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期末考试卷
《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复习题(课程代码 252315)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只能用于单片机系统B. 在任何控制系统中都可以运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C.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不能用于自动化仪表D.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及自动化仪表2计算机监督系统(SCC )中,SCC 计算机的作用是(B )A. 接收测量值和管理命令并提供给DDC 计算机B. 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机给定值并提供给DDC 计算机C. 当DDC 计算机出项故障时,SCC 计算机也无法工作D. SCC 计算机与控制无关3关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 省去了DDC 中的控制站和现场仪表环节B 采用纯数字化信息传输C 只有同一家的FCS 产品才能组成系统D FCS 强调“互联”和“互操作性”4闭环控制系统是指(B )A. 系统中各生产环节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B. 输出量经反馈环节回到输入端,对控制产生影响C. 系统的输出量供显示和打印D. 控制量只与控制算法和给定值相关5下列缩写表示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的是(D )A PLC B. PLD C. GAL D. FPGA6多路开关的作用是(A )A. 完成模拟量的切换B. 完成数字量的切换C. 完成模拟量与数字量的切换D. 完成模拟量或数字量的切换7采样-保持电路的逻辑端接+5V ,输入端从2.3V 边至2.6V ,输出端为(A )A 从2.3V 边至2.6V B. 从2.3V 边至2.45V 并维持不变C. 维持在2.3VD. 快速升至2.6V 并保持不变8 CD0541的INH 端接地,C 、B 、A 端依次接101B ,(C )被选通A IN/OUT 至IN/OUT4共5个通道 B. IN/OUT4通道C. IN/OUT 5通道D. 没有通道9 CD4097的INH 端接+5V ,C ,B ,A 端依次接111B ,(D )被选通A X 组的IN/OUT7通道 B. Y 组的IN/OUT7通道C. X 组和Y 组的IN/OUT7通道D. 没有通道10 DAC0832的REF V 端接-5V ,OUT1I 接运算放大器异名端,输入为1000000B ,输出为(B )A +5V B. +2.5V C. -5V D . -2.5V11在第18题的基础上,再接一级预算放大器构成双极性电压输出,输入C0H 时,输出为(A )A-2.5V B. +2.5V C. -3.75V D . +3.75V12采用ADC0809构成的模拟量输入通道,ADC0809在其中起到(D )作用A 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 B. 数字量到模拟量的转换C. 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和采样-保持器D. 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和多路开关13 A/D 转换器()REF -V ()REF +V 分别接-5V 和+5V ,说明它(A )A 输入为双极性,范围是-5V ~+5V B. 输入为双极性,范围是-10V ~+10VD. 输出为双极性,范围是-FF V ~+FFV D. 输入为单极性,范围是0~+5V14关于ADC0809中的EOC 信号的描述,不正确的说法是(C )A EOC 呈高电平,说明转换结束B EOC 呈高电平,可以向CPU 申请中断C EOC 呈高电平,表明数据输出锁存器已被选通D EOC 呈低电平,处于转换过程中15当D/A 转换器的位数多于处理器的位数时,接口设计中不正确的是(D )A 数据分批传送 B. 需要两级数据缓存C. 输入的所有数字位必须同时进行转换D. 数据按输入情况分批进行转换16.完整键盘功能处理程序应包括(C )。
东北大学22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东北大学22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PID控制器的微分环节具有消除偏差的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共同存在的混合系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集散控制系统也成为分散控制系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线性离散控制系统也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化求得。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不等电位的分块隔离措施对于共模、串模干扰也行之有效。
()A.正确参考答案:A6.系统在三种不同输入的作用下,经过调整时间后,系统偏差就可消失。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A/D转换器所能转换的电压范围正负20V。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8.振铃现场将使执行机构磨损减小,不必消除。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二阶系统,当系统幅频峰值达到最大时,相频为()。
A.0B.-90°C.-135°D.-180°参考答案:D10.下列哪个不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过程的步骤?()A.数据采集D.输出控制信号参考答案:B1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包括控制程序、数据采集、处理程序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计算机控制系统从时间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离散信号。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连续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分子代表输入与系统的关系,与输入量密切相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解码是()反向变换。
A.编码B.量化C.采样D.保持参考答案:A15.B.A/D转换器C.D/ A转换器D.保持器参考答案:C16.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通过()将数字信号转化模拟信号。
A.控制器B.A/D转换器C.D/A转换器D.保持器参考答案:C17.常用的数字隔离器件是光电耦合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8.一个传递函数可以可以用一个输入对多个输出的关系。
计算机控制系统A试卷带答案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出题教师:【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试题(A卷) 【闭卷考试】姓名学号专业及班级本试卷共有4道大题一、填空题(共14分,每空1分,共11道小题)1. 描述连续系统所用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描述离散系统所用的数学模型是差分方程。
2.离散系统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结构和参数有关,还与系统的采样周期有关。
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存在有五种信号形式变换,其中采样、量化、零阶保持器等三种信号变换最重要。
4. 计算机控制系统通常是由模拟与数字部件组成的混合系统。
5. 在连续系统中,一个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是指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或环节的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复数比随着正弦信号频率变化的特性。
6.采样周期也是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减小采样周期,稳定性增强。
7.对于具有零阶保持器的离散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结果与T无关,它只与系统的类型、放大系数及输入信号的形式有关。
8.若D(s)稳定,采用向前差分法离散化,D(z)不一定稳定。
9.双线性变换的一对一映射,保证了离散频率特性不产生频率混叠现象,但产生了频率畸变。
10.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三类:直接数字控制 (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 系统、计算机监督控制 (Supervise Control by Computer,SCC) 系统和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二、选择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共10道小题)1.电力二极管属于 A 。
A.不可控器件B. 全控器件C.半控器件2.电力电子器件不具有的特征有 B 。
A.所能处理电功率的大小是其最重要的参数B.一般工作在放大状态C.一般需要信息电子电路来控制D.不仅讲究散热设计,工作时一般还需接散热器3. 晶闸管内部有 C 个PN结。
A 一B 二C 三D 四4.下列哪种功能不属于变流的功能 CA.有源逆变B. 交流调压C. 变压器降压D. 直流斩波5.下列不属于使晶闸管关断的方法是 A 。
大学生《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生《计算机控制技术》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由于计算机只能接收数字量,所以在模拟量输入时需经()转换。
A.A/D转换器B.双向可控硅C.D/A转换器D.光电隔离器参考答案:A2.若系统欲将一个D/A转换器输出的模拟量参数分配至几个执行机构,需要接入()器件完成控制量的切换工作。
A.锁存器锁存B.多路开关C.A/D转换器转换?D.反多路开关参考答案:D3.在LED显示系统中,若采用共阳极显示器,则将段选模型送至()。
A.阳极B.阴极C.阴极或阳极D.先送阴极再送阳极参考答案:B4.电机控制意味着对其转向和转速的控制,微型机控制系统的作法是通()实现的。
A.改变定子的通电方向和通电占空比B.改变转子的通电方向和通电占空比C.改变定子的通电电压幅值D.改变转子的通电电压幅值参考答案:B5.RS-232-C串行总线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是()。
A.0.3伏以下B.0.7伏以上C.-3伏以下D.+3伏以上参考答案:C6.采用共阴极LED多位数码管显示时,应()。
A.位选信号为低电平,段选信号为高电平B.位选信号为高电平,段选信号为低电平C.位选信号、段选信号都是高电平D.位选信号、段选信号都是低电平参考答案:A7.关于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只能用于单片机系统B.任何控制系统都可以运用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C.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不能用于自动化仪表D.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可用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及自动化仪表参考答案:D8.计算机监督系统(SCC)中,SCC计算机的作用是()。
A.接受测量值和管理命令并提供给DDC计算机B.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给定值并提供给DDC计算机C.当DDC计算机出现故障时,SCC计算机也无法工作D.SCC计算机与控制无关参考答案:B9.闭环控制系统是指()。
A.系统中各生产环首尾相接形成一个环B.输出量经反馈环节回到输入端,对空置产生影响C.系统的输出量供显示和打印D.控制量只与控制算法和给定值相关10.下列缩写表示现场可编程控制逻辑阵列的是()。
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复习试题附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期末复习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传感器C. 运算器D. 计算机主机答案:D2. 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A. 输入信息B. 处理信息C. 输出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B3. 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A. 输入信息B. 处理信息C. 输出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A4. 控制器与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传递通常采用哪种形式?A. 电信号B. 光信号C. 音频信号D. 无线信号答案:A二、填空题1. 在控制系统中,PID是什么的缩写?答案:比例-积分-微分2. 当一个过程变量小于或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需要发出一个____信号来调节执行器。
答案:控制3. 开环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完全依赖于____来判断并调节执行器。
答案:设定值三、解答题1. 请解释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的区别。
答案: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是两种基本的控制系统结构。
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得反馈信息,将反馈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后进行调节,以使系统输出接近设定值。
开环控制系统则没有反馈环节,控制器仅仅根据设定值来调节执行器。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够减小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但由于需要进行反馈调节,系统可能存在一定的响应延迟。
开环控制系统较为简单,但容易受到干扰的影响,对系统稳定性要求较高。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答案: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广泛应用,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通过传感器获取实时数据,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将实际数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执行器调节控制。
这种自动化控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人为操作中的误差,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工业生产中,计算机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过程中,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化工生产等。
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监测、自动调节、自动报警等功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电子科技大学《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20春期末考试

B.错误 正确答案:A
5.当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若把光敏电阻串一电路回路中,回路中的电流变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6.AD574芯片片内有输出三态缓存器,因此可以与8位或16位的微处理器直接接口。()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有 等。 A.PLC B.检测元件 C.驱动元件 D.工控机 正确答案:BCD
2.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中常用设计方法有 等。 A.模块化设计 B.中断控制和管理 C.人机联系的管理 D.软件狗技术 正确答案:ABC
3.机械设备的机械参数有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阻尼 正确答案:AB
18.在计算机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将交流变成只留后并放大 B.将直流变成交流后并放大 C.设单向开关,使直流电通过并放大 D.设双向开关,使交流电通过并放大 正确答案:D
19.8051单片机有 级中断。 A.2 B.4 C.5 D.8 正确答案:A
20.下列不属于干扰的作用方式的是() A.串模干扰 B.共模干扰 C.长线传输干扰 D.短线传输干扰 正确答案:D
4.几种工业标准总线有STD、 等。 A.PCIE B.CPCI C.ISA D.PCI 正确答案:D
5.控制系统常常按其开环传送函数中所含 环节个数来分类,分为“0”型,“I”型系统等。 A.微分 B.惯性 C.积分 D.振荡 正确答案:C
6.PLC的工作原理是 。 A.查询方式 B.应答方式 C.巡回扫描 D.顺序扫描 正确答案:C
电子科技大学《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20春期末考试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选题(共126 题)【 1 】. 不属于规程中关于“取源部件的检修”这一节内容的是______。
A.机械量传感器的检修与质量要求B.取压部件的检修与质量要求C.电接点筒的检修与质量要求D.水位测量筒检修与质量要求答案:()、【 2 】. 检修后的机柜,应无裸露线头遗留;但因检修完工验收时的疏忽,机组启动后热工人员小王巡检到FSSS柜时,发现柜内有裸露线头遗留,此时小王______。
A.应先用绝缘物将裸露线包扎后放入接线槽中,待机组运行稳定后,再查明原因处理B.为防止处理过程中发生异常,可暂不作任何处理,待机组运行稳定后,再查明原因处理C.应先用绝缘物包扎裸露线,然后立即汇报,等待指示D.应立即汇报,设备主人应立即查明原因予以恢复;若为无用线,及时用绝缘物将裸露线包扎后放入接线槽中答案:()【 3 】. 关于测量管路,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避免测量管路排污时对测量造成影响,各测量导压管均应分隔保温B.所有水位测量管路均应装设排污阀C.水位、流量等差压测量管路的正负压导压管应尽量靠近敷设D.所有测量管路均应装设二次阀答案:()【 4 】. 对于-5V~+5V之间变化的模拟量信号进行数据采集,需采用______编码方式。
A.二进制编码编码【C.单极性编码D.双极性编码答案:()【 5 】. A/D转换器接受输入信号的时间间隔,称为______;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与______的大小有关。
A.孔径时间模拟输入电压值B.采样时间模拟输入电流值C.转换时间接受输入信号的时间间隔D.采样周期量化误差】答案:()【 6 】. 关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总电源,下面说法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是______。
A.应由来自二路不同的电源系统冗余供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切换可靠B.正常运行时应由UPS提供,其容量应有大于40%的余量,质量符合要求C.若采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电源隔离时,检查隔离变压器应无异常发热,二次侧接地应良好D.供电回路中不应接有任何大功率用电设备,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接入新负荷答案:(){【7 】. 设12位A/D转换器的满量程电压FSR为10V,则该A/D转换器的量化单位是______。
计算机控制系统题目(含答案)

n=v-j+q=2 对单位速度输入信号,选择
e (z)
1 (z)
v j
(1 ai z1 )(1
z 1 )q F1( z)
(1
z 1 )2 (1
f11z 1 )
i1
( z )
z
d
i1
(1 bi z 1 )F2 ( z)
(1
z 1 )( f21z 1
f 22 z 2 )
VOUT1 为单极性输出,若 D 为输入数字量,VREF 为基准参考电压,且为 n 位 D/A 转换器,则有
VOUT1
VREF
D 2n
VOUT2 为双极性输出,且可推导得到
VOUT2
(
R3 R1
VREF
R3 R2
VOUT1 )
VREF
(
D 2 n 1
1)
14、三相步进电机有哪几种工作方式?分别画出每种工作方式的各相通电顺序和电压波形图。(6 分)
步轨迹图,并标明进给方向和步数。[8 分]
(1) 插补计算过程如下表(4 分)
步数 偏差判别 坐标进给
偏差计算
坐标计算
终点判断
起点
F0=0
x0=0,y0=5
1
F0=0
-x
F1=F0-2x0+1=-9
x1=x0-1=4,y1=0
2
F1<0
+y
F2=F1+2y1+1=-8
x2=4,y2=y1+1=1
3
F2<0
对于三相步进电机则有单相三拍(简称单三拍)方式、双相三拍(简称双三拍)方式、三相六拍工作方式。 单三拍工作方式各相的通电顺序为:A→B→C→A→…,各相通电的电压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号学号姓名成绩
《计算机控制系统》期末考试卷
注意事项:1)接听手机发送短信等视同作弊 2)计算题不能只给结果,要有过程
题目:
一、填空……………………………………………………………( 30 分)
1.(4分)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时间和幅值上将连续系统离散的,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是采样周期和计算机字长。
2.(2分)离散系统频率特性的主要特点是采样频率s 的周期函数。
3.(6分)计算机控制系统中,A/D ,D/A,乘法,右移,常数存储可能产生量化,一个量化单位是1/2(b-1),b为计算机字长。
4.(3分)零阶保持器对系统频率特性有什么影响引起-T/2的相位延迟,在采样周期大,系统频带高时不可忽略。
5.(2分)离散系统由于量化产生的极限环振荡与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有关;
产生的不灵敏区与系统传递函数的零点有关。
6.(4分)量化的非线性效应是由运算的量化误差引起的,形成的本质是由于阶梯非线性特性。
7.(2分)被控对象离散化应当采用z变换,在离散域实现连续控制律一般应当采用Tustin
或其他差分、零极匹配 变换。
8.(3分)选择计算机控制的动态范围时,应当考虑 被控对象动态最大最小值 和 计算机数最
大最小值 ,满足 计算机动态范围大于物理系统最大范围 的条件。
9.(2分)连续系统可控可观,采样系统仍然可控可观的条件是
对于相异特征根si 和sj ,满足:si-sj j2k /T ,T 为采样周期 。
10.(2分)在计算机中实现时,P z z a z
a n
n n ()=+++-11
中哪个系数变化使根偏移量最
大 a n ,特征根靠得太近会产生什么问题 离散化造成的根的偏移量增大 。
二、作图题 …………………………………………………………… ( 10 分)
2.1(5分)试画出图1Z 平面上两对极点各自对应的脉冲响应序列的大致形状。
图1 图
2
2.1
解:
对于P1,2: 00
0T T =T=/3,=2/T T=
=326
πθωπωππ∴ (2分),图形为: (1分)
对于P3:00
0T T =T=,=2/T T==22
θωπωππ
π∴ (1分) ,图形为: 或
(1分)
2.2(5分)连续信号幅频|F(jw)|如图2所示,试画出它的采样信号的幅频谱 |F *
(jw)|,(不考虑相位)。
图中,w1 = 6 rad/s, w2 = 8 rad/s, 采样频率 ws = 10 rad/s . 解: 周期性2分,混叠2分,混叠后的准确图形1分
三、计算题 …………………………………………………………… ( 30 分)
3.1(15分)考虑图3所示系统,采样周期T =0.5秒。
求:(1)系统闭环传递函数W (z )=C(z)/R(z).
(2)K 为何值时系统稳定?
(3)K =2时系统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 解: (1) 1
10.316()[]20.368
sT e k k
G z s s z ---=
=+-
()0.316()1()0.3680.316G z k W z G z z k
=
=+-+, (5分)
(2) ()0.3680.316z z k ∆=-+, 1,0.3680.3161z k <→-<
2 4.33k -<<时系统稳定. (5分) (3) 0.632
2,()0.896
k W z z ==
+
位置误差:
1
1
0.31611
lim ()lim
1,0.36812
p z z p k k G z k z k ∞→→===∴==-+
速度误差: 系统为零型系统(无积分环节),其速度误差v k =∞. (5分)
3.2(15分)
已知离散系统状态方程如下:
x k x k u k y k x k ().()(),()()(),+=-⎡⎣⎢⎤⎦⎥+⎡⎣⎢⎤
⎦
⎥=1010210110
求:(1)系统是否可控?是否可观?
(2)取状态反馈u(k)=-Kx(k)+r(k),求常值反馈阵K ,使闭环极点为 z 1,2 = 0 。
(3)设x(0) = 0, r(k) = 1, k 0,求 x(k)=? (4)闭环系统对r(k)是否可控?为什么?
(5)对于本例应如何选择观测器极点达到闭环要求?
解: (1) 01[,]211rank G FG rank ⎡⎤
==⎢⎥
⎣⎦,系统可控 (2分) 10201C rank rank CF ⎡⎤⎡⎤
==⎢⎥⎢⎥⎣⎦⎣⎦
,系统可观 (2分)
(2) 设:(1,2),
()()()K k k u k Kx k r k ==-+
221121
det[](1)0.400.41z zI F GK z k z k k z k --+=
=+-++=++- 由2()0z z ∆==,可得2110
0.40k k -=⎧⎨+=⎩,得到K 矩阵(0.41)K =-. (4分)
(3) 由(0)0,()1x r k ==得到递推解:
010()()()()()()
001x k F GK x k Gr k x k r k ⎛⎫⎛⎫
=-+=+ ⎪ ⎪⎝⎭⎝⎭
,
011(1),(2),(3),
111x x x ⎛⎫⎛⎫⎛⎫=== ⎪ ⎪ ⎪⎝⎭⎝⎭⎝⎭
k=2,3,4,… (3分)
(4)闭环系统对输入r(k)的可控性不变,因为状态反馈不改变系统的可控性。
(2分) (5)观测器的极点应位于z 平面的原点,因为观测器收敛要快于系统收敛速度4-10倍,其极
点应比系统闭环极点更接近原点,而系统闭环极点已经位于Z 平面原点,所以观测器极点应位于原点。
(2分)
四、实现综合题 ……………………………………………………………( 30 分)
4.1(15分) 已知:D z s ()=
+1
1
, 求:(1)用Tustin 方法离散,零极直接编排实现。
(2)采用截尾量化方式,分析采样周期与量化误差的关系(只考虑乘法量化)。
(3)若同时考虑A/D 和乘法量化,T =0.5秒,求输出端总的量化误差。
(4)计算机系统至少取多少位字长可使总量化误差 1
?
解:(1)1
2111
1()()2212
z s T z T z D z D s T T z T --=-++==
-+++
零极直接编排实现如图:(4分)
(2)截尾方式:q ε=
11
21111112
()lim lim 1.5(1)221122
z z z u q T T T
z z T T εεε-→→--+=+=+--++++, 当T 时,u(),
(4分)
(3)A/D 量化影响:1
/111lim
22
12
A D
z T
z u q q T T z T ε-→-+==-+++
乘法量化:T=0.5,() 1.5(14)7.5u q q ε=+= 7.58.5u q q q =+=总 (4分) (4)由1
1
8.50.01,0.001176472
b q q -<→=
< 1
lg850
2850,110.73lg 2
b b ->→>+
=,所以可以取b 为12位以上字长。
(3分)
4.2(15分)
已知: 12
12
2.650.880.36()1 1.280.42z z D z z z ----++=-+
求:(1)画出零极实现框图(延迟环节最少)
(2)配置比例因子、选择合适的限幅值及溢出保护点。
(3)画出减少输入输出之间计算时延的实时控制框图。
解:(1)延迟环节最少的零极实现框图:(5分)
(2)(5分)
1.281,,
2.651,,>>-1-2-2取2取2合并取比例因子2,
1
2.650.880.36
l i m ()
27.81
1 1.280.42
z D z →++==>-+
51
2.650.880.36
lim ()0.791,21 1.280.42
z D z -→--+=
=<++合并配比例因子
配置比例因子后的实现框图:
图中所有的加法处都应有溢出保护。
(3)实时控制设计: (3分) 前台算法I :-5
e1(k)=2*()e k u2(k)=2.65/4*1()*,,e k z +溢出保护限幅
2u1(k)=2*2(),u k 限幅 5u(k)=2*1(),
()u k u k 输出
后台算法II :*0.88/4*1() 1.28/4*1()**z e k u k z =++ **0.36/4*1()0.42/4*1()z e k u k =- 实时控制流程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