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技术⽅案⽆⼈机⼤⽐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技术⽅案1、概述根据项⽬需求对项⽬区进⾏彩⾊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 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 平⽅公⾥。

如下图:飞⾏区域(红⾊)1.2 作业内容对甲⽅指定的范围进⾏1:2000 航空摄影,获取⾼分辨率的彩⾊影像。

1.3 ⾏政⾪属任务区范围⾪属于呼伦贝尔市。

1.4 作业区⾃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 公⾥、南北700 公⾥,总⾯积26.2 万平⽅公⾥[2],占⾃治区⾯积的21.4%,相当于⼭东省与江苏省两省⾯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龙江省⼤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 公⾥,其中中俄边界1051.08 公⾥,中蒙边界682.24 公⾥。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陆性⽓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陆性草原⽓候;以东的⼤兴安岭⼭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候,低⼭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候,“乌玛-奇乾-根河-图⾥河-新帐房-加格达奇- 125°E蒙⿊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候。

1.6 已有资料情况甲⽅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CH/Z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4(.(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19294-2003 ;(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 ;(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08;(13)《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14)《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16)《1∶500、1∶1000、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 ;(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22)《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 ;(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 1 部分: 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 ;(25)《⾼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 号)。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

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准备工作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需要收集研究区的地形图、航拍照片等基础资料,以便确定航拍方案和图像处理方法。

同时,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需要确定航拍时间、地点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云台角度、曝光参数等,以保证影像质量。

还需要进行无人机及配件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制作步骤无人机正射影像图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数据采集根据航拍方案,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进行航拍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飞行的稳定性、曝光时间等参数的调整,以保证影像质量。

同时,需要按照拍摄计划,对拍摄区域进行分块、分时拍摄,确保数据覆盖全面、无遗漏。

数据处理与编辑拍摄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编辑。

这包括对影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色彩调整等操作,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正射影像图。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图像的分辨率、颜色等参数的调整,保证影像图的质量和精度。

对于大型项目,需要对多个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进行拼接,以获取全面的正射影像图。

拼接时需要选择重叠区域,并对其进行图像处理和匹配,以保证拼接处的平滑和连续。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点、坐标系等参数的设置,确保整个影像图的精度和一致性。

完成拼接后,需要对正射影像图进行加框处理。

这包括添加图框、标题、标注等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和利用影像图。

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图框和标注的简洁明了,避免影响影像图的阅读和使用。

注意事项在制作无人机正射影像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数据精度无人机拍摄的影像数据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正射影像图精度。

因此,在采集数据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和镜头参数,并注意调整好飞行姿态和曝光参数,以保证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图像质量在处理和编辑影像数据时,需要注意保持图像的质量和精度。

这包括对图像进行去噪、纠正、拼接等操作时,需要尽量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失误,以保证最终的正射影像图质量。

1:2000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1:2000地形图项目测绘(航测)技术设计书

xxx地形图(航测)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单位:编写人:技术负责人:2018年2月26日目录1、任务概述12、测区概况13. 工作内容14、作业依据15、飞行平台、航摄仪及内业数据采集设备26、项目实施方案26.1、作业流程26.2、一般规定36.3、控制网设计46.4、航测外业46.5、航测内业67、质量控制与保障78、上交的成果资料:71、任务概述为加快乐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受地矿测绘院下属单位利群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拟进行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的乐都区实施1:20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为该项目规划设计、上报审批、工程施工提供现时、准确、可靠的地形地理信息数据,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服务。

2、测区概况该工程项目位于乐都区达拉乡、雨润镇辖区内,达拉乡测图面积约21平方公里,雨润镇测图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测区属地形较为复杂、村庄稀疏,林木覆盖密度较小,通视条件一般,测区内盘山土路较多。

3. 工作内容该项目区范围内1:2000地形测图,约24平方公里。

4、作业依据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 3001-2010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 3002-20103)《低空数子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08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 3005-20106)《数字航摄仪检定规程》CH/Z 8021-201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10)《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11)《1:500 1:1000 1:2000 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15967-20085、飞行平台、航摄仪及内业数据采集设备1)飞行平台:智能鸟固定翼kc16002)航摄仪:sonny A7r,焦距35mm,像素3600万3)空三加密:软件HAT4)内业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MapMatrix5)内业数字化编辑软件南方CASS9.16)科傻控制测量数据处理通用软件V1.0、三维数字地球LSV1.0 等。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1)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1)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 ,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摘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低空飞行技术和动态GPS定位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提高了地形图测绘的现代化水平。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操作简单,工作成本较小,可以利用在复杂的地形地貌中。

本文分析了地形图测绘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地形图测绘我国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建设的保障是土地资源,因此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开展社会建设工作。

在城市建设测量中广泛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高基础设施测量精确性,可以减少测量工作的成本。

在地形图测绘中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推动城市建设发展。

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1.1应用DOM工艺技术技术人员应用DOM工艺技术,可以二次加工处理相片和数据,再次裁剪采集的测量数据,及时纠正数据偏差,根据系统工作要求,镶嵌处理测量的数据信息,避免出现图像信息失真问题,提高图片信息的清晰度。

在测量工作中,技术人员利用DOM技术,需要分析整理图像信息,从而在地形图测绘中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利用DOM技术还可以有机融合图像信息数据,根据测量数据分析实际地形,同时高效处理数据。

1.2设计航测项目航线在地形图测绘工作中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分析测绘区域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合理划分区域,设计合理的航线图。

在设计航线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在设计图中标注飞行高度和航向以及航线数量。

在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地面控制。

为了全面覆盖航测区域,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布设控制点,进一步提高无人机航测精度,在布设阶段需要结合测绘区域特征,科学的布设平高控制点和基线。

此外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分区影像结合部位布设像控点,同时在矿山范围内均匀的布设检查点。

1.3实施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在实际测绘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测绘工作要求,采集目标区域的信息,勘察空域和现场环境之后,技术人员需要设立设计规划无人机飞行航线,再开展空中三角测量。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地理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无人机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在测绘领域中已形成了一套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

本文对航空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图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测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升,人类对地理信息的精确度、及时性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强。

由于无人机技术与摄影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测量应用领域中已经建立了一个现代无人机摄影测量体系。

将其用于地形图测绘,对推进地形图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优势分析1.1 高分辨率影像数据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是将 GPS动态定位、无人机低空飞行、低空摄影、影响分析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航空摄影技术,这种方法能得到较大幅度的航摄图像,具有较高的精度。

另外,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适用性,能有效地克服测量人员不能进入的缺点,降低测量人员的操作失误,被广泛应用于大范围的地形图。

1.2 数据采集效率高与其它测绘技术相比,采用无人机航拍能够快速获得测绘资料,从而大大减少了采集的时间。

无人机飞行技术是以遥控、 GPS定位、低空飞行、数据通讯为基础,这是一种在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

这种方法不需要繁琐的手工操作,方便,而且可以广泛地采集数据,提高单位时间的采集效率,减少测绘费用。

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1.3 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利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测量,是一种将现代网络、通讯、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使无人机空中摄影技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另外,利用无人机航拍摄影技术,可以在低空飞行的情况下,采集到大面积的航空摄影影像资料,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既能确保高精度,又能节约大量的工作,是现代测绘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

2、航空摄影测量概述该技术是用无人机对地面进行摄影,再运用摄影测量原理和立体地图来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进行多种绘图和地物判读,这是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可以减少户外作业,由户外变为户内工作。

航空摄影测量施工方案(3篇)

航空摄影测量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益增长,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因其高效、准确、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方案旨在为某工程项目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航空摄影测量施工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项目概述项目名称:某工程项目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地点:某市某区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项目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建筑物、绿化带等。

三、施工准备1. 组织准备(1)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组长、副组长及各成员职责。

(2)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成员熟悉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及相关设备操作。

(3)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

2. 设备准备(1)无人机:选择性能稳定、精度较高的无人机,确保拍摄数据的准确性。

(2)摄影设备:配备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码相机,以满足项目需求。

(3)数据处理软件:选择专业的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如Pix4D、Photomod等。

(4)地面控制点:根据项目规模和精度要求,布设适量的地面控制点。

3. 数据准备(1)收集项目区域内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

(2)分析项目区域内可能存在的遮挡物,如高大建筑物、树林等。

(3)制定数据采集计划,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1)确定无人机飞行航线,确保覆盖整个项目区域。

(2)检查无人机、摄影设备等设备的性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3)制定数据采集标准,明确数据采集的质量要求。

2. 数据采集(1)按照预定航线进行航空摄影,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干预,如调整飞行高度、调整拍摄角度等。

(3)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数据质量。

3. 数据处理(1)使用专业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噪、校正等。

(2)进行地面控制点测量,建立地面控制网。

(3)进行空中三角测量,求解像点坐标。

(4)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成。

无人机正摄影像航拍服务

无人机正摄影像航拍服务

无人机航拍影像服务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地表形态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很多行业迫切需要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快速获取与实时更新。

航空摄影是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空间信息的获取与更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0000影像图应用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低廉的人力物力经济成本;其次具备及时性和灵活性;第三高效的应急反应,可以在较为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和灾难环境中完成任务;再者,无人机可以在云层下低空飞行(基于比例尺不同,飞行高度大致在350米-1800米左右),相对于载人飞机航飞因云层遮挡等影响几乎不存在,可以根据气象条件来调整作业时间已确保获得的高质量影像。

我们的服务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资源调查,矿山林业资源开发监测、大比例尺影像获取、地质灾害监测、新农村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等方面。

随着我省数字化战略进程的不断加快,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将会在我省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保障作用。

我们的无人机机长2.1米,翼展2.6米,起飞重量15公斤,飞行限高3500米,作业半径100公里,巡航速度100KM/H,续航时间2.5-3小时。

系统采用先进的GPS卫星定位+惯性导航自主飞行,航线全自动规划,飞行航迹高度和姿态高精度自动控制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让无人机具备了良好的飞行性能,对于起飞降落场地也没有苛刻的要求,一般的公路草地土路河堤等就可以满足我们的作业要求。

无人机起飞后就可以依据指令按规划好的航线飞行执行任务。

机载航摄相机为佳能EOS5DII,配备24mm或35mm定焦镜头(已经国家测科院检校),为客户完成各种比例尺规格的航飞拍摄任务。

能够做到航片色彩均衡一致;影像明亮饱和度﹑对比度﹑像对之间几何无缝接边﹑自然;航向﹑旁向重叠度满足要求;图幅之间的几何接边﹑灰度接边基本保持一致,数据格式满足要求。

系统的航摄质量标准如下:1、航向重叠度:55%-80%可调,重叠度平均差≤±4%2、旁向重叠度:25%-90%可调,重叠度平均差≤±4%3、横滚俯仰角:≤1.5°;悬偏角≤5°4、航摄高度稳定能力:≤±5M5、航线偏差:≤±3M6、1KM航线弯曲度:≤0.5%我们的服务内容:提供给客户拍摄区航飞原始照片(不拼接)及POS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着。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3、技术要求(1)比例尺采用1:2000比例尺,航摄数字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应优于0.20米。

(2)坐标系统采用CGCS2000坐标系。

(3)地图投影投影方式统一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标准的3°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有必要时,可按照1.5°分带或任意中央经线的3°分带。

(4)保密相关产品的生产,存储和提交应符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4、总体技术方案本项目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加载飞思180数字航摄仪和双频差分GPS系统进行航空摄影,获取作业区范围内的真彩色影像,通过GNSS-RTK技术进行像片控制测量,获取像控点的平面和高程坐标。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空三加密,进行正射影像制作,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成果整理和提交。

总体作业流程如下:4.1航摄仪器选定根据本次任务要求,拟采用我公司自主研发的无畏者BE-30固定翼垂直起降无人机航摄系统执行,该系统由飞行平台、低空数字航摄仪、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机载飞行控制和地面监控站两部分,机体外观见下图:航摄飞机具体参数如下本项目拟采用飞思180数字航摄仪进行摄影,Phase One IXA采用耐用的6061航空铝合金构造而成,提供高动态范围和细致画质,拥有专为飞思设计的施耐德电子内控式快门和飞思数码镜头,最高快门速度为1/4000秒,iXA180感光度为ISO35-800,有效像素达8000万。

拍照参数:4.2航摄设计(1)采用专业设计软件,地形参考全球90mDEM(SRTM)。

(2)地面分辨率保证:在做技术方案时为确保影像成果满足要求,按所要求的地面精度更优的精度要求来设计技术方案。

为确保获得更好的影像质量本项目设计主分辨率为0.15米。

(3)航线按常规方法敷设时,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未航线一般敷设在摄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确保摄区边界实际覆盖不少于像幅的30%。

在便于施测像片控制点及不影响内业正常加密时,旁向超出摄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15%,可视为合格。

考虑飞行中航线及姿态的保持情况,要相应地增加旁向重叠率。

(4)在高差特别大的地区,可以插补航线。

(5)分区边界覆盖应满足分区间各自满幅的要求。

(6)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o,在确保航向、旁向重叠度仍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个别旋偏角最大不超过25o。

4.3航空摄影实施(1)根据准备的航摄技术设计、设计航线进行航拍,起飞前,要对航摄仪做基本程序检查,如航摄仪座架、镜头、飞行控制系统及定向系统通电检查,确保电路、机械传动部件、飞行管理软件、数据硬盘记录工作正常,设备各项设置参数正常无误。

(2)摄影时间要求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严格按规范规定的太阳高度角要求选择摄影时间。

(3)航空摄影成果的自检1)飞行质量a、像片重叠度的检查;b、像片旋偏角;c、航摄比例尺;d、图廓覆盖;e、分区覆盖。

2)影像质量a、云、云影检查;b、检查影像色彩亮度是否协调统一。

(4)补摄与重摄1)航摄过程中如出现绝对漏洞、相对漏洞及其它严重缺陷,质检员要分析造成缺陷的原由,把需要注意和调整的事项及依据规范规定需及时补摄的航线反馈给摄影员。

2)漏洞补摄必须按原设计航线进行。

3)一条航线上应采用同一主距的数码航摄仪进行补摄。

在补摄时,飞行记录要详细、准确无误,为后期质检、资料整理移交作好准备。

4.4 像片控制测量本测区采用区域网像控布点,像控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使布设的像控点尽量公用。

像片控制点选定条件a、像片控制点的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如选在交角良好(30°-150°)的细小线状地物的交点、明显地物拐角点、像片上影像小于3ⅹ3像素(0.3mmⅹ0.3mm)的点状地物中心,同时也应是高程变化较小的地方,易于准确定位和量测,常年相对固定。

b、布设的控制点宜能公用,一般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

c、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当旁向重叠过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分别布点;旁向重叠较小使相邻航线不能共用时,可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离一般应小于1cm,困难时不应大于2cm。

d、位于自由图边、待成图边以及其他方法成图的图边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

像控点布点方案:本项目采用无构架航线的布点方案,要求航线内每10根基线布设一列平高控制点,要求每隔1条航线之间都需要有控制点,再在区域中间布设合适的检查点。

像控点测量要求每个点必须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必须重新开关机,两次测量数据精度要在0.03m以内,每个点必须有对应检核点。

像控点需有点之记,有现场照片,点之记格式见附图每天开始测量前必须检核前一天的测量点至少2个。

4.5 空三加密加密本身需要的连接点位置应尽量选在下图所示的1、2、3、4、5、6六个标准点位附近。

当标准点位的选点目标不适合时,应适当增加连接点的数量,提高连接强度。

加密点位分布图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采用Inpho进行空三加密和平差解算。

4.6 正射影像制作正摄影像制作的具体流程如下:a、引入空三加密成果建立测区文件,恢复模型。

b、定义单模型的作业区域,生成核线影像,对核线影像进行匹配,形成匹配点与等视差曲线。

作业区域的确定应尽量靠近控制点连线,对于高差较大的地区,更应注意,防止像对之间出现裂隙。

c、检查匹配结果,根据需要进行交互立体编辑(区域编辑,点编辑)处理。

重点是:高层建筑区、影像模糊区、阴影区、大面积水域、建筑密集区、森林覆盖区以及山谷、山脊地形变换处等。

如果局部匹配存在问题,则应增加特征点、特征线。

d、生成DEM。

e、数字微分纠正根据单模型DEM及像片内外方位元素、影像分辨率,采用微分纠正方法进行纠正及影像重采样,生成单模型DOM。

f、色调或色彩调整影像镶嵌前,应检查相邻各片之间的色调或彩色偏差,根据需要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使之基本趋于一致。

g、镶嵌拼接根据图廓坐标来设定镶嵌范围,指定文件存放路径。

执行影像镶嵌命令,对于穿房子,穿桥等破坏地物导致地物不完整的镶嵌线,要人工干预修改,并使用修改后的镶嵌线自动拼成整幅的DOM。

影像镶嵌拼接完成后,认真检查所生成的DOM,对接边区域内部分出现影像模糊、影像遗漏的地方,应给予修补,城区内的影像镶嵌应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防止出现高层建筑因投影方向不一致而产生的影像扭曲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