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2)一课一练(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2)一课一练(含答案)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课一练第1课时认一认1、选一选(填序号)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2、按要求给下列图形涂上颜色。

(1)把下列图中的正方形涂上蓝色,长方形涂上红色。

(2)把下图中的三角形涂上绿色,并说一说它像。

3、我是小小观察家。

上图像一辆(),是由()个三角形,()个圆形,()个长方形,()个正方形组成。

4、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的,其中有( )个三角形,( )号和( )号图形,( )号和( )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5、数一数下面图形由几条线段组成。

( )条( )条( )条( )条( )条6、数一数()长方形()个圆形()个正方形7、是( )形,它的四条边();是( )形,它的对边();是( )形,它的对边;是 ( )。

8、连一连。

第2课时拼一拼1、一套七巧板有( )块,1块( ),1块( )和5块( )。

2、选一选。

(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序号。

)长方形的有();正方体的有();三角形的有();平行四边形的有();圆形的有()。

3、如图:你能从中数出所有的三角形吗?答: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4、数一数,填一填。

5、按虚线折一折,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6、想一想。

7、用4个和4个拼一拼。

8、下面的图形都是七巧板拼成的,像什么?你能拼出来吗?试试看。

第3课时综合练习1、下面图形能分成一样的两部分的在括号里画“√”,否则画“×”。

(1)[ ](2)[ ](3)[ ](4)[ ](5)[ ](6)[ ]2、三轮车有()个轮子;一双筷子有()根;三角形有()个角,五线谱上有()根线;小猫有()条腿;我国国旗上有()颗五角星。

3、判断。

1.魔方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2.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4.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4、根据下面前3组图形的拼组规律,想一想接着怎么拼。

5、把下面的图形分成2个三角形,请你用画线方法表示出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 用七巧板拼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 用七巧板拼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用七巧板拼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七巧板,七巧板的奥妙可多了,我们可以用七巧板拼出许许多多的图形,现在,我们先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

看哪个小组拼的又快又好。

1.理解题意教师出示例3题目要求,请大家读一读题目,看看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是从哪儿知道的?抓住这些关键词“一套、拼、三角形、多”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2.动手操作师:在动手操作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照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

学生独立活动,动手操作。

(1) 交流方法,对比启思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用3块图形拼摆教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它形状的板去拼。

拼的时候,从2块板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2) 操作交流,拓展创新师:请大家再次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然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拼的?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使用七巧板的块数分类汇报。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1.做一做:你能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2.请你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试试看有几种拼法,并说出各是由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3.你还能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哪些图形呢?4.练习一第5题;●评讲总结升华目标师:这节课你们玩得开心吗?玩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请你把“七巧板”复原拼成一个正方形,收起来。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在解决“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做的?我们先做什么?又做什么?●课后作业测评●教学反思在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的拼组 再拿出你准备好的圆柱体和球体,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一起拼,看你 能拼出什么? 师巡视。指小组汇报。(有的小组拼成了机器人,有的小组拼成了火车、 还有得拼成了一只小狗等)
板块三、全课总结 练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由几个正方体组成?
这节课我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其实在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而成的, 希望同学们课下留心观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 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在上学期 “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学生装在本单元又刚学习了 平面图形的拼组例1和例2,前面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别了 所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初步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感知了平面图 形的关系。在些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出请每人出三块小正方体,拼一拼,看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图形?拼出 的图形又是什么形状的?或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请你们同桌合作,拼出一个大正方体,然后,数一数你用了多少块小正 方体?(8块)
课件出示大正方体(8块,27块的) 思考:还能不能拼出更大的? 用这些小正方体你还能拼出哪些图形?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认识图形(二)一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认识图形(二)一周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总结我们都学过了哪些图形?
时间时间时间地点地点地点一年级办公室一年级办公室一年级办公室主持人主持人主持人参加人员参加人员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课题课题课题认识图形二认识图形二认识图形二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时间
第1周
地点
一年级办公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课题
认识图形(二)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前置测评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备注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过程

方法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认识图形(二)第3课时 七巧板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 认识图形(二)第3课时 七巧板 人教版

第3课时七巧板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七巧板1.课件出示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案。

师: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2.介绍七巧板的历史。

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七巧板的由来。

(结合课件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新知识教学打下基础。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七巧板摆出有趣的图形。

(板书课题:七巧板)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1.认识七巧板。

(1)课件出示七巧板的构成,学生观察。

(2)请学生拿出手中的七巧板。

师:请大家观察,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师: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这七块板分别标上序号。

(课件出示)【学情预设】预设1:这套七巧板中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预设2:三角形的数量最多。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小结: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

三角形最多,有5个;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各有1个。

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个中等大小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七巧板,了解它的构成,熟悉每一块板的特征,为后面的动手拼图积累经验。

2.动手拼图,自主探索。

课件出示教科书P4例3。

(1)引导学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师:读一读题目,了解有哪些要求。

【学情预设】每人用一副七巧板拼三角形,还要看谁拼得多。

2023年春季新版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3课时 七巧板

2023年春季新版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  第3课时 七巧板

①⑥
②⑤ ④
③⑦
⑥⑦
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
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
用101页的七巧板拼三角形。
知道了什么?
用七巧板拼三角形。一套七巧板有( 7 )块,
其中有( 1 )个 、( 1 )个

( 5 )个 。
怎样拼呢? 利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两块板能 不能拼成 三角形?
小明
那么三块板 能不能拼成 三角形呢?
R·一年级下册
七巧板
一、创设情境,引入七巧板 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七巧板拼成的。
七巧板的由来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 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燕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 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子组成的燕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 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 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燕几缩小改变 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2.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把它圈起来。
[教材P7 练习一 第6题]
3.右边的图形分别是长方体的哪个面?用线连起来。
[教材P7 练习一 第7题]
上面 右面 前面
6
4.折一折,用 1 4 2 3 做一个 ,1的对 5
面是( 2 )。 [教材P7 练习一 第8题]
五、课堂小结 七巧板
rèn shí qī qiǎo bǎn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后来流传到国外,欧洲 人称之为“唐图”。 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 来代表中国。因此,七巧板就成了“来自中国的拼图”。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② ③ 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集体备课由于平面图形是二维图形,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找到对应原型,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一些。

因此,教科书在修订中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了一年级下册。

本单元整体的编排结构与立体图形的编排类似,分为知识的引入(描画)、知识的教学(分类)、知识的应用3个层次,形成了教科书编排结构上的一种“节奏美”。

教科书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有3道例题:例1,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例2,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例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进一步直观感知图形的特征。

在教学平面图形时,要注意与立体图形区别开来,尤其在描述平面图形时,要让学生指清楚、说明白,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单元的直观观察,除了平行四边形外,辨认和区分其他平面图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

但是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怎样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以及梳理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准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教具(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直三棱柱等)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表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相同,从而直观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联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
分组拼:学生自选平面图形,并用所选的同样的图形拼出其他图形。
生:用两个这样的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新的什么图形,怎么拼?
自由拼:利用平面图形的特征自主拼图。
(二)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拼组
问题: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分别用了几个三角形?
生: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积木等若干;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在解决“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这个问题是怎么做的?我们先做什么,又做什么?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教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理解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完整我们的想法,找到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利用七巧板做一些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复习立体图形名称
你们能找到哪些立体图形,能说出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吗?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学生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问题: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1、请学生拿出学具任选一个形体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并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6~P7 练习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