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2019年的调查数据

合集下载

最新东莞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最新东莞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最新东莞企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东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众多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东莞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东莞企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决策支持。

1. 经济环境分析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同时,东莞也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投资,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经济转型的推进,东莞企业面临着挑战。

加之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创新能力分析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东莞,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投入。

这些企业逐渐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整体上来看,东莞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企业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还不够,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另一方面,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有待进一步培育。

3. 品牌建设分析品牌是企业竞争的重要资产。

在东莞,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品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些企业通过加大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

然而,整体上来看,东莞企业的品牌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企业在品牌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4. 人才培养分析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东莞,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激励和培训机制。

这些企业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然而,整体上来看,东莞企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精准度还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方法有待创新和改进。

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引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吸引投资至关重要。

然而,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仍存在着一些影响营商环境的主要问题。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主要问题1. 重返审批制度尽管中国在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某些行业仍存在过多的审批环节和冗长的审批时间。

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办理许可证、审批手续等,给企业增加了额外成本,并阻碍了创新和发展。

因此,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是关键。

2. 法律法规不清晰营商环境的法律法规需要更加清晰明确,以便企业可以清楚遵守并合法经营。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各自的地方性政策与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限制了企业跨区域经营和市场开拓。

因此,需要加强统一的法规制定与执行,并提升地方政府的法治意识。

3. 侵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营商环境中的重大问题。

在某些地区,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频繁发生,企业创新动力受到压制。

因此,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同时增加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 市场准入壁垒中国市场准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壁垒,在某些领域对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有所限制。

这种限制阻碍了市场公平竞争,同时削弱了国内企业创新能力。

因此,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竞争是改善营商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整改措施1. 简化审批程序政府应推动审批流程再造工作,将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合并,甚至取消一些不必要环节。

通过推行“最多跑一次”原则和优化电子审批系统等方式,以提高审批效率、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2. 健全法制环境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同时,加大对地方政府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并对不符合规定进行严厉的处罚和问责。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加大信息转化与研发成果实施力度,推动知识产权审查等程序本地化,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知识产权侵权现象。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

优化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一、引言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企业、特别是对创业者和经营者开展经济活动的各种限制和便利条件的总和。

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

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营商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并推动经济发展。

二、问题分析(一)政府监管过于繁杂在当前营商环境下,政府的监管职能过于繁杂,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限过长,导致企业开办时间长、成本高,不利于企业发展。

尤其是对于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来说,面对繁琐的审批手续和长时间的等待,往往会产生挫败感,导致创业热情的消退。

(二)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当前,我国的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对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

尤其是在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政府对市场准入的限制过多,限制了外商投资的进一步发展,限制了私营经济的壮大,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三)法治环境不完善当前,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法治环境不够完善,执法不力、执法过程不透明,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

一些企业遭遇磨练性的执法行为,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市场的稳定运营。

(四)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容易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给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整改措施(一)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了解决政府监管过于繁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可以通过推进“一网通办”等改革措施,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

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力度,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效能。

(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需要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和私营经济的限制。

可以通过简化前置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减少准入条件等措施,鼓励更多的外商投资者和私营企业进入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刺激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

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对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影响和规范。

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而不良的营商环境则会增加企业经营的成本,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分析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政府管理的不透明性和不稳定性。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制定政策和管理企业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稳定性,使企业难以预测政策变化,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

对策之一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管理过程可以预见和稳定。

另外,政府还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协商,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合理有效的政策。

其次,营商环境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官员存在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应对官僚环境和腐败问题,降低了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对策之一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加大对官员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诚信和廉洁的政府机构。

同时,政府还应推行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环节,减少官员与企业的接触,降低腐败风险。

第三,营商环境问题还包括法律保护不足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司法体系不完善,法律保护不足,给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另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是制约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策之一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司法体系,确保法律的公正透明和有效执行。

另外,政府还应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最后,营商环境问题还包括市场准入壁垒和不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

一些国家或地区存在市场准入壁垒和不公平竞争现象,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政府应加大对市场准入壁垒的打破力度,鼓励市场竞争,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

另外,政府还应推行市场监管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一、问题描述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

然而,许多国家和地区仍然面临着一系列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本文将从政府服务、法律法规、市场准入、资金融通等角度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政府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 员工素质不高: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员工素质低下,导致处理事务效率极低。

解决方案:加强公务员培训以及选拔机制,并设立相应考核机制确保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

2. 管理体系不完善:某些政府服务机构管理混乱,程序繁琐,并缺乏标准统一流程。

解决方案: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与信息共享,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并降低操作成本。

三、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 法律环境不稳定: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相对脆弱,频繁的政策调整给企业经营带来不确定性。

解决方案:建立健全法治体系,加强权益保护力度,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基础法律框架。

2. 执法缺乏公正与透明:一些地方执法部门存在贪污腐败等问题,执法过程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

解决方案:加大反腐力度,优化执法监管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程度以确保执法公正。

四、市场准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 市场准入壁垒高:某些国家或地区设立了过多的市场准入限制条件,导致外商投资难度大。

解决方案:简化市场准入程序和条件,并鼓励创新和竞争,促进自由贸易发展。

2. 不平等待遇现象普遍存在: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中外企业待遇存在差异,造成了经济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解决方案: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行业垄断现象,保障各类企业平等权益。

五、资金融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1. 资金渠道有限:一些地区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缺乏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解决方案: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出台促进股权众筹、债权融资等政策。

2. 利率水平不合理:部分国家或地区利率水平过高导致了企业贷款成本上升。

问题剖析范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问题剖析范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整改

问题剖析范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摘要: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化营商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然而,当前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行政审批繁琐、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

一、问题分析当前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审批繁琐:在我国,企业的注册、申请各种证照等程序繁琐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尤其是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可能需要来回奔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风险。

2.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和不足的地方。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面临法律环境不确定性,并且法律的执行也存在问题。

3.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价值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依然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创新带来了困扰。

4.税务环境复杂:我国税务环境相对复杂,企业往往需要解决多个税种的问题,税收征管存在着不透明、不规范等问题。

这些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5.投资环境不稳定:我国的投资环境还不够稳定和可预期,政策频繁变动,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

这使得企业在决策和投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风险。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具体措施如下:1.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政府加强了对行政审批流程的改革,推行“一网通办”、“证照分离”等措施,简化了企业的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建立健全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击了侵权行为,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关于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关于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关于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目前,我国的营商环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令创业者和企业面临着许多困扰和不便,导致了我国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差。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营商环境,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我国的企业注册流程繁琐。

在我国,目前还需要前往多个不同的部门进行企业注册,每个部门都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和信息,这给企业的注册过程增加了很多的时间和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推行一站式企业注册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只需要在一家机构办理注册手续,大大简化了注册流程,提高了办理效率。

其次,我国的税收制度不够简明透明。

在征收税费的过程中,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存在着很多行业的灰色地带。

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给税务部门的征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系统,加强税务部门的执法力度和监管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增加税法的透明度,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减少税务纠纷的发生。

第三,我国的融资环境相对较差。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融资需求不能有效满足。

首先,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繁琐,利率较高,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来说获得融资非常困难。

其次,我国的股权融资市场不够发达,缺乏对创业项目的支持和认可。

为了改善融资环境,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机构,简化融资流程,降低贷款利率,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同时,可以加强对股权融资市场的监管,建立规范的股权融资框架,提高创业项目的融资成功率。

第四,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促进创新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侵权行为普遍存在,给企业创新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惩罚力度更大,使侵权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此外,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意识。

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营商环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制度性问题营商环境中存在着制度性问题,包括行政审批繁琐、证照办理不便、投资准入限制等。

这些问题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和压力。

首先,行政审批程序冗长且耗时,导致企业难以及时完成开展生产经营所需的相关手续。

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证照办理过程复杂繁琐,需要填写大量表格和提交各类证明文件。

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因为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或专业知识而束手无策。

此外,投资准入限制也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行业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或者政策歧视性对待,阻碍了创新型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1.2 不均衡地区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区域间差距过大,在不同地区进行投资和开展相关商务活动的条件有很大差异。

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投资环境不够良好。

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导致了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劳动力成本、物流运输、市场准入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资意愿和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1.3 法治建设不完善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法治建设不完善。

包括司法效率低下、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由于法治环境不够健全,企业难以依靠合法权益在纠纷中维权。

首先,司法效率低下导致诉讼周期长,案件处理速度慢。

这使得企业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受到很大阻碍,并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其次,执法标准不统一使得企业难以预测和应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

这给企业带来了安全感缺失和信心降低。

二、改进营商环境工作的对策2.1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了提高营商环境,要推行简化行政审批程序。

加快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

可以通过引入电子化审批系统、减少中间环节等方式来实现。

另外,还需要建立一套透明、高效的政府工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

并且,建立监督机制,对行政审批过程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程序的公开透明和廉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usiness and Globalization 商业全球化, 2020, 8(2), 28-35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journal/bglohttps:///10.12677/bglo.2020.82005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andCountermeasure on DongguanDoing-Business Environment—Basing on the Survey in 2019Bitao Shi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Received: Apr. 2nd, 2020; accepted: Apr. 16th, 2020; published: Apr. 23rd, 2020AbstractDoing-business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key indicators for one place’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asing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nducted to 200 enterprises during September 2019,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verall condition of Dongguan’s doing-business environmen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ent doing-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doing-business environment.KeywordsDoing-Business Environment, Dongguan, Questionnaire Surve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东莞市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2019年的调查数据石碧涛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东莞收稿日期:2020年4月2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16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3日摘要营商环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2019年9月进行的面向200家企业的问卷调研为基础,石碧涛本文总结了东莞市营商环境的总体状况,分析了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营商环境,东莞市,问卷调研,问题,对策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商环境是人才、资金、项目流动的风向标,关乎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也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名已由之前的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正逐步获得世界认可。

上述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由世界银行按照其通用标准进行打分获得。

该评价标准共分为十大类43个指标。

对我国的打分选取了上海和北京两地作为样本。

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价标准虽然具有国际可比性,并为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投资选择提供了参考,但由于该套指标体系过于强调企业开办前的准入条件,忽视了企业落地投产后的运营环境,而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较为明显,不少企业面临进入容易运营难的问题。

为此,我国试图构建一套既具有较强可比性,又能反映中国实际国情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国务院从2017年开始开展构建我国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目前还处于试运行及调整阶段。

在我国总体评价体系尚未成熟及使用之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先行先试,制定并公布各自的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如广东珠海、河南、山东等,这对促进各地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营商环境改革事关重要,不少学者对此给予了较多的研究。

丁邡等(2020) [1]评估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

丁鼎等(2020) [2]构建了一套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并以我国36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廖福崇(2020) [3]基于企业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了“放管服”改革对营商环境提升的影响。

曾慧等(2020) [4]比较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

苏泠然等(2020) [5]还对有关的营商环境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总结。

总的来看,除了少数研究外(如廖福崇(2020) [3]),对具体城市的营商环境实践调研成果并不多见。

为了解企业对东莞市当前营商环境满意度的情况,课题组通过走访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随机抽取东莞市辖区内的不同企业开展摸底调研。

2. 东莞市营商环境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历时半个月(2019年9月),由课题组自行设计问卷,通过政府经济与统计部门渠道发放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90%。

问卷共设置基础设施、人才资源、金融服务等18类分项,来收集受访企业对东莞营商环境的总体认识与评价。

从企业类型来看,私营企业占50%,国有、集体和中外合资企业各占3.3%,股份合作企业占1.7%,其他类型企业占38.3%;从所属行业来看,制造业占85%,批发和零售业占5%,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各占3.3%,建筑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各占1.7%;从注册经营年限来看,10年以上、5~10年、2~5年各占61.7%、25%和13.3%;从企业职工人数来看,50人以下、50~100人、100~500人、500~2000人、2000人及以上各占13.3%、28.3%、30%、石碧涛11.7%和16.7%;从企业近三年的年均营收入(人民币)来看,500万元以下、500~2000万元、2000~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各占10%、15%、20%和55%。

3. 企业对东莞市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状况3.1. 总体情况3.1.1. 企业对营商环境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此次调研由企业对当地总体营商环境和营商环境各方面情况进行打分评价,评价等级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五个档次。

从企业对东莞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情况来看,“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各占13.3%、53.3%、31.7%和1.7%,没有企业评价“不满意”。

“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合计占66.6%。

3.1.2. 逾八成企业认为东莞市营商环境有改善近年来,东莞市不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提升纳税便利度,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服务,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成效显著,便民利企服务进一步优化。

另外,东莞市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提升企业获得水、电、气便利度,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在要素供给侧改革方面持续发力,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从调研结果来看,企业认为近三年来东莞市营商环境总体上有很大改善的占11.7%,认为有所改善的占70%,认为没变化的占10%,认为有所恶化的占8.3%。

其中认为有很大改善和有所改善的占比81.7%。

3.2. 具体结果分析本次调研除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进行总体评价之外,还对当地营商环境的不同方面进行选择评价。

为便于统计,在结果分析过程中对评价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五个等级分别赋值100、80、60、30和0分,最后按照加权平均方法进行计算。

3.2.1. 从各分项营商环境满意度来看,企业对法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满意度更高从赋值计分情况来看,调研企业对当前东莞市营商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为75.5分,基础设施环境、人才营商环境、金融环境等18类分项的平均值为72.3分,两者较接近,表明调研结果可信度比较高。

如图1所示,分项中分值最高的是法治环境、基础设施和自然生态,分别为77.2、76.7和76.2分;分值最低的是经营成本、中介服务和其他环境,分别为67.5、67.3和66.2分。

从对各分项的关注程度来看,企业最关注的是经营成本、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分别占比26.2%、14.8%和14.8%。

另外,企业对政务服务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的配套、质量环境和城市发展环境也较为关注。

3.2.2. 企业对营商促进政策较认可,对减税降费政策和基础设施环境给予较高评价从企业对当前政府部门制定落实促进营商政策的评价来看,各分项加权平均值为74.7分,其中政策宣传力度、政策公平性和政策执行力度得分较高,分别为76.6、76.4和76.4分;得分较低的是政策的完备与系统性,得71.9分。

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最需要加强或完善的政策是降税减费方面和人才引进、培养方面的政策。

从当地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各分项加权平均值为80.4分,其中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税收优惠及减免扣除政策和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得分较高,分别为83.4、82.1和82分;得分较低的是政府性基金减免和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第三方评估组织收费,分别为76.2和78.6分。

从政府部门提供的基础设施环境来看,各分项加权平均值为79.4分,其中得分较高的是供水、供电、物流配套和网络通信,分别为85、81.8、80.5和80.2分;交通运输、供气和环保设施得分较低,分别为74.8、76.7和76.7分,如图2所示。

石碧涛上图中从A到R,分别表示:基础设施、人才资源、金融环境、自然生态、社会保障资源、宏观政策、政务服务、科研创新、外贸与外资、中介服务、物流环境、法制环境、经营成本、消费市场、产业发展、重商亲商、城市发展和其他环境。

Figure 1. Correspondents’ assessment on satisfaction of different contents of doing-business图1.企业对各分项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分值其中A组表示营商促进政策评价,从A1到A9分别表示:政策吸引力、政策公平性、政策透明度、政策稳定与持续性、政策执行力、政策宣传力度、政策可操作性、政策扶持力度、政策完备与系统性;B组表示减税减费政策评价,从B1到B7分别表示:“营改增”打通抵扣链条、税收优惠及减免扣除政策、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减免、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收费、政府性基金减免、规范第三方评估组织收费、加强收费监督检查;C组表示基础设施环境评价,从C1到C7分别表示: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环保设施、物流配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