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教学课件知识分享
合集下载
红岩阅读课授课PPT课件

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
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 5.
是出身于豪门大户的中共党员,
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都
成为放弃享受,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
幸福。
• 6.《我的“自白书”》是
写的。
.
22
• 4.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 ,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 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 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 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 (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40诚
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 “监狱之花”的原型:第一个是王璞烈士(1948年9月 在组织华蒙山武装起义时牺牲)的妻子左绍英烈士,被 捕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卓 娅; 第二个是中共龙市妇女支部书记彭灿碧烈士,被 捕后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狱中生下“监狱之花”苏菲娅 。左绍英、彭灿碧及其她们的“监狱之花”在“11·27” 大屠杀中同时殉难于渣滓洞。
25
• 10.中共重庆市委委员 联络地
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
传刊物
。
• 11.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 联络站——“ 书店”,交由 负责。
• 12.在渣滓洞中, 会。
死后开了追悼
• 13.重庆当时的特务头子是 。
.
26
• 10.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 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 传刊物《挺进报》。
.
36
• 23. ____年__月__日,国民党特务 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 造了骇人听闻的“__.__”大屠杀。
• 1949,11,27,“11.27”
《红岩》ppt课件完整版(2024)

2024/1/29
忠诚于革命事业,不 惜牺牲个人利益和生 命,捍卫党的利益和 尊严。
12
英勇斗争,展现民族气节
革命者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 逼利诱下,坚贞不屈,保守党 的机密。
2024/1/29
在狱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 包括绝食抗议、集体唱歌等, 展现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
英勇就义,用生命诠释了“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豪迈诗篇。
《红岩》ppt课件完 整版
2024/1/29
1
目录
CONTENTS
• 《红岩》背景与作者简介 • 小说情节梳理与人物形象 • 革命精神内核探讨 •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及人物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9
2
01 《红岩》背景与作者简 介
2024/1/29
3
17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2024/1/29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典范
《红岩》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成为革命历史 题材创作的典范之作,对后来的同类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传承
《红岩》所运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后来的文学创作 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01
江姐事业无限忠诚。在遭受敌人的严刑
拷打时,她始终坚贞不屈,保护了党的机密。她的形象展现了共产党员
的崇高精神和革命气节。
02
许云峰
他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在狱中,他积极组织难友
进行斗争,传播革命思想,鼓舞大家的斗志。他的形象展现了共产党员
的英勇无畏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民党反动派之间的激烈较量。
狱中斗争
《红岩》ppt课件

01
思考1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红岩》中展现的革命精神和 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 断进取、勇攀高峰。
02 03
思考2
我们可以将《红岩》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应用于团队合作和 项目管理中,注重集体利益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和 目标。
思考3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可以借鉴《红岩》中人物的乐 观向上精神,保持积极心态和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 艰难。同时,也要学会珍惜当下的生活,感恩先烈的付出 和努力。
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02 03
集中营的亲身经历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 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英勇斗争和 壮烈牺牲的场面。
创作历程
1950年,罗广斌、杨益言都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 后,他们又合作把回忆录陆续改成小说《红岩》。
结局
重庆解放前夕,敌人疯狂 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但革命者视死如归,英 勇就义。
主要人物介绍及特点分析
江姐(江雪琴)
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成员 ,勇敢坚强,对党忠诚 ,善于处理各种复杂情
况。
许云峰
地下党领导人之一,机 智勇敢,善于斗争,具 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牺
牲精神。
成岗
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 负责印刷《挺进报》,
勇于担当责任
小说中的革命者勇于担当责任,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在 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勇于担当 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
自己的力量。
珍视集体利益
《红岩》中的革命者视集体利益 高于个人利益,他们的行为启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珍视集体利 益,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红岩》教学ppt课件

01
江姐(江竹筠)的英勇事迹
讲述江姐在狱中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
2024/1/24
02
许云峰(许建业)的坚定信仰
介绍许云峰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始终坚守信仰,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先
进事迹。
03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童年遭遇
讲述小萝卜头在狱中度过童年,但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
革命小战士的动人故事。
《红岩》教学ppt课 件
2024/1/24
1
2024/1/24
目录
CONTENTS
• 《红岩》背景及作者简介 • 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 革命精神内涵解读 • 艺术手法与特色分析 • 知识拓展:相关历史事件与人物
介绍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2
01
《红岩》背景及作 者
介绍重庆地下党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过程。
地下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阐述重庆地下党组织在隐蔽战线上开展的主要工 作,如情报收集、策反敌军、保护同志等。
3
地下党组织的斗争策略
分析重庆地下党组织在面对复杂政治环境和严峻 斗争形势时,采取的灵活多变的斗争策略。
2024/1/24
20
著名革命烈士事迹举例
杨益言(1925年11月18日—2017年9月29日),四 川省武胜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早年参加革命工作 ,后被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出狱后与其妻 罗广斌一起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再次回国后参与《红 岩》的创作,1963年出版长篇小说《红岩》。2017 年9月29日,杨益言因病医治无效,在渝逝世,享年 92岁。
2024/1/24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2024版部编版《红岩》课件

展了各种斗争
1949年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 敌人阴谋杀害狱中的共产党人
敌人纵火烧了渣滓洞,但很多 共产党员都英勇牺牲,只有少
数从地窖里逃了出来
2024/1/29
6
罗广斌、杨益言生平及成就
罗广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 党员,1948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民青 社,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后被捕脱离党组织
分享1
在阅读《红岩》过程中,我深刻 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英勇和坚定。 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付出 生命的代价,这种精神令我敬佩 不已。
分享2
通过阅读《红岩》,我对中国革 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意 识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 和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 福生活。
分享3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江姐等革命 者的形象所感动。他们在面对敌 人的残酷迫害时,依然坚守信仰、 不屈不挠,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深 受鼓舞。
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 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 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 的序幕。
重庆解放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军 解放了重庆,标志着西南地区的
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20
CHAPTER 05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9
21
针对故事情节提出问题并讨论
2024/1/29
23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1
学习《红岩》中的革命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应用2
通过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我们可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为 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用3
在阅读《红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展现 故事情节等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1949年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 敌人阴谋杀害狱中的共产党人
敌人纵火烧了渣滓洞,但很多 共产党员都英勇牺牲,只有少
数从地窖里逃了出来
2024/1/29
6
罗广斌、杨益言生平及成就
罗广斌(1924—1967),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 党员,1948年参加地下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民青 社,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后被捕脱离党组织
分享1
在阅读《红岩》过程中,我深刻 感受到了革命者们的英勇和坚定。 他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付出 生命的代价,这种精神令我敬佩 不已。
分享2
通过阅读《红岩》,我对中国革 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意 识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 和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 福生活。
分享3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江姐等革命 者的形象所感动。他们在面对敌 人的残酷迫害时,依然坚守信仰、 不屈不挠,这种精神力量让我深 受鼓舞。
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 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 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 的序幕。
重庆解放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军 解放了重庆,标志着西南地区的
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20
CHAPTER 05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9
21
针对故事情节提出问题并讨论
2024/1/29
23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1
学习《红岩》中的革命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应用2
通过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我们可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为 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用3
在阅读《红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展现 故事情节等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完整版)《名著导读红岩》PPT课件

他 是 谁?
他几个月大时就随 父母被囚禁在“白公 馆”在敌人的监狱里 长大。头很大,身子 纤瘦,经常帮助大人 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 满9岁。
小萝卜头(剧照) 最年幼的烈士
他 是 谁?
他是潜伏最深的共
产党员,忍辱负重、 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 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
头”,被关押在白公 馆,为渣滓洞、白公 馆越狱作出了巨大贡 献。
华子良(剧照)
他 是 谁?
华蓥山纵队司令 员,是一位传奇人 物,善使双枪,令 敌人闻风丧胆、恐 慌不安。
双枪老太婆(剧照)
特务头子 徐鹏飞
叛徒 甫志高 特务 郑克昌
主题思想
《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 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 长篇小说。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 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斗争走向全国胜 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 造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 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 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 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写出其性格特点 ( 坚贞不屈、有钢铁般的意志 )。
考题预测
综合积累运用题
好书推荐卡
作品
《红岩》
作者
罗广斌
杨益言
作品的主要内容: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 特别是狱中斗争的情景。
印象最深的人物:江姐、许云峰、成岗、双枪老太婆 ……
推荐理由:提示:内容、主题、人物、写作特点
下列关于《红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 个( C )
许云峰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 完全可以奉告。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 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选择了 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 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 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满 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 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 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 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 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 荣!这就是我此时此地的心情。”
(完整版)《名著导读红岩》PPT课件

他 是 谁?
他几个月大时就随 父母被囚禁在“白公 馆”在敌人的监狱里 长大。头很大,身子 纤瘦,经常帮助大人 做秘密工作遇害时不, 满9岁。
小萝卜头(剧照) 最年幼的烈士
他 是 谁?
他是潜伏最深的共
产党员,忍辱负重、 忠贞不屈.因装疯卖傻 而被特务称为 “疯老
头”,被关押在白公 馆,为渣滓洞、白公 馆越狱作出了巨大贡 献。
《红岩》被称为“黎明时刻的 一首悲壮史诗”。
《红岩》的成书背景
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 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 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 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 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 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 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红岩》的成书背景 为了表现这种在全局上我们处于绝 对优势而在局部处于暂时劣势的局面, 作者将笔触从渣滓洞、白公馆伸展开去, 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的 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这 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 解放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 一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 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杨益言
作者简介
杨益言(1925-),四川武 胜县人。1940年在同济大学 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 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 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 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 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后在 重庆市委工作。
作品评价 《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
秀的革命英雄传奇,被誉为 “革命的教科书”
江姐相关故事
江姐微笑着面对死亡 性格特点:视死如归,信念坚 定,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主要人物 发现郑克昌可疑,立即 命令放弃沙坪书店这个 联络站; 有高度的政治敏感、 许云峰(剧照) 处事果断
2024版红岩ppt优秀课件

创作过程及影响
创作背景
作者在亲身经历革命斗争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采访和资料收集,历时多年完成《红岩》的创 作。
创作特点
小说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展现了革命者的英勇斗争 和坚定信念。
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
《红岩》作为一部反映革命斗争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 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小说中的革命精神也激励了无数读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 努力奋斗。
中美合作所
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合作建 立的特务机构,用于镇压 抗日民主力量。
渣滓洞、白公馆
国民党关押革命者的监狱, 见证了革命者的英勇斗争。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简介
罗广斌
中国当代作家,曾亲身经历过革命 斗争,是《红岩》小说的主要作者 之一。
杨益言
中国当代作家,与罗广斌一同合作 创作了《红岩》,对小说情节和人 物塑造有重要贡献。
团结协作意识
红岩革命者之间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共同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体现 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是当代青少年应该树立的团队意识。
爱国情怀培养与激发
1 2
热爱祖国 红岩精神强调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热爱,激发当 代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了解红岩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当代青少年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 得最终胜利,红岩精神在 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类似题材作品推荐
《青春之歌》
描写革命青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成长历 程,展现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铁道游击队》
讲述抗日战争时期,一支铁道游击队在铁路线上 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务根据许建业的信,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那个皮 箱,里边装有十八名党员的入党申请书和自传材料。于 是一大批共产党员被捕。事情被许建业知道后,愤怒、 悲痛、懊悔一齐向他袭来,他知道自己为党造成了巨大 损失,曾三次撞墙自杀未遂。
陈远德因诱骗有功,由上士提升为少尉。后到军统
广安县华蓥[yíng]山组任少尉文书。解放后参加西南人
三、《红岩》人物介绍及原型
《红岩》小说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 人真事。我们不能否认,艺术的东西有些 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实更完美一些,但当真 实地接触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史 实材料时,不能不承认没有夸大的真实很 多时候要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冲击力量。
1.许云峰原型--许建业
小说《红岩》中那个形象高大完美的共产党人许 云峰,主要是根据许建业的原型塑造出来的。许建业 的社会职业是志诚公司的会计,代名杨清,1921年生, 四川邻水人。真实身份是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负责工 运工作。
起在重庆松林坡遇难)
双枪老太婆--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烈士,1949年11月27日和次子邓 诚烈士同时牺牲于渣滓洞监狱)
四、《红岩》主要内容
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 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 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 售进步书刊。
小说中和许建业碰头的那个人叫李敬原,这个人 物是虚构的,究竟是谁和许建业碰头,已无从查考。 出卖许建业的人,不是甫志高,而是任达哉。
许建业被捕之后,他关心在志诚公司宿舍床下的 那个皮箱,里边放着党的机密文件。看守许建业的特 务叫陈远德,他以同情心骗取了许建业对他的信任。 许建业给地下党员刘德惠写了一封信,叮嘱他把皮箱 中的秘密文件销毁。此信许建业让陈远德送去。他万 没想到,口蜜腹剑的陈远德把信交到了徐远举手里。
江雪琴——江竹筠(被叛徒甫志高出卖) 孙明霞——曾紫霞(1949年8月被营救出狱) 李青竹——李青林 许云峰——许晓轩 余新江——余祖胜 彭松涛——彭咏梧 刘思扬——刘国鋕 龙光华——龙光章 黄以声——黄显声 陈松林——陈柏林 蓝胡子——蓝蒂裕 老大哥——唐虚谷 丁长发——丁地平 华子良——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老石同志——王璞 成岗——陈然 胡浩——宣灏 hào 小萝卜头—宋振中(1949年9月6日与父亲宋绮云烈士、母亲徐林侠烈士一
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县人;1940年在 同济大学读书,后 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 校开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 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 后在重庆市 委工作,先后 任科长、办公室主任、 常委等职。1963年加入中国 作家协会,为四川 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 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 分会副主席。
二、真实场景 白公馆
原是四川军阀白驹在重庆 沙坪坝郊区的别墅,20世纪30 年代,他为了养小妾而修建。 1938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将 其买下。1939年军统将其改为 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称军 统重庆看守所,主要关押国民 党政府认为级别较高的政治犯。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 公馆内犯人被迁移至渣滓洞。 白公馆改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 招待所,供美方人员居住。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美合 作所撤销,美方人员回国,白 公馆才又恢复为看守所。并且 军统将西南的军统集中营,息 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渣滓 洞看守所合并,成立了白公馆 看守所,后称国防部保密局看 守所。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 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 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 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 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 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 。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他们都是重庆中美 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根据他们的亲身 经历,在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烈火 中永生》,随后在此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 说《红岩》。
一、作者简介
罗广斌(1924—1967年),重庆忠县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 学生。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 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狱中坚持斗争,拒绝 其 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的 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 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 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 解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 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 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1967年被诬为 叛徒,迫害致死。
民救国军川东北军总指挥部,1950年被人民政府镇压。
许建业虽是许云峰的原型,但又不等于是许云峰。 许建业坚贞不屈的感人事迹的确是非常突出的,但考虑 到许建业的过失,作者对这个人物作了较大程度的虚构, 把其他烈士的一些事迹也移植到他的身上。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江姐
江竹筠[ yú n ] (1920-1949) 女,四川自贡人,1939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中共重 庆新市区区委委员,负责学运 工作,后经组织安排考入四川 大学。1947 年,与丈夫彭咏梧 一起到万县组织下川武装起义。 1948年1月,彭咏梧不幸牺牲, 她谢绝了党组织的照顾,坚持 到“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 斗。1948年 6月14日,因挺进 报事件被叛徒出卖,在万县被 捕,后与李青林、李承林、石 文钧、唐篡陶、黄绍辉、李明 辉、黄玉清、陈继贤、雷震一 起转押渣滓洞看守所。徐远举 和张界多次对她进行拷问,使 用竹筷子夹手指酷刑,但她始 终坚贞不屈,被狱中难友称赞 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