加氢、脱硫、裂解等反应过程。

其中,裂解催化剂是石化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催化剂。

它可以将长链烃分子裂解为低引石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2、煤化工煤化工领域中,工业催化剂主要用于催化合成氨、甲醇和合成油等反应过程。

在甲醇合成反应中,以Cu/ZnO/Al2O3为催化剂是最常见的制备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均匀、连续、致密分子筛膜的合成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利用分子筛膜具有的筛分和催化作用,在传统颗粒催化剂或载体表面包覆分子筛膜形成复合型催化剂,可以实现膜基分离和催化过程的耦合,增加反应物选择性,提高目标产物收率。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不同类型颗粒催化剂或载体表面合成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描述了分子筛膜包覆型复合催化剂用于不同催化反应体系的研究结果。

同时,在归纳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分子筛膜包覆型催化剂的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分子筛膜包覆载体膜催化反应器Coated with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preparation andapplication of the catalystAbstract:uniform, continuous,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dense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is widely ing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is screening and catalysis, in traditional particle catalyst or carrier cladding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of composite catalyst, can realize the coupling of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catalytic process, increase the selectivity of reactants, improve the target product yield.In recent years wa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 different types of particle catalyst or carrier surfac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synthesis of molecular sieves membrane, describes the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coated type composite catalyst used for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catalytic reaction system.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induction and summary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discussed coated with 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atalyst.Keywords:molecular sieve membrane coated carrier membrane catalytic reactor1引言分子筛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耐腐蚀性以及与特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自首次支撑体分子筛膜专利报道至今,沸石分子筛膜的研究及生产已经成为膜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图1分子筛膜论文和专利发表数量随年份的趋势图。

支撑体分子筛膜的使用拓宽了分子筛的应用范围,避免了直接使用分子筛粉末床层带来的高压降及成型时加入粘结剂带来的使用效率降低等问题,使分子筛膜规模化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加上分子筛具有筛分效应,较大的比表面积,可控的客体-吸附质相互作用,使其可用于膜催化和分离。

分子筛膜在膜分离、膜催化反应器、化学传感器、电极材料、光电器件、低介电常数材料以及保护层方面均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分子筛膜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用于气体分离; 二是用作膜催化反应器。

气体分离过程利用分子筛孔道的筛分作用; 而膜催化反应器则是利用分子筛膜的吸附、分离及催化作用来提高反应性能。

在异构化反应过程中,由于热力学平衡,存在多种产物,而目标产物往往只有一种。

传统方法需经蒸馏或吸附/解吸过程才能将目标产物分离,蒸馏过程能量消耗大,吸附/解吸间歇操作方式缺点明显,采用分子筛膜催化反应器只需单级连续操作就能得到符合纯度和收率要求的目标产物。

此外,分子筛-炭复合膜的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气体分离吸附性能;树脂和H-ZSM5分子筛复合膜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可以在降低甲醇渗透性的同时提高质子导电性;中孔分子筛膜的合成拓宽了分子筛膜的应用领域。

经过近30年的研究,对分子筛膜的认识已经日益深入,LTA分子筛膜用于异丙醇和乙醇脱水已经实现工业化,在75℃温度下,渗透蒸发量为7kg(m2/h),对90wt%乙醇的分离因子α(水/乙醇) 约为10000,目前对分子筛膜载体研究较多的是管状或片基载体,在各种类型的分子筛中,由于分子筛的形貌对成膜比较有利,孔道尺寸适用于烷烃分离,因而对型分子筛及其分子筛膜的研究相对比较充分。

利用分子筛独特的孔道结构和催化作用,在颗粒载体或催化剂上包覆一层分子筛膜形成膜催化反应器用于催化过程的优化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探讨和总结分子筛膜在各类载体和颗粒催化剂上的合成和应用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分子筛膜包覆在颗粒载体或催化剂表面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催化剂,与常规膜反应器不同,包覆分子筛膜后单个催化剂颗粒即为一个微型膜反应器,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由于分子筛膜的筛分作用,只有与分子筛孔道大小相当或更小的反应物和产物才能透过进入催化剂内核,同时实现分离和反应两个过程; 由于分子筛孔道尺寸一般小于催化毒性物种和核催化剂中的催化活性物种,分子筛膜的栅栏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催化剂的失活和活性组分的流失; 此外,分子筛本身的分离、催化作用可以和核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耦合,核壳催化剂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以获得更好的催化效果。

2分子筛膜包覆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一般而言,在任何载体上都可以通过一步法合成分子筛膜,制得分子筛膜包覆型催化剂。

不过若要合成出性能优异的分子筛膜,要求在合成过程中载体和分子筛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细小的分子筛晶粒或单晶能够附着到载体表面,随后外延生长交互成膜。

由于部分惰性载体在合成过程中与分子筛晶种几乎不存在诸如铆定、接枝、范德华力、氢键或者静电、表面张力等作用,以致载体表面不能被合成液润湿,因而需要对常规分子筛膜合成方法做出改进。

2.1直接水热合成法直接水热合成法一般将经清洁、洗涤、干燥等步骤预处理的载体或催化剂与分子筛母液直接混合,然后移至高压釜中在晶化几小时至数天,取出的样品经洗涤、干燥、焙烧得到所需的分子筛膜。

直接水热合成法是分子筛及分子筛膜常规的合成方法。

晶化过程也可以采用非水溶剂为介质,同样能得到分子筛膜在分子筛膜制备过程中,分子筛合成液中前驱体投料通常是过量的,因而用直接水热法合成的膜往往在膜上有多余的晶粒沉积,同时比较容易生成裂缝、针孔和晶间孔隙等缺陷,通常需要采用多次合成、有机物结焦等方法减少所得分子筛膜的缺陷。

2.2晶种生长法为了能更好地控制载体表面分子筛膜的生长,可以采用在载体或支撑体表面先附着晶种再进行晶化成膜的方法。

由于各类载体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晶种涂覆,使载体表面附着一层均匀的分子筛晶种$晶种法可以省去分子筛合成过程中晶核形成阶段,节省晶化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分子筛晶粒的择优取向生长。

采用晶种法也可以在无模板剂情况下合成分子筛膜,若在晶种附着前除去模板剂,合成的分子筛膜就可以免去焙烧除模板剂过程,避免焙烧过程中支撑体与分子筛膜之间因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导致膜的破裂,从而保证合成的膜有较好的完整性。

为了提高晶种的负载量和附着度,在晶种附着时往往将载体用聚合物阳离子处理以实现载体表面的电荷反转,同时在附着过程中调节晶种悬浮液为弱碱性以利于带负电的晶种附着,载体表面的赘余晶种用稀氨水冲洗除去$近来也有采用电泳晶种法将, 晶种沉积到预先用阶跃电位沉积了TU 粒子的多孔片基多性炭上,然后经水热晶化处理得到致密无缺陷的分子筛膜,TU 粒子的沉积尚可以诱导分子筛膜取向$晶种法生长分子筛膜需要在水热晶化处理之前固定附着的晶种,在氧化铝等载体上可通过焙烧固定晶种,使之不至于在合成条件( 高温、高压、水热环境) 下脱落。

2.3干胶转化法干胶转化法是指将水凝胶干燥后将干胶用水蒸气或水蒸气和有机模板剂混合物处理以实现分子筛结晶的方法。

干胶中已含模板剂时称为蒸气辅助晶化法,干胶中不含模板剂时称为气相转移法,用干胶转化法可以合成纯硅、硅铝、金属掺杂以及磷铝等各种形式的结晶分子筛。

DGC法可以合成具有优异类型结构的分子筛,以四乙胺为模板剂,此法可以用于合成具有与分子筛结构类似的分子筛。

当晶化时不采用溶剂,直接将湿胶晶化则称为原位晶化法、水热法、干胶转化法和原位晶化法之间的区别如图3所示采用原位晶化方法在堇青石蜂窝载体上包覆A型和分子筛,即在载体上沉积分子筛前驱体后放入反应釜中水热处理,减少了直接水热合成过程中载体浸入强碱性分子筛合成液中因遭受侵蚀可能导致的载体机械强度下降的问题。

DGC法不仅能部分替代传统水热合成方法,而且在DGC过程中能以不同于水热处理过程的机理合成新型分子筛。

此法的优点在于: 可以合成与母液有相同硅/金属比值的分子筛; 有可能实现分子筛的连续生产; 可以减少模板剂的消耗; 能够快速结晶; 气相转化法处理干胶时由于蒸气中不含模板剂,不用处理晶化后产生的废水; 可以合成新型分子筛膜及其结构反应器。

2.4浸涂法分子筛膜的形成还可以通过在载体上浸渍-涂覆分子筛浆料的方法实现: 将载体浸入到含有分子筛晶粒、粘结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悬浮液中,随后经蒸发、焙烧除去溶剂或添加剂,得到分子筛膜涂层。

由于许多分子筛已经实现商业化生产,浸涂法在成膜过程中无需考虑分子筛的合成,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强,是一种便捷的分子筛膜制备方法。

为了得到均匀#连续#致密的分子筛膜,合成时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采用微波、离子热等方法辅助成晶过程以缩短合成周期,同时改善膜的性能。

3不同载体上分子筛膜的合成和应用在不同载体上包覆分子筛膜已有不少研究,至今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硅、氧化铝、蜂窝陶瓷和活性炭等常见催化剂载体上的包覆膜制备过程及包覆分子筛膜后复合催化剂在吸附、分离、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二氧化硅是常用的难溶氧化物载体,其表面相对丰富的羟基有利于表面改性和功能化; 纯硅分子筛及各种硅基介孔材料的出现为其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

除了分子筛厚度对异构烃产率有影响外,制备方法对反应也会产生影响。

他们认为分子筛膜越厚,长链产物在分子筛膜中扩散停留时间越长,以致长链烃产物在分子筛中发生加氢裂化和临氢异构化越充分,从而得到更多的异构烃和烯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