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

合集下载

浅析RS和GIS的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编制

浅析RS和GIS的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编制

浅析RS和GIS的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编制【摘要】我国科学水平的快速发展,促使科学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

遥感影像地图因其综合了遥感和地理两方面的信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实际生产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结合地图的实际编制情况,探讨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编制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的方法及过程,并对与遥感影像专题地图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图编绘地理信息系统(GIS)正是结合地理学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来帮助人们输入、存储、显示、查询包括地理相关数据,并作出分析计算的计算机系统。

而遥感技术(RS)则是利用相关仪器,在远离研究对象,且不接触研究对象的情况下,获取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并作出一系列提取、判断、分析、处理工作的一种技术。

而遥感影像地图则是将这两种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并联系实际地理地图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图件品种,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活动中。

1.工作流程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加注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遥感专题地图是一种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RS)两大科学技术,并以实际的地理地图为编制的基础的高技术水平的工作。

其工作流程十分复杂,包含计算机技术、数据收集技术、地理测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地图编绘技术等多种学科技术。

在本文的分析研究中,主要对遥感图像处理、数字化地图、TM图像几何精校正、图形整饰、图形数字输出等一系列工作作出了详细的介绍分析。

而完成上述工作的最关键步骤则是要保证图像数据资料的精准,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对合成好的图像以及处理过的图像进行准确的几何校正,以此来保证后期整理工作能够良好的进行,保证遥感图像的多中心斜墨卡托投影能够顺利的转变为编制所要求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同时在专题地图编制过程中还要科学的研究分析卫星图像和以整理好的图像,及时对由于卫星姿态等原因造成的几何失真与畸变进行纠正调整。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图制图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采用遥感影像来辅助地图制图的兴趣也逐渐增加。

遥感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广泛性为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获取高分辨率、多波段、遥感影像数据变得更加便捷和精确。

这为地图制图提供了更加精确和详细的数据来源,使得地图制图的准确性和完成度更高。

地图制图在军事、资源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地图制图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也变得愈发紧迫。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不仅可以提高地图制图的效率和精度,还可以使地图数据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领域对地图数据的需求。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地图制图的精度和效率,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可以弥补传统地图制图方法的不足,如遥远地区的数据获取困难、实地调查成本高昂等问题,从而为地图制图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遥感影像的利用还可以促进地图制图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地图制图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研究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对于提升地图制图质量、推动地图制图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势,深入分析遥感技术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研究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方法和成功案例分析,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地图制图提供更精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揭示遥感技术与地图制图的关系,探索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补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一、引言地图是人类认识和利用地球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领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已成为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和应用。

二、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1. 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遥感影像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植被覆盖、水域分布等,这些信息对地图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制图工具如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调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难以获取一些偏远或难以到达的地区的地表信息,而遥感影像则能够快速获取并提供高质量的地表信息,为地图制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2. 多源数据融合遥感影像不仅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还可以与其他数据源进行融合,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面测量数据等。

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地图的精度和准确性,为地图用户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3. 实时更新传统的地图制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并且往往不能及时更新,而遥感影像可以通过定时定期的获取和更新,实现对地图的实时监测和更新。

特别是在城市发展和自然灾害等情况下,及时更新的地图对社会活动和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三、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实际案例1.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城市地图制图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需要大量的城市地图来支持相关工作。

传统的城市地图制作需要通过实地勘测和测量等方式获取大量的地理数据,费时费力且成本高。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城市地图制图,则能够更快速、更便捷地获取城市地理数据,并利用地图制作软件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高质量的城市地图。

以中国广州市为例,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取到广州市各个区域的详细地形、建筑分布、道路网络等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还可以及时更新城市地图,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最新的地理信息支持。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地图制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耗时,而遥感影像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地图制图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遥感影像的辅助,地图制图人员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制作出更加精确的地图产品。

遥感影像可以实现对地表情况的全面监测和分析,为地图制图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内容。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分析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方法和优势,以及通过案例研究和未来发展展望,来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领域的潜力和前景。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重要性和意义的探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遥感影像具有时效性强、更新及时的特点,能够快速获取地表变化情况,为制图更新提供数据支持。

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灾害监测等领域,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还能够提高地图制图的精度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地图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表达地表特征,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地图信息。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是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制图方法,对地图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这一领域不仅可以促进地图制图技术的进步,还可以推动地图应用的广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并重点研究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方法和优势。

通过对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地图制图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地图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其在地图制图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 研究遥感影像辅助的地图制图方法,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技术。

3. 分析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实际案例,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遥感影像是指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体获取的地表信息图像。

由于具备高分辨率、广覆盖、周期性获取等优点,因此在地图制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1. 遥感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GIS是一种涵盖数据库、软件和硬件的技术,可以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信息。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将得到的地表信息与GIS相结合,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地图制图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在数字地图制图中,可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图像坐标,并与GIS中的矢量数据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数字地图的自动化制图。

2. 基于遥感影像的地表覆盖分类不同的地表覆盖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物理特征和生态环境,例如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等。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实现对地表覆盖的分类识别,最终得到一幅基于地表覆盖分类的地图。

其中,常用的地表覆盖分类方法包括有监督分类、无监督分类、混合监督分类等。

这种方式可以为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人们对地图的需求不仅仅是平面图,一些需要建筑场景、自然景观等信息的场景需要3D地图的支持。

综合利用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可以实现三维地图制图。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在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三维建筑物模型的识别和重建,为建筑物高度、覆盖度等数据添加更加精确的信息。

1. 地理空间信息管理通过遥感影像和GIS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分析。

例如,对建筑物、道路、公共设施等不同空间要素的识别和分类,从而实现对城市建设物的规划、维护等精细化管理。

2. 环境监测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得到大面积的空间信息,例如森林覆盖率、土壤水分含量、大气污染等。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基础数据,为环境管理、环境调查等提供支持。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摘要】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从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辅助地图制图的方法、地图更新和监测、以及应急响应和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研究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地图的精度和更新速度,同时也为应急响应和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技术、数据准确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注重提高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需要深入探讨遥感影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以促进地图制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遥感影像、地图制图、地图更新、监测、应急响应、资源管理、数据获取、处理技术、方法、前景、问题、挑战、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地图制图工作提供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理信息数据,加快地图的更新速度和提高地图的精度。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现代地图制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2 研究意义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遥感影像可以为地图制图提供高精度、广覆盖、实时更新的数据来源,大大提高了地图制图的效率和精度。

遥感影像可以通过对地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表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还可以在灾害监测、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在提高生产、生活和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发展和智慧管理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发展前景。

深入研究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探索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地图制图领域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遥感影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是通过获取和解译遥感卫星或无人机获取的影像数据,来帮助制作地图。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与地图制作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与地图制作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与地图制作遥感技术在测绘与地图制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能够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从而实现精确的测绘和地图制作。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的原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与地图制作。

一、遥感技术的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在空间中获取地物与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并将其转化为数字数据。

根据不同的辐射特征,遥感技术可以分为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两种类型。

光学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辐射来感知地球表面的信息。

通过光学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丰富的地物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等。

微波遥感则利用微波辐射的特性获取地物的信息。

与光学遥感相比,微波遥感不受云层和大气的影响,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获取地表信息。

因此,在测绘和地图制作中,微波遥感常常被用来获取地形和地貌等信息。

二、数据获取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主要通过卫星、航空器和地面观测来实现。

其中,卫星遥感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方式。

卫星遥感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进行数据获取。

这些卫星不仅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还可以获取地表高程、水文数据等。

卫星遥感具有大范围、大区域的数据获取能力,非常适合进行测绘和地图制作。

航空遥感指的是利用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进行数据获取。

相比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适合对较小地区进行精细的测绘和地图制作。

地面观测是指通过部署观测设备进行实地观测,获取地表数据。

地面观测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数据,尤其适用于对特定地区进行详细的测绘和地图制作。

三、数据处理遥感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影像解译和数据融合等环节。

数据预处理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和增强,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数据预处理一般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辐射定标等步骤。

影像解译是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和解译,提取出所需的地物信息。

影像解译可以采用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辅助解译两种方法。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地图是人类认识地球、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遥感影像成为制图的重要辅助手段。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运用,不仅提高了地图制图的效率和精度,也拓宽了地图制图的应用领域,对于国土资源调查、自然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技术手段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遥感影像是利用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特征信息的图像,具有广覆盖、高分辨率和多光谱等特点。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地物信息,并将其与地图进行融合,从而增强地图的信息量和精度。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涉及到多种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遥感影像解译、地图配准和融合技术。

1. 遥感影像解译技术遥感影像解译是将遥感影像中的地物信息与实际地物进行对应的过程。

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以提取出地面的各种特征信息,如土地覆盖类型、地形地貌、水体分布等,为地图制图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2. 地图配准技术地图配准是指将遥感影像与已有地图进行对齐和匹配的过程。

通过地图配准技术,可以保证遥感影像与地图之间的空间一致性,实现遥感影像与地图的叠加和融合。

3. 图像融合技术图像融合技术是指将多源遥感影像进行融合,生成具有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的新图像的过程。

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可以提高图像的信息量和空间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地图制图的精度和效果。

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国土资源调查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可以提供大范围、全面的地表信息,为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可以实现对土地覆盖、植被分布、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自然灾害监测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可以实现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49420911(2002)1120044202
中图分类号:P283.8 文献标识码:B
浅论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
何宗宜,刘新华
(武汉大学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9)
On R emotely Sensed Image Map Making
HE Z ong 2yi ,L IU Xin 2hua
摘要:论述利用遥感影像制作地图的软硬件环境,制图工艺流程,制图生产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遥感影像;地图制图;地图编制
收稿日期:2002204228
作者简介:何宗宜(19562),男,江西彭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研究和数学。

一、引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3S 技术的互相渗透,利用影像制作地图已不再是很困难的事情。

数字环境下遥感制图变得轻松、容易。

越来越多的图形软件与图像处理软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武汉市TM 卫星影像图的制作、辽宁省编制的几幅城区假彩色挂图为我们开辟了很好的先例。

笔者根据制作《关中地区影像图》的生产实践,就利用遥感影像制作地图的软硬件环境、制图生产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制图工艺流程进行阐述。

二、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的软硬件环境
1.软件环境
目前图像处理软件有Photoshop 等,影像纠正软件PhotoMapper ,GEOimage 等,图形软件有CorelDraw ,Map GIS ,方正智绘等。

2.硬件环境
主要硬件设备有:平板彩色扫描仪,CPU450MHz 、128M 内存、20G B 硬盘、40X 光驱以上配置的计算机,彩色喷墨打印机等。

三、遥感影像地图的制作
1.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的工艺流程设计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的主要过程见图1。

2.制作过程中的若干关键性技术(1)地理底图的准备
1.收集相应比例尺的地理底图,一般为地形图。

2.对底图进行扫描。

若为彩色,扫描分辨率不
低于300dpi ,若为二值,分辨率不低于200dpi 。

图1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的工艺流程
3.在纠正软件中根据图名、图号、比例尺等生成标准图廓对底图进行几何纠正,若为多幅图,纠正后需拼制底图镶嵌图。

(2)遥感资料的处理
对于各类遥感影像用于编图的比例尺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航空影像用作编制大比例尺图,气球影像用作编制中比例尺图,卫星影像用作编制小比
4
4 测 绘 通 报 2002年 第11期
例尺图。

但随着亚米级精度卫星影像的出现,用卫星影像编制大中比例尺地图已成为可能。

1.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读入遥感数据,格式转换为Photoshop可处理格式。

若为航片,则需扫描。

2.校准系统色调范围。

3.设置高光和暗调值。

4.调整中间调和微调色彩校正。

5.调整色彩平衡,并增强图像。

简单的方法是调节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

精确的方法是调节色阶及曲线。

色阶不影响色彩平衡,而曲线可在通道中提供更精确的像素分布控制。

6.多波段彩色合成。

根据成图需要,选择不同的波段,在Photoshop软件中合成假彩色遥感影像。

并对以TM影像为例,需突出植被要素,选2、3、4波段。

如需突出地质要素,选2、5、7波段,若需突出地物要素,选2、3、7波段。

还可以用全色图像与各波段的多波段图像分别组合,再经彩色合成,得到含有全色图像信息的多光谱合成图像。

对合成后的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增强处理。

(3)对影像和底图进行配准
在纠正软件中同时调入单张地理底图及遥感图像,使地理底图半透明,选同名地物点进行配准,这样可初步检查图像的配准情况。

选择控制点时,应选平坦地区的特征点,如人工建筑的渠或道路交叉点、桥梁、独立地物点等;尽量不要选河床易变动的河流交叉点,以免点的移位影响配准精度,几何位置上要均匀分布。

若不太理想应继续选控制点继续配准,直到满意为止,保存纠正好的影像。

配准一般进行2~3次,多次纠正会引起图像断裂、变形。

(4)对纠正好的影像进行拼接
对大区域制图无论是地形图或者遥感影像如航片,在Photoshop软件里拼接才能布满整个制图区域。

一般应选择地形图作为基准即第1层面,遥感影像作为第2层面,把遥感影像复合到地形图上去。

另外,航片最好隔片复合上去,这样使误差的分布比较均匀。

拼接线尽可能沿空地、街道,避开其他重要地物。

对于复合好的图,分别对两层进行裁切使它们的尺寸完全一致,并且在两层的同名地物点做至少一个控点,以保证它们在绘图软件中完全复合。

在此阶段中,若把遥感影像文件再进行进一步加工,如灰度、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色彩曲线等的调整,保证影像图色调协调一致。

由于受到成本条件等限制,这次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及卫星照片多为黑白片,将黑白影像在Photoshop软件中加彩、着色,通过人工方法加工为彩色影像。

这样处理后,不仅方便人们获取地理信息、宏观了解制图区域特征,而且对影像地图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

最后,用影像图作为底图提取线划地图要素。

(5)在图形软件中进行矢量化
1.地图版面、符号、色彩与图形设计。

2.图层编辑。

要注意点、线、面符号的镂空让位,地图数据成图的一般规律是点压线、线压面;绘图软件中一般都提供可透明功能,使地形图层半透明,对比影像与底图,可明显判读出发生变化的地物,一般是根据设计书进行地物选取,勾绘。

无变更地物可按地形图提取地物,对于发生较大变化的地物,如道路、机场、水系、城镇等以影像为准。

判读影像可根据形状、大小、图形、阴影、位置、纹理、类型等变量进行。

在此阶段中,若根据影像只对扫描纠正后的栅格地形图进行更新,获得现势性结果然后进行色彩规划,形成栅格数据文件,这种方法即为4D产品之一的DR G更新技术方法。

利用航空影像或卫星遥感影像更新DR G,是目前通过彩色喷墨绘图仪或激光照排制版印刷方法生产出更新后的模拟纸质地图。

3.对于专题地图的制作,还应做专题类型图与底图套合这一工作,设计专题符号即把专题要素表示上去。

4.文字注记及图外整饰。

5.对于组版好的文件,打印出来,校正修改错漏。

6.出版准备。

利用D TP系统的强大输出功能
生成PS文件和RIP处理,从而完成胶片输出。

四、结束语
用遥感影像制作地图这里也存在许多的实际问
题:如对于较大区域如跨投影带地形图的拼接;不同
景遥感影像的拼接,对于起伏较大的非平坦区域影
像的投影差改正,用简单的几何纠正不能解决所有
问题。

所以探讨该类图种的生产工艺,解决关键性
技术问题,这对增加地图品种,使地图在国民经济建
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华瑞林.遥感制图[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 张力果,林开愚.陆地卫星TM资料1:50000比例尺
专题系列成图规范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3.
[3] 褚广荣,王乃斌.遥感系列成图方法研究[M].北京:
测绘出版社,1992.
54 2002年 第11期 测 绘 通 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