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常用焊接设计工艺要求
通用焊接工艺规范(普通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铜管焊接)

通用焊接工艺规范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1.1焊前准备1.1.1 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1.1.2 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1.1.3 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2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
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1.1.4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1.1.5 焊缝的设臵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2)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
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3)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4)不锈钢焊件焊接部位两侧各l00 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粘污焊件表面的措施:可将石棉置于焊接部位两侧等。
1.1.6 焊条、焊丝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保温,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
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
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见表4。
表4 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接上表:1.2.8 施焊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普通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铜管焊接)

通用焊接工艺规范1 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的焊接1.1焊前准备1.1.1 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1.1.2 焊件的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等离子弧、氧乙炔焰等热加工方法,在采用热加工方法加工坡口后,必须除去坡口表面的氧化皮、熔渣及影响接头质量的表面层,并应将凹凸不平处打磨平整。
1.1.3 焊件组焊前应将坡口及其两侧表面不小于20 mm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
油污清理方法如下,首先用丙酮或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擦洗,然后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使用的钢丝刷应定期进行脱脂处理。
1.1.4 管子或管件、筒体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1.1.5 焊缝的设臵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便于焊接和热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板卷筒或设备、容器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纵向焊缝间的距离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 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 mm;(2)除焊接及成型管件外的其他管子对接焊缝的中心到管子弯曲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l00 mm;管子对接焊缝与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 mm。
同一直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公称直径小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3)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4)不锈钢焊件焊接部位两侧各l00 mm范围内,在施焊前应采取防止焊接飞溅物粘污焊件表面的措施:可将石棉置于焊接部位两侧等。
1.1.6 焊条、焊丝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烘干、保温,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
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
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见表4。
表4 常用焊材烘干温度及保持时间接上表:1.2焊接工艺要求1.2.1 碳素钢及合金钢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符合本规范附录B第 B.0.1条及第B.0.2条的规定。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引言焊接是一种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常用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焊接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航空、汽车等行业。
对于不同的金属材料,焊接工艺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包括钢、铝和铜的焊接工艺。
一、钢的焊接工艺钢的焊接工艺主要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电阻焊。
1. 电弧焊电弧焊是一种常用的钢焊接工艺。
常见的电弧焊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和埋弧焊。
•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是最基本的焊接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电流引起两个金属工件之间的弧光放电,产生高温从而使两个金属工件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手工电弧焊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控制,适用于焊接各类钢材。
•埋弧焊:埋弧焊是一种自动化的焊接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电极焊丝和工件之间自动产生和保持电弧,从而将焊丝熔化形成焊缝。
埋弧焊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质量好,适用于焊接大型结构。
2. 气体保护焊气体保护焊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利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区域免受大气影响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气体保护焊方法包括氩弧焊和二氧化碳保护焊。
•氩弧焊:氩弧焊是一种使用纯氩气或氩气和氦气的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方法。
氩弧焊的优点是焊缝干净、焊缝质量高,适用于焊接不锈钢等。
•二氧化碳保护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是一种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方法。
二氧化碳保护焊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焊接碳钢等。
3. 电阻焊电阻焊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的方法。
电阻焊适用于焊接薄板、管道等金属材料。
常见的电阻焊方法包括点焊和缝焊。
•点焊:点焊是一种通过在工件接触区域施加高电流短时间加热的方法。
点焊的优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质量好,适用于焊接金属片。
•缝焊:缝焊是一种通过在工件接触区域施加高电流长时间加热的方法。
缝焊的优点是焊接强度高、耐腐蚀性好,适用于焊接管道等。
二、铝的焊接工艺铝的焊接工艺主要包括惰性气体焊和摩擦焊。
1. 惰性气体焊惰性气体焊是一种在焊接过程中利用惰性气体保护焊接区域免受氧化影响的焊接方法。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它将两个或更多的金属部件通过熔融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连接。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包含了焊接操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确保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焊接接头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介绍焊接通用技术条件是指对于焊接工艺和焊接接头质量的要求,它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以及焊接操作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旨在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持久性,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
二、焊接方法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方法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材料的选择以及焊缝的设计等。
焊接接头的形式可以是对接焊、角焊、搭接焊等,而焊接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另外,焊缝的设计应当满足强度和密封性的要求,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
三、焊接工艺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工艺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过程参数的选择、热处理要求、焊接顺序以及焊接试样和焊接质量检验等。
焊接过程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接头的特性来确定,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热处理要求主要是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组织改变,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焊接顺序的确定以及焊接试样和焊接质量检验的规定则是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焊接材料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材料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材料特性和材料质量检验等。
焊接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接头的材料和使用环境来确定,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焊接材料的特性和性能检验以及材料质量的要求则是为了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五、焊接设备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设备的要求主要包括设备的选择、设备参数的调整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焊接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接头的材料和尺寸来确定,确保焊接设备能够满足焊接要求。
设备参数的调整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则是为了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点焊焊点工艺要求

点焊焊点工艺要求
点焊焊点工艺要求:
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点焊焊点工艺的主要要求:
1. 焊点尺寸:焊点的直径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直径通常在2-6毫米之间,高度则根据焊接材料和工件厚度而定。
2. 焊点间距:焊点之间的间距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焊点能够均匀分布并提供足够的强度。
3. 电流和时间控制:点焊时,选定合适的焊接电流和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过高的电流和时间可能会导致过热现象,而过低则会造成焊点质量不合格。
4. 压力控制:焊接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应恰当而稳定,过高的压力可能会使焊点变形,而过低则可能会导致焊点接触不良。
5. 温度控制:焊接时需要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以避免过热或过冷的问题。
过热可能会导致焊点熔化不均匀,而过冷则可能会导致焊点质量不合格。
6. 焊接表面处理:在进行点焊之前,工件表面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去除氧化层和污垢,保证焊点与工件接触良好。
7. 焊接设备维护:焊接设备需要定期保养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定期检查电极和导电垫等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以上是点焊焊点工艺的一些基本要求,通过合理的控制和操作,可以得到稳定的焊接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焊接工艺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一、焊接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技术,在制造和建筑行业中具有广泛应用。
焊接工艺的设计对于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焊接工艺设计的主要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提高焊接工艺的效率和质量。
二、焊接工艺设计的主要步骤1.材料准备:在进行焊接工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焊接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检查其质量,确保焊接接头的材料相容性。
2.焊接方法选择: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厚度和应用领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3.焊接设备选择:根据选择的焊接方法,选用相应的焊接设备。
这可能包括焊接机器、电源、电极、气体等。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焊接任务的需求。
4.焊接工艺参数设定: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设置焊接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合理设置对于获得稳定、高质量的焊接接头至关重要。
5.焊接接头设计:设计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和连接方式。
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密封性和耐腐蚀性能。
常见的接头设计包括对接接头、搭接接头、角接头等。
6.预热和后热处理:对于某些特殊材料或厚度较大的工件,可能需要进行预热或后热处理,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
三、焊接工艺设计的关键考虑因素1.焊接材料的选择:不同的焊接材料有不同的熔点、热膨胀系数和导电性等特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2.焊接接头的设计:焊接接头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考虑接头的类型、几何形状、连接方式等因素。
3.环境条件:确保焊接工作区域的环境条件符合焊接的要求,包括通风情况、温度、湿度等。
4.焊接过程监控:在焊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采集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并纠正焊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5.安全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焊接现场的安全措施,包括焊接工人的防护装备、紧急处理流程等。
四、常见焊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1.电弧焊:通过电弧产生高温,使工件熔化并形成连接。
焊接件的技术要求

焊接件的技术要求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工艺,能够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零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然而,为了确保焊接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讨论焊接件的技术要求,涵盖焊接质量标准、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等方面。
一、焊接质量标准焊接质量是指焊接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预期技术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需遵循以下标准:1.焊接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在连接部位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2.焊缝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偏差范围。
3.焊接缺陷的数量和大小必须在允许范围内,且不得影响焊接件的功能和使用寿命。
二、焊接材料选择选择适当的焊接材料对于确保焊接件的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1.焊接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必须与被连接的材料相吻合,以确保焊接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应与被连接的材料相适应,以避免由于化学反应而导致的腐蚀或削弱连接点。
3.焊接材料的熔点和热膨胀系数应与被连接材料相匹配,确保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引发材料变形或应力集中。
三、焊接方法合适的焊接方法可确保焊接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焊接方法:1.手工电弧焊:该方法适用于焊接材料较厚或焊点较粗的情况,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熟练的焊接工人来控制焊接过程。
2.气体保护焊:常见的有惰性气体保护焊(如氩弧焊)和活性气体保护焊(如氧乙炔焊),适用于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的细小焊点或对焊接件表面要求的场合。
3.激光焊接:激光焊接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焊接方法,适用于高精度焊接和无需添加焊接材料的情况,但设备成本较高。
四、焊接工艺除了选择适当的焊接方法,正确的焊接工艺也是确保焊接件质量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焊接工艺要求:1.焊接前应进行焊前准备,包括清洁焊接表面,除去氧化层和油污,以确保焊接质量。
2.焊接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预热温度等,以避免焊接缺陷和材料破坏。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标准一、焊接材料选择1.1 金属材料:根据所需焊接的金属材料,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例如,低碳钢可选择普通焊条,不锈钢可选择不锈钢焊条。
1.2 焊丝: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和焊接接头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焊丝。
例如,不锈钢焊接可选用不锈钢焊丝。
1.3 保护气体: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保护气体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进入焊接区域。
例如,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会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二、焊接方法与设备2.1 焊接方法:根据所需焊接的金属材料和焊缝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
例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2.2 焊接设备:根据所选的焊接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设备。
例如,手工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激光焊接机等。
三、焊接接头设计3.1 接头形式: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强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接头形式。
例如,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等。
3.2 焊缝布置:在确定接头形式后,合理布置焊缝位置以降低焊接难度和提高焊接质量。
四、焊接预处理4.1 清理:在焊接前,将金属材料表面的油污、锈蚀和氧化皮等清理干净,以防止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
4.2 准备坡口:根据接头形式和焊缝要求,准备合适的坡口形式。
例如,V形坡口、U 形坡口等。
五、焊接操作规程5.1 操作步骤: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焊接,例如,先预热、后施焊、焊后冷却等。
5.2 操作要点:注意控制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以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和效率。
同时注意保护气体流量和焊丝干伸长度等参数的控制。
六、焊接质量检测6.1 检测方法:根据焊接要求和金属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例如,外观检测、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6.2 检测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检测标准以判断焊接质量是否合格。
例如,焊缝高度、宽度、平整度等指标的要求。
七、焊接缺陷修复7.1 缺陷类型:了解常见的焊接缺陷类型,如气孔、裂纹、未熔合等。
7.2 修复方法:根据缺陷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常用焊接设计工艺要求
1.金属常用焊接方法及应用
熔化焊
气焊:原理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所产生的高热(3000°C)熔化焊件和焊丝而进行金属焊接.
电弧焊:
涂料焊条焊:以涂料焊条与工件为电极,利用电弧放电产生高热(6000-7000°C)熔化焊条和焊件进行焊接。
埋弧焊:利用焊丝与焊件间产生的电弧将焊剂熔化,使电弧与外界隔绝,电弧继续燃烧,焊丝不断熔化,与被熔化的焊件液态金属混合形成熔池,冷凝固形成焊缝。
气体保护焊:(鎢极氩弧焊、熔化极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利用保护气体(氩、二氧化碳气体等)将空气和熔化金属机械隔开,防止熔化金属氧化和氮化。
等离子焊:利用气体在电弧内电离后,再经过热收缩效应产生的一束等离子体高温热源进行焊接。
能量密度大,电弧温度高(8000-24000°C).
熔化焊:(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窄间隙焊)以很高的熔焊率在窄小间隙内完成焊缝的高效率熔极气体保护焊。
电渣焊:利用电流通过熔渣而产生电阻热,熔化金属进行焊接。
压焊:
对焊、点焊、滚焊利用电流通过焊件产生的电阻热,熔化焊件加热
使焊件连接起耒。
闪光焊:利用焊件接触面电阻,在通电后引起的金属燃烧进行焊接。
加压气焊:将金属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加外力使其焊接。
钎焊、镶焊:
(软焊料焊接) (硬焊料焊接,焊料熔点高于400°C,强度大)。
利用熔融钎焊材料的粘着力或熔合力使焊件表面粘合的办
法。
焊时焊件本身不熔化。
特种焊接
摩擦焊:利用焊件摩擦产生热量将工件加热到塑性状态,加压焊接。
真空电子焊:利用真空高速电子猛击焊件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
超声波焊:利用超声波机械振荡作用,加速工件接触面上的原子间扩散过程,只加压力不加热,进行焊接。
激光焊:利用激光束聚焦后获的高功率的光斑,投射在工件上使光能变为热能熔化金属焊接。
2.金属的可焊性
钢的可焊性,一般指钢在某种方法下得到优质焊接接头的能力,常把钢在焊接时形成裂纹和在焊缝区产生脆性的倾向作衡量钢
的可焊性的主要指标。
钢的可焊性是相对的。
一般碳钢以含
碳量,合金钢以或含碳量当量C H%估价钢的可焊性。
碳钢含
碳量<0.25%,合金钢含碳量<0.18%或C H<0.45%可焊性良
好。
碳钢含碳量>0.45%,合金钢含碳量0.38%淬裂倾向大可
焊性不好。
在设计时,必须注意焊件结构形状、刚度、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条件,考虑钢的可焊性设计重要焊件,必须依据可焊性
试验,选择焊接母材。
碳当量换算方法:对于厚度不大的,C<0.6%; Sn<1.6%; Si2.0% ;
Cr<1.0%; Mo≤0.6%的合金钢按下式折算碳当量:
C H%=C+1/6Mn+1/5Cr+1/4Mo+1/24Si
常用钢材的可焊性:良好(Ⅰ)低碳钢含碳量<0.2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20%、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3%、
含碳量<18%。
特点:在普通条件下可焊接,环境温度低于-5°C时需预热。
板厚在于20mm,结构刚度时,需预热并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沸
腾钢是在不完全脱氧情况下获抽,含氧量较高,硫磷等杂质
分布很不均匀,时效敏感性及冷脆倾向大,焊接时热裂倾向
大,一般不宜用于承受动载或严寒下(-20°C)工作的重要
焊接结构。
镇静钢的杂质分布很均匀,含氧量较低,用于制
造承受动载或低温条件下(-40°C)工作的重要焊接结构。
一般(Ⅱ)中碳钢合金元素含<1%、含碳量0.2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3%、含碳量<0.3%。
不锈钢合金元
素含量13%-25%、含碳量≤0.18%。
特点:形成冷裂倾向小,采用适当的焊接规范,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
在结构复杂或零件较厚时必须预热并焊后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应力。
较差(Ⅲ)、中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
0.35-0.45%,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30
-0.40%,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2%。
特点:一般情况下,有形成裂纹的倾向,焊前应预热,焊后消除应力进行热处理。
不好(Ⅳ)中、高碳钢合金元素含量<1%、含碳量0.45%。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40%。
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13%、含碳量0.30-0.40%
特点:极易形成裂纹,在采用预热条件下能焊接,焊后消除应力进行热处理。
焊条选择的基本要点(同类钢材焊时焊条选择基本要点)
异种钢、复合钢板焊接时焊条选择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