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课外古诗文练习汇编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本诗围绕一个“”字,写。

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

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2,《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5,谈谈你对“琴瑟友之”中“友”字的理解。

6,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7,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8,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分)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分)4,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5,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1分)6,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7,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8,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
及答案
简介
本文档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的汇总。

这些训练题旨在帮助学生加强对古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目录
1. 古文阅读练题
2. 古文阅读答案
古文阅读练题
以下是一些古文阅读练题,每题后面都有选项。

请仔细阅读题目及选项,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 题目一:古文摘抄
选项:
A. [摘抄文章一]
B. [摘抄文章二]
C. [摘抄文章三]
D. [摘抄文章四]
2. 题目二:填空题
选项:
A. 答案1
B. 答案2
C. 答案3
D. 答案4
3. 题目三:文言文翻译选项:
A. 翻译选项一
B. 翻译选项二
C. 翻译选项三
D. 翻译选项四
4. 题目四:句子排序选项:
A. 排序选项一
B. 排序选项二
C. 排序选项三
D. 排序选项四
请将你的答案记录在纸上,以便稍后核对。

古文阅读答案
以下是古文阅读练题的答案。

1. 题目一:答案为A
2. 题目二:答案为B
3. 题目三:答案为C
4. 题目四:答案为D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增强对古文阅读的能力,并且可以
通过核对答案进行自我评估。

希望这些训练题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
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一)诗歌鉴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微:幽暗不明。

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

故: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2、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释: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

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

衿,即襟,衣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yí)音:寄传音讯。

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

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答案:1.全诗采用倒叙手法。

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名句复习练习及答案(古诗文名句、文言文名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名句复习练习及答案(古诗文名句、文言文名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名句复习练习诗文名句知识点一古诗词名句(一)记忆型默写1.关关雎鸠,________。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2.________,寤寐思服。

(《诗经·关雎》)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__。

(《诗经·关雎》)4.参差荇菜,____________。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6.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7.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8.蒹葭采采,________。

(《诗经·蒹葭》)9.溯洄从之,__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10.微君之故,__________?(《诗经·式微》)11.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1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纵我不往,__________?(《诗经·子衿》) 13.一日不见,________!(《诗经·子衿》)14.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6.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7.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8.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9.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0.______________,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1.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一)一、文学常识填空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勃为四杰之首。

代表作品有等。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作者是,襄阳人, (朝代)诗人。

著名的派诗人。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二、直接默写3.微君之躬, ?(《式微》)4. ,子宁不嗣音?(《子衿》)5.青青子佩, 。

(《子衿》)6. ,在城阙兮。

(《子衿》)7.城阙辅三秦,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与君离别意,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无为在歧路,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0. ,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1.欲济无舟楫,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2. ,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三、理解默写13.《子衿》中“, ”两句写女主人公焦急地等待的动作。

14.《子衿》描写女子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所以“, ”。

15.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别人,梦凡抱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心远地自偏”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前依依不舍,唐果就用“, ”劝她。

(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填空)1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以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 。

1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 。

1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

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地表达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 , 。

四、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训练含答案1.(1) 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2) 八月湖水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___《望洞庭赠张丞相》)3)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4) 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四面环山,中为一口,___,___,水甚清,……民安乐而无事。

”5) 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临别赠言,幸承恩命___。

”两句诗写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2.(1)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贤。

(___《望洞庭赠张丞相》)2) 在河之洲。

(《诗经·关雎》)3) 落英缤纷,繁华落尽,独自凭栏,无限风光在险峰。

(___《桃花源记》)4) 《小石潭记》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而___。

”5) 《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给人的感受的句子是:“岸芷汀兰,葱郁几净。

”3.(1) 鸡犬相闻,人静而无声。

(___《桃花源记》)2) 微君之躬,___。

(《诗经·式微》)3) 孤蓬万里征,长路漫悠悠。

(___《送友人》)4) 在《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山高水长,路远人稀。

”5) 希望得到援引,但“有济世之志而无引荐之人”而感到羞愧的诗句是:“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4.(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 波撼岳阳城,未能断鱼肠。

(___《望洞庭赠张丞相》)3) 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___《小石潭记》)4) 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无人理解的句子是:“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幽草湖东。

”5) ___《卜算子·咏梅》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墙角数枝梅,___独自开。

”5.(1)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 皆若空游无所依,时隐时现,如此浮华世界。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古诗文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古诗文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古诗文练习题一、诗词曲默写、填空: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

7、苏轼,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8、《水调歌头》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9、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

10、人生需要自信,面对茫茫前途,李白坚信,。

11、用春花喻冬雪的句子,。

12、安得广厦千万间,。

13、问君何能尔?。

14、春蚕到死丝方尽,。

15、不畏浮云遮望眼,。

二、选择题1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7、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A.闲来垂钓碧溪上。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心远地自偏。

D.中军置酒饮归客。

18、下面对句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教版语文 八下课后古诗词 答案

人教版语文 八下课后古诗词 答案

理解性默写1、《赠从弟(其二)》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赠从弟(其二)》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3、《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一洗送别诗悲凉凄怆之气的诗句: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4、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由此我们可联想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句子: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6、《登幽州台歌》诗中俯仰古今,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7、《登幽州台歌》诗中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表现诗人精神极度苦闷,无法解脱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自己被时间所抛弃、心绪被时间所扰乱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11、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绪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用反衬手法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喜爱之情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无题》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5、《无题》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现常用来表达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6、《无题》诗中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字字充满关切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课外古诗文练习(一)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⑥道上。

麋至死不悟。

(《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

②怛(dá):惊恐。

③稍:渐渐。

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

④良:的确。

⑤俯仰:周旋,应付。

⑥狼藉:散乱的样子。

【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6分)①畋.得麋麑( ) ②自是日抱就.犬( ) ③习示.之( )④然时啖.其舌( ) ⑤麋至死不悟.( ) ⑥走.欲与为戏(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打猎②靠近③给……看④咬⑤醒悟⑥跑2.①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②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3.“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

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

(大意相同即可)(2分)(二)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数岁,某氏徙居他州。

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注】僮:仆役,奴役。

仓廪:粮食仓库。

庖厨:厨房。

椸(yí):衣架。

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生岁直.子( ) 室无完器.( ) 假.五六猫( ) 臭数月乃已..()()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两句话。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0、①里的仓库、厨房,全任凭老鼠放纵横行不管。

②哎!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

敷浅原①见桃花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②画梁:彩绘屋梁。

1.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答案: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

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

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评分:答对一种示例即得2分。

意思对即可。

8.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评分:情感、志趣各占1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三)黔之驴柳宗元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驴不胜怒,蹄.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3.翻译下列句子。

(2分)技止此耳!译文:(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文: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成语:启示:【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

(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四)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楚庄王欲伐.越B.此智.之如目也齐师伐.我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D.庄王乃.止无丝竹之.乱耳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自见之谓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B9.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10.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百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1.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