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苏教版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细胞既不能无限长大,也不能无限小,细胞最小的限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 A .生物的种类所决定 B .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C .细胞的核质比例D .细胞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基本结构和物质所需要的一定空间而决定的 2.有丝分裂中,姊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分开发生于: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3.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92,则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 分子数分别为( )A.92 92 92B.23 92 92C.46 92 92D.184 46 464.一个处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内有32条染色体,则洋葱根毛体细胞中来自父方的染色体数和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A .16和16B .32和16C .8和16D .8和85.果蝇体细胞有 8 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 核DNA 分子数目依次是( ) A. 8 、16 、16 B. 16 、16 、16 C . 16 、0 、16 D. 8 、0 、16 6.从内部原因看,细胞癌变的机理是A .自然形成的B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 .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的D .细胞衰老的必然结果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 .皮肤和消化道上皮细胞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B .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D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3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 8.洋葱体细胞分裂中有8对染色体,下列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的细胞是 A .根毛区细胞 B .根尖分生区细胞 C .叶肉细胞 D .花粉粒9.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细胞内水分减少B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降低C .酶的活性降低D .细胞内呼吸速率增强 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与分化前有所不同B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大多保留着分裂能力C .在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D .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已经表达11.科学家用32P 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 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 )数据如下图所示。
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所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正确;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激素、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糖、抗体等,B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下列各项能够看作是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B.空气进入肺泡C.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D.静脉注射青霉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A错误;空气进入肺泡,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B错误;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没有进入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不能看作进入内环境,C错误;肌肉注射青霉素,是把青霉素注射到组织液中,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可以看作进入内环境,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不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说明激素调节具有特异性;B正确。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段考(生物)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5.D【解析】试题分析:A、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9:3:3:1,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且表现为完全显性,A错误;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四种类型,但是数量不相等,B错误;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随机结合,有16种组合方式,C错误;D、若相对性状的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若亲本为AAbb、aaBB,则F2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新组合功能类型占,D正确.故选:D.7.C【解析】试题分析:蜜蜂中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所以褐色(用A表示)雄蜂的基因型是A,纯合黑色(用a 表示)雌蜂的基因型是aa,雌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因此子代的雄蜂基因型为a,体色为黑色,蜂王和工蜂的基因型为Aa(雌蜂),体色为褐色,故ABD错误,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b无论是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的结果始终是bb.由于AAbb:Aabb=1:1,所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所以自由交配后AA的个体为,Aa的个体为,aa的个体为,但aa纯合致死,故AA的个体占=,也即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故选:C.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14.A【解析】试题分析: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基因型都是AaBb,由于基因A或b纯合时胚胎致死,所以其相互交配的后代中,凡含AA或bb的个体均死亡,若单独考虑每一对基因,则其后代基因型分别为2/3Aa、1/3aa和1/3BB、2/3Bb,二者组合结果,后代基因型为2/9AaBB(黄色短尾)、4/9AaBb(黄色短尾)、1/9aaBB(灰色短尾)、2/9aaBb(灰色短尾),因此子代的表现型比为2:1,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015-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201-2016学年度下学期半期校联考生物试题命题人: 开永审题人:何代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0分)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A它的寿命有限B它所生活的环境有限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长大D因为细胞具有细胞周期2下列可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醋酸杆菌B植物叶片表皮细胞蓝藻D马蛔虫受精卵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数都加倍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4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核DNA含量为。
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分别是()A2n和Bn/2和/22n和/2Dn和下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6.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 间期DNA合成之后的时期)。
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
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
由此推断()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与其释放量有关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7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B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衰老的生物体内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D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原癌基因8.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变小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细胞的分化程度越大其分裂能力越强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9.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已经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微型人脑。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

2015—2016学年下期中考18届高一生物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在答题卡中;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于人体内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生活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就是细胞的内环境B.人体代谢都是在内环境中发生的C.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3.人体内的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A.水的平衡B.盐的平衡C.pH的平衡D.血糖的平衡4.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B.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食物中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5.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B.有人到了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是因为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发烧时食欲下降是因为消化酶活性降低造成的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6.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右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突触简图。
下列对突触简图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神经兴奋传导从A→B②神经兴奋传导从B→A③神经兴奋传导从B→C④神经兴奋传导从C→B⑤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A.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7.如右图表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B.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只在8~20岁之间进行C.从出生到20岁左右,一直分泌较多的激素是生长激素D.人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8.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中试题(苏教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生物期中试题(苏教版)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请把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荚的颜色和形状B.兔的长毛与卷毛C.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2.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A.染色质形成染色体B.DNA复制1次C.出现四分体D.着丝粒分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合子一般表现出显性性状B.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4.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A.YR B.yR C.Yr D.Yy5.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有两个着丝粒B. 有四条染色体C. 两对姐妹染色单体D. 有四个DNA分子6.某人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作出统计,结果如图,则亲本的基因组成为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7.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B.杂合子之间杂交,后代全是杂合子C.两者形成配子时,都有等位基因分离D.若进行自交实验,前者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后者后代发生性状分离8.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单体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没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A .卵细胞B .极体C .初级精母细胞D .次级精母细胞10.下面四组杂交实验中,可以确定相对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是A .高茎×高茎→高茎B .高茎×高茎→高茎、矮茎C .矮茎×矮茎→矮茎D .高茎×矮茎→高茎、矮茎11.下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
【全国市级联考word】山东省高密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山东省高密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1.下列物质必须从核孔进出细胞核的是A. 氨基酸B. 葡萄糖C. RNA聚合酶D. 呼吸作用酶系2.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下列有关核膜、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 B.都具有C、H、O、N、P等化学元素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 D.都含有遗传物质3.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宗接代过程中A. 染色体的传递规律B. 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C. 基因的传递规律D. 基因型的传递规律4.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基因分离定律。
他做出的“演绎”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C.属于卵原细胞分裂的是乙、丙、丁 D.乙、丁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6.基因型为AaX B X b个体产生的一个卵细胞,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下图(①、②代表X染色体),该卵细胞产生过程中()A. 卵母细胞未能进行染色体复制 B.初级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未能联会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关同源染色体未能分开 D.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其染色体组成与该卵细胞都相同7.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A.常染色体上 B.X染色体上 C.Y染色体上 D.线粒体中8.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
2015——2016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生物期中试题2016.0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下确选项,将正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狗的直毛与卷毛;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
这对夫妇生下蓝眼男孩的可能性是()A.1/2 B.1/4 C.1/8 D.1/63.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A.1/8; B.1/16; C.3/16; D.3/8。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A.9:3:3:l; B.1:l:1:1; C.3:l:3:1; D.3:1。
6.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A.三黑一白; B.全部白色;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