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系课程表

合集下载

中医学授课内容和学时分配表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48学时

中医学授课内容和学时分配表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48学时

《中医学》授课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一、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48学时(一)导论2学时(二)中医学的哲学思想2学时(三)藏象学说8学时(四)病因病机2学时(五)诊法述要4学时(六)辩证8学时(七)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2学时(八)中药8学时(九)方剂4学时(十)针灸自学(十一)内科常见病症4学时1.咳嗽 12.胃痛 13.黄疸 14.水肿 1(十二)见习4学时二、自学内容:针灸三、建议参考书:《中医学》教学大纲中医学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中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中医学是中国医药学的简称,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卓越诊疗效果的医学理论体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精华,初步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诊断、治疗常识,加深了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认知的差异,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加临床诊疗知识和技术。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医学、进行中西医结合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提高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选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医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高鹏翔主编)。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适当安排讨论式教学。

教师除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及任务外,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适当补充讲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一、导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熟悉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和中医学认知方法。

3.了解中医学的学科优势,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

教学时数:2教学内容: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中医学的起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摄生及预防医学思想,中医学学科优势与展望;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

中医养生教育培训课程表

中医养生教育培训课程表
1、浑身烦热,是不是感觉脾气似乎见长?
2、腰酸背痛,眼睛干涩,浑身无力等疲劳现象长期得不到缓解
3、是不是感觉自己也需要补肾了?
4、眼胀,口干舌燥,喉咙痛是不是在困扰你
5、影响你英俊潇洒的痤疮迟迟不舍得离开你的脸庞
6、记忆力下降,有时怀疑自己是不是年龄大了,还是未老先衰呀
1、女性衰老的奥秘
2、女性生殖系统知识
一、中医八纲辩证
二、中医的五大循环系统
三、中医的七大论点
四、经络全息诊断
1、阴阳
2、表里与小肠
3、脾与胃
4、肺与大肠
5、肾与膀胱
1、辨证唯物论
2、平衡论
3、整体论
4、全息论
5、预防论
6、药食同源论
7、子午流注论
1、全息面诊
2、全息舌诊
3、全息耳诊
4、全息鼻诊
5、全息手诊
五、顽固性美容问题
六、青年女性养生
七、青年男性养生
八、老年女性养生
1、皮肤过敏、敏感
2、暗疮、粉刺、囊肿、结节
3、黄褐斑、雀斑、老年斑
4、皮肤晦暗、无光泽
5、皮肤松弛、下垂、皱纹
6、黑眼圈、眼袋、眼角皱纹
7、白头发、脱发、干枯
8、红血丝、面红
9、瘢痕、湿疹、
10、唇干、唇裂、唇起皮
11、肥胖、消瘦
12、脚气、口臭
1、月经不调、妇科疾病已经开始困扰你了吗?
2、腰酸背痛,眼睛干涩,浑身无力等疲劳现象长期得不到缓解
3、嗜睡或失眠时常干扰你吗
4、吃的比谁都少,肉却长的比谁都快?
5、眩晕、头痛常会光顾你
5、已经过了青春期,还是痤疮满脸,讨厌极了
6、小小的年纪皱纹和色斑就爬上了脸,痛苦!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摘要:一、引言二、中医学大一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三、中医学大二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四、中医学大三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五、中医学大四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六、中医学大五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七、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其课程设置涵盖了理论、实践、临床等多个方面。

从大一到大五,课程安排逐渐深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逐步掌握中医学的精髓。

二、中医学大一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一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解剖学、生理学、医古文等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大一学生还将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核心专业课程,让学生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初步了解。

三、中医学大二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二阶段,学生继续深化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如病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

2.专业课程:大二学生将学习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等课程,提高学生在中医治疗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中医学大三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三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提升理论素养。

2.专业课程:大三学生开始接触中医临床课程,如中医妇产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等,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五、中医学大四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四阶段,学生继续深化中医学课程,学习中医耳鼻喉科、中医肛肠科等,拓宽知识面。

2.专业课程:大四学生进行临床实习,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

六、中医学大五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五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研究方法、中医学进展等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2.专业课程:大五学生进行临床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七、结论从大一到大五,中医学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最新版)目录1.中医学专业简介2.大一课程安排3.大二课程安排4.大三课程安排5.大四课程安排6.大五课程安排7.总结正文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医学专业。

它以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培养具有扎实中医学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中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

下面是大一至大五的课程表概述:大一课程安排:大一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阶段,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公共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英语、体育等。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学概论、中医经典导读、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大二课程安排:大二课程在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涉及一些临床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此外,还有与之相关的西医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大三课程安排:大三课程以临床实践为主,学生需要在附属医院进行实习。

实习课程包括中医临床实习、针灸临床实习等。

同时,还要学习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如中医养生学、中医心理学、中西医结合等。

大四课程安排:大四课程进一步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学生需要在不同科室进行轮转实习。

实习课程包括内科实习、外科实习、妇科实习、儿科实习等。

此外,还要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如中医医经医籍、中医学术思想史等。

大五课程安排:大五课程以毕业论文和就业指导为主。

学生需要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并参加就业指导课程,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此外,还有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如中医美容学、中医康复学等。

总结: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从大一至大五,课程逐步由基础向临床实践过渡,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医相关工作。

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表

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表

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表摘要:一、中医基础理论1.中医的基本概念2.阴阳五行学说3.藏象学说4.气血津液学说5.经络学说二、中医诊断学1.四诊方法2.八纲辨证3.病因病机4.病症辨析三、中药学1.中药的性能2.中药的分类3.中药的炮制4.中药的配伍5.常用中药四、方剂学1.方剂的组成2.方剂的分类3.方剂的用法4.常用方剂五、针灸学1.经络与腧穴2.针灸的治疗原则3.针灸的技法4.针灸的临床应用六、推拿学1.推拿的基本手法2.推拿的治疗原则3.推拿的临床应用七、中西医临床实践1.内科疾病2.外科疾病3.妇产科疾病4.儿科疾病5.传染性疾病八、医学伦理学与医患沟通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医学伦理学的主要内容3.医患沟通的技巧4.医疗纠纷的处理正文:中西医临床医学课程表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实践以及医学伦理学与医患沟通等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包括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以及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中医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包括四诊方法、八纲辨证、病因病机以及病症辨析等内容。

通过这些方法,中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

中药学和方剂学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分类、炮制、配伍以及方剂的组成、分类、用法等方面的学科。

中药和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针灸学和推拿学分别是研究针灸和推拿治疗方法的科学。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和腧穴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中西医临床实践涵盖了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等方面。

这些内容体现了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医学伦理学与医患沟通是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医学伦理学教育医生要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患者的权益;医患沟通则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药学课表

中药学课表

人体解剖学(必修) ◇1-9(3,4)◇教1- 406X◇董贤惠 生理学(必修)◇1018(3,4)◇教1-406X ◇周崇坦 中医学基础理论(必 修)◇1-18(5,6)◇教 1-406X◇郭玉成/于 海龙
中医学基础理论(必 修)◇1-18(3,4)◇教 1-406X◇郭玉成/于 海龙
物理学(必修)◇118(5,6)◇教1-406X ◇谷俊改
班级课程表
班级名称:12中药本1班(48人) 班级代码:1201040101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第 一 二 节 第 三 四 节 第 五 六 节 第 七 八 节 第 九 十 节
人体解剖学(必修) ◇1-9(1,2)◇教1- 406X◇董贤惠 生理学(必修)◇1018(1,2)◇教1-406X ◇周崇坦 大学英语(必修)◇ 1-18(3,4)◇图1-外 语小教室6◇益文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有机化学(必修)◇ 理(必修)◇11-18(1,2)◇教1- 18(1,2)◇教1-406X 406X◇陈治宇 ◇张明如/要立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有机化学(必修)◇ 修)◇1-18(7,8)◇图 1-18(7,8)◇教1- 1-计算机室1◇张琪 406X◇陈治
2013-1-4 15:53
星期四
大学英语(必修)◇ 1-18(1,2)◇图1-外 语小教室6◇益文杰
星期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学基础(必修)◇118(1,2)◇教1-406X ◇孙丽红/修俊雅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星期六 星期日
上 午
下 午
大学体育(必修)◇ 人体解剖学(必修) 1-18(3,4)◇操5◇马 ◇1-9单(3,4)◇教1 腾 -406X◇董贤惠 大学英语(必修)◇ 2-18双(3,4)◇图1语音实验室4◇益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有机化学(必修)◇ 物理学(必修)◇1修)◇1-17单(5,6)◇ 1-18(5,6)◇教1- 18(5,6)◇教1-406X 图1-计算机室2◇张 406X◇陈治宇 ◇谷俊改 琪 有机化学(必修)◇ 2-18双(5,6)◇教1- 中国近代史纲要(必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 修)◇1-18(7,8)◇教 修)◇1-18(7,8)◇图 1-406X◇贾岩松 1-计算机室1◇张琪

定向中医学课程表大一到大五

定向中医学课程表大一到大五

定向中医学课程表大一到大五大学中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五年的课程,从大一到大五,全面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中医学课程表,详细介绍了每个学年的学习内容。

大一:1. 中医学基础:学生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等。

此外,还将学习中医的基本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中药学:学生将学习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用部位和药材质量评价等。

还将学习中药的制剂方法和配伍原则。

3. 中医诊断学:学生将学习中医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四个诊断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病人的症状来进行辨证施治。

4. 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学生将进行实验,学习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临床实践。

大二:1. 中医内科学:学生将学习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方案等。

2. 中医外科学:学生将学习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方案等。

3. 中医针灸学:学生将学习中医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包括经络学、穴位学、针灸手法和针灸治疗方法等。

4. 中医方剂学:学生将学习中医方剂的基本知识,包括方剂的分类、组成和应用等。

大三:1. 中医妇科学:学生将学习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方案等。

2. 中医儿科学:学生将学习中医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方案等。

3. 中医五官科学:学生将学习中医五官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中医五官科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方案等。

4. 中医养生学:学生将学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调养方法和食疗方案等。

大四:1. 中医肿瘤学:学生将学习中医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中医肿瘤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疾病的辨证施治和中药治疗方案等。

中医系课程表

中医系课程表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上课地点:A 代表新教学大楼,B 代表北门成教楼
注:本课表从2010 年9 月6 日起执行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上课地点:A 代表新教学大楼,B 代表北门成教楼
注:本课表从2010 年9 月6 日起执行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上课地点:A 代表新教学大楼,B 代表北门成教楼
注:本课表从2010 年9 月6 日起执行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上课地点:A 代表新教学大楼,B 代表北门成教楼
注:本课表从2010 年9 月6 日起执行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上课地点:A 代表新教学大楼,B 代表北门成教楼
注:本课表从2010 年9 月6 日起执行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上课地点:A 代表新教学大楼,B 代表北门成教楼注:本课表从2010 年9 月 6 日起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中医类专业2007级内外招(含针推)41+19人
注: 本课表从2010年9月6日起执行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中医学专业2008级内外招35人
上课地点:A代表新教学大楼,B代表北门成教楼
注:本课表从2010年9月6日起执行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注: 本课表从2010年9月 6 日起执行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注: 本课表从2010年9月 6 日起执行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院本科生课程安排表

大学英语I
必修4学分
正常人体解剖学
必修1、5学分
吕来清A618
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
必修1、5学分
吕来清
心理健康(11—12
节)
(2—10周)
选修1学分
马绍斌A112

中医基础理论
必修5学分
陈利国A312
中医传统文化与中医(第7、11
周除外)A124
选修2学分
刘红杰

近代中国(外招)
张声海
必修2学分
A124
计算机基础(护
理、中医类)
必修2学分A304
齐国隆(上机在
周六下午)
基础化学(7—9)
选修3学分
刘杰A304
与08护理合班
上课地点:A代表新教学大楼,B代表北门成教楼
注: 本课表从2010年9月 6 日起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