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2023年水稻品种国审公告

2023年水稻品种国审公告摘要:1.2023年水稻品种国审公告简介2.本次国审水稻品种的特点3.品种选育背后的科研突破4.对我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和意义5.未来水稻品种发展趋势正文:近日,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3年水稻品种国审公告,公告显示,经过严格的试验和评价,共有x个水稻品种获得国家审定。
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国审水稻品种具有以下特点:1.高产性:本次国审的水稻品种在试验田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产量,平均单产达到xx公斤/亩,较对照品种提高xx%。
这将为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2.品质优良:国审品种在品质指标方面均有优异表现,如xx品种的垩白度降低xx%,xx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xx%等。
这些品种米质优良,口感佳,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3.抗性较强:国审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逆等性能。
如xx品种对稻瘟病抗性达到xx级,xx品种对稻飞虱抗性提高xx倍等。
这些特性有助于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水稻生产绿色化水平。
4.适应性广泛:国审品种在我国不同生态区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适宜在各类水稻种植区域推广。
如xx品种适宜在南方稻区种植,xx品种适宜在北方稻区种植等。
这些优异表现的背后,是我国水稻科研领域的突破和创新。
在品种选育过程中,科研人员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技术,针对性地改良了水稻的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
此外,育种家还充分考虑了水稻的生态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
2023年国审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粮食生产产生积极贡献。
首先,高产、优质、抗性的品种有助于提高粮食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绿色、高效的品种推广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提高水稻品质,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最后,适应性广泛的品种推广有助于优化我国水稻产业结构,提高种植效益。
展望未来,我国水稻品种研发将继续瞄准高产、优质、抗性等目标,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打造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水稻品种。
早杂荣优2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早杂荣优2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荣优203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施肥管理、水层管理、病虫草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荣优203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荣优20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早杂新组合荣优203(荣丰A/R3),系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荣丰A与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恢复系R3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1]。
在2007~2008年国家(南方稻区)区域试验以及2008年国家(南方稻区)生产试验过程中荣优203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较好、熟期适中、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该组合于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3月在举行的全国超级稻评议中,荣优203被确认为超级杂交早稻之一,目前已列入江西省早稻主推品种。
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1.1生育期在国家区试中,荣优203全生育期在111~117d之间,平均为114.4d,比对照金优402迟熟1.7d,在江西吉安试种时,全生育期114d,比对照金优402迟熟2d。
在江西省可在3月下旬或4月初播种,于6月中旬齐穗,7月中旬末成熟。
1.2农艺性状荣优203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叶片挺直,剑叶短宽挺,熟期转色好,叶鞘、稃尖紫色,穗顶部间有短芒,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稻面整齐,青秆黄熟,有效穗327万穗/hm2,株高95.5cm,穗长18.4cm,每穗总粒数103.5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8.3g。
1.3抗性2007~2008年国家(南方稻区)区试抗病虫性鉴定结果,2年综合表现:稻瘟病综合指数4.7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平均4级,最高级5级;褐飞虱平均8级,最高级9级;白背飞虱平均7级,最高级9级。
结果表明,荣优203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感稻飞虱,中感白背飞虱,抗性好于对照金优402。
国审稻新品种垦稻808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的性状表现

东北农业科学 2021,46( 1 ):10-12,139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6423/ki. 1003-8701.2021.01.003国审稻新品种垦稻808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的性状表现樊青峰(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276012)摘要:为探讨国审稻新品种垦稻808在国家北方稻区组种植中的性状表现,选取12个区试品种,在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4省区11个区试点进行试验,通过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及品质汇总结果分析,垦稻808综合性状优良,高产稳产,品质佳,抗性优良,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垦稻808;北方稻区;性状表现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6-5877 (2021) 01-0010-03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Variety Kendao 808 in National Regional TrialsFAN Qingfeng(Linyi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Linyi276012,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rice variety Kendao 808 in the northern rice area, 12 pilot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and tested in 11 regions of Henan,Shandong,Anhui and Jiangsu.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yield,agronomic characters,disease resistance and quality,Kendao 808 has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high and stable yield,good quality and good resistance.It is suitable to be planted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Xin-yang in Henan,south of Shandong,Huaibei in Jiangsu,and along Huaibei in Anhui.Key words:Kendao808; Northern rice area;Characterization山东水稻属华北单季稻作带,是重要的高产 高效作物和生态作物。
水稻品种试验方法与技术

2-15
抗病性
1.叶瘟、穗瘟、白叶枯病、纹枯病等。 2.要点提示—— >应准确掌握各种病害的诊断方法。 >某种病在有品种发病的情况下,按标准分无、轻、中、 重4级记载。若某种病全部品种没有发病, 则所有品种 记“未发”而不应记“抗”、“0”、“无”或空白。 >明显发生的其它病虫害也请根据各品种相对发生程度 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或记载发生率。
7
所有试验均不得自行加入其它品种
三、栽培管理
育秧
移栽
施肥 水管 病虫防治
1
育 秧
适时播种
确保足秧
加强管理
适时播种
1.根据当地生产季节确定播种期。 2.根据天气趋势状况确定播种日。
1-1
1-2
确保足秧
1.种子总量适当增加、常规稻和双季稻适当增加、统供
5-4
应到正规的农资店购买品牌农药
5-5
各试点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鸟、鼠为害。
四、观察记载
总体要求 方法标准
1-1
完整:记载表要求的项目都应详细记载。
1-2
规范: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观察记载。
整齐 一般 不齐
紧束 适中 松散
挺直 一般 披垂
繁茂 一般 差
九、一般异常情况处理
一般异常情况:个别秧苗不足、个别品种异常、个别小 区异常、小区部分异常等。 处理意见——
收前仔细巡查: 是否有异常品种、异常小区、异常部位, 记录异常内容、性质、原因,并在记载表上备注说明。 个别秧苗不足: 尽量正常插足2个小区,空白小区用其它 品种代替,但不测产。 个别品种异常: 如属品种原因应视作正常,如是试验原因, 则能准确折算的应进行矫正,不能的作缺品种处理。
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10个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球范围都非常广泛。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有新的水稻品种被培育出来。
在这里,我们将对10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评估它们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方面的表现。
1.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是中国农科院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性全面,适应性广泛,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2.秦稻9秦稻9是河南省稻作研究所培育的优良中秆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水稻稳定供应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3.台优丰11号台优丰11号是台湾农产品改良试验所培育的早熟中稻品种。
它具有高粘性、高产量、耐寒耐病等特点,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4.川优29号川优29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热的特点,适合四川等地区种植。
5.宁优62号宁优62号是宁夏农科院培育的优质杂交稻品种,适合沙漠地区种植。
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
6.豫优17号豫优1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熟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中国中部地区种植。
7.京中优105号京中优105号是北京农科院培育的中晚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合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8.苏优28号苏优28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优质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9.粤优39号粤优39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中矮丰产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南方地区种植。
10.浙稻8浙稻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早稻品种。
该品种具有高产、耐病、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浙江等地区种植。
通过对以上10个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可以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和适应性。
其中,超级杂交水稻优异1号和秦稻9在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台优丰11号和川优29号适应性强,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2009年国家南方稻区水稻新品种区试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

20 第 期 0 年 2 1
20 0 9年 国 家 南 方 稻 区水 稻 新 品 种 区 试 抗 稻 瘟 病 鉴 定 与 评 价
陈进 周 ,温庆 元 , 陈德 兰
( 福建 省上杭 县茶地 乡农技站 3 4 2 ) 6 2 2
水 稻是 国家 最重要 的安全 性 粮食 作 物 ,稻 瘟病 是 威胁 水稻 生产 安全 的主 要 因素 之 一 ,抗性 品种 的 选 育 和利用 是 控 制 病 害 最 经 济 有 效 的措 施 ,因此 , 对 水稻 新 品种 ( 合 ) 进行 稻瘟 病抗性 鉴 定具 有重 组 要 意义 。受 全 国农 技 推广 中心 品管处 委 托 ,在 浙 江 省 农科 院植 保 所 和 广 东 省农 科 院植 保 所 的指 导 下 , 根 据 20 0 9年南 方 稻 区 国家 水 稻 品种 区试 抗 性 鉴 定 盛期 日平 均气 温 2 0~2  ̄ 5C,相 对 湿 度 9 % 。该 基 0
小气候影 响,上午 1 :0 0 0前还有露水 ,水稻分蘖
收稿 日期 :2 1 0 0一O —2 1 3 作者简介 :陈进周 ,男 ,15 9 5年生 ,农艺师。
点 ,记载 3 级或 3级以上病苗数和病级数 ,计算发 病 率及 病情 指数 。
3 2 叶瘟 .
调查 2次,第 1 次在分蘖盛期 ,第 2次在孕穗
鉴定 结果 报告 如下 。
1 参 鉴 品种
共有 1 5个组 别 ,1 3份材 料 。其 中华 南早 籼 A 7
组1 2份 、B组 1 2份 ,感 光 晚籼组 1 2份 。长 江 中下
作 标签 。播 种采用 双 幅播种 ,按组 顺序 播 ,条 长 4 O
e m,条 宽 2 m,条 间 距 1 m,每 条 约 播 10粒 0c 5e 5 谷 秧 。然 后 用 细 泥 压 种 ,覆 盖 地 膜 或 黑 网保 温 育 苗 。待 秧龄 4叶后 ,将 秧苗移 栽 到大 田 ,早稻 3 0— 5 ,中 、晚稻 2 2 ,大 田用 划格 器 或 绳 子拉 0d 0— 5 d
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探

各 品种 的千粒重 、发芽率 以及 生产习惯确定单位面积 的播种量 , 称种装入合 适 的尼 龙 网袋 , 内外标签 , 同一
品种 不同重 复应分 装 ; 按常规方法催芽 , 白后稍长 即 露
试验均采用育秧移栽方式 ( 简称移栽式 , 下同 ) 进行 , 所
摘 要 : 20 以 0 9年南方 稻区国家水稻品种 区域试验单季晚粳组参试 品种为材料 , 探索建立直播式水稻 品种 区域 试验技术规范 , 并与传统的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行 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 , 与移栽式相比, 直播式试验误差略 小; 同时 , 生育期 缩短 , 有效穗 数增加 , 结实率提高 , 产量水平提高 , 试验成本降低 。另外值得 重视 的是 , 品种在直播式 和移栽式 区域试验中表现不完全一致 , 甚至明显不同或完全相反。表 明直播式 水稻 品种 区域试验是可靠 的、 可行 的,
直播 前 2 0d进行试 验 田翻耕 ;0d后再 次翻耕 , 1 耙平 ; 沉淀 2d后开排灌沟 ; 喷施除 草剂 , 静置 7d 。试 验 田准备 的技术关键 点是 田面尽量平整 , 软硬度适 中, 以保证出苗率 和出苗整齐一致 。
1 播种准备 . 2 计算各 品种的千粒重 , 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 ; 根据
・
增施磷 、 肥 ; 钾 水分 管理应坚持 “ 间歇灌 溉 、 干湿 交替 ”
的原则 ; 注意及 时防治病虫害 。 田间管理 的技术关键点
是控制杂草 , 以及适 当的肥水管理 。
收稿 日期:0 1 0 — 5 2 1- 8 0
3 ・ 6
程本 义等 : 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探
中 国 书 米 21 ,76:6 3 0 11( )3— 9
表1 - 南方水稻品种区试网

表1-1、长江中下游中籼新品种筛选试验A组(142411NX-SXA)参试品种基本情况密码编号品种名称品种类型亲本组合选育/供种单位1Y两优8199杂交稻Y58S×R8199浙江科苑种业有限公司2C两优32杂交稻C815S/中恢32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创两优627杂交稻创5S×627湖南农大金农种业有限公司4Y两优2108杂交稻Y58S×怀恢2108怀化市农科所/湖南永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中心5Y两优828杂交稻Y58S×R828湖南大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6Z两优727杂交稻Z913S/R727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7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8D051S/Z138杂交稻D051S/Z138合肥信达高科农科所有限公司9红两优216杂交稻红16S/R216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10广两优730杂交稻广占63-4s/信丰730信阳市农业科学院11C两优33杂交稻C815S/E33-1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2徽两优858杂交稻1892S/M858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安徽华安种业13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14创两优518杂交稻创5S×R518重庆大爱种业有限公司15盐优1616杂交稻盐161s/盐恢886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6荆两优590杂交稻荆118S×R590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7禾两优105杂交稻禾两优105×洪恢105贵州禾睦福种子有限公司18两优5359杂交稻P88S×R5359湖南桃花源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9袁两优17号杂交稻Y58S/X3020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20广两优988杂交稻广占63-4S×R988中国水稻研究所续表1-1、长江中下游中籼新品种筛选试验A组(142411NX-SXA)参试品种基本情况密码编号品种名称品种类型亲本组合选育/供种单位21深两优332杂交稻深08S/R332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2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23Y两优837杂交稻Y58S×R837湖南衡山县农业局24G两优05-1杂交稻广湘24S/R05-1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25新两优9917杂交稻新二S/D917安徽金山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6德丰优9802杂交稻德丰A×粤恢9802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27两优471杂交稻1892S×R471湖南金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8亿两优707杂交稻6105S/FR707安徽日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9荃优3745杂交稻荃9311A/D3745福建超大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30翔两优1168杂交稻翔1S/R168合肥科翔种业研究所31WA1/R13-2杂交稻WA1/R13-2金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2福香1优2158杂交稻福香1A×福恢2158福建农乐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33深两优8386杂交稻深08S/R1386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34创06S/R978杂交稻创06S/R978安徽盛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5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36两优6901杂交稻深08S×R6901广州市金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7广两优4114杂交稻广占63-4S/丙4114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8广两优273杂交稻广占63-4S×R273湖北富悦农业集团有限公司39泰两优683杂交稻63-4S/R2083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409优3号杂交稻荃9311A/RC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表1-2、长江中下游中籼新品种筛选试验B组(142411NX-SXB)参试品种基本情况密码编号品种名称品种类型亲本组合选育/供种单位1广两优3085杂交稻广占63-4S×R3085湖北华之夏种子有限责任公司2深两优7116杂交稻深08S/R7116四川西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3农香优22杂交稻农香A/TR22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4荃两优2118杂交稻荃211S/YR0822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5深两优315杂交稻深08S×R315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宁香优42杂交稻宁香1A/R42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7两优765杂交稻广占63S-4/R166江苏苏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8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9中浙优88杂交稻中浙A×R恢88湖北富悦农业集团有限公司10Y两优1813杂交稻Y58S×R1813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和两优249杂交稻和620S×R249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隆两优黄莉占杂交稻隆科638S×黄莉占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广两优475杂交稻广占63S-4×R1475湖南恒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14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15深两优828杂交稻深08S×R28湖南活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袁两优14号杂交稻Y1301S/R0910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17利两优959杂交稻利S/R959四川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利诚种业有限公司18广优380杂交稻广抗13A×明恢380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19龙S×R018杂交稻龙S×R018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岳阳市农科所20两优银光杂交稻1892S/银光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续表1-2、长江中下游中籼新品种筛选试验B组(142411NX-SXB)参试品种基本情况密码编号品种名称品种类型亲本组合选育/供种单位21两优3607杂交稻1892S/ZR3607江西博大种业有限公司22两优376杂交稻LY172S/R376安徽绿雨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3两优二三丝苗杂交稻234S/五山丝苗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4闽两优7221杂交稻272S/R1221福建农科农业良种开发有限公司25G两优1号杂交稻G68S/FR08101合肥国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6赣优810杂交稻赣香A/福恢810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谢华安种业科技(福建)有限公司27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28科两优168杂交稻科1S/R268江西科为农作物研究所29两优631杂交稻5308S/6P031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30Y两优372杂交稻Y58S×R372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1两优香1号杂交稻1892S/昌香恢1号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32荟丰优3301杂交稻荟丰A/闽恢3301福建科荟种业有限公司33丰两优四号(CK)杂交稻丰39S×盐稻4号选合肥丰乐种业股份公司34红香糯18杂交稻红糯1A×香糯8号湖北中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35荟丰优5335杂交稻荟丰A/闽恢5335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科荟种业有限公司36深优9547杂交稻深95A×R5247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37浙辐两优108杂交稻NHR111S/ZF08浙江大学核农所389优2058杂交稻荃9311A/D2058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39嘉优中科2号杂交稻嘉81A×中科2号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福建金山都发展有限公司40钱优8078杂交稻钱江1号A×t8078台州市农科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
(试行)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
(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
(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
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
(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5)齐穗期:8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6)成熟期:籼稻85%以上、粳稻95%以上实粒黄熟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7)全生育期:自播种次日至成熟之日的天数。
2、主要农艺性状
(1)基本苗:移栽返青后在第Ⅰ、Ⅲ重复小区相同方位的第3纵行第3穴起连续调查10穴(定点),包括主苗与分蘖苗,取2个重复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基本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生产试验、筛选试验不查苗,要求记载项目见记载表。
(2)最高苗:分蘖盛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每隔3天调查一次苗数,直至苗数不再增加为止,取2个重复(单元)最大值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最高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3)分蘖率:(最高苗-基本苗)/ 基本苗⨯ 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4)有效穗:成熟期在调查基本苗的定点处调查有效穗,抽穗结实少于5粒的穗不算有效穗,但白穗应算有效穗。
取2个重复(单元)的平均值,折算成每亩有效穗,以万/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5)成穗率:有效穗/最高苗⨯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6)株高:在成熟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生产试验20穴),测量每穴之最高穗,从茎基部至穗顶(不连芒),取其平均值,以厘米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7)耐寒性:早稻苗期在遇寒后根据叶色、叶形变化记载苗期耐寒性,中、晚稻孕穗抽穗期及后期遇寒后根据叶色、叶形、谷色及结实情况记载中后期耐寒性,分强、中、弱3级。
(8)群体整齐度:根据长势、长相、抽穗情况目测,分整齐、一般、不齐3级。
(9)杂株率:在抽穗前后适当阶段调查明显不同于正常群体植株的比例,以百分率(%)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10)株型:分蘖盛期目测,分紧束、适中、松散3级。
(11)叶色:分蘖盛期目测,分浓绿、绿、淡绿3级。
(12)叶姿:分蘖盛期目测,分挺直、一般、披垂3级。
(13)长势:分蘖盛期目测,分繁茂、一般、差3级。
(14)熟期转色:成熟期目测,根据叶片、茎秆、谷粒色泽,分好、中、差3级。
(15)倒伏性:记载发生日期、面积(%)和程度。
倒伏程度分直、斜、倒、伏4级。
直:茎秆直立或基本直立;斜:茎秆倾斜角度小于45︒;倒:茎秆倾斜角度大于45︒;伏:茎穗完全伏贴于地。
(16)落粒性:成熟期用手轻搓稻穗,视脱粒难易程度分难、中、易3级。
难:不掉粒或极少掉粒;中:部分掉粒;易:掉粒多或有一定的田间落粒。
3、主要经济性状
收获前1-2天,在同一重复的保护行非边行中每品种取有代表性的植株3穴(中籼和单季晚粳2穴),作为室内考种样本。
生产试验、筛选试验不考种。
(1)穗长:穗节至穗顶(不连芒)的长度,取3(或2)穴全部稻穗的平均数,以厘米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2)每穗总粒数:3(或2)穴总粒数/3(或2)穴总穗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
(3)每穗实粒数:3(或2)穴充实度在三分之一以上的谷粒数及落粒数之和/3(或2)穴总穗数,保留小数点后1位。
(4)结实率: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 100,以%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5)千粒重:在考种后完全晒干的实粒中,每品种各随机取两个1000粒分别称重,其差值不大于其平均值的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以克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产量测定
按品种成熟先后及时收获,分小区(大区)单收、单晒、称产,稻谷完全晒干(含
水量籼稻<13.5%,粳稻<14.5%)扬净后称重,以公斤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5、对主要病害的田间抗性
(1)叶瘟: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2)穗颈瘟: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3)白叶枯病: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4)纹枯病:分无、轻、中、重4级记载,记载标准见附表1。
6、品种综合评价
根据品种在本试点产量、抗性、熟期、米质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对品种作“好(A)、较好(B)、中等(C)、一般(D)”4级评定,并简要说明其主要优、缺点。
附表1、田间抗病性记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