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几何图形的
海南特色黎族纹样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2.1在设计中融入海南特色黎族纹样元素
黎族人民对居住房屋的设计主要是从民族特色出发,设计简洁自然。
其中,最具有象征性的就是符号。
黎族传统文化中,充分利用了符号的联想性和特殊性,传达着不同的信息。
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黎族纹样元素,不但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感的追求,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特色文化。
在极具地域性和艺术性的纹样中,可以
125
2020.01 |
. 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应用
[ 2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
[ 3 ]ASHRAE. 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M ]. 徐伟,等,译. 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4 ]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9)
作者简介
韩卫珍 女 1975.08 现职称 :高级工程师 专业 :暖通空调。
126|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黎族纹样设计说明

黎族纹样设计说明
黎族纹样设计说明:
黎族纹样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黎族纹样多以植物、动物、自然元素和宗教符号等为素材,通过抽象、夸张、变形等方式进行创意设计,展现出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黎族纹样的设计风格独特,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其纹样设计主要体现在服装、头饰、手饰、房屋建筑等方面。
在服装方面,黎族纹样多以几何图形和动物形象为主,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在头饰方面,黎族纹样多以花卉、动物、人物等为主题,富有装饰性和趣味性;在手饰方面,黎族纹样多以宝石、贝壳、铜钱等为素材,富有富贵感和民族特色。
黎族纹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黎族纹样中常见的葫芦、芭蕉、竹子等元素,都代表着黎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精髓。
同时,黎族纹样还多以生产生活、自然风景、人文历史等为主题,展现出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现代社会,黎族纹样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
黎族纹样以其独特、精美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通过黎族纹样的设计应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地方文化:黎族住宅的演变

海南黎族住宅建筑,经历了⼀个⾃⾝变⾰和仿汉式变⾰的演变过程。
⼀、"⼲栏"式船开屋黎族传统居屋,是⼀种平⾯呈纵长⽅形,门⼝开在正⾯中间,屋盖和檐墙合⽽为⼀,利⽤⽊条、⽵枝、藤条缚扎成⽃圆拱形构架⼦,覆盖葵叶、茅草,⽤⽊条做柱、梁,外形象船,内部间隔象船舱的船形屋。
其分两类,有"隆咩"和"隆闺",即楼居和地居两种。
这种屋只有门,没有窗,"⼲栏"式住宅,以树积⽊,以居其上,古书称:"⼟⽓多瘴疠,⼭有毒草及沙虱蝮蛇,⼈并楼居,登梯⽽上,号为'⼲栏'"。
近代黎族"⼲栏"蔌船形室出现了⾼栏和低栏并存现象,⾼栏底层离地⾯1.6-2⽶,上⾯住⼈,下养禽畜,⼀般建在有⼀定坡度的坡地,垂直等⾼线布置。
底层形成横形空间,四周以⽊、⽵栏围,平⾯布局已趋定型,⼀般由庭(晒台)、厅堂、卧房、杂⽤房等⼏部分组成,从⼭墙左侧⼊⼝,庭在最前⾯,有简易⽊梯上落,低栏的底层⼀般在离地⾯0.3-0.5⽶左右处铺⼀层厚⽵⽚地板,⼀般建在平地上,底层不再圈养禽畜,其布局是从前⾯⼭墙左侧⼊⼝,作纵深⽅向布置,由前庭、居室和后部杂⽤房三部分组成。
⼆、地居式船形屋黎族的地居式船形屋,直接在平地上建造。
清末民初黎胞在长期定居的环境⾥,为节省材料,吸取汉族造床⽽睡,以避免地⾯湿⽓,逐渐将⼲栏式船形屋的栏脚去掉,直接在地⾯上建屋,这种地居式船形屋,也出现了船篷顶盖与⾦字顶盖并存现象,其顶盖两侧都是⼀直弯贴到地,顶盖与檐墙是合⽽为⼀的。
其平⾯亦为纵长⽅形,⼀般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炉灶仍放在居室内。
黎胞⼜吸取汉式居屋有墙檐的优点,将船篷顶盖和⾦字顶盖升⾼,使横向两⾯成为承重平衡的压⼒⾯,⽤编⽵抹泥或⽵条、⽊条⽵笪、椰叶做成檐墙。
⾦字顶与檐墙分离式地居船形屋,是黎族传统住宅向汉式住宅演变过渡的形式。
三、仿汉式⾦字屋本世纪初期,黎族同胞由于受汉族⽂化的影响,住宅已基本上依照当地汉族住宅形式,改建成⾦字顶屋。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黎族图腾纹样应用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
黎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图腾纹样是他们独特且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当代室内设计中,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空间感觉,还能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
黎族图腾纹样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们常以动植物为基础,采用线条和几何图形的方式表现。
图腾纹样具有丰富而多样的形态,如鸟类、鱼类、花朵、树木等等,在室内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室内空间中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黎族图腾纹样具有独特的线条和几何形态,可以通过墙面、天花板、地板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展现。
在墙面上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通过壁画、壁纸或彩绘等方式来展现黎族文化的魅力,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可以在天花板上运用黎族图腾纹样,通过吊顶、灯饰等元素的设计,将图腾纹样与室内空间的结构和功能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感觉。
除了丰富空间感觉,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还能体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
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腾纹样,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代表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室内设计中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将这些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个性。
在家居设计中,可以通过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打造出独特的客厅、卧室、餐厅等空间,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氛围和文化内涵。
黎族图腾纹样的运用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当代社会,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通过在室内设计中运用黎族图腾纹样,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黎族文化,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这也有助于黎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民族的团结和进步。
民族数学文化

民族数学文化综述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朵艳丽夺目的奇葩,民族数学在民族文化中同样大放异彩,在许多方面,许多角度,都可以看出数学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在。
是否想看看我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现在我带你一步步走近我国民族数学文化。
张维忠说:我国少数民族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它们主要表现在建筑、服饰、绘画、计量单位及天文历法、宗教等方面,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数学文化特征,使之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特征体现了数学文化随着民族的产生、生存、进步的进程而发生和发展。
(1)例如:傣族,苗族的“赛龙舟”,每天龙舟上坐着9个人,其中蕴涵着“9”的口诀表;黎族的结绳计数;传统蒙古包的黄金比例结构;藏族的唐卡、壁画中使用大量的中心对称、轴对称、等腰三角形等。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魅力,见识到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
本文将从少数民族建筑、服饰、手工艺品、计量单位等方面介绍我国少数名族数学文化。
一、建筑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别具一格,有些看起来简单质朴,但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建筑中的奥妙,数学在其中,无比美丽。
这些独特的建筑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我将带你领略一二。
例如: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做馕的土炉灶形状“托努尔”(Tonur)或“塔努尔”(Tanur)就是典型的台体,清真寺庙建筑、吐鲁番的高昌高塔、维吾尔族人的坟墓地建筑、乌鲁木齐二道桥国际大巴扎等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多面体、旋转体和球体等立体图形,砍土镘(Ketman,用来挖地的工具)、坎儿井(Kariz)水道工程、窑洞房(Kemer oy)、阿拉巴(Araba或Arava或Harva)车轮等也都蕴藏着丰富的几何知识。
(2)又如侗寨鼓楼,以鼓楼为中心而展开一个文化场域,它是侗乡特有的文化风景,并且是真正诉之于视觉意义上的。
鼓楼是一个寨子的中心,高高地耸立在侗寨中的鼓楼,按照建筑造型可以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式、门阙式、民居式等,其中以密檐式为最多,在绝大多数侗寨中都能见到。
船型屋——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

船型屋——海南黎族传统民居建筑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是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世代聚居在我国海南省的中南部地区。
远古时期,黎族的先民渡海⽽来,于海南岛繁衍⽣息,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化,⽽船型屋正是这种独特⽂化的⼀部分。
黎族最古⽼的民居船型屋是黎族最古⽼的民居建筑,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
船型屋有⾼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红藤、⽩藤扎架,它的屋顶呈拱形,覆盖着厚厚的茅草,⼏乎低垂到地⾯,远远看去就像⼀艘倒扣的船。
船形屋会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三根⾼⼤的柱⼦,黎语叫“⼽额”,“⼽额”象征男⼈;两边⽴6根矮的柱⼦,黎语叫“⼽定”,“⼽定”象征⼥⼈,这代表了⼀个家是由男⼈和⼥⼈共同组成的。
墙体⽤泥⼟筑成,屋形狭长、屋檐低矮。
⼤多数的船形屋长14.7⽶,宽6⽶,屋⾼3.2⽶。
四壁⽤树枝扎成⽅格形,再⽤⽤稻草和泥糊墙。
它在屋⼦的前后各开⼀个门,不仅屋顶外形像船,船型屋的内部与船舱也很相似,⼈们前后进出如同在船舱⼀般。
船型屋通常建造在夯⼟台上,茅檐低矮,不仅可以减少台风的侵袭,还有利于⾬⽔随着屋顶的茅草顺流⽽下,以避免破坏墙体⽽导致整座房⼦倒塌。
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的作⽤,茅草屋⾯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
夏天可以避免房屋暴露在阳光的直射中,冬天⼜能起到防风保暖的作⽤。
船型屋就地取材,取之于⾃然,富饶的海南岛给黎族⼈民提供了丰富的建材,⽊材、⽵⼦、藤、茅草……这些天然易得的有机建材,⼗分环保,拆建也很⽅便。
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
船形屋是黎族⼏千年来建筑的结晶,融⼊很多建筑智慧和讲究。
船型屋还有⼀个很⼤的特点就是,没有窗户!通常来说,“窗户”是⼀栋房屋必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给予房屋光线与明亮的同时,还起着通风换⽓的作⽤。
然⽽船型屋⼀般不开窗户,这是因为和过去信“⿁”有关,认为开了窗就会有“恶⿁”进⼊屋内,让全家不得安宁,这也让屋内显得⼗分阴暗。
黎族装饰图案应用研究

黎族装饰图案应用研究作者:凌秋月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1期课题项目:本文系以下科研课题项目研究成果:2013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黎族建筑装饰风格在国际旅游岛建筑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NSK(GJ)13159;海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黎族建筑装饰风格应用研究”,项目编号:Hjsk201323;第六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之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项目编号:TS12391;海南省教育厅2010年《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摘要:本文从黎族装饰图案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出发,集中分析了黎族文化中特有的装饰纹样及,深入研究了几种典型的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从图案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中分析表达出黎族人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举例说明了黎族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也在另一方面说明了合理利用黎族传统装饰图案在更好的继承和发展黎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黎族;装饰图案1海南省黎族装饰艺术概况(1)海南省黎族概况。
海南省的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生产方式主要以农耕为主,善于纺织,黎锦以其精湛的纺织工艺与精美的装饰图案受到广泛欢迎,其图案纹样被广泛应用于装饰设计。
(2)海南黎族传统装饰图案。
黎族传统装饰图案可分为:人形纹、动植物纹、直线、菱形或方形等几何纹样。
其表现形式主要出现在黎族织锦中,这些图案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抽象美感,是黎族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经过近千年的积淀所产生的文化结晶,无论是在商业价值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黎族图案也承载着很多黎族的文化内涵,是黎族人审美意识、民间工艺水准、文化特征的极佳表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继承这些图案,应用于设计实践中,对于这些图案的继承和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黎族装饰图案的主要形式(1)黎族主要装饰图案的表现形式。
黎族主要装饰图案主要是以黎锦的形式出现的,大部分的图案出现在黎族织锦、龙被、壁挂、织锦挂包上。
湘西少数民族几何抽象图案中的美学寓意

湘西少数民族几何抽象图案中的美学寓意赵晶;刘冠彬;左双喜【摘要】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作为一种服饰文化,其造型丰富多样,色彩绚烂,其中几何抽象图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湘西各民族人文历史文化为研究背景,通过对比综合分析的有效研究手法,提出湘西少数民族几何图案中蕴涵的传统美学观,归纳总结不同类型几何图案所代表的审美观,深入探讨图案背后的民族寓意.湘西少数民族几伺抽象图案为研究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也为现代设计创作提供了灵感的重要来源.【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1(032)003【总页数】6页(P116-121)【关键词】几何抽象图案;民族服饰;符号语言;情感;美的形式【作者】赵晶;刘冠彬;左双喜【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411101;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411101;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411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41.742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视觉情感语汇极其丰富,无论是寻求民族服饰图案造型的特殊意义,还是研究服饰图案文化的历史渊源,都可透过图案表象来洞察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国内外对于湘西少数民族服饰图案早有研究,但研究方向基本局限于写实类的图案,其内容更关注于原始图案资料的归类和保护,对于几何图案这类抽象图案的研究较少,这类图案背后所蕴涵的美学寓意及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的研究几乎为空白。
本文着重于湘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视觉情感语义传达内涵,捕捉民族服饰图案情感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通过其造形、色彩、材料等呈现出来的浓烈、粗犷、直白、简朴、纯真等特性,多视点、多视向反映潜在的情感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美学的大环境下,重新审视民族图案,从中不难发现流传的哲学观、宇宙观、民族传统习俗、传统观念等对民族服饰图案文化的深远影响[1]。
本文论述湘西民族服饰图案文化体系与中国传统美学哲学的互融性,重新审视几何图案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1.1 具象事物到抽象图案的意境美服饰图案本身意义的传达需依靠一定的载体,借助不同的载体才能传达出图案自身记录的内在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人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几何图形的
>黎族的几何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处处都能表现出来。
但有关几何的知识仅仅表现在图形的应用上,对于各种几何图形还没有系统地概括出抽象的概念和性质来,更没有精确的计算公式和几何命题的逻辑推理,只是处于实用阶段。
出土文物中的几何图形在黎族地区发掘的大量出土文物中,最远古的有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和陶器。
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凿、石铲等;生活用具有陶罐、陶鼎、陶碗等。
陶器有印纹硬陶和夹砂粗陶。
这些出土文物的本身,大部分画有几何图形,而且在陶罐、陶鼎、陶碗等均有几种几何图案,其中又以两组平线交叉成菱形图案为主,另有许多其它的花纹图形。
生产生活用具中的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水缸、挑水罐、煮饭用的土锅、陶器碗等,绝大多数都是旋转体。
其中有一种煮酒用的双层土锅,则由两个圆台组成。
他们本身就属于几何图形。
编织刺绣等工艺品中的图形在黎锦、头巾等服饰中有许多优雅美观的图案,多采用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多种几何图纹等等。
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图巧妙,运用了直线、斜线、平行波纹线、正方形、菱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美观富有装饰风格的几何图形。
其中许多图形的构成中已应用了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周期性的原理。
在黎族地区出土的文物和黎族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品用具,都体现出了黎族对几何知识的运用和了解,虽然是处于实用阶段和初级的早期阶段,但它折射出黎族几何知识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