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治腿抽筋
民间老中医家传秘方—【加味芍药甘草汤】—腿抽筋特效

民间老中医家传秘方—【加味芍药甘草汤】—腿抽筋特效
腿抽筋学名为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的现象,会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难忍,很难动弹,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导致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1.下肢静脉曲张2.低钙血症3.白天运动量大,过度疲劳,代谢产物未能完全代谢清除,肌肉紧张导致4.夜间睡眠受寒,肌肉痉挛。
【加味芍药甘草汤】
白芍30g甘草30g桂枝30g川牛膝30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功效:温经通脉,缓急止痛
主治:腿抽筋
方解:本方以《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具有柔肝止痉,缓急止痛之功效;加桂枝温经通脉,同时与芍药调和营卫;加川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达下肢。
本方药简而效宏。
疗效:一般一剂见效,3-5剂即可痊愈。
芍药甘草汤止抽筋

偏方秘方“腰酸背痛腿抽筋得补钙”,这是人们熟知的广告语。
所以不少中老年人有了腿抽筋的毛病,就盲目吃钙片,喝骨头汤。
其实,腿抽筋未必是缺钙,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发生腿抽筋与腿部血液循环不良有关,尤其到冬季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这类病人就更为多见。
可见,腿抽筋和补钙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这里有一个治抽筋的好偏方,对治疗小腿抽筋很有效果,就是喝芍药甘草汤。
该偏方由两味中药组成,一是白芍,二是甘草。
为什么用白芍呢?因为白芍味酸,养阴柔肝,调和营卫;而甘草味甘,缓急止痛,且能补虚。
酸甘化阴以养肝,因此能解痉止痛。
芍药甘草汤的配制非常方便,芍药和甘草这两味药在一般的中药店就能买到。
具体操作是: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以作为茶水饮用。
请注意,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可以立解痉挛,消除剧痛。
方法就是:改卧为坐,伸直抽筋的腿,用手紧握前脚掌,忍着剧痛,向外侧旋转抽筋的那条腿的踝关节,剧痛立止。
旋转时动作要连贯,一口气转完一周,中间不能停顿。
旋转时,如果是左腿,按逆时针方向;如果是右腿,按顺时针方向。
芍药甘草汤止抽筋.文/刘永芬妙用电吹风治脚夏秋脚汗多,是脚癣的高发期,患者往往为脚部的异味和奇痒而烦恼,外搽膏药,只能管一时,常反复发作。
有一简便方法,既可养足,又能很好地控制脚气复发。
具体做法是:睡前取花椒10克、绿茶10克、陈醋50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开,放温后浸泡双脚,每次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双脚。
电吹风选热风档,对着脚底、脚侧和脚趾缝等患处往返吹4~6分钟,尤其趾缝间的湿气重,为炎症和溃烂常发处,最好掰开脚趾对着凹缝处吹。
热风将湿气吹干,霉菌就失去赖以生存的温床,同时热风温度在远园摄氏度以上,可杀灭大量霉菌。
一般吹毕即止痒,异味也基本没有了,12小时后原白色鳞皮相继消失,趾缝间的溃烂明显好转。
【千年止痛名方:芍药甘草汤-肌肉痉挛、腹痛、腿痛】2

【千年止痛名方:芍药甘草汤-肌肉痉挛、腹痛、腿痛】2芍药甘草汤【推荐处方】白芍或赤芍30g,炙甘草10g。
以水500mL,煮取汤液250mL,分2次温服。
汤液色淡黄,味酸,微甜。
【方证提要】肌肉痉挛、腹痛、腿痛、便秘者。
【适用人群】其体型胖瘦皆有,但多肌肉坚紧,尤其是腹壁肌肉比较紧张,按之比较硬;下肢疼痛,站立行走屈伸困难者多见,疼痛多为阵发性、针刺样或电击样;或下肢抽筋,或下肢冰冷、麻木,或下肢浮肿,或下肢皮肤溃疡,足底皲裂等。
易肌肉痉挛,易腹痛,易便秘,大便多干结如粒。
【适用病症】首先推荐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亦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辨病使用本方:(1)以下肢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病、糖尿病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症、足跟痛等。
(2)以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肠粘连、胆绞痛、肾绞痛、痛经、妊娠妇女子宫痉挛等。
(3)各种神经痛,如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腰痛、坐骨神经痛、牙痛等;亦有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肌肉疼痛痉挛、化疗后神经损伤所致疼痛。
(4)以肌肉痉挛为表现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呃逆、不安腿综合征、脑血管意外后腓肠肌痉挛、小儿睡中磨牙症、颜面肌抽搐、眼睑痉挛、书写震颤症、阴茎异常勃起(强中)、阳痿、缩阴症、阴道痉挛等;有用于破伤风的报道,亦用于精神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
(5)以便秘为表现的疾病,如习惯性便秘、肛裂、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
(6)消化道检查与治疗相关的疼痛和肠痉挛,如胃肠钡餐检查、胃镜检查中的不适、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肠镜检查中的疼痛、肠镜检查中肠壁痉挛、肠道准备的疼痛、痔疮术后疼痛。
(7)内分泌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和闭经;亦有用于自身免疫性妊娠异常、辅助生殖者。
【注意事项】(1)肌肉松软者,大便不成形而无腹痛者慎用。
(2)芍药甘草的用量比例可以调整,《伤寒论》为1∶1,但根据后世用药经验看,各种比例均有,有放大到12∶1。
【中医秘方】芍药甘草汤治腿抽筋,3天生效!

【中医秘方】芍药甘草汤治腿抽筋,3天生效!【中医秘方】芍药甘草汤治腿抽筋,3天生效!中医没有很严格的分科,大人和小孩的病也没有什么截然不同,懂了一些医理以后,大人小孩的一些病都可以看。
下面我就写写我给老婆治腿抽筋的事。
记得我老婆这个毛病有好几年了,就是会无缘无故的觉得腿难受,不舒服,也说不上是怎么回事,有时候晚上睡觉后腿会抽筋。
我老婆觉得是不是缺钙了,就自己买钙片吃,吃了两瓶也没有效果。
这个毛病有点怪,我也想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好感叹自己的中医水平太差。
2009年的春天,我老婆的腿又开始难受了,晚上睡觉后还时不时的抽筋。
如何为老婆大人解决掉这个烦恼?这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幸亏这个时候读的医书多了点,开始会用中医的思维考虑问题了。
想啊想啊,有一天忽然眼前一亮,感觉困扰多年的这个问题忽然想明白了,没错,问题应该是出在肝上。
“肝?”这扯的有点远了吧?是啊,有时候没有中医知识的人很难接受中医的思维,老百姓更容易接受西医的东西,直白,容易理解。
中医有个脏象理论,《黄帝内经》上就讲了,是说“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这段话揭示了五脏和全身的对应关系。
其中“肝主筋”怎么理解呢?中医讲肝是主藏血的,筋的舒展离不开血的柔润,如肝血不足了,筋得不到足够的柔润,不就会抽筋吗?打个比方,筋是肝的分公司,其流动资金需要总公司“肝”来提供。
如果总公司流动资金不足了,分公司就会缺钱,缺钱就不能正常开展业务。
中医还有句话,叫“肝主风”,自然界的树啊,草啊,有风吹才会动,人体的零部件不由自主的动的话,也是像自然界一样,有一种“内风”在吹动,“内风”的源头就是肝。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知道该怎么治了。
那时候也刚刚看了点本草的知识,知道润肝需要用白芍。
也不能只用白芍这一味药吧,那就给他找个伴吧。
找个什么伴呢?想了想,还是找炙甘草吧,她是大众情人,中医讲“甘酸化阴”,白芍是酸,炙甘草是甘,她们两个作伴肯定行。
小腿总抽筋,试试这个只有两味药的处方

小腿总抽筋,试试这个只有两味药的处方导读:小腿总抽筋,可以试试《伤寒论》的经典处方——芍药甘草汤,方药组成只有两味药:白芍和甘草。
但不要小看它们,这个组合有着巨大且神奇的作用。
来看看名医大家张锡纯是怎么运用的~ 白芍甘草【单味药功用】白芍又名生杭白芍、白芍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味苦、酸、甘,性微寒。
归肝、脾经。
本品养血调经,用于治疗血虚或阴虚有热的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又有养肝阴、调肝气、平肝阳、缓急止痛之效,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或肝阳偏亢的头痛、眩晕、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症。
其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治疗阴虚盗汗,以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及根茎。
味甘,性平。
入心、肺、胃经。
本品生者(生甘草、粉甘草)入药,能泻火解毒、润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疗痈疽疮疡、咽喉肿痛,以及药物、食物中毒,咳嗽气喘等症;炙后入药,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以及腹中挛急疼痛等症。
【伍用功能】白芍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之要药,又善泄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甘草性微温,其味至甘,益气补中、清热解毒、调和脾胃、缓急止痛。
张氏二药相伍,用意颇多。
一取其甘苦化合味近人参,即功近人参,为补肺之品。
二取其甘苦化阴,为养阴妙品。
三取其甘苦化合,大有益于脾胃,兼能滋补阴分也。
并治一切虚劳证者,诚以脾胃健壮,饮食增多,自能运化精微以培养气血也。
四取白芍泄肝之热、甘草缓肝之急,二者同用则育阴缓中止痛、调和气血。
五取其芍药滋阴泻热,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
白芍味酸,得木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气最全。
二药伍用,甘缓相合,甘苦化阴,育阴缓中止痛、补肺健脾养血、清热利湿之功益彰。
芍药甘草汤,让小腿不再抽筋

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斑 的 病 因 病 机 , 治 疗 以疏 肝 解
黑斑 ,此病好 发 于 中青年 女性 。 中 医认 为 ,本 病 发 病 与肝 、 脾 、 肾 、肺 等脏 腑 功 能 失 调 最为 相
关。情志不畅致肝 郁气滞 ,气郁 化
热 , 熏蒸 于 面 , 灼伤 阴血 而 生斑 ;
郁 、 健 脾 宣肺 、 滋 补 肾 阴 、 活 血 化 淤 等 为 主 要 治 法 ,采 取 以
对于 小腿 抽 筋 ,除 了服 用 本方 ,还可 以平 时
多做 一 些踝 关 节运 动 ,拉 伸小 腿 后侧 肌群 ,综 合
治 疗 ,效果 更佳 。 芍药 甘 草汤 是 一张 酸 苦养 血 、甘 缓 补 中的 名 方 。成 无 己说 : “ 脾 不能 为 胃行 其津 液 ,以灌 四
以色 素加 深 为主 ,在 面部 表现
为 褐 色斑 。 祖 国 医 学称 此 病 为 黧
成斑 。
中 医 中 药 治 疗 黄 褐 斑 , 有 着 悠 久 的 传 统 与 历 史 , 中 医 着 眼 于 人 体 的 脏 腑 、 气 血 、 经 络 及 阴 阳 平 衡 ,从 人 体 肝 、 脾 、 肾、 肺 及 气 血 出 发 ,针 对 黄 褐
敷敷 昔
白芍
芍 药甘 草 汤可 以加 减 用 于脘 腹疼 痛 、腓 肠 肌 痉 挛 、肋 间 神经 痛 、 胃痉孪 、 胃痛 、腹 痛 、坐 骨
经常腿抽筋?送你一个解痉妙方!

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二、治鼻病以护肺。
2023·10经常腿抽筋?送你一个解痉妙方!□文/本刊记者张昕医学指导/武国忠(北京孔医堂坐馆专家)腿抽筋多是受了寒邪●本刊记者:为什么天气转凉腿就容易抽筋呢?○武医师:传统中医学认为,腿抽筋其实就是一个寒邪伤人的典型特征。
抽筋在医学术语上叫痉挛,在寒的属性里叫收引。
收引,就是收缩拘急的意思。
当肌肤表面遇寒,毛孔就会收缩,寒邪进一步侵入经络关节,经脉便会拘急,筋肉就会痉挛,导致关节屈伸不利。
●本刊记者:原来,寒邪是致病诱因呀。
○武医师:是的。
而且寒邪对人的伤害远不止腿抽筋这么简单。
因为寒是阴气的表现,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去温煦的功用,人全身或局部还会出现明显的寒象,比如,畏寒怕冷,手脚发凉等。
如果寒气侵入人体内部,经脉气血失去阳气的温煦,还会导致气血凝结阻滞,不畅通。
我们说“不通则痛”,这时,人会出现一系列的疼痛症状,比如,头痛、胸痛、腹痛、腰脊酸痛等等。
因此,大家在深秋时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芍药甘草汤,止痛又解痉●本刊记者:腿抽筋时,往往会伴随疼痛,有什么好的缓解方法吗?○武医师:中医认为,脾主人一身肌肉,肝主筋脉,腿抽筋主因是肌肉和筋脉有了问题,那么,我们就要调和肝脾。
在此,给大家推荐一个止痛解痉良方——芍药甘草汤。
方中的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
酸甘化阴以柔肝补脾,筋脉得到了濡养,痉挛自然就能有效缓解了。
芍药甘草汤的制作非常简单: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代茶饮。
有一点大家要注意:芍药、甘草一定要用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
按揉承山穴●本刊记者:还有哪些非药物疗法可以缓解腿抽筋呢?○武医师:小腿抽筋时,大家可以进行如下操作:1.大拇指稍用力点按住患腿的承山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该穴),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揉按各60圈;2.大拇指围绕承山穴直上直下擦动数次,直到局部皮肤有热感;3.用手掌拍打小腿部位,使小腿部位的肌肉恢复松弛。
芍药甘草汤治小腿抽筋?

芍药甘草汤治小腿抽筋?
抽筋的这种现象,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吧?抽筋一般是因为身体里缺钙导致的,中年人以及老年人抽烟的现象比较普遍,补钙固然能够缓解这一症状,但是有所不知,小腿抽筋并不完全是缺钙导致的,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种神奇的草药,芍药甘草汤治小腿抽筋!
对于40岁以后的人来说,精气日益减少,肝脏藏血的功能不断减弱。
而身体筋脉能否正常发挥功能,和肝脏藏血之功好坏密切相关。
所以,养血补肝、揉筋通络就成为治疗小腿抽筋等肌肉痉挛问题的关键。
可以说,身体当中的很多痉挛,比如胃痉挛、肠痉挛、胆道括约肌痉挛、输尿管痉挛、膈肌痉挛、支气管痉挛等,都可以用这一思路治疗。
这就不能不提到芍药甘草汤。
此方中的山药为白芍,它可以养血敛阴、滋润筋脉,又可以柔肝、缓急和止痛。
因此,它对小腿痉挛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
甘草性甘缓,能缓急止痛,中和芍药的药性,解毒功能强,所以可以和芍药配伍使用。
芍药甘草汤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常见的小腿抽筋都能有效治疗。
芍药甘草汤的制法如下:
准备芍药12克,甘草12克。
将2味药加水600毫升,煮到300毫升,去渣滓,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服用此方的时候,不要碰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需要说明的是,补钙、防寒对于治疗小腿抽筋也都很重要。
患者不能将芍药甘草汤视作万能方,而将补钙和防寒彻底忽略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芍药甘草汤治腿抽筋网友桂枝:芍药甘草汤治腿抽筋我前面写的一些治病经历基本都是给女儿治病的,有的人说你是不是只会给小孩治病啊?当然不是,中医没有很严格的分科,大人和小孩的病也没有什么截然不同,懂了一些医理以后,大人小孩的一些病都可以看。
下面我就写写我给老婆治腿抽筋的事。
记得我老婆这个毛病有好几年了,就是会无缘无故的觉得腿难受,不舒服,也说不上是怎么回事,有时候晚上睡觉后腿会抽筋。
我老婆觉得是不是缺钙了,就自己买钙片吃,吃了两瓶也没有效果。
这个毛病有点怪,我也想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只好感叹自己的中医水平太差。
2009年的春天,我老婆的腿又开始难受了,晚上睡觉后还时不时的抽筋。
如何为老婆大人解决掉这个烦恼?这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幸亏这个时候读的医书多了点,开始会用中医的思维考虑问题了。
想啊想啊,有一天忽然眼前一亮,感觉困扰多年的这个问题忽然想明白了,没错,问题应该是出在肝上。
“肝?”这扯的有点远了吧?是啊,有时候没有中医知识的人很难接受中医的思维,老百姓更容易接受西医的东西,直白,容易理解。
中医有个脏象理论,《黄帝内经》上就讲了,是说“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肝主筋,肾主骨”,这段话揭示了五脏和全身的对应关系。
其中“肝主筋”怎么理解呢?中医讲肝是主藏血的,筋的舒展离不开血的柔润,如肝血不足了,筋得不到足够的柔润,不就会抽筋吗?打个比方,筋是肝的分公司,其流动资金需要总公司“肝”来提供。
如果总公司流动资金不足了,分公司就会缺钱,缺钱就不能正常开展业务。
中医还有句话,叫“肝主风”,自然界的树啊,草啊,有风吹才会动,人体的零部件不由自主的动的话,也是像自然界一样,有一种“内风”在吹动,“内风”的源头就是肝。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知道该怎么治了。
那时候也刚刚看了点本草的知识,知道润肝需要用白芍。
也不能只用白芍这一味药吧,那就给他找个伴吧。
找个什么伴呢?想了想,还是找炙甘草吧,她是大众情人,中医讲“甘酸化阴”,白芍是酸,炙甘草是甘,她们两个作伴肯定行。
我那时候对用量也不会把握,就开了三付,每付才几克,一共花了几毛钱。
没想到,俺老婆喝了药后当天晚上腿就不难受了,也不抽筋了。
三付药喝完,感觉腿特别舒服。
后来又过了一个多月,腿又不舒服了,又喝了3付,没事了。
等后来看了《伤寒论》才知道,这个方子不是我的发明,人家张仲景在1800年前就开出这个方子了,叫“芍药甘草汤”,治疗人伤阴血导致的脚挛急不伸。
感情着俺还和医圣想到一块了,可喜啊可喜。
后来我发现,睡觉腿抽筋这个毛病不光我老婆有,我岳母常年有这个问题。
2009年国庆节期间,我用一个小药方给岳母改善睡眠,岳母说你这个小药方真不错,不仅睡觉好了,连我睡觉时腿抽筋都好了。
这个小药方里就有白芍和炙甘草,这当然是她们两姐妹的功劳。
后来听说我妈也有睡觉时腿抽筋的毛病,我也给我妈吃这个药,效果那叫一个快,立竿见影啊。
我也想,怎么这个毛病都是出在女人身上?我倒没听说哪个男的睡觉时腿还抽筋的。
后来看《郝万山讲伤寒论》时,发现郝万山也有用这个方子的经历,他讲起这个方子还兴致蛮高的,我至今还记得他讲的一个用这个方子的经历。
事情是这样的,郝万山是中国中医大的老师,有次去看学生踢球,看到有的学生踢着踢着腿就抽筋了。
郝老师就说,他有办法让同学们踢球的时候不会抽筋。
同学们都很高兴,有一次要跟其他班级搞足球比赛,同学们就请教郝老师如何能不腿抽筋,郝老师就让同学们早上先喝芍药甘草汤。
同学们为了不抽筋,都喝了不少,结果呢?比赛还是输了。
同学们都向郝老师反映,大家没有一个抽筋的,但是腿都没有劲,跑不动。
这成了他们班级的一个笑话,看来喝多了也不行。
近来读《经方实验录》,上面也记载了民国名医曹颖甫师徒使用芍药甘草汤的一个医案,蛮有意思的,讲来给大家听听。
曹颖甫的一个徒弟叫姜佐景,这个医案是他的。
姜佐景有个好朋友叫张挚甫,住在上海,家里刚刚雇了个老妈子。
让这位老兄郁闷的是,老妈子来他们家半个月功夫,就病了七天。
啥病呢?右脚抽筋(右足拘急),不能走路,走路的话要勉强用脚跟着地,很痛苦。
到了晚上更难受,痛得整晚上号呼,搞得全家人都睡不好觉。
祸不单行,右脚踝处又因为乘船擦破了皮,伤口都溃烂了。
总之是痛苦不堪。
这个老妈以前得过类似的病,折腾了三年才好,这次她想是旧病复发了,万念俱灰,觉得自己得了绝症,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要求不干了,要回到乡下老家去。
这位张挚甫也是个好心人,没有让她走,把好朋友姜佐景请来了。
姜佐景来看了看,说这应该吃芍药甘草汤啊,就把这个药方开出来了。
张挚甫家里这一大帮人一看就傻眼了,怎么就两味药?还只是一付?这个姜大夫今天没发烧吧?等张挚甫把药熬好了,老妈说什么也不喝。
为啥?老妈说了,这个药不管用。
上次折腾了三年,这次就凭这两味药就能治好?不可能。
于是全家人齐上阵来做思想工作,架不住众人一齐劝,老妈为了给大家面子,只好喝了,味道酸酸甜甜的,倒是挺好喝。
等第二天姜佐景来复诊的时候,大家纷纷报喜,老妈的右脚已经能够全部着地了!只是脚踝溃烂的地方觉着更疼了。
姜佐景又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点活血化瘀的药,又弄了点药敷在溃烂面上。
这次老妈喝药不用别人劝了。
第三天姜佐景再来的时候,一看,喝,老妈在家里忙着料理家务呢,走起路了健步如飞啊。
抬头见了姜佐景,拉着手亲热的不行了,就差点亲上了。
张挚甫一见,立马来了个深鞠躬,赞叹道:“你的方子真是个神方啊!价钱便宜,效果那是立竿见影哪!”姜佐景很谦虚,讲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
他说: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我老师曹颖甫吧,是他教我的。
不过我老师也会说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张仲景吧,是他教我的!文章网址:/s/blog_628d658f0100h06y.html武国忠:腰酸背痛腿抽筋不是缺钙——芍药甘草汤祛痛保健康在办公室坐了一天,下班后起身,不免哎哟一声,腰酸了,背痛了……晚上回家美美地朝床上一躺,心想终于可以歇歇了,这感觉真是赛似神仙,却突然一阵抽痛,腿部——抽筋了…… 有句广告词这么说:“腰酸背痛腿抽筋,身体提醒你,缺钙了!”于是,各种补钙的产品应运而生,数不胜数。
一些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腰酸了,背痛了,腿抽筋了,就开始吃钙片了。
但是吃了真那么有效吗?我且不评判,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没有缺钙这种概念。
传统中医学认为,腰酸背痛腿抽筋其实就是一个寒邪伤人的典型特征。
抽筋在医学术语上叫痉挛,这个在寒的属性里叫收引。
收引,就是收缩拘急的意思。
肌肤表面遇寒,则毛孔就会收缩,寒邪进一步侵入经络关节,经脉便会拘急,筋肉就会痉挛,导致关节屈伸不利。
因为寒是阴气的表现,最易损伤人体阳气,阳气受损,失去温煦的功用,人体全身或局部就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畏寒怕冷,手脚发凉等。
若寒气侵入人体内部,经脉气血失去阳气的温煦,就会导致气血凝结阻滞,不畅通,我们说不通则痛,这时一系列疼痛的症状就出现了,头痛、胸痛、腹痛、腰脊酸痛…… 因此我们在养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防寒。
寒是冬季主气,寒邪致病多在冬季。
因而冬季应该注意保暖,避免受风。
单独的寒是进不了人体的,它必然是风携带而入的。
所以严寒的冬季,北风凛凛的,我们出门要戴上棉帽,围上围巾,这就是为了避免风寒嘛。
但冬季因为外界气温本身就比较寒冷,人容易感受到寒意,在保暖上下的工夫也会大一些,基本上不会疏忽,像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时候”,古人说此时“最难将息”,稍微一不留神,就会着凉,伤寒了。
因而春季要特别注意着装,古人讲“春焐秋冻”,就是让你到了春天别忙着甩下厚重的棉衣,那么着急地就换一身单的,春天主生发,万物复苏,各种邪气也易在这时候滋生。
春日风大,风中席卷着融融寒意,看似脉脉温吞,实则气势汹汹,要特别小心才是。
那么,炎炎夏日,人都热得挥汗如雨,也需要防寒么?当然需要。
夏天我们经常饮食冰凉的食物和饮料,冰镇西瓜、冰镇啤酒、冰激凌、冰棍等,往往又在空调屋里一待一天,到了晚上,下班出门,腿脚肌肉收缩僵硬,腿肚子发酸发沉,脑袋犯晕,甚至连走道都会觉得别扭,感觉双腿不像是自己的。
这时候寒邪就已经侵入你的体内了。
中医养生之道,讲究未病先防,但总免不了有防不胜防的时候,一不小心让寒邪有机可趁,腰酸背痛腿抽筋了,怎么办?别着急,我告诉大家一个止痛妙方。
中医为什么说开方子,而不说开药呢?所谓方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正确的方法,针对你表现出的症状,找出致病的病因,对症下药。
我要说的这个止痛妙方,其实很简单,叫做芍药甘草汤。
腰酸背痛其实是肌肉酸痛,腿抽筋自然是筋脉痉挛,脾主人一身肌肉,肝主筋脉,肌肉和筋脉有了问题,就要找准主因,调和肝脾。
芍药性酸,酸味入肝,甘草性甘,甘味入脾,因而这味芍药甘草汤被誉为止痛的良药,并且一点都不苦口。
芍药甘草汤非常方便配制,芍药和甘草这两味药在一般的中药店都能买到,取白芍20克,甘草10克,或用开水冲泡,或用温火煮,可当茶水饮用。
注意,我这里说的芍药、甘草一定要是生白芍、生甘草,不要炙过的,炙过的药性就变了。
看到这里,有人又有疑问啦,“我腰酸背痛腿抽筋了,揉揉捏捏不行吗?一定非得要吃药吗?”揉揉捏捏,当然也是可以的,也有不错的效果。
比如小腿抽筋的时候,以大拇指稍用力点按住患腿的承山穴,接着按顺、反时针方向旋转揉按各60圈,然后,大拇指在承山穴的直线上下擦动数下,令局部皮肤有热感,最后,以手掌拍打小腿部位,使小腿部位的肌肉松弛。
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后,小腿转筋症状即可消失。
但是,这个标虽然暂时的除了,病根还在呀,由表及里,本还没有痊愈呢。
敲打按揉一些经络穴位,固然可以散结淤阻,活络气血,但从病因根本上来论,还是要把寒彻底地从体内驱除,这样你才能身轻如燕,健步如飞,就像广告里演的那个老太太,飞起一脚,鸡毛毽子腾空而起,腿脚灵便,中气十足,多让人羡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