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满分作文——辽宁卷(已整理)
2014辽宁高考作文

2014辽宁高考作文2014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为:“诚实守信,做真实的自己”。
以下是一篇高质量的范文:做真实的自己。
诚实守信,做真实的自己。
这是一句古训,也是一种处世之道。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追求虚荣,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然而,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人生的成功。
诚实守信是做真实的自己的基本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但是只有坚持诚实守信,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诚实守信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和信任,更是对自己的尊重和坚持。
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信和自尊,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需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诱惑,但是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不要为了得到短暂的虚荣而放弃自己的底线。
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需要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是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不要害怕失败和挫折,不要逃避问题和困难。
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停滞不前,但是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不要满足于现状,不要停止学习和进步。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真实的自己。
总之,诚实守信,做真实的自己,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只有做真实的自己,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人生的成功。
让我们共同努力,做真实的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2014辽宁卷作文

材料作文: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
男孩说,要是没有电。
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漫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出生天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
科技的灵光闪烁,点燃了万家灯火千色霓虹,照亮了在城市的无数个不眠之夜里纵情欢乐的人们的身影,却也催生了所谓“现代科技抹煞了漫天繁星”的批评。
其实,漫天繁星何曾隐去?天汉灿烂,自在人心。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当书卷中“朝饮木兰之坠露”的诗意在现实中“钱包鼓鼓,六神无主”的浮躁里冲撞不开;当一个人“举头望明月”的清高很快淹没在一群人“低头看手机”的“和谐”中,习惯了对方便快捷的现代科技歌功颂德的人们也立即适合了对科技横加指责的快感。
即使科技本身并无过错,错的仅仅不再怀有诗意的人类本身,人们往往以一颗过度贪求的心不停地榨取着科技的剩余价值,同时也榨干了自己。
其实,在这场现代科技与自然美景的对弈中,只一着“人心”便可平了全局:天汉灿烂,自在人心。
人生在世,走的是通衢大道也好,泥泞小路也好,是被科技围困也罢,还是被传统禁足也罢,我们生而至柔且自由的心都可不受现实的压迫,成为理想家园最为真实美好的存有方式。
电力、科技覆盖世界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逃离繁弦急管的城市喧嚣,更无力灭绝灯红酒绿的时代繁华,所能做的,唯有寻得一涉世极乐法——放飞内心。
举世皆浊的时代里,我们要坚定地相信林清玄的“心水假如澄澈,什么山花水树倒映在上面都是美好的”;遍地荒芜的境遇里,我们要微笑着肯定席慕容的“原来,只要我愿意,生命能够是一处多么丰饶的园林”,而现在,霓虹亮度掩盖了星空深度之时,却亦能够是我们坦然之时:天汉灿烂,自在人心。
诚如白落梅所言:“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荷尔德林口中的“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境界正召唤着我们内心的声音与行动,却未必需要我们做一个说走就走、割舍一切的绝情者。
2014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回归本真之美

2014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回归本真之美2014年辽宁高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夜晚,祖孙二人椅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
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天空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展示:回归本真之美每每伫立于夜幕中的窗前,霓虹闪烁之中闪现着现代的繁华,万家灯火之中流露着都市生活的自在,车水马龙的路上更似诉说着生活忙碌的节奏。
当现代科技让生活充实到窒息,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囚禁了花香鸟语,我们不禁反思:回归自然本真之美,才是生活的真谛。
改革开放的洪流袭来,城市化的脚步迈进,物我关系的不断调整,让多少人迷失于忙碌而无追求、无信仰的生活。
那些难觅踪迹的树木、花草、溪流与鸟鸣,那些传统古朴的节日传统与民俗,那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淳朴和透明,才是自然的、本真的、纤尘不染的大美,这本真之美让我们深深地眷恋,这本真之美让我们由衷地向往。
回归本真,是回归那一抹云淡风轻。
若说万物之更迭,四季之变幻,大地之嬗变便是自然永恒的规律。
那么,当最后一片落叶被疾驰的汽车碾碎,当清澈的天空被高耸的烟囱熏染成乌黑,当河水已不再清澈,河里的鱼儿不见了踪影,我们忘记了自然最原始而澄净的美,这巨大的代价不免过于沉重。
于是,百年之后的泰晤士河如今清澈依然,温哥华的森林公园处处是古典与现代的统一,它们正在低语;发展与保护,从不矛盾;经济发展也可以让天空保持本色,依旧云淡风轻。
回归本真,是回归那淳朴古老的文化。
不知何时,节日成了商业化的运作,成为鲜花与美食堆砌却被掏空灵魂的日期。
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 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
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
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
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 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他说人是受欲望支
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 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 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2014 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 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 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 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 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 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 这本身并不是目的, 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 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 “快乐主义 ”,其创始人 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 ?斯密、约翰 ?穆勒、休谟对此也 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 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 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 “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 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 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 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 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 满足本身不是快乐, 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 但是 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 ?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 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 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 “快 乐主义 ”,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 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 “完善主义 ”,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
2014辽宁高考作文题目

2014 辽宁高考作文题目【篇一: 2014 年高考语文真题辽宁卷作文简析】七、 2014 年高考辽宁卷作文简析18. 阅读下边资料,依据要求写一篇许多于800 字的文章。
( 60 分)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透明,霓虹闪耀,真美。
”男孩说,“假如没有电。
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惋惜漫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瞬之间啊!当年那些先人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出生天汉灿烂,他们赏识的或许才是美景。
”关于这则资料,你有何感觉、联想和思虑?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离开资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剽窃。
命题方式:资料作文资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和真谛)资料内容(要点词):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万家灯火,真美,现代科技,颔首,摇头,天汉灿烂,美景。
资料特点:这个故事所波及的主题应当是学生生涯中在各样文章中或平常写作中常常碰到的主题,审题难度不大,不过在掌握的要点上和素材的选用上还需要一些思虑。
审题立意:祖孙二人。
孩子认为,“万家灯火”、“霓虹闪耀”是美景,但这美景的创建没有“现代科技”是不可以的。
爷爷认为,“漫天繁星”、“天汉灿烂”是美景,而那时的人类是身居陋洞就能够仰目而及的。
又是波及到“现代科技的利与弊”,又是波及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孰是孰非的问题。
问题的要点是,我们自然希望在发显现代科技的同时还能保持原始自然的田园风光,但是几百年来,这一梦想却一直没能实现。
那么,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自然究竟能否是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呢?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文明的同时必定是要以丧失传统、丧失自然之美为代价吗?几百年来,这个问题向来在现实中没有获得很好的求证。
所以,这个资料能够从现实的角度着眼,就“可连续发展”“城镇化建设”等详细问题睁开阐述,也能够从哲学的角度,从“科技的利与弊”“发展的得与失”等角度睁开阐述,还能够从人文的角度,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心灵自然的回归” 等角度睁开阐述。
2014辽宁高考作文

问题的出现催生着解决办法,人们都在思考如何解决科技发 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我看来,要从两方面来入手。一是发展科技不能以牺牲环 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能急于求成,杀鸡取卵。科 技发展要循序渐进,出现的问题要解决,没有出现的问题要防微 杜渐,未雨绸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王道。二是要促进人与 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能仅仅依靠科技手段,许多应当当面陈 述的事情必须要当面说出,才能让人感受到人心的温暖。 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着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要控制 自己,不要让另一面划伤了自己。
生活丰富多彩,感受并享受科技带给社会的变化,带 给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 从爷爷的角度,立意为让身心回归自然。身处现代社 会,要懂得敬畏、感恩、欣赏自然,在忙碌、纷繁 的奔走中,也要在自己心里留有一方自然的天空。 2.从祖孙整体角度。祖孙二人的对话并不对立, 在两人对话的碰撞中,揭示了科技发展对社会发展 的既有利又有弊的现实问题。 社会发展不可逆转,可以写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 步给人们带来了丰厚的物质享受,但要看到其带来 的负面效应,可写科技是把“双刃剑”,在推动社 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十 面霾伏”便是最好的例证。 3.从对美的认知角度。根据祖孙二人不同的感受 ,立意为“美”具有差异性。孙子感受到的美是现 代的美,爷爷喜欢的美是原始的美。美存在差异性 、多样性、,也可以由此联系多元文化的丰富性。 “美”也有同一性,虽然二人触目所及的对象不同 ,但从中获得的美的感受却是相同的,这也揭示了 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社会中的“变”隐藏着“不变 ”,社会在发展;但人类对美的追求则是万古同一 的,这是不变。
科技是把双刃剑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或许光鲜亮丽,但纯净自然的漫 天繁星才是绚丽无比。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 临着环境的拷问,人心也面临着重大危机。 人啊,我们应该如何自处?
2014辽宁高考满分作文

2014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境时下国人谈到诺贝尔文学奖,或许最多联想到的就是莫言。
实则如果诺贝尔文学奖自己有意识和记忆的话,那么我相信在浩渺的文学云海中,有一个名字它永远不会忘记——萨特。
萨特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存在,而他或许也将永远存在争议,因为他本身就是矛盾的并存。
“我们是痛苦的,因为我们自由!”《自由之路》的卷首语如是说道。
这句话初一看或显偏激,但是细思之下,却别有滋味。
人们很多时候往往正是因为可选择的太多而陷入迷茫和混乱,甚至失却了本来的自己。
今时今日的哲学世界并不赞同唯心主义,然而有时候我们在抉择时却需要告诉自己:“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恰如星空下的霓虹,或许你只是把目光聚焦在绚丽的霓虹中,其实璀璨的繁星也依旧存在,想要看清楚两者的话,你只需要揉揉已经被色彩缭乱了的眼睛。
塞纳河左岸的“圆顶”咖啡馆,是位于知识分子、艺术家云集的蒙巴纳斯地区最大的咖啡馆,也是巴黎最大的咖啡馆,当年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和他的女友波伏娃当年几乎天天会到这里来。
想来或许是萨特的流动的血液中掺入了太多的塞纳河水,才会让“矛盾的萨特”和“矛盾的塞纳河”如此惊人的相似。
巴黎人有一个笑话:“在左岸散步,从你身边匆匆而过的不是画家就是艺术家;而在右岸,走路时留神不要踩别人的脚——那十有八九是一双蹬着高级皮鞋的银行家的脚!”右岸奢侈、喧哗、蓬勃、;左岸朴素、寂寞、沧桑。
左岸右岸不仅是一个地域上的区别,高考满分作文而更多的是理念和象征意义的不同。
一条几十米宽的大河,在人心浮动、灵活机巧的今天,能阻断多少思想或行为的交流、融合和碰撞呢?每个人心中的答案不得而知,但是,不论人们如何评价和看待,一左一右依旧伫立在那里,隔着静静的塞纳河水,相对百年。
著名的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曾有一幅名扬海外的画作——《故乡的回忆》。
作家余秋雨形容道:“画中斑驳的青灰色一如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至而又苍老,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
”对其还有人谓之“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的美誉。
2014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要灯火辉煌,也要星汉灿烂

2014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要灯火辉煌,也要星汉灿烂2014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要灯火辉煌,也要星汉灿烂2014年辽宁高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展示:要灯火辉煌,也要星汉灿烂灯红酒绿,霓虹闪耀,这些都是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们甚至以晚上灯火通明的程度,来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等级,所以,一座座不夜城迅速崛起,然而谁又去想过,这些辉煌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大的代价呢!一片片茂盛浓密的森林被建成一幢幢的高楼大厦,一片片充满生机的草地变成热得发烫的柏油路。
不知从哪时起我们抬头仰望天空,再也不是明朗的满天繁星了,而是浓浓的一片漆黑。
难道那些灯火,霓裳就能够代替那满天繁星吗?人人见面不是微笑着打招呼,而是以一个个苍白的口罩来面对,这难道不更加可笑吗?酸雨、洪水、泥石流这些所谓的自然灾害,不是我们人类亲手种下的恶果吗?“我们说享有的现在是向子孙后代所借的明天”。
为了我们一时的享乐,就要牺牲掉将来子孙的家园吗?只为了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毁掉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个难道真的值吗?我们人类至今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科学技术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并且还正在改变着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电脑、手机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电子产品,虽然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也淡漠了人们之间那种温存的、友爱的、和谐的关系。
渐渐地餐桌上不再有欢声笑语,而是一个个低头玩手机,刷微博的场景,节日、生日,不再用手写的请柬,而是一个email了事,或者用了一个短信就可以搞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满分作文——辽宁卷(已整理)2014高考满分作文——辽宁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领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
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解析一、命题传承2004年,辽宁实行语文学科高考自主命题,10年来,辽宁省作文命题经历了三个阶段。
2004年的话题作文阶段,要求以“平凡与自豪”为话题作文。
2005年至2007年,进人命题作文阶段,文题分别是“今年花胜去年红”、“肩膀”和“我能”。
自2008年以来,辽宁卷高考作文进入长达7年的新材料作文阶段:2008年材料为“青少年与社会公德”,2009年为“明星代言”,2010年为“舍与得”,2011年为“教授的苹果实验”,2012年为“一位朴素的音乐家”,2013年为“沙子与珍珠”,2014年为“科技与生活”。
新材料作文一改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考生思维空间过窄、容易宿构的弊端,为考生提供了自主性、探究型的写作空间。
归纳辽宁卷高考新材料作文内容,具有三个特点:材料的现实性强,引领考生作文远离“假大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引发考生积极的联想和思考;具有普遍的思辨性,引导考生科学理性地展开分析。
二、试题特点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2013年辽宁卷作文以“沙子与珍珠”的故事引导考生对人生进行思考,立意指向对自我的关注。
2004年辽宁卷作文把考生引向对社会的关注,让考生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捕捉引发自己联想、思考的灵感,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这一作文命意,有利于引导考生把思想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
科技与生活这一现象,本身就具有动态的特点,需要考生从发展的角度,科学认识这种现象,思考这种现象。
而且,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发展与消逝、物化与精神、原生态与现代化等,都需要考生投以关注的目光和思想。
具有理性的思辨色彩。
无论是材料中孙子的感叹,还是爷爷的沉思,都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判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这就需要考生从理性高度,辩证认识这个材料所蕴含的意义。
材料的意义可以从表层和深层提炼和挖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是其表层意义,科技发展带给社会迅猛的发展与五彩斑斓的变化不容置疑,也是社会进步所需,但其发展过程中或主观性或客观性的摒弃,也给我们留下遗憾。
这种“双刃剑”式的现实存在,可以让考生的立意更具理性。
材料中祖孙对话的内容与一些细节,比如孙子说的话以及爷爷“颔首,又沉思摇头”、“也许”等词语,暗示出不同时代对美的理解存在偏差,这种美的差异性中又包含着不同时代的人对美的共同追求,这又是对美的认识的同一性。
从材料的深层意义挖掘立意,更能体现思想认识的思辨性。
具有多维的立意空间。
辽宁卷的新材料作文之所以连续7年“长盛不衰”,其原凶也正在这里——给考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具有不同认知水平的考生都有活可说,有理可述。
就这则材料来说,单一地从孙子角度,或者爷爷角度论述科技发展之美、自然质朴之美均可,更可从二者统一角度,论述科技发展的利与弊,寻求社会发展的最佳、可持续策略,电可从对美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展开立意。
三、写作构思1.社会发展不可逆转。
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丰厚的物质享受,但必须注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人类最终的幸福。
2.科技改变生活。
但也要看到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十面霾伏”便足最好的例证。
高楼犬厦林立和雾霾的平流层上,带给人类的绝不是缥缈的美感,而是呼吸的艰难。
3.美具有差异性。
孙子以霓虹闪耀为美,以大街通明为美,这是时尚的美、现代的美、科技的美;爷爷以满天繁星为美,以星议灿烂为美,这是自然的美、质朴的美、原始的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要认谈到美的差异性、多样性,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
4.美具有同一性。
无论是孙子还是爷爷,都感受到了美,虽然触目所及的对象不同,但从中获得的美的享受却是相同的。
所以,人们应该善于从“当下”的风景中获取美感,且行且欣赏。
5.“变”中的“不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是“变”,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在这种动态的发展中,却有着“不变”的旋律跳跃其中,那便是人类对美的共同追求。
6.科技发展让生活丰富多彩。
因为科技进步,人们可以登上月球;因为科技进步,人们可以邀游太空;因为科技进步,太平洋东西岸可以同步视频对话;因为科技进步,地球在人类的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小……科技太多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没有科技的进步,社会便会停滞不前。
7.让身心回归自然。
身处现代社会,一方面要敬畏、感恩、欣赏自然,另一方面,在忙碌、纷繁的奔走中,要始终在自己的内心留有一方自然的天空,保持一份闭适、恬淡。
8.幸福指数“无界限”。
孙子感受到的是声光电的科技进步带给自己的幸福,这是现代的幸福;爷爷难以忘怀的是原生态的繁星与篝火,这是原始的幸福。
便捷是现代的幸福,自然是原始的幸福。
尽管时代不同,生活享受不同,但感受到的幸福却足相同的。
专家寄语2014年的辽宁卷高考作文,延续了之前多年的新材料作文形式,“四自”原则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易于考生正确立意,不太容易偏离写作中心。
但是,仍然需要提醒考生注意下面两个问题:1.符合题意容易,但切合题意,特别是达到一定的立意深度,需要考生具有“跳一跳”的意识和能力。
但考生往往把立意的关注点放在表层,缺少深入下去的意识。
本题的立意,首先由材料提炼出孙子和爷爷对话的契台点,在此基础上,运用“剥笋法”,取更“鲜嫩”的立意为文,才能写出有别于一般的好文章。
运用“剥笋法”立意时,通过引申的方式,到达立意的高点,让立意既有“源”,又不仅仅是对材料本身或表层内容的阐释。
2.这是一道指向现实的作文,如何通过立论、论述表达考生对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鲜明而准确的观点,进而达到让评卷老师信服,是许多考生感到茫然的,因为一些考生习惯了那种动不动就司马迁、李白、陆游的“惯文”,一旦缺少了这些古人、伟人的位置,考生便无所适从,无从下笔。
行文空洞,无病呻吟便不可避免。
从这个角度建议考生,无论是义科生还是理科生,应该很好地把握政治学科的学习,把政治课的“认识论”、“方法论”学好学透,并运用到对社会现实正确、科学的分析中。
对社会现象有准确的认识,有正确的解决方法,才能驾驭此类文章的写作,并写出好的文章。
标杆样卷01样卷一类文上★★★★★◎辽宁一考生在闪烁的梦幻般的霓虹灯下,我们早就遗忘了星星的存在:也不再记得在微弱的星光下,我们的前人是怎样逶迄前行;更不记得在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的美景。
我们引以为豪的发明,出现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引以为豪的建筑,建成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引以为豪的哲人,还是出现在两千多年前。
可以说我们历史悠久,以此自欺,实际上,上千年的时间我们不是在吃老本,就是在拾人牙慧。
你以为你会DOTA、LOL、微信、美图秀秀你就掌握了高科技?近500年来,影响世界的众多发明,计算机、因特网、手机等,这些发明者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历史在向前,科技在进步,我们却在倒退!到了匍匐前行的程度,我们怎么如此的没出息?《菜根谭》里说:“进德修道,要有个木石之心,一有欣羡,便趋欲境,经世济邦,要有段云水趣味,一有贪著,便堕危机。
”我们是不是就是堕入贪境了呢?我们想要房子,想要车子,想要票子,结果来了毒奶粉,地沟油、皮鞋胶囊、明胶酸奶。
我们想要名誉、要地位、要权力,结果有了诈捐门、学历门,有了美美和兽兽……我们选错了目标,就像扑火的飞蛾,以为自己奔向的是温暖和光明,其实等着我们的是粉身碎骨和万劫不复。
浮躁到了非得追名逐利的程度,过分依赖金钱到了近乎疯狂的边缘。
我们该怎么做?怎样在这欲望的泥淖里,在这浮尘的人世间抽身自拔呢?不妨来追本溯源,智慧爷爷说,在那个没有霓虹灯的年代,更容易看到星星。
是啊,在没有多少复杂欲望的年代,人们更容易找到真正的趣味和简单的追求。
试想我们没有财富的攀比而安于质朴:早看日出东方,晚赏孤鹜落霞。
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河水泛清波,雄鹰从这里展翅飞过,留下那段动人的歌。
”试想我们放弃过多的欲望,过分的追求,珍惜身边朴素的幸福:妈妈的手擀面,妻子的一煲汤,孩子嘴角露出的笑靥……我们不必去过分地追求那些所谓大日标,可以试试用一颗术石般坚定的信念,去追寻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对人类真正有益的云水般的情趣儿。
简单、少欲,清新快乐的世界不会因为平静而脆弱,也不会因缺少膨胀了的虚荣而不堪一击,它更像是宽厚的帷幕,把琐碎烦恼的滋扰摒弃在外。
一些值得尊敬的人,他们的生活情趣,锁定在关注国事、立志为民、服务社会,虽默默无闻,他们的生命却因延展而拉长。
有时,真理不需要论证,而需要漫长的考验。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多少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选择,而在今天看来是可笑的;有多少真理,一度被人怀疑甚至攻击,今天被证明是千真万确的;有多少人放弃贪欲,摒弃璀璨霓虹般的羽农,而去追寻星辰般的朴素淡雅。
在富裕安逸的生活中,仍然心向点点繁星的夜空,寻求那灵魂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
◇专组句评:运用对比,将科技时代的产品,《菜根谭》的名言和浓郁亲情的生活场景进行交融碰撞,让人感受当代社会过分追求物质,而造成心更与精神世界的失落与悲哀。
◇仿写点:对比呈现生活气息02样卷一类文上★★★★★灯光和星光相比谁更美辩论会◎辽宁一考生主持人开场白:各位辩手,培根说:“把痛苦告诉给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掉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二。
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场“书香杯”校同辩论赛总决赛,就是要分享各位对美的认知。
今天的辩题是:正方:灯光比星光更美;反方:星光比灯光更漂亮。
那么,到底是星光美,还是灯光漂亮,请论辩双方给山自己的答案吧。
正方辩词:当你乘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旅行的时候,如果发现远方出现密集的灯光,那说明城市离你越来越近了,因为灯光是城市的图标。
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创造了不同的城市,但所有的城市都有一道共同的靓丽风景,那就是灯光。
各种各样的灯发出各种各样的光,汇聚成一片灯火辉煌、一片灯红酒绿,驱散了冰冷和黑暗,驱散了孤独和寂寞,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
灯光体现了所有城市建设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审美的共鸣;它比星光更近、更亮、更温暖,所以它就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