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网络覆盖测试优化指导V1
最新NB-IoT网络架构、数据传输优化方案

NB-IoT网络架构、数据传输优化方案NB-IoT的引入,给LTE/EPC网络带来了很大的改进要求。
传统的LTE网络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宽带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即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响应速度的上网体验。
但是,NB-IoT却具有显著的区别:终端数量众多、终端节能要求高(现有LTE信令流程可能导致终端耗能高)、以小包收发为主(会导致网络信令开销远远大于数据载荷传输本身大小)、可能有非格式化的Non-IP数据(无法直接传输)等。
为了适应NB-IoT终端的接入需求,3GPP对网络整体架构和流程进行了增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主要包括如何适配小包业务的传输、无线侧怎么适配、怎么解决Non-IP数据的传输、怎么传输SMS短信业务等。
1 NB-IoT总体网络架构NB-IoT的端到端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NB-IoT终端:通过空口连接到基站。
»eNodeB:主要承担空口接入处理,小区管理等相关功能,并通过S1-lite接口与IoT核心网进行连接,将非接入层数据转发给高层网元处理。
这里需要注意,NB-IoT可以独立组网,也可以与EUTRAN融合组网(在讲双工方式的时候谈到过,NB仅能支持FDD哦,所以这里必定跟FDD融合组网)»IoT核心网:承担与终端非接入层交互的功能,并将IoT业务相关数据转发到IoT平台进行处理。
同理,这里可以NB独立组网,也可以与LTE共用核心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笼统的写成IoT核心网那是偷懒且毫不负责任的写法,下文将就此进行详细介绍,这里涉及到较多的技术细节。
»IoT平台:汇聚从各种接入网得到的IoT数据,并根据不同类型转发至相应的业务应用器进行处理。
» 应用服务器:是IoT数据的最终汇聚点,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处理等操作。
2 NB-IoT中UP和CP优化传输方案大PK为了适配NB-IoT的数据传输特性,协议上引入了CP和UP两种优化传输方案,即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和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zation。
(2021年整理)NB-IOT技术及优化

(完整)NB-IOT技术及优化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NB-IOT技术及优化)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NB-IOT技术及优化的全部内容。
NB—IOT技术及优化目录1。
NB—IOT关键技术 (6)1.1 强覆盖: (6)1。
2 低成本: (6)1。
3 小功耗: (8)1。
4 大连接: (9)2。
NB—IOT帧结构 (9)2.1 下行物理层结构 (9)2。
2 上行物理层结构 (10)2。
3 上行资源单元RU (11)3.NB-IOT网络架构 (13)3。
1 CP和UP传输方案 (14)3。
2 CP和UP方案传输路径对比 (15)3。
3 CP和UP协议栈对比 (15)3.3.1 CP方案的控制面协议栈 (15)3。
3。
2 UP方案的控制面协议栈 (16)2。
4 状态转换 (16)4。
信令流程 (18)4。
1 CP传输方案端到端信令流程 (18)4.2 RRC连接建立过程 (20)4.3 UP传输方案端到端信令流程 (22)4。
4 RRC挂起流程(Suspend Connection procedure) (24)4。
5 RRC恢复流程(Resume Connection procedure) (25)4.6 CP/UP方案网络协商流程 (26)5。
覆盖优化 (27)5。
1 弱覆盖 (27)5.2 SINR差 (28)5.3 重叠覆盖问题点 (28)5。
4 覆盖指标要求: (28)6.重选优化 (28)6。
1 重选时延统计方法: (29)6.2 判断小区重选是否成功: (29)6.3 重选成功率统计: (29)6。
NBIOT技术及优化

NB-IOT技术及优化目录关键技术NB-IOT属于LPWA技术的一种,它具备强覆盖、低成本、小功耗、大连接这四个关键特点。
强覆盖:较GSM有20db增益,1、采用提升IOT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 );2、通过重复发送,获得时间分集增益,并采用低阶调制方式,提高解调性能,增强覆盖;3、天线分集增益,对于1T2R来说,比1T1R会有3db的增益。
20db= 7db(功率谱密度提升)+ 12db(重传增益)+ 0-3db (多天线增益)低成本:NB-IOT基于成本考虑,对FDD-LTE的全双工方式进行阉割,仅支持半双工。
带来的好处当然是终端实现简单,影响是终端无法同时收发上下行,无法同时接收公共信息与用户信息。
◢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在不同的载波频段上进行;◢基站/终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信道的发送/接收或者接收/发送;◢H-FDD与F-FDD的差别在于终端不允许同时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终端相对全双工FDD终端可以简化,只保留一套收发信机即可,从而节省双工器的成本;NB-IOT终端工作带宽仅为传统LTE的1个PRB带宽(180K),带宽小使得NB不需要复杂的均衡算法。
带宽变小后,也间接导致原有宽带信道、物理层流程简化。
下面仅粗略讲解,以后单独成系列篇讲解物理层。
下行取消了PCFICH、PHICH后将使得下行数据传输的流程与原LTE形成很大的区别,同样一旦上行取消了PUCCH,那么必然要解决上行控制消息如何反馈的问题,这也将与现网LTE有很大的不同。
终端侧RF进行了阉割,主流NB终端支持1根天线(协议规定NRS支持1或者2天线端口)天线模式也就从原来的1T /2R变成了现在的1T/1R,天线本身复杂度,当然也包括天线算法都将有效降低FD全双工阉割为HD半双工,收发器从FDD-LTE的两套减少到只需要一套低采样率,低速率,可以使得缓存Flash/RAM要求小(28 kByte)低功耗,意味着RF设计要求低,小PA就能实现直接砍掉IMS协议栈,这也就意味着NB将不支持语音(注意实际上eMTC是可以支持的)各层均进行优化PHY物理层:信道重新设计,降低基本信道的运算开销。
精品文档_培训_NB-IOT参数优化指导手册-华为

江苏省NB-IoT无线重点参数参数优化指导手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网络部2018年11月华为分册:一、基本参数1、参考信号功率1.1参数简介:➢参数中英文名称:参考信号功率ReferenceSignalPwr➢参数含义:该参数表示每物理天线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值。
而SIB2消息中下发的值是每逻辑天线(port)的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值。
当CellEmtcAlgo中EmtcAlgoSwitch参数的子开关EMTC_SWITCH为打开时,修改此参数,该小区内已接入的eMTC用户会被主动释放。
➢参数影响:1.覆盖:ReferenceSignalPwr设置过大会造成越区覆盖,对其他小区造成干扰;ReferenceSignalPwr设置过小,会造成覆盖不足,出现盲区;2.干扰:由于受周围小区干扰的影响,ReferenceSignalPwr设置也会不同,干扰大的地方需要留出更大的干扰余量;3.信道估计:ReferenceSignalPwr设置会影响信道估计,ReferenceSignalPwr越大,信道估计精度越高,解调门限越低,接收机灵敏度越高,同时对邻区干扰也越大;4.容量:ReferenceSignalPwr越高,覆盖越好,但用于数据传输的功率越小,会造成系统容量的下降;ReferenceSignalPwr的设置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既要保证覆盖与容量的平衡,又要保证信道估计的有效性,还要保证干扰的合理控制。
1.2参数配置建议:➢参数设置范围、单位、步长:界面取值范围:-600~500单位:0.1毫瓦分贝步长:1➢参数配置合理范围:界面值232-322,对应实际值23.2-32.2。
➢参数分场景设置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调整。
1.3参数查询、修改命令及关联参数的注意事项➢参数查询:LST PDSCHCFG: LocalCellId=XXX,;➢参数修改:MOD PDSCHCFG: LocalCellId=XXX, ReferenceSignalPwr=322;➢修改是否中断业务:否(且不影响空闲模式UE)1.4参数修改验证效果暂无2、小区最小接入电平2.1参数简介:➢参数中英文名称:最低接收电平QRxLevMin➢参数含义:该参数表示同频E-UTRA邻区重选需要的最低接收电平。
基于业务的NB-IoT覆盖评估和优化

基于业务的NB-IoT覆盖评估和优化
郭鹏;吕芳迪;焦鹏飞;王文东;郭宝
【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年(卷),期】2018(031)0z1
【摘要】NB-IoT是面向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广深覆盖、大连接需求的物联网业务,同时也存在重叠覆盖严重、局部覆盖空洞多、室内深度覆盖不足等问题.从NB-IoT业务特征差异出发,在探究覆盖等级、重复次数原理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业务的覆盖评估标准,并针对不同场景研究了室内升级、共天馈优化、低成本NG分裂、终端延伸等优化方案.
【总页数】6页(P89-94)
【作者】郭鹏;吕芳迪;焦鹏飞;王文东;郭宝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03003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030032;中国移动通信山西有限公司阳泉分公司,阳泉045000;中国移动通信山西有限公司阳泉分公司,阳泉04500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太原03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NB-IoT网络覆盖性能评估与优化 [J], 周红岗;郭宝;张阳
2.基于NB-IoT物联业务的网络延伸覆盖技术研究 [J], 蒋晓虞;刘永洲;张颖聪
3.基于NB-IoT勿联业务的网络延伸覆盖技术研究 [J], 蒋晓虞;刘永洲;张颖聪
4.基于NB-IoT多业务复杂网络覆盖的评估和优化 [J], 卫鸿婧;郭宝;桑胜波
5.基于NB-IoT物联业务的网络延伸覆盖技术 [J], 安进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

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7年8月✓ 指导方向a)反映网络覆盖、干扰、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指导网络规划建设;b)指导网络层面的性能和质量优化。
✓ 测试手段自动测试平台、自动测试前端ATU、扫频仪。
✓ 主要指标a)覆盖、干扰、重叠覆盖度等网络指标;b)速率、时延、成功率等主要业务指标;c)基站、小区遍历性指标。
1NB-IoT网络性能测试规范1.1室外道路测试规范NB-IoT室外道路测试主要采用NB-IoT扫频仪和ATU设备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主要测试方法及要求如下:1.测试区域按照网格划分(建设区域)区域进行测试;2.测试道路城区范围:包含背街小巷在内的所有1-4级道路;交通干线:铁路(重点是高速铁路和动车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县城城区:县城城区范围内的主要道路;农村及旅游景点:乡镇、行政村、旅游景点及连接道路。
3.测试路线按照指定路线进行道路遍历性测试,合理规划路线尽量减少重复道路测试;4.测试轨迹记录测试仪表需配备相应GPS设备进行测试轨迹记录。
5.测试仪表及数据处理必须使用集团集采的测试仪器仪表,数据处理采用集团自动路测平台进行统一汇总统计;6.测试速度城区保持正常行驶速度,不设置最高限速,平均车速需达到20Km/h;高速测试按照高速公路实际限速正常行驶;7.渗透率、重复率不考虑实际交通情况,渗透率需达到85%以上、重复率不得高于30%。
8.测试条件:全网下行模拟50%加扰9.测试方法和步骤1)步骤1:采用测试业务1,遍历事先选择的道路行驶路线。
遍历过程中,如果有脱网、掉线,则停车重新恢复业务。
2)步骤2:采用测试业务2,重复步骤13)步骤3:采用测试业务3,重复步骤14)步骤4:采用测试业务4,重复步骤11.2定点测试规范NB-IoT定点测试主要采用ATU设备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主要测试方法及要求如下:1.测试楼宇根据城市的规模,测试楼宇的数量可不同。
NB-IOT技术及优化

NB-IOT技术及优化 NB-IOT技术及优化目录1.NB-IOT关键技术51.1强覆盖:51.2低成本:51.3小功耗:71.4大连接:82.NB-IOT帧结构92.1下行物理层结构92.2上行物理层结构10上行资源单元RU113.NB-IOT网络架构123.1CP和UP传输方案133.2CP和UP方案传输路径对比 143.3CP和UP协议栈对比143.3.1CP方案的控制面协议栈143.3.2UP方案的控制面协议栈152.4状态转换154.信令流程18CP传输方案端到端信令流程 184.2RRC连接建立过程204.3UP传输方案端到端信令流程 224.4RRC挂起流程(SuspendConnectionprocedure)244.5RRC恢复流程(ResumeConnectionprocedure)254.6CP/UP方案网络协商流程265.覆盖优化285.1弱覆盖285.2SINR差285.3重叠覆盖问题点285.4覆盖指标要求:286.重选优化286.1重选时延统计方法:296.2判断小区重选是否成功: 296.3重选成功率统计:296.4脱网重搜时延统计:29参数优化:30覆盖等级门限30SIB1重复次数30SIB2周期30同频重选测量门限配置标示 31同频小区重选指示31加密算法优先级31完整性保护算法优先级32MIB和SIB加扰开关33eDRX开关定时器T30033定时器T31034UE不活动定时器341.NB-IOT关键技术NB-IOT属于LPWA技术的一种,它具备强覆盖、低成本、小功耗、大连接这四个关键特点。
1.1强覆盖:较GSM有20db增益,1、采用提升IOT终端的发射功率谱密度(PSD,Powerspectraldensity);2、通过重复发送,获得时间分集增益,并采用低阶调制方式,提高解调性能,增强覆盖;3、天线分集增益,对于1T2R来说,比1T1R会有3db的增益。
中国移动NB-IOT测试操作指导

中国移动NB-IOT测试操作指导镇江移动NB-IOT测试操作指导及经验总结城市:镇江编制单位:镇江润建NB-IOT测试项⽬组完成⽇期:2017年11⽉⼀、测试终端软件介绍1.1前台⼯具NB-IOT测试前台使⽤的终端是利尔达的B20,终端芯⽚型号为NB-IOT1.2后台⼯具客户端;U2000的安装需要按照https://132.232.49.100/cau/上⾯的操作进⾏;对前台数据进⾏罐包,罐包采⽤的软件为如下图:(miperf可以直接复制到桌⾯使⽤)miperf.rar⼆、测试终端软件安装和使⽤2.1 软件安装打开GENEX Probe V3R18C03T1_LicenseEdition⽂件夹双击安装⽂件Setup.exe,按安装提⽰正常安装即可。
安装界⾯该程序需要在 Visual C++ 2008 环境下运⾏,因此需安装此编程环境。
Visual C++ 2008 程序安装界⾯2.2软件的合法使⽤GENEX Probe 3.18软件运⾏需要软件狗或硬件狗⽀持,本⽂介绍的是软件狗版本。
在安装软件后会弹出图 3 所⽰,将 ESN 记下来发给华为⼈员申请软件狗License。
点击 Update License 将申请到的 License ⽂件导⼊即可。
License 导⼊界⾯设备连接正常后,Ddisconnect图标为红⾊,右下⾓⼿机图标为绿⾊。
2.3测试终端和驱动安装测试终端正确安装驱动后,在电脑设备管理器的端⼝中将显⽰如下2个端⼝,如下图:注:测试终端驱动CodeLoaderInstaller[适配端⼝].rar CDM21216_Setup.rar2.4设备连接驱动安装后,测试终端插⼊电脑 USB ⼝会⾃动识别,同样,GPS驱动安装好后电脑设备管理器中也有相应的端⼝,⽤于测试软件中 GPS 连接的配置。
打开PROBE软件,然后点击 Configuration→Device Management→Device Configure 窗⼝的设备连接按钮或⼯具栏的设备连接按钮(样式与 Device Configure 窗⼝的设备连接按钮相同),以及左边⼯具栏Configure 下的按钮,点击该按钮会弹出设备连接窗⼝,如下图:设备连接点击最左边的添加设备按钮,添加测试设备型号 HUEWEI NB Boudica弹出的 Add Device 窗⼝,AT port选数值⼤的那个端⼝,COM port 选数值⼩的那个端⼝,COM Baud rate 是默认值,然后点击OK,如图:添加设备同样添加 GPS 时只要在 Type ⾥⾯选 GPS 选项,Model 选 NMEA 在弹出的窗⼝把你电脑端的 GPS 端⼝填到 COM port ⾥⾯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B-IoT覆盖测试优化指导(仅供内部使用)拟制: Prepared by 日期:Date2017-08-16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批准: Granted by 日期:Date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目录1 前言 (3)2 测试方法 (3)2.1 测试工具 (3)2.2 测试步骤 (3)Step1测试路线规划 (3)Step2基础参数及路测场景参数配置 (3)Step3终端侧关闭eDRX和PSM (6)Step4启动Probe,连接测试设备 (6)Step5测试计划配置 (7)Step6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8)3 重选测试基本概念 (9)3.1 邻区测量信息 (9)3.2 邻区测量原则 (9)3.3 重选时延统计方法 (11)3.4 判断小区重选是否成功? (11)4 覆盖测试问题点和指标定义以及标准 (11)4.1 覆盖测试问题点定义(试行指标) (11)4.2 覆盖测试指标要求(试行指标) (12)5 覆盖路测数据分析 (13)5.1 路测数据导出 (13)5.2 数据统计 (15)5.3 数据分析&优化案例 (16)1前言本文档对NB-IoT的覆盖测试优化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测试方法步骤、参数设置、重选测试概念、覆盖测试问题点和指标定义标准以及覆盖路测数据的分析,用于一线服务进行NB-IoT网络覆盖测试优化指导参考。
2测试方法2.1测试工具测试终端版本:Dongle657SP1测试软件版本:GENEX PA V3R18C10T2备注:如果采用扫频仪进行测试,建议对扫频结果需要做修正,把扫频仪测试结果和实际部署终端做下定点对比测试,根据定点对比测试结果对扫频结果进行修正,通常情况下由于扫频仪的性能比NB的商用终端要好,因此测试结果都会偏好。
2.2测试步骤Step1测试路线规划确定测试站点数目、测试路线规划、测试前后台人员协调完毕。
Step2基础参数及路测场景参数配置确认基站参数配置与站点状态正常,进行基础参数和小区重选参数核查。
1、B657SP3临时版本测试条件下需要按照如下路测场景对重选参数进行修改:2、B657SP2版本测试条件下需要按照如下路测场景对重选参数进行修改:NB重选参数调整列表:MML示例:DT覆盖测试场景小区重选参数建议配置如下:1、 SIB2、Sib3 同周期修改MOD CELLSIMAP: LocalCellId=X, NbSib3Period=RF128;MOD CELLSIMAP: LocalCellId=X, NbSib2Period=RF128;2、小区重选时间修改MOD CELLRESEL: LocalCellId=X, TReselForNb= 0_SECOND;3、同频测量启动门限早触发修改MOD CELLSEL: LocalCellId= X, QRxLevMin=-59;服务小区RSRP低于-59(QRxlevMin)*2+29(SIntraSearch)*2=-60开始启动测量4、重选早触发MOD CELLRESEL: LocalCellId= X, Qhyst=DB1_Q_HYST;5、基站配置的DRX周期缩短MOD PCCHCFG: LocalCellId= X, DefaultPagingCycleForNb=rf128;注:该套小区重选参数仅限于在DT拉网覆盖测试场景下使用,完成测试后需及时回退至商用场景参数,否则可能影响商用网络性能。
Step3终端侧开启重选功能终端侧重选功能默认关闭,需要AT命令开启,AT命令如下:AT+NCONFIG=CELL_RESELECTION,TRUE执行AT+NCONFIG? 命令返回如下结果标示执行成功:+NCONFIG:CELL_RESELECTION,TRUEOKStep4终端侧关闭eDRX和PSM制定Probe测试计划(IDLE态测量)。
测试计划包含:入网、终端侧关闭eDRX、终端侧关闭PSM定时器。
对应eDRX与PSM操作命令示例:AT+CEDRXS=0,5,0101 //终端侧关闭eDRXAT+CEDRXS=1,5,0101 //终端侧开启eDRXAT+CPSMS=0,,,01000011,01000011 //终端侧关闭PSMAT+CPSMS=1,,,01000011,01000011 //终端侧开启PSM执行AT+CEDRXS? 命令返回如下结果标示EDRX关闭成功:+CEDRXS:1,5,0101OK执行AT+ CPSMS? 命令返回如下结果标示PSM关闭成功:+CPSMS:1,,,01000011,01000011OKStep5启动Probe,连接测试设备Dongle连接电脑,Probe选择正确端口,连接设备,室外DT覆盖测试拉网需导入相关地图及站点工参后连接GPS。
Step6测试计划配置①重启设备,手动PLMN,选择APN备注:该图为电信场景下测试截图,不同运营商下测试,需要注意修改PLMN与APN;②Attach计划配置③关闭PSM和eDRXStep7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测试车辆于测试起点处,控制终端入网,待UE不活动定时器超时后,测试车辆启动,尽量保持较低车速(建议30Km/h以下),沿规划路线匀速行驶到测试终点,并保存测试日志。
小范围测试,建议重复测试2~3次,增加样本点减少数据波动,保证每次测试起始位置及测试路线及车速一致。
分析覆盖测试结果RSRP及SINR。
3重选测试基本概念3.1邻区测量信息过滤字段“LL1_INTRA_FREQ_MEAS_IND”,芯片最大支持6个邻区测量;Probe显示方法:3.2邻区测量原则当前只有满足同频/异频测量规则时,才对邻区进行测量与邻区测量信息显示,而不会实时对邻区进行测量与显示:系统消息3下发重选门限参数:当前配置下当服务小区RSRP小于等于-64*2+29*2= -70 才启动对邻区进行测量;3.3重选时延统计方法1)重选时延优先以客户标准来统计2)如果客户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我们自己建议的统计起始log为起始: RRC_DBG_READING_SIBS_FOR_NCELL结束: LL1_SIB1_DATA_IND3.4判断小区重选是否成功?过滤RRC_DBG_IDLE_RESELECTING_TO_CELL,如果看到这条log并且观察UE选到了不同的PCI 说明小区重选成功;3.5重选成功率如何统计RRC_DBG_READING_SIBS_FOR_NCELL重选次数RRC_DBG_IDLE_RESELECTING_TO_CELL重选成功次数3.6脱网重搜时延如何统计统计从源小区LL1_OUT_OF_SYNC_IND 消息到目的小区 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消息的时间;4覆盖测试问题点和指标定义以及标准4.1覆盖测试问题点定义(试行指标)建议测试车速小于30km/h➢弱覆盖RSRP<-94dBm(当前移动集团给的门限值,具体门限参考运营商要求),持续20秒70%的采样点小于该门限➢SINR差每一个SINR<-3(具体门限参考运营商要求),持续20秒70%采样点小于该门限➢小区重选时间超长:重选时间超过2s,甚至拖死➢重叠覆盖问题点100米以内重叠覆盖点数大等于4个点重叠覆盖定义:主服务小区和邻区差值在6dB以内的小区数大等于4个(移动目前要求4个,联通要求3个)4.2覆盖测试指标要求(试行指标)根据不同的Usecase情况推导室外的RSRP要求,建议室外RSRP不低于-90dBm,SINR建议室外空载情况下不低于-3dB。
5覆盖路测数据分析NB-IoT覆盖测试与传统LTE覆盖测试分析方法完全一样,这里仅简单列举:5.1路测数据导出这里以Probe为例,第一步:选择测试log与保存路径:第二步:选择服务小区与邻区测量测量信息:第三步:导出数据5.2数据统计与LTE完全一样,1、 RSRP(服务小区-最强邻区)与服务小区SINR关系,呈线性关系,邻区RSRP比服务小区越高,服务小区SINR越差;服务小区RSRP比邻区RSRP高6db以上,服务小区SINR基本大于5,邻区干扰可以忽略;2、服务小区RSRP与SINR关系,基本呈线性关系;5.3数据分析&优化案例与LTE覆盖测试分析方法一样,不再详细列出,RF优化人员根据测试数据输出簇优化报告,对每一个测试问题按照优先级跟踪,问题闭环标准为下一次拉网测试(复测验证不能作为问题闭环标准)。
问题的解决优先级Usecase的部署区域外,问题处理优先级为:事件类>弱覆盖>覆盖合理性>重叠覆盖事件类由于其特殊性,并且是网络所有问题的最终表象,如果发生了异常事件,说明网络问题的表征已经非常明显,需要放在第一位进行重点分析。
为所有的历史问题建立档案,通过问题跟踪表进行问题的闭环管理。
NB-IoT网络的基础优化方案与LTE类似,在NB-IoT的RF可调整情况下,可进行如下优化,在GSM共天馈情况下,需要参考实际局点要求,如果客户明确初期网络不能改变GSM的RF参数,则NB-IoT就无法通过通过RF优化来改善覆盖电平和质量,需要承受一定的性能损失。
对于NB-IoT可以单独进行天馈调整优化的案例:1.优化方位角:解决NB的部分弱覆盖区域现网的天线方位角可能呈现不规则部署(非常规0/120/240),因此NB的RSRP可能存在一些覆盖弱区。
针对这些弱覆盖区域,需要调整方位角来解决。
2.优化下倾角:解决部分弱覆盖,优化重叠覆盖部分NB网络覆盖会存在比较严重的重叠覆盖,影响SINR。
这部分的优化与LTE的优化类似,通过调整下倾角和方位角解决3.PCI优化改善SINR在实际的优化过程中,会发现部分天线无法按照优化方案执行。
在这种无法通过天馈调整来改善SINR的情况下,可以通过PCI优化来改善SINR。
但尽量在做PCI规划的时候规避PCI 的mod3干扰。
杭州局点优化案例:下行RSRP的优化效果,优化后相比优化前的RSRP提升约2~7dB。
下行SINR的优化效果,优化后相对优化前的SINR提升约1~3dB。
注:由于之前芯片老版本NB-IoT重选不及时,会存在UE无法及时重选到RSRP更好的小区,因此实测的SINR结果偏差。
6SP2以及SP3临时版本分别在默认参数与路测场景参数与高通对比测试结果1、B657SP2 VS高通芯片路测场景参数:2、B657SP3临时版本 VS高通芯片覆盖图层对比:商用场景参数:路测场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