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题目大全
22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孔子的故乡是:A. 山东曲阜B. 江苏南京C. 浙江绍兴D. 河南洛阳答案:A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3. 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C4. 《西游记》的主角之一孙悟空,他的原型是什么动物?A. 猴子B. 老虎C. 狮子D. 大象答案:A5.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A. 战国时期B. 三国时期C. 南北朝时期D. 唐朝答案:C6. 《水浒传》中,宋江率领的好汉们最后被谁招安了?A. 李逵B. 武松C. 鲁智深D. 朝廷答案:D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项羽B. 刘邦C. 曹操D. 孙权答案:A8. “三顾茅庐”讲的是谁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袁绍答案:A9. 《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A. 刘备B. 关羽C. 张飞D. 诸葛亮答案:D10. 《史记》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陈寿D. 司马光答案:A11. “指鹿为马”的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赵高B. 李斯C. 王翦D. 李牧答案:A12. “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最初描述的是什么情景?A. 楚汉相争时的刘邦军队被围困的情景B. 项羽被困垓下时的情景C. 曹操败走华容道时的情景D. 刘备逃亡时的情景答案:B13.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勾践B. 夫差C. 孙膑D. 庞涓答案:A14. 《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一章节?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公冶长》篇答案:A15.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A. 教育的重要性B.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C.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D.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答案:B16.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哪一篇?A. 《国风·周南·关雎》篇B. 《小雅·鹿鸣》篇C. 《大雅·文王》篇D. 《颂·商颂》篇答案:A17. “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中,精卫原形是什么?A. 一只鸟B. 一条鱼C. 一只狐狸D. 一棵树答案:A18.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出自哪里?A. 《左传》B. 《史记》C. 《韩非子》D. 《吕氏春秋》答案:D19.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哪里?A. 《左传》B. 《史记》C. 《战国策》D. 《汉书》答案:C20.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出自哪里?A. 《庄子》B. 《孟子》C. 《韩非子》D. 《列子》答案:C21.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出自哪里?A. 《左传》B. 《史记》C. 《战国策》D. 《汉书》答案:C22.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出自哪里?A. 《左传》B. 《战国策》C. 《史记》D. 《汉书》答案:C。
高三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高三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著作?A. 《狂人日记》B. 《呐喊》C. 《彷徨》D. 《家》答案:D3.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4. “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不是以历史为背景的?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以下哪位科学家不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 爱因斯坦B. 牛顿C. 居里夫人D. 霍金答案:B6.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7. 下列哪个成语与“纸上谈兵”意思相近?A. 画饼充饥B. 刻舟求剑C. 画龙点睛D. 画蛇添足答案:B8.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著名画作?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9.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被誉为“沉鱼”的是: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10. 下列哪部作品是莎士比亚的悲剧?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仲夏夜之梦》D. 《威尼斯商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航海事业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
答案:指南针3. 被誉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_。
答案:杜甫4.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________年废除。
答案:1905年5.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被誉为“落雁”的是________。
答案:王昭君6.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被誉为“闭月”的是________。
答案:貂蝉7.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被誉为“羞花”的是________。
答案:杨贵妃8.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被誉为“沉鱼”的是________。
85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哪些作品?《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4.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春秋时期5.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6.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秦始皇嬴政7. “丝绸之路”起点在哪里?长安(今西安)8.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北京9.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10.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和田玉11.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1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举出三个即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13.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14.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15. 中国的长城全长约多少公里?约21,196公里16.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17.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丹顶鹤(未定)18. 中国的国宝动物是什么?大熊猫19.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隋朝20. 中国的农历新年叫什么?春节21. 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中,新娘通常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红色22. “文房四宝”指的是哪四样东西?笔、墨、纸、砚23. 中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擅长画什么?虾24. 中国的“五岳”是指哪五座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5.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秦朝26.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27. “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的姓氏是?赵28. 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的主要角色行当不包括以下哪个?丑角29. 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之一是?斗拱结构30.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被称为“草圣”的书法家是谁?张旭31. 中国的传统医学体系称为?中医或中医药学32.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通常指的是哪三位神话人物?伏羲、神农、黄帝33.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的主要著作是?《道德经》34.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有几根弦?两根弦35. 中国的茶文化中,被誉为“茶圣”的人是谁?陆羽36. 中国的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或《白蛇传》或《牛郎织女》或《孟姜女哭长城》37. 中国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的动物是?鼠38. 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500克39.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七位40. 中国的古代历法中,一个朔望月大约等于多少天?29.5天41.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被称为“落雁”的是?王昭君42. 中国的第一首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现国歌)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身《卿云歌》43. 中国的四大菜系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川菜、鲁菜、粤菜、苏菜(不包括湘菜)44. 中国的传统绘画技法中,“留白”是指什么?画面上故意留下的空白部分,用以增强意境和表现力。
10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一、语文类1. 《诗经》中的“风”是指什么?答案:民歌。
2. 唐代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谁?答案:李白。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词人的作品?答案:苏轼。
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
5. 中国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还包括哪三部?答案:《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6.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名句?答案:白居易。
7.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什么?答案:《狂人日记》。
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答案:屈原。
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提出的?答案:范仲淹。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谁的名句?答案:王勃。
11. 《史记》的作者是?1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1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14. 《呐喊》是鲁迅的哪部作品集?1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谁的诗句?1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7. 《左传》是哪个时期的史书?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了什么哲理?1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的是什么景象?20.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的是什么植物?二、历史类21.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哪一年?答案:公元前221年。
22. 汉武帝接受的哪一思想家的主张,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董仲舒。
23. “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答案:西汉。
24. 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是谁?答案:魏征。
25. “开元盛世”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答案:唐玄宗。
26. 安史之乱发生于哪一年?答案:公元755年。
27. 宋朝的建立者是谁?答案:赵匡胤。
28. 元朝的首都是今天的哪里?答案:北京。
29. “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哪几位皇帝的统治时期?答案:康熙、雍正、乾隆。
30.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答案:《南京条约》。
69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答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3.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答案:李渊4.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答案:《说文解字》5. 孔子的故乡在哪里?答案:山东曲阜6. 《诗经》共有多少篇?答案:305篇7.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哪一年?答案:公元前221年8.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答案:长安(现西安)9.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答案:隋朝10.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答案:吴承恩1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12. “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答案:1919年13.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哪天?答案:9月3日14.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答案:罗贯中15.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指哪四部作品?答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17.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是哪一天?答案:农历九月初九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经典著作?答案:《论语》19. 中国古代的“六艺”是指什么?答案:礼、乐、射、御、书、数20. 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的代表剧目有哪些?答案:《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空城计》等21. 《史记》的作者是谁?答案:司马迁22. 中国的四大菜系不包括下面哪一个?答案:粤菜、川菜、湘菜、鲁菜(没有“苏菜”)23. 中国的国家图书馆位于哪里?答案:北京24. 中国古代的货币单位“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答案:50克25.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哪位画家?答案:张择端26. 中国的第一座核电站是在哪一年建成的?答案:1994年27.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答案:翡翠28. 中国的长城全长约为多少公里?答案:21196公里29. 中国的第一位女宇航员是谁?答案:刘洋30. 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位于哪个城市?答案:北京31.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立春通常在公历的哪一天?答案:2月3-5日之间32.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答案:丹顶鹤33. 中国的国树是什么?答案:银杏树或梧桐树(不同说法)34.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是指第几名?答案:第一名35.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答案:宋应星36. 中国的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是“牛郎织女”,另外三个是什么?答案: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37. 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谁作词作曲的?答案:聂耳作曲,田汉填词38. 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名字?答案:东方红一号39. 中国古代的“八大菜系”除了粤菜、川菜、湘菜、鲁菜外,还包括哪些?答案:浙菜、闽菜、苏菜、徽菜40.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有几根弦?答案:两根41. 中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擅长画什么?答案:虾42.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答案:孙武43. 中国的国酒茅台产自哪个省份?答案:贵州44. 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指的是什么?答案:“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题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题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 简述孔子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描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对文化发展的贡献。
4. 阐述《诗经》、《楚辞》、《史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5. 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二、中国近现代文化常识1.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描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 阐述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4. 请列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位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5. 简述中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外国文化常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的特点。
2. 描述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 阐述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4. 列举几位著名的外国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5. 简述现代奥运会的起源及其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 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传承。
3. 阐述现代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5. 描述中国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五、文化与社会1. 简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3. 阐述文化创新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作用。
4. 简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5. 描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六、综合应用题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2. 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论述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4. 简述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和发展本国文化。
5. 请以一个具体文化现象为例,分析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高考文化常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培养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56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红楼梦》的作者是: A. 曹雪芹 B. 罗贯中 C. 吴承恩 D. 施耐庵答案: A. 曹雪芹2. 中国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电灯答案: D. 电灯3. 《史记》的作者是谁? A. 司马迁 B. 班固 C. 司马光 D. 左丘明答案: A. 司马迁4. 下列哪位是唐朝的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以上都是答案: D. 以上都是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答案: A. 秦始皇6. “三顾茅庐”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刘备和诸葛亮 B. 曹操和郭嘉 C. 孙权和周瑜 D. 关羽和张飞答案: A. 刘备和诸葛亮7. 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是: A. 北京 B. 西安 C. 洛阳 D. 南京答案: B. 西安8.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名是什么? A. 玄奘 B. 孙悟空 C. 猪八戒 D. 沙僧答案: A. 玄奘9.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是指: A. 李逵 B. 武松 C. 宋江 D. 林冲答案: C. 宋江10.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 武则天 B. 慈禧 C. 吕后 D. 芈月答案: A. 武则天1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德才兼备 D. 以上都是答案: D. 以上都是1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A. 罗贯中 B. 施耐庵 C. 吴承恩 D. 曹雪芹答案: A. 罗贯中1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天津条约》答案: A. 《南京条约》14.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A. 1911年 B. 1919年 C. 1921年 D. 1927年答案: B. 1919年15.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 A. 1905年 B. 1911年 C. 1919年 D. 1927年答案: B. 1911年16.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作品集? A. 鲁迅 B. 老舍 C. 巴金 D. 茅盾答案: A. 鲁迅17.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 A. 爱国主义 B. 民主主义 C. 科学与民主 D. 革命精神答案: C. 科学与民主18.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 A. 《康熙字典》 B. 《说文解字》 C. 《新华字典》 D. 《现代汉语词典》答案: B. 《说文解字》19.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 A. 孙武 B. 孙膑 C. 吴起 D. 韩信答案: A. 孙武20.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历史人物? A. 项羽 B. 刘邦 C. 曹操D. 刘备答案: A. 项羽21.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 A. 台湾岛 B. 海南岛 C. 崇明岛 D. 舟山岛答案: A. 台湾岛22. 中国的国花是: A. 牡丹 B. 梅花 C. 菊花 D. 荷花答案: A. 牡丹23. 中国的第一大河是哪条河? A. 长江 B. 黄河 C. 黑龙江 D. 珠江答案: A. 长江24. “风声鹤唳”形容的是什么情境? A. 安静祥和 B. 惊慌失措 C. 欢乐愉快 D. 愤怒激动答案: B. 惊慌失措25. 中国的国石是: A. 玉 B. 钻石 C. 翡翠 D. 珍珠答案: A. 玉26. “鸿门宴”发生在什么时期?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答案: C. 西汉27.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A. 神话传说集 B. 地理志书 C. 历史书 D. 医学著作答案: A. 神话传说集28.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A. 李时珍 B. 华佗 C. 扁鹊 D. 孙思邈答案: A. 李时珍29. “指鹿为马”的典故与谁有关? A. 赵高 B. 李斯 C. 陈胜 D. 吴广答案: A. 赵高30.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班固 D. 陈寿答案: B. 司马光31. “卧薪尝胆”讲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A. 项羽 B. 勾践 C. 夫差D. 阖闾答案: B. 勾践32.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答案: A. 甲骨文33. 《道德经》的作者是谁?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庄子答案: B. 老子34. “焚书坑儒”发生在什么时期?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汉朝答案: C. 秦朝35. “孟母三迁”讲述了哪位名人的母亲?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答案: B. 孟子36. “纸上谈兵”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廉颇 B. 李牧 C. 赵括 D. 白起答案: C. 赵括37.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 李时珍 B. 沈括 C. 宋应星 D. 徐霞客答案: C. 宋应星38.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谁? A. 蒲松龄 B. 李汝珍 C. 吴敬梓 D. 冯梦龙答案: A. 蒲松龄39. 《醒世恒言》的作者是: A. 冯梦龙 B. 凌濛初 C. 罗贯中 D. 吴承恩答案: A. 冯梦龙40. “程门立雪”讲的是哪位学生尊敬老师的故事? A. 孔子和颜回 B. 孟子和万章 C. 杨时和游酢 D. 曾参和孔子答案: C. 杨时和游酢41. “完璧归赵”讲的是谁的故事? A. 蔺相如 B. 李牧 C. 廉颇 D. 信陵君答案: A. 蔺相如42. 《兰亭序》的作者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欧阳询 D. 柳公权答案: A. 王羲之43. “东床快婿”指的是谁? A. 谢安 B. 王羲之 C. 李白 D. 杜甫答案: B. 王羲之44. “负荆请罪”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廉颇 D. 蔺相如答案: D. 蔺相如45. “入木三分”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书法?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欧阳询 D. 柳公权答案: A. 王羲之46. “四面楚歌”讲的是谁的故事? A. 项羽 B. 刘邦 C. 韩信 D. 彭越答案: A. 项羽47. “闻鸡起舞”讲的是谁的故事? A. 祖逖 B. 刘琨 C. 李广 D. 李陵答案: A,B(祖逖和刘琨)48. “约法三章”是谁提出的? A. 李斯 B. 萧何 C. 刘邦 D. 项羽答案: C. 刘邦49. “三顾茅庐”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刘备和诸葛亮 B. 曹操和郭嘉 C. 孙权和周瑜 D. 刘邦和张良答案: A. 刘备和诸葛亮50. “图穷匕见”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李斯 D. 李逵答案: C. 李斯51. “背水一战”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李陵 D. 李左车答案: D. 李左车52. “乐不思蜀”讲的是谁的故事? A. 刘禅 B. 刘备 C. 曹操 D. 孙权答案: A. 刘禅53.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 A. 王勃 B. 骆宾王 C. 卢照邻 D. 杨炯答案: A. 王勃54. “画龙点睛”最初是用来形容谁的绘画技艺? A. 顾恺之 B. 曹不兴 C. 吴道子 D. 李公麟答案: B, 曹不兴55.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指的是谁? A. 江淹 B. 江总 C. 江统 D. 江晖答案: A. 江淹56. “七擒七纵”讲的是谁的故事? A. 李牧 B. 李广 C. 诸葛亮 D. 司马懿答案: C,D(诸葛亮和孟获)。
30道高中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四大发明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电灯答案:D. 电灯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吴承恩D. 施耐庵答案:A. 曹雪芹3. “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哪部古典名著?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A. 《三国演义》4. 下列哪个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A. 《哈姆雷特》B. 《麦克白》C. 《李尔王》D. 《仲夏夜之梦》答案:D. 《仲夏夜之梦》5. 孔子的故乡是今天的哪里?A. 北京B. 曲阜C. 南京D. 杭州答案:B. 曲阜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梅花B. 牡丹C. 菊花D. 兰花答案:B. 牡丹7.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哪一个?A. 马里亚纳海沟B. 汤加海沟C. 菲律宾海沟D. 日本海沟答案:A. 马里亚纳海沟8.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松花江答案:B. 长江9.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孔子B. 孟子C. 孙子D. 老子答案:C. 孙子10. “风声鹤唳”这个成语出自哪场战争?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淝水之战D. 长平之战答案:C. 淝水之战11. 被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 李白12. “指鹿为马”的典故涉及哪位历史人物?A. 赵高B. 李斯C. 项羽D. 刘邦答案:A. 赵高13.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意大利D. 德国答案:C. 意大利14.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A. 马尔克斯B. 博尔赫斯C. 聂鲁达D. 略萨答案:A. 马尔克斯15. “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A. 苏武牧羊B. 昭君出塞C. 文成公主入藏D. 岳飞抗金答案:A. 苏武牧羊16.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巴比伦答案:A. 中国17. “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谁?A. 夫差B. 勾践C. 阖闾D. 孙武答案:B. 勾践18.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现在的哪个省?A. 山东B. 河南C. 山西D. 河北答案:B. 河南19. “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 宋朝20. “破釜沉舟”的战役是由谁指挥的?A. 项羽B. 刘邦C. 韩信D. 霍去病答案:A. 项羽21.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A. 廉颇B. 李牧C. 赵括D. 白起答案:C. 赵括22.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体史书?A. 编年体B. 纪传体C. 国别体D. 断代体答案:B. 纪传体23. “桃园三结义”发生在哪本书中?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A. 《三国演义》24. “程门立雪”的典故与哪位学者有关?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杨时答案:D. 杨时25. “曹衣出水”形容的是哪种艺术风格?A. 绘画B. 雕塑C. 建筑D. 诗歌答案:A. 绘画26. “问鼎中原”的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时期有关?A. 春秋战国B. 秦汉C. 三国D. 唐宋答案:A. 春秋战国27. “封狼居胥”的主人公是谁?A. 霍去病B. 卫青C. 李广D. 赵云答案:A. 霍去病28. “四面楚歌”发生在哪个历史事件中?A. 垓下之战B. 巨鹿之战C. 长平之战D. 牧野之战答案:A. 垓下之战29. “约法三章”是谁提出的?A. 刘邦B. 项羽C. 张良D. 萧何答案:A. 刘邦30.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A. 蔺相如B. 廉颇C. 李牧D. 赵奢答案:A. 蔺相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高考必备】文学常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 (201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5月热身试题)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慧说服了姑妈张太太,让躲在同学家的觉民与琴见了面。
两个饱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见面后,抱头痛哭,诉说着别后的思念。
(《家》)B.吴荪甫对屠维岳委以重任,并派车送他回厂,但又对他浪漫颓废的作风很不满意,就打电话给莫干丞命令其暗中监视屠维岳。
(《子夜》)C.克洛德告诉爱斯梅拉达在目睹对她的用刑时,他用藏在教士服下面的匕首一刀刀割自己的胸膛,他还掀开教士服,让她看伤口。
(《巴黎圣母院》)D.马斯洛娃被判刑后,涅赫柳多夫便想退掉大宅子,把佣人都打发了,自己搬到旅馆去住,但由于女管家一再劝说,他放弃了这种想法。
(《复活》)E.查理觉得咖啡太苦想加些糖,尽管父亲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她,使她惊慌到心都碎了,但欧也妮还是把父亲藏起的糖碟子重新拿来放上桌子。
(《欧也妮?葛朗台》)【答案】:A B (A不是“说服”,而是趁张太太不在家时;两人未“抱头痛哭”,而是“亲密交谈”。
B 不是对“浪漫颓废的作风”很不满意,而是“想到年轻人可能会有不稳当的思想”,他本有让人监视屠维岳之意,但听到电话里莫干丞畏缩吞吐的语音时,他立刻变了卦,他反而要求大家都听从屠维岳的调度。
)2. (201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5月热身试题)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孔明曰:“如雄狮到日,即当远接犒劳。
”鲁肃暗喜,宴罢辞回。
玄德问孔明曰:“此是何意?”孔明大笑曰:“周瑜死日近矣!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这等计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怎样?⑵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这是谁说的话?她因为何事而说此话?她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答案】:⑴“这等计策”的主要内容是明为代取西川以换回荆州(1分),实则在途经荆州时趁机夺了荆州(1分)。
其结果是孔明将计就计,周瑜非但夺不得荆州(1分),反遭蜀军围杀(1分),最终自己被气死(1分)。
⑵她是鸳鸯(1分),她这么说是因为大老爷贾赦看上了她(1分),让邢夫人等人做说客(1分),并扬言鸳鸯难出他手心,除非死了或终身不嫁人,于是鸳鸯在贾母面前明誓坚决不嫁(1分)。
鸳鸯最终结局是在贾母死后,她上吊自杀(1分)。
3. (201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5月热身试题)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①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②子张问善人之道。
子曰:“不践迹②,亦不入于室。
”(《论语·先进》)③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③为善者,舜之徒也;鸡呜而起,孳孳为利者,蹠④之徒也。
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⑤也。
”(《孟子·尽心上》)[注]①放:依据。
②践迹:踩着别人的脚印走。
③孳孳:即“孜孜”。
④蹠:亦作“跖”,春秋时的大盗。
⑤间:不同。
(1)孔子和孟子都批评了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2分)(2)如何才能成为“善”人,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的见解?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1)都批评了过分关注“利”的人。
(意思对即可。
)(2)孔子认为多向别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学问道德登堂入室,成为“善”人;孟子认为自身要积极主动行善,并注意克服求“利”思想的影响,才能成为舜一样的“善”人。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①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②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
孔子道:“善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
”③孟子说:“鸡叫便起来,努力行善的人,是舜一类人物;鸡叫便起来,努力求利的人,是蹠一类人物。
要晓得舜和蹠的分别,没有别的,利和善的不同罢了。
”4. (2014·福建政和一中、周宁一中第四次联考)文学名著阅读(10分)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民、觉慧和一班年青人积极办《黎明周报》,遭到高老太爷严令禁止,但他们并不气馁,着手筹办新的周报,很快就成立阅报处并办妥筹备事宜。
(《家》)B.面对罢工风潮,屠维岳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而提拔告密女工薛宝珠,此令遭到了女工的反对。
吴荪甫就以收回成命作为复工条件之一,从而平息了工潮。
(《子夜》)C.克洛德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并带到广场上,要爱斯梅拉达在绞刑架和他之间做出选择。
爱斯梅拉达表示宁死也不屈从于克洛德。
(《巴黎圣母院》)D.得知夏尔迎娶侯爵小姐的消息,欧也妮虽对爱情仍心存幻想,但还是答应与德·蓬风结婚,德·蓬风为此而激动得跪在她的脚下,浑身抖个不停。
(《欧也妮·葛朗台》)E.马斯洛娃知道聂赫留朵夫不能来庄园后,半夜到车站见他。
当火车猛烈开动时,马斯洛娃紧追不舍,在最终无望后想自杀,但肚里的孩子又让她打消了念头。
(《复活》)【答案】:【A D】(A.觉民没有参与创办《黎明周报》;“遭高老太爷严令禁止”有误,应是“警察局严令禁止”。
D项“迎娶侯爵小姐”有误,夏尔只是和侯爵小姐订婚;“欧也妮虽对爱情仍心存幻想”有误,应是欧也妮的爱情理想破灭。
)(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5. (2014·福建政和一中、周宁一中第四次联考)(1)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
”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
“此难”指什么?曹操怎样“脱此难”?请简述这个情节。
(2)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到了这一天黛玉绝粒之日,紫鹃料无指望了,守着哭了会儿,因出来偷向雪雁道:“你进屋里来好好儿的守着他。
我去回老太太、太太和二奶奶去,今日这个光景大非往常可比了。
”“今日这光景”指什么?紫鹃因为什么事说“这个光景大非往常可比”?请简述这件事。
答:第( )题:【答案】:(1)曹操在华容道被云长的伏兵堵截。
(1分)曹操上前求情,云长想起曹操以前对他的许多恩义,便把马头勒回。
曹操等一齐冲将过去。
(2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后看到张辽又动故旧之情,于是就放了他们。
(2分)(2)黛玉的病情。
(1分)黛玉得知宝玉与宝钗定亲的消息后,(1分)便刻意糟蹋自己的身体,不盖被子也不添衣裳,最后发展到绝食的地步。
(2分)她的身体在绝食中日渐垂危。
(1分)6. (2014·福建政和一中、周宁一中第四次联考)文化经典阅读(6 分)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②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
”《孟子·离娄下》(1)在孔子和孟子看来,君臣应该以怎样的关系相处?(2分)(2)孟子以“手足”、“腹心”为喻阐明了什么道理?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1)(2分)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君臣双方都应该履行自己对对方应尽的职分。
(意思对即可)(2)(4分)“手足”喻指君王对臣子的亲近(1分),“腹心”喻指臣子对君王尽忠(1分),孟子以此阐述君王只要能亲近自己的臣子,那么臣子就会对君王尽忠的道理(2分)。
参考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脚,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自己的腹心。
”7. (2014·江西宜春上高二中第5次月考)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关张于张角乱军中救了董卓,董卓却因三人出身低微极为怠慢,因此激怒了张飞,欲杀掉董卓,刘备关羽及时阻止。
最后三人连夜引军投了别处。
(《三国演义》)B.巴金的《家》,对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描写极细致,作者利用梦幻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与懊悔。
C.克洛德站在圣母院的顶楼上,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发出了得意的狂笑。
加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克洛德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把他从顶楼上推下来摔死,自己则来到刑场上,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
几年后,人们发现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的遗骸。
(《巴黎圣母院》)D.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红楼梦》) 【答案】:D。
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
8. (2014·北京东城12月联考)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C.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体诗,近体诗分两种,一种叫“绝句”,每首8句,分四联,分别叫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叫“律诗”,每首4句。
D.“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答案】:C 【解析】绝句4句,律诗8句,四联应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9. (2014·湖南澧县、益阳、桃源三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注释】①颡(sāng):额头。
(1)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3分)(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这一观点的理解。
(9分)【答案】:(1)孟子人性问题,(1分)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
(2分)(2)孟子以水为喻,认为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出于天性的。
而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或是被私欲所蒙蔽。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所以人应该保持仁义、放弃私利,以维护自己的天性。
)(理解6分,结合实际3分)参考译文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
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