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合集下载

山东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山东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山东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为适应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推动村镇体系协调布局,规范全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以及其他技术规范,制定本要点。

全省的县、县级市、城市具有村镇部分的区,可参考本要点编制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和山东省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等技术规范、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上位总体规划进行编制,与相关规划有机衔接。

一、规划内容(一)县域村镇体系发展条件评价1、区位分析。

重点分析县域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的空间关系,铁路、高速公路及其他主要公路等对外交通条件。

2、自然条件分析。

分析县域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等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基础。

分析县域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社会架构等。

4、村镇体系布局现状。

根据村镇体系现状,总结村镇体系在规模、职能、空间分布和内部关系上的基本特点。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分析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

6、综合评价。

根据发展条件分析,总结县域村镇体系发展的优劣势。

(二)规划信息整合1、上位规划。

总结上位规划对本区和村镇发展的要求。

2、相关规划。

总结已有相关规划的建设要点和协调任务。

3、下位规划。

收集整理已编制和已批复的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工业区和开发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下位规划,查找规划存在的问题,明确整合内容。

(三)县域城乡统筹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1、发展目标。

提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体系。

2、总体定位。

明确全县发展定位。

3、发展战略。

提出为实现发展目标需采取的发展战略。

(四)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1、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概括县域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总结产业发展的成绩和不足。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修正)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修正)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修正)【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1号【发布部门】山东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8.09.21【实施日期】2018.09.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年8月1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乡规划制定和修改第一节城乡规划编制和审批第二节城乡规划修改第三节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第三章城乡规划实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第三节建设用地规划第四节建设工程规划第五节乡村建设规划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实施,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县城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县城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县城、镇、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山东省建设厅2006.01目录1、总则 (1)1.1 规划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规划依据 (1)1.4 规划原则 (1)1.5 规划任务 (2)1.6 规划编制与审批 (2)1.7 规划期限 (2)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2.1 村庄用地分类 (3)2.2 宅基地标准 (3)2.3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2.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4)3、村庄分类 (5)3.1 村庄规划分类 (5)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 (5)3.3 新建型村庄规划 (5)3.4 村庄撤并 (5)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6)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6)4.2 规划布局原则 (6)4.3 规划布局类型 (7)5、住宅 (7)5.1 住宅建设标准 (7)5.2 住宅设计原则 (7)5.3 住宅平面设计 (8)5.4 住宅立面设计 (8)6、公共设施 (8)6.1 公共设施分类 (8)6.2 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 (8)6.3 公共设施的布局 (8)6.4 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 (9)7、生产建筑 (10)7.1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10)7.2 工业用地 (10)7.3 仓库及堆场用地 (10)8、绿化景观规划 (10)8.1 绿地分类 (10)8.2 绿地配置标准 (11)8.3 公共绿地布局原则 (11)8.4 风貌特色 (11)8.5 景观节点 (12)8.6 河道景观规划 (12)8.7 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12)9、基础设施 (12)9.1 规划原则 (12)9.2 道路 (13)9.3 停车场 (13)9.4 给水工程 (13)9.5 排水工程 (14)9.6 供电工程 (14)9.7 电信工程 (14)9.8 工程管线综合 (15)9.9 能源利用 (15)9.10 环境卫生设施 (15)9.11 防灾减灾 (15)9.12 竖向规划 (16)10、附则 (17)附录A :规划编制程序及成果要求 (18)A.1 基础资料收集 (18)A.2 规划成果 (18)附录B :村庄用地布局示意 (22)B.1村庄基本布局模式示意 (22)B.2 村庄扩展模式示意 (24)B.3 公共设施布局示意 (26)1、总则1.1 规划目的为加强对我省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范围.........................................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 4 - 2.1现状调查 ........................................ - 4 - 2.2规划编制 ........................................ - 5 - 2.3批前公示 ........................................ - 6 - 2.4审查报批 ........................................ - 6 - 2.5批后公告 ........................................ - 6 - 2.6成果备案 ........................................ - 6 - 3规划内容 ........................................... - 6 - 3.1分类指导 ........................................ - 6 -3.1.1村庄类型 ..................................... - 7 -3.1.2内容要求 .....................................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 10 - 3.6道路交通 ....................................... - 11 - 3.7基础设施 .......................................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 13 - 3.9农房建设 ....................................... - 16 - 3.10绿化景观 ......................................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 19 - 3.12防灾减灾 ...................................... - 19 - 4规划成果 .......................................... - 20 -4.1文本 ........................................... - 20 - 4.2图件 ........................................... - 21 - 4.3数据库 ......................................... - 21 - 5规划实施 .......................................... - 22 -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 23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4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 26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27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 总则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总体要求 (1)1.4 编制要求 (2)1.5 其他规定 (3)第二章 编制技术准备 (4)2.1 片区和街区划分 (4)2.2 编码体系 (4)2.3 基础准备 (5)第三章 片区控规编制技术要求 (5)3.1 编制内容 (5)3.2 刚性控制内容 (8)3.3 弹性引导内容 (9)3.4 成果要求 (10)第四章 街区控规编制技术要求 (11)4.1 编制内容 (11)4.2 刚性控制内容 (12)4.3 弹性引导内容 (13)4.4 成果要求 (13)第五章 附则 (14)附:相关说明 (15)1第一章 总则1.11.2 1.3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县城的控规编制工作,建制镇可参照执行。

总体要求1.3.1控规编制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为依据,严格落实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

1.3.2控规编制应衔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深化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市政设施等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保障公共利益。

1.3.3控规编制应落实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绿色低碳等城市发展新理念,将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纳入控规,并落实到相关指标中。

1.3.4控规编制应贯彻阳光规划理念,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范围.........................................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 4 - 2.1现状调查 ........................................ - 4 - 2.2规划编制 ........................................ - 5 - 2.3批前公示 ........................................ - 6 - 2.4审查报批 ........................................ - 6 - 2.5批后公告 ........................................ - 6 - 2.6成果备案 ........................................ - 6 - 3规划内容 ........................................... - 6 - 3.1分类指导 ........................................ - 6 -3.1.1村庄类型 ..................................... - 7 -3.1.2内容要求 .....................................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 10 - 3.6道路交通 ....................................... - 11 - 3.7基础设施 .......................................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 13 - 3.9农房建设 ....................................... - 16 - 3.10绿化景观 ......................................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 19 - 3.12防灾减灾 ...................................... - 19 - 4规划成果 .......................................... - 20 -4.1文本 ........................................... - 20 - 4.2图件 ........................................... - 21 - 4.3数据库 ......................................... - 21 - 5规划实施 .......................................... - 22 -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 23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4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 26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27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试行)》的
通知
正文: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公布《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各有关单位:
为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对城市街道建设和提升改造的指导,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试行)》已完成,现予以公布,请参照执行。

附件:《山东省城市街道建设导则(试行)》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年12月21日
——结束——。

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初稿)

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初稿)

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初稿)山东省建设厅2006.3一、编制目的和依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对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编制和实施的技术指导,做好新时期村庄整治工作,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编制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以及社会力量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基本原则3.1资源整合利用、落实“四节”原则3.1.1村庄整治要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的方针。

提倡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

3.1.2村庄整治应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四节”方针。

3.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3.2.1按不同地域分类指导。

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对于不同地区村庄的整治,对其各类公用设施的改造与完善,均应因地制宜,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

3.2.2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城镇建成区郊区的村庄,应以邻近的城镇化、现代化环境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已有的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提升村庄的综合功能和环境质量。

3.2.3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标,村庄整治措施与“三集中”相结合,统筹安排,优化整合。

3.3区别对待,多模式整治的原则3.3.1散户散村迁建。

对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规模小、建筑及环境质量差的散居户和自然村落,可向小城镇、中心村和有一定规模的大村迁建。

3.3.2村庄就地整治。

对具有一定规模且已有某些公用设施的村庄、发展条件和基础较好的村庄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和条件,实行整村就地整治,进行村庄改造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围 ................................................................................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4 - 2.1现状调查............................................................................ - 4 - 2.2规划编制........................................................................... - 5 - 2.3批前公示........................................................................... - 6 - 2.4审查报批........................................................................... - 6 - 2.5批后公告........................................................................... - 6 - 2.6成果备案........................................................................... - 6 - 3规划容 .................................................................................... - 6 - 3.1分类指导............................................................................ - 6 - . . .3.1.1村庄类型 ...................................................................... - 7 -3.1.2容要求 .........................................................................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 10 - 3.6道路交通.......................................................................... - 11 - 3.7基础设施..........................................................................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13 - 3.9农房建设.......................................................................... - 16 - 3.10绿化景观 ........................................................................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 19 - 3.12防灾减灾......................................................................... - 19 - 4规划成果............................................................................... - 20 -4.1文本................................................................................. - 20 - 4.2图件 ................................................................................. - 21 - 4.3数据库 ............................................................................. - 21 - 5规划实施............................................................................... - 22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 - 23 - . .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4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 26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 27 -. .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1.2适用围本导则适用于指导省行政区围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工作。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渡期,在市县中心城区、镇区规划建设用地围之外的村庄和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编制,参照本导则执行。

1.3制定依据1.3.1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省城乡规划条例》.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1.3.2标准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导则》(TD/T1022-2009)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AT1032-2011)《村庄整治技术导则》(GB50445-2008)《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9年版)1.3.3其他文件《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美丽村居乡村风貌规划指引》. . .《美丽村居村庄设计导则》《美丽村居建设导则》《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1.4规划原则多规合一、统筹安排。

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整合村庄土地利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发展定位,统筹安排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

加强对各类生态保护地、地质遗迹、水源涵养区和优质耕地等的保护,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