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山东高考地理试题及解析(1)
2015全国卷高考地理高清版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4~6题.6045°50机场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A. 位置 B. 经济 C. 地形 D. 人口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 66.5°NB. 60°NC. 53°ND. 40°N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城市年平均气温≤–4℃日数等值线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 .葫芦岛B .秦皇岛C .大连D .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 .资源量不足B .破坏环境C .成本过高D .市场需求不足 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地理高考真题2015年(全部)

2015·新课标Ⅰ卷第1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综地理部分第Ⅰ卷本卷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右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B.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甘德国际机场(右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济C.位置D.人口5.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53°N B.60°N C.65°N D.40°N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右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臵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高清带解析)讲诉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图1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1、D2、B3、C【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故该雨水花园地下部分含水量变化很大,为保证地表植物生长,必须保持土壤合适的水分条件,覆盖树皮可达到此目的。
2、雨水下渗后种植土层和砂层可对雨水直到过滤作用,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的作用。
B正确。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并回收利用雨水,同时因减小了地表径流,可有效起到降低暴雨后城市内涝的频率和程度。
故C正确。
考点:水循环【名师点睛】该题以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水循环。
读材料把握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
通过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考察的主干知识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题.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 位置B. 经济C. 地形D. 人口5. 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 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 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 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 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 66.5°NB. 60°NC. 53°ND. 40°N4、A5、D6、C【解析】试题分析:4、该机场位于北大西洋空中航线的必经之地,该机场位于纽芬兰岛上。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山东卷)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地理部分)(山东卷)一、单选题1. (2017•新课标Ⅰ)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4分)(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4分)(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4分)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2. (2017•新课标Ⅰ)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4分)(2)、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4分)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3. (2017•新课标Ⅰ)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4分)(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4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4分)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4. (2017•新课标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2015年山东高考地理、历史、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5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历史、政治试题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1-2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3-4题。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8:00
B、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2015年山东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共44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1~2题。
1.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自然环境好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 城乡收入差距大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 土地资源浪费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 城乡协调发展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大型城郊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
完成3~4题。
3. 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
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图1A. 8:00B. 12:00C. 14:00D. 18:004. 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A.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B. 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C.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D.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完成5~6题。
5.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图2A. 自然植被改善B. 风力侵蚀减弱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6. “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7~8题。
7. 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图3A. 云量B. 海拔C. 下垫面D. 正午太阳高度8.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2015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图1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4~6题。
图24.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位置B.经济C.地形D.人口5.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66.5°NB.60°NC.53°ND.40°N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3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图3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高考复习真题2015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址剖面示
意图.下表位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 11﹣12 题.
底层新老 地层代
观测点坐标
关系
号
新
C (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31°38′57″N,117°50′52″E)
高考复习必备
科目真题及解析
2015 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0 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 1 ﹣2 题. 1.(4 分)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4 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些大型城市郊区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 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 3﹣4 题
第 7 页(共 23 页)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
第 8 页(共 23 页)
2015 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0 分)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 1 ﹣2 题. 1.(4 分)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本题关键是无人住、 无人种.人去哪了?为什么呢?农村土地面积广,自然景观丰富,环境质量好.城 市人类活动集中,对自然改造、破坏的多,住房紧张等问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大,收入差距大,导致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解答】解:A、城市环境主要体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不如农村好,故不符合 题意;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故不符合题意; C、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城乡收入 差距大,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多,导致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故正 确;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农 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原因及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新课标1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3题。
图1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图3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10.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11.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图5(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4分)(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6分)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学科&网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6分)(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图7),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图7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答案】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解析】乡村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也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旅游形式。
村民生活在村中能够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村民通过乡俗表演等,有利于丰富旅游资源的内容,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村民生活在村中可以及时维护少数民族特色建筑,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
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
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答案】怪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
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解析】植物入侵足指某种植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在当地适宜的土壤、气候和缺少天敌抑制的条件下得以迅速繁殖,并取代原有植物,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其长势难以控制,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怪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2017年【答案】1.B 2.D 3.A【解析】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同一街道两侧,植被类型不一样,此处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相同,最可能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
3.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
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答案】4.A 5.D【解析】:4.由题中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而造纸、油墨和制版属于印刷的上游产业,产业集聚会使劳动力成本提高,降低市场营销成本。
5.题中海德堡印刷机技术要不断革新,可知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水平,即印刷质量优。
【答案】6.C 7.A 8.B【解析】: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
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下渗少,地下径流少,说明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8.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要引水灌溉,使入湖水源减少,湖泊的面积缩小。
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不能影响湖水的富营养化。
【答案】9.B 10.C 11.D【解析】:9.B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
排除③④。
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昼夜温差大。
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所以选②。
10.此图反应的是日平均气温,不是当地的最低气温,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11.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因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因为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的矛盾,要结合提干要求从气候条件和用途来分析。
由材料可知,剑麻属于热带经济作物,而我国热带面积较小,因此产地范围较小,产量较低;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剑麻纤维的利用领域较大,需求量大,因袭供需矛盾突出。
(2)本题主要考查农场兴建的区位因素。
要结合图示信息从区域交通、土地、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基洛萨是距离首都有一段距离的小镇,该区域劳动力充足且廉价;适合种植剑麻的土地面积广大且价格较低;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铁路连接首都与港口,对外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本题主要考查剑麻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主要从剑麻的特点和区域气候的特点进行分析。
由材料可知,剑麻生长在热带,温度高,降水多;刚割下来的剑麻叶片的水分含量大,如果不及时加工,则非常容易腐烂,从而会破坏纤维的质量,进而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