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料与承托层

合集下载

给水工程17-18课时 过滤1 讲稿

给水工程17-18课时 过滤1 讲稿
设为一级反应,r(Ci)=-kCi,则
设为二级反应,r(Ci)=-kCi2,则
2、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 CSTR型) 物料衡算式为:
按稳态考虑,即
,于是:
设为一级反应, r(Ci)=-kCi,则

,故
3、推流式反应器( PF型) 现取长为dx的微元体积,列物料平衡式:
稳态时,
,则
x=0,Ci=C0;x=t,C=Ci,积分上式得
要求,提高滤速,发展为快滤池,滤速可以达到8~10m/h。
但经过自然沉淀的水再经过快滤池的过滤,出水浊度一般
达不到用户的要求,因此,快滤池前必须有化学预处理。另外由于滤
速的加快,滤层堵塞快,一般只能运行10个小时左右,清洗砂层成为
一个问题,反冲洗技术的发展,为快滤池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在城镇
水厂中使用的慢滤池逐渐被快滤池所代替。
运行可靠,运行和维护费用低;
进水为自然沉淀后的水,一般不需要化学预处理;
1~3个月后堵塞,需将表层的砂刮走,重新形成滤膜,并重
新补砂,添加新砂,操作麻烦;
寒冷季节时其表层容易冰冻。
表17—1 现代慢滤池的适用的进水条件与出水水质
适用的进水条 件
出水水质
细菌的去 除效率
颗粒物去除 效率
浊度10ntu以
2.慢滤池的工作过程 慢滤池的工作经历两个阶段: 滤层的成熟期:新投入运行的滤池,出水混浊,1-2个星期后,
滤层表面生长一层致密的滤膜,出水变得清澈。滤膜是被截留的杂质, 以及在其中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结果。滤层表面 生成滤膜的过程,称为滤层的成熟过程。
过滤期:在过滤期间,水中的杂质被截留在滤膜上,使滤膜的阻力 增大。当滤膜的阻力增大到使滤速减小时,停止过滤,人工将表层1~ 2cm的含泥膜砂层刮去,再进水进行过滤,进入下一个周期。 工作原理

水处理工艺培训资料(过滤设备)

水处理工艺培训资料(过滤设备)

日常维护管理
1、放空检查 2、定期全面清洗 3、闸阀的维护 4、清除微生物及藻类 5、检修 6、分析测量与记录
异常问题的分析及排除
1、气阻 可使滤池水头损失增加过快, 缩短工作周期。
原因及解决对策
a、滤池滤干后,未倒滤。 b、水塔提供反冲洗水时,控制 水位 c、产生“负水头”,滤层水头损 失较大,提高工作水位 d、产生厌氧分解,缩短工作周期
主要组成部分
1、滤料层 主要是去除水中的细微悬浮物。 应符合下述条件:足够的机械强度 足够的化学稳定性;一定的颗粒级配和适当 的孔隙率。要尽量当地取材 价廉。 常见滤料为石英砂、无烟煤、磁铁矿、纤维 球等。
2、承托层
位于滤池的底部,由大颗粒材料组 成。作用主要是防止过滤时滤料从配 水系统中流失和在反冲洗时起一定的 均匀布水作用。
4、冲洗系统 冲洗目的:使滤料在短时间内恢复 工作能力。 有反冲洗、反冲洗加表面冲洗、反 冲洗加压缩空气冲洗三种方法。
反冲洗的控制参数: 冲洗强度、历时、滤层膨胀率
1、膨胀率 单层砂滤料45%,煤-砂双层滤料55% 2、冲洗强度 应与膨胀率结合 3、历时 合理
工艺控制
1、滤速与处理量的控制 等速与变速 2、工作周期的控制 合理的工作周期取决于滤速 3、冲洗强度、历时的控制
2、滤料中结泥球产生裂缝,出 水水质恶化
a、冲洗强度不够 b、入流污水浓度太高,加强前 级处理效果 c、反冲洗配水系统不均匀。检 查承托层及配水管路。
3、滤料表面不平,出现喷口现象, 过滤不均匀,出水水质降低。
a、滤料凸起,可能是承托层或配水 系统堵塞
b、滤料凹下,承托层坍塌
4、跑砂漏砂现象 a、冲洗强度过大,膨胀率过大或 滤料级配不当,调整 b、反冲洗水配水不均匀,承托层 松动 c、气阻导致漏砂

大学课件-给水处理-过滤

大学课件-给水处理-过滤

滤层膨胀度:反冲洗时,滤层膨胀后所增 加的厚度与膨胀前厚度之比。
e L L0 100 % L0
石英砂滤料的膨胀度为45% 冲洗时间:一般采用5-7分钟,也可根据
冲洗废水的允许浊度确定。
高速水流反冲洗的优缺点:
操作方便,池子和设备较简单; 冲洗耗水量大,冲洗后,滤料上细下粗分
层明显。
17.4.2. 气、水反冲洗
小阻力配水系统
Qc
S1 S1
S
' 2
S
'' 2
Qa2
S1
1
S
'' 2
v02
v
2 a
2g
•减小干管和支管的进口流速,同样可使布水趋于均匀。
•“小阻力”即指配水系统中孔口阻力较小,这是相对 于“大阻力”而言的。
•小阻力配水系统不采用穿孔管,而采用穿孔滤板、滤 砖和滤头等。
由于孔口阻力与孔口总面积或开孔比成反比, 故开孔比愈大,阻力愈小。
原水浊度和色度较低,水质变化较小。 通常采用双层、三层或均质滤料。滤料粒径
和厚度适当增大。 原水进入滤池前,不应形成大的絮凝体以免
很快赌塞滤层表面孔隙。为提高微絮凝体强 度和粘附力,有时需投加高分子助凝剂以发 挥高分子在滤层中吸附架桥作用。 滤速应根据原水水质确定。
17.2.2 过滤水力学
与等速过滤相比,在平均滤速相同情况下, 减速过滤的滤后水质较好,在相同过滤周 期内,过滤水头损失也较小。
(4)滤层中的负水头
在过滤过程中,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 至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 处水深时,便出现负水头现象。
负水头会导致溶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 而形成气囊。气囊对过滤有破坏作用。

V型滤池说明

V型滤池说明

V型滤池概况1. 概述V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而得名,也叫均粒滤料滤池(其滤料采用均质滤料,即均粒径滤料)、六阀滤池(各种管路上有六个主要阀门)。

它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法国Degremont公司引进的技术。

2.特点:(1)恒水位等速过滤。

滤池出水阀随水位变化不断调节开启度,使池内水位在整个过滤周期内保持不变,滤层不出现负压。

当某单格滤池冲洗时,待滤水继续进入该格滤池作为表面扫洗水,使其他各格滤池的进水量和滤速基本不变。

(2)采用均粒石英砂滤料,滤层厚度比普通快滤池厚,截污量也比普通快滤池大,故滤速高,过滤周期长,出水效果好。

(3)V型进水槽(冲洗时兼作表面少洗布水槽)和排水槽沿池长方向布置,单池面积较大时,有利布水均匀,因此更适合用于大、中型水厂。

(4)承托层较薄。

(5)冲洗采用空气、水反冲和表面扫洗,提高了冲洗效果并节约冲洗用水。

(6)冲洗时,滤层保持微膨胀状态,避免出现跑砂现象。

3. 工作过程(1)过滤过程: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沿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

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在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

(2)反冲洗过程:关闭进水阀,但有一部分进水仍从两侧常开的方孔流入滤池,由V型槽一侧流向排水渠一侧,形成表面扫洗。

而后开启排水阀将池面水从排水槽中排出直至滤池水面与V型槽顶相平。

反冲洗过程常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水冲”三步。

气冲打开进气阀,开启供气设备,空气经气水分配渠的上部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部,由长柄滤头喷出,将滤料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被表面扫洗水冲入排水槽。

气水同时反冲洗在气冲的同时启动冲洗水泵,打开冲洗水阀,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分配渠,气、水分别经小孔和方孔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表扫仍继续进行。

快滤池的构造和工作过程(精)

快滤池的构造和工作过程(精)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快滤池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一)工作过程
过滤到一定程度后,表层滤料间的孔隙将逐渐被堵塞。在 严重时,由于表面滤料产生筛滤作用将使滤料层表面形成“泥 膜”,使过滤阻力剧增,滤速将急剧减小。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快滤池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一)快滤池工作过程
1、过滤 • 过滤过程是废水由上 到下通过一定厚度的 由一定粒度的粒状介 质组成的床层,由于 粒状介质之间存在大 小不同的孔隙,废水 中的悬浮物被这些孔 隙截留而除去。
分为过滤和反洗两个过程。 废水
③达到最大时间的限制(一 反洗水入口 般3~4天)
滤料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快滤池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滤池反洗过程示意图
(2)反洗F1、 F2关 F3、F4开
反 洗 水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快滤池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二、快滤池工作过程
(一)工作过程 过滤和反冲洗交替进行。 从过滤开始到冲洗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快滤池工作周 期,一般为12~24h。 从过滤开始至过滤结束称为过滤周期。 快滤池的产水量主要取决于滤速。 滤速相当于滤池负荷(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滤池过滤 水量,单位m3/(m2h)),常简化为m/h,《给水排水标准规 范》规定有具体的数据。

水质工程学 第六章过滤

水质工程学 第六章过滤

水质工程学1 xx学院 环境工程学院XX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6章 过 滤过滤理论02滤池冲洗04过滤概述01配水系统05滤料与承托层03各种滤池066.1 过滤概述原水经过沉淀后,水中尚残留一些细微的悬浮杂质,需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过滤就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截留水中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6.1.1 功能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物质1.给水净化中城镇给水处理中,滤池置于沉淀池或澄清池后,出水浊度<1NTU。

当原水浊度较低,且水质较好时,也可直接过滤。

过滤的功效:(1)降低水的浊度,同时水中有机物、细菌以及病毒等也将随浊度的降低而被部分去除。

(2)为滤后消毒创造良好的条件,细菌等失去杂质保护易被杀灭。

2.废水处理废水深度处理中:二级处理出水可经混凝沉淀后再进行过滤处理。

过滤一般是作为活性炭吸附以及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超滤等工艺的前处理或回用的前处理。

6.1 过滤概述6.1.2 慢滤池慢滤池是最早出现的用于水处理的过滤设备,能有效地去除水的色度、嗅和味,见5—1。

由于慢滤池占地面积大、操作麻烦、寒冷季节时其表层容易冰冻,在城镇水厂中使用的慢滤池逐渐被快滤池所代替。

滤速慢:V=0.1-0.3 m/h; 表面生长一层滤膜(1-2个星期后)效果:浊度可降到0,可不消毒。

机理:微生物吞食细菌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藻类产生氧气,起氧化作用。

但生产效率低,1-3月后堵塞,需刮掉滤膜,重新补砂。

6.1 过滤概述表6—1 现代慢滤池的适用的进水条件与出水水质慢滤池圆形 生物慢滤池6.1 过滤概述6.1.3 快滤池一、快滤池的分类:1、按滤料组成分:单层滤池,双层滤池和多层滤池2、按阀门设置分:普通快滤,虹吸滤池,移动罩冲洗滤池,双阀快滤,单阀快滤,快滤无阀3、按过滤的水流方向:上向流,下向流,双向流4、按工作的方式:重力滤池,压力滤池5、按冲洗方式分:高速水冲,气水反冲,表面助冲6、按滤速:慢滤池和快滤池快滤池1、普通快滤池的构造组成: 集水渠洗砂排水渠滤料层承托层配水系统管廊:浑水进水管清水出水管初滤水冲洗来水冲洗排水四大阀门(至少)2、工作过程由过滤与反冲洗两部分组成。

水质工程学——第5章 过滤

水质工程学——第5章 过滤
滤层含污量(g/cm3) 1
单层滤料
双层滤料
石英砂
滤 层 深 度 (cm)
石英砂
2
在一个过滤周期内,单 位体积滤层中的平均含 污量称为“滤层含污能 力”,单位g/cm3或 kg/m3。
无煤烟
表面过滤(surface filtration) 被截留的颗粒物聚集在过滤介质表面时,称表面过滤。 粗滤、微滤和膜滤都属于表面过滤,利用孔隙的筛除作用。
滤后水质较差,而后绿层顶部几厘米厚,由原来的松散 砂粒,变成一个发粘的滤层(滤膜),具有微生物的净 化作用。
清洗:慢滤池的运行周期较长, 一般在几个月或一年
以上。当滤料堵塞需要清洗时, 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 用铲将表层25 ~30mm 厚度的滤层铲出清洗。
设计参数:
慢滤池的滤料多采用粒径为0.3 ~1.0mm的石英砂或普通河沙。 慢滤池内的滤料层厚度一般在0.65 ~1.50m之间, 不得小0.65m。 为保证慢滤池正常工作, 滤层上面应保持一定的作用水头, 一般在 0.1~0.5m。 慢滤池的水力负荷一般为0.1 ~0.3m/h。
损失将较小。
5. 直接过滤
原水加药后不经过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的过滤。 接触过滤 原水加药后只经过混合就直接进入滤池过滤 微絮凝过滤 原水加药后经过混合和微絮凝池后进入滤池过滤
直接过滤的特点
采用双层或三层滤料滤池。 采用聚合物为主混凝剂或助凝剂。 工艺简单,药剂用量少。
硫酸铝 原水 混合
聚合物 双层或三层滤料滤池 (a) 过滤出水

由于过滤情况很复杂,目前有不少计算公式,但与生产实际存在 差距。

通过实验Ht与t一般呈直线关系。(见图)
Hmax为水头损失增值为 最大时的过滤水头损失, 一般为1.5~2.0m。 T 为过滤周期。如果不出 现滤后水质恶化等情况,过滤 周期不仅决定于最大允许水头 损失、还与滤速有关。 设滤速 vˊ >v ,其清洁 砂 层水头损失为H0 ˊ 。一方面H0 ˊ> H0 ,同时单位时间内滤层 截留的杂质量较多,

一、过滤的工艺原理 1、过滤: 污水通过一层或几层滤料层,其中的污染物被截留在滤料的表面和内部空隙

一、过滤的工艺原理 1、过滤:  污水通过一层或几层滤料层,其中的污染物被截留在滤料的表面和内部空隙

3、废水进行过滤处理的主要目的:
⑴用于化学混凝和生物处理后的最终处理,如去除二沉池未 曾去除的细小生物絮体或混凝沉淀池未曾去除的细小化学 絮体;
⑵提高SS、浊度、BOD、COD、磷、重金属、细菌和病 毒的去除率;
⑶用于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过程之前的预处 理,为后续处理工序创造良好的水质条件。
⑴滤速:
是衡量滤池处理能力的一个指标,常用的单位为m/h或m3/
(m2•h)。
定义:
单位时间内污水通过的滤料深度,也可以理解为单位面积
滤料,单位时间内能过滤的污水量。
计算:
vQ/ A
式中,Q为滤水量(m3/h);A为滤池的过滤面积(m2)。
在滤池试运行或大修之后的投运之前,需要对滤速进行实 际测定,确定滤池的实际过水能力,以便于运行管理。
(二)快滤池的操作运行
1.过滤操作
徐徐开启进水阀,当水位升到排水槽上缘时,徐徐开启出 水阀,过滤开始。开始开启出水阀时要注意出水水质,待 达到设计指标时方可全部开启。对过滤过程的时间、出水 水质、水头损失等主要运行参数应作好原始记录。
2.冲洗操作
内容 需要冲洗的衡
量标准 冲洗前的准备
冲洗顺序
滤池恢复工作
表面性质,因此,颗粒表面性质是影响过滤效 率的重要因素。
二、滤池的构成 普通快滤池本身包括五部分:
滤料层 承托层 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冲洗系统
1、滤料层
一般滤料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2)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3)有适宜的级配; (4)滤料应具有足够的孔隙率和表面积; (5)滤料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 (6)滤料应价廉,货源充足。
4.过滤效率的影响因素
(1)滤料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滤料与承托层
一、滤料
1.种类
石英砂、无烟煤、大理石、石榴石、白云石
聚苯乙烯发泡塑料
纤维球滤料
2.粒状滤料的粒径与级配
粒径:假想球面直径
级配曲线: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重量比例的累积曲线。

∙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d10和d80:分别通过滤料重量10%和80%的筛孔孔径
不均匀系数K80=d80/d10
d10反映了产生水头损失的主要部分。

K80愈大,颗粒愈不均匀,孔隙率下降,含污能力降低,反冲洗强度不好确定。

∙最大与最小粒径:dmax, dmin
工程上为方便,一般dmin≈d10, dmax≈d80
我国规范中,采用dmax, dmin, K80来控制滤料粒径分布。

∙滤料筛选方法
可以按要求设计d10和d80
3.滤料层规格
材质、粒径和厚度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矾花的吸附但易堵塞
厚度:矾花穿透深度+保护厚度
穿透深度与粒径、滤速及水的混凝效果有关
(大)(大)(高)(差)
二、承托层
作用:阻挡滤料进入配水系统
均匀配水(反冲洗时)
主要配合大阻力配水系统而使用。

第4节配水系统与反冲洗
一、配水系统的不均匀性
配水系统的目的:均匀分布反冲洗水
均匀收集过滤水
配水不均匀会造成:1)部分区域水量小,冲洗不净
2)部分区域水量大,冲动垫层
配水不均匀原因:
a点的冲洗水头Hx:
Hx=S1a(q a∆a)2+S2(∆aq a)2 +S3(∆aq a)2 + S4(∆aq a)2+流速水头S1:配水系统的阻力系数
S2:孔眼出水的阻力系数
S3:承托层的阻力系数
S4:滤料层的阻力系数
q:冲洗强度(L/(s m2))
同样对于b点而言
Hx=S1b(∆bq b)2+S2(∆bq b)2 +S3(∆bq b)2 + S4(∆bq b)2+流速水头
q 最小/q 最大≥0.95-------达到均匀
两种途径:1)增大孔眼出水水力阻抗 2)降低配水系统水力阻抗
二、配水系统类型 1.大阻力配水系统
使孔眼的水力阻力远远大于其它部分的水力阻力――增加孔眼流速(5-6m/s )
∴配水孔眼面积为滤池面积的1/500 开孔比小=0.2-0.25%
特点:工作可靠、采用最广、冲洗干净
但冲洗水头要求高,需冲洗水箱或水泵 一般为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

2.小阻力配水系统
减少配水系统阻抗S1→增大配水空间→配水系统流速降低→使孔眼处的压力接近→相应降低S2,增加开孔比1.0-1.5%。

特点:配水系统结构简单,冲洗水头小(2m 左右) 适应于面积小的滤池,其均匀性取决于开孔比
钢筋混凝土穿孔板:
板上铺设一层或两层尼龙网。

造价低,孔口不易堵,配水均匀性好,强度高,耐腐蚀 但尼龙网接缝应接好,有时可铺一层卵石。

4
3214321S S S a S S S S S q q b b
a
++++++
=
穿孔滤砖:
开孔比,上层1.07%,下层0.7%
下层连通起配水渠的作用,上层不连通。

钢筋混凝土或陶瓷制成。

由于滤砖整体性,反冲时不易上浮,所需承托层厚度不大,配水均匀性较好,但价格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