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正式版

合集下载

地区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解析

地区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解析

地区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解析电网线损是指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等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流通过、电子运动与材料内阻、介质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电能自输电端到用电端失去的部分。

电网线损是一个多方面、复杂的问题,涉及输电线路、变电设备、配电线路、用电现状、管理运行等各个方面。

电网线损率是反映电网线路损耗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评价电网综合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对地区电网线损进行分析,并提出降损措施。

一、线损分析地区电网线损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输电线路线损输电线路是电能从电源送达电负载的关键部分,输电线路的损耗主要来自于线路上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效应和感应效应两种机理。

输电线路线损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材质热损耗大,导线采用优质铜或铝线,优先选择裸导线。

当然,在某些极端的地形地貌条件下也可以采用绝缘导线,不过需要切实做好绝缘工作。

换而言之,如果线路材质选用不合适,则会造成线路损耗率的提高。

2.电压降低严重,电压的降低是导致线路线损率升高的因素之一。

如果负载过远,则导致线路电压下降,不但会影响电力质量,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线路断电。

(二)变电设备线损变电设备线损是指变压器和其他高压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损耗能量而失去的电能量。

变电设备线损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铁心损耗较大,铁心是变压器内的核心部件,功率损耗是变压器线损损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心损耗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铁心材质相对质量较低,二是由于设计工艺不合理。

2.绕组损耗较大,绕组是变压器内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变压器运行效率。

如果绕组匝间电绝缘质量不好,容易损坏。

此外,绕组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注意绕组的冷却工作。

配电线路线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线路负载过大,导致线路电流过大,引起线路功率损失。

同时,线路阻抗较大,沿线压降比较严重,损耗很大。

二、降损措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降低地区电网线损:(一)归并小电站在建立新电站时,可以适当增大新电站的装机容量,减少新电站的数量。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
电力网的技术线损是指由于电力输送和分配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包括电阻损耗、感应损耗和绝缘损耗等。

降损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措施,减少电力网的技术线损,从而提高电网的能效性能。

本文将对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进行分析。

电力网技术线损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
1. 导线电阻损耗:导线电阻会导致电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电网损耗。

导线电阻损耗与导线截面积、导线材料、导线长度和电流大小有关。

2. 导线感应损耗:交流电传输时,由于导线中的电流变化,会引起导线本身的电阻变化,导致能量转化为磁能和热能损耗。

3. 绝缘损耗:电力输送过程中,本身需要通过绝缘材料进行绝缘保护,绝缘材料的特性会导致电能的损耗。

1. 优化电网结构:优化电网的布局以及电力输送线路的设计,使得输电线路距离缩短,电流变化小,从而减少导线电阻和感应损耗。

3. 优化输电模式:采取高压输电模式,如直流输电模式,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阻和感应损耗。

4. 提高线路绝缘性能:采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加强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减少绝缘损耗。

5. 定期检修和维护电力设备: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减少能量的损耗。

6. 建设智能电网: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建设智能电网,实现对电力网络的监测和控制,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技术线损。

电力网技术线损是电力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耗,可以通过优化电网结构、减小导线阻抗、优化输电模式、提高线路绝缘性能、定期检修和维护电力设备以及建设智能电网等措施进行降损。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高电网的能效性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工作措施

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工作措施

推广需求侧管理
通过需求侧管理措施,引 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负 荷率,降低线损。
04
实施降损工作措施方案
制定详细实施计划
明确降损目标
根据电网线损情况,制定具体的 降损目标,如降低线损率、提高
功率因数等。
制定实施计划
针对不同的降损措施,制定详细的 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负责人、 所需资源等。
明确责任分工
针对线损管理效果,设定合适的评估指标,如线损率、电压合格 率、功率因数等。
收集数据
定期收集电网运行数据,包括电量、负荷、设备参数等。
对比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 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针对问题持续改进工作措施
制定改进计划
01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降损工作中 的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加强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培训计划
制定针对不同岗位和人员的培训 计划,提高员工对降损工作的认 识和技能水平。
技能提升
通过培训、实践等方式,提高员 工在电网线损管理方面的技能水 平,确保工作质量。
考核与激励机制
建立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员工在 降损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给 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选用合适导线
根据负荷大小和线路长度,选用合适的导线截 面和材质,降低线路电阻。
改善线路绝缘
加强线路绝缘维护,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减少漏电损失。
提高负荷预测与调度水平
加强负荷预测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气象 信息,提高负荷预测的准 确性和精度。
优化调度策略
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电网 运行状况,优化调度策略 ,合理安排机组启停和发 电计划。

配电网技术线损和降损措施分析

配电网技术线损和降损措施分析

配电网技术线损和降损措施分析配电网的技术线损是指在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终端用户的过程中,因为电流的通过而产生的损耗。

线损包括电阻损耗、电感损耗和电容损耗等。

降损措施是为了减少配电网的技术线损,提高电网的效率。

配电网的技术线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导线的电阻会造成电能的损耗。

这是由于导线的电阻会使得电流通过时产生热量,导致能量的损失。

电感是导线上电流变化时产生的电势感应。

在配电网中,电感会使得电能从电源到达终端时受到能量损耗。

电容也会导致能量损耗。

电容是指电路中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随电流变化而变化。

在配电网中,电容会导致电能的损耗。

降损措施可以分为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导线材料和大小。

导线的电阻是导致线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选择具有低电阻的导线材料可以降低线损。

适当选择导线的大小也可以减少线损。

导线太细会导致电压降低,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

其次是合理布置配电网的结构。

良好的配电网结构可以减少电感的损耗。

合理的布局能够使得电流的流动路径尽量短,减少电感对电能的影响。

还应避免过多的拐角和分支,以减小电容的损耗。

再次是改善配电设备的质量。

配电设备是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终端用户的关键环节。

如果设备质量不合格,容易引起电能的损耗。

改善设备的质量,提高其效率,可以降低线损。

最后是加强配电网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实时监控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问题。

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合理的电能计量和电能结算制度,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减少不合理电能消耗。

降低配电网的技术线损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

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和大小,优化配电网结构,改善配电设备质量,加强监控和管理,这些都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通过降低线损,可以提高配电网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稳定的电能供应。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线损是指电力系统输送电能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包括电阻损耗、感性损耗和电容损耗等。

电网技术线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网技术设备所造成的损耗,二是电能的盗用和非法用电所造成的损耗。

介绍电网技术设备所造成的损耗。

在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的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因素,会造成电能的损耗。

具体而言,电线的电阻损耗是由于导线的电阻造成的,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电能的损失;电感损耗是由于变压器的铁芯和线圈的铜损导致的,当电流变化时,会在线圈上产生涡流,从而损耗电能;电容损耗是由于电容器内部的电介质存在损耗导致的。

这些设备本身的损耗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运行来减少线损。

介绍电能盗用和非法用电所造成的线损。

电能盗用是指非法获取电力供应商的电能而不支付相应费用的行为,包括直接接线盗电、通过非法接触电表盗电以及电表串流盗电等;非法用电是指私自接通电力设备进行用电,但没有正式注册和缴费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电力供应商的利益,也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线损增加。

为了降低线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打击电能盗用和非法用电。

可以加强电力设备的安全性,避免电能被非法接触;通过提高用户的用电安全意识,降低非法用电的发生率;加强对盗电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

为了降低电力网技术线损,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

可以优化电网的结构和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施的位置和容量,减少输电距离和线路阻抗,可以有效降低线损。

可以采用高效的输电设备。

使用高导电性能的材料来制作输电线路,增加变压器的变比,减少电能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可以建设智能电网。

通过智能电表、智能监测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排除线路故障,减少不必要的线损。

加强电网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也是降低线损的关键措施。

线损是电力系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运行,以及预防和打击电能盗用和非法用电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线损,提高电网的输电效率和供电质量。

地区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解析

地区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解析

地区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解析一、地区电网线损分析电网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配电过程中由于电缆、电线、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存在损耗而消耗的电能。

电网线损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供电质量下降,给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隐患。

因此,对地区电网的线损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线损是指由于输电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电气设备自身特性引起的线损。

其主要原因有:1.线材电阻损耗:电网中运行的电缆、电线具有一定的电阻,电流通过电线时,会引起电能的损耗。

2.变压器的铜铁损耗:变压器铜绕组中电能通过时由于电阻的存在而产生损耗。

3.开关设备损耗:开关设备在接通和切断电路时会有损耗。

非技术线损是指电能在输配电过程中由于非供电负荷、非法窃电、测量误差等非电气设备特性引起的线损。

其主要原因有:1.非供电负荷损耗:电网中存在非供电用电设备,如电力公司的厂房、车间等,这些设备会消耗一定的电能。

2.非法窃电:电网中存在非法窃电行为,这些窃电行为会造成电网损耗。

3.计量误差:电能表的准确性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也会造成电网线损。

为了降低地区电网的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供电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电缆、电线、变压器、开关设备等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技术线损。

2.优化电网布局:合理规划和布置输配电设备,减少输配电距离和线路,降低线材电阻损耗。

3.加强窃电查处:加大对非法窃电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巡检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窃电问题。

4.提高计量准确性:定期检查并校准电能表,提高其准确性,减少计量误差引起的线损。

5.加强线路负荷管理:合理规划电网负荷,避免过载运行,减少开关设备损耗,并确保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

6.使用高效节能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线等电气设备,减少设备自身消耗的电能。

7.推广智能电网技术: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提高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降低线损。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用电负荷的增加,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线损会引起电网运行效率下降,增加电网运行成本,同时也会对电力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

采取有效的线损管理措施和降损措施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线损管理措施:1. 定期巡检和设备维护:定期对配电网的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发现并及时处理存在的故障和隐患,避免因设备问题引起的线损增加。

2. 安装智能仪表:利用智能仪表实时监测线路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及时发现线路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调整和维修,减少线损。

3. 提高运行质量:加强对供电线路的维护,定期清理树木、异物等可能对线路造成短路、漏电等潜在危险的因素,保持供电线路的良好状态,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线损。

4. 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利用现代化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对线路的各项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而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线损。

1. 优化线路布置:通过优化配电网线路的布置和结构,减少电流载荷过大和线路长度过长等因素对线损的影响。

通过减少线路的长度和配网变压器的设置,降低线路电阻和电气压降,从而减少线损。

2. 提高线路绝缘和设备性能:提高配电网线路、开关设备和变压器等的绝缘和设备性能,减少电气能量的损耗,降低线损。

3. 优化负荷配置: 通过合理布置和调整负荷,减少电能在配电网中的传输损耗。

引导用户采用高效用电设备和管理措施,降低用电负荷和线损。

4. 改善供电可靠性:提升配电设备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立快速诊断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处理供电故障,减少线损。

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节约能源和保障供电质量的关键。

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定期巡检和设备维护、安装智能仪表、提高运行质量、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等。

还需要优化线路布置、提高线路绝缘和设备性能、优化负荷配置和改善供电可靠性等降损措施。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

电力网技术线损及降损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量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电力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线路损耗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线损”。

线损是指在输电过程中因电能输送经过导线、变压器等设备时所遇到的电能损失,其中的损失包括电阻损耗、电磁感应损耗和电容器损耗等。

线损问题的存在不仅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同时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对于线损问题的解决,一直是电力系统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电力网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及分析以及降损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一、线损的影响因素及分析1. 线路的长度和材质输电线路的长度是线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电能输送过程中,电流会经过导线,而导线本身具有电阻。

导线的电阻会造成一定的电阻损耗,当输电线路长度增加时,这种电阻损耗也会增加。

导线的材质对电阻损耗也有一定影响,通常情况下,铜导线的电阻损耗要小于铝导线。

2. 负载率的大小电力系统的负载率大小也是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负载率较大时,导线传输的电流也会相应增加,从而增加了电阻损耗。

在负载率较小时,由于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不高,也会导致一定的电能损失。

3. 输电距离输电距离的大小也是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输电距离越长,线损也越大。

这是因为输电距离越长,输电线路的电阻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了电阻损耗的增加。

4. 电力设备的老化和质量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老化和质量问题也会对线损产生一定的影响。

变压器的老化会导致变压器损耗的增加,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5. 周围环境条件周围环境的条件也会对线损产生影响,比如气温、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导线的电阻,从而对线损产生一定的影响。

线损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分析线损问题。

二、降损措施分析1. 优化输电线路设计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线损。

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可以根据输电距离来选择合适的导线材质和截面积,以减小电阻损耗;在输电线路的布局上,也可以避免额外的回路,减少电流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正式版
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摘要:根据43个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考核情况,从无功管理、线损理论计算、配电变压器节能、基础资料、低压线损等方面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提高计量准确性、科学管理等降低线损的具体技术措施及组织措施,对搞好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达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线损;降损;潮流
广西电网公司1999年开始对43个代管县级供电企业进行农网建设与改造,通过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理顺农电管理关系,规范农电市场秩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截至20xx年底,公司代管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区域内农村供电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0%,比“九五”末提高了15个百分点;20xx年综合线损7.9%,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

本文根据43个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考核情况,从无功管理、线损理论计算、配电变压器节能、基础资料、低压线损等方面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
率因数、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提高计量准确性、科学管理等降低线损的具体技术措施及组织措施,对搞好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达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代管县级供电企业线损考核情况
广西电网公司对43个代管县级供电企业开展了线损管理达标验收工作。

从验收的情况看,除个别县公司的低压损耗超过12%的标准外,其余基本都能够按照南方电网公司标准开展节能降耗管理工作。

但是,与先进地区比较,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

广东电网公司南海、斗门和惠东三个县级企业的10kV线损都在4%、低压线损都
在8%以下。

对比之下,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诸条。

无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在:变电站、台区无功补偿不够,35kV及以上电网无功优化计算工作没有开展。

检查中发现有一个县公司15座35kV变电站只有8座站装设补偿电容,2000多台配变只装设了50多套低压无功补偿,补偿度远远不够,另外一个县公司相当部分10kV线路功率因数在0.7~0.8之间。

而电网无功优化计算则基本没有哪个县公司真正开展。

线损理论计算工作薄弱。

相当部分企
业没有开展线损的理论计算,线损管理缺乏理论依据。

有个别县公司计算出来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差距较大,没有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校正,也没有将计算结果作为线损管理的依据。

在配电变压器方面,仍有S7型高能耗变压器在运行,S9节能型变压器的普及不够。

运行中的配电变压器普遍存在台变容量过大,而负荷率(在最大负荷时)很低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现象。

检查发现个别县公司计量室管理不达标(主要是温湿度、防尘、防水等环境条件和实验室管理制度执行),校验台和标准
表未能及时送检,人员未能持证上岗,计量未能按规定进行轮校、轮换,有些表计甚至自报装以后十几年均未校验或更换。

有2个县公司执行分线分压分台区线损管理制度不到位,没有按标准进行线损分线分压分台区管理,对线损的分析、控制没有依据,造成线损分析不准确,有个别公司根本没有进行线损分析工作,凭感觉和经验进行线损管理。

基础资料不全,用电档案不准确。

检查中发现个别县公司的数据报表是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整理出来的,表计与台区变的对应不准确,图纸资料与现场状况不符,
图纸资料的更新滞后于现场运行设备的变动。

在城网改造中,都注重改造了10kV主线,而变压器380V以下的低压线路则基本未进行改造。

目前运行中的低压线路现状是陈旧、凌乱、搭头多、线路过长,这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使线损增加。

2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2.1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在负荷的有功功率P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小负荷
所需的无功功率Q,进而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及变压器的无功功率,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功率和电能损耗。

2.2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在负荷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电网元件中的负荷损耗部分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减少,提高电网电压,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将相应减小,负载损耗也随之降低。

升压是降低线损很有效的措施。

升压改造可以与旧电网的改造结合进行,减少电压等级,减少重复的变电容量,简化电力网的接线,适应负荷增长的需要,以显著降低
电力网的线损。

具体可有如下措施。

分流负荷,降低线路的电流密度。

利用变电站剩余出线间隔,对负荷大、损耗高的线路进行分流改造,通过增加线路出线的方式降低线路负荷,从而降低线损。

调整负荷中心,优化电网结构。

针对农村10kV配电网中存在的电源布点少,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采取兴建新站和改造旧站的方法来缩短供电半径,农村低压配电网中则采取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方式来达到节电的目的。

改造不合理的线路布局,消除近电远
供,迂回倒送现象,减少迂回线路,缩短线路长度。

对运行时间长、线径细、损耗高的线路更换大截面的导线。

更新高损主变,使用节能型主变。

主变应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配有两台主变的要根据负荷情况投运一台或两台主变,并适时并、解裂运行。

有载调压的主变,要适时调整电压,使电压经常保持在合格的范围内。

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对线损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农网中造成配变不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型号,容量选择不合适,安装位置不恰当;运行因素如农村用电负荷存在季节性强,峰谷差大,年利用小时低,全年轻载甚至空载时间长,管理不善等。

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平均负荷率是配电网络降损工作的重点内容。

2.3提高计量准确性
更换淘汰型电能表,减少计量损失,积极采用误差性好、准确度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
现抄表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提高计量精度、合理设置计量点,对专线用户加装更换失压记录仪,并推广使用具有宽量程,高精度电子式电能表,为一些用户装设IC卡表,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及时查处现场各种计量差错。

推广应用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大用户和居民用户远方抄表。

每月抄报日应及时核算当月功率因数是否在0.9以上,不足时应考虑采用高压补偿措施。

对大用户可装设带分时计费的无功电能表,进行高峰时段的功率因数考核。

3科学管理降低线损的组织措施
科学管理降低线损的组织措施主要有以下内容。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网络,并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在制度中明确职能科室和生产单位之间的分工,不断完善线损承包考核制度,使线损率指标与全公司职工工作质量挂钩。

搞好线损统计,坚持做到年部署、季总结、月分析考核,逐季兑现奖惩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主管部门每月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会,分析指标完成情况,针对线损较高的线路,从线路质
量、表计接线、是否窃电、无功补偿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落实,下月线损分析会必须汇报问题查找、处理结果,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合理安排检修,及时清除线路障碍,合理安排检修,尽量缩短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

另外,在春、秋两季输电部门应认真组织清除线路障碍,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减少线路漏电。

加强抄核收管理,堵塞抄核收漏洞,制定“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收工作,抄表时间
及抄表人公开公布,公司主管部门不定期组织抽查,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确保抄表及时准确,核算细致无误。

开展潮流计算、潮流分析工作,重大方式变化时,及时进行潮流计算。

选择最佳运行方式使其损耗达到最小。

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制定出各变电站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使各变电站主变保持最佳或接近最佳运行状态,保证主变的经济运行。

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强化地方电厂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的管理,使线损大大降低,并且改善电
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如虎.高压深入负荷中心与提高运行电压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J].广西电力,1999,(4).
[2]李如虎.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J].广西电力,1999,(2).
[3]陈益伟.玉林电网结构及降损措施[J].广西电力,2001,(2).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