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病毒

合集下载

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真菌和病毒
大肠杆菌
脚气真菌
乳酸杆菌
酵母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细菌和真菌在哪里?
鼻腔内的细菌
口腔内的细菌
2.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
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体内,在寒冷的极地(嗜冷性细菌), 在很热的温泉(嗜热性细菌)。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书P57) 3.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
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生存空间。
• 细菌的菌落
真 菌 的 菌 落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
细菌菌落 霉菌菌落
形态 大小
颜色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区别: 大小 形状 大多数光滑 粘稠或干燥 粗糙 绒毛状,絮状 真菌菌落 大 或蜘蛛网状 颜色
细菌菌落

白或黄或 红,色浅 红,褐,绿, 黑 ,黄
单细胞个体
既有单细胞个体,又有多细胞个体
空气中 A. C.
D

水里
生物体上 B. D.
6、下列关于细菌的菌落特点叙述错误 的是( D )。 A. 比较小 B. 或光滑黏稠
C. 或粗糙干燥
D. 比较大
请 A 观 B 察
7、上图培养基中( )是细菌的菌落, ( )是真菌的菌落。
A
B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
2、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 炎的人也较多,这是为什么?洗净晾干的 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鞋就容易长霉, 这是为什么? 因为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 宜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 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 质。人吃了变质的食品,就容易患肠胃炎。 洗净晾干的衣服干燥、缺乏营养物质,这种 环境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不会长霉;反 之,脏衣脏鞋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就容易长霉。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

区分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可以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

根据其形态、生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将微生物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

本文将对这四大类微生物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各异,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中。

区分细菌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观察和染色;生长特性观察;代谢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

1.形态观察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如球菌的球形、链球菌的成串排列、杆菌的杆状等。

同时可以使用染色方法,如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以区分细菌的壁和膜结构。

2.生长特性观察:通过培养细菌在不同培养基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如菌落形状、颜色等来识别细菌的种类。

3.代谢特性检测:通过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如酶的产生、底物利用等,可以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并进一步鉴定其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扩增、16SrRNA测序等,可以直接检测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细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二、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主要由菌丝组成,营养吸收方式独特。

区分真菌的方法包括:菌丝结构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孢子特征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

1.菌丝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菌丝形态特征,如菌丝的直径、分支情况、颜色等,来初步判断真菌的种类。

2.菌落形态观察:通过培养真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特征,如菌落的形状、边缘、颜色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属。

3.孢子特征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的孢子形态特征,包括孢子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可以鉴定真菌的亚属和种属。

4.分子生物学方法:如ITS序列测定、18SrDNA测定等,可以通过检测真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真菌种属的快速鉴定。

三、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区分病毒的方法包括:电镜观察;培养宿主细胞;生物化学方法;核酸检测。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需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它们具有以下的特征:1. 细菌(Bacteria):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形态呈球形、杆状、螺旋状等多样化,大小仅为几微米。

细菌具有细胞壁,内部则包含细胞质、核糖体和染色体等结构。

细菌不具备真正的细胞核,其基因组不包裹在核膜中,而是浸于细胞质中。

细菌可以根据需氧性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其中一部分的细菌能够利用光合作用进行独立自主的生存。

2. 真菌(Fungi):真菌是生活在陆地和水中的一类生物体。

它们通常由菌丝形态构成,菌丝之间可以通过分生孢子繁殖。

真菌具有分为子实体,可分为子实体菌与子实体霉。

子实体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而子实体霉则包括了蘑菇和伞菌、露菌等。

与细菌不同,真菌的细胞壁透性较低,它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

3. 病毒(Virus):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只能在寄生于其他生物细胞内进行繁殖。

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壳组成,没有细胞质或细胞核。

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将其当作自己的"工厂"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从而进行繁殖。

病毒不能自主进行新陈代谢,需要依靠它们所寄生的细胞来提供能量和资源。

4. 原生动物(Protozoa):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异养生物,它们属于真核生物的一部分。

原生动物通常以异养方式获取养分,例如摄食、吸收或囊泡摄取等。

它们具有细胞膜、细胞核以及其他细胞器官,包括细胞质、线粒体和食品囊泡。

原生动物的形态多样,包括虫状、杆状、球状等。

5. 藻类(Algae):藻类包括多种单细胞或多细胞植物,通常以光合作用为能源来生存。

藻类的细胞膜包裹着细胞质、叶绿体和核,它们还具有细胞壁来提供支持和保护。

藻类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的球形藻、多细胞的海藻以及链状藻等。

这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细菌参与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循环过程,包括氮循环和碳循环等。

2024版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

2024版图解细菌、真菌和病毒区别

变异能力强
由于病毒基因组较小且缺乏修复 机制,因此容易发生突变和重组, 产生新的病毒株。这使得病毒具
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变异性。
05
对人类影响及防治策略
细菌对人类影响及防治方法
影响 引起各种感染症状,如肺炎、脑膜炎、腹泻等。
食品和水源污染,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细菌对人类影响及防治方法
个人卫生
01
共生与寄生现象探讨
细菌
与动植物共生时,可提供维生素 等有益物质;寄生时则可能引起
疾病。
真菌
与动植物共生时,可参与物质循环 和分解有机物;寄生时则可能引起 真菌感染。
病毒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通 过复制自身遗传物质并利用宿主细 胞资源进行繁殖,对宿主细胞造成 损害甚至导致细胞死亡。
04
繁殖方式及周期对比
细菌繁殖方式与周期
二分裂法
细菌通过细胞质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实现增殖。
繁殖周期
细菌的繁殖周期相对较短,通常包括潜 伏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在适宜条件下,细菌可迅速繁殖,数量 呈指数增长。
真菌繁殖方式与周期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真菌可以通过有性生殖(如接合、子囊孢子等)和无性生殖(如芽生、裂殖等) 进行繁殖。
病毒
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 生存,广泛存在于动植物、 微生物及人类中。
不同环境下适应性分析
细菌
能在高温、低温、高盐、 高酸等极端环境下生存, 通过产生芽孢等方式抵抗 不良环境。
真菌
能在干燥、潮湿、酸性、 碱性等环境下生存,通过 产生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 和传播。
病毒
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但 在适宜的宿主和环境下能 快速繁殖并引起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细菌 真菌 病毒

细菌 真菌 病毒

细菌: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 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课分为单细胞真菌与多细胞真菌两类。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 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革兰氏阴性 菌,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原核生 物。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 的一类原核生物。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 物分为4类,相应风险等级为I级~IV级。
IV级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非常严重疾病的微 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相应的风险等级 为IV级(个体高风险,群体高风险),即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 人与人、动物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间传播,一般为不能治愈的 病原体(如Smallpox virus)。 如口蹄疫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牛海绵状脑病病原。 Ⅲ级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患严重疾病,比较容 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问传播的微生物。相 应的风险等级为Ⅲ级(个体高风险,群体低风险),即通常不能因偶然接 触而在个体间传播,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如 Salmonellatyphi、prion)。 如蓝舌病病毒、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炭疽芽孢杆菌、布氏杆菌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 机构,没有酶系统。
三菌
细菌 蓝细菌 放线菌
病 原
三体
支原体 衣原体

细菌、真菌、病毒

细菌、真菌、病毒
球 状
基 本 形 态
杆 状
螺旋状
球菌
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
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金黄色葡萄球菌
淋病奈瑟氏球菌
肺炎双球菌
杆菌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
炭疽病的病原菌 ------炭疽杆菌
破伤风梭菌
螺旋菌
•弧 菌
•螺 菌
• 螺旋体
霍乱弧菌
寄生性弧菌-----蛭弧菌
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细菌芽孢的特点
整个生物界中抵抗逆境能力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 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常规加压蒸汽灭菌的条件:121℃,15 min以上
115℃,30 min以上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遇到适宜环境时,一个芽孢又可以 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青霉
青霉素:由青霉菌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是人类发现的
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 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 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 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艾滋病毒
流感病毒
乙肝病毒
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毒
噬菌体
细菌的主要的繁殖方式:分裂繁殖
细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隔20~30分钟就 能繁殖一代。 一个小时可以繁殖三代。
24小时内数量可以增加到原来的224倍。
真菌
酵母菌
特点:
(1)单细胞真核生物。
(2)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 3 )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 吸时,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4)主要进行出芽生殖。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某种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分类。

1. 病毒:病毒是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的微小颗粒,不能自行繁殖和生长,必须寄生于细胞内使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复制,进一步感染其他细胞。

病毒的种类很多,包括DNA病毒、RNA病毒、复制时转录病毒和反转录病毒等。

2.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一般在寄居体表或者内部生长繁殖。

细菌种类众多,形态多样,不同的细菌形态和繁殖习惯决定了它们所引起疾病的不同状态。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包括丝状真菌、酵母菌等。

真菌靠生长分裂繁殖,能够感染皮肤、黏膜、内脏等不同部位,引起真菌感染性疾病。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的生物,包括原生动物、扁虫、索虫、吸虫等。

寄生虫靠侵入宿主体内进行代谢或生殖活动,引起感染性疾病。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和寄生方式,可以将寄生虫分为原生动物、单细胞原虫、多细胞寄生虫等。

总之,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分类方式,研究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

病毒、细菌、真菌、滴虫、螨虫的区别

病毒、细菌、真菌、滴虫、螨虫的区别

病毒、细菌、真菌、滴虫、螨虫的区别病毒、细菌、真菌、滴虫、螨虫这几个小东西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提到,也十分令人讨厌,但是大家真正了解它们吗?从进化条上我们可以看出滴虫、螨虫属于最低等级的动物,而病毒、细菌、真菌还停留在微生物界内,我们先来说说病毒、细菌、真菌这三个微生物:病毒病毒:病毒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因为它由(DNA 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结构体,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介于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

主要靠寄生在其他生命体内生活,利用别人的细胞进行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细菌细菌: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的单细胞生物,无核膜包裹,只有一团裸露的DNA(拟核区),但它却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真菌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真核的意思是DNA 具有核膜包裹的真正细胞核,不同于细菌的散乱DNA ,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

滴虫滴虫:是一种极微小有鞭毛的原虫生物,一般都是经由性行为而感染。

阴道滴虫症是由滴虫(白带虫)所引起的一种性病,好发在35 岁至50 岁的年龄层。

螨虫螨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害虫,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 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 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 1 毫米。

主要是以人体脱落的皮屑等为食物的动物,它的存在范围广泛:人体、空气、尘土等等。

结构上的区别病毒<细菌<真菌病毒的构造很简单,属于非生命结构体;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而滴虫与蟻虫同属动物。

消除方式细菌、真菌、滴虫、蠟虫都具有细胞结构,可以用药物消除。

但对于病毒来说,基本药物无法杀死,唯一的办法是靠自身免疫来杀死,因为它结构只有一个遗传物质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只能靠提高自身免疫力对抗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真菌病毒测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进行分裂生殖B.都有成形的细胞核C.都是单细胞生物 D.营养方式都有寄生
2.下面是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原核生物B.乙类生物细胞中不具有DNA
C.乙、丙、丁生物都通过孢子繁殖D.甲生物必需生活在其它活细胞中
3.如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B.A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
C.B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D.B处可能是一种霉菌形成的
5.下面是四种生物形态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B.①通过芽孢繁殖后代,②③④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C.①②④不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D.①③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7.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微生物,那么你认为下面四个同学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小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B.王芳: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李明: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D.张磊:腐生性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9.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细菌一般培养方法中叫做()A.种植B.接种C.培养D.结合
10.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特点是()
A.没有细胞结构B.无成形的细胞核C.生活方式一般为异养D.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11.对下列生物分类正确的是()
①颤藻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HIV ⑦大肠杆菌⑧埃博拉病毒⑨肺炎双球菌
A.有细胞壁的生物是①②④⑥⑧B.具有叶绿体的生物有③④⑤
C.无染色体的是⑥⑦⑧⑨ D.①②④⑤能进行光合作用
12.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B.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14.下列符合图中1、2、3、4之间顺序关系的是()
A.病毒、细菌、真菌、微生物B.脑干、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C.肾小囊、肾小球、肾单位、肾脏D.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17.下列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②是细菌形成的芽孢
C.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D.②③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
23.某同学在给微生物进行分类时,把链球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烟草叶病毒、艾滋病病毒归为另一类,其分类依据是()A.营养方式是否相同B.有无细胞结构C.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对人类是否有利
13.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1、4、5号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菌落B.2、3可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
C.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
D.以上实验是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2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①水分②无机盐③有机物④空气⑤适宜的温度⑥阳光.
A.①②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③⑤ D.①②⑤
25.腐生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分解有害物质,净化环境C.将生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D.为各类生物提供化学能31.农民在种田时,往往将玉米与大豆轮作,目的是()
A.有利于农作物的合理密植B.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玉米可以充分利用
C.有利于不同农作物对不同日照强度的需求D.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染
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霉能产生抗生素,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也会杀死益生菌
B.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抑制或杀死食品内的细菌、真菌
C.酵母菌能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属于呼吸作用
D.青霉之所以是青色,是因为青霉细胞含有叶绿素,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3.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破伤风”疾病的是属于类,高致病性“禽流感”是
由类生物侵入家禽的体内引起的(填写字母)。

(2)图中属于霉菌的是和(填写字母),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是由构成的。

(3)属于真菌的有(填写字母)。

(4)A的生殖方式是,D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在结构方面,其与植物相同的结构是
35.为探究洋葱是否具有抑菌作用,科研人员多次重复实验,测量抑菌圈(不长细菌的范围)的直径。

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及数据如表所示:
●:已灭菌且浸过100%洋葱汁液的滤纸○:已灭菌且浸过无菌水的滤纸
(1)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各培养基和菌种的量应。

(2)对抑菌圈直径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3)以洋葱汁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有。

(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5)朋友圈中流传“洋葱能预防流感”,本实验能作为验证这种说法的依据吗?回答并说明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