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教程教材分析
初级汉语教程1_ 20第一册新教案

NO:1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2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3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4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5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6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7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8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9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10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11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12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13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14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NO:15。
《汉语教程》第三册(上、下)教材分析

《汉语教程》第三册(上、下)教材分析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程》第三册(上、下)的编写理念、编写原则、结构内容等的分析,以期发现该教材在课文、词汇、语法、练习等方面的优劣势。
标签:汉语教程;课文;词汇;语法;练习一、教材现状:《汉语教程》是由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综合课教材。
本套教材共分三册六本,包括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下)及第三册(上、下)。
本文选取《汉语教程》第三册(上、下)为分析评估对象。
二、教材编写理念:(1)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
(2)注重课堂讲练,借此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
(3)注重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三、教材编写原则:本教材的编写严格依照刘珣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选用的五项原则: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针对性、系统性。
四、适用对象:该教材为综合课程教材,适用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五、教材类型:该套教材第三册(上、下)属于课文型教材,题材属于短文。
六、教材目标:通过课文和词语的讲练,培养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把言语交际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七、教材结构内容:《汉语教程》(修订版)第三册由课文、生词表、注释、词语用法、练习五部分组成。
1.课文程相文(2001)认为,“编好课文是编好教材的关键。
”第三册课文(51-76课)以记叙文为主,内容多是反映中国当代社会的小故事。
大部分选自报刊杂志。
教材的目的是以语法为指导去学习课文,教材中生词、注释和语法说明,都是为课文教学服务的。
1.1课文的内容(1)课文的语言1)语言的口语化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课文应当使用口语化的语言。
《汉语教程》部分课文的语言做得比较好。
对话通俗易懂,符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便于学生模仿。
2)语言的规范化刘珣(1994)主张对外汉语教材(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教材)应该强调语言的规范性,首先选取书面语和口语通用的词语,全国各地通用的词语。
在这一点上,《汉语教程》的课文比较贴合实际。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对比分析

01 引言
03 例子 05 总结
目录
02 对比分析 04 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引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交际文化对比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作为教学 的基础工具,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次演示将以对外 汉语初级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涉及的交际文化对比分析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对比分析主要涵盖了语言使用、社交礼仪和 世界观三个层面。
1、语言使用
教材对比分析中,语言使用是最核心的交际文化要素。汉语与英语、法语等 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符合汉语习惯的日常表达、 称呼、礼貌用语等。例如,汉语中的“你好”用来表达问候和打招呼,而在英语 中可能更习惯使用“Hello”或“Hi”。
其次,社交礼仪方面,中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存在差异。例如,中 国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而西方更强调个人主义和独立精神。这种差异在待 人接物、人际交往方式上都有所体现。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尊重对 方的礼仪习惯,以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尴尬或冲突。
最后,世界观方面,中西方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存在差异。例如,中国传 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西方的科学精神则强 调对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这种不同的世界观也会对跨文化交流产生影响。因此, 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并理解对方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感谢观看
总结
本次演示通过对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的交际文化对比分析,探讨了中西方文 化在语言使用、社交礼仪和世界观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这些差异和相似之处 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需要不断学 习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习惯、社交礼仪和世界观,并保持开放、尊 重和理解的心态。教材编写者也可考虑增加更多涉及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练习和案 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研究

二、教材练习的类型
二、教材练习的类型
1、词汇练习:初级阶段的词汇练习应以常用词汇为主,通过图片、语境等多 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词汇。可以设计填空、选择、连线等练习形式。
二、教材练习的类型
2、语法练习:语法练习应围绕句型展开,通过模仿、替换、造句等方式,使 学生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句型结构。可以设计排序、改错、完成句子等练习形式。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语音等;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技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4、弘扬中国文化,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4、弘扬中国文化,增进学生对 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1、针对性:练习的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难点,有目的地强化学 生的薄弱环节。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2、多样性: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一枯燥的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3、实用性:练习的内容应贴近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 知识进行交际。
三、教材练习的设计原则
4、循序渐进:练习的难度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5、互动性:练习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 主学习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教材练习的实施建议
四、教材练习的实施建议
1、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应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 材练习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三、语法练习题
三、语法练习题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教材分析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教材分析作者:程钰茹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5期摘要:《汉语教程》自从1999年出版以来,被国内外很多教学单位选用。
本文研究的是2006年7月出版的修订版,修订版相对于原版来说,有很大的改进之处,例如:合理地调整了教材难度,淘汰了过时的课文,完善了语法讲解等。
为了使研究更加明了具体,本文选取整套教材的第二册(下)作为分析的对象,在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编写建议。
关键词:汉语教程教材分析教材评估编写建议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16-02一、教材综述(一)系列教材概述《汉语教程》整套教材共有三大册,每册分为上下两本,共76课,是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一年级教材,属于初级汉语阶段的综合课本。
(二)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缘由《汉语教程》系列教材第一、二册的课文以实用会话为主,而第三册则都是叙述性的短文。
第二册(下)便有着很好的衔接与过渡作用,故本文选其作为具体分析的对象。
(三)教材的类型《汉语教程》是以结构为主、功能为辅的教材。
编者十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在编写教材之前,就组织制订了《语法大纲》和《功能大纲》,从而使得《汉语教程》的编写有了科学的依据。
(四)教材的格局《汉语教程》属于单课制,直线型教材。
第二册(下)由十课组成,每一课都是相互独立的,每课安排一至两个语法点,一个个依次解决。
二、教材具体分析(一)教材体例《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基本体例为:一,课文;二,生词;三,注释;四,语法;五,练习。
(二)课文题材第二册(下)共包含十课,每一课的课文又由 2-3 篇短文组成,短文的形式以对话为主,也有小部分课文以短文的形式出现。
课文题材的分布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汉语教程》的课文涉及多种题材,题材较为多样,其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占题材的绝大部分,比较适合初级阶段的学习者的日常交际需要。
(三)课文体裁《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课文体裁只涉及会话和记叙文两种体裁,其中会话体裁所占的比例高达90%,记叙文只占10%。
初级汉语教程教案第二册

6、语法:
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动词+“着”
动词后边加动态“着”、主要用于表示动作进行或状态的持续,交际中主要用与描写。例如:
1.同学们走着,说着,笑着,可热闹啦。(描写动作的进行并持续的状态。)
2.他正在往墙上贴着红双喜字。(动作“贴”在进行并持续的状态。)
3.墙上贴和红双喜字。(动词“贴”进行后,红双喜字处于“帖着”的状态。)
5、注释
6、语法:
复合趋向补语
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加上“来”或“去”,放在另一动词后面作补语,叫复合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常用的复合趋向补语。
由“来/去”构成的复合趋向补语所表示的动作方向与说话人或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简单趋向补语相同。例如:
1.她走出学校去了
2.他跑回家来了。
职业素质渗透点:通过练习掌握语法,并能在交际中运用。
√
√
√
【教学内容】
点名
基本内容复习
对前一节内容进行提问
讲授教学新内容(1-2节)
1、导入(五分钟左右)
引入课文:今天学习第二十四课。
请学生读课文标题 “会议中心的门开着呢”。
2、先分别把一、二、课文给学生泛读一边。
读完之后问学生理解课文情况,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生词讲解。
5、注释
6、语法:
(一)、被动意义的表达:被动句
★ 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是动作发动者,也可以是动作接收者。前者是主动句,后者是被动句。强调或说明动作对象怎么样时,可以用被动句。被动句的结构形式是:受事主语+动词+其他成分。
1、我的眼镜摔坏了。
2、照片洗好了。
3、你的护照找到了吗?
课堂练习(5Βιβλιοθήκη 6节)在班级与学生完成第五部分(练习)。
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教案1-20课2017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教案
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精读»课程
教
案
第一册
海斯尔。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教材分析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教材分析作者:郭鹂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5期摘要:《汉语教程》是由杨寄洲教授主编的语言技能类一年级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材之一,自出版以来就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该套教材共分三册,每册又各分上下两册,共计76课。
本文将对《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从课文、生词、注释、语法、练习、封面与排版这七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课文分析生词分析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06-02一、课文分析本书将课文编写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共编写了20篇课文,课文体裁有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两种样式,其中,有19篇课文是日常对话,仅有第九课课文《钥匙忘拔下来了》是记叙文。
此教材的课文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体裁选择以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为主。
体裁和题材的选择符合初级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坚持着结构、文化、功能相结合的理念,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教学与输出。
编写课文时在里面渗透了中国地理、历史、中医、中餐、京剧、古典音乐、中国婚礼等文化元素。
这极大地提高了课文的趣味性,也符合大纲的要求。
本教材对于人名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其中,有山本、罗兰、麦克、玛丽、爱德华、丹尼丝为代表的外国说话人,也有田芳、林老师、王老师、张东、关经理、夏雨、小白、小黄、服务员为代表的中国说话人。
中国说话人中,“田芳”“张东”“夏雨”是中国式传统称呼方式,即“姓+名”;“小白”“小黄”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称呼方式,称呼年轻人,即“小+姓”;“关经理”“林老师”“王老师”是一种为表尊敬不能直呼名讳而采用的一种称呼方式,即“姓+职业”;“服务员”这一说话人没有具体名字,用职业来代指说话人,这一现象在中国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
既有中国说话人又有外国说话人体现了《汉语教程》是一本对外汉语教材,体现了教外国人说汉语这一基本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汉语教程教材分析
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马尚敏
一、教材综述
(一)基本编着情况
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修订版,由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共60课,在正规的教学单位可以使用1年,共分为3册,第一册1-20课,建议课时为每课2-4学时(每个学时50分钟)。
第二册21-40课,建议课时为每课6-4学时。
第三册41-60课,每课6-8学时。
每一册根据教材的难度建议课时都有所不同。
教材体例包括:语音、生词、课文、注释、语法和练习,根据各课具体情况略有不同。
本文着重分析第一册初级汉语教程。
(二)适用对象
这套教材的适用对象仍然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但本书主要是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三)编写观念和原则
编写这套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音、词汇、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言语技能,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因为本套教材注重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所以语言要素的讲解和练习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社会交际紧密联系。
无论是语音、语法词汇教学都要贯彻实践第一,交际为主的原则,应该精讲多练,双向互动。
(四)目录
目录分为本课标题、课文题目、生词、注释、语法、练习这几个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课作为奠基内容,语音部分在课首。
二、词汇
这套教程共有生词2300多个(第一册540多个,第二册740多个,第三册1000多个)这些生词充分照顾到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规定,每课都有一定的量的控制。
本文将教材中词汇量进行归纳。
第一册共有二十课,本文重点取1至10课词汇进行分析。
其他包含数词、量词、连词
每课平均有21 个词。
名词平均每课有个,形容词每课有个,动词大约有个,副词有个,其他个。
名词分布的频率较高,然后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再次是其他,比如数词量词等。
每课基本分布规律是一致的,也是遵循了先易后难的顺序。
词汇的选择也大都是生活中常见在交际中会经常用到的词汇。
词语也是紧贴课文内容,如第十课课文是关于购物的话题,所以词汇以形容词占大比例。
1-10课词汇都是基础词汇,因为是针对少数民族学汉语的教材所以没有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注释。
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则,这些基本词汇都是交际中常用的。
三、课文
初级汉语教程第一、二册(1-40)课的课文以实用会话为主,
也编写了一些叙述性短文。
第三册是编选的叙述性短文。
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有20课,每课有2-3篇课文,有些课有4篇课文。
课文内容是交际型的会话,每篇课文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编排,总是先在第一篇课文中提出基础话题,再在第二篇课文中加以巩固练习。
课文话题涉及到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购物、今天几号、比较句、今天星期几,介绍物或者人物。
课文内容以语法结构为线索,进行情景铺展,将句子的结构、语义和用法结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个句子的使用语境,也让学生知道,在一定语境中怎样用汉语表达。
初级汉语教程所选的会话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国文化内容因为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所以涉及不多,每一课的生词、语法、注释都服务于课文。
重点分析1-10课内容。
第一课是语音部分,课文也是简单的问候语,“你好”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汉语的声调。
第二课时“你去哪儿”以及怎样道歉。
第三课课文是这是王老师,让学生学会怎样介绍人或物。
第四课课文涉及到的基本会话主题较多,提问地点、住在哪儿、电话号码,感谢用语、以及做什么。
第五课涉及到有字句,有什么,涉及到正反问。
第六课学新的问候方式,您身体怎么样,您最近工作忙不忙第七课学“有”字句,你家有几口人。
你们公司有多少职员第八课提问做某件事情的频率,你常去图书馆么晚上你常做什么第九课则是提问日常生活场景,“他在做什么”学习动词的使用交际
场合。
第十课是购物的主题,“我想看看羽绒服”,主要让学习者了解形容词的使用。
综合来看,初级汉语教程第一册1-20课的课文都是一些在交际中使用频率高的会话内容,涉及到一些基础语法和基础词汇。
充分贯彻了,实践第一、交际为主的原则,教师在教学生应该让学生多进行练习,对课文中的交际常用语进行熟练掌握。
但是我认为,在初级汉语教程课文中,体现的是还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学生则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首先课文中还是要添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在第五课,之后可以用插图配简单的叙述介绍文化。
再次是除了简短的对话之外,还可以再第十课以后的课文之后加入趣味性的短笑话。
增添课文对学习者的兴趣。
四语法
初级汉语教程的语法虽然不刻意追求系统性,但全书的语法安排有序,严格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写的。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初级汉语教程是借助汉语语法结构讲解课文,是以语法为指导教学生说汉语的,比如第六课整篇课文的对话都贯穿了本课要学的主谓谓语句结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
第一册1-20课语音阶段1-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